论语十二章——颜渊篇第十二
克己复礼论语选读十二拼音版
克己复礼论语选读十二拼音版颜渊篇第十二原文如下: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翻译如下: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言行符合礼就是仁。
一旦做到这样,天下就会归于仁德了。
修养仁德全在于自己,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修养仁德的具体条目。
”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东西,不看;不符合礼的话,不听:不符合礼的话,不说:不符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即使不才,也请让我照着先生的这番话去做——《论语颜渊篇》学而篇第一原文如下: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如下:有子说:“(如果)他的为人是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却喜欢冒犯上辈或上司,这是很少有的;不喜欢犯上,却喜欢作乱,这种人是不会有的。
君子会致力于根本的工作,基础的东西建立了,(做人的其他)道理就由此而产生。
孝顺父母、敬重兄长,这些准则应是仁的根本吧!”季氏篇第十六原文如下: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翻译如下: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
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陪臣执掌国家政权,经过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
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
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5)原文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5)原文【评析】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12 17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
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
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评析】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
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
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12 18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
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
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
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
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
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12 19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注释】(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
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
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
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
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12 20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克己复礼为仁。
《论语》颜渊篇第⼗⼆:克⼰复礼为仁。
12.1 颜渊问仁,⼦⽈:“克⼰复礼为仁。
⼀⽇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由⼈乎哉?"颜渊⽈:“请问其⽬。
”⼦⽈⼀⾮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颜渊⽈:“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说:“抑制⾃⼰,使⾔语和⾏动都⾛到礼上来,就是仁。
⼀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都会称许你有仁德。
实⾏仁德要靠⾃⼰,难道是靠别⼈吗?”颜渊说:“请问实⾏仁德的具体途径。
”孔⼦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不合礼的事不做。
”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注释】克⼰复礼:克制⾃⼰,使⾃⼰的⾏为归到礼的⽅⾯去,即合于礼。
复礼,归于礼。
【华杉详解】颜回问⽼师,什么是仁。
孔⼦说,克⼰复礼就是仁。
《左传》记载,在评论楚灵王因不能约束⾃⼰⽽招祸⾝亡时,孔⼦说:“古也有志:‘克⼰复礼,仁也。
’信善哉!”可见克⼰复礼是古成语,孔⼦引⽤的。
“克⼰”,就是克制⾃⼰,约束⾃⼰。
杨雄《法⾔》说:“胜⼰之私之谓克。
”克⼰,就是要胜过⾃⼰的私⼼。
就这两个字,难了! “复礼”呢,并不是恢复古礼。
“复”,是反,反⼰之⾝的反,反求诸⼰的反,就是在⾃⼰⾝上践⾏礼,遵循礼。
⼀⽇克⼰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由⼈乎哉?⼀天能做到克⼰复礼,则天下归仁。
克⼰复礼这么厉害?只需要⼀天,就全天下都归于仁了吗?不是这样理解。
是说仁在我的⼼中,我如果能做到了克⼰复礼,则天下尽归⼊我仁⼼之中。
钱穆说,⼈⼼之仁,温然爱⼈,恪然敬⼈。
礼则主于恭敬辞让。
⼼存恭敬,就不会对⼈傲慢。
⼼存辞让,就不会伤害他⼈。
那天下之⼤,⽆不尽归于我⼼之仁也。
世界在我⼼中,我⼼中有仁,则满世界都是仁,我⼼中有爱,则全世界充满爱。
就像后来王阳明说的,⾛到⼤街上,看见满⼤街⾛的,都是圣⼈!因为你⾃⼰有⼀颗圣⼈的仁⼼。
所以,“为仁由⼰,⽽由⼈乎哉?”“为仁”,全在⾃⼰,跟别⼈没关系。
不要说现在社会怎么礼崩乐坏,⾸先你⾃⼰去爱她!颜回说,哦,是这样,“请问其⽬?”那么请⽼师指点⼀下具体条⽬,怎么去做呢?孔⼦回答了四条⽬:“⾮礼勿视,⾮礼勿听,⾮礼勿⾔,⾮礼勿动。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颜渊篇第⼗⼆:虎豹之鞟犹⽝⽺之鞟12.8 棘⼦成⽈“君⼦质⽽已矣,何以⽂为?''⼦贡⽈.“惜乎,夫⼦之说君⼦也!驷不及⾆。
⽂犹质也,质犹⽂也。
虎豹之鞟犹⽝⽺之鞟。
”棘⼦成说:“君⼦有好本质就⾏啦,要⽂采做什么呢?”⼦贡说:“可惜呀!夫⼦您这样谈论君⼦。
⼀⾔既出,驷马难追。
⽂采如同本质,本质也如同⽂采,⼆者是同等重要的。
假如去掉虎豹和⽝⽺的有⽂采的⽪⽑,那这两样⽪⾰就没有多⼤的区别了。
”( 棘⼦成说:“君⼦追求内在品质就可以了,何必讲求那些⽂章礼仪呢?”⼦贡听了说道:“可惜啊,夫⼦您对于君⼦的议论!俗话说‘君⼦⼀⾔,驷马难追’,如果如您所⾔,⽂即质,质即⽂,那么虎豹的⽪跟狗⽺的⽪没什么区别了?”)【注释】棘⼦成:卫国⼤夫。
古代⼤夫尊称为“夫⼦",故⼦贡以此称之。
质:质地,指思想品德。
⽂:⽂采'指礼节仪鞟(kuò):去⽑式。
说:谈论。
驷(sì)不及⾆:话⼀出⼞,四匹马也追不回来,即“⼀⾔既出,驷马难追"。
鞟(的兽⽪。
【读解】棘⼦成是卫国的⼤夫,他和⼦贡讨论质与⽂的问题,棘⼦成这个⼈也许性情耿直,认为“君⼦质⽽已矣”,⼀个⼈只要本质好就⾏了,“何以⽂为”,何必那么多装饰,那么多⽂采,那么多包装。
⽂和质的关系在《论语》⾥也多次出现,孔夫⼦提倡“⽂质彬彬,然后君⼦”,其实⽂与质是交错在⼀起,相互照应的,“⾔之⽆⽂,⾏之不远”,⽂章优秀才能传播思想。
如果连⽂章都写不顺,⾃⼰的思想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别⼈⼜如何理解你的本质,⾃⼰的好东西⼜怎么卖得出去?所以说⽂也是很重要的。
棘⼦成过于看重质,⼀个⼈本质好,重不重要?⼗分重要。
我们需要优秀的、有道德、有修养的⼈,但也不能像棘⼦成⼀样对⽂看得⽐较清淡,好像觉得⽂有点多余。
⼦贡修正了他的想法和语⾔,说:“惜乎,夫⼦之说,君⼦也,驷不及⾆!”——先⽣谈论君⼦的妙⾔,你没有听到,真是令⼈可惜啊。
“⼀⾔既出,驷马难追”,马拉的车哪⾥有⾆头跑得快。
国学宝典《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翻译
国学宝典《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翻译颜渊第十二【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曰:“片言能够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原文】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①。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②。为仁由己,而由人乎 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③。”子曰:“非礼勿 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④,请事斯语矣⑤。” 【注释】 ① 克己:克制自己,指修己。复:实践,实行; 复礼:践行礼仪。 ② 天下归仁:天下的人就会称 许你是仁人。归:归顺,这里作“赞许”讲。 ③ 目:具体的条目,纲目。 ④ 回:颜回。古人自称 用名。不敏:不聪敏,迟钝,笨。 ⑤事:从事, 实行,照着做。斯:这,这些,代词。
【原文】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 “知人。”樊迟未达①。子曰:“举直错诸枉②, 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 夫子而问知③,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 众,举皋陶④,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 举伊尹⑤,不仁者远矣。” 【注释】 ① 达:理解,明白。 ② 举直错诸枉:就是把 正直的人推举出来,罢黜邪曲小人。错:通“措”, 放置。诸:之乎,合音词。 ③ 乡:通“向”,刚 才。 ④皋陶(yáo):传说是为舜掌管刑法的贤臣, 古人认为他是执法公正的典范。 ⑤ 伊尹:商汤的 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 大宾①,使民如承大祭②。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③,在家 无怨④。”仲弓曰:“雍虽不敏, 请事斯语矣。” 【注释】 ① 大宾:贵宾。 ② 承大祭: 承当重大的祭祀典礼。 ③ 邦:诸 侯管理的国家为“邦”。 ④ 家:卿 大夫管理的封地为“家”。
【语译】 仲弓问怎么去实践仁。孔子说: “出门办事就像接待贵宾那样恭敬,役 使百姓就像承担重大祭祀那样严肃谨慎。 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如 此则无论在诸侯国做事,还是在卿大夫 的封地做事,都不会有人怨恨你。”仲 弓说:“我虽然不聪明,请允许我照您 这些话去做吧。”
全年级语文素材 -《论语》颜渊第十二 原文加注释 人教(部编版)
颜渊第十二一、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也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能,克制。
复:返、归。
目:细目。
动:1、动容貌之动;2、行动;3、动心。
不敏:愚笨。
事斯语:事,从事、践行。
二、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大宾:高官贵人。
承:承担,承办。
大祭:指国家祭祀,如祭太庙,祭天等。
施:加,施加。
于:在。
在邦:指在朝廷做事。
在家:指在卿大夫家。
三、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訒。
曰:其言也訒,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訒乎。
司马牛:孔子弟子,复姓司马,名耕,字子牛。
宋国人,司马桓魋之弟。
訒:言语迟钝,形容说话吞吞吐吐,难于出口。
为之难:做起来难。
斯:那么,就。
言之得无訒乎:说这件事能不为难吗。
四、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乎。
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内省不疚:内心反省自己,无愧于他人。
五、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亡:无。
敬而无失:指做事,要尽忠竭智、无过失。
恭而有礼:指为人方面,要心存恭敬不失礼。
六、子张问明。
子曰:浸润之譖,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
浸润之譖,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譖:谗言。
愬:通“诉”,也指谗言。
浸润:水滋润皮肤。
肤受:尘垢污染皮肤。
不行:行不通。
明:明智、贤明。
远:远见。
七、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足:使.....充足。
兵:武器,指国防力量。
民无信不立:民众不信任(政府),国家就会灭亡。
国学经典《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权威直接打印)
子 曰:“如 杀 无 道,以 就 有 对 曰:“在 邦 必 闻,在 家 必
dào hé rú
kǒng zǐ duì yuē
zǐ wén
zǐ yuē
shì wén yě fēi dá
道,何 如?”孔 子 对 曰:“子 闻。”子 曰:“是 闻 也,非 达
wéi zhèng yān yòng shā zǐ yù shàn yě fú dá yě zhě zhì zhí ér hào yì
fán chí wèn rén zǐ yuē
ài
居 之 不 疑。在 邦 必 闻,在 12.22 樊 迟 问 仁。子 曰:“爱
jiā bì wén
家 必 闻。”
rén
wèn zhì zǐ yuē
之 美,不 成 人 之 恶。小 人
zǐ yuē
tīng sòng wú yóu fǎn shì
12.13 子 曰:“ 听 讼 ,吾 犹 反 是。”
rén yě bì yě shǐ wú sòng hū
jì kāng zǐ wèn zhèng yú kǒng
人 也。必 也 使 无 讼 乎?” 12.17 季 康 子 问 政 于 孔
chén fù fù zǐ zǐ
gōng yuē
臣 ,父 父,子 子。” 公 曰:
zǐ zhāng wèn chóng dé biàn huò
shàn zāi xìn rú jūn bù jūn chén
12.10 子 张 问 崇 德 辨 惑。“ 善 哉!信 如 君 不 君, 臣
zǐ yuē
zhǔ zhōng xìn xǐ yì chóng bù chén fù bú fù zǐ bù zǐ suī
zǐ yuē hé
论语·颜渊第十二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本篇主要讲孔子教育弟子如何实行仁德,如何为政和处世。
孔子还谈到怎样算是君子等问题。
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一则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
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
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请问实行仁的条目。
”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价:“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
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
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
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
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第二则矣。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
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
)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价: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
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
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讲记颜渊第十二
司馬牛一肚子心事,拿不定主意,是為國家?還是為自家兄弟?二者不能同時,很作難,所以問仁。孔子知道他的心事,子曰:仁者其言也訒。刀切物不快曰訒,就是鈍的意思。如學佛有利根、鈍根,聞十而不能悟一就是鈍。孔子這是比喻,訒是比喻說話說不出口來,很難說。孔子說你要問仁,有什麼話你要兩邊作難,不能隨便說,要能作難不隨便說,這就是仁。
「一日克己復禮」,只要有一天克己復禮就不得了,普通人一天也做不到,曾子為什麼能成功?曾子「吾日三省吾身」,天天省察,所以孔子之道,除了顏子能悟之外,就是曾子能得。
國家領袖,一日只要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天下都學仁,例如文王的仁風度化了芮虞二國。虞芮二國相爭,求周文王裁斷,一入周文王的國境,全國相讓,於是兩君慚愧而退。這就是克己復禮的力量,使天下歸仁。
「克己復禮為仁」,有人作「克,己復禮」,或作「克己,復禮」,吾從後面一說。自上至下說,當領袖的一日克己復禮,天下皆歸仁。
克,制服自己,控制自己。如「我戰則克」的「克」。有人在社會上擾亂,不能怨他們,所謂「不教而殺,謂之虐」,他們沒有受過教育必定如此。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要怨在上的領導人。禹罪人,為何到我領導時就有罪人?知道這個道理就必須克己,反求諸己,對人不起處自己要改。若一而再,再而三的反省改過,他還對我們不好,那他就是妄人而已。他墮他的地獄,我讓他,我升我的天堂。否則怨對方,就造罪業,吃虧仍在自己。
司馬牛的憂可以了解,為什麼說懼?因為他的兄弟既使篡位成了也不好,免不了憂愁,不成功就有滅門抄家之禍,所以恐懼,司馬牛憂懼都有。
有另一種釋。認為「仁之器重,其為道遠」,故孔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仁很難講,其道甚大,孔子輕意不說仁字,所以子罕言利與命與仁。顏子問仁,程度到了,不得已所以講仁,對其餘人極少說,實在因為是說了也不懂,其實孔子講命、講仁的地處很多。子不語怪力亂神,南宮适問力:「羿善射,奡盪舟,俱不得其死然。」,孔子不答。這兩節書,不可不注意字眼。作詩,講究練字。
论语《颜渊-第十二-共二十四章》原文及解读
论语《颜渊-第十二-共二十四章》原文及解读(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论语《颜渊-第十二-共二十四章》原文及解读【导语】:颜渊第十二共二十四章 12.1 颜渊问仁。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参考译文
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原文及参考译文《论语》十二章1.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礼节能怎么样呢?做人如果没有仁爱之心,对音乐又能怎么样呢?”2.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喻:通晓,明白。
)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有才能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有要改正。
”5.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①质:质朴。
②文:文饰。
③史:虚浮不实。
④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6.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7.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我所有的努力都废弃了;譬如填平洼地,虽然只倒下一筐,这时虽然只有一筐,但我也在前进。
”(表示一切外部条件、环境和机遇也都是靠自己去创造、形成和抓住的,一切都要通过自己本身而起作用。
)8.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9.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的原文翻译与讲解
论语十二章【作者】佚名【朝代】先秦译文对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标签:译文注释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才能随心所欲,不会超过规矩。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国学宝典《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翻译
国学宝典《论语》:颜渊第十二原文翻译颜渊第十二【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第十二》主题及其结构
《论语·颜渊第十二》主题及其结构《论语·颜渊第十二》是《论语》中的名篇,自古以来备受关注。
该篇以孔子的得意弟子颜渊为题,记载了孔门师生问答之事,既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也反映出孔子对人性、政治的思考。
该篇在内容上可以大致分为论仁、论君子、论政三块,但主要讨论的还是人性。
孔子谈人性,既非经济人,亦非社会人,而是复杂人。
1人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有不同的角色、需要做出不同的应对,但孔子自有一套恒定的价值体系去引导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做仁人君子、做仁君。
这套价值的灌输对有些弟子体现为行为的具体指导,而对有些弟子则表现为理论上的指引,这都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
一、论仁该篇的前三章节分别记载了颜回、冉雍和司马牛与孔子关于“仁”的内涵的讨论,孔子根据三个弟子不同的个性特点,对他们的提问进行了不同的回答。
对颜回的回答是“克己复礼为仁”,对冉雍则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到司马牛则简化为“其言也讱”。
2笔者认为,“问仁”中最有争议、也是最精彩的一回是颜渊问仁。
孔子告诉颜渊是“克己复礼”,具体怎么做才是“克己复礼”呢?孔子告诉颜回“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首先,“克己复礼”一词的含义便存在很大争议:克字在含义上有一般有两解,一说为克制,以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为代表;一说为战胜,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代表。
杨伯峻则认为,使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于礼,就是仁”,因此需要抑制;而朱子释“克”为“胜”,“克己”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之意,朱子不仅对“己”延伸性解释为私欲,而且表达了人要积极的克制自己的私欲的意旨。
3对于“复礼”二字,学术界也是议论纷纷,有将其理解为“恢复周礼”,即传统的西周的典章制度和风俗习惯;4也有将其理解为对周代秩序化社会的的一种开放性继承,主张礼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复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遵循。
5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认为“克己”与“复礼”不应作为并列关系的联合词组,而应结合整体的含义解释为“自身能够复归于礼”。
【诵读经典】《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拼音诵读版,快快收藏了~
【诵读经典】《论语-颜渊篇第十二》拼音诵读版,快快收藏了~展开全文《颜(Yán)渊(yuān)篇(piān)第(dì)十(shí)二(èr)》【12.1】颜(Yán)渊(yuān)问(wèn)仁(rén),子(zǐ)曰(yuē):“克(kè)己(jǐ)复(fù)礼(lǐ)为(wéi)仁(rén)。
一(Yī)日(rì)克(kè)己(jǐ)复(fù)礼(lǐ),天(tiān)下(xià)归(ɡuī)仁(rén)焉(yān)。
为(Wéi)仁(rén)由(yóu)己(jǐ),而(ér)由(yóu)人(rén)乎(hū)哉(zāi)?”颜(yán)渊(yuān)曰(yuē):“请(qǐnɡ)问(wèn)其(qí)目(mù)?”子(zǐ)曰(yuē):“非(fēi)礼(lǐ)勿(wù)视(shì),非(fēi)礼(lǐ)勿(wù)听(tīnɡ),非(fēi)礼(lǐ)勿(wù)言(yán),非(fēi)礼(lǐ)勿(wù)动(dònɡ)。
”颜(yán)渊(yuān)曰(yuē):“回(huí)虽(suī)不(bù)敏(mǐn),请(qǐnɡ)事(shì)斯(sī)语(yǔ)矣(yǐ)。
”【12.2】仲(Zhònɡ)弓(ɡōnɡ)问(wèn)仁(rén),子(zǐ)曰(yuē):“出(chū)门(mén)如(rú)见(jiàn)大(dà)宾(bīn),使(shǐ)民(mín)如(rú)承(chénɡ)大(dà)祭(jì)。
高中论语十二章颜渊
高中论语十二章颜渊
《论语·颜渊篇第十二章》中记录了颜渊与孔子的对话和言论。
1. 孔子问颜渊:“子游何以知礼?”颜渊回答道:“對曰:夫子
教我,又谓我舍京师。
故知礼。
”
这段对话中,颜渊表示他学习礼仪的来源是受到孔子的教诲,并且因为孔子要他离开京师去追随大道,所以他知道礼。
2. 孔子又问颜渊:“子游何以知圣人之道?”颜渊答道:“请问
孔子如何定义圣人?”孔子回答:“圣人是有德者。
”颜渊接着说:“夫子以言,始知圣人,以行,终知圣人。
吾从事乐,逐
仁也,由俭也。
起而行之,学孝乎!也。
”
这段对话中,颜渊询问了孔子对圣人的定义,孔子回答圣人是有道德的人。
颜渊通过行动来认识圣人,他认为自己从开始从事乐,追求仁爱,然后通过俭朴的生活方式来实践学习孝道。
3. 孔子还问颜渊:“子游何以知君子之道?”颜渊回答:“请问
孔子如何定义君子?”孔子说:“君子是有道德的人。
”颜渊接
着说:“夫子以言,始知君子,以行,终知君子。
吾从事乐,
逐仁也,由俭也。
起而行之,学孝乎!也。
吾闻之:君子学道十年,仁者九年,吾未达,夫子之言不学,其如迷也已。
”
在这段对话中,颜渊问孔子对君子的定义,孔子回答君子是有道德的人。
颜渊表示他通过学习和实践道德行为,特别是孝道,来实现君子之道。
他还提到自己听说君子学习道德需要十年,
而他自己还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所以他认为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通过这些对话和言论,可以看出颜渊对孔子的学说持有高度敬仰之心,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道德修养的追求和学习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渊篇第十二
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2、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
3、司马牛问仁。
子曰:‚仁者其言也仞。
‛曰:‚其言也仞,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无忍乎?‛司马牛问君子。
子曰:‚君子不忧不惧。
‛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4、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矣: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君子何患无兄弟也?‛
5、子张问明。
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矣。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矣。
‛
6、自贡问政。
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自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7、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
乎!夫子之说,君子也。
驷不及舌。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虎豹之鞟犹犬羊之蒋。
‛
8、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
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
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如何?‛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草上之风,必偃。
‛
1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也,非达也。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在邦必达,在家必达。
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
11、樊迟从游于雩愧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辩惑。
‛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问知。
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
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
12、自贡问友。
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