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建筑屋顶脊饰构件【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文化好比一条长河,有源有流,有主流有支派,渊源则流长。文化的继承和积累与江河之源同理,割断新旧文化之间的联系,新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文化的变革不同于政权的转移,它具有传承的特点,中国古建筑脊饰文化也是这样。屋顶脊饰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产生、发展到成熟,故而带上本时代的烙印,但不同风格的艺术表现却源自于同一条文脉,正可谓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形式与手法已在广袤的土地上延续千年。

关键词:古建筑屋顶屋脊装饰构件

1屋脊的组成

在中国古建筑中,屋脊是屋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屋顶的重要装饰部位,特别是在皇家建筑或大型寺庙的主殿上,屋脊上都有一些兽形的装饰瓦件,根据它们所处的位置不同,有不同的称呼和定义。

1.1鸱吻

鸱吻是指正脊两端各有一兽形装饰,两者相向口吞正脊,又称正吻或吞脊兽。早期称鸱尾、蚩吻,祠吻等,这些名字的出现和更替表明鸱吻的发展有漫长的历程。

“鸱尾”的称呼早在东晋时已经出现,南北朝时期各个国家都在使用,直至后世,历代沿用,自唐开始广泛使用“鸱吻”二字,且宋

代民间称“鸱吻”也比较普遍,大概是但是鸱吻的形状多是张口吞脊的缘故吧,也正因此又有了另一个称呼“吞脊兽”,多用于清代。从元末到明、清时期鸱吻的形象逐渐从兽头演变为龙头,龙的形象更加清晰,直至完全变为龙躯,所以“龙吻”的称呼也应运而生了。清代北京民间多称“正吻”明代称宫门等的脚“兽吻”它和正吻有区别,兽吻是北京宫殿等垂脊前端的垂兽以及戗兽。

1.2垂兽及戗兽

在正脊的两端是四条垂脊,它们两两相构,构成人字形,垂脊上的装饰构件是垂兽。以垂兽为界分成兽前和兽后两部分,垂兽之后叫垂脊,垂兽之前叫角脊。

在中国古建筑屋顶形式中歇山顶比较特殊,除了正脊和四条垂脊之外还有四条戗脊,在垂脊端部有垂兽,在戗脊端部有戗兽。

1.3正脊兽

城楼或一些府邸建筑的正吻常改做“正脊兽”。正脊兽也叫“望兽”,俗称“带兽”其形象与垂兽相同,放置时应将兽的嘴唇朝外。

1.4脊兽

在角脊上列着一排动物雕饰,成为脊兽。最前面的是个成为仙人,哈皮面的小兽多做蹲踞状,清代成走兽,宋代成蹲守。这些小兽使用的种类和数量与其所处的朝代和建筑等级有直接关系。

1.41套兽

套兽记套在仙人之下仔角梁的预留榫上的兽头形陶制装饰构件,即美化了檐角又可以保护仔角梁的顶端不受雨水侵蚀

1.42宝顶

中国古建屋顶中有种较为特别的形式:攒尖顶。其特点是没有正脊,无论几个坡面最后都交汇于一处,其上再覆以宝顶。宝顶除了可以用于攒尖建筑上,偶尔也可以用于正脊上。

屋脊上的这些兽形装饰是高贵尊严的象征,至于消灾化吉,辟邪除凶的说法是封建社会下的一种精神寄托,然而它却装饰了中国建筑的大屋顶,威严的吻兽,飞檐直下的垂兽和脊背上那整齐的一排小兽,三者浑然一体,在变化中得到和谐,在神奇中显出韵律,从而构成了中国古建筑那美妙而又尊贵的冠冕。

2中国古建筑脊饰的功能特征

中国古建筑屋顶脊饰文化源远流长,脊饰的发展演变与封建礼制、传统艺术、民族文化、结构特征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国古建筑脊饰本质特征就是不能割裂的传统,它自古以来就自然含蓄的踞于大屋顶上,以传统的线条与形象去修饰着这个庞大的几何体,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美学特征

单体建筑的边际线构成了建筑的轮廓剪影,也成了装饰分布的着力点,在这方面建筑的“下分”和“上分”也表现的很明显。如果说下分主要通过石栏杆形成丰美的剪影,那么上分则通过各式屋顶的外廓形象,通过屋脊、吻兽、宝顶、屋檐、墙檐、墙头等的美化来处理表现。由于屋顶处于建筑的冠载部分,体量和尺寸又很大,因此屋顶所构成的天际线剪影具有突出的作用,对于部分剪影的处理也特别用心。鸱吻、垂兽、戗兽、仙人走兽的形象,都从美化屋顶的角度经过悉心的推敲,处理的恰到好处。

官式做法的仙人走兽,一仙人打头,以此排列着龙、狮子、天马、海马、押鱼、斗牛等走兽,这些走兽的形态原本差别极大,而在队列中,却都统一的采取蹲坐的姿势,形成大同小异的造型,只有仙人骑鸡的姿势与走兽有区别,恰当地作为队列端头的收束。这样一组天际线剪影装饰,多样中有统一,同一种有变化,确实煞费苦心。

屋顶的美学特征,由于历史文化的不同故而必然带上本时代的烙印,汉代的古朴朴实,唐代的端庄雄浑,宋代的轻盈秀丽,明清的严谨富贵,中国建筑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特征在这小小的脊饰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地域上脊饰的艺术风格和题材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南方的轻盈灵巧而北方的沉稳严谨。虽然南北风格迥异,但却一脉相承,可谓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基本形式和表现手法在广袤的土地上延绵数千年之久而从未遭到废弃,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建筑形体之美照应的应有一个良好的观赏视线,而在中国古建

中,匠师们早安排了一个宜于欣赏屋顶的环境——四合院。1四合院的平面布局在传统建筑中很早就已定型,人们习惯了庭院的生活环境,而建筑立面既是房屋的外观,又是庭院的背景屋顶脊饰恰好供人们在院子中悠闲欣赏。所以脊饰着重于近观性质的处理方法,具有一定的室内设计的装饰性质,大可将其作为雕塑作品来对待,或许这就是脊饰在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而大体型像上没有根本变化的原因之一。

2.2寓意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寓意吉祥图案更为其添了瑰丽的一笔。中国人喜爱圆满,追求喜庆吉祥、富贵平安,这些在传统建筑的大门、墙壁、窗棂、瓦当等处的精美雕饰,都成了人们热爱生活、寄托美好生活愿望和祈求祝福的外在反映,屋顶脊饰也不例外。

建筑不单是物质产品,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产品。建筑作为蕴含了一系列文化信息的载体,展现出了独特的美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建筑装饰是建筑华丽的外衣,彰显了建筑物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同时也巧妙地表达了他们的内心祝福和心性品格。建筑屋顶脊饰真是由于象征意义上的驱邪避凶才得以存在并拥有着至高的地位。通常情况下人们不能单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和理解它,每种形象似乎都有着它的寓意和象征,人们用“鸱尾”去象征降火避凶,用兽头渲染着威武和力量,连檐背上也整齐的排列一行瑞兽来祈求吉祥。诸如此类建筑艺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