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

合集下载

中药制剂的种类

中药制剂的种类

中药制剂的种类
按物态分类:①液体剂型;②固体剂型;③半固体剂型;④气体剂型。

按分散系统分类:①真溶液型液体制剂;②胶体溶液型液体制剂;③乳浊液型液体制剂;④ 混悬液型液体制剂。

按制备方法分类:①浸出制剂;②无菌制剂。

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①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②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

知识拓展:
①中药及其制剂中化学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往往难以确定,因此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应综合进行考虑。

②中药制剂是按中医理论和用药原则组方而成,要根据药味的君、臣、佐、使地位,首选君药、贵重药和剧毒药建立分析方法。

③中药试剂中原药材往往差异较大,分析时应考虑药材来源与炮制等方面的影响。

④中药制剂工艺及辅料具有一定得特殊性,应针对不同工艺、剂型和辅料等选择适宜的分析方法和检测项目。

⑤中药制剂中杂质来源具有多途径的特点,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控制。

⑥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多为非单一性,应检测尽可能多的有效成分,综合进行质量评价。

中药成方制剂大全

中药成方制剂大全

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乙肝扶正胶囊【主要成份】何首乌、当归、沙苑子、丹参、人参、虎杖、贯众、明矾、石榴皮、麻黄、肉桂。

乙肝解毒胶囊【主要成份】贯众、草河车、黄柏、大黄、黄芩、胡黄连、土茯苓、黑矾。

二母宁嗽丸【主要成份】川贝母、知母、石膏、栀子炒、黄芩、桑白皮蜜炙、瓜蒌子炒、茯苓、陈皮、枳实麸炒、五味子蒸、炙甘草。

二益丸【主要成份】当归酒浸、肉桂、吴茱萸盐水炒、附子黑顺片、肉豆蔻煨、海螵蛸、白芷、炙甘草、朱砂等22 味。

十二温经丸【主要成份】吴茱萸、肉桂、当归、白芍、川芎酒制、阿胶珠、党参、半夏制、麦冬、牡丹皮、生姜、炙甘草。

十珍香附丸【主要成份】香附醋炒、当归、白芍炒、熟地黄、川芎、炙黄芪、党参、白术麸炒、艾叶炭、炙甘草。

丁蔻理中丸【主要成份】丁香、豆蔻、党参、白术炒、干姜、炙甘草。

七宝美髯丸【主要成份】制何首乌、当归、补骨脂盐水炙、枸杞子、菟丝子、茯苓、牛膝。

七味都气丸【主要成份】见本书中药典同名品种。

人参固本丸【主要成?荨咳瞬巍⒌鼗啤⑹斓鼗啤⑸杰镙蔷浦恕⑸揭 ⒙蠖 ⑻於 ④蜍摺⒃笮骸⒛档てぁ!∪瞬谓∑⑼琛局饕 煞荨考 臼橹幸┑渫 分帧!《 宸瓮琛局饕 煞荨考 臼橹幸┑渫 分帧!《 迦鹊贾屯琛局饕 煞荨考δ诮鸫字啤⒑衿咏 啤㈣资怠㈤睦平埂⒒栖司浦啤⒑ 屏 ⑹咕 尤省⒘ 袂 埂⑤ 醮字频?20 味。

三黄膏【主要成份】黄柏、黄芩、黄连、栀子。

三蛇药酒【主要成份】鲜乌梢蛇去头、内脏及皮、鲜银环蛇去头、内脏及皮、鲜眼镜蛇去头、内脏及皮、威灵仙、杜仲、制川乌、独活、当归、川芎、锁阳等30 味。

万灵筋骨膏【主要成份】生川乌、生草乌、独活、羌活、莪术、三棱、土鳖虫、木鳖子、蓖麻子、红大戟等23味。

口腔溃疡散【主要成份】青黛、白矾、冰片。

山药丸【主要成份】山药、马钱子粉、甘草、麻黄、杜仲炒炭、牛膝、自然铜煅醋淬、乳香醋炙、没药醋炙等18 味。

千金化痰丸【主要成份】法半夏、茯苓、陈皮、甘草、胆南星酒炙、枳实、白附子矾炙、浮海石煅、熟大黄、黄芩、当归、天麻等17 味。

中药制剂-ppt课件

中药制剂-ppt课件

ppt课件
10
二、中药材的前处理
鉴别 1.
——药材品质检查
1.药材来源与品种鉴定 2.有效成分或总浸出物的测定 3.含水量测定
2.炮制 药材预处理
3.粉碎
ppt课件
11
3. 粉碎
定义:借助外加机械力将大块固体物质粉碎成
适用程度的操作过程。
粉碎目的:a 促进溶解,增加吸收,改善药效; b 适应某些药剂制备;
加速蒸发措施: 1)加温并搅拌, 2)抽真空 3 )尽量利用平而大蒸发皿 4)空气流通或干燥处进行
ppt课件
29
2.常用蒸发方法与器械
①常压蒸发——适用水浸液,蒸发皿、蒸发锅。 ②减压蒸发——温度低速度快,可防止某些不

热成分的分解,设
备同减压蒸馏。
③多效蒸发 ④薄膜蒸发——蒸发效率高,药物受热时间短。

并浸出液
静置24h
滤过即得。
适用范围:非组织结构药材和新鲜药材浸出,对 毒剧药材、成分含量低及贵重药材的 浸取不适用。
ppt课件
16
ppt课件
17
ppt课件
18
(三) 渗漉法: 定义:药材粉末装于渗漉器中,在药粉上连续添加浸
出溶剂使其渗过药粉自下部流出浸出液的一种动态的浸出 方法。
操作:药材粉碎 湿润 装筒 排气 浸渍 渗漉 分别收取初、续漉液 至终点。


固体或半固
2)渗漉法
整至规定标准的
)浓度:1g=2~5g
3)浸渍法
体制剂; 2
原药材3)调整含量时用淀
粉、糖粉等作稀释剂 4)供配
制流浸膏及其他制剂用 ppt课件
48
名称 溶媒 制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分类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分类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分类
在医疗机构中,中药制剂可以根据其制剂形式划分为:膏剂类、散剂类、丸剂类、胶囊类、片剂类、汤剂类以及酊剂类。

1.膏剂类:包括膏、膏方等。

膏剂是将中药研磨、提取或浸泡后,与辅料混合制成糊状或膏状制剂。

常见的膏剂有外用药膏、防风通圣膏等。

2.散剂类:包括散、散方等。

散剂是将中药研磨、粉碎后制成的微细颗粒剂型。

常见的散剂有颗粒剂、散剂、散方等。

3.丸剂类:包括丸、丸方等。

丸剂是将中药制成球状或圆柱状的剂型,一般由中药和粘合剂混合制成,有膏丸、水蜜丸、饴丸等。

4.胶囊类:包括胶囊、胶囊剂等。

胶囊是将中药粉末填充于胶囊壳内制成的固体剂型。

根据主要成分的不同,胶囊可以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

5.片剂类:包括片剂、片方等。

片剂是将中药制成薄片状的剂型,由中药和辅料混合制成,有口服片剂和外用片剂等。

6.汤剂类:包括中药汤剂、煎剂等。

汤剂是将中药加水煮煎后制成的液体剂型,一般是口服液剂。

常见的汤剂有中药煎剂、煎膏等。

7.酊剂类:包括酊剂、合剂等。

酊剂是将中药提取物或药粉与溶剂混合制成的液体剂型,常用于口服或外用。

常见的酊剂有口服酊剂、外用酊剂等。

《中药制剂学讲义》课件

《中药制剂学讲义》课件

制剂成型
A
散剂
将中药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 形状和大小的制剂。
颗粒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 制成颗粒状的制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C
片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与适当的辅料混合,压 制而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片状制剂。
胶囊剂
将中药提取物或粉末装入胶囊中,制成一定 规格的制剂。
D
03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中药制剂学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推动中药产业的现代 化和国际化,提高中药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中药制剂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中药制剂学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古代的汤剂、丸剂、散剂等传统剂型,到现代的 滴丸剂、软胶囊剂、注射剂等新型剂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
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中药制剂学将更加注重创新与 研发,实现中药制剂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制备。同时,中药制剂的质量控 制和临床应用研究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以推动中药制剂的国际化进程。
中药制剂的毒理学研究
毒理学研究内容
对中药制剂的毒理学进行研究,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 性毒性和致畸、致突变、致癌等特殊毒性研究。
毒理学研究方法
根据中药制剂的特点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毒理学研究方法,以 全面了解其毒性特征和潜在危害。
毒理学研究结果
根据毒理学研究结果,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为其临 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将提取液进行浓缩,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
02
01
精制
通过重结晶、萃取等方法进一步纯化提取物 。
04
03
浓缩与干燥
浓缩
将提取液进行蒸发,减 少体积,得到较为浓稠 的液体。

药剂学第十五章中药制剂

药剂学第十五章中药制剂

第十五章中药制剂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浸出制剂:2.渗漉法:3.超临界萃取技术:4.中药合剂:5.酊剂:6.流浸膏剂:7.浸膏剂:8.颗粒剂:9.水醇法:二、判断题(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1.浸渍法有利于黏性易膨胀药材的浸出。

( )2.含糖类较多的黏性药物的粉碎可以采用湿法粉碎。

( )3.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可与其他干燥药粉掺研,干燥后再粉碎,俗称串研粉碎。

( ) 4.要求特别细度,或毒性、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粉碎宜采用湿法粉碎。

( )5.当用非极性溶剂浸出时,药材应先行脱脂。

( )6.一般药材组织中含有物质大部分带有极性基团,故非极性溶剂易于通过细胞壁进入药材内部。

( )7.用醇、水等浸出油脂多的药材时应先脱脂,因为油脂不易被极性溶剂润湿。

( ) 8.贵重药物及刺激性药物为了减少损耗和便于劳动保护,应单独粉碎。

( )9.极性晶型药物一般可用降低温度来增加药物的脆性,以利粉碎。

( )10.使用渗漉浸出时,药材颗粒越细浸出效率越高。

( )11.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沸点温度进行比较有利。

( )12.酊剂是指药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

( )13.水浸出液中含有较多胶质,而乙醇浸出液中含有较少胶质。

( )14.浓度梯度是指药材块粒组织内的浓溶液与外周溶液的浓度差,浓度梯度越小浸出速度越快。

( )15.提高浸出压力有利于加快浸润过程。

( )16.当药材组织内充满溶剂时,加大浸出压力有利于提高扩散速度。

( )17.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能使扩散边界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加快,有利于浸出过程。

( ) 18.合剂是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液体药剂。

( )19.溶剂表面张力和药材中含有物性质对药材浸润程度和速度起主导作用。

、( ) 20.在浸出过程中浓度差是渗透扩散的推动力。

( )21.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1ml相当于原有药材1g。

( )22.由于浸渍法符合中医用药习惯,因而对于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中草药或方剂进行剂型改革时,通常亦采取浸渍法提取。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中药制剂是指采用传统的中药炮制工艺,通过对中药材进行提取、炮制等工艺处理后,制成能够直接用于医疗或预防疾病的药物剂型。

为了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一、药材的鉴别与质量控制对于中药制剂来说,药材的质量是影响制剂质量的关键因素。

因此,首先需要对采购的中药材进行鉴别和质量控制。

常用的方法包括外观鉴别、显微镜鉴定、化学成分分析等。

外观鉴别主要通过观察药材的色、形、质地等特征,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显微镜鉴定可以观察药材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特征,从而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化学成分分析则是通过对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以确定其质量。

二、质量标准的制定与执行为了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需要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在生产过程中执行。

质量标准包括药材的质量标准和制剂的质量标准。

药材的质量标准是对于药材种类、外观、含量等方面的要求,而制剂的质量标准则是对于制剂的成分含量、外观、质地、溶解度等方面的要求。

制定质量标准可以参考国家药典和相关的药物质量标准,也可以根据生产厂家的特定要求进行制定。

在执行质量标准时,需要建立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操作规程,并进行严格的检验。

三、制剂工艺的规范和控制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中,工艺的规范和控制是确保质量的重要环节。

工艺规范包括药材的研磨、提取、炮制等环节的要求,要求操作员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操作,并记录下每一步的操作情况和结果。

同时,还需要对每个关键环节进行控制,确保制剂质量的一致性。

例如,在煎煮过程中,需要控制火候、时间等因素,以保证药剂的有效成分能够充分释放出来。

四、质量控制的检验方法为了判断中药制剂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方法。

常见的检验方法包括理化性质检验、成分分析检验、微生物检验等。

理化性质检验主要是对制剂的物理性质进行检测,例如外观、溶解度、PH值等。

成分分析检验则是对制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检测,以确定其含量是否符合标准。

各种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各种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各种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
1.煎剂:将中药材破碎、清洗后,按一定比例配制,加水煮沸,煮至指定时间,然后滤去渣,得到溶解性物质较多的液态制剂。

2.浸膏:将中药材破碎、清洗后,按一定比例配制,用水或酒等溶媒浸泡一定时间,然后蒸馏或浓缩,得到浓缩糊状物,即浸膏。

3.水蜜丸:将中药材破碎、清洗后,按一定比例配制,用水或酒等溶媒混合蜂蜜或糖,制成小球状物,常用于口服。

4.研粉:将中药材研成细粉,经过专门的工艺制作成颗粒或丸剂等,常用于复方制剂的制备。

5.蒸馏水提取物:将中药材破碎、清洗后,按一定比例配制,加水煮沸,用蒸馏法提取目标成分,然后经过浓缩、干燥、制成颗粒或粉末等制剂。

6.乙醇提取物:将中药材破碎、清洗后,按一定比例配制,加乙醇等有机溶媒提取目标成分,然后经过浓缩、干燥、制成颗粒或粉末等制剂。

7.微波辅助提取物:将中药材破碎、清洗后,按一定比例配制,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目标成分,然后经过浓缩、干燥、制成颗粒或粉末等制剂。

8.冷水提取物:将中药材破碎、清洗后,按一定比例配制,加入适量的水,浸泡数小时或过夜,然后过滤,得到水提取物,再经过浓缩、干燥制成制剂。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基础知识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基础知识

原料与辅料的比例与配方优化
比例确定
根据中药制剂的具体需求和药材、辅料的性质,合理确定原 料与辅料的比例,以保证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配方优化
通过试验和实践,不断优化原料与辅料的配方,提高中药制 剂的疗效和安全性。同时,注意遵循中医药理论,保持中药 制剂的特色和优势。
03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
中药前处理工艺
国际化进程
随着中药制剂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中药制品走出国门,进入国 际市场。这有助于推动中药的国际化进程,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 争力。
02 中药制剂的原料与辅料
中药原料的选取与储存
01
02
03
原料选取原则
选择地道、优质、有效的 中药材作为制剂的原料, 保证药效。
储存条件
中药材的储存需遵循阴凉 、干燥、通风的原则,防 止霉变、虫蛀和有效成分 的损失。
储存期限
不同中药材的储存期限不 同,需根据药材性质和储 存条件合理确定,确保使 用安全有效。
中药辅料的种类与作用
种类
中药制剂中常用的辅料包括赋形剂、润滑剂、崩解剂、矫味剂等,可根据制剂的 需要选择合适的辅料。
作用
辅料在中药制剂中主要起到改善药材性质、提高制剂稳定性、增加患者顺应性等 作用,有助于发挥中药的最佳疗效。
分类
中药制剂技术可分为传统制剂技术和现代制剂技术。传统制剂技术包括水煎煮 、酒浸、丸剂、散剂等;现代制剂技术则涉及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 等多种剂型。
中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历程
古代阶段
中药制剂技术起源于古代,当 时主要采用简单的加工方法,
如晒干、研磨成粉等。
近代阶段
随着科技进步,中药制剂技术逐渐 引入现代化设备和方法,如高压制 粒、喷雾干燥等,提高了制剂的质 量和效率。

中药制剂分析名词解释

中药制剂分析名词解释

中药制剂分析名词解释中药制剂分析是指对中药制剂进行化学成分分析、质量评价和药效活性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

中药制剂是指中药经过一定的炮制、提取、提纯等工艺制成的药物剂型,包括丸剂、散剂、膏剂、浸膏、煎剂、滴丸等形式。

以下是一些中药制剂分析中常用的名词和解释:1. 化学成分分析:对中药制剂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以确定其主要活性成分。

2. 质量评价:对中药制剂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包括外观、含量、溶出度、溶解度、含水量、纯度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

3. 药效活性研究:通过对中药制剂进行生物学活性测试,评估其药理作用、药效活性和临床应用效果。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一种基于液相色谱原理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和定量分析。

5. 气相色谱法(GC):一种基于气相色谱原理的分析方法,适用于揭示中药制剂中挥发性成分和脂溶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

6.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一种比传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效果更好、分析速度更快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复杂中药制剂的化学成分分析。

7. 毛细管电泳法(CE):一种基于电泳原理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对中药制剂中带电荷的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8. 纸层析法(TLC):一种基于液相色谱原理的简便、快速、经济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中药制剂中复杂混合物的成分分析和鉴定。

9. 索要指纹图谱:根据中药制剂中多种成分的色谱特征和含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用于判断中药的质量和真伪。

10. 质谱法(MS):一种基于质谱原理的分析方法,适用于对中药制剂中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和定量分析。

以上是中药制剂分析常用名词的解释,这些名词涵盖了中药制剂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中药制剂分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药的化学成分、药效活性和质量,为中药的研发、生产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简介.

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简介.


二、中药制剂分析中待测成分的提取分离
与纯化方法
(一)提取方法
1.萃取法:利用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
使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将测定组分提取出 来的方法。单一溶剂、分段、液液、固液萃取法。 2.冷浸法:样品置溶剂里,室温下浸泡一段时间的提取方 法。
适宜易溶出的组分
适宜遇热不稳定的药物 费时(8 ~ 24小时)
杂质来源及检查意义
水分 —— 结块、霉变或有效成分水解;
灰分 —— 控制药物本身及泥土、沙石 等无机杂质; 重金属 —— 环境污染和使用农药引入;
砷盐 —— 剧毒,常由除草剂、杀虫剂 或化肥引入; 残留农药—— 有毒
1、水分测定法
(1)烘干法(不含或少含挥发性成分)
(2)甲苯法 (含挥发性成分) (3)减压干燥法(含挥发性成分贵重药) (4)GC法
特点
3.回流提取法:样品置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的
提取方法。
加快溶出速度,省时
特点
适宜受热稳定的药物
适宜较难溶出的组分
通过更换溶剂,使提取更完全
4.连续回流提取法:样品置有机溶剂中加热,
蒸发的溶剂经冷凝流回样品管的提取方法。
节省溶剂,提高提取效率
特点
适宜受热稳定的药物
费时
使用索氏提取器连续进行提取,提取效率高。
以通过确认其中所含药味的存在或某些特
征成分的检出而达到鉴别的目的。目前部
分中药尚无含量测定项目,因此,鉴别就
成为中药制剂质量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 环节。
2.鉴别方法
性状鉴别 显微鉴别:显微化学反应鉴别法 理化法鉴别:微量升华法 颜色反应及沉淀反应 色谱鉴别:纸色谱法
TLC、GC、HPLC

中药制剂:-最全17种中药剂型

中药制剂:-最全17种中药剂型

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

(1)蜜丸: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状,然后通过蜂蜜为媒介将其充分粘合在一起制成蜜丸,这也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

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

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

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

(2)水蜜丸:药材细粉以水和蜂蜜按适当比例混匀为粘合剂制成。

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但因用蜜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

多用于补益类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

(3)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醋、药汁、黄酒等为粘合剂制成。

因特殊需要,水丸还可包衣。

泛制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

(4)浓缩丸:将所有的中药材或者部分重要的药材通过煎煮提取其煎液,然后和适量的辅料或者药物的细粉末等一起粘合成药剂即可。

根据粘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

浓缩丸体积小,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在体内溶化吸收比较缓慢。

浓缩丸适用于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5)糊丸: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制成。

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

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

(6)蜡丸:药材细粉以蜂蜡为粘合剂制成。

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

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中成药,都可制成蜡丸。

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品种已不常见。

(7)微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酒泛丸,或以百草霜为衣,采用现代技术制成。

微丸直径小于2.5毫米,体积小,应用剂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平稳。

微丸适宜于刺激性药物,贵重或细料药材多制备成微丸。

药剂学第十五章中药制剂

药剂学第十五章中药制剂

第十五章中药制剂一、概念与名词解释1.浸出制剂:2.渗漉法:3.超临界萃取技术:4.中药合剂:5.酊剂:6.流浸膏剂:7.浸膏剂:8.颗粒剂:9.水醇法:、判断题(正确的填 A ,错误的填B)1.浸渍法有利于黏性易膨胀药材的浸出。

( )2.含糖类较多的黏性药物的粉碎可以采用湿法粉碎。

( )3.含脂肪油较多的药物可与其他干燥药粉掺研,干燥后再粉碎,俗称串研粉碎。

( )4.要求特别细度,或毒性、刺激性较大的药物粉碎宜采用湿法粉碎。

( )5.当用非极性溶剂浸出时,药材应先行脱脂。

( )6.一般药材组织中含有物质大部分带有极性基团,故非极性溶剂易于通过细胞壁进入药材内部。

( )7.用醇、水等浸出油脂多的药材时应先脱脂,因为油脂不易被极性溶剂润湿。

( )8.贵重药物及刺激性药物为了减少损耗和便于劳动保护,应单独粉碎。

( )9.极性晶型药物一般可用降低温度来增加药物的脆性,以利粉碎。

( )10.使用渗漉浸出时,药材颗粒越细浸出效率越高。

( )11.一般药材的浸出在溶剂沸点温度下或接近沸点温度进行比较有利。

( )12.酊剂是指药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制得的澄清液体制剂。

( )13.水浸出液中含有较多胶质,而乙醇浸出液中含有较少胶质。

( )14.浓度梯度是指药材块粒组织内的浓溶液与外周溶液的浓度差,浓度梯度越小浸出速度越快。

( )15.提高浸出压力有利于加快浸润过程。

( )16.当药材组织内充满溶剂时,加大浸出压力有利于提高扩散速度。

( )17.药材与溶剂相对运动能使扩散边界变薄或边界层更新加快,有利于浸出过程。

( ) 18.合剂是指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的液体药剂。

( )19.溶剂表面张力和药材中含有物性质对药材浸润程度和速度起主导作用。

、( )20.在浸出过程中浓度差是渗透扩散的推动力。

( )21.除另有规定外,浸膏剂每1ml 相当于原有药材1g。

( )22.由于浸渍法符合中医用药习惯,因而对于有效成分尚未清楚的中草药或方剂进行剂型改革时,通常亦采取浸渍法提取。

中药制剂的名词解释

中药制剂的名词解释

中药制剂的名词解释中药制剂是指根据传统中药理论及药材特性,经过一系列加工和制作工艺,形成的具有药用效果的药品。

中药制剂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制作过程严格遵循中医药理论和中药制剂工艺标准。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中药制剂进行解释。

一、煎剂煎剂是中药制剂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包括水煎剂和浸泡剂。

水煎剂是将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药材中有效成分,再将药液通过过滤等工艺处理后得到的制剂。

水煎剂常用于中医诊疗和中药临床治疗,其制剂过程依据药材性质、配伍原则和病情判断等因素进行。

二、丸剂丸剂是将药材研磨成粉末后,再配合辅料制成固体制剂。

丸剂种类繁多,包括水丸、酒丸、膏丸等。

水丸是将药粉加水、蜂蜜等液体制成球状,经过烘干后成为固体制剂。

酒丸则是将药粉与白酒等液体混合制成。

膏丸则是将药材研磨成细末后,与蜜糖等黏合剂混合拌匀后制成。

丸剂常用于调理脾胃、补养气血等方面。

三、糖浆糖浆是将中药材制成的浓缩液,添加糖或蜜糖调制而成。

糖浆常用于治疗咳嗽、喉咙痛等症状,其糖分和甘味成分能够缓解病症,并起到润喉止咳的作用。

糖浆的配方包括中药热水提取液、糖浆基质等,通过加热混合、浓缩等工艺制得。

四、散剂散剂是将中药材粉碎成颗粒状制成的制剂,方便患者取用和服用。

散剂种类繁多,根据药材和药效可以分为砂仁散、白芷散、六味地黄散等。

散剂具有明确的用药量和药效,患者可以按需服用。

散剂常用于调理气血、清热解毒等方面。

五、酊剂酊剂是将中药材制成的浸膏,与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调制而成。

酊剂具有挥发性和易吸收的特点,可以快速起效。

酊剂常用于外用治疗,如外伤肿痛、湿疹等皮肤病,也可作为内服药物。

酊剂的制作过程需要掌握合适的浸泡时间和浸泡液浓度,以确保药效和安全性。

通过以上对中药制剂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了解中药制剂的几种常见形式。

中药制剂具有丰富的种类和独特的药性,是中医药临床应用的重要形式。

中药制剂在保留传统药材优点的同时,也通过加工制作形成更适合人体吸收、用药方便的制剂,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中药制剂知识点总结

中药制剂知识点总结

中药制剂知识点总结一、中药制剂的基本概念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材经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加工成固、液、半固体或气态的药剂形式,以便于携带、储存、服用和使用的中药成品。

中药制剂是中药材的加工和利用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药制剂的分类1. 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固体形式的药剂,主要包括丸剂、散剂、片剂等。

固体制剂在服用时方便携带和储存,使用时也比较方便,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中。

2.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液态形式的药剂,主要包括煎剂、口服液、外用液剂等。

液体制剂在服用时可以直接饮用或外用,方便患者服用和使用。

3. 半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半固态形式的药剂,主要包括软膏、栓剂、乳膏等。

半固体制剂在外用时更容易涂抹和吸收,适用于一些皮肤疾病和黏膜疾病的治疗。

4. 气态制剂气态制剂是指由中药材制成的气态形式的药剂,主要包括蒸馏水、蒸馏油、蒸馏液等。

气态制剂在制备中需要特殊的工艺和设备,具有一定的药效和用途。

三、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对于药品的质量和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中药材的选择中药材的选择是制备中药制剂的第一步,需要根据药品的用途和质量要求,选择符合规范的中药材作为原料。

2. 中药材的加工中药材的加工包括清洗、破碎、炮制等环节,通过加工可以改善中药材的性能和质量,提高药品的药效。

3. 配方的确定配方的确定是制备中药制剂的关键环节,需要根据疾病的症状和体质,选用合适的中药材和用量,确定具体的配方。

4. 制剂工艺制剂工艺是指按照配方和工艺要求,通过一定的工艺方法和设备,将中药材制备成固、液、半固体或气态的药剂形式。

5.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制备中药制剂的重要环节,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检查、生产工艺的控制、成品的检验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中药制剂的应用中药制剂在中医药临床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中药制剂在中医药临床中被广泛应用,包括中药丸剂、口服液、煎剂、外用膏剂等,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症状。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中药制剂是中药药材在一定的配伍、制备工艺条件下制成的成品药,它具有药效稳定、用法用量准确、易于保存和使用等特点。

在中药制剂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正确的鉴别方法对于确保药效、保障药品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鉴别中药制剂。

外观特征包括制剂的形状、颜色、气味等。

通过观察制剂的外观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真伪。

比如,一些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工艺不当或者原料质量问题而导致颜色不正常,气味异常,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外观特征来鉴别的。

其次,化学分析是鉴别中药制剂的重要方法之一。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制剂的真伪。

比如,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分析技术,可以对中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另外,生物学鉴别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通过对中药制剂中的微生物、生物碱等成分进行鉴别,可以判断制剂的质量。

比如,一些制剂可能因为保存条件不当或者原料质量问题而导致微生物污染,这时可以通过生物学鉴别方法来判断其质量。

最后,药理学鉴别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对中药制剂的药理学特性进行研究,可以判断其药效和安全性。

比如,通过动物实验、体外实验等方法,可以对中药制剂的药效进行评价,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

综上所述,中药制剂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特征鉴别、化学分析、生物学鉴别和药理学鉴别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药效。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是指通过工艺方法将中药原料加工制成中药制剂的过程。

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采集和筛选:中药制剂的原料主要包括中药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

在采集原料时要注意选择新鲜、完整、无病虫害的,避免使用受污染的原料。

采集的原料需要进行筛选和清洗,除去杂质和异物。

研究和加工:中药原料一般需要进行研磨、粉碎等加工步骤。

根据制剂的要求,可以选择研磨成粉末或切成小片。

加工完成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炒、煮、晒等处理,提高药材的药效。

药材提取:中药制剂的药效主要来自于药材中的有效成分。

药材提取是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并得到满足药效要求的提取液。

常见的药材提取方法包括水提、醇提、油提等。

提取液一般需要进行浓缩、干燥等处理,得到粉末或浓缩液。

配方调配:中药制剂的配方根据药材的药性和功效要求来确定。

根据药方配方比例和剂型需求,进行药材和药物配比,混合均匀。

药物制剂:药物制剂主要是指将草药提取液或粉末转化为各种剂型,如丸剂、散剂、浸膏、水剂、酊剂、软膏等。

在制剂过程中,需要根据药材的性质和要求加入辅料、增味剂、溶剂等,进行混合、研磨、过筛等步骤。

包装和贮存:中药制剂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包装和贮存。

包装时要选择符合药品包装标准的材料,保证制剂的质量和安全。

贮存时要注意避光、干燥、通风等,防止霉变和有效成分的损失。

以上就是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工艺中,还需要根据具体药材和制剂的特点进行调整和改进,保证制剂的质量和有效成分的稳定性。

同时,制剂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生产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制剂实施方案

中药制剂实施方案

中药制剂实施方案中药制剂是指将中药材或中药提取物作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制备工艺和方法,制成具有一定剂型和用途的中药产品。

中药制剂的研制和生产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保障中药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科学的中药制剂实施方案对于中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中药制剂的研制、生产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制剂的研制。

1. 中药材的选择,中药制剂的研制首先要选择优质的中药材作为原料,中药材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因此,在选择中药材时,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进行,确保中药材的质量符合标准。

2. 制剂工艺的确定,制剂工艺是中药制剂研制的关键环节,包括提取工艺、配方工艺、制剂工艺等。

在确定制剂工艺时,要充分考虑中药材的特性和药效,确保制剂的稳定性和疗效。

3. 临床验证,研制完成的中药制剂需要进行临床验证,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临床验证,可以进一步完善制剂配方和工艺,提高制剂的临床疗效。

二、中药制剂的生产。

1. GMP生产,中药制剂的生产需要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要求,建立健全的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2. 质量控制,在中药制剂的生产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原料药的质量、生产工艺的合理性、生产设备的清洁、消毒和验证等环节,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安全。

3. 包装和储存,中药制剂的包装和储存也是影响制剂质量的重要因素,要选择适合的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采取合理的储存条件,确保制剂的稳定性和有效期。

三、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1. 质量标准的建立,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是保障制剂质量的重要依据,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

2. 质量检测,对中药制剂进行质量检测是确保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包括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毒理指标等。

3. 质量评价,对中药制剂的质量进行评价,包括外观、理化性质、稳定性、溶出度、疗效等方面,确保制剂的质量符合标准。

中医养生知识: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中医养生知识: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中医养生知识: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中药制剂是中医药治疗疾病和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中西药物相辅相成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中药制剂包括汤剂、丸剂、散剂、颗粒剂、贴剂等多种类型,但它们的基本制作方法却是相通的。

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需要医师或药师在掌握中药药理学、药剂学和制药工艺学等知识的基础上,将中药运用得当,具体动手制作。

下面就具体介绍中药制剂的制作方法。

一、汤剂的制作方法1.准备中药材:根据药方配比、制剂用量和病人情况等具体情况,选用优质中药材,洗净干净,按照所需量称取。

2.加水煎煮:将称好的中药材加入适量清水,按方要求熬煮,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煎煮,直至汤液浓缩至1/3以上。

煎煮时间视药材属性、药味等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为1-2小时。

3.滴入其他药物:如需加入其他处理好的药物,应在煎煮开始前5-10分钟滴入,否则会影响整个汤剂的煎煮浓度。

4.过滤、热灌装:煎煮完成后,要将制成的汤剂通过滤网过滤,去除杂质等不必要物质。

然后,再将汤液热灌装入热保温瓶中,保持其温度尽量不降低。

5.标签、保存:汤剂灌装完成后,应在瓶子上写上制剂名、用法、用量、生产日期等信息,然后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日晒雨淋和潮湿,有效期为一周左右。

二、丸剂的制作方法1.准备中药材:按比例称取所需中药材粉,确保其重量准确、颗粒细小。

2.混合调制:将中药材粉混合均匀,加入一定量的蜂蜜或防霉剂进行调制,揉捏成均匀的团状物。

3.制成丸:将揉捏好的团状物分别装入丸剂机中,压制出型状,然后经过层层滚球等操作形成固体丸剂。

4.烘干包装:将制成的药丸放入干燥箱、加热,脱水烘干,直至含水量达到3%以下。

然后放入密封包装袋中,注明制剂名称、药材组成、剂量和保质期,存放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

三、散剂的制作方法1.准备中药材:根据需要,将中药材进行研磨成细末,储放在干燥通风的容器中。

2.混合调制:按照科学配比,将不同药材细末混合并均匀,称取所需量,并进行活性成分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名解【中药制剂分析】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分析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制剂质量的一门应用学科,是重要学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中药制剂分析的主要特点:
①化学成分的复杂性②原料药材来源的多样性③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评价中药制剂质量④制剂工艺及辅料的特殊性⑤制剂杂质来源的多途径性
3.《中国药典》分为凡例、正文、附录、索引
凡例P7:干燥指烘干;低温干燥(<60℃);热水70~80℃;
1ml水=20滴;甲醇-水(60:40);乙醇系指95%;
恒重: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灼烧后重量差异在0.3mmg以下重量
4.问答中药制剂分析工作的基本程序
①取样②供试品的制备③鉴别④检查⑤含量测定⑥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
第二章中药制剂样品预处理
1.多选样品提取方法:冷浸法,回流提取法,连续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2.多选样品分离净化方法:沉淀法,蒸馏法,液-液萃取法LLE,色谱法,消化法
3.丸剂预处理中蜜丸需加硅藻土
第三章中药制剂鉴别
1.分为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
2.性状鉴别内容:颜色,形态和性状,气,味
3.选择理化鉴别方法:化学反应法,微量升华法,光谱法,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最普遍)
第四章中药制剂的检查
1.包括制剂通则检查和杂质检查
2.P34液体制剂质量检验的项目
3.问答中药制剂的常规检查方法:①干燥失重与水分测定②崩解时限或溶解时限
③重量差异或装量差异④均匀度或力度⑤溶解性能和不溶物检查⑥硬度与脆度检查⑦相对密度⑧PH检查⑨含乙醇量检查⑩浸出物测定
4.名解【干燥失重】药品在规定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水分、结晶水和挥发性物质)的百分率
5.水分测定的
:
6.液体药品的相对密度,一般用比重瓶法测定;易挥发液体的相对密度用韦氏比重秤测定
7.名解问答【一般杂质】在药材的采集、收购、加工以及制剂生产或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如酸、碱、水分、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等。

【特殊杂质】个别中药制剂中所含有的杂质,是在制备或储存过程中,因制备工艺的特殊性或药物本身性质的特殊性而引入的一类杂质。

8.名解计算杂质限量(L)=【标准溶液的体积(V)×标准溶液浓度(C)】÷样品量(S)×100%
9.名解【生理灰分】中药经粉碎后加热,高温灼烧至灰化,则其细胞组织及其内
含物成为灰分而残留。

【酸不溶性灰分】药物经高温灼烧的到的总灰分加盐酸处理,得到不溶于盐酸的灰分。

10.重金属检查法:,加硫代乙酰胺(酸性条件)、硫化钠(碱性条件)显色
适用范围:①供试品不经有机破坏,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②供试品需炽灼破坏,经处理后在酸性溶液中显色的重金属限量检查③适用于溶于碱的药品重金属检查
11.砷盐检查法:古蔡法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古蔡法中用醋酸铅棉花作用:吸收除去H2S气体。

Ag-DDC法: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溶液吸收,使其还原成红色胶态银(用可见分光光度法)
12.农药残留量测定(气相色谱法)
第五章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1.常用定量分析方法:①化学分析法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③薄层扫描法④气相
色谱法⑤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 气相色谱法检测器:热导检测器TCD,氢焰离子检测器FID,氮磷检测器NPD,
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3.气相色谱常用定量方法:内标法,外标法,归一化法
问答内标法优缺点:优—可以抵消仪器稳定性差、进样量不够准确等原因带来的定量分析误差缺—配制样品麻烦,内标物不易寻找。

4.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器:紫外检测器UV或UVD,荧光检测器ED,蒸发光散
射检测器ELSD,电化学监测器ECD,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5.含量测定方法的效能指标:准确度,精密度,选择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
范围,耐用性
6.名解【准确度】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
准确性,用回收率%表示
第六章中药制剂中各类化学成分分析
1.碱P84
2.常用生物碱沉淀试剂有:碘-碘化银KI-I2,碘化铋钾Bi·KI,碘化汞钾HgI2·2KI,
磷钼酸H3PO4·12MoO3,磷钨酸H3PO4·12WO3
3.生物碱含量测定常用比色法
问答比色法原理:利用生物碱本身具有颜色或与氧化剂产生颜色,或因所具有的功能基与试剂反应产生颜色,或根据生物碱的通性与酸性染料、
雷氏盐、苦味酸盐等结合成有色化合物,并能溶于有机溶剂中进
行比色测定。

在一定的PH介质中,生物碱与一些酸性染料、磺
酸类或酸类的阴离子,定量结合成有色离子对,此离子对可定量
的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在适当的PH介质中,生物碱B可与氢离
子H+,结合成盐,成为阳离子BH+,而酸性染料在此条件下解离
为阴离子In-,生物碱盐的阳离子与酸性染料定量结合成有色络合
物)(BH+)+(In-)→(BH+In-)→BH+·In-
【酸性染料比色法】在一定PH介质中
为什么不加水?有机相中混入水分对结果有影响,因为微量水分可使三氯甲烷发生浑浊,且由于带入水相中的过量染料而影响测定结果。

【苦味酸盐比色法】利用在弱酸性或中性生物碱可与苦味酸定量生成碱与苦味酸
【雷氏盐】在酸性介质中与生物碱类成分定量生成难溶于水的有色络合物,沉淀溶于丙酮
4.为克服游离硅醇基的影响,可采取:①改进流动相:在流动相中加入二乙胺、
三乙胺TEA;在合适PH下,加离子对试剂;加入季铵盐试剂;加入一
定浓度的电解质缓冲盐②改进固定相
5.黄酮P94
6.还原反应:用盐酸-镁粉(锌粉)鉴别黄酮成分
7三萜皂苷P99
8.泡沫反应:两管形成泡沫同量——三萜皂苷;碱管多余酸管——甾体皂苷
薄层色谱法硫酸-乙醇
9.蒽醌P103
游离蒽醌多具升华性
10.蒽醌单体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可见光检测器HPLC
11.挥发性成分鉴别:大多数能在浓硫酸(浓盐酸)下与香草醛反应,生成各色
化合物
12.挥发性成分含量测定:气相色谱
13.羟基香豆素在紫外光下大多数显蓝色荧光
14.麝香(麝香酮)熊胆(胆汁酸)蛇胆(胆汁酸)斑蝥(斑蝥素)
15雄黄(硫化砷)朱砂(硫化汞)
第七章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
1.名解【药品质量标准】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测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
产、供应、使用、检验和管理部门必须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以确保
用药安全。

选择具有权威性、科学性、进展性
2.质量标准的分类①国家药品标准②企业标准
3.中药制剂质量标准内容:名称,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测定,
含量测定,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规格,储藏。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