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文化
莆田地名的典故
莆田地名的典故【最新版】目录1.莆田地名的由来2.莆田地名的历史渊源3.莆田地名的文化内涵4.莆田地名与当地人民的关系正文莆田,一个位于我国福建省中部的地级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它的地名背后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让我们一起探讨莆田地名的来历、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与当地人民的关系。
一、莆田地名的由来莆田地名的由来与一个古老的传说有关。
相传在很久以前,莆田地区遍地生长着一种名为“莆”的植物。
这种植物不仅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而且寓意着吉祥与美好。
因此,当地居民将这片土地命名为“莆田”,以象征这片土地的富饶与美好。
二、莆田地名的历史渊源莆田地名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21 年,当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了闽中郡,莆田就属于闽中郡管辖。
从那时起,莆田这个地名就开始在历史长河中流传。
在南朝时期,莆田升格为县,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三、莆田地名的文化内涵莆田地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首先,莆田地名体现了当地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莆田地区的先民们以农业为主,他们勤劳耕作,用智慧开发这片土地,使莆田成为一个富饶之地。
其次,莆田地名还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地名的由来可以看出,莆田人民向往吉祥、美好的生活。
最后,莆田地名还承载着莆田地区的历史与文化。
从地名中,我们可以窥见莆田地区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
四、莆田地名与当地人民的关系莆田地名与当地人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地名是当地人民对家乡的认同符号。
莆田地名承载着莆田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另一方面,地名也是当地人民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名片。
莆田地名中所蕴含的历史与文化,使莆田人民引以为豪,成为他们向外界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
总之,莆田地名是莆田地区历史文化的缩影,它的背后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我的家乡福建莆田
3
美食特产
美食特产
在莆田,你还可以品尝到许多美食和 特产。这些美食和特产不仅口感独特,
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兴化米粉
兴化米粉是莆田的传 统美食之一,以细薄 柔韧、口感爽滑而著 名。这道美食的制作 工艺精湛,选用的原 料上乘,使得兴化米 粉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美食特产
美食特产
湄洲鱼丸
湄洲鱼丸是莆田的另一道美食, 以选用新鲜的海鱼制作而成。鱼 丸口感鲜美、滑嫩爽口,是许多 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的美食
枇杷酒
枇杷酒是莆田的特色 酒品,以当地盛产的 枇杷为主要原料精心 酿制而成。枇杷酒香 醇可口,具有清热解 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深受广大消费者的 喜爱
美食特产
4
经济与交通
经济与交通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 展和交通的便利,莆田
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同时,城市交通基础设 施不断完善,为市民出 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
-
目录
Contens
1 历史与文化 3 美食特产
2 自然景观 4 经济与交通
介绍我的家乡莆田
莆田,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是一个有着深厚历 史文化底蕴的城市
x
下面,历史与文化
莆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早在秦朝时期,莆田就已设 立县治,称为"莆口县"
悠久的岁月长河中,莆田孕 育出了独特的文化遗产
交通建设
莆田市内的交通网络 发达,公交车、出租 车等公共交通工具便 捷舒适。同时,高速 公路、铁路等交通干 线贯穿全境,使得莆 田与外界的联系更加 紧密
经济与交通
经济与交通
经济概况
莆田的经济以工业、农业和旅游 业为主导。其中,鞋帽、服装、 电子等产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和优化,农业也逐渐成为推动经 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旅游业作为 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莆 田的经济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
莆仙经典文化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和传承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莆田经典文化。
莆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被誉为“海滨邹鲁”。
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其中,莆田经典文化更是独具魅力,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添了无尽的瑰宝。
一、莆田经典文化的内涵莆田经典文化是指以莆田为中心,涵盖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艺术形式、宗教信仰等在内的文化体系。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文化:莆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秦朝时期,莆田地区属闽中郡,为福建三大古郡之一。
唐宋时期,莆田经济繁荣,文化兴盛,涌现出一大批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如欧阳修、王安石、蔡襄等。
2. 民俗风情:莆田民俗风情独特,有“莆田十景”之称,如湄洲岛、九鲤湖、石室岩等。
此外,莆田还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木偶戏、南音、舞龙舞狮等。
3. 艺术形式:莆田艺术形式多样,有石雕、木雕、陶瓷、书画等。
其中,莆田木雕被誉为“中华一绝”,享誉海内外。
4. 宗教信仰:莆田宗教信仰多元,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
其中,湄洲岛妈祖信仰尤为盛名,妈祖文化已成为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莆田经典文化的价值1. 历史价值:莆田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见证了莆田乃至福建地区的历史变迁,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 文化价值:莆田经典文化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对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3. 经济价值:莆田经典文化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4. 教育价值:莆田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它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对培养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三、传承与发展莆田经典文化的途径1. 挖掘和整理莆田经典文化:加强对莆田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和整理,抢救和保护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
莆田介绍短文
莆田介绍短文1. 莆田的地理位置莆田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是福建省五个地级市之一。
莆田市地处闽东南沿海,背靠闽西山区,毗邻厦门市和漳州市,地理位置优越。
2. 莆田的历史和文化2.1 莆田的历史莆田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10年左右的春秋时期。
在古代,莆田是福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
2.2 莆田的文化遗产莆田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南宋时期建造的莆田东园、西园。
这两个园林被誉为中国南方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稀缺的保存完整的园林之一。
2.3 莆田的饮食文化莆田以其独特的饮食文化而闻名。
莆田菜是福建菜系中的一支,以清淡、鲜美、营养丰富而闻名。
除了菜肴,莆田还有特色小吃如千层芋饼、淡水粉、酸辣粉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品尝。
3. 莆田的自然景观3.1 莆田山水莆田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有美丽的山水风光。
其中,莆田的主要山脉有南靖山、船底山、筏子山等,这些山体绵延起伏,给莆田增添了壮丽的景观。
3.2 莆田的海滩莆田拥有许多美丽的海滩,如大鹏湾、华安金滩等。
这些海滩以其细软的沙滩、清澈的海水和浪漫的海岸线而受到游客的喜爱。
3.3 莆田的湖泊莆田还有一些清澈湖泊,如南山湖、蓝田湖等。
这些湖泊水质清澈,周围环境优美,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4. 莆田的经济发展4.1 莆田的农业莆田的农业发展兴旺,主要种植水稻、茶叶、水果等农作物。
莆田的茶叶以其鲜香的味道和独特的品质享誉全国。
4.2 莆田的医药产业莆田以其发达的医药产业而闻名全国。
莆田有许多知名的医药企业,如莆田系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及众多的私立医院和诊所。
这些医疗机构以其优质的服务和先进的设备,吸引了许多病患前来就医。
4.3 莆田的制造业莆田的制造业也发展迅速,主要涉及纺织、鞋业、电子等领域。
莆田的鞋业以其优良的制鞋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而闻名于世。
5. 莆田的旅游资源莆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莆田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介绍
莆田非遗物质文化遗产介绍莆田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代表着福建的民俗文化,该地区的信俗和民俗文化中,保存着许多非遗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历史沉淀,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1. 莆田木偶戏莆田木偶戏,源于明代,有500多年的历史。
莆田木偶戏的演出形式独特,擅长运用音乐、武术、舞蹈等元素,加上幽默风趣、讽刺、夸张、搞笑等表演手法,收到了人们的普遍喜爱。
莆田木偶戏还有一些独特的传统剧目,如《赵明诚》、《寻梅》等,取材自历史传说和现实生活,寓意深远。
近年来,莆田木偶戏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2. 莆田棕编莆田棕编有着悠久的历史,成为莆田的独特文化代表之一。
在莆田的民间生产和生活中,棕编制的物品是常见的生活用品,如篮子、席子、草帽等。
莆田的棕编技艺独具匠心,结构严谨、外形美观、工艺精湛。
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传递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诉求。
3. 莆田刺绣莆田刺绣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术,最早流传于闽南地区。
莆田刺绣以其细密精湛的工艺,被誉为“天下绣品之冠”。
莆田刺绣体现了莆田人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它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莆田刺绣图案以自然界为主题,表现了对人性、人情和生命的感悟和阐扬,深受人们喜爱。
4. 莆田秧歌莆田秧歌是一种流传于莆田地区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明代。
莆田秧歌跳起来自由、活泼,舞姿雄健且豪放,极具地方特色。
在秧歌舞中,舞者们要高举双手,扭曲身体、弹腿、跳跃、扭腰以及踏步,舞姿生动而富有节奏感。
莆田秧歌不仅在本地深受欢迎,还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传播,成为代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民间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有特色,代表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
通过加强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遗产,可以更好地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激发人们保存非遗文化的积极性,同时也帮助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福建莆田文化传统
福建莆田文化传统
福建莆田,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地方。
莆田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深受历史和地域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被誉为“海丝之都”。
莆田的文化传统主要体现在语言、建筑、艺术、宗教、饮食等方面。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闽南语言,它是莆田人民的母语,也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闽南语言清脆悦耳,充满韵味,是莆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此外,莆田的建筑风格也独具特色,传统的土楼是莆田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些土楼建筑以其独特的外形和坚固的结构,成为了莆田文化传统的象征,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在艺术方面,莆田有着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如木偶戏、布袋戏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一直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也成为了莆田文化传统的一部分。
宗教信仰在莆田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道教、佛教、儒家等信仰在这里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莆田的饮食文化也是其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莆田小吃、海鲜美食等都具有独特的风味,吸引了众多食客前来品尝。
总的来说,莆田文化传统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地方特色,这些传统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为莆田的发展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希望莆田的文化传统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
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
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引言:莆田位于中国福建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本研究报告将重点探讨莆田的风俗文化,包括莆田的传统节日、民俗活动以及饮食文化等方面,旨在加深对莆田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一、莆田传统节日1. 清明节:莆田的清明节庆祝活动非常丰富多样,除了前往祭扫祖先的墓地外,还有举行传统舞蹈表演、绕墓游行等活动。
此外,莆田还有独特的清明包粽子的习俗,人们会将包好的粽子供奉给祖先。
2. 元宵节:莆田的元宵节庆祝活动主要包括灯笼展览和猜灯谜等活动。
莆田人特别喜欢制作各种各样的灯笼,美丽的灯笼挂满了街头巷尾,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祥和的氛围。
二、莆田民俗活动1. 船山花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莆田都会举办盛大的船山花灯活动。
届时,人们会将花灯放置在竹竿上,点亮花灯后举行舞狮、舞龙等表演,同时市民们也会穿上民族服饰,唱歌跳舞。
2. 过年扎蛹:蛹是莆田人过年的传统食品之一,过年前,家家户户都会准备扎蛹。
蛹制作工艺繁复,需要将米搅碎、蒸熟后,用纱布包好,再进行蒸制。
这种传统食品,不仅有浓厚的乡土味道,还寓意着美好的祝福和丰收的希望。
三、莆田饮食文化1. 粉面点心:莆田特色小吃以粉面点心为主,其中最有名的是莆田饼。
莆田饼有许多种类,如苏有庆饼、青红丝饼等,口感酥脆、香甜可口。
2. 土鸭炖蛋:莆田的土鸭炖蛋是一道颇具特色的传统名菜。
用细砂锅煮制的土鸭炖蛋,有鸭肉的鲜嫩以及蛋的细腻,汤汁鲜美。
这道菜品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结论:莆田的风俗文化丰富多样,其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和饮食文化都有着独特的魅力。
通过研究,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莆田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同时,这也为莆田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希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挖掘和发扬莆田的风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莆田这座美丽的城市。
莆田的特色
莆田的特色
莆田市位于福建省东部沿海,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以下是莆田的一些特色:
1.妈祖文化:妈祖是沿海地区民间尊崇的海神,莆田是妈祖的故乡。
妈祖文化在莆田有着广泛的影响,当地的妈祖庙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和信众前来参观和祭拜。
2.莆田工艺:莆田工艺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这里的传统工艺品包括莆田木雕、莆田玉雕、莆田石雕等,这些工艺品以精细的雕刻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3.莆田美食:莆田的美食文化丰富多彩,有许多特色小吃和菜肴,如兴化米粉、莆田卤面、荔汁鸭等。
这些美食口感独特,深受游客和当地人的喜爱。
4.莆田民俗:莆田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有许多传统的节庆和习俗,如做春社、妈祖诞辰日等。
这些民俗活动反映了莆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5.湄洲岛:湄洲岛是莆田市的一个著名旅游景点,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和度假。
岛上有许多历史遗迹和文化景观,如天后宫、南海观音等。
总体来说,莆田市以其独特的文化、历史、自然景观和美食等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探索和投资。
莆田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莆田传统民俗文化作文
莆田是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地方,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也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
在这里,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莆田的传统民俗文化吧。
莆田最隆重的是春节,因为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
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房间、买年货、贴春联,挂灯笼,还要做各种丰盛的饭菜。
尤其是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摆上丰盛的饭菜来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吃过年夜饭后,就可以放鞭炮、吃饺子了。
莆田还有许多传统习俗。
比如在过年时家家户户都要用红色来装饰家里,以示红红火火。
另外,莆田还流行给小孩子压岁钱,说这样可以保佑他们健康成长。
除此之外,莆田还有“打春牛”“放纸鸢”“打秋千”等风俗习惯。
莆田还有许多民间传统节日和特殊节日: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春节期间,莆田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挂灯笼、贴年画,还要包粽子、贴窗花等;在清明节时,人们还会去扫墓。
清明节时还会有许多习俗:如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等传统活动。
—— 1 —1 —。
莆田特色文化
荔城区1、中国民间绘画之乡荔城区的民间绘画艺术,承传了原莆田县丰厚的艺术底蕴,以风格独特、技艺高超而著称。
近代,许英三、朱成淦、周秀廷等著名民间画家辈出。
自1989年原莆田县被文化部群文司授予“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以后,莆田县文化馆在省、市文化馆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致力于现代民间绘画艺术的创作、研究和组织工作,莆田县文化馆还设置了“民间绘画”的创作、研究专门工作机构。
近年来,荔城区文化馆先后组织了近二百幅民间绘画作品,参加福建省“画乡”学术研讨会暨绘画作品交流联展。
与此同时,计有17幅民间绘画作品荣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获中国二等奖的民间绘画作品有2个,三等奖的有3个;有13幅作品入选“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作品展览,有4幅作品入选邓林主编的、由外文出版社发行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选萃》大型画册,3幅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1幅作品参加福建省“女性人生,世纪风采”书画影大赛,荣获优秀奖,并被收录《世纪风采》,青年农民画家陈新宇的绘画作品《勇攀高峰》荣获第六届“曙光杯”中国书画摄影艺术大赛青年组特等奖,绘画作品《鱼乐图》荣获第九届中国推新人大赛成人组书画“中国十佳银奖”(未设金奖),4幅作品于2005年8月被邮政部选为公开发行的“中国邮票”图案。
2006年元旦,在区文化馆举办“青年农民画家陈新宇民间绘画作品展览”。
区文化馆在西天尾镇南少林画院建立民间绘画基地,举办培训班12期,先后培养了林伟民等一大批乡土绘画艺术人才,创作了大量的民间绘画艺术作品。
同时在此基础上,六年连续于春节、元旦期间,在文化馆展览大厅举办“荔城区民间绘画艺术作品展”。
西天尾镇是已故莆仙籍著名民间画家许英三的故乡,也是民间绘画作者群落相对集中和作品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基地以南少林画院为主要载体,实施民间绘画人才培训和绘画艺术作品生产规划,与南少林旅游文化互为唱和,把民间绘画艺术从应用理论上形成体系,成为民间美术的一大精神宝库。
莆田特色文化
城厢区
1、古建筑 • 是莆田城厢区历史文明的重要载体,是莆田市文物的精华。城厢区至今保存的数百座 唐、宋、元、明、清古建筑。 2、民间舞蹈 • 城厢区民间舞蹈风格独特,丰富多彩,有起源于唐宋之间的《棕桥舞》、宋元时代的 《皂隶舞》,明代的《九莲灯》等,它和民间音乐一样,保持百戏许多痕迹,并在民 间传统文化活动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3、莆仙戏 • 城厢区莆仙戏历史悠久,目前设有戏剧研究基地,现有保存戏曲牌和剧目五千多个, 曲目二千个。
莆田特色文化
荔城区
1、中国民间绘画之乡 • 荔城区的民间绘画艺术,承传了原莆田县丰厚的艺术底蕴,以风格独特、技 艺高超而著称。
2、荔城区莆仙戏 3、民间习俗 一年过两次年
明末清初,福建总受倭寇侵犯,当时正好是大年三十。当地村民有些逃到山 上避难,躲过一劫。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 家里惨不忍睹,于是,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各镇。各各村不一。有些是 大年初四,有些是大年初五,再补过一次年,因此,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 过两次年的习俗。
4、音乐 舞蹈
秀屿区
1、妈祖文化 • 秀屿区妈祖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妈祖信徒有二亿多人。湄洲妈祖祖 庙被海内外誉为东方的“麦加”,是妈祖信徒的朝拜圣地,同时,港里祖祠是海峡和 平女神妈祖的诞生地,每年前朝拜的海内外妈祖信徒,游客达100多万人次。
一种与剪纸同源而较简单的手工艺术。是用一把小小的“花剪(刀)”在红 纸上剪成各种花的图案,如梅花、桃花、牡丹等,枝叶间套上吉祥字句,如百 年偕老、寿比南山、福禄寿等。其形式方圆大小,花样繁多,惟妙惟肖。这种 花(俗叫红纸花)是人家用于祭祀神明、祖先,或婚筵、寿筵,或送礼时放在礼 品上面的,取平安吉祥之意。至今,涵江街头仍有老年妇女叫卖剪花的 2、灯谜 • 涵江灯谜活动历来群众基础扎实,开展活跃,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每逢元宵或 中秋佳节,许多商店门口都悬挂谜语让人猜射,中者由主人赠送奖品。 3、木雕、根雕 明代,涵江就有手工生产的木雕工艺品,但只注重小型的家具、乐器、摆设、 玩具等。几百年来一直是家庭作坊式生产。石雕也是如此。其间名工巧匠,技 艺世代相传,有些精品流传至今。
莆田的民风民俗
莆田的民风民俗
莆田市是福建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福建省中部。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莆田市的民风民俗有着浓厚的南闽文化色彩。
以下是莆田市的一些民风民俗:
1.龙船文化:莆田市有着悠久的龙船文化,每年端午节期间,各个乡镇都会举行龙舟比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赛。
2.民间艺术:莆田市的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彩,如吴侬软语、快板、地鼓等,其中以吴侬软语最为著名。
3.婚俗:莆田市的婚俗也有着自己的特色,如兜门、拜堂、喜宴等,其中兜门是莆田市传统的婚俗之一,是新娘到新郎家中的重要仪式之一。
4.风水文化:莆田市的风水文化也很有名,当地有很多经典的风水地标,如“飞来峡”、“万石山”、“大泉山”等。
5.福建土楼:福建土楼是莆田市最具特色的建筑,是以土坯为材料修建而成的大型建筑群,通常可以容纳整个村庄的居民。
总之,莆田市的民风民俗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和欢乐。
这些文化传统不仅丰富了莆田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为今后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撑和发展动力。
关于莆田的历史、文化和典故
关于莆田的历史、文化和典故
莆田是福建省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据史书记载,早
在战国时期,莆田已经有人定居,是古代“莆龙洲”的起源地。
相传,莆田是夏朝大禹治水时派遣弟弟薄熙来到该地治理水患,由此得名薄
熙来与大禹的“熙来顾盼生辉”的典故。
莆田历史上曾是闽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古代,莆田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外界保持着频繁
的贸易往来,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这使得在莆田地区形成了独
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包括建筑、语言、音乐、戏曲、美食等方面。
莆田建筑历史悠久,尤以土楼最为著名。
土楼是一种独特的民居
建筑,既具有防御功能,又能满足居民的居住需求。
莆田地区保存了
众多的土楼群,被誉为“世界土楼之乡”,成为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
代表之一。
在语言方面,莆田闽南话是莆田地区最为主要的方言,也是当地
居民使用的日常交流语言。
莆田闽南话在闽南地区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被誉为福建普通话的标准腔调之一。
此外,莆田还有丰富多样的戏曲文化。
莆田莆仙戏是福建著名的
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风格,被列为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美食方面,莆田也有许多特色的小吃和菜品。
例如,莆田麵线
是当地非常有名的一种特色面食,以其细腻的面线和独特的调味而闻名。
此外,莆田还有酱猪脚、赖肉粥、莆仙鸭等许多美味的特色菜品。
总的来说,莆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建筑、语言、戏曲和美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一个令人钦佩的城市。
莆田非遗文化知识
莆田非遗文化知识
莆田非遗文化知识
莆田是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部的一座历史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
非遗,即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一种或多种特定的文化表达形式,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等。
莆田的非遗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为该地区的人民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
莆田的非遗文化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著名的是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之一,历史悠久。
它以其精美的雕刻技艺和独特的造型风格而闻名。
莆田木雕作品的主要材料是当地的黄杨木,经过世代传承的工艺师傅的巧手雕刻而成。
莆田木雕作品的主题多样,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人物形象等,展示了莆田人民对于文化传统的热爱和创造力。
除了木雕,莆田还有许多其他非遗文化形式。
其中之一是莆田南音,又称为'南音小调'。
莆田南音是中国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戏曲音乐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
莆田南音的演唱方式独特,以其柔和、悠扬的声音而闻名。
莆田南音的演唱场景多样,包括庙会、婚礼、祭祀等,为莆田的居民带来了许多欢乐和共同的文化体验。
此外,莆田还有许多其他非遗文化,如莆田剪纸、莆田草编、莆田蚕
丝制作等。
这些非遗文化代代相传,为莆田的人民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和生活乐趣。
莆田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保护和弘扬莆田历史文化的重要途径。
当地政府和民间组织都在努力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包括设立非遗展览馆、培训年轻一代的非遗传承人等。
这些努力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莆田的非遗文化,从而推动该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莆田非遗景点
莆田非遗景点
莆田非遗景点主要有:
1. 莆田庙会:莆田庙会是莆田市最具特色的非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至二月初一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朝圣者前来观光和参与活动。
2. 台湾街:莆田的台湾街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台湾文化为主题的旅游街区,这里汇集了大量台湾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和文化产品,是游客感受台湾风情的绝佳去处。
3. 清乾隆宫灯:清乾隆宫灯是莆田传统的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是莆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游客可以参观制作过程,欣赏精美的宫灯作品。
4. 南音曲艺:莆田的南音曲艺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在莆田市的一些剧场和公园,游客可以欣赏到南音曲艺的演出。
5. 四世同堂庙:四世同堂庙是莆田市内最大的庙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背景而闻名。
游客可以参观庙宇内的建筑群和探索其中的文化故事。
这些非遗景点不仅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还能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莆田的历史和传统。
福建莆田的风俗
福建莆田的风俗福建莆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其独特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孕育了独特的风俗。
下面是莆田的一些风俗:1. 拜关公:莆田的关帝庙是莆田历史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每年春节期间,不少本地人会到关帝庙拜关公,以祈求平安吉祥。
此外,在莆田市前埔羊城里,还有一个极具特色的关公庙,该庙所有祈福香客在进入庙门前,必须先拜倒在庙门口的巨石上,否则不能进入。
2. 端午节:在莆田,端午节的习俗也与其他地方不同。
莆田人不仅吃粽子,还会在端午节期间,互相送礼。
传统的端午节礼物一般是五绸、五彩带等,寓意五福临门,吉祥如意。
3. 书法:莆田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据传莆田唐代的魏徵曾在莆田任官期间,曾挥笔写下“江山如画,人生如梦”的一幅对联,此后便奠定了莆田书法艺术的地位。
莆田书法以行、草书为主,常常在小镇农村的公共场所悬挂,成为人们线下聚会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
4. 宗教风俗:莆田是中国著名的宗教城市之一,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多个宗教在此并存。
每年正月初一,莆田的天府水神庙、关帝庙、岱教庙等众多寺庙都会举行隆重的宗教活动,吸引了大批信徒前来参加。
5. 片厝龙舟:莆田片厝镇每年端午节期间举行的片厝龙舟比赛,是当地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
龙舟比赛不仅是一项传统竞技,也是民间盛大的庆典仪式,展现了莆田人的传统美德和拼搏精神。
6. 民间故事:莆田有许多民间故事,其中最著名的是《三个和尚》。
该故事讲述了三个精神饱满的和尚在路上遭遇小偷,但他们都能克服困难,保住自己的紫金袈裟。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是莆田人一直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我说莆田非遗”诗文作品
“我说莆田非遗”诗文作品【引言】提到莆田,人们可能会想到美丽的风景、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莆田非遗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当地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莆田非遗的魅力。
【莆田非遗的概况与特色】莆田非遗,包括了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民间信仰、风俗习惯等。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莆田木雕、莆仙戏和莆田素斋。
这些项目在莆田地区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莆田文化的代表。
【莆田非遗的代表性项目】1.莆田木雕:莆田木雕以其精美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
它起源于唐代,传承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莆田木雕以仙游县为中心,分布在各地。
其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山水等,刀法精湛,线条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莆仙戏:莆仙戏是莆田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戏曲,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它起源于南宋,有着800多年的历史。
莆仙戏剧目丰富,表演技艺独特,既有古典戏曲的韵味,又有现代戏曲的激情。
3.莆田素斋:莆田素斋源于佛教,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以豆腐、蔬菜等食材为主,讲究色香味俱佳。
莆田素斋不仅具有素食的健康理念,还融入了莆田地方特色,成为一种独特的美食文化。
【莆田非遗的价值与传承】莆田非遗是莆田人民世代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它不仅是莆田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传承莆田非遗,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结尾】莆田非遗是莆田地区独特的文化符号,代表着莆田人民的智慧和精神。
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范文
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范文莆田风俗文化研究报告一、引言莆田位于中国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莆田的风俗文化是这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和推广莆田的文化底蕴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莆田风俗文化的研究,揭示莆田独特的文化魅力。
二、莆田传统节日莆田有许多传统节日,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莆田庙会。
莆田庙会是莆田最盛大、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莆田的各个庙宇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和民俗表演。
在庙会上,人们可以观赏到舞狮、舞龙和花灯表演等民俗活动,体验到浓厚的民间文化氛围。
三、莆田传统婚礼习俗莆田的传统婚礼习俗独特而丰富多彩。
在莆田,结婚被视为人生重要大事,婚礼前会举行“迎亲”仪式,新郎一行人要穿着传统的红色礼服,手捧花篮,前往新娘家。
在婚礼上,新娘会穿着华丽的婚纱,戴着金银首饰,整个婚礼过程庄重而隆重,体现了莆田人重视婚姻的态度和传统价值观。
四、莆田传统音乐艺术莆田的音乐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莆田民间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在音调、节奏和表演形式上都有独特之处。
莆田的传统音乐包括潮州音乐和南音,潮州音乐以琵琶、二胡和笙等乐器为主要伴奏,南音则以嗓音柔和悠扬为特点,常用作歌仔戏的伴奏。
莆田的传统音乐艺术不仅在地方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也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五、莆田传统手工艺莆田的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悠久,技艺独特。
莆田特色手工艺品有漳州工艺、潮洲木雕和莆岩彩画等。
漳州工艺以制作陶瓷为主,有着精致的造诣和独特的风格;潮洲木雕则以木雕技艺独到而著名;莆岩彩画则以其鲜艳瑰丽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推崇。
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富有观赏价值,而且体现了莆田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
六、结论通过对莆田风俗文化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莆田独特的文化魅力。
莆田庙会、传统婚礼习俗、传统音乐艺术和传统手工艺等都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莆田人民朴实勤劳、淳朴热情的精神风貌。
介绍莆田文化作文
介绍莆田文化作文
莆田文化源远流长,它是闽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与别的文化不同。
莆田人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创新意识。
他们不仅把事业放在第一位,而且把事业放在第一位。
他们做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
如在制作工艺品时,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研究、琢磨、改进,使产品达到完美。
这就是莆田人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莆田人还具有一种“自强不息,敢于争先”的精神。
莆田人把“自强不息”写在了他们的旗帜上,体现了莆田人的可贵精神和高尚品质。
莆田人还具有“乐善好施,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
他们在自家有困难时,总是慷慨解囊,助以解决;而在他人有困难时,则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当别人需要帮助时,则主动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别人解决困难。
他们敢于与困难作斗争;敢于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敢于与一切困难作斗争……
莆田是一座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城市!
—— 1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孕育一方文化。
自古以来莆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展现着种种神秘的色彩。
.透过历史的烟云,揭一神秘的面纱,便可发现这种地方文化的结构主体中,既有古闽文化的遗存,也有汉唐以降中原文化的传人,还有阿拉伯、波斯和西方文明的交融。
于是,莆仙文化不断丰富,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莆仙方言属汉语方言系闽海方言群,是闽方言五个次方言之一。
因莆仙历史上同属于兴化军、兴化府,所以,莆仙方言也称为兴化话。
莆仙方言的独特标志是:八音分明,保存着较多的唐以前中原古汉语,保留着边擦清音。
莆仙方言流行区域,除原莆田县和仙游县全境外,还有周边的福清新厝、江阴、一都、东张、镜洋、音西的部分村落与惠安涂岭、惠北以东及永泰梧桐以南、嵩口以西等地区。
莆田市旅外华侨及其后裔足迹所至的地方,习惯上仍操用莆仙方言。
据统计,目前使用莆仙方言的人口约500多万。
方言是一种传统文化表征,是经过千百年来逐渐形成不断发展而来的。
莆仙方言是古代闽越族原住人和不断南迁的中原汉人产生文化交融的结果。
历史上,大量中原汉人迁徙入闽。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朱买臣率兵南征东越王余善,部分汉兵就在莆仙定居下来。
当年留下的鸡子城和越王台遗迹就是佐证。
晋代“永嘉之乱”时八姓入闽,很多人也迁入莆仙,现存的氏族谱有清楚的载述。
五代时中原人士避乱入莆,是较大规模的中原士族进入莆仙。
莆仙方言是以中原古语、闽越语音的结合体为主,并逐渐吸取现代语汇和一些外国语为辅的地方话。
外地人刚接触莆仙方言时,只闻叽叽喳喳,不知所云,常常比喻为雀舌鸟语。
其实,莆仙方言中保留着大量的上古汉语、中古汉语的语音特点。
清代学者钱大昕提出的“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等著名论断,可在莆仙方言中找到大量例证。
如“肥、飞、饭、蜂”等字,普通话读为唇音“f”,而这些中古汉语中为轻唇音的字,用莆仙方言念白时,其声母为p、ph。
又如“中、直、虫、抽、除”等字,今普通话的声母为zh、ch,而兴化话念白时,其声母却是t、th。
在莆田南山广化寺的宋代石经幢上,用中、梵文泐刻的《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梵文英译的“伽、迦、俱、揭”,读为k,kh,而“咤、侄、耻、胝”读为t、th一类,这与莆仙方言读音如出一辙。
由于大量古音的存在,莆仙方言中的口语使用大量的古语词,如称“脚”为“骨交”,称“书”为“册”、称“绳”为“索”、称“晚”为“晏”、称“哭”为“吼”、称“蛋”为“卵”、称“立”为“企”、称“房”为“厝”、称“饭”与“糜”、称“藏”为“囥”,称“踩”为“蹂”、称“尝”为“味”等等。
所以,莆仙方言和现行的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异,外人确实会感到陌生。
另一方面,莆仙方言带有古代原住人闽越族的语音遗留。
学者研究表明,莆仙方言词汇中一些土语与古越后裔的壮侗语有惊人的类似。
如莆田称鞋子、筷子的一只或一支为“戈”,这与壮族、布依族的(K’D’)一致;又如北方称牲畜居处为“圈”,莆仙则称为“栏”,音义和壮族、水族、傣族相似。
如莆仙方言的“坂”字,与壮侗语的(ban3)一样,意为村寨,多用于地名,莆仙带有“坂”字的地名有近百个,诸如“沙坂、林坂、蒲坂、郑坂、下坂、土坂、芳坂、南坂、坂洋、坂中、湖坂、后坂、龙坂、洋坂、”等等。
在语法上,莆仙方言中的量词、动词、形容词、能愿动词都带有黏着状态,都可以得叠,这与古越语的黏着特征极为相近。
经过千百年的交融同化,莆仙古代原住人闽越族群逐渐成为弱势群体,至今已无法寻觅其踪迹了,但在《闽都别记》中,记载着宋代莆田涵江还有古越族的后裔木客的存在。
在原莆田县和仙游县境内,莆仙方言基本上相通,但仍存在十里不同音的现象。
在语音上,莆田沿海一带一般都带有鼻化韵,俗称“界外腔”;莆田江口一带受福清话影响,俗称“江口腔”;仙游机亭和园庄一带,口音则挟杂“闽南腔”;而游洋、石苍、钟山、象溪、庄边、新县、大洋等山区乡镇的口音,则有明显的“山里腔”。
在词汇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如莆田方言一般把“海蛎”称为“蚮”,枫亭却说成“蛾”,大概是指其形状如蛾虫;又如涵江常把“蜘蛛”称为“八大爷”,是源于一个蜘蛛织网迷敌,救了明正德皇帝大驾的传说。
莆田方言称“儿子”为“囝”,仙游方言则叫“乃囝”等等,加上“乃”的称谓是古代人的习惯用法,如“乃父”“乃翁”等。
莆仙镜内的民俗保留中原古风,又独具地方特色。
莆仙与中原一致的岁时节令有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除夕等等,诸如上元赏灯、踏青祭扫、龙舟赛会、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辞岁迎春等节俗活动,与中原古俗一脉相承。
在婚俗、寿俗、葬俗、民俗、饰俗等方面也大都有中原古代文化的遗存,表现出和睦相亲、尊老敬贤、勤劳俭补、助人为乐的风尚。
由于历史文化的积淀十分丰厚,传统的地方性文化艺术如莆仙戏、十音八乐等内容无不渗透于岁时节令、婚姻、寿诞等民俗活动之中。
千百年来,莆仙人民传承着一种正义刚烈、不畏强暴的民族精神。
在看似寻常的岁时令中,透出强烈的爱憎情感。
如春节贴“白额春联”,以示对侵犯者杀戮无辜的抗争;正月初四“做大岁”,牢记倭寇入侵曾犯下的滔天罪行。
有不少的民俗活动是为纪念历史上英勇反抗外敌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人物,如林居裔、陈文龙、陈瓒、魏升、林兰友等,都被尊奉为保境安民的神灵。
在仙游枫亭,为纪念南宋抗元斗争英雄陆秀夫而每年举行的留春节更是值得宣扬:南宋末年,元军南下,宰相陆秀夫全家死于兵乱之中。
他保护年幼的皇帝赵昺,转移到仙游枫亭,募兵抗元。
当地的年轻姑娘蔡荔娘慕其气节高尚,嫁给陆秀夫。
后来,陆秀夫兵败崖山,负帝投海尽节。
噩耗传回,蔡荔娘和枫亭父亲老洒酒海涛,挥泪拜祭,唱起了令人荡气回肠的留春诗:“击战鼓兮唱留春,唱留春兮忠魂。
崖山怒源空拍岸,蛙鼓数声谁与闻……”蔡荔娘那里正怀着陆秀夫的骨肉,生下的孩子便是长大后决不食元朝俸禄的陆文钊。
这个悲壮的故事在民间形成了留春节的风俗,也铸就了莆仙人的民族气节,那便是在元朝和清代前期莆仙人大多不愿为官的缘故。
在莆仙民俗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传承着许多传统的美德,也不可避免地渗透着不少落后迷信的消极因素。
如畏天、敬神、事鬼的陋习和族权观念、歧视妇女等封建思想,形成了一定的危害。
莆仙地区人多地少。
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山海之利,物产丰富。
海产品主要有带鱼、黄鱼、马鲛、鳓鱼、梭子蟹、蛏、蛤、螃蟹、海蛎、虾、海带、紫菜,淡水鱼有鲫、鲢、鲶、鳗、鲡、鳅等。
山珍野味和豆蔬类品种繁多,几乎应有尽有。
本地的茶叶、蚕豆、甘蔗和荔枝、龙眼、枇杷、文旦柚、红柿是著名的特产。
宋人范正敏在《遁斋闲览》中称“今莆阳荔枝遂为天下第一”。
黄庭坚也曾以“子鱼通印蠔破山,不但蕉黄荔子丹”的诗句,列举出一串莆田的特产。
莆仙丰富的特产,加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饮食习惯,便创造出许许多多的风味小吃。
这些风味小吃,往往以独特的文化意蕴超越它原有的价值。
不少风味小吃都有关于它的来历佳话,充满着趣味感。
所以,当你品味着一种风味小吃,并了解它的来历时,便会感到那种趣味远远胜过任何美妙的滋味了。
如关于兴化米粉的故事中,不仅有钱四娘倡建木兰陂的内容,还有明代才子柯潜应对的传说。
明景泰年间,莆田阔口有个艳丽的才女,家里以加工米粉为业。
她十分羡慕柯潜的才学。
有一天,她得知柯潜要到阔口买米粉,便在阔口桥头出对,并说柯潜要是能对得出来,她就愿意嫁给柯潜。
她的第一上对是:“地名阔口何无舌”柯潜应签:“山号胡公岂有须”。
第二个上对是“八刀分米粉”;柯潜见到这个拆字对,想了半天也对不出来,只好先买了米粉回去。
他走过阔口桥时,隐隐听到莆田梅峰寺的钟声,突然灵机一动,想出“千里重金锺”的下对。
他急忙返身去找那女子,谁知已经来不及了,她见大才子柯潜也对不上,自己此生再也找不到意中人了,绝望之下纵身跃入阔口海波中自尽了。
柯潜后来中了状元,官至少聊,仍忘不了那个做米粉的才女,以致于终身不娶。
诸如此类的,还有关于春卷的传说、盘舍米龟的传说、光饼的传说、煎粿的传说等等,不一一列举。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莆仙民间的传统风味小吃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小康之家;在旅游文化中,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总之,要真正了解莆仙文化的特色,是离不开对莆仙方言、地方民俗、特产风味的认识。
也许,这些内容有助于人们揭示莆仙文化的神秘面纱,探究出个中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