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党论

合集下载

朋党论

朋党论

朋党论百科名片《朋党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1044年(庆历四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被评为是欧阳修最好的文章之一,也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中最好的文章之一;在汉语言文学传世的政论散文中,也是最好的文章之一。

该文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理通、语工”的理论主张。

通篇对比,很有特色。

目录作品原文作品译文创作背景作品赏析作者简介作品概况作品名称:朋党论创作年代:北宋作者:欧阳修作品体裁:散文作品出处:《四部丛刊》本《欧阳文忠公文集》作品原文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朋党论》

《朋党论》
8
第三段

第三段可否删掉?
9
第四、五段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 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 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 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 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 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 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 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 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 鉴矣。
第二段
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
结朋 基础 君子 之朋 表现 修身相益 事国共济 始终如一 暂相党引 见利争先 利尽交疏 反相贼害 性质 怎么办
同道 道忠 名 义信 节
同利


退
小人 之朋
禄 利
财 货

第三段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 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 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 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 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 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 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 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 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 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 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 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2
庆历三年
宋仁宗 守旧派
攻击
革新派
范仲淹、杜衍


欧阳修
第一段

《朋党论》(课堂PPT)

《朋党论》(课堂PPT)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 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 领 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
(1007年——1072年) 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 2
二、背景介绍
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三年任谏官时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 奏章。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因向仁宗献《四论》而得 罪仁宗,被贬为饶州知州。欧阳修为此事不平,写信对诬 陷范仲淹的高司谏予以斥责,当时的尹诛、余靖也上书仁 宗劝阻,结果都为此而贬官,并被守旧势力诬蔑为“党 人”。由此,“朋党之论起”。庆历三年,宋仁宗欲进行 改革,又重新重用范仲淹等人,命他任参知政事,命欧阳 修为谏官。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 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 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 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延用朋党,朝廷内“朋党之论”再 起,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欧阳修 担心仁宗轻信谗言改变主张,也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 朋党之诬,所以写了《朋党论》一文,希望仁宗明鉴。
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
于是 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
大朋,而周用以兴。兴盛 因此 而
译文: 《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是亿万条心;周有三 千臣,却是一条心。”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 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王的臣 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
3
三、赏析
言论
只 希望 辨别、分清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
大概
因 志同道合
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
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规律
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

第八课:朋党论

第八课:朋党论

者,可以鉴矣。
治乱:太平与混乱
鉴:照。引申为借鉴
第五段收束全文,点明主旨。得出结论,
照应开头,“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 而已”,“用君子之真朋”。
《朋党论》艺术特色
1、中心突出,结构严谨。 2、层层对比,事、理结合。
3、转折句和排比句的交相运
用,富有气势。
中心论点: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君子有朋,小人无朋
课文讲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
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于)黄河,曰: “此辈清流,可投(于)浊流。”而唐 遂亡矣。 晚年:末期 或:有的 辈:一类人。“伦,属,类,侪,族, 等”,可表示复数。
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历史
兴亡、朋党用退。
课文讲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 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 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 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八元:八大才子。有忠、肃、共、懿、宣、 慈、惠、和八种品德 退、进:使……退,斥退;使……进,进用

课文讲解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
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 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 亦大治。 及:等到 更相:互相 凡:一共。大凡:一般
课文讲解

黄巾起义。汉灵 帝中平元年(公 元184年),走 投无路的贫苦农 民在巨鹿人张角 的号令下,纷纷 揭竿而起,他们 头扎黄巾,高喊 “苍天已死,黄 天当立,岁在甲 子,天下大吉” 的口号
发汉献帝刘协(在位189--220),汉灵帝次子, 公元189年,董卓废汉少 帝刘辩,立刘协为皇帝。 先后受董卓部将李傕及曹 操的控制, “挟天子以 令诸侯”。公元220年, 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 制,随后被迫禅让于曹丕。 公元234年,刘协寿终正 寝,享年54岁。他是东汉, 也是汉朝最后一任皇帝。

《朋党论》拼音版,带全文注音(欧阳修)-文言文

《朋党论》拼音版,带全文注音(欧阳修)-文言文

péng 朋dǎng党lùn论 [sòng宋]ōu欧yáng阳xiū修chén臣wén闻péng朋dǎng党zhī之shuō说,zì自gǔ古yǒu 有zhī之,wéi惟xìng幸rén人jūn君biàn辨qí其jūn君zǐ子xiǎo 小rén人ér而yǐ已。

dà大fán凡jūn君zǐ子yǔ与jūn君zǐ 子yǐ以tóng同dào道wéi为péng朋,xiǎo小rén人yǔ与xiǎo小rén 人yǐ以tóng同lì利wéi为péng朋,cǐ此zì自rán然zhī之lǐ 理yě也。

rán然chén臣wèi谓xiǎo小rén人wú无péng朋,wéi惟jūn 君zǐ子zé则yǒu有zhī之。

qí其gù故hé何zāi哉?xiǎo 小rén人suǒ所hào好zhě者lù禄lì利yě也,suǒ所tān贪zhě 者cái财huò货yě也。

dāng当qí其tóng同lì利zhī之shí时 ,zàn暂xiāng相dǎng党yǐn引yǐ以wéi为péng朋zhě者,wěi伪yě 也 ;jí及qí其jiàn见lì利ér而zhēng争xiān先,huò或lì 利jìn尽ér而jiāo交shū疏,zé则fǎn反xiāng相zéi贼hài害 ,suī虽qí其xiōng兄dì弟qīn亲qī戚,bù不néng能zì自bǎo 保 。

《朋党论》阅读答案及翻译-.doc

《朋党论》阅读答案及翻译-.doc

《朋党论》阅读答案及翻译-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朋党论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益:增加,译为补益B.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济:成功C.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治:治理得好D.二十二人并列于朝列:陈列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事实论据的一项是()(3分)①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②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③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④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译文赏析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译文赏析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译文|赏析《朋党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

这是欧阳修在庆历四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朋党论》原文宋代: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文言文-朋党论(高中阅读)

文言文-朋党论(高中阅读)

文言文 - 朋党论①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②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③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④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⑤嗟乎!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取材于欧阳修《朋党论》)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惟:只有B.所惜者名节惜:爱惜C.退四凶小人之朋退:黜退D.可以鉴矣鉴:借鉴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惟君子则有之则同道而相益A. B .或投之黄河故为人君者则天下治矣而唐遂亡矣C. D .三千人为一大朋舜亦不疑而皆用之3. 下列语句的括号中是补出的词语,补出后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A.(其)所贪者,财货也。

朋 党 论

朋 党 论

朋党论《朋党论》选自《四部丛刊·欧阳文忠公文集》,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年)向宋仁宗上的一篇奏章,目的是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

文章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理通、语工”的理论主张。

通篇对比,很有特色。

作者欧阳修体裁政论文创作年代北宋出处《四部丛刊·欧阳文忠公文集》目录1. 作品原文2.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白话译文3. 创作背景4. 作品鉴赏1.作品原文朋党论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1]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2]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之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3]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4],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5]。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6],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7]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8],君子八元、八恺[9]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10]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11],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12]曰:“纣有臣亿万,惟[13]亿万心;周[14]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

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15]以兴。

后汉献帝时[16],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17],目[18]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19],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20]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21],及昭宗时[22],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23]。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注释及解析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注释及解析

欧阳修《朋党论》原文、注释及解析〔原文〕朋党论[宋] 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②,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③,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④,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⑤,伪也⑥;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⑦。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⑧,所行者忠信⑨,所惜者名节⑩。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11);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12)。

尧之时(13),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14),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15)。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16),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17)。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18)。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19)。

及黄巾贼起(20),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21),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22);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23)。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24),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25),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26)。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欧阳修《朋党论》(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欧阳修《朋党论》(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欧阳修《朋党论》(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小题。

朋党论欧阳修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B.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C.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D.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与“幸可广问讯”(《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幸”意思相同。

〖2021年整理〗《朋党论》课文简析

〖2021年整理〗《朋党论》课文简析

《朋党论》课文简析原文: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为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公、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下,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尽。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

为人耿直,敢于谏诤,在开明派范仲淹和守旧派吕夷简的斗争中,站在范仲淹一边,受到排挤、打击,屡遭贬官。

朋党论

朋党论

朋党论欧阳修【原文】臣闻朋党之说(1),自古有之,惟幸(2)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惟幸(3),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4)。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5);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6)。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7)。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8),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9)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夫兴亡治乱之迹(10),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注释】(1)朋党:一般指人们因政治理想相同和利益一致而结合成的派别或集团。

(2)惟幸:只希望。

古文观止训练和答案35朋党论

古文观止训练和答案35朋党论

古文观止训练和答案35朋党论1.画波浪线的部分有四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对两处给1分,涂对三处给2分,涂对四处给3分,涂黑超过四处不给分。

(3分)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亲戚,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

与现代“亲戚”的含义相同。

B.驩兜,帝尧时“四凶”之一。

另外三凶分别为共工、三苗和鲧。

C.天子,是古代中国臣民对帝王的尊称,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D.《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于小人用来陷人以罪、君子为之谈虎色变的“朋党之说”,作者开篇明确表示“朋党”“自古有之”,不回避,不辩解。

B.分析了君子与小人结为朋党的本质区别后,作者指出,人君如果提倡君子的真朋党,打击小人的假朋党,天下就会太平。

C.作者在大量列举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正反对比论证了古代国君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的道理。

D.文章用事实说话,用道理贯穿文章始终,不枝不蔓,中心突出,有理有据,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

(4分)(2)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4分)5.文章引用“四凶”和“八元”“八恺”的意图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1.AEHL2.A。

“亲戚……与现代‘亲戚’的含义相同”解说错误。

现代“亲戚”的含义是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而古代“亲戚”则包括。

3.B。

“提倡君子的真朋党,打击小人的假朋党”有误;不是“提倡”,而是“任用”;不是“打击”,而是“斥退”。

4.(1)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

(2)互相推举谦让而不疑忌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虞舜也毫不猜疑地任用他们。

第一专题 第3课朋党论

第一专题  第3课朋党论

第3课朋党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属江西)人。

宋代杰出的文学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成就斐然。

他的政论文充分发挥了儒家思想中注重国计民生的优秀成分,为政治斗争服务,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等。

他状物写景及叙事的散文摇曳生姿,从容委婉。

他的《秋声赋》,采取散文句法,把秋夜写得生动可感,且变唐以来赋的“律体”为“散体”,在赋的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他与宋祁一起重编《唐书》,还自著《五代史》,后人称之《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欧阳修继承韩愈“文从字顺”的传统,但避免了韩愈尚奇好异的作风,散文内容充实,酣畅淋漓;叙事简约明快,议论纡徐有致;章法曲折变化而又严密,语句轻快圆融而不滞涩。

这种平实的散文风格在当时起了示范作用。

1.芦荻画地与欧阳文忠欧阳修4岁丧父,孤儿寡母,生活贫困。

因买不起纸笔,母亲便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

小时候的欧阳修知甘识苦、人穷志大,从贤惠的母亲那里受到了诗书传统的熏陶,打下了坚实的文字基础,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格。

参加进士考试3次名列第一,24岁中殿试甲科第14名进士。

66岁去世,追赠太子太师,谥号“文忠”,史称欧阳文忠公。

2.名联安徽滁州醉翁亭有副对联: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翁”即欧阳修,“亭”本无名,因“醉翁”在此宴饮宾客,兴之所至,命曰“醉翁亭”。

3.六一居士欧阳修晚号“六一居士”,“六一”具体指什么?欧阳修曾作《六一居士传》自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一代文豪,爱好广泛,志趣高洁,俨然杰出史家之风范。

《朋党论》是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任谏官时所作。

当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锐意改革政治,受到保守派的反对,蓝元震且有“朋党”之说,诬陷范、韩、富等革新派为“朋党”。

“朋党”,是中国古代政治术语,简单地说,是指朝廷政治斗争中的帮派。

《续欧阳子朋党论》注释、译文

《续欧阳子朋党论》注释、译文

续欧阳子朋党论[1]【原文】1欧阳子曰:“小人欲空人之国,必进朋党之说。

”[2]呜呼,国之将亡,此其征欤?祸莫大于权之移人,而君莫危于国之有党。

有党则必争,争则小人者必胜,而权之所归也,君安得不危哉!何以言之?君子以道事君,人主必敬之而疏;小人唯予言而莫予违,人主必狎之而亲。

疏者易间,而亲者难睽也。

而君子者,不得志则奉身而退,乐道不仕。

小人者,不得志则侥倖复用,唯怨之报。

此其所以必胜也。

2盖尝论之:君子如嘉禾也,封殖之甚难,而去之甚易;小人如恶草也,不种而生,去之复蕃。

世未有小人不除而治者也,然去之为最难。

斥其一则援之者众,尽其类则众之致怨也深。

小者复用而肆威,大者得志而窃国。

善人为之扫地,世主为之屏息。

譬之断蛇不死,刺虎不毙,其伤人则愈多矣。

齐田氏、鲁季孙是已。

齐、鲁之执事,莫非田、季之党也,历数君不忘其诛,而卒之简公弑,昭、哀失国[3]。

小人之党,其不可除也如此。

而汉党锢之狱[4],唐白马之祸[5],忠义之士,斥死无馀。

君子之党,其易尽也如此。

使世主知易尽者之可戒,而不可除者之可惧,则有瘳矣。

3且夫君子者,世无若是之多也;小人者,亦无若是之众也。

凡才智之士,锐于功名而嗜于进取者,随所用耳。

孔子曰:“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6]未必皆君子也。

冉有从夫子则为门人之选,从季氏则为聚敛之臣[7]。

唐柳宗元、刘禹锡使不陷叔文之党[8],其高才绝学,亦足以为唐名臣矣。

昔栾怀子得罪于晋,其党皆出奔,乐王鲋谓范宣子曰:“盍反州绰、邢蒯?勇士也。

”宣子曰:“彼栾氏之勇也,余何获焉!”王鲋曰:“子为彼栾氏,乃亦子之勇也。

”[9]呜呼,宣子蚤从王鲋之言,岂独获二子之勇,且安有曲沃之变哉[10]!4愚以谓治道去泰甚耳。

苟黜其首恶而贷其馀,使才者不失富贵,不才者无以致憾,将为吾用之不暇,又何怨之报乎?人之所以为盗者,衣食不足耳。

农夫市人,焉保其不为盗,而衣食既足,盗岂有不能返农夫市人也哉?故善除盗者,开其衣食之门,使复其业;善除小人者,诱以富贵之道,使隳其党。

朋党论(欧阳修)原文

朋党论(欧阳修)原文

朋党论(欧阳修)原文朋党论,欧阳修原文及原文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

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

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

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

《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

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

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翻译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好了。

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规律。

朋党论_欧阳修

朋党论_欧阳修

作者将两类人对比 小人以力相聚,故利尽则 情散 君子以德相聚,故信义而 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 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 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 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 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 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 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 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 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5.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文末点名写作的对象,有画龙点睛之妙。
作者运用多种论证方式,以大量的对比为主,使得文 章观点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并且广泛引用历史事件,使得论理扎根于现实的土壤 中,生动形象; 文章对偶句加强了文章的气势,朗朗上口。 这是一篇结构严谨、说服力强的议论文
朋党论
《欧阳修》
写作背景: 当时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主张政治改革,却 被一些保守派官员攻击,称他们结党营私,结为 朋党,并且范仲淹因直言再度被贬,欧阳修极力 反对,并写信指责保守派官僚高若讷等人不知道 人间还有羞耻之心,结果高若讷将书信移置当局, 欧阳修被牵连,与范仲淹皆被贬。后再度升职回 朝,为了抨击政敌所称的范、欧阳等朋党之徒, 欧阳修写下这篇有名的政议文,以表明自己的政 治观点。
文章分析: 作者在开头就直抒胸臆,不回避,不辩解, 承认朋党之事的确有之,这样就夺取了政敌手 中的武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1.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 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 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朋党论》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灵活运用文言知识(词性活用、古今异义和多义词的用法)。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过程与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对朋党的独到见解以及这一观点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材助读】1.走近作者见《秋声赋》中作者简介部分。

2.资料链接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三年(1043年)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

当时,革新派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________________”。

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引用朋党。

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

在《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中,欧阳修一针见血地指出:“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

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辩朋党之诬,欧阳修写了这篇《朋党论》。

【预习反馈】1、欧阳修是怎么看待朋党的?和我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2、说说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3、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4、真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论证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课堂探究】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本文是欧阳修于庆历三年(1043)任谏官时写给仁宗皇帝的一封奏章。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范仲淹因向仁宗献《四论》而得罪仁宗,被贬为饶州知州。

欧阳修为此事不平,写信对诬陷范仲淹的高司谏予以斥责,当时的尹诛、余靖也上书仁宗劝阻,结果都为此而贬官,并被守旧势力诬蔑为“党人”。

由此,“朋党之论起”。

庆历三年,宋仁宗欲进行改革,又重新重用范仲淹等人,命他任参知政事,命欧阳修为谏官。

范仲淹、杜衍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主张,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庆历新政”。

以夏竦、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被弹劾罢职后,不甘心其政治上的失败,广造舆论,竭力攻击、诽谤范仲淹等延用朋党,朝廷内“朋党之论”再起,其陷害忠贤的险恶用心,深为欧阳修所洞察。

欧阳修担心仁宗轻信谗言改变主张,也为驳斥保守派的攻击,辨朋党之诬,所以写了《朋党论》一文,希望仁宗明鉴。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学生活动一突破文字障碍,疏通课文1、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讙兜huāndōu饕餮tāotiè皋陶gāoyáo颛顼zhuānxū梼杌táowù社稷jì鲧gǔn讥诮qiào一.实词1.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惟,只;幸,希望。

2.暂相党..引以为朋者结为私党,互相援引3.则同道而相益..互相帮助4.则反相贼害..残害5.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济,本义是过河,这里指渡过难关。

6.则天下治.矣安定太平7.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更相:互相;凡,总共。

8.而周用以.........兴因而用,因;以,而9.目.为党人看作10.汉室大乱,后方.悔悟才11.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讥诮,责备12.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拿13.善人虽多而不厌.也通“餍”,满足14.治乱兴亡之迹.事迹15.而进.元、恺君子之朋进用,任用16.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莫,没有谁比得上17.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迹,史迹,行迹;鉴,借鉴。

二.虚词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因为以之修身/ 以之事国用以然纣以亡国因为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因为然周用此以兴者相当于“而”,连词,不译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结成为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表被动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是虽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即使三、指出下列句子中词性活用的字词,指明用法并解释。

1、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2、然皆乱亡其国四、找出下列各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加以解释。

1、当其同利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2、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3、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4、称舜为聪明之圣者5、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五、一词多义为暂相党引以为朋者用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目为党人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以同道为朋虽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朋党所欺善人虽多而不厌也为人君者可以鉴矣六.特殊句式①此自然之理也_________________②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___________③然纣以亡国_____________④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_______【当堂检测】七.重点句翻译1.然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

然而后代的人并不讥讽舜被二十二人结成的朋党所欺骗,反倒称赞舜是耳聪目明的圣人,因为他能辨识君子和小人啊。

2.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当他们利益一致时,暂时互相勾结结为朋党,这种朋党是假的;等到他们见到利益而各自争着想先得到,或者到了无利可图而相互疏远的时候,就反而互相残害,即使他们的兄弟亲戚也不能互相保全。

3.君子则不然。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

君子就不是这样。

他们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奉行的是忠信,所爱惜的是名誉节操。

用他们来修养品德,那么彼此道义相同又能够互相取长补短;用他们来治理国家,那么能够同心协力,共同取得成功。

4.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自古以来结为朋党的,从人数之多与规模之大都没有赶得上周的;可是周却因此而兴盛,那是贤能的人虽然多也总觉得不满足【归纳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本,能灵活运用文言知识(词性活用、古今异义和多义词的用法)。

【问题拓展】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17分)①刘晏初为转运使,常以厚直募善走者,觇报四方物价,虽远方不数日皆达使司①。

食货轻重之权,悉在掌握,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

②晏又以为户口滋多,则赋税自广,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

诸道各置知院官,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

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若干蠲免,某月须若干救助。

及期,晏不俟州县申请,即奏行之,应民之急,未尝失时。

由是民得安其居业,户口蕃息。

其初,财赋岁入不过四百万缗,季年乃千余万缗。

③晏专用榷②盐法充军国之用,以为官多则民忧,故但于出盐之乡置盐官,自余州县,不复置官。

先是,运关东谷入长安者,以河流湍悍,率一斛得八斗至者,则为成劳,受优赏。

晏以为江、汴、河、渭水力不同,各随便宜,造运船,教漕卒,江船达扬州,汴船达河阴,河船达渭口,渭船达太仓,其间缘水置仓,转相受给。

自是每岁运谷或至百余万斛,无斗升沉覆者。

晏于扬子造船,每艘给钱千缗,或言“所用实不及半,虚费太多”。

晏曰:“不然,论大计者固不可惜小费,凡事必为永久之虑。

今始置船场,执事者至多,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牢矣。

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安能久行乎!”(节选自《资治通鉴》)[注]①使司:指转运使官署。

②榷:专卖。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1)每旬月具州县雨雪丰歉之状白使司(2)率一斛得八斗至者(3)其间缘水置仓(4)若遽与之屑屑校计锱铢2.把文中的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5分)3.对下列两句中“以”字的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①故其理财以爱民为先②以河流湍悍A. ①②中的“以”都是介词B. ①中的“以”是连词,②中的“以”是介词C. ①②中的“以”都是连词D. ①中的“以”是介词,②中的“以”是连词4.第②段中,刘晏用什么办法增加户口数量?(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5.第③段的内容体现了刘晏怎样的管理理念?请加以概括。

(3分)第二课时教学要点:研讨课文内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展示交流学生活动一全文五个段落。

1、第一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观点。

讨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先从社会发展的事实落笔,“朋党之说,自古有之”,证明朋党的存在有其历史的依据,并为下文征引历史事实打下伏笔,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那么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之间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作者用“同道”“同利”鲜明地概括出两者的不同,使自己的观点十分鲜明。

2、第二段进一步论述君子之朋和小人之朋的区别。

讨论: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1)、君子是真朋,小人是伪朋。

从本质上说明小人无朋。

这一点远远超出了一般的朋党之说。

这一段是在前一段基础上的深入剖析。

由于小人之朋是从利出发的,所以只能是暂时的,只能是假的;而君子之朋出于对道的共同追求,所以必然能“终始如一”,所以是真的。

2)欧阳修指出了道和利,是区分两者的关键所在。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小人是以利,相互勾结,相互利用,利益相同则相结为党,见“利”则相互反目,“利’’尽则分道扬镳;而君子是以“道”相互联结,同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道永远不变,则君子之党永远同心。

讨论: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

3、第三段设问1:本段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明确: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分析:本段广泛列举史实,证明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

作者引用历史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正面例子:尧舜用君子之朋,退小人之朋达到天下大治。

反面例子:汉献帝、唐昭宗残害君子之朋而亡国。

正反对举的例子:纣不为朋而亡国;周朝为一大朋而国兴。

用“进”君子之朋和“退”小人之朋的史实进一步强调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重要性。

设问2:从历史的兴衰来看,明君应该怎样对待朋党?为什么?明确:应该任用君子之真朋。

因为“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4、第四段设问:本段在论述上,与上文的角度有什么不同?明确:本段在上文大量引用事实的基础上,着重阐述迫害君子之朋则国亡,信用君子之朋则国兴的道理。

分析:本段先紧接上文对纣、汉献帝、唐昭宗等反面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皆“乱亡其国”的结论;然后再对舜被称为圣人和周能够兴国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善于用君子之朋的重要。

本段通过对国君对待朋党的态度进行对比,以及在“治”“乱”与“兴”“亡”的对照中再次强调辨明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重要性。

5、最后一段照应开头“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希望皇上汲取历史上兴亡治乱的经验教训,大胆信用君子之朋。

收束全文,点明主旨。

学生活动二总结本文的写作特点本文是一篇富有战斗性的政论,历来享有盛名,为人称道。

它充分体现了欧阳修政论的风格和特点。

其中有两个特点特别鲜明:1、层层对比,事理结合,增强论文的说服力。

为了阐明朋党有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作者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全文第二、三、四自然段中。

第二自然段,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区别,对比分析真朋与伪朋的实质,是说理的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