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 应 范 围 及 分 类
里 热 证
1、清气分热:具有清热生津,除烦 止渴的作用。代表方剂:白虎汤 2、清营凉血:具有清营凉血的作用。 代表方剂:清营汤、犀角地黄汤 3、清热解毒: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代表方剂:普济消毒饮 4、清脏腑热:具有清解脏腑经络邪 热的作用。代表方剂:龙胆泻肝汤 5、清虚热:具有滋阴清热,养阴透 热作用。代表方剂:青蒿鳖甲汤
5、屡用清热剂,热仍不退者,即所谓 “寒之不寒,是无水也 寒之不寒, 寒之不寒 是无水也”。应考虑改用滋阴 补水之剂,使阴复而热退。 6、若热邪之炽盛,清热剂入口即吐者, 可于清热剂中少佐姜汁或凉药热服。 (反佐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节
清气分热
白虎汤《伤寒论》
组 成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用 法 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 汤成去滓,温服一升。
运用 1、辨证要点: 辨证要点: 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 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 2、随证加减: 若气血两燔,引动肝风,加羚羊角、 水牛角。 兼阳明腑实,加大黄、芒硝。 烦渴引饮甚者,加天花粉、芦根、 麦门冬。
3、使用注意:以下情况不可误用。 表证未解之无汗发热,口不渴者;脉见 浮细或沉;血虚发热。脉洪不胜重按者; 真寒假热之阴盛格阳证。 4、现代运用:常用于感染性疾病, 如流脑、流行性出血热、牙龈炎以 及小儿夏季热、糖尿病、风湿性关 节炎属气分热盛者。
注意事项
1、应用原则:一般是在表证已解,热 已入里,或里热已盛尚未结实的情况下使 用。 2、热邪在表,尚未入里者,宜发汗以 解热;热邪入里,大便已结者,宜通便以 泻热,均非清热剂所宜。
3、甘寒清热药多滋腻,易碍消化, 宜配健脾化湿药同用;苦寒清热药多性燥, 易耗伤阴液,宜配养阴药同用。 4、凡适用本类方剂时,应根据病人 的热势轻重、体质强弱,投以适当的药 量。因热邪虽易伤津,但寒凉之品用之 过早或过量,宜可产生恋邪不解,或损 伤脾胃之弊。
第四章
清热剂
概说
概念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 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 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
立法依据 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 “热者寒之”、“温者清之”; 《素问五常政大论》“治温以 清”、“治热以寒”; 《神农本草经》“疗热以寒药” 的原则而立法。 本类方剂的治疗属于“八法” 中的“清法”。
功用 主治
清热生津
气分热盛证。 症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 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病因病机:本方证为伤寒邪传阳明经, 由寒化热,或温邪传入气分所致。
方解
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 石膏 ——君 君
知母(苦寒而质润):清热滋阴 知母 ——臣 臣 粳米:益胃和中 ——佐 佐 炙甘草: 调和诸药 ——使 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