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 热 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医药学院方剂学教案编号:006

第四章清热剂

一、含义

凡以清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统称清热剂。属于八法中的“清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温者清之”,及《神农本草经》“疗热以寒药”等论述,是其理论依据。

二、适应范围

里热证的成因不外内生与外感两端,外感六淫,皆可入里化热;五志过极,脏腑偏胜,亦可化火;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虚热乃生。故凡属上述种种原因所引起的里热证,无论是属虚属实,在气在血,在脏在腑,皆是其适应范围。

三、分类

因里热有在气分、血分、脏腑等的区别,有实热、虚热之分,有轻重缓急之殊,因此本章方剂按治法相应分为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虚热等五类。

四、组方大法

清热剂虽系以清热药为主,但由于里热证的病位及性质各有不同,治疗之法有严格的针对性,清热药又各具不同功效,因而,组织本类方剂必须随证而异,大抵是热在气分,以清热泻火药为主;热在营血分,以清热凉血为主;气血两燔,则清气与凉血并用;热盛成毒,以清热解毒为主;热盛脏腑,则针对热邪所在的脏腑选择相应药物;属虚热者,又当以清虚热药为主。此外,由于里热盛可耗气伤阴,可形成“郁火”,可合并湿邪、或引动肝风,故必要时尚应佐以滋阴、益气、熄风,或化湿利湿,或发散郁火之品,照顾兼证。

五、使用注意

应用清热剂须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辨别里热所在部位。若热在气而治血,则必将引邪深入;若热在血而治气,则无济于事。二是辨别热证真假,勿为假象迷惑。若为真寒假热,不可误用寒凉。三是辨别热证的虚实。要注意屡用清热泻火之剂而热仍不退者,当改用甘寒滋阴壮水之法,使阴复则其热自退。四是权衡轻重,量证投药。热盛而药量太轻,无异于杯水车薪;热微而用量太重,势必热

去寒生;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外感之邪虽已入里化热,亦应慎用,必要时配伍醒脾和胃之品,以免伤阳碍胃。五是对于热邪炽盛,服清热剂入口即吐者,可于清热剂中少佐温热药,或采用凉药热服法。

第一节清气分热

清气分热剂,适用于热在气分证。症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多汗,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此时当用清热生津法治之,常用辛甘大寒的石膏与苦寒质润的知母等为主组方。由于里热炽盛易伤津耗气,因此应在清泄里热的同时,适当配入养阴生津的药物,如天花粉、石斛、芦根等;或配入补气药,如人参、炙甘草等。若兼阳明腑实,配大黄、芒硝之属以通腑泻热;兼胃失和降,气逆欲呕,配半夏、竹茹之属以和胃降逆,若伴有表邪,高热无汗,配银花、连翘、薄荷之属以清透兼施;如热盛引动肝风,合并抽搐,配羚羊角、钩藤、天麻、菊花之属以凉肝熄风。代表方如白虎汤、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

《伤寒论》

刘某,男,88岁,干部,长春市人,2002年5月17日初诊,门诊病例号:0020517010

主诉:发热、咳嗽、痰黄1月余,手足发凉,大便秘结2周,头晕3d。

现病史:因“感冒”,引起发热,咳嗽,痰黄,使用多种抗菌素发热未能控制。2周后出现手足发凉,大便秘结,每次大便必用开塞露。现发热、咳嗽、稍喘、纳差、乏力,晨起痰黄成块,手足凉, 3d未大便。查体:T38.6℃,P96/ min, R24/ min, Bp20/ 12.7Kpa。唇燥,苔黄干,脉洪而虚,手足凉。曾患支气管炎,嗜烟,平素血压低。临床检验:心电报告正常心电图,胸透报告双肺纹影增粗。诊断:咳嗽、厥、便秘、眩晕(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便秘)。证属阳明热盛,津气两伤,厥之病机为邪热内郁,阳不外达,治宜辛寒清热,益气生津,透达郁阳。

处方:生石膏60g,知母20g,炙廿草10g,党参lOg,山药10g,金银花10g,牛膝lOg,陈皮5g。7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3次。

2002年5月24日一诊:发热、咳嗽、痰黄明显减轻,手足转温,除服药当日用开塞露通便外一直未用。饮食量增,自觉气力增强。查:T36.6℃, P82/min,

R20/ min, Bp18.7/ 12Kpa 。舌苔薄黄,脉稍弱,手足温。调方:知母lOg ,炙甘草5g ,党参lOg ,山药10g,金银花lOg ,陈皮5g 。7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每日3次。

2002年5月31日二诊:诸证悉除,停药。2002年6月7日随访,未再复发。[金东明,等. 白虎参汤加味治疗热厥验案.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221]

【组成】石膏一斤,碎(50g ) 知母六两(18g ) 甘草二两,炙(6g ) 粳米六合(9g )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方解】本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基础方。伤寒化热内传阳明之经,或温邪由卫及气,皆能出现本证。里热炽盛,故壮热不恶寒;胃热津伤,乃见烦渴引饮;里热蒸腾,逼津外泄,则汗出;脉洪大有力为热盛于经所致。气分热盛,惟以清热生津法最宜。

方中君药生石膏,辛甘大寒,功善清解,以除阳明气分之热。臣药知母,苦寒质润,一以助石膏清肺胃之热,一以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可增强清热生津之功。佐以粳米、炙甘草益胃生津,亦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炙甘草兼以调和诸药为使。四药相配,共奏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功。

配伍特点:清热与生津相配,以清热为主。 方义表析:

【运用】

伤寒化热

温病邪热 阳

分热

盛 →热蒸肌肉→壮热面赤

→热伤津液→烦渴引饮 →迫津外泄→汗 自 出 →热胜于经→脉象洪大

入里

清热生津

君 石膏 臣 知母

佐使 辛甘大寒 清热除烦 苦寒质润 清热养阴

炙草 粳米 以免寒凉

伤 中

益胃生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