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式选择及政府角色

合集下载

政府在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在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行机制上存在不可 回避 的三个主 要矛盾 : 一是柔 性管 理制 度与龙头霸权 的矛盾 ; 二是集 团组织 扁平化 与成 员组织 科层 化 的矛盾 ; 三是松散 联合 与资源 集约 的矛盾 。从 国外 职业教 育集团化发展的个案来看 , 同集 团生存 和发展 的时 间长短 不 不一 , 几年到几十年 的都有 。经验表明 : 职业 教育集 团内部各 实体的利益分配和责任分 工是关 系长远 发展 的核心 问题 , 必 须给予高度重视 , 认真加 以协调 , 妥善予 以解决 。而这 一核心 问题的解决机制恰恰 是我国 目前尚未建立起来 的。 第三 , 职业教育集 团化 发展 的制度性 障碍客 观存 在。以 招生考试制度为例 : 目前 , 职业教 育的升 学考试 以知识 为主 , 忽视对技能的考核 , 这对突 出职业技能学 习, 以高素质应 用型 人才为培养 目标 的职业教 育非常 不利 , 改革 和完善 现行 的考 试制度 势在必行 。此 外 , 职业教 育集 团的建立 和运行 是 以市 场 为导向的 , 而政府对职业 教育 的管理 带有浓 重 的计 划经 济 色彩 , 包括招生计划的确 定 , 业 的设 置 , 至教 学大 纲的制 专 甚 定等, 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缺乏真正的办学 自主权 , 这直接导致 办学与市场需求之 间的脱节 , 响到集 团化发展效益 的提高 。 影
经 济 转 型 期 对 我 国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提 出 的 新 要 求


强职业 教育集 团发展 体制 、 机制 和模式 的活 力 , 动行业 、 调 企 业投入 职业教育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如何 帮助行业 、 企业通过
当今世界 , 教育 同产业的结合从来没有像现在 如此密切 , 发达国家甚至把 发展 职业教育作为振兴经济 、 强国力的“ 增 秘 密武器” 。这是因为国际经济竞争 的核心是技术 和人才 , 国 而 家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 离不开大量素质高 、 适应 性强 的技能 型 人才 。加入 WT O后 , 国经济发展 的 国际化步 伐空前 加快 。 我

政府主导和行业企业参与的职教发展模式研究

政府主导和行业企业参与的职教发展模式研究

基金项 目:江苏省高等教育学 会 “ 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 究规划课题 “ 构建 高职 ‘ 校企融合 、工学一体 ’人才培养模式
的研究与实践”( KT 2 0 1 1 1 5 8 )的阶段研究成果 ;江苏省教育科学 “ 十二五”规划课题 “ 经济转型升级视角下高
职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D 2 0 1 1 0 3 0 7 1 )的研究成果之一
1 . 支持 的角 色
职业 教 育 校 企 合 作 运 行 没有 政 府 的支 持 是 无 力 的 ,实 践 已得 到 很好 的证 明 。国家示 范 、骨干 高 职 院 校 以及 省 级示 范 高 职 院 校 的遴 选 目的就 是 获 得 更多 的支 持 , 起 到 示范 引领 作用 。 政府 在 支持 角 色 上 的重点 工作 包括 :资 金 的支持 ;以精 神 奖励 与 物 质 奖励 方 式 鼓 励企 业 介 入 职业 教 育 ;拓宽 校 企
作者简介 :王德 山 ( 1 9 6 5 一) ,男 ,苏州大学机 电工程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 。

8 ・
第9 卷・ 第4 期
职 业 时 空
1 . 校 企合 作 的基 本模 式
论 坛 C A R 职墩 EER HO RI ZO N

合作 的战略思路 ,分类指导和引领校企合作并予
践不 能很好 地结 合 。 职业 教育 的发 展模 式是 导致 以
阻碍着职业教育的快速向前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质量。 “ 政府主导、 行业指导、 企业参与”是职业教育机制 改革创新的目标 ,如何建立实施校企合作发展的创 新 发展 模 式 ,职 业 教育 究竟 采 取怎样 的发展 模 式 , 是 当前 和今后 相 当长时期 内需要 去思考 、去 实施和 研 究 的课题 。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力保障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力保障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力保障【摘要】职业教育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持。

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要对其发展进行强力保障。

政府应当承担起监管和指导职业教育的责任,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保证教育质量。

政府还需要提供支持措施,如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以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政府的投资和监管也是推动职业教育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

政府的强力保障能够促进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政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作用至关重要。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政府保障、角色、责任、支持措施、投资、监管、重要支撑、长久发展、作用、不可替代1. 引言1.1 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力保障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人才和提升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要想实现职业教育的良好发展,需要政府的强力保障。

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承担责任、提供支持和投资,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监管。

只有政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职业教育才能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政府的强力保障可以促进职业教育的长期发展。

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不可替代,它应该起到引导、规范和促进的作用。

政府需要在制定政策上给予职业教育充分的重视,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

政府应该承担起职业教育发展的责任,促进职业教育向着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政府在职业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是职业教育的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者,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指导和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政府是职业教育资源的调配者,通过合理配置资金、人力和物力资源,为职业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政府还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推动者,促进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创新。

政府在职业教育中还扮演着监管者的角色,确保职业教育机构和培训项目的质量和合法性,保障学生和社会的利益。

政府在职业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以推动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政府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思考

政府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思考
维普资讯
戈烹幸锯济管理千 学院警报 鄯
第2 卷第3 总第7 期 06 月 . 1 期 4 20年9 . _
政 府在 发 展 高 等 职 业教 育 中的 角 色 定 位 思 经 济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 京 10 0 ) 北 北 0 1 2
国 家经 济 是 否 具 有 较 强 竞 争 力 和适 应 性 的 主 要 决 定 性 因 素 , 时 , 也 对 高 等 职 业 教 育体 系 进 一 步 满 足 持 续 急 速 变 化 的 劳 同 它
动 力 市 场需 求 提 出 了更 加 严 峻 的 多重 挑 战 。 首 先 , 使 已经 就 业 的 劳 动 者 经 过 培 i 掌 握 新 技 能 并 能 够 胜 任 新 的 T 岗 位 , 为 J l I : 作
庖 ” 的角 色 错 位 , 很 大 程 度 上 导 致 我 国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呈现 出差 强人 意 的 困 难 局 面 。那 么 , 发 展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中 , 府 式 在 在 政
应 该 说 为 大 力 发 展 我 国 尚处 于 滞后 状 态 的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 级 政 府 都 付 出 r大量 的 心 力 , 客 观 上 所 取 得 的 成 绩 卜社 各 但 j
会 的 期 望 形 成 明 显 的反 差 , 等 职 业 教 育 在 适 应 劳 动力 『场 转 变 、 进 国 家 产 业 升 级 换 代 和 经 济 结 构 调 整 中所 起 的 作 用 依 高 仃 促 然 有 限 , 会 各 界 对高 等 职 业 教 育 尚存 颇 多微 词 。公 允 地 说 , 府 在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的 管 治 中 不 是 “ 想 为” 而 是 不 能 脱 离 社 政 不 , 既 有 的 管 理 思 维 模 式 , 完 全 知 晓 “ 何 为 ” 在 整 个 社 会 经 济 环 境 已然 发 生 了深 刻 变 化 的 情 势 下 表 现 出 一 定 程 度 “ 俎 代 不 如 , 越

职业教育政策解读

职业教育政策解读

职业教育政策解读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转型升级,职业教育在培养适应现代化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级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

本文将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解读,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政策的内容和目标。

二、主要政策内容1. 职业教育规划与目标职业教育政策首先明确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和发展目标。

政策鼓励建立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力。

2. 职业教育体制改革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体制改革举措。

其中包括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有机结合,打破学历壁垒,建立灵活多样的职业教育培训模式。

3. 人才培养与就业政策明确了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并提供就业支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策提出了加强教师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举措,以及建立健全的就业服务和创业支持体系。

4. 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政府承诺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财政支持,并提出了相关政策措施。

政府将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鼓励社会资本参与职业教育事业,提供相关税收和贷款优惠政策。

三、政策解读1. 重视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职业教育政策体现了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强调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推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提高。

2. 促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政策提出了促进产业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的目标,鼓励校企合作,通过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技能水平。

这将有效缩小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强化教师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政策强调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同时,政策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职业生涯规划,提前为就业做好准备,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4. 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将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
78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管理框架
二、 联邦层面 的政府 角色
职 业 教 育 区别 于 普 通 教 育 的最 大特 点 是 实 践
德 国双 元 制 职 业 教 育 管 理 框 架 是 法 律 依 据 下
这意 味着 职业教 育 的课 程设 置 、 学方 教 的政府 协调管理 , 以联 邦文化 和教 育部长联 合会 性 与适 应性 , (u umiiekneezK kh s ns rofrn , MK) t 为最 高 管理 机 构 , 统 法必须与生产流程、 职业任务相关联 , 职业院校超出 筹管理德 国职业教育的实施 和发展策略 。联合会 了一般 意义 上 学校 的教学 过 程和 标 准 , 其涉 及 的领 域不 仅仅局 限于教育 , 还有经 济发展 、 产变化 以及 生 由 德 国 1 个 州 的 教 育 和 文 化 部 长 组 成 , 立 于 6 成
可 没 。德 国双元 制 职 业 教 育模 式 可 概 括 为 两个 层 面 的互 相 结合 。第 一 个层 面是 指 支撑 两元 ( 校 和 学 企业 ) 的结 构框 架 : 管理 体制 , 图 1第二 个层 面是 见 ;
图 1 德国职业教育管理框架
资 料 来 源 : a n Hrs hC riuu Ded n 2 0 : H n o otc .urc lm,r se ,0 9 6
2 1 年第 1 期 02 9 第 3 卷 3 总6 9 8 期
职业技术教育
V0CAT 0NAL AND 1 TECHNI CAL EDUCAT1 0N
No 1 . 01 .92 2
Vo -3 l 3
Ge ea .8 n rl No6 9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

2024年教育改革解读

2024年教育改革解读

2024年教育改革解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2024年,教育领域又迎来了一场新一轮的改革浪潮。

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才,推动教育朝着更加开放、创新、包容的方向发展。

一、教育目标的调整在2024年的教育改革中,教育目标得到了调整和重新规划。

过去,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顺利地进入社会并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而现在,教育的目标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系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教育部门加大了对学校和教师的培训力度,推动教育教学实践的改革和创新,建立了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之间更加平等、民主、合作的互动方式。

同时,评价体系也从过去的注重成绩和考试分数,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和合作能力的考核。

二、教育资源的配置优化为了推动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加大了对教育资源的投入,并对资源进行了合理配置和优化。

通过建设和完善教育设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广先进教育技术等措施,提高了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效率,确保了教育资源的公平、均衡分配。

另外,教育部门还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和社会机构参与到教育工作中,扩大教育资源的来源,增加教育的多元发展。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推动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教育公益事业等措施,不仅有效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育路径和选择机会。

三、教育体制的改革为了推动教育改革,教育部门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

在2024年,教育体制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

教育部门逐渐实现了对教育的全面管控,建立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健全了教育监督体系和评估机制,保证了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实现“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实现“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实现“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而在职业教育中,“双元制”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方式。

这种模式将学校教育和企业实践等分为两个方面,让学生在校内学习到知识和理论,同时也在企业中实践操作技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实现“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是指利用政府、企业、高校和学生等四方力量,共同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政府需要为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和财政保障,企业需要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认证,高校需要提供专业课程和导师指导,学生则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经验来获得职业技能。

通过“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每个方面都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在实现“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政府需要出台相关政策,为职业教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并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管,确保职业教育质量得到保证。

其次,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职业教育市场,维护职业教育的公平和安全。

此外,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高校合作,共同发展职业教育。

企业是推动“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重要力量。

企业需要提供实践机会和行业认证,让学生通过在企业中的实践经验来获得职业技能,同时也可以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提供实践基地和课程设置建议,指导学生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企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企业运作和管理流程。

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行业认证,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高校在职业教育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高校需要制定专业课程和教学计划,让学生在学校中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高校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将企业实践经验融入到教学中,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高校还可以通过提供导师指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指导他们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研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在促进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是当前时代所急需的。

本文将从需求分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并介绍一些成功的案例。

一、需求分析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专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对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首先需要从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进行需求分析。

通过调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各个行业的就业形势和需求特点,来创设相关专业课程和实训项目。

还需充分考虑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人才的用工需求,为学生提供与市场需求匹配的课程内容和技能培训项目。

二、课程设置基于需求分析,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需要合理设置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其提供接地气、贴近市场的课程内容。

具体来说,可以设置职业发展规划、职业技能培训、行业实践、生产实训等课程,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实践项目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战能力。

这样做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和企业用工需求,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实践,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跨学科教学、项目驱动教学等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还可以引入行业顶尖人才和企业导师,进行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

四、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关键环节之一,建设良好的实训基地将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校需要加大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投入,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建具有高水平的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包括设施设备的完善,还需和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实践环境。

国际视野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

国际视野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

国际视野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政府角色[摘要]校企合作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致命弱点。

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由控制模式向监控模式转变是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比较研究发达国家政府在职业教育以及校企合作中的作用给我们诸多启示。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政府各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职能,完善职教法规体系,优化校企合作机制,建全考核评估体系,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驾护航。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府职能新公共管理比较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相关企业以共同利益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适应现代产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核心,利用双方有利的教育资源,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等方面开展互动合作,寻求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开放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

加强校企合作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路径依赖”和动力所在。

纵观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将职业教育视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并采取有力措施引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与培训,促进校企合作。

在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尚处于实践摸索阶段,政府应该在校企合作中处于什么地位?承担什么职能?发挥什么作用?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必须首先厘清和回答的基本问题,也是深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逻辑起点。

一、政府职业教育职能:“新公共管理”视角第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先后进入公共管理尤其是政府管理改革的“新公共管理”时代,政府等公共部门广泛引入私营部门的成功管理方法和竞争机制,市场化成为政府改革的必然选择。

改革涉及公共管理尤其是行政管理的体制、过程、程序和技术等多个方面,强调公共服务的产出。

从一定意义上讲,市场化改革,意味着政府放权,同时要求政府从内部管理上挖潜潜力,寻找管理的新思维和新工具,力求“花费更少、做得更好”,高效使用公共财政资源,提升政府的管理能力。

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与责任

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与责任

政府在教育中的角色与责任教育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基石,政府在教育领域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

政府的职责是确保教育的普及和质量,促进教育的公平与平衡发展,以及为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政府在教育中的具体角色与责任。

一、教育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定政府应制定具有远见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规划,明确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路径。

政府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并对教育领域进行监管,确保教育机构的合法性和质量。

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应着眼于全民教育的普及,关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分配,促进教育的公平与质量提升。

二、教育经费投入与管理政府应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并合理安排和管理这些资金。

教育经费的投入是支撑教育发展的基础,政府应确保教育经费的稳定和可持续性,优先保障基础教育、农村教育和贫困地区教育的投入。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最大化,并防止腐败和浪费。

三、教育体制建设与改革政府在教育体制方面承担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应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促进教育方式和内容的更新与提升。

政府还需建立健全的教育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了解教育质量和效果,为改进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四、师资培养与激励政府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与激励,鼓励有潜力和能力的人从事教育工作,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政府还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五、教育监管与质量保障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教育监管机制,加强对教育机构和教育行业的监管,保障教育的质量和安全。

政府还应加强对教育机构的评估和认证,提高教育质量,守护学生的权益。

政府应加强对私立教育机构的监管,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公正。

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政府应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提升国内教育水平。

政府还应支持和鼓励优秀的教育机构和教育人员参与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启示
日本是一个高度发展的国家,其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以下是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1. 政府扮演关键角色
日本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由政府负责监管和管理的。

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提供财政支持等手段,促进职业教育发展。

这种模式可以保证国家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稳定性。

2. 产教融合
在日本,职业教育和企业有密切的联系。

政府与企业一起制定职业教育课程,确保学生可以获得实用的知识和技能,并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这种产教融合的模式可以保证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3. 实践为主
日本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是实践。

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进行实际操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提高其实际工作能力。

4. 制定职业教育标准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标准,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且可以顺利地进入职业生涯。

这种标准化的模式可以保证国家的职业教育质量,并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5. 建立厚实的职业教师队伍
日本重视职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

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促进职业教师的培训和发展。

建立优秀的职业教师队伍可以提高教育质量并保证学生的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

在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

日本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

政府应该加大职业教育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强产教融合,制定标准、培养师资力量、强调实践和实用性,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提高国家人才培养质量,国家决定进行职业教育改革。

本文将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原则2.1 目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提高国家整体竞争力。

2.2 原则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的原则如下:-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职业能力培养;- 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提高就业率和薪酬水平;- 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推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无缝衔接;- 加强职业教育评估和监管。

三、重点改革措施3.1 优化课程设置国家将对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优化,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

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校外实习和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国家将加大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

鼓励优秀企业人士和行业专家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增加职业教育师资来源。

3.3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国家将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结合。

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实践基地,提供实训机会和就业指导,促进毕业生就业。

3.4 加强评估与监管国家将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评估和监管体系,加强对职业教育质量的监督和管理。

定期对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评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四、推进策略和保障措施4.1 推进策略国家将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明确改革目标和路径,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同时,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

4.2 保障措施国家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增加教育经费,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益。

加强对职业教育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五、预期效果通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实施,预计将取得以下效果:- 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职业教育与产业的结合,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求职者的就业率和薪酬水平;- 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政府、行业在高职教育办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关系分析.doc

政府、行业在高职教育办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关系分析.doc

政府、行业在高职教育办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及关系分析作者:邹林斌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4期[摘要]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为承接世界制造中心在我国的凸现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

高职教育的内在性质和作用又决定着政府、行业在其办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文章循着这一思路,着重明晰了政府、行业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定位,阐明了它们与学校三者的间性关系。

[关键词]政府行业角色定位间性关系[作者简介]邹林斌(1978- ),男,江西南康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管理。

(南京江苏210044)[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1-0018-03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人才培养基地,它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加入WTO后世界制造中心逐渐在我国凸现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高职教育的这种内在性质和作用决定着政府、行业在高职培养人才的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为此,明确政府、行业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所扮演的角色,明晰各自的责任和权利以及与学校的间性关系,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导和关键。

一、政府在高职教育办学活动中的角色定位在高度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与高校之间是典型的命令—服从式的内部行政关系,高校只有相对的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能力。

如今,高校与社会发展及与人们对教育需求的不适之感愈演愈烈,高校对市场信号做出反应的灵敏度不强。

高职教育人才供需错位现象,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适应性不强,高职教育经费短缺等等,这些老大难问题依然困扰着众多高职院校。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调动各办学主体积极性,如何兼顾各方利益,政府起着决定性作用。

政府是办好职业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换言之,政府应切实转变角色,从直接管理者转变为间接的宏观调控者、服务者、中介者。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作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教学资源不均衡、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不符合市场需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制定了职业教育实施方案。

二、目标1.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提高教师素质,改进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市场需求,保证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可持续发展。

2.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合:加强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3.促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吸引外国学生和教师来华交流学习,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三、措施1.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职业教育的财政补助,提高学校设备和教学工作条件,支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

2.优化课程设置:结合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提高教师素质: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实现校企共同培养,企业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学校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支持。

5.推进学历与职业技能证书并重:鼓励学生同时获得学历和职业技能证书,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打破以学历论英雄的观念。

6.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技能竞赛和展览,扩大与外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吸引外国学生和教师来华交流学习。

四、实施机制1.建立领导小组:成立由政府官员、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代表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推动方案的实施。

2.设定时间表:明确每个阶段的目标和时间要求,确保顺利进行。

3.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职业教育提供支持和保障。

4.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职业教育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五、预期效果随着国家职业教育实施方案的落地,预计将会取得以下效果:1.职业教育质量得到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得到增强。

英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市场和政府的角色变迁

英国职业教育改革中市场和政府的角色变迁
场 的关 系经 历 了五个 阶段 的变化 。
放任倾 向与其对普通教育的频繁干预形成了鲜明对
比。政府 在职业 教育 发展 中发挥 的作 用相 当有 限 。 卡 雷利 ・ 巴耐 特认 为 , “ 个 人 和 国家 的发展 都取 决 于 全 日制技 术教 育和 专业培训 ……与德 国 、 美 国、 瑞 典


“ 自由放任” 阶段 ( 1 9 6 4年 以前 )
英 国是 二 战 时期 最忽 视 培训 学 校 和缺 英 国是市场经济 的发源地。正是市场这只“ 看 或 荷 兰相 比 , … 。英 国一 直将 企 业 培 训 不见 的手 ” 使 英 国赢 得 了世 界 霸 主 的地 位 。 而 以亚 乏 全 面 培 训 计 划 的 国家 ” 把 自发 的企 业 培 当・ 斯密为代表的 自由市场理论认 为 , 追求 自身利 作 为 培养 技 能 劳动 力 的 主要途 径 , 益 最 大化 的行 动 会 增 进 社 会 利 益 。这 种 对 个 人 利 训看作实现技能供求均衡的理想模式。在英国人看 企业作为“ 消费者” , 必然会根据“ 自身利益最大 益和社会利益一致性 的乐观态度使他相信 “ 自由放 来 ,
育的良性发展 。鉴 于此 , 应该加 强政府 的服 务职能 , 协调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冲突, 为各个利益相 关者的合作 提供制度激励 , 从而建立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模式 , 实现技 能供需的平衡。
关键词 职业教 育; 英 国; 市场 ; 政 府 G 7 1 9 . 5 6 1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3 2 1 9 ( 2 0 1 3 ) 0 4 — 0 0 8 4 — 0 6 中 图分 类 号
政府和市场是英 国教育与培训政策 的两个关 任 ” 是市场 的本质。尽管 1 9 世纪末 , 英 国的绝对优

职业改革的具体方案与落实举措

职业改革的具体方案与落实举措

职业改革的具体方案与落实举措一、引言近年来,职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工作与生活平衡的追求,使得职业改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适应这个时代的挑战和需求,许多国家都开始实施职业改革,旨在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就业机会和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

本文将探讨职业改革的具体方案与落实举措,并提出相应建议。

二、提高教育和培训机制1.改进教育内容: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只有拥有全面、创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

因此,在职业改革中需要不断完善教育内容,包括技术技能、科学素养、人际交往等方面。

2.推行终身学习:通过建立终身学习机制,鼓励人们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工作环境。

3.加强企业与教育机构合作:建立起企业和教育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促进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提供更加实用的教育和培训内容,使学习与工作能够更好地对接。

三、建立灵活工作制度1.推行弹性工作时间:允许员工按照个人需求和工作要求自由安排工作时间,增强员工对职业生涯的掌控感,并提高工作效率。

2.引入远程办公: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职位具备远程办公条件。

给予员工灵活选择远程办公方式不仅提高了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3.鼓励创新创业: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增加,政府应该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人们创新创业。

同时,在职业改革中也需要注重提供相应培训和支持服务,以降低负担和风险。

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1.建立全面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养老、医疗、失业等各方面的保障,确保每个劳动者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权益,不再因职业变迁而担忧。

2.提高就业稳定性:通过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公平竞争环境,减少非正规就业形式,增加员工的就业稳定性和权益保障。

3.推进养老体系改革:人口老龄化是当前一个严峻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实施养老体系改革,包括延迟退休、灵活退休等措施。

五、促进社会企业发展1.建立创新支持机制:为社会企业提供专门的资金支持和优惠政策以及相关培训、咨询等服务,在鼓励创新创业的同时也推动了职场多元化发展。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什么是“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是指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共同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共同肩负起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责任。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资源调配者,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企业提供实践场所和技术支持,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学校则承担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培养。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学校的优势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联合努力,高职教育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更加符合产业发展,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社会的发展。

“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服务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推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升级。

通过政府、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技术人才队伍,为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背景介绍“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承担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政府、企业和学校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主体,各自具有不同的职能和优势,通过共建共享的方式,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着发展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人才需求结构的转变和市场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长,高职教育需要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也需要不断完善,共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行(企)校”三方共建高职教育成为一种有效的模式和路径,有助于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有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在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

政府在农民职业教育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

号文件给新 型农 民做 了三个界定 , 即有文化 、 懂技 术、 会
经营。据《 中国农 村统 计 年鉴》 提供 的数 据 , 国农 民家 我
庭劳动力文化素质 是非 常低 的 , 中及 以下的 劳动 力 占 初
作为政府应该承担起 推动农村 剩余劳动力 迅速 有效 的转移 , 提升劳动效 率的责任 , 在城 市加大农 民工职业技 能培训 , 帮助他们就业 , 他们 更快 更好的融入 到城市发 让 展和城市生 活中来 。
颈” 素。 因
( ) 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 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是 党在十六 届五 中全会上 立足
新的发展实践所作 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 就是要建设 生产发
展, 生活宽裕 , 乡风文明 , 村容整洁 , 管理 民主的新型农村 。 而新农村建设 的核心要素还在于人的发展 , 即新型农 民的 培育 , 没有新型农 民 , 新农村建 设也成 妄言。2 0 06年中央
局。城市 的发展 、 新农村 的建设 、 民收入水平 的普遍提 人
高都与 占我 国人 口近七成 的农 民生 活和发展状 况息息 相
关 。农民富则 国家富 , 民强 则 国家强。然而 , 国农 村 农 我
人 口中现存劳动力的低 素质严重 阻碍 了国富民强的步伐 , 高度重视农 民教育 , 高农 民素质 , 提 已成 为我 国政府 当前
维普资讯
第2 l卷第 l期 20 08年 1 月
高等 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unl fHge orso dneE uao (h 0 h n oi c cs ora o i r r p n ec d ct nP i p yadSca Si e) h C e i l e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式选择及政府角色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职业教育在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均实现了占比半壁江山的目标。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对职业教育极端重视和大力推动的结果。

但是,毋庸讳言,我国职业教育在规模发展的同时质量提高并不明显,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并未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与推进作用也不显著。

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四十年我们基本上是循着“先做大再做强”的思路来发展职业教育的。

至于改革,尤其是以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为目标的改革,我们一直奉行着一种政府主导下的诱导式改革。

审视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这种改革模式的有效性值得怀疑。

我们有理由认为,基于现有经验之上的方式方法去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现代转型是行不通的,职业教育现代化还未走上正轨。

这表明,我们需要对现行的职业教育改革模式进行反思。

本文结合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通过两种改革模式的比较,并结合政府的角色定位,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模式选择问题,期望能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深入探讨。

在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教育质量的提升自然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如何通过改革提升办学质量?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我们不难发现,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属于一种温和的诱导式改革。

那么,什么是诱导式改革?笔者认为,诱导式改革是相对倒逼式改革而言的,是通过激励、引导成员自觉、主动开展的一种改革方式。

这种改革的基本路径是,通过政策、资金等方式,鼓励并引导部分优质学校自行开展改革实践探索,对主动启动改革者实行重点建设,将探索有效的办学实践形成典型经验或模式,再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推广改革成功经验与模式,带动职业教育整体改革。

简言之,这种改革是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启动部分改革,再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整体改革。

在这种改革模式底下,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虽然面向全体职业教育机构,但工作的着力点落在部分职业院校,改革的切入点在抓住典型,并发挥典型的辐射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

这种诱导式改革最典型的案例是“十一五”期间开始启动的职业院校示范校建设。

2005年11月,国务院下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要求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 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其目的是,“大力提升这些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能力,促进他们在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机制中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国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

”诱导式改革之所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首先与政府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有限有关。

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规模庞大,在现行的政府主导办学的体制之下,启动整体改革的资金需求量非常大,中央财政无力支付全国范围内的职业院校改革所需要的资金。

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差异大等原因,多数地方政府对发展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长期跟不上的情况下,通过这种改革方式,期望通过使用有限的中央财政资金撬动改革,以点带面,从而发挥最大的效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诱导式改革是现行管理和办学体制下的一种相对合理并具有操作性的选择。

其次,这也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不清晰有关。

四十年来,我们对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尤其是基于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特征,对于如何正确处理职业教育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认知越来越清晰。

表现在职业教育实践中,关于如何有效推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实现校企合作、产教合作培养人才,成为近十年来职业教育改革探索的重心。

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囿于现行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我们在校企如何深度融合这个关键性的问题上始终没有探索出一条有效的路子。

很显然,在国家顶层没有清晰的职业教育改革思路,尤其是对现行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没有实质性变革政策导向的背景下,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寄希望于示范校在不断借鉴教育发达国家人才培养经验模式、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实现本土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突破,无疑也是不难理解的。

但是,这种诱导式改革真的可以发挥“以点带面”扩散效应吗?事实上,以示范校建设为例,这种诱导式改革并没有起到推动这些职业院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的明显提升,也没有发挥到示范引领其他职业院校发展的作用,反而引发了一系列的消极后果。

(一)导致职教改革形式化示范校本应该是通过改革示范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示范。

但示范校的建设表明,这种示范作用没有表现出来。

对此,基层职业院校的校长有着清醒的认识。

据媒体报道:“不少校长反映,示范校应当更多地在产品技术含量、研发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力上起引领作用,不能过于强调对规模和数量的考量,关键要能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过硬的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应当更多放在内涵建设上。

”[①]由于较长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管理模式是参照普通教育来进行的,导致职业院校整体办学水平普遍较低;再加之示范校的遴选和建设属于事前激励的方式,导致在示范校试点改革过程中,建设资金并没有得到合理的使用,许多职业院校并没有在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上真正下功夫,而是为追求“政绩”刻意创建“新”模式,改革发展行为表面化、形式化、短期化、功利化现象突出。

(二)导致职教发展资金浪费示范校建设的初衷是利用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但在事实上,这种以经费资助为手段的诱导式改革的做法实质上是浪费本不充足的办学资金。

这是因为,被纳入示范校建设的职业院校本身就是“优质”学校,即包括师资、设备在内的基本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

事实上,也只有这些院校才有可能被遴选上作为重点建设的示范校。

正因为“不缺钱”,“示范校建设单位在使用项目资金时,普遍感到示范校建设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但花钱的时候,却感觉到钱要花出去也不太容易”。

[②]同时,这种试图为这些“优质”学校注资完善实训实验设施设备的做法,不仅不利于融合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的关系,反而由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示范校人才培养过程的独立性,从而使得这些职业院校更疏离了企业行业,从而没有激发以行业、企业为核心的社会力量参与主办职业教育及其人才培养。

这显然与示范校建设的初衷是相悖的。

(三)导致职教改革动力缺乏示范校建设没有真正使得这些示范校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对未能纳入示范校建设的职业院校的消极作用极大。

一方面,这种诱导式改革是以重点建设的方式来开展的,资金、政策向示范校倾斜,导致职业院校出现“马太效应”。

如果说作为拥有优质教育资源的示范校在人才培养的改革上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师资和生源基础同样薄弱的学校更难以具备改革的基本条件和创新性改革的理由,从而使得这些院校难以有启动改革的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公办职业院校所实行的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

办学效益和人才培养质量并不会直接或短时期内不会直接影响到职业院校的生存。

这种政策“保底”的功能使得职业院校是否改革、改革成效如何,都不触动职业院校及其成员的根本利益,这就使得绝大多数职业院校同样缺乏变革的压力。

综合以上,笔者认为,我国职业教育的诱导式改革的初衷是好的,在现行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下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毋庸讳言,这种改革在思维方式上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普通教育发展思维的产物。

由于这种改革始终未能触及体制改革,导致教育主管部门除了局限于在职业院校内部进行机械的、反复的调整,和意义十分有限的、微观层面的课程教学改革之外,无法真正启动深层次的变革。

事实已经证明,这种政府主导之下的重点扶持、以点带面的诱导式改革除了浪费资金之外,不能产生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转型的全局性的积极效果。

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表明,由于办学体制是在市场经济体系背景和以企业为主体的办学模式下运行的,决定了职业院校的发展与改革首先是基于市场的竞争压力,进而激发主动改革的内部动力,整体上属于自我改革与调整的范畴。

如前所述,我国职业教育的情况有所不同。

在当下职业教育政府主导、职业院校办学由政府兜底的背景下,职业教育改革缺乏来自职业教育的内部动力与来自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这种模式决定了“自改革”的有限性。

因此,真正有效的职业教育改革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外力”,即来自于市场竞争的压力。

如果说,诱导式改革强调的是来自于政府激励的改革动力,那么倒逼式改革是源于职业院校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压力。

与此相适应,与诱导式改革使用鼓励手段不同,倒逼式改革的价值取向是惩戒性的。

其基本思路是:提出发展目标,引入竞争机制,职业院校自主改革,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者生存。

简言之,诱导式改革是鼓励改革者主动改革,而倒逼式改革则使逼迫办学者主动改革,否则就会遭到淘汰。

职业教育作为高中阶段教育,与义务阶段教育最大的不同是,职业教育具备人力资源投资的属性,因此不应由政府兜底。

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职业和专业学校教育没有上述的被认为是一般教育所具有的那种邻近影响。

它是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的一个方式,类似对机器、建筑物或者其他形式的非人力资本进行的投资。

它的功能是提高人类在经济上的生产力。

”[③]因此,弗里德曼认为,政府不应该为职业教育“埋单”,政府“埋单”的结果是必然造成这些教育机构效率低下。

关于这一点,也有学者明确忠告,“各国政府,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无力迅速适应急剧变化的技术要求,或无法培养出具有最新技术水平的人才”,而“制造业在80年代后期和整个90年代的发展趋势清楚地表明,私营部门参与未来劳动力的培训是当务之急。

”[④]事实上,对于政府主导型职业教育存在的弊端,政府高层也十分清楚。

在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完全由政府主导的职业教育,很可能偏离社会需求。

”[⑤]这表明了中央高层对于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模式所进行的深刻反思,对这种模式存在的弊端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为我们明确了未来职业教育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切入点。

而在当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则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体制性变革的改革方向。

很显然,作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决定》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现代转型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路。

《决定》所提出的“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办学原则表明,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应该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出路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的改革,打破目前政府主导学校办学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这是因为,在现行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之下,企业、行业无法真正深度参与职业教育。

尽管我国出台了一大批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政策、法规,但是由于企业没有被真正纳入并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要素,这些政策、法规的实际意义并不大。

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而言,单纯的法规约束企业参与是最低层次的,以利益来激励企业参与次之,而让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才是根本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