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合集下载

聚类算法 KNN 、K-mean ,K-center FCM

聚类算法 KNN 、K-mean ,K-center   FCM

聚类算法分类
划分方法(partitioning method)k-means 层次方法(hierarchical methods) 基于密度的方法(density-based methods) 基于网格的方法(grid-based methods) 基于模型的方法(model-based methods)
Eg:样本点A –>E1=10 样本点B –>E2=11 样本点C –>E3=12 原质点O–>E4=13, 那我们选举A作为类簇的新质点。与K-means算法一样, K-medoids也是采用欧几里得距离来衡量某个样本点 到底是属于哪个类簇。终止条件是,当所有的类簇的 质点都不在发生变化时,即认为聚类结束。
K-MEANS
算法流程:
首先从聚类对象中随机选出K个对象作为类簇 的质心(当然了,初始参数的K代表聚类结果 的类簇数),对剩余的每个对象,根据它们分 别到这个K个质心的距离,将它们指定到最相 似的簇(因为K-means是利用距离来量化相似 度的,所以我们这里可以理解为是“将它们指 定到离最近最近距离的质心所属类簇”)。然 后重新计算质心位置。以上过程不断反复,直 到准则函数收敛为止。
K-MEANS
算法流程:
通常采用平方误差准则,定义如下:
其中,E代表的意思是所有类簇中各对象到其所属类簇 质点平方误差和. K:聚类结果类簇个数 Ci:第i个类簇 P:类簇中聚类对象mi:第i个类簇的质心
K-MEANS
K-MEANS
优点与不足:
优点: 能处理大型数据集,结果簇相当紧凑,并且簇和 簇之间明显分离。 不足: 1)该算法必须事先给定类簇数和质点,簇数和 质点的初始值设定往往会对聚类的算法影响较 大。 2 ) 通常会在获得一个局部最优值时停止。

常见的划分式聚类算法

常见的划分式聚类算法

常见的划分式聚类算法
常见的划分式聚类算法有k-means算法、CLARA算法和k-medoids 算法。

首先,k-means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划分式聚类算法。

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随机选取k个中心点,将数据集中的点按照离它们最近的中心点进行分类,再计算每个簇的新中心,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簇的中心不再变化或者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该算法的优点在于它的速度快且容易实现,而缺点是它对k值的选择要求比较高,且对于数据集中有噪声和离群点的情况表现不佳。

其次,CLARA算法是一种改进了k-means算法的方法。

该算法是在多次随机抽样的基础上运行k-means算法,以避免出现单次随机抽样得到的聚类结果的不确定性。

该算法的优点在于它对于噪声点的容忍性更高,缺点是它的时间复杂度比较高。

最后,k-medoids算法是一种基于中心点的划分式聚类算法。

该算法与k-means算法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中心点不再是各个簇中心点的平均值,而是簇中最能代表该簇的数据点。

该算法的优点在于它对噪声和离群点表现良好,缺点是它的计算复杂度高于k-means算法。

综上所述,常见的划分式聚类算法有k-means算法、CLARA算法和k-medoids算法。

每种算法都有其优点和限制,选择哪一种算法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和需要考虑。

常用的聚类算法

常用的聚类算法

常用的聚类算法
1聚类算法概述
聚类算法是一种无监督学习算法,它可以根据样本的内在特征将它们分组到不同的簇中,而不需要人工的参与。

它的实质是把同类的对象划分到同一个簇,把不同类的对象分到不同的簇,以达到将类似的物体进行自动分组的目的。

聚类的结果要求能将类似的对象划分到同一簇,而将不同的对象划分到不同簇,相邻簇中可以有极少数据点的相异。

2常用聚类算法
1.K-Means
K-means是最流行的聚类算法,它简单、速度快,可以根据数据特征把数据点分成K个不同簇,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2.层次聚类算法
层次聚类算法是一种树形聚类算法,将数据按照层级结构编码成树结构,采用分支和合并的方法,将给出的数据逐步聚合。

3.谱聚类算法
谱聚类算法对密集网络数据具有很好的分类能力,将相似性LR矩阵作为分析基础,使用其提取节点之间的相似程度,将节点分为多个簇。

4.EM聚类算法
EM聚类算法是一种高效的聚类算法,主要利用期望最大算法,利用概率模型对数据进行聚类,通过计算数据的对应度和估计模型参数,将数据划分到若干个类中。

总的来说,聚类算法最终的目的都是将一些数据表示的对象,根据某种特征的相似性,划分到不同的组中,以构建一种新的结构,使具有相似特征的样本分为一组,从而帮助更好地理解数据并协助作出正确的决策。

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总结

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总结

聚类算法和分类算法总结聚类算法总结原⽂:聚类算法的种类:基于划分聚类算法(partition clustering)k-means:是⼀种典型的划分聚类算法,它⽤⼀个聚类的中⼼来代表⼀个簇,即在迭代过程中选择的聚点不⼀定是聚类中的⼀个点,该算法只能处理数值型数据k-modes:K-Means算法的扩展,采⽤简单匹配⽅法来度量分类型数据的相似度k-prototypes:结合了K-Means和K-Modes两种算法,能够处理混合型数据k-medoids:在迭代过程中选择簇中的某点作为聚点,PAM是典型的k-medoids算法CLARA:CLARA算法在PAM的基础上采⽤了抽样技术,能够处理⼤规模数据CLARANS:CLARANS算法融合了PAM和CLARA两者的优点,是第⼀个⽤于空间数据库的聚类算法FocusedCLARAN:采⽤了空间索引技术提⾼了CLARANS算法的效率PCM:模糊集合理论引⼊聚类分析中并提出了PCM模糊聚类算法基于层次聚类算法:CURE:采⽤抽样技术先对数据集D随机抽取样本,再采⽤分区技术对样本进⾏分区,然后对每个分区局部聚类,最后对局部聚类进⾏全局聚类ROCK:也采⽤了随机抽样技术,该算法在计算两个对象的相似度时,同时考虑了周围对象的影响CHEMALOEN(变⾊龙算法):⾸先由数据集构造成⼀个K-最近邻图Gk ,再通过⼀个图的划分算法将图Gk 划分成⼤量的⼦图,每个⼦图代表⼀个初始⼦簇,最后⽤⼀个凝聚的层次聚类算法反复合并⼦簇,找到真正的结果簇SBAC:SBAC算法则在计算对象间相似度时,考虑了属性特征对于体现对象本质的重要程度,对于更能体现对象本质的属性赋予较⾼的权值BIRCH:BIRCH算法利⽤树结构对数据集进⾏处理,叶结点存储⼀个聚类,⽤中⼼和半径表⽰,顺序处理每⼀个对象,并把它划分到距离最近的结点,该算法也可以作为其他聚类算法的预处理过程BUBBLE:BUBBLE算法则把BIRCH算法的中⼼和半径概念推⼴到普通的距离空间BUBBLE-FM:BUBBLE-FM算法通过减少距离的计算次数,提⾼了BUBBLE算法的效率基于密度聚类算法:DBSCAN:DBSCAN算法是⼀种典型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采⽤空间索引技术来搜索对象的邻域,引⼊了“核⼼对象”和“密度可达”等概念,从核⼼对象出发,把所有密度可达的对象组成⼀个簇GDBSCAN:算法通过泛化DBSCAN算法中邻域的概念,以适应空间对象的特点DBLASD:OPTICS:OPTICS算法结合了聚类的⾃动性和交互性,先⽣成聚类的次序,可以对不同的聚类设置不同的参数,来得到⽤户满意的结果FDC:FDC算法通过构造k-d tree把整个数据空间划分成若⼲个矩形空间,当空间维数较少时可以⼤⼤提⾼DBSCAN的效率基于⽹格的聚类算法:STING:利⽤⽹格单元保存数据统计信息,从⽽实现多分辨率的聚类WaveCluster:在聚类分析中引⼊了⼩波变换的原理,主要应⽤于信号处理领域。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1.初始化:随机选择K个质心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2.分配:对于每个样本,计算其与K个聚类中心的距离,将其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

3.更新:计算每个聚类中所有样本的平均值,更新聚类中心。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变化或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K-means算法的优点是简单、高效,并且在大规模数据集上也能得到较好的结果。

然而,K-means算法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算法对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非常敏感,不同的初始聚类中心可能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

其次,K-means算法假设每个聚类的形状是球形的,对于非球形聚类效果不佳。

此外,K-means算法需要预先指定聚类的个数K,而对于未知聚类个数的情况下,很难确定合适的K值。

为了解决K-means算法的缺点,一些改进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被提出。

例如,K-medoids算法使用实际样本作为聚类中心,而不是计算样本的平均值。

这种方法更适用于非球形聚类。

另一个改进是谱聚类算法,它通过图论的方法将数据集转化为一个图,然后使用图划分的方法进行聚类。

除了K-means算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例如,二分K-means算法将数据集划分为两个聚类,然后逐步将每个聚类划分为更小的聚类,直到满足停止条件。

此外,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如DBSCAN)也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它将数据集划分为不规则形状的聚类。

总之,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是一种将数据集划分为不相交的子集的算法。

K-means算法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但也存在一些缺点。

为了解决这些缺点,一些改进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被提出。

这些算法在不同的数据集和应用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kmeans算法的原理

kmeans算法的原理

kmeans算法的原理
K-means算法是一种典型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其原理是将数据集划分为K个簇,使得每个数据点都属于最近的簇,并且簇的中心是所有数据点的平均值。

K-means算法的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初始化:选择要将数据集分成K个簇,并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簇中心。

2. 分配:将每个数据点分配到距离其最近的簇中心,每个数据点只能属于一个簇。

3. 更新:根据分配的数据点更新簇中心点,这是通过计算属于每个簇的数据点的平均值来实现的。

4. 重复:重复步骤2和3,直到簇中心点不再发生变化,或者达到预定的迭代次数。

K-means算法利用相似性度量方法来衡量数据集中所有数据之间的关系,将关系比较密切的数据划分到一个集合中。

该算法具有运算速度快,执行过程简单的优点,在很多大数据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上是K-means算法的基本原理,可以咨询数学专业人士或查阅算法类书籍了解更多信息。

MATLAB实现FCM聚类算法

MATLAB实现FCM聚类算法

MATLAB实现FCM聚类算法本⽂在阐述聚类分析⽅法的基础上重点研究FCM聚类算法。

FCM算法是⼀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它的思想是使得被划分到同⼀簇的对象之间相似度最⼤,⽽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最⼩。

最后基于MATLAB实现了对图像信息的聚类。

第1章概述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项重要功能,⽽聚类算法是⽬前研究的核⼼,聚类分析就是使⽤聚类算法来发现有意义的聚类,即“物以类聚”。

虽然聚类也可起到分类的作⽤,但和⼤多数分类或预测不同。

⼤多数分类⽅法都是演绎的,即⼈们事先确定某种事物分类的准则或各类别的标准,分类的过程就是⽐较分类的要素与各类别标准,然后将各要素划归于各类别中。

确定事物的分类准则或各类别的标准或多或少带有主观⾊彩。

为获得基于划分聚类分析的全局最优结果,则需要穷举所有可能的对象划分,为此⼤多数应⽤采⽤的常⽤启发⽅法包括:k-均值算法,算法中的每⼀个聚类均⽤相应聚类中对象的均值来表⽰;k-medoid算法,算法中的每⼀个聚类均⽤相应聚类中离聚类中⼼最近的对象来表⽰。

这些启发聚类⽅法在分析中⼩规模数据集以发现圆形或球状聚类时⼯作得很好,但当分析处理⼤规模数据集或复杂数据类型时效果较差,需要对其进⾏扩展。

⽽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法,属于基于⽬标函数的模糊聚类算法的范畴。

模糊C均值聚类⽅法是基于⽬标函数的模糊聚类算法理论中最为完善、应⽤最为⼴泛的⼀种算法。

模糊c均值算法最早从硬聚类⽬标函数的优化中导出的。

为了借助⽬标函数法求解聚类问题,⼈们利⽤均⽅逼近理论构造了带约束的⾮线性规划函数,以此来求解聚类问题,从此类内平⽅误差和WGSS(Within-Groups Sum of Squared Error)成为聚类⽬标函数的普遍形式。

随着模糊划分概念的提出,Dunn[10]⾸先将其推⼴到加权WGSS函数,后来由Bezdek扩展到加权WGSS的⽆限族,形成了FCM聚类算法的通⽤聚类准则。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Partition-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是一种将数据集划分为不相交的子集的聚类算法。

这些子集被称为簇(clusters),每个簇对应于一个聚类。

本文将介绍三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K-Means、K-Medoids和X-Means。

K-Means算法是最常用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之一、算法基于欧氏距离度量样本之间的相似性。

其步骤如下:1.随机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

2.对于每个样本,计算其与每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

3.更新每个聚类的中心为该聚类中所有样本的平均值。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K-Medoids算法是K-Means的一个变种,其不使用样本的平均值作为聚类中心,而是使用样本本身作为中心点,称为Medoid。

其步骤如下:1.随机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

2.对于每个样本,计算其与每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分配给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

3. 对于每个聚类,选择一个样本作为Medoid,该样本到该聚类其他样本的总距离最小。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X-Means算法是一种自动确定聚类数量的算法。

其基于K-Means算法,通过比较每个聚类的准则分数来决定是否拆分聚类。

其步骤如下:1.初始化一个聚类,将所有样本分配给该聚类。

2.对于每个聚类,计算其准则分数(如BIC或SSE)。

3.如果聚类的准则分数小于一些阈值,则不再拆分该聚类。

4. 如果聚类的准则分数大于阈值,则根据K-Means算法拆分聚类为两个子聚类。

5.重复步骤2至4,直到所有聚类都不再拆分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具有易于理解和实现的优点,并且对大型数据集也具有可扩展性。

然而,它们对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较为敏感,可能会陷入局部最优解。

因此,对于不同的数据集,需要多次运行算法以获得较好的结果。

聚类算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聚类算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 二) 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层次的方法对给定的数据 对象集合进行层次的分解。根据层次的分解如何形成,层次 的方法可以分为凝聚和分裂两大类。凝聚方法,也称为自底 向上的方法,一开 始 将 每 个 对 象 作 为 单 独 的 一 个 类,然 后 相 继地合并相近的类,直到所有的对象都合并成一个类( 层次 的最上层) ,或者达到一个终止条件。分裂方法,也称为自顶 向下的方法,一开 始 将 所 有 的 对 象 置 于 一 个 类 中,在 迭 代 的 每一步中,类被分 裂 为 更 小 的 类,直 到 每 个 类 只 包 含 一 个 对 象为止,或者达到一个终止条件。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2 期
浅谈聚类算法及其存在的问题
□杨 柳 张俊芝
【摘 要】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聚类分析。聚类是指将物理或抽象对象的集合分组成为由类似的对象组成的多个 类的过程。通过聚类使得同一组内的数据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组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较低。本文简单介 绍了几种常见的聚类分析算法及这些算法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
·68·
Industrial & Science Tribune 2012.(11).2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 年第 11 卷第 2 期
( 三)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绝大多数划分方法基于对 象之间的距离进 行 聚 类,这 样 的 方 法 只 能 发 现 球 状 的 类,而 在发现任意形状的类上遇到了困难,因此出现了基于密度的 聚类方法。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认为一个数据空间中,高密 度的数据对象区域被低密度的对象区域所分割。其主要思 想是: 只要邻近区域的密度( 对象或数据点的数目) 超过某个 阈值,就继续聚类。也就是说,对给定类中的每个数据点,在 一个给定范围的区域内必须至少包含某个数目的点。这样 的方法可以过滤“噪音”数据,发现任意形状的类。Ester 等 提出的 DBSCAN[31]( Density - 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 就是一种常用的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 该算法将具 有 足 够 高 密 度 的 区 域 划 分 为 类,并 可 以 在 带 有 “噪音”的空间数据中发现任意形状的类。

常规聚类算法

常规聚类算法

常规聚类算法常规聚类算法是一种重要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对大规模数据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归纳。

通过对数据进行聚类,我们可以发现数据中的隐藏模式、规律和关系,从而为后续的数据挖掘、预测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常规聚类算法主要分为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和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每种算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主要包括K-means算法和K-medoids算法。

K-means算法是一种常用且广泛应用的聚类算法,它将数据分成K个簇,每个簇的中心点代表了该簇的平均值。

该算法通过迭代的方式,将数据点不断归类到离其最近的簇中,直到达到稳定状态。

K-medoids算法是一种改进的K-means算法,它将簇的中心点定义为簇中所有数据点中与其他点的平均距离最小的点,从而可以更准确地划分簇。

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主要包括凝聚层次聚类算法和分裂层次聚类算法。

凝聚层次聚类算法从每个数据点作为一个簇开始,然后通过计算两个最相似簇之间的距离来合并簇,直到形成一个大的簇。

分裂层次聚类算法则相反,从一个大的簇开始,然后通过计算簇中数据点之间的距离来分裂簇,直到形成多个小的簇。

这种算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聚类,从而可以灵活地控制聚类的粒度。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主要包括DBSCAN算法和OPTICS算法。

DBSCAN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它通过确定数据点的密度来划分簇,具有自动确定簇数和可处理噪声的优点。

OPTICS算法是DBSCAN算法的扩展,它通过将数据点的密度和可达距离进行排序,形成一个密度可达图,并根据该图来划分簇。

这种算法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中的离群点和噪声。

在使用常规聚类算法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选择和预处理。

合适的数据选择和预处理可以提高聚类算法的效果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聚类结果的解释和评估。

解释聚类结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据中的模式和关系,评估聚类结果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算法的优劣和稳定性。

【原创】数据挖掘案例——ReliefF和K-means算法的医学应用

【原创】数据挖掘案例——ReliefF和K-means算法的医学应用

【原创】数据挖掘案例——ReliefF和K-means算法的医学应⽤ 数据挖掘⽅法的提出,让⼈们有能⼒最终认识数据的真正价值,即蕴藏在数据中的信息和知识。

数据挖掘 (DataMiriing),指的是从⼤型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中提取⼈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信息,数据挖掘是⽬前国际上,数据库和信息决策领域的最前沿研究⽅向之⼀。

因此分享⼀下很久以前做的⼀个⼩研究成果。

也算是⼀个简单的数据挖掘处理的例⼦。

1.数据挖掘与聚类分析概述数据挖掘⼀般由以下⼏个步骤:(l)分析问题:源数据数据库必须经过评估确认其是否符合数据挖掘标准。

以决定预期结果,也就选择了这项⼯作的最优算法。

(2)提取、清洗和校验数据:提取的数据放在⼀个结构上与数据模型兼容的数据库中。

以统⼀的格式清洗那些不⼀致、不兼容的数据。

⼀旦提取和清理数据后,浏览所创建的模型,以确保所有的数据都已经存在并且完整。

(3)创建和调试模型:将算法应⽤于模型后产⽣⼀个结构。

浏览所产⽣的结构中数据,确认它对于源数据中“事实”的准确代表性,这是很重要的⼀点。

虽然可能⽆法对每⼀个细节做到这⼀点,但是通过查看⽣成的模型,就可能发现重要的特征。

(4)查询数据挖掘模型的数据:⼀旦建⽴模型,该数据就可⽤于决策⽀持了。

(5)维护数据挖掘模型:数据模型建⽴好后,初始数据的特征,如有效性,可能发⽣改变。

⼀些信息的改变会对精度产⽣很⼤的影响,因为它的变化影响作为基础的原始模型的性质。

因⽽,维护数据挖掘模型是⾮常重要的环节。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采⽤的核⼼技术,成为该研究领域中⼀个⾮常活跃的研究课题。

聚类分析基于”物以类聚”的朴素思想,根据事物的特征,对其进⾏聚类或分类。

作为数据挖掘的⼀个重要研究⽅向,聚类分析越来越得到⼈们的关注。

聚类的输⼊是⼀组没有类别标注的数据,事先可以知道这些数据聚成⼏簇⽖也可以不知道聚成⼏簇。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根据⼀定的聚类准则,合理划分记录集合,从⽽使相似的记录被划分到同⼀个簇中,不相似的数据划分到不同的簇中。

FCM聚类算法介绍

FCM聚类算法介绍

FCM 聚类算法介绍FCM 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它的思想就是使得被划分到同一簇的对象之间相似度最大,而不同簇之间的相似度最小。

模糊C 均值算法是普通C 均值算法的改进,普通C 均值算法对于数据的划分是硬性的,而FCM 则是一种柔性的模糊划分。

在介绍FCM 具体算法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些模糊集合的基本知识。

6.1.1 模糊集基本知识[21]首先说明隶属度函数的概念。

隶属度函数是表示一个对象x 隶属于集合A 的程度的函数,通常记做μA (x),其自变量范围是所有可能属于集合A 的对象(即集合A 所在空间中的所有点),取值范围是[0,1],即0<=1,μA (x)<=1。

μA (x)=1表示x 完全隶属于集合A ,相当于传统集合概念上的x ∈A 。

一个定义在空间X={x}上的隶属度函数就定义了一个模糊集合A ,或者叫定义在论域X={x}上的模糊子集~A 。

对于有限个对象x 1,x 2,……,x n 模糊集合~A 可以表示为: }|)),({(~X x x x A i i i A ∈=μ (6.1) 有了模糊集合的概念,一个元素隶属于模糊集合就不是硬性的了,在聚类的问题中,可以把聚类生成的簇看成模糊集合,因此,每个样本点隶属于簇的隶属度就是[0,1]区间里面的值。

6.1.2 K 均值聚类算法(HCM)介绍K 均值聚类,即众所周知的C 均值聚类,已经应用到各种领域。

它的核心思想如下:算法把n 个向量x j (1,2…,n)分为c 个组G i (i=1,2,…,c),并求每组的聚类中心,使得非相似性(或距离)指标的价值函数(或目标函数)达到最小。

当选择欧几里德距离为组j 中向量x k 与相应聚类中心c i 间的非相似性指标时,价值函数可定义为:∑∑∑=∈=-==c i Gi x k i k c i k c x Ji J 1,21)||||((6.2)这里∑∑=∈-=c i Gi x k i k k c xJi 1,2)||||(是组i 内的价值函数。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是一种将数据集划分为不重叠的子集或簇的聚类方法。

与层次聚类和密度聚类方法不同,它不需要事先指定簇的数量,而是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优化簇的质量,直到达到停止准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的原理、常用算法以及优缺点。

首先,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将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簇,其中每个簇由一个或多个样本组成。

最初,每个样本被视为一个簇,然后通过迭代的方式合并或划分簇,直到满足停止准则。

停止准则可以是指定的迭代次数、簇质量的阈值或者簇数量的稳定。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的核心是确定簇质量的评价准则。

常用的评价准则有紧密性和分离性。

紧密性衡量了簇内样本的相似度或者紧密度,而分离性衡量了不同簇之间的差异或者分离度。

常见的评价准则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和余弦相似度等。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算法。

其中,K-means是最常用和经典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之一、K-means算法首先随机选择K个样本作为初始质心,然后将每个样本分配到距离最近的质心所在的簇中。

接着,重新计算每个簇的质心,并重复分配和更新过程,直到达到停止准则。

K-means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较低,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除了K-means算法,还有一些其他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Bisecting K-means算法首先将整个数据集视为一个簇,然后逐步选择和划分最不紧密的簇,直到达到预设的簇数量。

CLARA算法是一种基于采样的算法,它通过对数据集进行随机采样并执行多次K-means算法,得到多个解,并选择最优解作为最终结果。

PAM算法(Partitioning AroundMedoids)是一种聚类算法,它以实际样本作为质心,而不是样本的平均值,更适用于处理离群点和噪声。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有一些优点和缺点。

首先,它们对大规模数据集和高维数据集的处理效果较好。

其次,它们不需要事先指定簇的数量,而是根据数据的特性自动确定簇的数量。

然而,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对质心的初始选择很敏感,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基于划分的K—means聚类算法

基于划分的K—means聚类算法

( 1 .亳州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系; 2 . 安徽电力 亳州供电公司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安徽
亳州 2 3 6 8 0 0 )


要:文 中首先介绍 了聚类分析 的涵义,然后分析 K— m e a n s 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划分聚
类 的三 个关键 点 ,最后 通过具 体的 实例 讲 解 了 K—m e a n s 算 法的 实现 。 关键 词 :聚类 分析 ;K—m e a n s 算 法 ;簇 中心
A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f i r s l t y i n t r o d u c e s t h e d e i f n i t i o n o f c l u s t e r a n a l y s i s ,t he n a n a l y z e s he t g e n e r a l i d e a o f K— me a n s a l g o i r t h m a n d t h e hr t e e c r u c i a l p o i n t s o f t y p i f y i n g c l u s t e i r n g . F i n a l l y e x p l a i n s t 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 o f K —me a n s a l — g o r i t h m t h r o u g h a c o n c r e t e e x a mp l e . Ke y wo r d s :C l u s t e r An a l y s i s ; K —me a n s A l g o it r hm ; C l u s t e r C e n t e r

基于聚类算法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

基于聚类算法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

基于聚类算法的用户行为分析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用户行为数据变得格外重要。

为了更好地对用户进行定向推荐、个性化服务和精细化营销等方面的工作,用户行为分析成为了互联网领域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而聚类算法则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算法。

一、聚类算法聚类是指将一组数据分成相似度高的不同组别的过程。

其中,数据之间的相似度可以通过算法中的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等方式计算得出。

聚类算法主要有以下三种:1. 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该算法以密度为核心,通过数据点的密度将不同的数据点聚合成不同的簇。

其中比较知名的算法有DBSCAN和OPTICS等。

2. 基于层次的聚类算法该算法是将数据点逐渐合并成不同的簇,直到所有数据点都被分配在某个簇中为止。

其中比较知名的算法有AGNES(自底向上聚合)和DIANA(自顶向下划分)等。

3.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该算法是将数据点逐步分配到不同的簇中,直到分配的策略符合最优的条件为止。

其中比较知名的算法有k-means、CLUSTER 等。

二、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分析是指从用户的运营活动、访问数据、行为数据等多个维度入手,对用户进行深度分析,以获取用户需求、使用习惯、偏好等相关信息,并根据分析结果输出决策和行动方案,以达到更好的引流和转化的效果。

在用户行为分析的过程中,聚类算法可用于对用户行为进行分类,为不同的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推荐。

例如,我们在电商网站上对不同用户进行分类。

则可通过聚类算法算法将不同的用户分为以下几类:1. 高消费用户群这一群人在网站上消费额特别高,他们的购物车里常常盛满着最新最热的商品。

2. 低消费高频用户群这一群人虽然单笔消费额度不高,但访问频率极高,购物车总处于满载状态。

3. 沉默用户群这一群人曾经访问过网站,但近期一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4. 浏览用户群这一群人只是短暂浏览了一下商品,但并没有完成购买行为。

通过以上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为每一类用户做出不同的策略,比如通过对高消费用户进行升级服务,对低消费用户提供特别的优惠券刺激消费,针对沉默用户进行召回回访等。

简要说明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的基本原理

简要说明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的基本原理

简要说明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的基本原理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个子集,每个子集代表一个簇,然后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优化簇的质量,直到满足停止条件为止。

具体来说,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初始化:随机选择k个数据点作为初始簇中心。

2. 分配:对于每个数据点,计算其与各个簇中心的距离,将其分配到距离最近的簇中。

3. 更新:对于每个簇,重新计算其簇中心。

4. 重复步骤2和3,直到簇的质量不再发生明显变化或达到预设的迭代次数。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计算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但是,由于其初始簇中心的随机选择可能导致结果不稳定,且对于不同形状、密度的簇效果不一定好,因此需要进行多次运行并选择最优结果。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还有一些改进算法,如k-means++算法、二分k-means算法等,可以进一步提高聚类效果和稳定性。

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数据
集划分为若干个子集,通过迭代的方式不断优化簇的质量,适用于大规模数据集。

但是需要注意其结果不稳定的问题,需要进行多次运行并选择最优结果。

基于划分和层次的混合动态聚类算法

基于划分和层次的混合动态聚类算法
HAO n — i g Ho g x n , ZHU 。 a , CHEN n , LIM in Yu qu n Ge g -a
( . colfC m ue cec 1 Sh o o o p t Si e& Tlcmm nct n n ier g, ins nvrt, hna gJ n s 10 3 hn r n e o u i i sE gnei JaguU i sy Z e in i gu22 1 ,C i e ao n ei j a a;2 Sho o I o- . col n r f f mai c ne N n ui U i rt,N nn 1 85, hn ) t nSic , f gA dt nv sy af g2 1 1 C ia o e i ei i
,李 米 娜 郝洪星 ,朱玉全 ,陈 耿 。
(. 1 江苏大 学 计 算机科 学与通信 工程 学 院 ,江 苏 镇 江 2 2 1 ;2 南京 审计 学院 信 息科 学 学院 , 10 3 . 南京 2 11 ) 185 摘 要 :针 对 划分聚 类对初 始值较 为敏 感 以及层 次聚 类 时间复 杂度 高等缺 陷 , 出 了一种 基 于划 分和 层 次 的混 提
第2 8卷第 1期 2 1 年 1月 01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 l ai n Re e rh o mp tr p i t s a c fCo u e s c o
Vo . 8 No 1 12 .
J n 01 a .2 1
基 于 划 分 和层 次 的混 合 动 态 聚 类 算 法 米
d i1 .9 9 ji n 10 —6 5 2 1 . 1 0 2 o:0 3 6 /.s .0 13 9 .0 0 . 1 s 1
Hy rd d n mi l se i g ag rt m a e n p ri o n i r r h c lc u trn b i y a c cu t rn l o i h b s d o a t i n a d h e a c i a l se i g t

k-means聚类算法简介

k-means聚类算法简介

k-means聚类算法简介k-means 算法是一种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它以k 为参数,把n 个数据对象分成k 个簇,使簇内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簇间的相似度较低。

1. 基本思想k-means 算法是根据给定的n 个数据对象的数据集,构建k 个划分聚类的方法,每个划分聚类即为一个簇。

该方法将数据划分为n 个簇,每个簇至少有一个数据对象,每个数据对象必须属于而且只能属于一个簇。

同时要满足同一簇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高,不同簇中的数据对象相似度较小。

聚类相似度是利用各簇中对象的均值来进行计算的。

k-means 算法的处理流程如下。

首先,随机地选择k 个数据对象,每个数据对象代表一个簇中心,即选择k 个初始中心;对剩余的每个对象,根据其与各簇中心的相似度(距离),将它赋给与其最相似的簇中心对应的簇;然后重新计算每个簇中所有对象的平均值,作为新的簇中心。

不断重复以上这个过程,直到准则函数收敛,也就是簇中心不发生明显的变化。

通常采用均方差作为准则函数,即最小化每个点到最近簇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

新的簇中心计算方法是计算该簇中所有对象的平均值,也就是分别对所有对象的各个维度的值求平均值,从而得到簇的中心点。

例如,一个簇包括以下 3 个数据对象{(6,4,8),(8,2,2),(4,6,2)},则这个簇的中心点就是((6+8+4)/3,(4+2+6)/3,(8+2+2)/3)=(6,4,4)。

k-means 算法使用距离来描述两个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似度。

距离函数有明式距离、欧氏距离、马式距离和兰氏距离,最常用的是欧氏距离。

k-means 算法是当准则函数达到最优或者达到最大的迭代次数时即可终止。

当采用欧氏距离时,准则函数一般为最小化数据对象到其簇中心的距离的平方和,即。

其中,k 是簇的个数,是第i 个簇的中心点,dist(,x)为X 到的距离。

2. Spark MLlib 中的k-means 算法Spark MLlib 中的k-means 算法的实现类KMeans 具有以下参数。

基于节点划分聚类的PBFT共识算法

基于节点划分聚类的PBFT共识算法

基于节点划分聚类的PBFT共识算法
秦伟杰
【期刊名称】《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年(卷),期】2023()1
【摘要】由于集群中节点数量增多的需求,可扩展性问题一直是PBFT共识算法的研究热点。

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划分聚类的PBFT共识算法,称为KPBFT算法。

为减少PBFT算法中节点数量过大导致共识效率下降的问题,根据节点在PBFT共识过程中的响应情况作为数据维度,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对集群中的节点进行划分聚类并分级。

选择聚类后的各级节点簇参与不同的共识过程,可以减少参与共识的节点总数,并且提高参与共识的节点质量。

通过本地多节点仿真实验对比分析,节点划分聚类后的KPBFT算法可有效减少通信开销,提升多节点环境下的共识效率,使集群具有更好的可扩展性。

【总页数】5页(P65-69)
【作者】秦伟杰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
【相关文献】
1.一种基于谱聚类分析的物联网节点安全控制域划分算法
2.基于相邻节点聚类的社团划分算法
3.基于节点多属性相似性聚类的社团划分算法
4.基于积分选择PBFT共识算法的果品质量溯源
5.主节点随机选取的改进PBFT共识算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阅读报告课程名称:《模式识别》课程编号:题目: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研究生: 学号:论文评语:成绩: 任课教师: 评阅日期: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2016-11-20摘要: 聚类分析是数据挖掘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已经提出了许多聚类算法,划分方法是其中之一。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就是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分类问题。

本文介绍了聚类的定义以及聚类算法的种类,详细阐述了K 均值聚类算法和K中心点聚类算法的基本原理并对他们的性能进行分析,对近年来各学者对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对其具体应用实例作简要介绍。

关键字:数据挖掘;聚类;K 均值聚类算法;K 中心点聚类算法;K众数算法;k多层次聚类算法Partitional clustering algorithmsAbstract:Clustering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data mining, many clustering algorithm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dividing method is one of them. Based on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 is divided into classific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this paper,we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clustering and type of clustering algorithm,the basic principle of 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K-center clustering algorithm are expounded in detail,we also analyze their performance,the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the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partitioning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comb,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s specific application instance.Key words:Data mining;clustering;k-means clustering algorithms;k-medoids clustering algorithms;k-modes clustering algorithms ;k-prototype clustering algorithms1.引言把单个的数据对象的集合划分为相类似的样本组成的多个簇或多个类的过程,这就叫聚类[1]。

在无监督的情况下,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这就是聚类。

将数据空间中的所有数据点分别划分到不同的类中,相近距离的划分到相同类,较远距离的划分到不同类,这就是聚类的目的.聚类分析常作为一种数据的预处理过程被用于许多应用当中,它是更深一步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基础。

人们通过聚类分析这一最有效的手段来认识事物、探索事物之间的在联系,而且,关联规则等分析算法的预处理步骤也可以用它。

现在,在气象分析中,在图像处理时,在模式识别领域,在食品检验过程中,都有用到它。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网络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大批量的数据不断涌现。

怎样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这对聚类分析技术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

只有具有处理高维的数据的能力的聚类算法才能解决该问题. 研究者们开始设计各种聚类算法,于是,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便应运而生,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正文1 聚类概述1.1定义聚类的定义[2]为:在已知的数据的集合中,寻找数据点集的同类的集合.其中,每一个数据集合为一个类,还确定了一个区域,区域中的对象的密度高于其他区域中的对象的密度.聚类的实质就是“把数据集合中的所有数据分成许多的类簇,其中必有一个类簇的实体它们都是相似的,而其它不同类簇的实体它们是不相似的;一个类簇是被测试空间中的点的会聚,而且,同一个类簇的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小于不同的类簇的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一个包含的密度相对较高的点集的多维空间中的连通区域可以被描述为一个类簇,这时,它们可以借助包含的密度相对较低的点集的区域与其他的区域分离开来。

”1.2聚类算法的种类截止目前,经典的聚类方法[3]有基于划分的方法,也有基于层次的方法,更有基于密度的方法,还有基于网格的方法及基于模型的方法。

1.2.1划分方法(partitioning methods)给定一个数据集D,其包含有n 个数据对象,用一个划分方法来构建数据的k 个划分,每一个划分表示一个类,且k≤n。

即它将数据对象划分为个簇,并满足以下两点要求:1)每一个组至少包含一个数据对象;2)每一个数据对象必须属于某一个组.假定要构建的划分其数目为k,划分方法就是:首先,先创建一个初始的划分,然后,再采用一种迭代的重定位的技术,通过将数据对象在划分间来回的移动来改进划分.一个好划分的准则为:同一类中的数据对象之间要尽可能的“接近”,而不同的类中的数据对象之间要尽可能的“远离”。

1.2.2层次方法(hierarchical methods)对给定的数据对象的集合进行层次的分解就是层次的方法.依据层次分解的形成过程,该方法可分为凝聚的层次聚类和分裂的层次聚类两类. 自底向上进行的层次分解为凝聚的(agglomerative)层次聚类;自顶向下进行的层次分解为分裂的(divisive)层次聚类. 分裂的层次聚类先把全体对象放在一个类中,再将其渐渐地划分为越来越小的类,依此进行,一直到每一个对象能够自成一类.而凝聚的层次聚类则是先将每一个对象作为一个类,再将这些类逐渐地合并起来形成相对较大的类,依此进行,一直到所有的对象都在同一个类中方结束。

1.2.3密度方法(density-based methods)大多数的聚类算法都是用距离来描述数据间的相似性性质的,这些方法只能发现球状的类,而在其他形状的类上,这些算法都无计可施.鉴于此,就只能用密度(密度实际就是对象或数据点的数目)将其的相似性予以取代,该方法就是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

密度的方法的思想:一旦“领域”的密度超过某一个阈值,就将给定的簇继续的增长.该算法还能有效的去除噪声。

1.2.4网格的方法(grid-based methods)先把对象空间量化成有限数目的单元,将其形成一个网格空间,再对该空间进行聚类,这就是网格的方法.其主要优点为处理速度快,因为它的处理速度只与量化空间中的每一维的单元数目相关,而与数据对象的数目无关.1.2.5模型的方法(model-based methods)基于模型的方法就是先给每一个聚类假定一个模型,再去寻找能较好的满足该模型的数据的集合。

此模型也许是数据点在空间中的密度分布的函数,也许是其它.其潜在的假定为: 一系列概率的分布决定该目标数据的集合. 统计方案、神经网络方案通常是其研究的两种方向。

2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给定一个数据集D,其包含有n个数据对象,用一个划分方法来构建数据的k个划分,每一个划分表示一个类,且k≤n。

根据D 的属性,使得同一类中的数据对象之间尽可能的“接近”,而不同的类中的数据对象之间尽可能的“远离”。

2.1K-均值聚类算法2.1.1K均值聚类算法[4]基本原理随机选k个点作为初始的聚类的中心点,根据每个样本到聚类的中心之间的距离,把样本归类到相距它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代表的类中,再计算样本均值.如若相邻的两个聚类中心无变化,调整立即结束,如若不然,该过程不断重复进行。

其特点是:在每次迭代的时候,均要检查每一个样本分类,看该分类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话,就要在全部的样本中进行调整,调整好后,对聚类的中心进行修改,再进行下一次迭代;如若分类正确,聚类的中心就不再调整了,标准测度函数也就收敛了,算法也就结束了。

2.1.2K均值聚类算法步骤输入项为:簇的数目k及包含有n个对象的数据的集合。

输出项为:k个簇。

具体的方法:1)在数据的对象的集合中,任选k个对象作为初始的簇的中心;2)依据簇中的对象的平均值,为每一个对象重新予以最相似的簇;3)更新簇的平均值(即计算每一个簇中的对象的平均值);4)重复2)3)两个步骤;5)一直到不再发生变化为止。

图1 K-means算法过程示意图Fig 1 K-means algorithm process diagram2.1.3K均值聚类算法性能分析优点:该算法的运算速度非常快,而且其结构也很简洁;其类簇之间的区别也很明显;最重要的是其时间复杂度为O(nkt),所以,在处理大型数据集时,它具有可伸缩性和高效性.其中,n是样本的数目,k是类簇的数目,t是迭代的次数,通常k≤n 且t≤n。

缺点:该算法需要事先给定簇类的数目k;它不适合非凸形状的簇,也不适合存在大小差别很大的簇的数据的集合;其对数据集合的噪声和离群点的敏感较高,因为此类数据也许会对均值造成一定的影响;因为其对初始中心的选择的依赖性较强,所以,产生局部的最优解发生的概率非常大。

2.2K-中心点聚类算法2.2.1K中心点聚类算法[5]基本原理首先,针对每个类,先为其随机的选择一个实际样本,将其作为初始的中心点,而数据集剩余的其他样本则依据其与中心点样本的相似度,将其分配到最相似的中心点所在的簇类,然后,再选择新的中心点对象将原来的中心点对象替换掉,以此达到提高聚类质量(聚类质量是由数据集的各个样本与所属簇的中心点间的平均相异度来度量的。

)的目的,如此反复的选择,一直到聚类质量不再提高为止.用接近聚类中心的一个数据对象来表示K中心点聚类算法的簇,而在K均值聚类算法中,用该簇中数据对象的平均值来表示每个簇。

2.2.2最早提出的K中心点聚类算法PAM[6](Partioning around Medoid)是最早提出的K 中心点聚类算法.其原理为:先为每个类任选一个代表对象,而剩下的数据对象则根据其与代表对象的距离远近而相应的加入到最近的类中,再尝试着用非代表数据对象将代表数据对替换掉,如此反复尝试,直至收敛。

图2 对象i被对象h替换的4种情况示意图Fig 2 diagram of 4 cases of object I replaced by object h为了判定一个非代表对象O h是否是当前一个代表对象O i的好的替代,对于每一个非中心点对象O j,下面的四种情况被考虑:●第一种情况:假设O i被O h代替作为新的中心点,O j当前隶属于中心点对象O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