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是如何命名的?(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是如何命名的?(有温度的中药宝典)中药的命名法则,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按药用部分命名、按药物产地命名、按药物气味命名、按性能命名、按药物颜色命名、按药物颜色命名、按药物形态命名等。
中药的来源广泛,品种繁多,其名称也较复杂,但一般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中药的名称往往反映了它一定的特征,故对于掌握中药的某些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中药的命名法则,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1.按药用部分命名以入药部分命名的中药最为广泛,大多数的中药多以其部位作为命名的依据。
如葛根、芦根、山豆根、板蓝根、白茅根、麻黄根等,都是以根入药;而枇杷叶、桑叶、侧柏叶、淡竹叶、艾叶、荷叶、紫苏叶等,则都是以叶入药的;以花入药的有芫花、金银花、菊花、厚朴花、月季花等;以种子、种仁入药的则有车前子、芥子、苏子、青葙子、蛇床子、菟丝子、葶苈子、桃仁、杏仁、火麻仁等,以种皮、茎皮及根皮入药的有大腹皮、陈皮、桂皮、秦皮、苦楝皮、地骨皮、桑白皮、白鲜皮、五加皮等;以全草入药的有仙鹤草、灯心草、车前草、老鹳草、金钱草、旱莲草;以茎枝入药的有桑枝、桂枝、紫苏梗等;以藤茎入药的有石楠藤、青风藤、海风藤、络石藤、鸡血藤等。
动物药中有以器官、组织入药的,如鸡内金、鹿茸、鹿角、熊胆汁、猪胆汁、海狗肾、黄狗肾等;以虫类动物全体入药的有九香虫、地鳖虫、虻虫、僵虫、全虫等;其他如阳起石、花蕊石、海浮石、寒水石、滑石、滋石、代赭石、炉甘石等,则都是以矿石入药而得名的。
2.按药物产地命名一般以主产区来命名,多为当地的地道药材。
在古代有按当时的国名来命名的:如秦艽、秦椒、吴茱萸等;后世则多以当时的行政区来命名:如四川产的川乌、川芎、川贝母、川楝子、川牛膝等,东北产的北细辛、北口芪、关防风、关木通、辽五味等;浙江的杭白芍、杭菊花等;河南怀庆府(今新乡地区)产的“四大怀药”(怀生地、怀牛膝、怀山药、怀菊花)等,江苏产的苏薄荷、苏藿香等。
从国外进口的则多冠以胡、番之名:如胡椒、胡麻仁、胡桃仁、胡黄连、番木鳖、番泻叶等。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六)(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主要中药资源种类简述(六)(有温度的中药宝典)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能。
其根(天花粉)、皮(瓜蒌皮)、子(瓜蒌仁)亦入药。
51.瓜蒌瓜蒌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或双边栝楼(Trichosanthes rosthornii Harms)的干燥成熟果实。
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的功能。
其根(天花粉)、皮(瓜蒌皮)、子(瓜蒌仁)亦入药。
瓜蒌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
野生于山坡草丛、林缘及阴湿山谷,栽培于低山、丘陵及房前屋后、庭院等处。
全国20余个省、市、区700个左右的县(市、区)均有分布。
品种多交叉。
辽宁、天津、北京、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四川、浙江、江西等省、市以栝楼为主。
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湖北、湖南、浙江、江西等省、区以双边栝楼为主或兼有。
瓜蒌生产山东肥城、长清、淄博,江苏南通、张家港、海门,河南安阳、淇县、滑县,浙江绍兴、平湖、桐乡,四川万源、仪陇、苍溪、蓬溪、乐至,贵州务川、正安、安顺,安徽怀宁、六安、来安,湖南东安、龙山、桃源、桃江等地。
以山东、安徽、河南、四川等省星大质优,销全国并出口。
建国前,瓜蒌以野生为主,栽培零星,产量小。
建国后,1957年全国年收购量540吨。
1970年全国收购瓜蒌近1400吨,是1957年的2倍多。
1978年全国收购8000多吨,比1970年增长近5倍,是当年销售量的4倍。
由于生产规模过大,市场饱和,造成商品积压。
80年代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销基本平衡。
瓜蒌种植分散,生产管理易受忽视。
根据市场需要,广泛发动群众,利用房前屋后和闲置地种植。
应处理好瓜蒌、瓜蒌仁、天花粉用药比例。
中药天麻详细介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天麻详细介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天麻味辛,性平。
有熄风、祛痰、止痉的作用。
最适用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而致的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症。
常用于头痛眩晕、中风、小儿惊风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天麻味辛,性平。
有熄风、祛痰、止痉的作用。
最适用于虚风内动、风痰上扰而致的眩晕、四肢麻木、抽搐等症。
常用于头痛眩晕、中风、小儿惊风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1、头痛、眩晕:天麻味辛能散外风,能入肝经,善熄内风(肝风)。
并有祛痰的作用,所以一味天麻既能熄风,又能祛痰。
一般祛风、化痰药均有燥性,惟天麻辛润不燥,通和血脉,有益筋骨,故前人称天麻是“风药中之润剂”。
如因肝风内动,风痰上扰而致头痛、眩晕、眼黑、走路不稳、手足麻木等症,可配合藤、白蒺藜、菊花、川芎、赤芍、胆南星、桑叶、生地、泽泻等同用。
如中风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可配白僵蚕、全蝎、白附子、荆芥、白芷等同用。
2、中风: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半身麻木等,可配合桑枝、半夏、制南星、红花、防风、桃仁、赤芍、地龙、白蒺藜、藤、鸡血藤、川芎等同用。
3、惊风、癫痫、小儿惊风、大人癫痫而致的抽搐、牙关紧闭、眼吊、烦躁不安等症,可配合全蝎、蜈蚣、藤、天竺黄、黄连、黄芩、郁金、菖蒲、远志、香附、陈皮等同用。
据近代研究报导,天麻对实验性癫痫的动物,有制止癫痫反应的作用。
此外,天麻配合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威灵仙、桑枝、当归、陈皮等,也可用于风湿痹痛(包括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痛等)、肢体麻木不仁等症。
苍耳子发汗散风湿,治头痛、头晕,善搜外风。
天麻祛痰熄风、定惊痫,治眩晕、头痛,偏治内风。
蔓荆子散上部风热,偏治外感实邪的头痛,内伤虚性头痛慎用。
天麻偏治头痛眩晕居于内风挟痰者,外风头痛较少用。
用量一般一至三钱。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
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
中药名词解释生药学
中药名词解释生药学
中药名词解释
中药是指中医理论指导下,由天然药物经采集、加工制备而成的药物。
中药常用于中医治疗与保健,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和疗效。
生药学
生药学是研究中药材的来源、采集、贮藏、加工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学科。
它涉及到中药材的生长环境、药材鉴定、中药材的加工方法等内容。
常见中药名词解释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名词解释:
•黄连:中药, 苦寒, 归肝、胆经。
•人参:中药, 甘温, 归脾、肺经。
•当归:中药, 甘温, 归心、肝、脾经。
•白芍:中药, 苦凉, 归脾、肝经。
血中气药话红花(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血中气药话红花(有温度的中药宝典)红花又名红蓝花、草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多为种植,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每年五六月份开花,头状花序显得又红又大,为血中要药。
红花又名红蓝花、草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的花,多为种植,主产河南、浙江、四川等地,每年五六月份开花,头状花序显得又红又大,为血中要药。
其性味辛温,含有红花黄色素及红花苷。
红花苷经盐酸水解,得葡萄糖和红花素,另含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成分,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妇女经闭、产后恶露不净、瘀血作痛、症瘕、痈肿、跌打损伤等症。
《本草汇言》曰:“红花,破血、行血、和血、调血之药也。
”《药品化义》载:“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
若多用三四钱,则过于辛温,使血走散。
若少用七八分,以疏肝气,以助血海,大补血虚,此其调畅而和血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红花煎剂有降压、降脂的作用,除了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扩张血管等作用外,对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下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可以维护血脑屏障及神经胶质细胞,改善脑功能,减轻脑水肿,增强心脏耐缺氧能力。
临床观察表明,红花注射液能使受损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降低致残率和复发率。
临床报道,用红花制成5%的注射液,循经取穴注射,治疗急慢性肌肉劳损有明显效果;取干红花按1%的比例浸入40%的酒精中一周,待红花呈黄白色沉于瓶底后,用纱布过滤外敷,治疗砸伤、扭伤所致的皮下充血、肿胀等显效;用红花500克加水7000毫升,约煎2小时红花呈白色后过滤取液,再用文火煎约3~4小时,使其呈胶状。
使用时涂于纱布上贴患处,敷以消毒纱布固定,隔日换药1次,治疗褥疮;用红花15克,郁金18克,丹参18克,瓜蒌30克,煎熬成流浸膏,再压成30片,每次服10片,日服3次,4周为1疗程,治疗冠心病;取红花和地骨皮各40克,研成细末,加甘油100克搅匀,涂于足底,每日2次,治疗胼胝,换药周余即愈;取红花、苏木、当归各等分,加清水先煎红花、苏木,然后加入黄酒一盅,并当归再煎,去渣取汁,食前温服,治妇女经闭;外用治中耳炎可取红花0.3克,枯矾30克,共研确细末,每次将少许药末用纸管(或塑料管)吹入耳中,有较好的疗效。
中成药发展史(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成药发展史(有温度的中药宝典)中成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
中成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悠久历史。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发现的公元前3世纪的《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方书,书中现存医方为283首,其中收载了丸、散等古老的成药剂型。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书中不仅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概念,而且还记载了13首方剂,其中有9种是成药,包括了丸、散、膏、丹、药酒等剂型,说明中成药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
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编撰《伤寒杂病论》,收载成药60余种,所用剂型有丸剂、散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软膏剂、肛门栓剂、阴道栓剂等10余种,说明中成药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唐代孙思邈集唐以前医方5300首,撰写成《备急千金要方》。
王焘著《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首。
两部书中都收载了治疗内、外、妇、儿、五官等科疾病的大量成药,其中紫雪丹、磁朱丸、乞力伽丸(即苏合香丸)等,至今仍是常用的中成药。
宋代著名的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国家刊行的成药典,也是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典。
继宋之后,金、元四大医家的兴起,明、清温病学派的创立,都对方剂学和中成药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明代朱棣著《普济方》载方61139首,为群方书之冠,是研究中成药的宝贵资料。
明、清时期我国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私人开办的药店也很兴盛,使中成药得以广泛使用和发展。
1949年以后,中成药也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全国各地都建立了中药成药的科研、生产、经营的专业机构,对其发掘、整理和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目前中成药的国家标准约7000种。
中成药开发了千余种新品种、剂型。
改革中不断应用新工艺、新辅料、新技术,中成药的质量控制和检测方法、中成药的药理和成分分析研究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在生产方面中药制药工业体系已基本形成。
中成药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备受各国朋友的欢迎,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要物质基础。
中国药典 中药概念
中国药典是中国法定的最高药品质量标准,包括中药和西药的规范。
在中国药典中,中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涵盖了许多与中药相关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概念:
1.中药:指以天然草药、动物或矿物等为原料,按照中医药理论进行制剂加工而成的药物。
2.中药材:指中药的原材料,通常是从自然界采集或人工种植的植物、动物或矿物。
3.方剂:指中医师根据病情和体质调配使用中药材的处方,按一定比例混合煎煮的药物组
合。
4.中药制剂:指将中药材加工制备成颗粒、丸剂、胶囊、口服液、煎剂等形式的中药药品。
5.中药功效:指中药对身体产生的治疗作用或调节功能,如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活血化
瘀等。
6.中药药性:指中药材的性质和特点,如寒、热、温、凉等。
7.中药适应症:指中药用于治疗特定病症或疾病的适用范围。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概念,中国药典对中药的定义和规范更加详尽。
中药作为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医药理论和实践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研究。
中药炒炭有妙用(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炒炭有妙用(有温度的中药宝典)中药炒炭并非全部改变药性,还保持了原药的一部分作用,如陈皮炭,既有止泻之用,还保持了理气和胃之功。
另外,有些中药必须经炒炭才可入药使用,如棕榈等。
看中医处方,有时会发现某中药名后加了“炭”字,如大蓟炭、大黄炭等。
炒炭是中药的一种炮制方法,即将药物炒(或煅)至外部枯黑,内部焦黄,有焦苦味为度。
中药炒炭后,改变了药性,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增强药物的止血作用。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黑可制红,所以“血见黑必止”,如茜草炭、蒲黄炭等;二是缓和峻药药性,减弱补药腻胃,有利于中焦,如大黄炭、干姜炭、青皮炭、首乌炭等;三是增强药物的温热之性,而减其寒凉,如金银花炭、黄芩炭等;四是增强药物的收敛之性,使止血、止泻痢、涩精、缩尿、止咳、敛疮等作用加强,如乌梅炭、地榆炭、石榴皮炭等。
当然,中药炒炭并非全部改变药性,还保持了原药的一部分作用,如陈皮炭,既有止泻之用,还保持了理气和胃之功。
另外,有些中药必须经炒炭才可入药使用,如棕榈等。
炭药在治疗某些疾病中独具优势,但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1.治疗各种出血,如咯血、吐血、便血、尿血、皮肤出血(肌衄)及崩漏出血等。
对血热出血,可酌选丹皮炭、栀子炭、黄芩炭等,血瘀出血,可酌选大黄炭、红花炭、赤芍炭等。
2.治疗多种虚寒证,如上焦虚寒之咳喘,可酌选防风炭、杏仁炭、乌梅炭;中焦虚寒之脘痞、呕吐、腹痛、泄泻(久泻),可酌选炮姜炭、陈皮炭、山楂炭;下焦虚寒之遗精、遗尿、带下,可酌选荆芥穗炭、艾叶炭、防风炭等。
此外,炭药还可用于治疗某些肝病,如病毒性乙肝、脂肪肝、药物性肝损伤等,尤宜于肝病重症有出血倾向者。
目前,可炒炭使用的中药约有近70种,一般限于清热类、止血类、活血类、收涩类、理气类、补益类及少数外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炒炭方法很有讲究,要求“防灰化以存性”,即炒炭只能使药物部分炭化,而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持药物的固有气味。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名词解释中药
名词解释中药中药是指以天然植物、动物、矿物或者人体组合部分为原料,通过炮制、配伍等加工工艺制成的药物。
中药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被广泛运用于中医药学领域。
它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
中药由于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较低的副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预防和保健。
中药分为草药和矿物药两大类。
草药是以植物的各个部分(如根、茎、叶、花、果实等)为原料制成的药物,常用植物有人参、黄芪、枸杞、枣、桂皮等。
而矿物药则以矿物质为主要成分,如雄黄、石膏、朱砂等。
中药的制作工艺独特,一般包括炮制、配伍和煎煮等环节。
炮制是指对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去除其毒性或增加效果。
配伍是根据中医理论,将不同的草药组合运用,以达到协同作用的目的。
煎煮是将草药煮沸,抽出药性,以便人体吸收。
这些独特的加工工艺使中药能更好地发挥其疗效。
中药与西药相比,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首先,中药常采用多药共治的方法,注重整体的调理和平衡。
其次,中药注重预防和保健,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再者,在副作用方面,中药相对较小,对人体的损害较小。
此外,中药还常常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不同人的体质和疾病表现进行调理,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然而,中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中药的制作工艺复杂,标准化程度较低,容易导致药效差异问题。
此外,对于某些中药来说,草药本身含有一定的毒性,长期使用或滥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此外,中药的临床疗效需要更多的科学实验证明,以提高其可信度。
因此,中药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通过科学化的研究和制造方法,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中药有望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中带来更多的益处。
泻火解毒话黄连(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泻火解毒话黄连(有温度的中药宝典)黄连又名王连、支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为泻火解毒的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黄连又名王连、支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为泻火解毒的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名医别录》载:“黄连生巫阳(今重庆市巫山县)、川谷及蜀郡(今四川省雅安境内)、太山。
二月、八月采。
”可见自古以来即以四川为主产地。
黄连有多个品种,产于四川的味连,又称鸡爪黄连、光连;产于四川峨嵋的称为雅连,又名峨嵋连、刺盖连;野生品种称为野黄连;主产云南的称为云连。
此外,植物短萼黄连的根,商品多称“土黄连”或“土川连”;黄连加工后剩下的须根(黄连须)、叶柄基部(剪口连)、全部叶柄(千子连)及黄连叶及撞下的黄连渣,在少数地区亦代黄连使用。
黄连性寒,味苦,无毒,入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据测定,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是小檗碱,又称黄连素,约为7~9%,其次为黄连碱、甲基黄连碱、掌叶防己碱、药根碱、非洲防己碱、黄柏酮、黄柏内酯、木兰花碱、阿魏酸、多种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治疗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等症;外用治疗湿疹、湿疮、耳道流脓等症。
《本草正义》载:“黄连大苦大寒,苦燥湿,寒胜热,能泄降一切有余之湿火,而心、脾、肝、肾之热,胆、胃、大小肠之火,无不治之。
上以清风火之目病,中以平肝胃之呕吐,下以通腹痛之滞下,皆燥湿清热之效也。
又苦先入心,清涤血热,故血家诸病,如吐衄溲血,便血淋浊,痔漏崩带等证,及痈疡斑疹丹毒,并皆仰给于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抗微生物及抗原虫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痢疾杆菌、炭疽杆菌等有较强的抑菌作用;能抑制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有抗病毒作用;能抑制阿米巴原虫、黑热病原虫、阴道滴虫、锥虫,起到抗原虫作用。
中药冰片详细介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药冰片详细介绍(有温度的中药宝典)冰片又名龙脑香;梅片。
味辛苦,性微寒。
香窜善走,无处不到。
能散郁火,通诸窍;兼能清心醒脑,去目赤云翳。
可用于风痰急闭、惊痫卒倒、疮疡痈肿、目赤云翳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冰片又名龙脑香;梅片。
味辛苦,性微寒。
香窜善走,无处不到。
能散郁火,通诸窍;兼能清心醒脑,去目赤云翳。
可用于风痰急闭、惊痫卒倒、疮疡痈肿、目赤云翳等情况,下面就向大家做详细介绍。
1、风痰急闭、惊痫卒倒:凡由于风痰上扰、痰热迷心、小儿热病急惊风、癫痫、中风卒倒而发生神志昏迷、吊眼、抽搐、失语等症,皆可用冰片开心窍、清心热而醒脑安神。
常配合牛黄、胆南星、雄黄、麝香、天竺黄、全蝎、蜈蚣、防风、黄连、郁金等,作为丸剂服例如牛黄清心丸、镇惊丸(成药)等。
2、咽喉肿痛、口疮、牙痛:因火热郁闭、火热上攻而致的咽喉疼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等症,可用冰片配合黄连、黄芩、牛黄、生大黄、元参、生地、连翘、防风、山豆根等同用。
常用的成药如牛黄上清丸等。
可用于风热上壅,咽喉肿痛,喉闭痰壅之症。
如:冰片一钱、朱砂一钱,为细末,搽涂牙痛,有止痛作用等等。
3、疮疡痈肿、目赤云翳:各种疮疡肿毒,皆可外用消肿止痛,已溃者还可祛毒生肌、除臭。
例如:《重楼玉钥》生肌散(赤石脂、乳香、没药、轻粉、硼砂、龙骨、孩儿茶、梅花冰片)等。
风火上攻头目而致目赤疼痛,睛生云翳等症。
可用冰片配炉甘石、朱砂、瑙砂、麝香、珍珠、熊胆等(须精制)作为点眼剂点眼,可退赤退翳而明目止痛。
巿上常售的明目眼药、光明眼药膏中,皆有冰片。
樟脑辛热除湿,不甚走窜,常作外用杀虫防腐剂用。
冰片辛苦微寒,走窜甚速,无处不达,能透骨髓,散邪外出。
病在深部者用之,能引药深入病处。
若病邪尚在人体浅部者,用之反有引病深入的可能性。
麝香走窜飞扬,其性温,通经活络的效力强于冰片,孕妇忌用。
冰片走窜开窍,其性凉,清热解毒的效力优于麝香,也能醒脑提神,孕妇不忌。
用量一般三厘一分。
很少入汤药,多作为丸散剂使用。
适合在冬季种植的三种中药材(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适合在冬季种植的三种中药材(有温度的中药宝典)九寒冬,万物萧条,大部分药用植物相继进入休眠期,甚至停止生长。
而在品类繁多、习性各异的药材中,根据其生长习性、规律,广大药农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细心总结摸索出一系列经验:冬季也能种药材,而且具有出苗快、生长齐、抗灾性强、防病性能高等诸多优点。
数九寒冬,万物萧条,大部分药用植物相继进入休眠期,甚至停止生长。
而在品类繁多、习性各异的药材中,根据其生长习性、规律,广大药农通过长期的实践、观察,细心总结摸索出一系列经验:冬季也能种药材,而且具有出苗快、生长齐、抗灾性强、防病性能高等诸多优点。
桔梗桔梗属常用大宗药材,药食兼用,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山区、丘陵、平原。
目前已形成四大主产区、若干个次产区的格局。
桔梗传统种植是春、夏两季用种子繁殖,一般每亩用种子2kg,在整好的土地上掺沙子均匀地撒播在土表,耙平后震压盖草即可。
其缺点是:干旱不易出苗;杂草多影响桔梗幼苗生长。
而在冬季种植将种子掺土按一定比例撒播后,稍作震压,不需要盖草,桔梗种子通过整个冬季雪雨天气的滋润,充分与地表接触,并开始膨胀,第二年早春,草芽发后桔梗即可出苗。
优点:苗壮,苗齐,苗早。
柴胡柴胡是常用大宗药材,历史上野生为主,供需矛盾突出。
上世纪80年代后家种柴胡全面推广,传统种植以春季为主。
由于柴胡种子包含四层坚韧的表皮,一般温度20℃以上需18~25日可出苗,多年来柴胡种子发芽率低成为发展柴胡的瓶颈。
经验表明:在冬季种植柴胡可解决柴胡发芽率偏低的问题。
这是因为柴胡在冬季种植后,其坚韧的外皮在低温中受气候影响慢慢开始变化,膨胀后的柴胡种子在春季阳光照射下特别容易萌发。
也有经验表明:将打下的柴胡种子撒播在小麦田内是一种天然种植法。
这样在收麦后柴胡开始迅速生长。
事实表明:柴胡冬种效果好,出苗一致,提高了药材的质量等优点。
白术白术属常用大宗药材,一般整个生长周期为二年,即一年育苗,一年栽种商品白术。
白术传统育苗是在清明节较好,此时,气候较温和,一般育子后7~10天即可出苗,而这样的白术苗存在以下问题:苗短小(原因是种子较浅所至);抗灾性较差,容易引起蜘蛛死亡(原因是春季病毒、病菌多,白术苗低抗力差);产量低,白术苗小多病极易减产。
中医竹家四兄弟(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中医竹家四兄弟(有温度的中药宝典)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
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
可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竹叶竹叶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
有清热除烦,生津利尿的功效。
可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癔,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赤,口糜舌疮等。
【基本简介】竹叶在中国乃至东南亚的广大地区有着长期的食用和药用历史,1998年(淡)竹叶被卫生部批准列入了“药食两用的天然物名单”,以竹叶黄酮为内容物的“竹康宁”胶囊和片剂也分别于1999年和2002年获得了保健食品的批准文号。
中国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境内有竹类40多属400余种,竹林面积约400万公顷。
竹子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生态学及多用途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竹叶有效成分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竹叶在清.中记载:”竹叶主咳逆上气,疗筋急(疾),恶疮,杀小虫.......主咳逆上气者,以其能清肺胃之热也;疗筋急(疾),恶疮者,以其能化身中之气也,气化则百骸条畅,何有小虫之患乎.” 清.中记载:”竹叶清香透心,微苦,凉气热气俱清.经曰:治温以清,专清心气,叶锐能散,味淡利窍,使心经热气分解.主治暑热消渴,胸中热痰,咳逆喘促,皆用为良剂也.又取色青入胆,气清入肺,是以清气分之热,非竹叶不能.......”竹叶是中医一味传统的清热解毒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列入”药,食两用的天然植物”,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起到一定的作用,国珍竹康宁是以竹叶为主要原料,竹叶提取物高度浓缩了黄酮类化合物和香豆素类内酯营养素,具有良好的抗自由基能力;其抗衰老,抗疲劳和免疫调节作用与松花粉相当;降血脂和血胆固醇作用与银杏叶提取物相近;抗菌,消炎和抗病毒作用与茶多酚相似;具有调节血脂的保健功能,可有效保护人体健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服用:松花粉+竹康宁+养生茶【主要功效】竹叶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什么是药对(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什么是药对(有温度的中药宝典)药对为两味中药配对应用,故又称对药、兄弟药、姊妹药与搭档配伍。
药对为两味中药配对应用,故又称对药、兄弟药、姊妹药与搭档配伍。
药对是复方中一种比较固定的最小组方单位,临床上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两药同时应用,既比一般的复方为简单,却又具备复方配伍的基本特点。
不但可以提高疗效,还可减少毒性和副作用。
药对的实质性内容,自古已有。
例如“七情合和”即与药对有很大关系。
但作为特有名词的提出,施今墨、秦伯未、吕景山等是有首创之功的。
陈维华的《药对论》与苏庆英的《中医临床常用对药配伍》是这方面的最早专著。
人类最初应用药物来防治疾病是从单味药开始的,诸如“头痛用防风,腰痛用杜仲”,以及常山截症,柴胡退热,杏仁止咳等经验。
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认识到复方配伍的优越性。
然而,药既众多,方更无穷。
于是,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某两种药物同用有特别优异的疗效,从而形成了“药对”的理论。
诸如“麻黄无桂枝不汗”,“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得知母更寒”等例,都是药对的最好写照。
近年来,由于实验与化学研究的结果,药对获得了一些机理方面的论证。
例如,从通里攻下治则说,大黄与芒硝为最常用的药对,即以张仲景的经方论,即有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方用为方中主药。
现知:大黄为植物药,所含大黄泻素、蔥酣等为化学刺激性物质,可以刺激肠壁上的感受器而增加肠蠕动。
而芒硝为矿物药,所含硫酸钠可以在肠腔内形成高渗透压,以物理的作用为主而产生容积性泻下作用。
两者的药理机理既不同,作用的时间亦异。
大黄的泻下作用发生较快,持续时间较短;芒硝的泻下作用发生较慢,持续时间则略长。
两者同用,可以互补。
总之,两者同用确有很大优越性。
一般说来,这一药对是以大黄为主,芒硝为辅。
临床应用时,又当考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予以灵活变化。
一般说来,在肠燥便结时,可以重用芒硝;对老幼、体弱者,少用大黄;对肠内已有积液之便结(例如某种肠梗阻),则应少用芒硝。
什么是中药
什么是中药
1,中药和西药相对而言,是对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2,中药特点:产地: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对中药的认识和使用: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综合来看:充分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3,中药的含义:中药就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它对维护我国人民健康、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4,中药的种类,古代本草书籍所记载中药有3000多种,目前经整理已达到12800多多种。
中药、本草、草药、中草药:
1,中药: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含植物药、动物药。
矿物药、部分化学药、生物制品类的药物(所以生物制品类的药物不仅仅是西药的特点)
2、本草:中药里面的植物药的总称。
3,草药:主要是指流传于民间,在正规中医院应用不太普片,为民间医生所习惯用的,且加工炮制尚欠规范的部分中药。
4,中草药:中药和草药的合称。
民族药:指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药源与中药基本相同。
民族药与中药一样,都是中国传统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彝药、苗药、傣药、维药、蒙药、藏药、哈尼族药等,我自己常用的是彝药和傣药。
因为效果比较好,而且取材方便,应用方便。
中成药:中成药是中药复方或者单方使用的成品药剂,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使用证、剂量、服法的一种方便药品。
临床中药学:是指串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来源、产地、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规律等知识的一门科学。
菟丝子简介(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菟丝子简介(有温度的中药宝典)菟丝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专用。
遇心虚之人,日夜梦,精频泄者,用菟丝子三两,水十碗,煮汁三碗,分三服,早、中、晚各一服即止,且永不再遗。
菟丝子正补心、肝、肾之圣药,况又不杂之别味,则力尤专,所以能直入三经以收全效也。
《本草新编》云:“菟丝子可以重用,亦可一味专用。
遇心虚之人,日夜梦,精频泄者,用菟丝子三两,水十碗,煮汁三碗,分三服,早、中、晚各一服即止,且永不再遗。
此乃心、肝、肾三经齐病,水火两虚所致。
菟丝子正补心、肝、肾之圣药,况又不杂之别味,则力尤专,所以能直入三经以收全效也。
”余常用以治疗梦遗症,每获佳效。
方用:菟丝子150克,水1500毫升,煎取750毫升,分3服,早、午、晚各1服,每次服250毫升,即止。
菟丝子为安胎之佳品,治疗胎动不安症,余常用《医学衷中参西录》寿胎丸治之,其效不同凡响。
方用:菟丝子125克,桑寄生、川断、阿胶各60克。
气虚者加人参100克;大气下陷者加生黄芪150克;食少者加炒白术100克;凉者加炒补骨脂100克;热者加生地100克;出血者加椿根白皮100克。
前三味研末,过80目筛,水化阿胶为丸,每次服6克,日服2次。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寿胎丸主治“妊娠期腰酸腿软,小腹下坠,头晕耳鸣,或阴道流血,势欲小产者。
”方中用菟丝子补肾益精,安胎;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药性论》中说:“能令胎牢固,主怀妊漏血不止”;川断补益肝肾,止漏安胎,有补而不滞的优点;阿胶补血止血,养阴润燥,《神农本草经》中说:“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
四药合用,药简而效宏。
气虚甚者加参芪以补气,食少者加白术以健脾,下腹觉凉者加补骨脂温阳,下腹觉热者加生地以滋阴,阴道出血者加椿根白皮以止血。
此药服用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要服1~3疗程。
服药期间,应注意节制性生活。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中药学名词解释
中药学名词解释 篇一:中药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中药: 是中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 用来预防或治疗疾病的物质。
中 药学:主要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与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 门学科,是我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草:由于还原以植物性药材居多,所以古往今来相沿把药学称为本草。
地道药材: 将在同种药材中公认的具有明显地域性, 品种良, 质量优, 疗效好的药材。
四 气:也称四性,是指药效所反应的寒热温凉(平)四种药性。
寒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于热证。
温热:温里散寒、补火助阳,用于寒证(温经通络、回阳救逆) 五味:是药物因作用不同而具有辛甘酸(涩)苦咸五种最基本的滋味。
辛:能散、能行, 可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 甘:能补、能缓、能和,即具有补益、缓和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
还有解药食 中毒之功。
酸:能收、能涩,用于收敛固涩,兼能生津。
涩:作用与酸味相似但不能生津。
苦:能泄、能燥,能坚阴。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作用。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即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
升降沉浮:指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毒:分为广义毒,古代乃一切药物的总称以及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专指药物对人体 的毒性和副作用。
配伍:有目的的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
七情: 指药的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以偏纠偏:以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使机体恢复到阴平阳秘的 正常状态。
去性留用: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适应病情的需要。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修 治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煨法:将药材包裹于湿面粉、湿纸中,放入热火灰中加热,或用草纸与饮片隔层分放加 热的方法。
淬法:是将药物煅烧红后,迅速投入水或液体中,使其酥脆的方法。
中药的基本概念
中药的基本概念中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中药是指由天然药物为原料,以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药品,其使用方法、药理特性和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本文将从中药的定义、分类、历史、生产制备以及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药的定义中药是指采用天然药物为原料,根据《中国药典》规定的工艺方法,经过炮制(加工)而制成的药品。
中药的疗效主要来源于其所含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等,能够对人体产生一定的药理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药具有温和的特点,能够缓解病症,改善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二、中药的分类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中药可分为药材和中药制剂两类。
药材是指直接从天然药物收集而来的原料,如各类植物、动物、矿物等;中药制剂则是指由多种药材组合、炮制而成的复方制剂,如丸剂、散剂、颗粒剂等。
根据疾病的不同,中药还可分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风除湿等不同类型。
三、中药的历史中药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利用草药治病。
《神农本草经》被认为是中药学最早的著作,记载了大量的药物信息,成为后世中医药学的基石。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学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为保护人民健康作出了积极贡献。
四、中药的生产制备中药的生产制备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包括药材采集、初加工、炮制、配方、制剂等环节。
药材采集需要选择新鲜的、质量良好的原料,并进行适当处理;初加工是将药材清洗、晒干、研磨等步骤;炮制则是根据药材属性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如煅、炒、炙等;配方是按照医师的处方制备中药制剂,确定药物的用量和用法;制剂则是将各种药材炮制后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颗粒剂、丸剂等。
五、中药的现代研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现代科研机构通过分析中药的成分结构、药理作用、药效评价等手段,揭示中药的内在机制,并不断推出新型中药制剂以满足临床需求。
中药课外小知识集
中药课外小知识集中药是我国独有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来源于我国不同地域的植物、动物和矿物质等天然物质。
中药是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中药以其安全、有效、温和、经济的特点,深受大众的喜爱和信任。
但是,中药的知识并不是我们学校所教授的基础课程内容,因此,今天我将给大家介绍一些中药的小知识,帮助你们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药。
一、中药的基本概念1.中药: 中药是指通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制成的药剂,用于治疗、预防疾病或维护健康的一种药物体系。
2.天然中药和人工合成中药:天然中药是指从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等原材料提取制成的药物,例如白芷、人参等。
人工合成中药是指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制剂的药物,例如硝酸甘油、青霉素等。
天然中药与人工合成中药各有其优缺点,应根据病情和适应症选择使用。
3.中药的种类:中药按其药性、功能、用途和原料来源等可分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等。
其中,中药材是指未经加工的天然植物、动物或矿物等物质,至多经过简单的晒干或蒸干等加工处理。
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加工、打碎、筛选等工序处理后的制剂,可以入药制剂。
中成药则是运用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制剂成的药物,方便携带、使用方便。
二、中药的功效与应用1.白芷:白芷性温,味辛,有温肺散寒、疏通经络、止痛、祛风除湿的功效。
常用于感冒、哮喘、臂痛、牙痛、神经炎等疾病的治疗。
2.复方丹参片:此药是由丹参、黄芪、桔梗、蒲公英、蛇床子等多种中药结合而成的一种中成药。
此药性平、味苦,具有活血化淤、消痈散结、清热解毒等功效,适用于胃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3.黄芪:黄芪是一种中药材,性味甘、微温,具有益气、健脾、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常用于慢性疲劳综合症、脾胃虚弱、癌症、肝炎等疾病的治疗。
4.葛根:葛根性味甘、微寒,具有解热利咽、清热除烦的功效。
常用于感冒、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
5.菊花:菊花性性凉、味甘,具有清肝明目、散风消肿的功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中药(有温度的中药宝典)
所谓“中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而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性状、炮制、性能、配伍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即称为“中药学”。
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天然药材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
这些宝贵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有悠久的历史。
几千年来,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对于保障我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也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物质基础。
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但以植物性药物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且记述这些药物的书籍往往冠以“本草”之名,所以自古以来把我国的传统药学称为“本草”。
本草典籍和文献十分丰富,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医药学的智慧创造和卓越贡献,并较完整地保存和流传下来,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由于这些药物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而且充分反映了我国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
所以把这些药物称之为“中药”,同时也把它作为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
然而,对于我国传统药物的称谓,曾经有多个名词和说法,如称之为“国药”、“中草药”、“天然药物”、“民族药”,或谓之“中医所用的药”、“中国所产的药”等。
这些名词和说法都有其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准确地概括其含义。
如所谓“国药”,是指本国所产的药物,还是指只为本国所用的药物?中药中也有不少药物产自外国,
同时不少中药也为其他国家所用,“国药”一词,显然不确切。
所谓“中草药”,是指中药和草药的混称。
因为在民间常有中药、草药的说法,所谓草药,系指流传于民间,药材市场不流通或流通量不大,正规医院应用不大普遍,多为民间或地方医生所用,且加工炮制欠规范的药物。
这些药物不少品种在历代本草中就有记载,同时不少新发现的民间药物,由于功效显著而得到广泛应用,也就成了中药。
所以中药、草药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把它们区分,仍应统一于中药一词之中。
所谓“天然药物”,就来源而言中药大多数取材于天然资源,似乎无可非议;但现代所指的天然药物,有其特定的含义,多指用现代科学技术从天然药物中提取而得的有效成分,用它来概括中药,显然是不恰当的。
再所谓“民族药”一说,在我国一般指少数民族地区所习用的药物,它们的来源与中药基本相同,多数是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具有本民族医药学特色的基础上,同时又吸收了许多中医药学理论和经验,有着较强的地域性的药物,如藏药、蒙药、苗药、壮药等,因此,民族药物也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于“中医所用的药”或“中国所产的药”的说法,更难以说明中药的概念,现代的中医不仅用中药,也用西药;自古以来中药就不断地吸收外来药物。
故而这些说法也是不确切的。
准确地说,所谓“中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
而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性状、炮制、性能、配伍和应用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即称为“中药学”。
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借用古人孙思邈先生的话结语:何谓三部?寸关尺也。
上部为天,肺也;中部为人,脾也;下部为地,肾也。
何谓九候?部各有三,何为九候。
上部天,两额动脉,主头自之气也;上部地,两颊动脉,主口齿之气也;上部人,耳前动脉,主耳目之气也。
中部天,手太阴,肺之气也;中部地,手阳明,胸中之气也;中部人,手少阴,心
之气也。
下部天,足厥阴,肝之气也;下部地,足少阴,肾之气也;下部人,足太阴,脾之气也。
合为九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