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社会调查(四)教师版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复习精品课件4: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查报告

高三语文复习精品课件4: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查报告

(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这种对比,可 以今昔、新旧、正反和成败等的对比。通过不同事物 不同方面的对比,能够更好地突出事物特点,更好地 划清是非界线,突出观点。对比还可以是具体的事实, 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百分比。
(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基本统计数字、 百分比,都可以反映事物的面貌和实质,可以增强说服 力。在运用统计数字说明观点时,要注意它的精确性, 要实事求是,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运用时要根据内容的 需要,力戒盲目堆砌数字,淹没观点。
4.针对性强 调查报告反映典型,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 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它必须有针对性进行 调查研究,对经验或教训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总结, 指导群众去弄清他们都关心的事情或解决他们迫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调查报告的阅读方法备考攻略 1.迅速准确地把握报告的内容 (1)了解清楚事件的起因、发展和结果。 注意事件的细节。 (3)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 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4)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 思,与其他类型的文章读解分析方法一样。
(3)“文本的某种特色”主要落实于文本的思想 情感、文本风格、语言特色、设问技巧等方面。“作 深度的思考和判断”首先要能指出这种特色,然后联 系文章说一说文章为什么要营造这种特色,还要进一 步指出这 种特色的好处、效果或不足,如果能提出 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就更好。
调查报告的解题方法 1、文体特征题(评价调查报告是否成功?) 材料真实(时、地、人、事、数)/对象典型(具 有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叙、议结合/针对性强否 2、分析调查报告中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关系:运用 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 观点;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 3、数字对于调查报告的作用:是最有效地反映具 体情况的方法;方式简明,内容具体;可达到表达准确, 一目了然的效果。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信息类文本的类型》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信息类文本的类型》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信息类文本的类型》(一)论述类文本体裁概念具体说明政论文[链接考场:2023新课标Ⅱ卷《谈谈调查研究》] 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重大事件或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和文章等。

用极具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理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

学术论文[链接考场:2023新课标Ⅰ卷《后真相时代》、2023新课标Ⅱ卷《亦谈社会调查》] 指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性文章。

①一般有中心议题,有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

②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文艺评论[链接考场:2023全国乙卷《文学史与文学批评》] 指评论者在文艺欣赏的基础上,在某些文艺理论指导下,对文艺创作、文艺思潮等文艺实践活动或文艺现象进行阐述和评判的文章。

有些文艺评论也可归为学术论文。

①主要针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等方面展开议论、评价。

②观点鲜明,旁征博引,引用与评论对象有关的各种材料论证观点。

③如果是读者不太了解的作品,评论前还要对其基本信息进行一定的交代。

(二)实用类文本体裁概念具体说明新闻[链接教材:人物通讯——《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消息——《别了,“不列颠尼亚”》] 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包含消息、通讯、特写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

基本特点:①真实性。

这是新闻最基本的要求。

报道的内容要真实准确,有根有据,讲究用事实说话。

②准确性。

新闻语言多为客观叙述,主观评论很少。

③公开性。

新闻事件会被公开报道、广泛传播。

④及时性。

报道要迅速及时,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及时性是新闻价值的保障。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传记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重要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所处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调查报告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之调查报告PPT[优秀课件资料]

考查点: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阅读思路:主要从文本中筛选 信息,尤其注意开 头或结尾部分。
提 醒: 注意整合信息,分清要点
课堂小结:
调查报告的文体特征:5大特点 调查报告的考查点:
观点材料统一、科学有效性、主 体结构、写作背景和意图等 明确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对应考点、紧扣文体、 回扣文本、组织答案
考查点:调查的科学有效性
阅读思路:从调查对象、调查方法、 调查过程、材料真实等文 体特征方面思考。
提醒:考虑全面,注意整合要点。
明确答题思路:
审清题干(看清题目要求) 对应考点(属于哪一考点) 紧扣文体(属于哪一特征) 回扣文本(找到相应段落) 组织答案(整合有效信息)
五.课堂训练
3.本调查报告主体部分采用哪种结构形式?这种结 构有什么好处?(4分)
问卷统计表明,博客作者中,本 科学历219人,占75.3%,硕士67人, 占23%;而博客读者中,本科学历159 人,占68.5%,硕士学历66人,占 28.4%。可见,无论博客作者还是读者 的受教育程度远高于一般网民的平均 水平,这使他们对知识加工整理方面 更具优势,从而使博客传播具有了一 种全新的知识管理手段。
四.明确答题思路
《博客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 1.本调查在“分析”部分列举了博客作者和读者
的学历数据,这样列举的意图是什么?(4分)
审清题干: 列举数据,意图是什么?
对应考点: 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
紧扣文体: 材料和观点统一
回扣文本: 找到相应段落 组织答案: 整合信息,分清要点
2.信息增值的知识管理新手段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指导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指导

实用类文本的类型1.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

阅读新闻要先看标题信息,明确新闻类型。

新闻类材料要了解新闻中人物、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2.访谈访谈是指因为人物、事件、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

访谈的目的性非常强。

访谈的对象有很强的限定:专家或知情者。

通常以答记者问、采访纪实、访谈录、对话录等形式出现。

3.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上级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阅读时,要重点精读一些调查者总结收集的数据,调查者发表议论的部分,深入研究其核心内容。

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指导王 羽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报告及科普类文章等。

在试题中,实用类阅读多以“非连续性文本”的样式呈现。

“非连续性文本”,由多个文本片段组成,包括文字、符号、图表等信息,其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

实用类文本选材多是新闻材料节选,如调查报告、专题评论等,常取材于社会生活热点,突出时代性和问题性,具有正能量、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较多等特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高考必考内容,学会从实用类文本中获取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考生应该具备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

实战演练S考点突破4.传记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的文体特征是真实性和文学性。

阅读时要归纳出文中主要写了传主的哪些事迹,作者是如何刻画传主形象的,以及作者对传主是如何评价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5.科普文章科普文章就是把已有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以及融于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精神,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而使之成为被读者理解的文章。

科普文章往往有着宏观叙事的风格,即以科学发展的宏观脉络为基础,告知读者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温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

2021年高三语文一轮总温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分析综合)第04课新题(含解析)

第04课新题一、(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实用类文本阅读材料一:浅阅读是大体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阅读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他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

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到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进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参与。

阅读内容主如果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

(摘编自百度百材料二:固然,课外不念书,可能并非孩子的本意。

他们是想念书的只是没有时间这一点在这次调查中取得验证。

由81.44%的受访者以为。

他们之所以课外阅读少。

主如果因为作业多,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念书。

也因此有54.64%的学生以为即便要念书,也只读短文章,最好是能一次看完知道结果的。

可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却从中看到了问题。

他担忧长此下去这部份学生会换上长文章畏惧综合征。

他们不敢读大部头的作品。

喜欢马上看完又助长了阅读的急躁之心。

与之相对应的是浅阅读也在成为中学生阅读的主流。

一些所谓的青春小说,正在受到孩子的追捧。

杨教授所称的那些包含深刻思想的读本。

却被他们抛在一边为何非要读而有所收获呢。

这是今世的上海中学生所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离亮《调查:中学生阅读行浅阅读归天》)材料三:另外,大学生平均天天上网时间是3.27小时,而天天花费在纸质阅读上的时间却只有1.58小时,这表明大学生普遍上网时间长,念书时间少。

即便如此,将上网时间全数用于阅读的学生也仅占3.69%,大部份学生上网仍是以看视频、聊天、打游戏为主。

是什么影响着大学生的阅读?调查显示,在诸多原因中,学校竟成了影响阅读的最主要原因。

调查中有39.26%的学生抱怨学校课程安排太满,没有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

29.86%的同窗以为学校图书馆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

网络媒体的冲击、缺乏教师引导和图书价钱偏高等成为相对次要的原因。

仅有8.72%的学生以为社会上“念书无用”等观点的影响致使学校缺乏念书气氛。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传记1、定义: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体裁。

2、文体特征:借助具体事例和典型细节来展示传主的个性特征与精神风貌。

3、特点:①人物的时代性和代表性②选材的真实性和典型性③选文兼具史实性与文学性4、表现手法1°引用①它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②传记写作充分使用传主的有关资料,可以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到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

③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2°其它:首尾照应、修辞手法、详略得当、叙议结合、正侧相映、烘托、衬托、对比、象征、先抑后扬…(二)新闻通讯一、新闻1、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3、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4、基本结构:①标题:要求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有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正题(主标):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②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等。

③主体: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

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安排层次。

5、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消息:1、概念:消息是用概括性的叙述方式,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具有新闻价值的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

2、消息的特点:①真实准确,有根有据,用事实说话②内容要新,新人新事,从新角度说话③活:生动活泼,鲜明生动,用形象说话④短:篇幅短小,中心一个,用重点说话。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语4、消息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

实用类文本教案

实用类文本教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复习教案实用类文本阅读知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考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2.明晰考查范围,弄清考查重点3.洞悉实用类文本阅读题干扰项的设置规律4.掌握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的必备技能教学重难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练结合、注重规律归纳教学过程一、新考纲解读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对选考内容中实用类文本阅读相应的能力层级说明如下: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

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等实用类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

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C(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思想(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2.鉴赏评价D(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3.探究F(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二、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命题特点2007年是新课改实验区高考命题的第一年,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实用类文本的概念,强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使试题进一步贴近生活,引领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是新课标实验区试卷的显著特色。

往年高考对于实用类文本的考查不多,但代表高考命题方向的上海题从03年开始涉及到实用类文本。

下面结合高考试题浅略谈谈实用类阅读文本的命题特点。

所选文章在文体上涉及人物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性论文等,体式较多,这自然为命题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07年课改实验区三套卷所选文体各不相同,广东卷《访钢琴演奏家傅聪》是一篇人物访谈,山东卷《梦碎雅典》是一则新闻,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则是一篇人物传记。

文本阅读

文本阅读
• 一看位置。中心句一般在段首或段尾; 过渡句、总括句一般揭示文章脉络 • 二辩关系。总分、说明、扩展、阐述、比较、呼 应等关系,要结合上下文辩清。 • 三析修辞。分析修辞的含义与作用,理解作者表 达的真正用意。如比喻,弄清楚本体喻体的相似 点;借代,指明借代的具体内容等。 • 四抓关键。再深奥的句子内涵也是通过文字表达 出来的,所以要从关键词语的字面意思入手。
二、例题讲解
(一)、客观题
例1
A、文本直接解释: 学生版P71“和”的文化理念
例2
B、文本推断解释: 学生版P72“另一种完全不同 的内涵”
1 方法小结: 对概念的理解要以准确判断概 念的本质属性为基础,通过筛选整 合文中有关重要信息,进而揭示概 念特征的有关信息。
2 选择题常见错误选项设计类型小结
创造思考教学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目标。 创造性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对于思考者或者文化而言具有新颖性和价值; 创造性思维是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 持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的任务是将原来 模糊的、不明确的问题清楚地勾画出来,或提 出某种方案加以解决。 问:什么是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
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 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坚持性,并且能清楚地勾 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 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 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 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
以偏概全 偷换概念 已然未然 次序颠倒 因果不明 或然必然
张冠李戴 无中生有 答非所问 主次不分 夸大缩小 充分必要
(二)主观题 方法: 一是直接截取原文词句表述 二是截取有用词句,根据题干要求加以 改造 三是在找不到原句做答案的前提下,依 据原文意思,用自己的语句表述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4-2023-2024)三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试卷(含答案解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4-2023-2024)三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试卷(含答案解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2024-2023-2024)三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试卷(含答案解析)2.实用类文本阅读一、现代文阅读(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根据《杜登德语辞典》,“语言"是一种人类自我表达的能力。

如此看来,只有我们人类可以说话,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知道树木是否也会自我表达,这不是很有趣吗?那么树木会如何“说话”呢?我们当然不可能听得见,因为它们肯定是静悄悄的,那些强风刮过时枝丫摇摆的嘎嘎声,以及轻风拂面时叶片婆娑的簌簌声,都是被动发出的。

不过它们确实以另一种方式沟通:通过气味。

在非洲大陆的莽原上,金合欢树是长颈鹿的珍馐,为了摆脱这种草食性的庞然大物,金合欢树短短几分钟内就可以在叶子里散布毒素。

长颈鹿便会转移到其他树木那里。

是旁边的树吗?不。

它们会避开邻近的树木,然后在大约100米开外的金合欢树那里重新开始大快朵颐。

因为被啃食的金合欢树会施放一种警示气体,向邻近的同伴传递不速之客来袭的信息。

所有得到警讯的树木会立即分泌毒素来回应。

长颈鹿因为知道金合欢树的这个把戏,所以会走远一些,以寻找那些尚未知情的树木。

又或者它们会逆风而行,因为气味信息是顺着风向其他树木传送的。

这样的防卫行为自然需要时间,所以早期预警阶段的工作如何协调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对此,树木当然不能只依赖空气,它也通过根部来传送信息。

一棵树的根可以蔓延得很广,其距离大过树冠宽度的两倍,因此在地底下会与周遭树木的根交错而产生联系。

但也有偶然情形,因为森林里也有独行侠,一点也不想与别人有任何瓜葛。

所以有没有可能因为这些家伙的不合群,而导致警示信息被阻断呢?幸好不会。

树木为了确保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多数情况下都会以真菌为媒介,其作用就像网络光纤那样,纤细的菌丝密布在土壤中,并以我们无法想象的密度交织成网络,借助其网络,真菌可以把从某棵树得到的信号继续传递下去,帮助它们交换害虫、干旱或其他危险消息。

在共同的生存空间里,可能森林里所有的植物都会以这种方式进行交流。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之调查报告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指导之调查报告PPT[优秀课件资料]
度与乐观度。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脚踏实地过好每一天,最简单的恰恰是最难的。拿梦想去拼,我怎么能输。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我会努力站在万人中央成为别人的光。行为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不曾扬帆,何以至远方。人生充满苦痛,我们有幸来过。如果骄傲没有被现实的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么会明白要多努力才能走到远方。所有的 豪言都收起来,所有的呐喊都咽下去。十年后所有难过都是下酒菜。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 停止一日努力。失败时郁郁寡欢,这是懦夫的表现。所有偷过的懒都会变成打脸的巴掌。越努力,越幸运。每一个不起舞的早晨,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死鱼随 波逐流,活鱼逆流而上。墙高万丈,挡的只是不来的人,要来,千军万马也是挡不住的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漫漫长路,荆棘丛生,待我用双手踏 平。不要忘记最初那颗不倒的心。胸有凌云志,无高不可攀。人的才华就如海绵的水,没有外力的挤压,它是绝对流不出来的。流出来后,海绵才能吸收新的 源泉。感恩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一个聪明的大脑。思考疑难的问题,生命的意义;赞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记住精彩的瞬间,激动的时刻,温馨的情景, 甜蜜的镜头。感恩生命赋予我们特有的灵性。善待自己,幸福无比,善待别人,快乐无比,善待生命,健康无比。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 的开始。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获致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视你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骄傲是胜利下的蛋,孵出来的却是 失败。没有一个朋友比得上健康,没有一个敌人比得上病魔,与其为病痛暗自流泪,不如运动健身为生命添彩。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缺什么也别缺 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是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乐不能不要;什么 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选对事业可以成就一生,选对朋友可以智能一生,选对环境可以快乐一生,选对伴侣可以幸福一生,选对生活方式可以健康一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个只有兴趣者。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 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事业和成就,甚至一生。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 消耗身体。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所有的失败,与失去自己的失败比起来,更是微不足道挫折其实就是迈向成功所应缴的学 费。在这个尘世上,虽然有不少寒冷,不少黑暗,但只要人与人之间多些信任,多些关爱,那么,就会增加许多阳光。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 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当一个人先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奋斗,他就是个有价值的人。没有人富有得可以不要别人的帮助,也没有人穷 得不能在某方面给他人帮助。时间告诉你什么叫衰老,回忆告诉你什么叫幼稚。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今天做别人不 愿做的事,明天就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到了一定年龄,便要学会寡言,每一句话都要有用,有重量。喜怒不形于色,大事淡然,有自己的底线。趁着年轻, 不怕多吃一些苦。这些逆境与磨练,才会让你真正学会谦恭。不然,你那自以为是的聪明和藐视一切的优越感,迟早会毁了你。无论现在的你处于什么状态, 是时候对自己说: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 花。如果要搞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海浪的品格,就是无数次被礁石击碎又无数闪地扑向礁 石。人都是矛盾的,渴望被理解,又害怕被看穿。经过大海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生活可以是甜的,也可以是苦的,但不能是没味的。你可

高考 调查报告(实用类文本阅读) PPT

高考 调查报告(实用类文本阅读) PPT
滥用抗生素已经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国家从销售 到使用都要加强管理;而我们每个人要做的就是一定要进一步提 高认识,形成“为了自身的健康,正确使用抗生素”的共识,唯 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遏制滥用抗生素之风。
(节选自2010年9月18日《中护网》,有删改)
课堂演练 《公众抗生素使用行为调查报告》
(1)据结论1来看,虽然认可错误观念的人较少,认可 正确观念的人多,但有很多认可正确观念的人,在实际 生活中基于某种原因执行的却是错误的观念;
结论5:对滥用抗生素的危害认识存在局限性。首先滥用抗生 素会引起细菌的耐药性,有可能造成一个地区细菌耐药现象的产 生;第二,“是药三分毒”, 使用抗生素肯定会产生一些药物不 良反应,对人体造成伤害。据统计,在我们国家,每年平均有20 万人死于药物不良反应,其中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也就是滥 用抗生素造成死亡的比例高达 40% ,这是个非常高的数字。
依据正文的科学分析,可以对结果作理论上的
进一步阐述,深入地讨论一些问题。亮出自己的观
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5、结论

归纳结论,即交待调查研究了什么问题,获得
了什么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 6、列出参考资料

即在写调查报告过程中,参考、引用了哪些资
料(将篇目名称、作者、出版单位、日期),目的
在于对所写报告负责,并给读者提出信息,也是表
• 双行标题又叫主副式标题,由主标题和副标题构成。一 般是:主标题为内容概括式;副标题为公文式,即由 事由和文种构成
• 如:
亏损企业的现状不容忽视
——关于××市亏损企业的调查报告

无论采用哪种形式拟制标题,都要力求做到简洁,
醒目,观点鲜明.
• 2、导言

高考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阅读考点综合(解析版)

高考实用类文本(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阅读考点综合(解析版)

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综合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一般有两种形式。

一种是将实用类文本作为一般的阅读材料对待,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这类题因为不直接涉及文本的文体特点,因而与一般阅读文章没有多大差别。

另一种考查是从文本的文体特点出发设题,涉及该类文体的理论知识和写作要求。

实用类文本包括传记、新闻、科普文章、调查报告等。

一、人物传记1.特点: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是纪实性与文学性的统一。

优秀的传记作品往往是真实性与文学性相结合、哲理性与形象性相结合、思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

2.阅读技巧: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阅读传记作品必须认识到传主的成长经历并感悟传主的心路历程;阅读传记作品还要关注传主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

3.考查类型及答题方法:3.1概括传主事迹。

“实用类文本”中的人物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概括是就具体的内容加以归纳、抽象,得出几条内容,几点认识。

概括时要抓住两点。

a抓事件和时间性的词句。

传记具有文学性,对材料的取舍是其主要表现之一。

我们可以根据本文所选事迹,按照先后顺序梳理。

b抓基本事实与细节。

如果传记所写的是传主的一个主要事件,事件比较大,内容比较多,可以采用抓基本事实和细节的方法,先留心细节,切分层次,然后再概括。

3.2分析传主形象分析传主形象是传记的常考题型,一般从三个角度解答此题。

a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尤其是细节描写)。

阅读传记时要把握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细节,并对这些事件、细节加以仔细思考。

看事件在传主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精神特质等。

同时又要注意细节描写。

细节特别是典型细节往往最能传神,最能打动人,给人以深刻印象。

b从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的关系去把握传主形象。

“传主与时代”“传主与他人”是理解传记的经纬。

联系传主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根据作品所陈述的与社会进程以及传主个人成长相关的重要事实,把握传主形象。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调查报告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苏教版

2020高考语文总复习专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调查报告等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课件苏教版

材料四主要谈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运营模式。 第三步:明确主旨,辨清关系 通过说明央视纪录频道开播之初的特点和影响,以及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播出特 点,指出了二者的差异,及下一阶段央视纪录频道改革的方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
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
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
4.探究 F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考情概览
备考提示
1.从近两年的文本特点来看,新闻类、调查报告类成为非连续性文本的重点考查对 象。文本一般呈现四则材料(传记类则呈现2-3则材料),这些材料缺乏连续性,只是 阐述同一话题。观点或相证,或相左,要求考生在阅读之后进行比较、辨识、分析、 筛选,形成自己的观点。 2.命题所选用的材料,具有正能量、内涵丰富、可读性强、探究点多等特点。从考 查的趋势看,选材既体现了时代特色,又注重了文本的真实性和实用性。 3.题型方面,由2017年的一道五选二、一道四选一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调整为两 道四选一客观题和一道主观题,降低了难度,使命题更科学准确,主观题分数增加, 总分值保持不变。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四、阅读示范 (2019年《考试说明》题型示例)
材料一: 2011年1月1日8点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正式开播,信号覆盖全球,作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专业纪录 片频道,也是第一个从开播之始就面向全球采用双语播出的频道,它向世人亮出了拥有人文精神的中国 影象。央视纪录频道在内容编排上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主要呈现四大主体内容,六大主题时段的播出特 点,以期达到规模化的播出效应。央视纪录频道同时采用国际纪录片频道的通行方式,淡化栏目概念, 强化大时段编排,以主题化、系列化和播出季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题

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训练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①什么是“他者”?学理论肯定知道胡塞尔的现象学,以及所谓的“现象学的还原”。

“他者”是一个哲学概念,但是我不打算从哲学史给大家描述从康德到胡塞尔,到尼采,到海德格尔这整个过程。

我想跟大家举一些非常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他者”。

②大家都经常照镜子,镜子本身反映的是客观的,但我们在照镜子的时候,看到的图像是主观的,是自我与它“合谋”的,是欲望化的产物。

心理学早就做过研究,很多人喜欢镜子不喜欢照片,因为照片更接近于真实。

“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我们在照片里看到的那个自己。

③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处理经验时如何发现“他者”。

如果你在作品中没有勇气面对“他者”,那你作品永远是在制造一种甜腻和唯美。

我现在看很多人写的东西,美得化不开,浓得化不开,全是这些浪漫的想象,看得实在是烦。

它里面没有陌生化的、坚硬的东西,非常流畅,也非常廉价,因为它根本没有触及生活的经验本身。

④所以,我们要拥有自己经验的财富,就必须经过“他者”的介入,这个当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你敢不敢面对“他者”,要不要把“他者”引入我们面对这个世界的过程当中。

⑤我举一个例子,博尔赫斯写过一个很简单的小说,是从《一千零一夜》里的一则故事改编来的,题目叫《两个做梦人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有个人因为一个梦千里迢迢去巴格达寻宝,却被另一个当地的做梦者告知梦到宝藏在主人公自家的院子里。

他听到后赶忙回家,找到了藏在自己院子里的宝藏。

借这个故事我想表达的是,作为写作者,我们其实都拥有财富,它就在我们家的喷泉底下,问题是你能不能挖出来。

这当中就需要“他者”的介入。

在自己家你是挖不出财富的,你不知道财富在哪,不知道那些经验有什么意义。

到远方去,这个旅途看起来毫无意义,但实际上构成了找到财富的重要一环。

⑥写作也是如此。

马尔克斯说,你只有远行,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

一个一直生活在农村的人说不出农村有什么特点。

只有从农村到了城市生存一段时间,就会知道所有城里和从前形成区别的,都是农村的特点。

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题练习题7 实用类文本阅读(四)——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

高三语文第一轮专题练习题7 实用类文本阅读(四)——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

2013届高考专题练习:实用类文本阅读(四)——调查报告和科普文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专家学者为互联网建设和管理建言献策——拿怎样的文化“滋养”网络?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总书记对“网事”的关心,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如何让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拿怎样的文化“滋养”网络?围绕这些话题,大家纷纷建言献策。

拒绝色情暴力抵制谩骂诈骗网络不能沦为文化“垃圾桶”毋庸置疑,目前互联网在国人的生活、工作中日益变得不可或缺;不过,网络世界也滋生了不少问题,如色情暴力内容、流氓软件、虚假信息、不负责任的言论等。

这些问题,严重污染了网络环境,造成了人们思想上、认识上的混乱,继而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相当大的不良影响。

在上海市的两会上,该市人大代表罗怀臻表示,现在网络上有些东西太乱太低俗,绝不能让那些色情、恶俗、教孩子们学坏的内容在网络上泛滥。

如果让一些泄愤、谩骂的声音成为主流,互联网也就沦为了文化的“垃圾桶”,这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有专家认为,其实,除了色情、暴力、谩骂等低俗信息外,对网络文化的破坏,还有两种现象不容忽视,一是少数人借助网络,通过制造和传播谣言,扩大矛盾,危害社会稳定;二是一些网络诈骗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到互联网的诚信形象,对网络文化建设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观念需要引导趣味可以培养网民的需求要满足也要矫正互联网文化的“双刃剑”作用人所共见。

有学者认为,一谈到如何消除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时,人们多从产品供给的角度考虑,但全面地看,矫正网民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取向,同样十分重要。

拿网络恶搞来说,躲在暗处恶搞的人,之所以能“一搞成名”,是因为有众多的恶搞“消费者”。

有人喜好欣赏,恶搞者名在其中,利在其中,恶搞起来也就无所畏惧。

由此可见,供给者的行为固然需要端正,需求者的喜好更需要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四)之调查报告(教师版)一、基本概念调查报告是说明文,其特点是具有写实性、针对性、逻辑性。

社会调查报告结尾,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二、高考考点1.写作方法。

(特别是列数字、举例子、引用、做比较、打比方)①调查报告运用材料说明观点,或用典型事例,或用对比方法,或用精确数字。

请就本文的特点,选择一种方法加以分析。

②举例法是调查报告常用方法。

本文主要用了哪几个例子?其作用是什么?2.考查针对性,概括作者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①请结合全文回答,作者对企业管理人利用网络阅读持怎样的观点?②请你结合实际,给学校图书管理员提提建议。

③对于“民间组织员工社会保险是否应该由民间组织自己承担”这个问题,袁娟和刘培锋有不同观点。

你支持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三、答题角度:(一)文体特征题/评价调查报告是否成功。

1、材料是否真实(时、地、人、事、数)2、对象是否典型(具有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3、材料是否详实4、是否得出规律性结论(二)分析调查报告中材料与观点的统一关系:1、运用一个或几个典型材料说明观点;2、运用对比的材料来突出观点;3、用精确的数字来直接说明观点。

(三)数字对于调查报告的作用:1、最有效地反映具体情况的方法;2、方式简明,内容具体;3、可达到的表达准确,一目了然的效果。

(四)结语段作用:1、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2、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3、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4、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课堂演练】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向楠学以致用,这个原本在大多数人看来毫无问题的观念,最近遭遇不少人挑战。

有人指出,我们当前的学以致用观过于功利化,“有没有用”几乎成了衡量学问好坏的标准,使当前缺少真学问与真学术。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对1130人进行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72.5%的受访者认为当前学以致用观比较流行;73.5%的人认为学以致用被过于功利化了。

受访者中,“80后”占39.3%,“70后”占35.5%。

调查中,受访者对于学以致用观的看法莫衷一是:29.5%的人认为利大于弊,15.5%的人感觉弊大于利,33.7%的人觉得利弊相当,还有21.3%的人觉得“不好说”。

今年4月,由20名大陆大学生组成的“西安世园使者团”前往台北市参加“花博会”交流活动。

广州媒体人丁晓洁也随团参加此次活动。

在台湾大学访问交流时,丁晓洁发现,台大近50个系中,竟有15个系与农学、动物学有关,比如农艺学系、园艺与景观学系、兽医学系、昆虫学系等等。

“台大生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的一名教师告诉我,与大陆年轻人不同,很多台湾年轻人对动植物研究兴趣浓厚,台大农学、动物学等相关专业报考热度非常高,甚至超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更好的经济、金融等专业。

学生完全是出于兴趣和爱好报考。

在他们看来,‘学以致趣’比‘学以致用’更有价值。

”丁晓洁说。

不过,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认为,学以致用观流行不但不会带来危害,反而适应当前社会实际需求。

现在是知识大爆炸时代,每个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去学习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如果不以“用”作为指导,只会浪费时间,无益于自身发展。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绪山曾指出,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学以致用观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讲,它培养国人积极向上的参与观念,赋予国人较多的务实精神;从消极方面来讲,功利性地以“用”为目的,使学术脱离以探求真理为目的的应有轨道。

同时,这种观念容易使一切智力活动止步于以实用为特征的技术发明,很少进行形而上的学理探索。

近代中国的历史告诉我们,只以实用技术为追求目标是短视的,想要在根本层面上经世救国,需要把精神层面的改造也作为追求的目标。

为何学以致用观越来越流行?调查中,68.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社会功利化的必然结果;59.1%的人觉得是由于“社会人心浮躁,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长远思考”。

此外,52.4%的人认为原因在于中国人历来重视实用性思维;51.7%的人感觉是由于“学以致用”能给人带来短期、实际的利益;34.1%的人指出,这是受到强调经世致用的传统文化影响。

四川大学符号学与传播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毅衡分析,学以致用观流行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儒家文化强调“学而优则仕”与“经世致用”,这是学以致用观的直接源头;其次,近代以来,随着国人逐渐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整个社会将关注焦点放在如何尽快把知识用于发展生产力上,“实用”成了学术发展最主要的目的,兴趣、好奇心等其他学习目的受到压制。

在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研究生谢潇看来,功利化的学以致用观导致当前学术急功近利,很多研究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缺少前瞻性思维。

即便偶尔有新观点,也经常会被批评为“不切实际”。

“历史上许多重大科学突破最开始都源于天马行空的‘空想’,‘学以致用’不过是附属品,‘学以致知’才是学术根本。

”“现在应该适时改变过于功利化的学以致用观了。

”赵毅衡建议鼓励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以兴趣、好奇心为指导进行学习。

在应用性并不强的理论性课题申请中,不要总逼迫研究者写出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不论是论文数量还是研究者数量,中国学界都非常多。

这种状况下,我们应追求学术研究的质量,打造创新型人才。

我们应允许甚至鼓励一部分人挣脱学以致用观的束缚,做一些‘无用’的思考。

”调查中,55.7%的人表示很支持赵毅衡教授的上述建议。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2年11月17日,有删改)19.学以致用观“在大多数人看来毫无问题”的原因是什么?(4分)20.为什么受访者对学以致用观的看法会莫衷一是?请作简要分析。

(5分)21.本新闻调查的写作意图是什么?(6分)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环球》杂志记者王宁实习记者汤辉①新能源汽车近期的迅猛发展令人瞩目,而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市场的兴趣也让其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有专家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到2015年,可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的1%左右,迎来第一波产业化高潮。

《环球》杂志联合搜狐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超六成网友看好新能源汽车前景。

但也有专家表示,消费者现阶段对新能源汽车不宜过分乐观,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占领市场尚需时日。

②在调查中,网友对于“如果有买车计划,你是否会考虑新能源汽车?”这个问题,选择“继续观望,暂时不会购买”的人占38.27%,选择“不会”的人占23.82%,“无所谓”占1%,而选择“会”的人有36.91%。

③亚太电动车协会执行委员周鹤良告诉《环球》杂志,有接近40%的人选择继续观望,这主要是由于他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其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他们选择观望符合市场规律,“不可能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来买新能源汽车”。

原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高级技术专家杨嘉林则表示,从他在国外观察的结果来看,国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情令人惊讶,因为存在电池、充电等各种问题,新能源汽车在其他国家受到的关注依然远不如传统汽车。

④在调查中,消费者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排第一的是“油价太贵”(48.35%),其次是“环境持续恶化,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30.51%),再次是“政府政策倾向,补贴较高”(18.21%),最后才是“时尚前卫,引领潮流”(2.93%)。

而不选择新能源汽车的理由则包括: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困难等”(35.22%) ,“新能源汽车目前价格相对偏高”(32.02%) ,“担心新能源汽车技术上不过关”(31.08%),以及“其他”(1.67%)。

专家认为,这些期盼和顾虑都是有其理由的。

⑤周鹤良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把普通大众挡在门外的主要原因:包括昂贵的价格(一般比普通汽车贵30%),售后服务不到位、可靠性差、事故率比较高、寿命周期短等问题,让很多消费者有后顾之忧。

杨嘉林说“新能源汽车目前面临的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是找到可以大规模提供的新能源”。

他认为,目前的厂商只是单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上实现了突破,甚至成功地进行示范运行,但并没有解决能源供应问题。

如果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计划不建立在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基础上,将会把汽车企业置于危险的境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也许会领先,但主流产品没有竞争力,导致相关企业破产。

⑥但尽管有许多问题,消费者依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前景较为乐观,有34.43%的网友表示“非常乐观”,而有26.48%的网友表示“比较乐观”,选择“一般”的网友占到26.27%,而选择“不看好”的网友则只占到12.82%。

⑦专家表示,从长远发展考虑,电池汽车,包括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是一个可能的方向,虽然不是唯一可能的方向。

杨嘉林告诉《环球》杂志,由于清洁新能源大规模供应的前景不明朗,电池汽车不能大规模生产销售。

在清洁电力大规模供应前的数十年内,电池汽车对节能减排不能发挥主力作用。

所以他认为,谈电动汽车大规模产业化,目前在中国时机还不成熟。

⑧现阶段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对其发展前景有一定促进作用,周鹤良介绍说,现在国家补贴6万,地方补贴6万,25万的车子需要自己出13万,这个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可以承受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优惠政策还没有完全到位。

其他配套问题依然需要重视。

他建议,政府在采购公务车时,如果能带头购买电动汽车,将会起到比较好的促进作用。

因此,国家公务用车应该鼓励电动车。

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校车也可以考虑电动汽车。

此外,国家可以给民营企业一定政策倾斜,强化其对新能源汽车的售后服务和保养修理等。

“需要整合政府、社会、百姓等多种因素,给新能源汽车予一系列的保护。

”(选自《环球》2013年第6期,有改动) 19.概括第①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文本中的作用。

(4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调查报告的文体基本特征。

内容2分,作用2分。

20.请分析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5分)【解析】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能力,要求对比的对象与证明的观点相匹配且语句连贯通畅。

第1点2分,第2、3、4点3分。

21.要使新能源汽车真正大规模占领市场,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6分)【解析】本题的考点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结合文章内容,鲜明表达自己的观点。

答对1点给1分,答对2点给3分,答对3点给4分,答对4点给5分,答对5点给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