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华侨火者亚三新考

合集下载

南洋华侨火者亚三的三重谜

南洋华侨火者亚三的三重谜

皮雷斯使团中, 随同葡萄牙人返回中土。
二、 亚三的 之谜 火者 姓名
关于“ 火者亚三” 的姓名 , 众说纷纭。有人认 为 “ 火者 ” 满 刺 加 语 或 波 斯 语 , 笔者 认 为 火 者 乃 是 是 但 汉语 , 应将 “ 火者 亚 三 ” 四字 差 分 解 释 : 火 者 ” “ “ 乃 阉
当于今 天 的东南 亚 地 区。南 洋 诸 国 自古 以来 与 中 国
关 系密 切 , 双方通 过朝 贡 贸 易 、 间贸 易 等 多 种 形 式 民 保 持着 友好 交往 。永乐 朝 , 明成祖 派 遣宦 官郑 和下 西 洋, 进一 步增 进 了 国与 国之 间 的 传 统友 谊 , 进 了 中 促
南洋 是一个 历史 概念 , 明清 时期 中国人对 中南 是
半岛、 菲律宾群 岛和印度尼西亚群 岛的称呼 , 大体相
收 稿 日期 :0 1 1 - 5 2 1 —2 1
作者 简介 : 林硕 (9 4 ) 男, 18  ̄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 管一部藏品 室研 究保 管员。
① 参见 : 黄谷 , 明代 “ 《 葡使” 火者亚三之谜》, 紫禁城》,9 1 第 1 , 4 4 《 19 年 期 第 4— 5页。邱树 森, 明武 宗与 明代 回回人》, 回族研 《 《
仿外 国话取乐 。乍看起来 , 武宗 留亚三在身旁 , 是以
学外 国语言取乐 。但是 , 早在亚三之前 , 武宗身边 已 经有 通 晓外邦 语 言之人 , 那便 是延 绥 总兵 马 昂之 妹 马 氏。马 氏不仅 弓马娴熟 , “ 外 国语 ” [( 更 解 , ]m髓 深得 武宗宠信 , 由此可见 , 武宗身边并不缺乏通晓外邦语
《 东南亚南亚研究》
21 0 2年 第 1期

电视剧《南洋女儿情》第40集分集剧情内容

电视剧《南洋女儿情》第40集分集剧情内容

电视剧《南洋女儿情》第40集分集剧情内容电视剧《南洋女儿情》第40集分集剧情内容欧阳天晴和邝海生对视着,两人共同品尝着一碗美味的面线,小九和王巧玲忍不住偷笑。

叶鹤鸣急匆匆地找到了欧阳天晴,手中拿着白薇拍摄的古德夫人垂涎南兰首饰的照片。

欧阳天晴费了好大的口舌,才说服了华文报纸为南兰发声,她连夜将这有利的证据送往其他报纸。

何小蝉换了一身华丽的衣服,佩戴着金碧云送给她的珠宝首饰,她对这些礼物爱不释手。

金碧云早早地带着何小蝉来到厨房,她劝说何小蝉和她结成联盟,成为星洲最有权势的两个女人。

金碧云让何小蝉行动,计划毒害欧阳天晴。

小翠偶然从醉酒的陆雪樵口中听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她觉得这件事情非同小可,立刻向欧阳天晴汇报了。

邝海生找到亨特,一起来到金家老宅报告。

他们与警察一同进入密室,发现了被绑人的证据。

紧接着,他们挖出了亚辛的尸体。

金碧云给了何小蝉一盒下毒的点心,何小蝉将其送到了欧阳天晴的手中。

欧阳天晴心生疑虑,怀疑点心中可能有毒。

然而,她又觉得何小蝉不会对她不利。

欧阳天晴正打算拿起点心尝试一下,何小蝉突然承认点心确实有毒。

尽管如此,欧阳天晴仍然不相信,当着何小蝉的面准备吃下点心。

然而,何小蝉立刻拦住她,并提议一起去警局举报金碧云。

狱警给南兰送来断头饭,然后就把她押向刑场,南兰视死如归。

欧阳天晴和邝海生等人随后赶到刑场,报纸上刊登了古德夫人贪图南兰钱财栽赃陷害她的真相,亨特及时带来最新证据,证实南兰是无罪的,金碧云见势不妙,偷偷赶回家收拾金银珠宝,想一走了之,没想到陆雪亭早已经等候多时,当面揭穿金碧云囚禁陆雪霖和谋害陆老太太的罪行,金碧云拿出林龙青给她的手枪对准陆雪亭,她本想嫁给陆雪霖,可陆雪霖却娶了有钱有势的南兰,金碧云发誓要成为最有钱的人,她不得已才出此下策。

陆雪樵突然推门而入,金碧云开枪把他打死。

亨特向古德汇报了古德夫人栽赃陷害南兰的事,古德大为恼火,狠狠教训了夫人一顿。

南兰来工地慰问,给工人们送来很多水果,白薇陪陆雪霖去见南兰,陆雪霖请南兰参加白薇和叶鹤鸣的婚礼。

福建抗日历史资料

福建抗日历史资料

福建抗日历史资料福建抗日历史知识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数百万的海外闽籍侨胞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空前的爱国热情同祖国人民一道共赴国难。

在南洋,陈嘉庚等爱国侨领联络各界人士,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地积极组织南侨总会等华侨救国救乡的联合组织,发动侨众以财力物力人力援助祖国抗敌御侮。

据南侨总会统计,自抗战开始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左右时间,华侨的捐款平均每月达国币1350万元,每年1.6亿元,等于负担了当时抗战军费的1/3,其中80%是贫苦华侨的血汗所得。

闽籍华侨捐赠的数额尤巨,从抗战爆发到1940年底,300多万福建华侨捐款将近1亿元,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救护车上千辆。

此外,还有不少华侨青年毅然放弃学业,辞去工作,告别亲人,跋山涉水,回到祖国后又奔赴战火纷飞的战场。

许多人为国捐躯,壮烈牺牲。

他们英勇杀敌,涌现出许多华侨英雄和烈士,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率领抗日铁骑驰骋雁北而英勇牺牲,被中共中央妇委称为“女员的光辉模范”的闽籍抗日女英雄李林,有三次回国参战,最后战死疆场的闽籍华侨沈尔七。

在集美中学校园内,屹立着华侨英烈、抗日女英雄李林的雕像。

战死疆场的闽籍华侨沈尔七许多台湾同胞跨越海峡来到福建,与福建军民一道抗日,其中以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军和少年团尤为突出,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青史。

南洋华侨筹款抗日图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几天,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董林庆年(安溪县人)、李振殿(海澄县人)等致电南国民党政府,请团结息争,一致对外。

同时联函国际联盟,请制裁日本侵略者。

陈嘉庚(同安县人)亦以福建会馆主席名义致函总商会,建议召开全坡大会,讨论对付日本办法。

闽西永定县华侨胡文虎先捐25000元支援国内难民,又通过他创办的《星洲日报》代收华侨捐款100余万元,先后汇回国内支援抗战。

“九·一八”和上海“一·二八”事变后,菲律宾华侨建立两个全国性的抗日救国团体——“菲律宾华侨救国会”、“菲律宾华侨国难后援会”,其领导人都是福建籍华侨。

东南亚华人遭受的几次屠杀

东南亚华人遭受的几次屠杀

东南亚华⼈遭受的⼏次屠杀东南亚华⼈遭受的⼏次屠杀从明朝中期开始,就有⼤量的中国侨民到东南亚去谋⽣,今天的东南亚的华⼈⼜和⼤⼀部分就是当时的移民后裔,西⽅殖民者来到之后,不断的迫害华⼈,多次进⾏了有组织的针对华⼈的屠杀。

第⼀次有记载的发⽣在1603年西班⽛殖民者统治下的菲律宾,当时死难的中国同胞据《明史》记载为25000⼈,福建巡抚估计为3万⼈,西班⽛殖民者估计为23000⼈)⽽华侨损失的财产则难以估计,据事后拍卖,拨为军⽤者36000多⽐索,缴⼈“皇家⾦库”者3万多⽐索。

⼤屠杀后,致使马尼拉没有理发师,没有裁缝,没有鞋匠,没有厨师,没有农民和牧民;“没有粮⾷吃,没有鞋⼦穿,即使出极⾼的价钱也买不到”。

1639年的第⼆次⼤屠杀,致使吕宋岛华侨基本上绝灭了,全菲遇难华侨共达22000⼀24000⼈。

“有⼏条河⾥的⽔被⼫体污染得不能⾷⽤达6个⽉之久,(马尼拉)周围许多⾥格以内,河⾥的鱼是吃⼈⾁长肥了的,所以⼈们连鱼也不能吃”。

1662年的第三次⼤屠杀,据推测被杀害的华侨不下25000⼈。

⼀个西⽅历史学家说:“西班⽛⼈的原来意图是要杀尽每⼀个中国⼈的。

但后来考虑到缺乏商贩和⼿艺⼈的不便,便放弃了这个意图。

实际上是出于有此必要,⽽却以(西班⽛王)的名义慈悲地宣称赦免⼀切放下武器的⼈。

”1762年,西班⽛⼈对华侨实⾏第4次⼤屠杀,遇难华侨近2万⼈。

西班⽛殖民者发布命令“杀掉所能找到的⼀切中国⼈”,宣告所有华侨都是西班⽛的叛徒,在什么地⽅发现,就在什么地⽅绞死。

于是西班⽛殖民者四处搜捕,形成⼀个“骇⼈听闻的屠杀⾼潮”。

它们残酷地把10~15个⼈的辫⼦联结在⼀起,再系上⽯头,投⼊海河,活活淹死。

殖民者的强盗⾏径勾画出吃⼈魔王的丑恶嘴脸。

然⽽最令⼈可⽓的是第⼀次屠杀发⽣后,当时的福建巡抚(这个⼈我不想提他的名字,因为离现代太近了,说不定还能找到他的⼦孙后代)对皇帝上书时居然还谴责所有被杀的华⼈都是愧对祖坟的逆⼦,不值得陛下关⼼。

南洋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南洋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南洋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 9 4 5年日本投降的十多年间,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了海外华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众、时间之长、力量之强、影响之巨,都是空前的。

他们同祖国人民风雨同舟,前赴后继,“爱国精神,见重环宇”,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史诗。

一、声讨不抵抗政策19 3 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随后又在上海燃起侵华战火,爆发了淞沪之战。

在这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旅居世界各地的侨胞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纷纷组织起来,以各种形式支援东北义勇军和十九路军抗战,声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国民党当局“息内争、御外侮”,挽救民族危急,从而揭开了华侨抗日救亡运动的序幕。

一二九"运动后,海外侨胞抗日救亡运动更加高涨,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救国浪潮。

广大侨胞纷纷举行集会,发表宣言和通电,誓作北平学生的坚强后盾,愿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承担救亡的重任,“亡国之危机一时未除,救国之运动一日不止。

”这既是对国民党当局不抵抗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又是对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强有力的声援。

二、无私捐款支援前线“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世界各地的华侨救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救国团体,如:“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等相继成立。

抗战期间共有华侨团体约3 5 0 0多个。

它们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打破宗亲、地域的界线,走向联合,将千百万华侨组织起来,汇成一股抗日的洪流。

抗战期间,为祖国抗战捐款的华侨有400多万人,约占当时全世界华侨人口的一半左右,遍及亚洲、南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华侨的家家户户。

广大侨胞抱着“盖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止,则后方之急需一日不能停”的决心,上至工商巨贾,下至贫民、乞丐,各阶层人士以义捐、义演、义卖等各种形式慷慨捐款,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福建抗日历史资料

福建抗日历史资料

福建抗日历史资料福建籍华侨遍布于世界各地,但主要聚居在东南亚各国。

抗日战争中,他们为支援祖国伟大而艰巨的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福建抗日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用。

福建抗日历史知识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数百万的海外闽籍侨胞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空前的爱国热情同祖国人民一道共赴国难。

在南洋,陈嘉庚等爱国侨领联络各界人士,在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等地积极组织南侨总会等华侨救国救乡的联合组织,发动侨众以财力物力人力援助祖国抗敌御侮。

据南侨总会统计,自抗战开始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的4年左右时间,华侨的捐款平均每月达国币1350万元,每年1.6亿元,等于负担了当时抗战军费的1/3,其中80%是贫苦华侨的血汗所得。

闽籍华侨捐赠的数额尤巨,从抗战爆发到1940年底,300多万福建华侨捐款将近1亿元,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救护车上千辆。

此外,还有不少华侨青年毅然放弃学业,辞去工作,告别亲人,跋山涉水,回到祖国后又奔赴战火纷飞的战场。

许多人为国捐躯,壮烈牺牲。

他们英勇杀敌,涌现出许多华侨英雄和烈士,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率领抗日铁骑驰骋雁北而英勇牺牲,被中共中央妇委称为“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的闽籍抗日女英雄李林,有三次回国参战,最后战死疆场的闽籍华侨沈尔七。

在集美中学校园内,屹立着华侨英烈、抗日女英雄李林的雕像。

战死疆场的闽籍华侨沈尔七许多台湾同胞跨越海峡来到福建,与福建军民一道抗日,其中以李友邦领导的台湾义勇军和少年团尤为突出,他们的丰功伟绩永垂青史。

南洋华侨筹款抗日图存“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几天,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会董林庆年(安溪县人)、李振殿(海澄县人)等致电南国民党政府,请团结息争,一致对外。

同时联函国际联盟,请制裁日本侵略者。

陈嘉庚(同安县人)亦以福建会馆主席名义致函总商会,建议召开全坡大会,讨论对付日本办法。

闽西永定县华侨胡文虎先捐25000元支援国内难民,又通过他创办的《星洲日报》代收华侨捐款100余万元,先后汇回国内支援抗战。

二战期间,日本在新加坡屠杀的华人总数竟有15万以上!

二战期间,日本在新加坡屠杀的华人总数竟有15万以上!

二战期间,日本在新加坡屠杀的华人总数竟有15万以上!本文导读:山下奉文日军占领前的新加坡大约有华侨60万人,加上从北部马来半岛逃避战火而来的华侨,共有约100万人。

据李恩涵先生研究,在新加坡检证大屠杀中,华人死亡人数在2.5万—5万人之多。

中国的全面抗战爆发后,华侨捐献了数目巨大的资金并有很多华侨回国参战。

华侨也是抵抗日军入侵马来半岛的重要抵抗力量。

华侨潜在的反抗影响日军对新马占领,日军尽快占领东南亚,急于从新马抽调兵力,以获取东南亚各国丰富的战争物资支撑战争。

因此日军为了切断华侨对中国抗战的资金和人力支持,稳定对新马的占领,决定对华人进行大屠杀。

“肃清华侨计划”的主谋是第二十五军司令官山下奉文。

日军在擦拭凶刀山下奉文下令从2月18日开始展开扫荡行动,以搜捕敌对的华侨,其搜捕标准共有9条:1.曾经在南洋华侨筹赈会中积极活动之人士。

2.曾经最慷慨地捐输给筹赈会之富裕人士。

3.南洋华侨救国运动领袖陈嘉庚之追随者以及校长、教员和律师。

4.海南人9。

5.凡在中日战争以后来到马来亚之中国出生华人。

6.凡是文身之男性。

7.凡是以义勇军之身份,替英军抵抗日军之人士。

8.公务员以及可能亲英之人士。

9.凡是拥有武器,并尝试扰乱治安之人士。

其结果是一场针对抗日人士、共产党人和华人的集体屠杀。

日军执行“肃清华侨计划”的方法是,先以盘查和发放“良民证”的方式,将华侨集中,然后集体杀害。

1942年2月19日,山下奉文的司令部在主要街道张贴布告大日本军司令部布告凡居住于本岛12至60岁男子,限于2月19日正午在下述地区集合:1.从丹戎帕加至蒂恩巴乐路一带。

2.从里巴路至坦格林路一带。

3.从夏朗布萨至西冷古恩一带。

4.从卡朗至盖兰一带。

5.从帕亚雷巴路至樟宜路的交叉路口一带。

违令者将处以死刑。

华籍男居民到达日军指定的5个地区集中检证,凡认为可疑人员均被日军押上卡车送到海滨或用船只送到海面上用机抢扫射进行残杀。

东条英机受审这只是日军杀害华人的一个典型的例子。

南洋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南洋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

南洋华侨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的十多年间,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席卷了海外华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其规模之大、范围之广、人数之众、时间之长、力量之强、影响之巨,都是空前的。

他们同祖国人民风雨同舟,前赴后继,“爱国精神,见重环宇”,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史诗。

一、声讨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随后又在上海燃起侵华战火,爆发了淞沪之战。

在这中华民族的危难关头,旅居世界各地的侨胞迸发出强烈的爱国热情,纷纷组织起来,以各种形式支援东北义勇军和十九路军抗战,声讨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国民党当局“息内争、御外侮”,挽救民族危急,从而揭开了华侨抗日救亡运动的序幕。

“一二·九”运动后,海外侨胞抗日救亡运动更加高涨,形成一股声势浩大的救国浪潮。

广大侨胞纷纷举行集会,发表宣言和通电,誓作北平学生的坚强后盾,愿与全国人民一起共同承担救亡的重任,“亡国之危机一时未除,救国之运动一日不止。

”这既是对国民党当局不抵抗主义政策的强烈不满,又是对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强有力的声援。

二、无私捐款支援前线“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世界各地的华侨救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特别是一些大规模的救国团体,如:“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等相继成立。

抗战期间共有华侨团体约3500多个。

它们在抗日救国的旗帜下打破宗亲、地域的界线,走向联合,将千百万华侨组织起来,汇成一股抗日的洪流。

抗战期间,为祖国抗战捐款的华侨有400多万人,约占当时全世界华侨人口的一半左右,遍及亚洲、南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非洲华侨的家家户户。

广大侨胞抱着“盖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止,则后方之急需一日不能停”的决心,上至工商巨贾,下至贫民、乞丐,各阶层人士以义捐、义演、义卖等各种形式慷慨捐款,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81—997年的高丽(朝鲜)。依据材料概况可知:大臣崔承老主张对华夏之制,要选择性学习,可以学习华夏的思想文化、礼仪制度革除社会弊端,但是在生活习俗方面可遵循本国传统,说明在学习华夏文化时结合本国情况,注意了选择,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中国文化选择性吸收,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国家地位的论述,排除B项;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只是材料的部分内容,还有向中国学习的部分,以偏概全,排除D项。故选C项。
A.考古发现必须经过历史的记载来印证B.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
C.考古发现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D.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最有效的手段
【答案】C
【解析】
【详解】通过考古发掘与研究,推翻了建造金字塔 人是奴隶的传统说法,掌握了可以更好了解当时人们生活和饮食状况的史料和依据,说明考古发现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途径,C项正确;考古发现必须经过历史的记载来印证说法太绝对,A项错误;不经过考古印证的历史记载没有意义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只一个案例不能说明考古是证实历史可靠性最有效的手段,D项错误。
8.高丽成宗时代(981—997年),大臣崔承老主张:华夏之制,不可不遵,然四方习俗,各随土性,似难尽变。其礼乐诗书之教、君臣父子之道,宜法中华,以革卑陋。其余车马、衣服、制度,可因土风,使奢俭得中,不必苟同。这反映了该官员( )
A.主张全盘吸收中国文化B.承认本国处于藩属地位
C.注意保持主体的选择性D.主张习俗遵循自身传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可知本题为本质类选择题。时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根据材料“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强调国人应重视文物搜集,'以考进化之据','以证吾国之文明'。20世纪20年代以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康有为等国人重视文物搜集,“以证吾国之文明”,20年代后,学术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推翻了西方学者“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说明我国近代在文物观念上注重文化自信,并关注国家命运,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经过重视文物搜集,进行考古发掘,推翻西方谬论,而文物的搜集研究与保护只是表象,非深层反映,排除A项;近代我国文物观念与民主意识觉醒关系不大,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学术界推翻西方学者的谬论,没有体现出倡导民众与文物近距离接触,排除D项。故选B项。

南洋华侨火者亚三的三重谜

南洋华侨火者亚三的三重谜

作者: 林硕
作者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一部,北京100006
出版物刊名: 东南亚南亚研究
页码: 78-81页
年卷期: 2012年 第1期
主题词: 火者亚三;南洋;葡萄牙;江彬
摘要:火者亚三是一位居住在满剌加王国的南洋华侨。

16世纪初,葡萄牙吞并满剌加后,急欲与中国通商,派遣皮雷斯使团冒充满剌加使者访华,火者亚三随同皮雷斯使团觐见。

经权臣江彬引荐,火者亚三得到明武宗的宠信,随侍左右。

武宗死后,火者亚三旋即下狱伏诛,离奇身死,留下的是关于他姓名、身份乃至死因的三重谜团。

通过对16世纪初东南亚历史及闽、粤等地民俗和葡萄牙使团的构成、明武宗朝政治等进行考察,可以考证出亚三的真实姓名、身份及死因。

南洋华侨的血泪

南洋华侨的血泪

初到解放区,就见到墙壁上写了很多标语,其中的一个,是“天下穷人是一家”。

我看了这标语,就想起南洋穷苦华侨的斗争。

我是从南洋来的,就谈谈南洋穷苦华侨的故事吧。

在南洋,六个国家中(印尼、马来亚、暹罗、缅甸、越南、菲列滨)一共有一万万五千万人口。

而华侨却占有七百多万。

有的国家里,如马来亚,五百多万人口中,华侨要占二百六七十万,在一半以上。

华侨在南洋的散布,又是非常广泛而深入的。

如果你到印尼或马来亚去旅行,即使走到了极偏僻的乡村,在那里如果你看不到一家华侨的小杂货铺子,那只能说是特殊的例外。

如果你迷了路。

踏上荒港或草原,到处听不到鸡声,看不到炊烟,但你会拨开草来,突然发现一间极小的茅屋。

你走上去问路,出来招呼你的,常常会是你的同胞。

我是曾经为这样的际遇吃惊过的。

我常想,中国人民的性格:是坚强的,它有如一粒松树的子,即使掉在岩缝里,只要那里有一撮土,它还是要生根下去,长大起来,稳稳实实的站住。

这性格,无疑是经受了二千多年残酷剥削的劳动人民自卫本能的发展。

固然,华侨之间,不全都是这样的劳动者。

还有的是中小商人,近有少数拥有几千万家产,而把他们的商业高利贷资本,直插入到乡村中当地民族人民的血管上去的。

所以大体说来,在南洋是:“帝国主义的统治,华侨商人的城市。

当地民族人民的乡村。

”而南洋又大都是农业国,那么这情况,是说明一些什么意义,也可以想见的了。

华侨大商人的商业高利贷资本和商业资本转化的土地资本(如马来亚),已经变做了帝国主义者剥削殖民地人民的一个工具。

不过这里所谓殖民地人民,不仅是当地民族的农民,且包括华侨中广大的劳动者——他们在大农场里,在锡广场里,在蔬菜栽培的小农园里,终年不息的劳动着,他们也一样受自己民族的商人、高利贷者所剥削。

他们的运命,他们的苦难是和当地民族的劳动者并没有什么分别的。

帝国主义侵略了南洋,接着也就来侵略了中国。

南洋各民族的殖民地化,也就使中国半殖民地化了。

从十六世纪开始,帝国主义国家在印度和南洋,争夺厮杀分制,有了三个半世纪以上。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作者:陌桑来源:《华人时刊》2021年第07期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陳嘉庚(1874—1961),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人。

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

清朝末年南渡新加坡,经营食品和橡胶业,由于经营得法,在同业中独占鳌头,成为东南亚最大的实业家,被誉为“橡胶大王”。

40岁时回乡创办集美系列学校和厦门大学,被师生们尊称为“校主”。

陈嘉庚一生为中国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晚年的陈嘉庚,请人在鳌园刻录“台湾全省图”,念念不忘祖国统一大业。

陈嘉庚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祖国,积极支持国内的革命活动。

对于文化事业,也积极参与。

他支援范长江、夏衍等人主办的“国际新闻社”和“华商报”,还汇款支持邹韬奋创办的《大众生活》周刊。

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后,南洋华侨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声援运动,陈嘉庚担任“山东惨祸筹赈会”主席,积极筹款救济难民,还发起了抵制日货运动。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8年10月10日,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在新加坡成立,标志着南洋华侨冲破传统的帮派地域观念,实现了建立在抗日救国基础上的大团结,从而使南洋华侨的抗日爱国救亡运动走上了新的道路。

陈嘉庚被推选为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为副主席。

他们带头捐款,还组织各类活动。

仅1939年一年,南洋华侨就向祖国捐款3.6亿多元,从卢沟桥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四年半期间,共计捐款达15亿元,极大地支援了中国的抗日力量。

1938年底,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我国对外交通濒于瘫痪。

新修建的滇缅公路成为最主要的军运大动脉,不仅需要大批军运汽车,而且急需大批熟练的司机和汽车修理工。

陈嘉庚领导的“南侨总会”遂于1939年初迅速发出《征募汽车修理、司机人员回国服务》通告,他一方面号召华侨捐款捐物,购买大量汽车和军需物资,另一方面还亲自到南洋各埠演说动员,广大华侨青年热烈响应、纷纷报名参加。

海外华侨与中国抗战

海外华侨与中国抗战

海外华侨与中国抗战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孟子寻鸦片战争之后,在国内,由于政治黑暗、战争不断、经济破产,导致民不聊生,百姓急于寻找生路;在国外,由于帝国主义对殖民地进行疯狂的经济掠夺和急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从事开发,一批批“契约华工”被贩卖出洋,成为这个时期中国移民的主要方式。

这种贩卖活动始于18世纪末。

19世纪中期达到高潮,20世纪初趋于衰落。

在这100多年里,中国约有700万人被贩卖到世界各地,从而形成了华侨遍布世界各地的格局。

自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就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奋起反抗,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开始。

中华儿女上下一道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经过八年的浴血抗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在这其中,广大爱国华侨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斗争中,创造了可歌可泣的光辉事业,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广泛组织抗日救亡团体在抗日战争前夕,侨居在世界各地的一千余万名华侨,在海外建立了两千七百九十四个抗日团体①。

欧洲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较早。

在卢沟桥事变前,英、法、德、荷、比、葡、瑞士等国,都建立丁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性的华侨抗日救亡组织。

1936年9月,成立了“全欧华侨救国联合会”。

这个组织在全国抗战开始后,在欧洲华侨的抗日救亡运动中继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在马来亚新加坡,当华侨们获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消息,各华侨团体的领导人立即行动起来,互相联络,并新加坡召开侨民大会,成立了“马来亚新加坡筹赈祖国伤兵大会委员会”。

接着,马来亚地区12个区的华侨,经过联络协商,成立了“华侨筹赈会”。

在马来亚新加坡华侨筹赈会的领导下,该地区华侨筹赈祖国抗战的工作普遍地开展起来。

在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1938年,菲律宾华侨援助前敌委员会和印尼华侨社团在新加坡召开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代表大会,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

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广西三新学术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2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1.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

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禽。

这体现了()A.中国已经迈入阶级社会大门B.中华文明多元多样的特点C.历史传承与民族认同的统一D.陶器普遍应用于日常生活2.商鞅变法时颁布《分户令》,把大家庭拆分到最小限度,从大家庭内挖出许多闲散劳动力,通过拆分民户,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成为秦国社会最小的组成单位,形成了大批的个体小农。

这一做法()A.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C.增强了秦国经济实力D.阻断了土地兼并的发生3.“县官”一词,传世文献中先秦时期仅有两例。

秦汉以后文献中则大量出现“县官”一词,如《史记》中含注共出现36次,《汉书》中含注共出现82次,《后汉书》中含注共出现28次。

这反映了()A.秦朝开始实行郡县制度B.秦汉注重史学研究和编撰C.商周时期中央集权弱化D.秦汉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4.刘邦曾下诏禁止商人及其子弟为官。

汉武帝则不顾汉初以来的传统,任命大量商人出身的官员为其理财,由中央统一调度商业营运,使国家成为市场最大的商业主体。

这表明汉武帝时期()A.进一步巩固了大一统国家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D.商人社会地位大幅提升5.魏晋南北朝时,在今江苏丹阳立新丰堰,“溉田八百余顷”;在今浙江湖州筑获塘,“溉田千顷”;在湖北荆州筑获湖,“堰湖开渎,通引江水,田多收获”。

南洋抗战中的文化三杰

南洋抗战中的文化三杰

同安人均重乡土观念 。陈嘉庚家族的店 号就有 “ 顺 安” “ 德安” “ 复安” , 而我们黄家( 王

生了。 同时也痛惜我父亲于“ 七七事变” 前两天 不幸病故 , 不能再与陈嘉庚共同奋斗 了。 我之所以如此真切地感念陈家庚 , 是因为 他的思想 、 业绩使我在殖 民统治的黑暗中有机
由新加坡道南学校校长鉴定 、 推介。 由此可见 , 我后来所就读 的这丁加奴唯一 的中华维新学
务” 报纸就成了我的精神食粮并化作我不断前 进的动力 。我 曾在报上刊登过 “ 征求笔友” 和 “ 征求中艺刊物” 等启事, 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 的笔友 ,并从进步书刊中领会到革命的真理 , 沿着《 南侨 日报 指引的方向, 跨 出了人生和 创作坚实的第一步。 我之所以如此诚挚地感念陈家庚 , 是因为
可谓南洋抗战中的文化三杰。 他们的事迹及作品, 对我的文学思想的形
成和文艺创作风格的影响很大。我永远衷心感念他们。
陈嘉庚 : 不愧 为华侨旗 帜民族光辉
回顾我个人的半生经历与文学创作 , 最值得感念的是被毛泽东誉 为“ 华侨旗帜、 民族光辉” 的陈嘉庚。 在所有海外华侨中, 论爱国之深、 抗
文 乘“ 捷盛” 号轮船北上 , 而我 1 9 5 0 年l 2 月4 日在 丁加奴国“ 文字版乱” 入狱 ; 他于 1 9 6 1 年8
月1 2日在北京医院逝世之时 ,我在广西师范 学院毕业分配到 自治区首府的一所大学任教。 环境和生活所逼 , 高小没读完就辍学到社会谋
孝 【 j 莹 l 2 。 1 4 年 第 1 期 . 总 第 3 1 7 期
0 7 6
由此得到启发, 在丁加奴开办新南洋书店。公
开发售 的书 ,除从 香港新 民主出版 社订 购外 ,

明代“葡使”火者亚三之謎

明代“葡使”火者亚三之謎

明代“葡使”火者亚三之謎
黄谷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1991(000)001
【摘要】火者亚三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侵占满剌加的葡萄牙人派遣至中国的“使者”。

他通华语,谙华事,并“尝与天子嬉戏”,后因冒充他国使者罪而被明廷处死于京师。

關於火者亚三《明史·佛郎楼傅》阴篇就有一段記載:“佛郎
【总页数】2页(P44-45)
【作者】黄谷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74
【相关文献】
1.大日本网屏会长石田明代表外国企业家跑完奥运圣火海南三亚站第三十一棒[J], ;
2.南洋华侨火者亚三的三重谜 [J], 林硕
3.明代澳门葡人商业活动与粤澳的发展 [J], 林瑜
4.浅论明代澳门葡人的自治 [J], 沈凤玲
5.南洋华侨火者亚三新考 [J], 林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人“下南洋”的历史,你了解吗?

华人“下南洋”的历史,你了解吗?

华人“下南洋”的历史,你了解吗?下南洋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著名的人口迁徙。

明清到民国时期,中国人多地少,外族入侵、农民起义,战乱不断,民不聊生,不少福建、广东等地的中国人选择到南洋讨生活。

那时的南洋,即现在的东南亚岛屿,既有肥沃的土地,又有较适合人类生存的气候条件,还有跟中国地缘临近的优势。

而且当时英国、荷兰曾在东南亚招募大量华工,所以在中国南部曾形成一种逃难下南洋的潮流。

中华民族本是农耕民族,固守一亩三分地,而做一个离家的游子,去到新世界努力与开拓,确实需要极大的勇气。

当时的南洋生活远比人们想象中艰辛,要么割橡胶,要么挖锡矿,要么修铁路,大部分都是外国人不愿意干的重体力活,人们每天起早贪黑的超负荷工作,也仅仅得个温饱。

不得不说,早期下南洋的先民们身上那种坚韧值得敬佩,既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又忍受着背井离乡的孤寂,他们的奋斗史充满了血与泪。

但他们及其后人在自身努力奋斗的同时也抓住了时代机遇,最终聚集了大量的财富。

很多华人对东南亚的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所在国落后的状况,也彻底改变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

“亚洲糖王”、“国贸之父”郭鹤年,已经蝉联马来西亚首富长达12年。

老一代的南洋华人,多为失地农民、渔民,而他们的后代却以从事经商居多。

随着财富的积累,东南亚华人相继涌现了数以百计的百万富豪、千万富豪。

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球富豪榜,仅泉州一地就有超40人上榜!如今,虽物换星移,时代变迁,下南洋的精神还在传承!当今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早非昔日可比,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也大幅提升,可是近年来又涌现出另一股下南洋淘金的热潮。

新一代的淘金者涌入东南亚嗅觉敏锐的中国人早已闻到商机,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东南亚的未来走向显示出希望与潜力。

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大都处于上行的区间,平均的 GDP 增速在 5% 左右,可以称得上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区域。

东南亚各国政府普遍对外资持欢迎态度,无论从税法、政策等各方面对于投资者都有所偏向,而且东南亚就像10年前的中国,人口基数大,国民结构年轻,对新鲜事物接纳快,是潜在的优质市场。

陈嘉庚和南洋华侨抗日

陈嘉庚和南洋华侨抗日

陈嘉庚和南洋华侨抗日2015-04-20 18:37:12来源: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责任编辑:金婷我来说两句陈嘉庚号召广大南洋华侨抗日救亡支援祖国在陈嘉庚的领导号召下,广大南洋华侨抗日救亡支援祖国一、抗日前夕,领导华侨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日战争前,马来亚是英属殖民地,包括新加坡在内,共分十二个区,有华侨二百三十万人。

他们大部分来自东南沿海各省,尤其是广东和福建。

早在1923年,陈嘉庚就在新加坡创办《南洋商报》,大力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在华侨社会中产生了重大影响。

1928年“济南惨案”的爆发,马来亚华侨和东南亚各地华侨开展爱国救灾的宣传工作。

马来亚华人推举德高望重的陈嘉庚出来主持正义,当时陈嘉庚任怡和轩俱乐部总理。

颐和轩创办于1895年10月10日,是马来亚华人社会中最早成立和最有地位的民间团体,会员都是社会知名人士、爱国华侨。

陈嘉庚在中华总商会召开的全侨大会上,谈了救济山东兵灾各种事宜,并以怡和轩俱乐部名义向马来亚华侨各界发出重要传单,文中有云:“山东惨祸,警耗频闻,凡我华胄,莫不心摧。

同人等中原北望,空殷匹夫救国之心,恤邻救灾,敢忘拯饥扶溺之责,不揣绵薄,泣告同侨,共扩胞与之怀,冀为涓滴之助。

”寥寥数语,而爱国忧民之心,同仇敌忾之念,跃然纸上。

在陈嘉庚领导下的“山东惨祸筹赈会”9个月,从马来亚及其余侨区内共募集了1,174,000多元的巨款,汇交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用于赈济灾民。

另一方面,他号召华侨,抵制日货,日本在新加坡“与华人之贸易已完全断绝”。

这是南洋华侨在祖国全面抗战前夕第一次有组织、有领导的抗日活动,第一次表达了华侨抗敌决心。

二、抗战爆发,领导华侨抗日救亡,慷慨捐献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陈嘉庚作为海外著名华侨领袖,领导着侨界一起抗日。

新加坡各华人社团联合起来,成立了“新加坡华侨筹赈祖国难民委员会”,陈嘉庚被推举为会长,立即开展筹赈救灾行动。

1938年10月在新加坡召开了南侨筹赈代表大会,参加的有英属马来亚、荷属东印度、菲律宾、暹罗、砂捞越、安南、缅甸、北婆罗洲、香港等地区代表160多人。

南洋华侨游击队抗战的爱国故事

南洋华侨游击队抗战的爱国故事

41年12⽉7⽇,⽇本偷袭珍珠港,挑起了太平洋战争。

中国抗⽇战争也进⼊最艰苦的阶段。

在祖国的号召下,南洋华侨很快⾏动起来,成为当地抗击⽇本侵略者的⼀⽀重要⼒量。

“⼤验证”成了* 偷袭珍珠港得逞后,⽇军兵临新加坡城下。

此时,新加坡华侨以林江⽯为领导⼈,组 织成⽴了1300多⼈的星洲华侨义勇军投⼊战⽃。

1942年2⽉6⽇,义勇军先后7次打退敌⼈进攻。

9⽇,义勇军将附近英军遗弃的两个油库的汽油倒⼊海中燃起⼤⽕,烧毁30多艘⽇军登陆艇。

据当时⽇本媒体报道,骄横的⽇军在受到义勇军打击后,怎么也不相信他们⾯对的只是华侨游击队。

但是,由于驻守新加坡的英军向⽇军全⾯投降,加之义勇军势单⼒孤,新加坡华侨游击队被迫解散。

英军⼀位中尉曾经感慨地说:“义勇军组织得太晚了,否则,相信⼀定能够阻⽌敌⼈的前进。

” 2⽉16⽇,⽓势汹汹的⽇军进⼊新加坡市区后,随即开始以屠杀华侨抗⽇分⼦为主要⽬的的“⼤验证”⾏动,命令男性华侨“听候良民登记”。

在“验证”中,⼏乎每⼀个华侨都受到了⽇寇的严厉审问,各界华侨成功⼈⼠更是⽇军迫害的重点对象。

凡是被⽇军“认定”的抗⽇华侨,或被捆绑后推⼊海中淹死,或被活埋,或被毒死,或被集中枪杀,其状惨不忍睹。

许多华侨甚⾄仅仅因为接受审问时有点紧张就被当作抗⽇分⼦杀死。

后来,⽇寇⼏乎每攻占⼀个地⽅,都要进⾏类似的“验证”,致使槟城、怡保、吉隆坡、马六甲等⼤中城市中成千上万的抗⽇华侨蒙难。

“英雄业绩传遍美国” ⽇本侵略者的这种屠杀政策更激发了南洋华侨的抗⽇热情。

1941年12⽉底,抗⽇华侨许敬诚率领300多名华侨青年从菲律宾马尼拉⼀路转战到阿拉悦⼭的茂密森林⾥,与⽇军打起了游击战。

他们专门组织游击队员阅读⽑泽东的《论持久战》和朱德的《论抗⽇游击战争》,认真学习新四军和⼋路军的游击战术,成⽴了菲律宾的华侨抗⽇反*⼤同盟,随后由52名华侨青年成⽴菲律宾华侨抗⽇游击⽀队,简称“华⽀”。

组建之初,“华⽀”仅有⼀⽀短枪、两枚⼿榴弹和⼀⽀枪托被⽕烧坏的步枪。

战火中的著名华侨记者仓夷

战火中的著名华侨记者仓夷

知 道 祖 国 的可 爱 。因此 ,和他 要 好 的 同学 和 朋 友们 ,在 他 说 : “内 战 起 来 了 ,我
的启 发 下 ,都怀 有 一 颗 赤 子 心 。
怎 么 能 这 个 时 候 去 结
1937年 7月 7日。北平芦 沟桥事变爆发 。消息传到 婚 呢 ?等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了新 加 坡 。正 在华 侨 中学 读 二年 级 的仓 夷 ,当时 年 仅 l6 以后 再 说 吧 。 ”
岁。学校里 的爱国教员 和高年级同学 的爱国精神感染 了 他 。他 要 回祖 国参 加 神 圣抗 战 ,他 回家 与 父母 商 量 。日军
在晋察 冀边 区采访
在 国 内大 肆 屠 杀人 民 ,同样 激 起 了 父母 的愤 恨 。可 又 想
的新 闻 者 干¨ 乜 的报 告 义 作 行 ,也 是 一 化 时
颇 为 人 称道 的 爱 刚 侨 存 这 I ,我 们 不 妨 …顺 ·}=.他
所 走 过 的 牛 活
离 开 南 洋 回 国 抗 战
仓 的乳 叫 ¨F礼 ,学 名郑 贻 进 ,“仓爽 ”是 他 写 新
闻 报 道 l{1j‘的 笔 他 _l l921年 … 在 新 加坡 _共有 兄
乡 .H¨
父亲 耶 亚 埔 、母 亲郭 好 宋 ,随 m 父 母乘 大
帆 船 .沿 海 岸线 南渡 刮 马来 亚 柔 佛 州 的新 Ijj波 来 港 拓
荒 .以种 悄橡 胶 同 为, 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艰 难 的 生 活 。由于 ,一次祖 父
被 跑 人院 fJ、】的 猛 晚 咬 死 ,全 家 常 受 到 野 兽威 胁 ,父 母
电报 ,iI 他 们 火 速 赴 北 参 加 第 t 小 绀 l 作 ,采 访 地 .拉 东 洋 乍,做 建 筑 丁 后 做 米 粉 1 亲 养 猪 ,Ji:帮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 但并不能据此认定亚三乃是江西人 。 因为通过葡囚克里斯托万 · 维埃拉
( Cristóvo Vieira ) 在被囚期间所写的书信,我们了解到皮雷斯使团所雇用的通事有五位之多! [13] 因 此,很难确定这位江西通事即火者亚三 。 金 、 吴则持另一种观点,认为火者亚三乃湖广人氏,家住 东洞庭湖畔 。 对此观点,笔者未敢苟同,详见第三节火者亚三身份考部分 。 第三,从武宗宠幸阉人的角度分析 。 火者亚三 究 竟 有 何 过 人 之 处, 缘 何 武 宗 对 其 青 睐 有 加? 皮雷斯使团抵达南京后,火者亚三经由权臣江彬引荐,随侍武宗左右, “帝时学其语以为戏 ”
[9] 居,人口甚众而耕地狭小, “航海商渔,乃其生业,往往多至越贩诸番,以窥厚利 ” 。 由此可见, [8]
谋生南洋的亚三,祖籍极可能来自闽 、 粤等省 。 而当时福建 、 广东恰恰保有阉割幼童的风气。 《新
[10] : “诸道岁进阉儿,号 ‘私白 ’ ,闽 、 岭最多 ” 唐书 》 即有 的记载,反映出各地送入宫中的阉童,
[1]
随船而来者是受葡萄牙 国 王 曼 努 埃 尔 一 世 ( Manuel Ⅰ ) 之 命,前 来 商 洽 通 商 事 宜 的 托 梅
· 皮雷斯 ( Tome Pires ) 使团 。 在随行通事火者亚三的悉心运作下,皮雷斯使团 冒 名 顶 替,以 中 国藩属 “满剌加王国 ” 的名 义, 获 准 进 入 内 地, 辗 转 两 京 。 经 权 臣 江 彬 引 荐, 亚 三 深 得 武 宗 宠 信,随侍驾前 。 洎 武 宗 晏 驾, 亚 三 猝 然 下 狱, 旋 即 伏 诛, 离 奇 身 死 。 目 前 学 界 对 “火 者 亚 三 ”
A Study of Ya San ,a Castrated Overseas Chinese from Nanyang LIN Shuo
( Collection Department I ,National Museum of China ,Beijing 100006 ,China )
Key words : Ya San ; Tome Pires ; Portugal ; Southeast Asia ; Jiang Bin Abstract : In 1517 a Portuguese mission led by Tome Pire arrived in China. One of the Chinese interpreters in the mission ,Ya San ,was a castrated overseas Chinese from Malacca. He was favored by Chinese Emperor Zhengde but was later sentenced to death after the emperor passed away. The real identity of Ya San and the cause of his death sentence have long puzzled Chinese historians.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has made a new effort to solve the controversies by re-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records. ,鸣炮致 意, “城 中 尽 明正德十二年 ( 1517 ) ,三艘 ① 欧洲海船径入广州城下, “放铳三个 ” ! 惊”
[6] [5]
所以冬季缺少季风时,华商 “见
留吕宋者,盖不下数千人 ” 。 久而 久 之,家 族 中 的 一 部 分 人 继 续 操 船 来 往 于 中 国 与 南 洋 之 间 , 另一部分人则长期定居南 洋, 专 心 打 理 生 意, 形 成 早 期 侨 民, 掀 起 了 所 谓 “下 南 洋 ” 的 热 潮 。 本文的主人公火者亚三便是侨民中的一员,他所居住的国家叫满剌加 。 满剌加,今译为马六甲,扼守着印度洋进入太平洋的咽喉要道马六甲海峡 。 其地最初没有国 王,附属于暹罗 ( 泰国) , 每 年 交 纳 黄 金 作 为 赋 税 。 15 世 纪 初, 明 成 祖 派 遣 宦 官 尹 庆 出 使 满 剌 加,并赠与礼物 。 其君主遣使臣随 同 尹 庆 一 同 还 朝 致 敬,成 祖 册 封 其 君 为 满 剌 加 国 王 。 15 世 纪 末,欧洲人扬起了大航海时代的风帆,西班牙 、 葡萄牙开始向亚洲 、 非洲以及拉丁美洲扩张 。 葡 萄牙, 《明史 》 称之为佛郎机 ( 下文统称 为 葡 萄 牙 ) 。 明 朝 官 吏 根 本 不 了 解 大 航 海 时 代 的 历 史 背 景,错误地认为葡萄牙亦是南洋一国,毗邻满剌加 。 这便是奉行海禁政策的结果: 对世界大势浑 然无知,且妄自尊大 。 葡萄牙 则 与 “寸 舨 不 许 下 海 ” 的 明 政 府 截 然 不 同, 他 们 已 经 在 非 洲 、 印 度沿岸建立了一系列据点,并试图在南洋构建自己的桥头堡,扼守海峡的满剌加首当其冲 。 1511 年,葡萄牙驻印度总督阿方索 · 德 · 阿 尔 布 克 尔 克 ( Monso de Albuquerque ) 亲 率 部 队 攻 克 满 剌 加,满剌加国王及亲贵流亡海外 。 以此为转折点,葡萄牙开始进入南洋,明朝的影响逐渐退去 。 — — 中国 。 葡 在取得满剌加作为立足点后,葡萄牙的视野转移到欧洲人梦寐以求的通商之地 — 方曾先后于 1513 年 派 遣 若 热 · 阿 尔 瓦 莱 斯 ( Jorge Alvares ) 、 1515 年 派 遣 拉 斐 尔 · 佩 雷 斯 特 罗 ( Rafael Perestrelo ) 尝试进入中国,皆无果而终 。 奉行海禁政策的明政府并不随意接待外国使团, ; 这些国家大都是亚洲和非州国家, 地处欧 而是依例按期接待 《大明会典 》 所载的 “朝贡之国 ” 洲的葡萄牙显然不在此列,因 而 始 终 止 步 于 广 东 外 海 的 屯 门 岛 。 为 了 扭 转 被 动 局 面, 1517 年, 一支由皮雷斯率领的使团再次由南洋前往中国 。 皮氏雇佣了包括南洋华侨火者亚三在内的五名通 ,扬帆北上 。 事 ( 翻译) ,打着已经被其吞并的满剌加王国的旗号,筹划了一次 “冒牌使团 ”
料,将葡语 、 汉语文献相 互 印 证 。 上 述 研 究 的 侧 重 点 各 有 不 同,本 文 力 图 在 这 些 研 究 的 基 础 之
[收稿日期] 20111215 ; [修回日期] 20120416 [作者简介] 林硕 ( 1984 — ) ,男,中国国家博物馆 藏 品 一 部 研 究 保 管 员, 助 理 馆 员,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为 明 清 文献 、 中西交通史 。 ,胡宗宪在 《筹海图编 》 中记作 “大海船二 支 ” ,考虑到 ① 顾应祥在 《静虚斋惜阴录 》 中记作 “番舶三支 ” 。 后者是引用前者之论述,故此处从顾氏 《静虚斋惜阴录 》
二 、 火者亚三姓名考
“火者亚三 ” 的姓名,众说纷纭 。 邱树森提出,火者是 “波斯语 Khwajah 的音译,原 意 是 显 ; 黄谷认为,火者亚三的名字, “与其说是回回语, 毋宁说是满剌加 语 更 为 合 理 ” 。 者 、 富有者 ” 68
金国平 、 吴志良则指出, 火 者 亚 三 名 唤 傅 永 纪, 为 不 连 累 家 人, “隐 瞒 了 自 己 真 正 的 籍 贯 和 姓 ” 对该问题,笔者认为可从汉语语境分析,将 “火者亚三 ” 四 字 拆 分 解 释: “火 者 ” 乃 “阉 名。
67
上,做进一步探索 。 16 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更 是 东 南 亚 历 史 的 转 折 点 。 葡 萄 牙 、 西 班 牙 的 势 力 逐 步 进 入 南洋,明王朝的影响力今非昔比 。 恰在此时,葡萄牙使节皮雷斯率团访问中国,寻求通商 。 尽管 双方并未达成通商协议,但皮 雷 斯 毕 竟 进 入 了 两 京, 使 部 分 明 朝 官 员 初 步 了 解 到 近 代 火 器 的 威 力,为明末清初大规模的中西文化交流打下了基础 。 是故,皮雷斯访华是中西交通史上一座重要 的里程碑 。 然而,在皮雷斯使团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南洋华侨火者亚三,其姓名 、 身份以及死因始 终是一桩历史悬案,尚无定论 。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全面分析火者亚三的生平 。 以亚三为 线索,对葡萄牙势力东来,皮雷斯叩关广州,武宗宠信阉宦,亚三受挞,江彬谋逆等史实进行整 合 。 二是从姓名考 、 身份考和死因考三方面入手,逐一考证火者亚三的每个侧面 。 三是参考中外 文献,结合 16 世纪南洋的历史背景,将火者亚三个案置诸中西交通史的大框架内进行分析 。
① 人 ” 之意, “亚三 ” 方为其名 。
[7] 首先, “火者 ” 一词是汉语中的固 有 词 汇, 既 然 亚 三 被 捕 后 “自 言 本 华 人 ” , 那 么 由 汉 语
入手解释该词更加合理 。 在汉语中, “火者 ” 乃阉 人 之 意, 《明 史 》 有 “闽 、 粤 豪 家 毋 阉 人 子 为 火者,犯者抵罪 ” 之语,即要求福建 、 广东等地的豪强大族不要阉割别家幼童,否则治罪 。 其次,从闽粤民俗分析 。 南洋华侨大多来自于中国沿海的两广 、 福建等地,当地百姓滨海而
尤以福建 、 岭南 ( 广东) 最多 。 时至明代亦如是,据明人沈德符编纂的 《万历野获编 》 所述,一 ,尤以闽 、 粤最甚,闽中被称为 “中官窟宅,至 村之中,竟有数百人遭到阉割, “虽禁之莫能止 ” 今尚然 ”
[11]
。 结合火者亚三的华侨身份,闽 、 粤之地的世俗, “火者 ” 作阉人解释的可能性极大 。
一 、 火者亚三与 16 世纪初的南洋
南洋是历史上中国人对中南半岛 、 菲律宾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统称,大体相当于今天 的东南亚地区 。 南洋诸国自古以来与中国关系密切,双方通过朝贡贸易 、 民间贸易等多种形式保 持着友好交往 。 永乐年间,明成祖派遣宦官郑和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中国与南洋各国的经济发 展与贸易增长 。 在此背景下,福建 、 广东等沿海省份的居民纷纷利用夏季季风盛行的特点,乘船 前往吕宋 、 旧港等地经商 。 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建筑材料是棕榈树和竹子,搭建较为简便,五十个 工人便可在四个小时内建起一所舒适的带有四个房间的住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