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结
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结第一篇: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结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小结11月20日,根据安排,语文学科“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定期在2号多媒体教室举行。
刘剑、徐会凌、徐智勇、田亮、杨晶五位语文老师参加了这次讲课。
讲课中,各位老师各展身手,各亮风采。
针对同一节课,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这就充分发挥了每位教师的不同优势,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同一节课展现出了异彩纷呈的授课形式,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从而也给语文课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研讨平台。
学无止境,教艺无涯。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我们研讨;在互相听课中,我们思考;在进行互评中,我们相长。
我们共享知识,共享情趣,共同书写职业教育的精美篇章!第二篇: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入探寻新课程理念下课堂的教学规范,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二、确定课题根据语文教学进度,选择五年级《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作为“同课异构” 教研活动课题。
三、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
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
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四:时间2017年11月20日----2017年12月31日二、各阶段活动要求1、要求各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学习课程标准,正确解读新课标,科学把握新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教师对教材不同的分析理解、不同的策略选择、不同的资源选用,呈现出课堂教学的多样化。
教师各自写明自己的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第三篇:“同课异构式”语文教研活动“同课异构式”语文教研活动设计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试图假借“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总结2021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总结2021总结是对自身社会实践进行回顾的产物,它以自身工作实践为材料。
是回顾过去,对前一段时间里的工作进行反思,但目的还是为了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一些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总结1本学年度结束了,在此期间,本人担任了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本人按照学校的要求,全力以赴,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情况1、认真了解、分析学生语文学习现状,查缺补漏,落实基础,强化基本技能训练(1)强化语文表达技能训练,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中考具体要求,对相关考点逐个讲练,力求使学生掌握规律,突破难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全面提高阅读能力,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为重点,兼顾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在阅读复习中,教给学生不同文体阅读的基本方法,解题思路,以使学生掌握规律,再辅之以经典题目的练习,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不断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在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几方面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关心生活、提高修养,不断积累材料,在提高写作能力处下功夫并实行互批共批,以改促写的作文教学,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2、利用竞赛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虽说是初三年了,读书时间很紧张,但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仍然很热心于参加各类有关阅读和作文等竞赛,在比赛中知道自己的不足,找准努力的方向,得到了较好的锻炼,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3、培优辅差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
课堂上有意识给他们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课外辅导,利用晚修的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发挥优生的优势,指名让他带一名差生,介绍方法让差生懂得怎样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尤其是学习态度的转变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方面要花大力气。
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下功夫。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甘谷五中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总结七年级语文备课组2019年12月11日至12月13日,在我校领导王校长带领和指导下,我们语文教研组七年级备课组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校本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课例的展示、听课,第二部分是教评课,最后的部分是总结得失。
在授课环节,由于老师们思想上高度重视,深钻教材,精心设计学环节,使同一节课的教学呈现出异彩纷呈的画面。
接着由执教者行说课,说课过后,由各位听课老师进行亮点和不足点评。
在评课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很认真诚恳地对每节课的优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看法,分析每位教师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从而发现每个教师的亮点和不足,取长补短,在对比中大大地提高了大家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水平。
王校长不仅全程听课,一节不拉,而且针对每节课对都做了精彩的点评,高效课堂推进者谢老师也做了精辟的分析点评,语文组长就此次活动也做了总结,提出了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的新的目标。
这一活动的开展,给教师了一个发现自我、重塑自我的平台。
在活动中,教师们通过讲课与听课、自己和他人的对比,找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漏洞、不足和有待提高的地方,发现别人好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活动,我们语文组对诗歌的授课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达成了一致意见,现将初中诗词授课模式教研成果呈报如下:加强诗词教学是弘扬祖国文化的基本途径之一,而建立优质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有利于加强诗词教学。
我校弘扬祖国文化,备课组以及课题组以新课改理念为依据,结合同课异构活动经验,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确立了我校诗词及古诗文教学的新模式:“朗读——品读——联读——精读”。
一、“朗读”。
不仅是本教学模式的开端部分,也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活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之精妙,不用多言。
不过,学生朗读诗词常会遇到节奏、重音、情感等一些拦路虎,另外还要注意韵律、语气、语速等,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
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通用17篇)
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通用17篇)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1为了按期落实20xx年工作室计划,经上报县教研室同意,本着“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3月19日上午7:00我带领工作室骨干成员xx(环县三中教务副主任)、李xx及xx初中五位语文教师赴xx中学开展“名师送教——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随同工作室一起去的还有环城初中领导魏继宏主任,他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本次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两位献课老师的课例展示(上午9:50——11:50)。
第二个环节是课例点评(下午1:00——2:30)。
参加本次同课异构活动的两位执教老师是xx中学的李xx及语文工作室成员、环城初中骨干教师李xx,他俩执教的课题都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愚公移山》。
教学内容都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相同:在积累文言字词的基础上,疏通文意,感知人物形象。
但两位授课老师对同一教学内容所采用的手段和所呈现的形式及教学风格却大不相同。
李xx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采用的手段是多媒体出示图片,播放切合主题的音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团队作用,在愚公精神的感召下“铲除”了本节课学生学习上的一座座“小山”。
精当问题的设置给了学生学习的抓手,并引导学生在分享、收获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师语言精当,点拨适时恰切,学生参与面广,学习效率高,可以说是高效的课堂。
李xx老师面对同一学习目标采用的手段是以提问和追问的方式,在检查学生预习质量中来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充分,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整个课堂教师采用竞争机制这一杠杆撬动课堂活动,学生活动却活而不乱,教学环节有条不紊。
教师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巧妙地完成了目标,突破了重难点。
两位老师真正做到了“同课异构”。
在执教时两个人所采用的方法又有相似之处,都是采用读这一最“原始”却最有效的方法,读是整堂课的主线,是读将整节课的授课环节紧密的串联起来,显得流畅自然,这又做到了异中求同。
语文课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学习心得
语文课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学习心得
在语文课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与同学们的互动和合作的重要性。
这
种活动不仅仅是老师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让我们主动思考和交流,从而加深对知识
的理解和应用。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课文进行研读和分析。
每
个小组的成员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通过相互交流和辩论,我们能够更全面地理解
一篇课文。
在听取其他小组的报告时,我也能够从他们的观点中获得新的启发和思考。
此外,活动中的角色扮演和小组展示更加锻炼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
过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而小组展示则需
要我们协作完成,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展示出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学习成果。
通过参与语文课同课异构研讨活动,我不仅增加了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提升
了自己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种交流和互动的学习方式更加深入和有效,让我对
语文学科产生了更大的兴趣和热爱。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5篇)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但是总结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为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大课堂教学研究力度,实现学校教师的智慧共享,本学期我们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以“同课异构”为平台,以同学科同年级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了“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执教老师通过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踏踏实实地经历“理解教材、独立设计、课堂实践、比较创新、总结提升”的过程。
达到相互比较、扬长避短,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同课异构找差异,优势互补促提升”的目的。
现将本次活动总结如下:一、活动的基本情况本次“同课异构”课堂教学专题研究月活动,参与的1980年后(包括1980年)出生年轻教师。
共计授课29节,其中语文14节,数学10节,英语4节,体育常识课1节。
与宁江小学“手拉手”课堂教学交流示范课4节(李文研、刘锦娟、李霞、第霞霞)执教教师交回教学设计33篇,其他未授课人员均参与了同级同学科听评课活动,并交回听课反思、论文、案例、心得体会等20篇。
二、活动优势“同课异构”同学科同年级同主题内容,由不同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教学班级进行的教学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不同优势,体现出不同的教学风格。
“同课异构”造就了百花齐放的课堂,彰显了教师的教学个性差异,学生的学力差异,也彰显了文本价值的丰富性,纵观这次“同课异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综合表现为三个方面优势:1.方法、策略层面——教无定法。
同样一节教学内容,从教学方法上来说是多样的,无论是环节安排,还是细节处理都有一定的差异。
2.风格、个性层面——扬长避短。
教师的个性不同,上课时的表现也有所不同,或粗犷、或细腻,或简略直接,或曲折婉转。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同课异构活动总结(集锦15篇)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
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3月21日上午,我们全体语文教室参加了明水街道办组织的同课异构《自己的花是人让别人看的》。
那一节节精彩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授课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精美的教学课件,令人赞叹之余,更多是深深地思考,从中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也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
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收获:一、别具一格的导入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个引人入胜的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这次听课,三位老师的导入都各具特色。
如:王秋霞和王晶老师都采用复习法导入,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为下一步自然介绍作者做好了铺垫。
李俭老师则利用图片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德国的异域风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挖掘教材,精心备课听完这些老师的课后,我认识到他们在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比如搜集大量的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阅读有关的知识、课堂问题预设,课后的拓展。
对教材的把握有其独到之处能抓住题眼,一步一步地的深入文本。
抓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德国人与众不同的种花风格。
三、注重学生朗读训练。
教学中,通过教师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美丽的德国街头,去感受那花海的美丽。
在舒缓的音乐中,学生朗读课文,想象德国美丽的街景。
然后多媒体播放满是鲜花的德国街景。
通过听觉、感觉、视觉的贯通,学生感受到了满街鲜花的美丽。
在这样的体会中感受德国人这样养花的境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此时,教师又把学生引入到文章中,找出分别写“我为人人”,以及“人人为我”句子。
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国教育部门提出了“同课异构”的教学活动。
所谓“同课异构”,即同一节课由不同的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教学效果的差异化。
本次中小学同课异构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和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2. 增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探索适合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三、活动内容1. 教师分组:将参与活动的教师按照学科和年级进行分组,确保每组教师具有不同的教学经验和风格。
2. 教学设计:每组教师针对同一节课,结合自身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3. 教学展示:每组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包括课堂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课堂小结等环节。
4. 交流研讨:展示结束后,各组教师针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交流研讨。
5. 教学反思:每组教师根据教学展示和交流研讨的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四、活动总结1. 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升通过本次同课异构活动,教师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们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使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2.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活动期间,教师们积极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这种交流与合作有助于教师取长补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3. 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教师们能够发现自身在教学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一、活动概述在过去的一个学期里,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同课异构”活动,旨在带给学生们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
这个活动得到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和老师们的支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活动目标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通过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使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三、活动内容1. 同步课堂: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同老师按照自己的风格和教学方式上相同的课堂。
通过对比不同老师上课的方式和效果,学生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该课程的知识内容。
2. 课程竞赛:设立课程竞赛,鼓励学生们参与其中。
通过参与竞赛,学生们可以通过讨论、研究和实践,更深入地了解课程的知识点,提高课程的学习效果。
3. 跨学科合作:将不同学科的课程进行联系和合并,让学生们在学习某一专业课程的同时,也能了解其他学科的知识和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学生主导课堂:在某些课堂中,学生们可以担任课堂主持人,制定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安排学习活动和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四、活动效果1.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
通过不同形式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他们对课程的关注度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
2. 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形式,学生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 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发展。
通过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源,学生们的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发展。
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7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7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7篇)精彩的活动已经告一段落了,我们会积累一些相应的经验,是不是该好好总结总结呢?那么活动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同课异构”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进行比较研究。
语文学科教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就教学目标而言,同一文本,教师选择不尽相同。
老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自身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展开教学。
例如《囚绿记》的教学中,有的老师抓住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文章选择结合感情、选择材料的写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生动而意蕴深长的语言,让学生阅读学习文章表情达意的方法;有的教师抓住文章比喻象征的修辞手法,让学生学习体会散文优美生动的语言。
教学方法上也是各具特色,有的教师以读促思,有的教师以读悟情,有的教师以读带说。
每个教学目标,各种教学方法都不失语文学科的特点,那么,哪种教学能使学生更乐学好学?更容易接受?更高的教学效率?只有我们教师通过在不同课堂中的观课议课,才能获得教学体验,通过比较研究,从而择善而用,借他人之东风,驰自己之渡船。
“同课异构”能更好的整合教学资源。
面对纷繁芜杂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不是为找不到教学资源而烦恼,更是因为不知如何取舍和更好运用教学资源而忧愁。
在“同课异构”活动中,通过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让我们更加充分认识到不同教学资源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的开展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使教学研究活动目的更加明确,教研效果更加明显。
在以往的教学研究活动中,由于没有指定教学内容,教师的上课和观课、议课或多或少有流于形式之嫌。
大家没有明确的教研目的,听课后的议课往往泛泛而谈,不达要旨,发表意见成了“圆桌演说”,有论而无点。
因此教研效果不明显,短处不能避,长处不得扬。
通过“同课异构”的观课议课,大家讨论问题集中,教学研究目标明确,解决了教学中出现的共同问题,又能激发教师各自的教学灵感,教学研究效果明显。
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篇
Whoever you admire most in your heart, don't have to become that person, but use that person's spirit and methods to become yourself.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心得体会范文5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心得体会(1)近段时间利用中国知网进行学习,我此次学习的主题是“语文教学中的同课异构”。
通过阅读一些名师、专家的论文,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听课实践感觉颇有收获。
所谓同课异构,我个人理解就是针对同一课题,由不同的教师执教。
由于每个教师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人生阅历不同,因此在面对同一文本进行解读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所体会到的知识点、所侧重的重难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都会有所不同。
当然这些要点的把握首先是基于课标、基于学段特点的。
正因为因人而异、所以设计的教学模式也会有所不同,教学效果也就随之不同。
我犹记得在上杭实验小学听过《的听众》这课的同课异构,当时是由游增良老师和邹翠金老师上的。
邹老师在上这课时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教授对“我”的无私帮助,因此她的教学步骤是:1.让学生画出文中描写教授的语言和动作、神态的句子体会教授心里会想什么?2.紧扣关键词“静静地”展开教学,教授“为什么要静静地?她仿佛在说些什么?我又从教授的静静地中感受到什么?”3.学生合作学习、汇报交流。
这样学生从三个“静静地”品味出教授对我的激励、期望一次比一次深,而“我”也从教授“静静地”期盼中一次比一次把小提琴拉得更好,最终取得成功。
邹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关键词时,还引导学生多层次的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文本、从读中升华自己的情感,并将小练笔“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训练穿插其间,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突破了重难点,听课老师也陶醉其间。
《课标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优秀6篇)
同课异构听课心得体会(优秀6篇)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篇一通过这次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
正所谓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听一遍有一遍的心得。
特别是观摩别人同内容的课和听了同行的评议之后,会对课本有更深的理解,把这种感受和理解记录下来,对别人对自己都会有所启发。
反思这次教研活动,我感到自己有如下的体会:一、拓宽视野,丰富了教育教学艺术拓宽视野,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是一切优点的全面的体现者,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优点,有别人所不具备的长处,能够在精神生活的其中一个领域里比别人更突出、更完善地表现自己。
”教师之间的这种差异性资源,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并在相互的听课过程中,其他教师的一些缄默的知识和情境性教育机智可以被相互体会。
二、智慧碰撞,构建了多重对话平台智慧碰撞,长期以来,教师的教学都是孤立地、分别展开的,通过这次的教研和评课活动,教研组内形成了浓厚的研讨合作氛围,我们就每个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都打开自己的心扉,发表自己对听课后的感受和看法。
经验丰富的教师乐意把自己的教学专长奉献出来,供其他教师观摩和分享,同时也为新教师表达和检验自己的思想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和机会。
在集体评议讨论时,我们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在讨论中,我们的思想发生了碰撞,我们讨论得越深入,发现的问题也就越多,对问题的理解也就越透彻,一些平时上课时不太注意的问题也被发现了。
比如: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明确,否则学生的回答就不会朝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去;对于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幻灯片的数量不能过多,也不能一味追求画面漂亮,这样反而会分散了学生对重点内容和主题内容的注意力等。
三、相互对比,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相互对比,引起教师对授课方法的思考此次活动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教法,分别为授课式教学和导学式教学,授课方法无所谓好坏,一节课结束后主要是反思教学效果。
这种效果一方面是与自己课前的教学设计相比照,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完成了三维的课程目标;二是从现场效果来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新性是否被激发出来,学生是否当堂掌握了所学的内容。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同课异构活动是指同一课程中针对不同学生进行的不同活动。
这种活动的目的是根据
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来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以便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
学习需求。
同课异构活动的总结如下:
1. 个性化学习: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进度和能力来设计不同
的学习任务。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
速度和能力范围内进行学习。
2. 激发学习兴趣: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
这
样可以让学生对学习更感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 综合能力培养:同课异构活动可以设计不同类型的任务,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对于擅长文字表达的学生可以设计写作任务,对于擅长图像表达的学生可以设
计绘画任务,对于擅长口语表达的学生可以设计演讲任务等。
4. 合作学习:同课异构活动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互相学习。
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总之,同课异构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来设计不同的学习活动,以满足每个学
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这种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心得体会语文是我们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学习语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是指不同教材版本相互调考的情况。
在初中语文同课异构过程中,我深有体会。
通过这次同课异构的学习,我在语文学习方面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在同课异构中,我感受到了不同教材版本的差异。
我们学校使用的语文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但在同课异构中,我接触到了其他版本的教材,发现这些教材在选文、知识点和教学方法上有所不同。
有的教材更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的教材更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应试技巧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也会根据教材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通过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我发现每个版本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色,对于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因此,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应该不拘一格,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版本,充分发挥其特色和作用。
其次,在同课异构中,我增强了对语文学科的认识。
语文学科包括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文字的运用两个方面。
在同课异构中,我们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点,还会接触到一些课外的阅读材料和练习题。
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学习和分析,我发现语文学科并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还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阅读经验和阅读材料。
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语文学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交际能力。
在同课异构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和综合性的作业,需要我们动脑筋思考和运用语言进行表达。
通过这些练习,我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再次,在同课异构中,我发现了语文学科对学生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
只有掌握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我们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
同时,语文学科也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不仅涉及语言文字的学习,还涉及到了文化、艺术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同课异构的学习,我不仅学习到了语文知识,还了解了一些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三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同课异构是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将同一课程的不同老师安排在不同的教室进行教学,学生可以灵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老师进行学习。
这种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合作能力。
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我认为学生们在学习方式、思维方法、合作模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
首先,同课异构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同课异构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师进行学习,这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听课,可以选择去听讲座式的课程;有些学生喜欢参与讨论,可以选择去研讨式的课程;还有些学生喜欢做实验和动手操作,可以选择去实验室型的课程。
通过这种自主选择的学习方式,学生们更加愿意去参与和投入学习。
其次,同课异构活动对学生的思维方法有了很大的提升。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记忆,学生们往往只需要掌握知识点并进行死记硬背。
而同课异构活动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授课方式和教学理念,学生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老师的课程来体验不同的思维方法。
比如,有些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善于启发学生思考;有些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讲解概念和原理;有些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善于组织实验和实地考察。
通过接触不同的思维方法,学生们可以更加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出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另外,同课异构活动还对学生的合作能力有了很大的培养。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学生独自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缺少合作和交流的机会。
而同课异构活动中,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组队进行学习和讨论。
在课堂上,学生们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进行学习,相互之间可以交流和借鉴彼此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不仅可以互相学习和帮助,还可以培养出团队合作的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模板(2篇)
“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模板【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模板】一、背景介绍1. 活动名称:2. 活动时间:3. 活动地点:4. 参与人员:5. 活动目的:二、活动内容1. 活动策划:2. 活动流程:3. 活动实施:三、活动效果1. 参与人员反馈:2. 老师观察和反思:3. 学生学习效果:4. 教学成果:5. 问题和不足:6. 改进措施:四、经验总结1. 优点和特点:2. 学科互动:3. 学生表现和沟通:4. 教师角色:5. 教学资源:6. 管理与组织:7. 心得体会:五、展望未来1. 活动延续:2. 活动改进:3. 活动推广:4. 教学研究:【同课异构活动总结模板】一、背景介绍1. 活动名称:同课异构活动总结2. 活动时间:2021年5月15日3. 活动地点:某中学4. 参与人员: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及相关学科学生5. 活动目的:通过同课异构活动,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
二、活动内容1. 活动策划:根据学科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定同课异构活动的主题和内容。
2. 活动流程:各学科教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之后进行同课异构活动的讨论和交流。
3. 活动实施:教师根据同课异构活动的主题,分别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并邀请其他学科教师及学生参与观摩和评价。
三、活动效果1. 参与人员反馈:活动结束后进行了问卷调查,参与人员普遍对活动表示肯定和欢迎,认为这种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很有意义。
2. 老师观察和反思: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教师们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加深了对其他学科教学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教学水平。
3. 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同课异构活动中积极参与,加深了对不同学科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4. 教学成果:通过同课异构活动,教师们推出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和教学资源,为其他教师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5. 问题和不足: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活动组织不够精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等,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024年初中学校本学期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总结
2024年初中学校本学期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总结本学期,我们初中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效果的增强。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对于同课异构展示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效。
下面我将对本学期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进行总结,以期吸取经验,改进不足。
一、本学期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的组织安排为了保证同课异构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精心组织,细致安排。
首先,学校成立了同课异构活动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安排活动的各项事务。
领导小组组织了教师培训,帮助教师了解同课异构展示课的目的和意义,同时提供技术支持,让教师可以熟练操作教学软件和设备。
其次,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计划和时间表,确保每个班级都能参与到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中。
最后,在活动进行中,领导小组也提供了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安排专家来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施。
二、本学期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的教师参与情况本学期,学校的教师积极参与了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共有30位教师参与了活动。
这些教师来自不同年级和学科,涵盖了本校的主要教学领域。
他们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和活动,展示了自己教学的特色和亮点。
三、本学期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的教学效果分析通过本学期同课异构展示课活动的展示和观摩,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效果:1. 教学内容丰富多样。
教师在课堂中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以多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导入新课,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
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画画、表演等方式来理解课文;在数学课上,教师采用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知识。
2.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兴趣提升。
通过同课异构展示课的展示和观摩,学生能够看到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
学生们在展示课中积极发言,广泛交流,展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理解。
3. 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初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8篇)
初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8篇)初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8篇)不经意间,一个难忘的活动结束了,我们会积累一些相应的经验,需要好好地写一份活动总结总结一下了。
很多人都十分头疼怎么写一份精彩的活动总结,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范文(精选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120xx年12月4日,在学校领导组织下,我校与防山梁公林小学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观摩两节课,课题为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我校孔罕老师与梁公林小学陈庆敏老师作为此次执教教师参与了活动,二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而且可以很好的将书本与多媒体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自身的良好素质进行课堂教学,将自己的特色很好的展现出来。
通过本次活动的准备与课后研讨活动,我校数学组老师达成一定的共识:第一、认真研读课本,准确把握课标及教学重难点,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有较大的随意性,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这点。
第二、充实自身,提高教师的基本功。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将教学融入生活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发挥,体现新课程理念,将教学逐步走向素质教育的阶段。
在今后的同课异构活动中,教师应当明确同课异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展示不同的设计思路,展示自身的教学风格,进行思想的碰撞,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并非“争高低,比高下”。
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到同课异构活动中利用这种机会提高自身素质。
初中同课异构活动总结2为认真贯彻“以生为本、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打造高效课堂,探索适合提高听障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思路,同时也为教师提供沟通、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本着“共同进步,共同提高”的原则,听障语文组从于20xx年10中旬开展了中年级语文字词教学的“备课、上课、评课、总结、论坛”一系列“同课异构”活动,五位参加同课异构活动的老师,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了词语教学的重要性,现总结如下:一、共同点:1、注重指导学生预习课文。
中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
中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从9月19日至9月30日,我校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同课异构”活动,此次活动时间虽短,但各位老师收获颇多,无论是教学方案的设计还是教学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长进,这次同课异构是对教师的一次砺练,也是一次提升。
一、精心准备,潜心研讨。
当学校对这次活动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后,我们教研组针对活动要求展开了激烈地研讨.首先确定上课的内容,三年级、四年级各确定两个课题,三人一小组一课题,教师可以根据个人特点、班级学情选取教学内容。
然后根据所选课题确定这次教学将突破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哪些重点或难点问题,在活动中通过教师不同的教学策略,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三年级赵敏利、何海燕、张新苗老师教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主要侧重指导学生学会理解古诗的方法;何晓会、杜显娣、吴远飞老师教学《风筝》,主要侧重学生课堂阅读习惯地培养及阅读方法地指导;四年级张维霞、张青娟、张娟利老师教学《送元二使安西》;成敏红、赵引线、陈占玲老师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都是古诗教学,他们主要以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悟境悟情。
为了使自己在课堂上能彰显风采,突出特色,各位老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准备资料,用心设计教学方案,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尽量做到班级不同、老师不同、策略不同,从而体现同课异构的目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彰显特色,达到高效。
有了充分的准备,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彩纷呈,相同的内容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却显现出了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准备的同时积极听别的老师的课,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使自己的课堂精益求精,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提高。
三年级的古诗教学,三位老师在理解诗意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赵老师引导学生在认字组词中理解字在诗句中的意思,然后再回归诗句,将字意相连说句意,扎实有效;何海燕老师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插图,抓字解意,逐句理解,多样化的方法加深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张新苗老师在理解诗意时由一个问题引发学生在诗中找词、找句,理解诗意,感悟思念亲人之情,设计新颖,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初中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语文同课异构活动总结为配合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大赛,提升校本教研的实效,探讨教学模式的多样性,语文组举行了“同课异构教学比赛”。
本次比赛共有七、八年级七位老师上课,特邀教研员詹必国老师担任评委,教学处毕文龙主任和学生处李文主任于繁冗的工作中,全程参与了本次比赛评价活动。
赛后随即召开了评课教研会,上课和听课的老师进行了交流,詹必国老师对本次竞赛进行了点评,根据评委的打分情况,推选出毛金花老师作为我校代表参加中山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赛。
综合赛后的讨论和反思,总结如下:一、对同课异构的理解1.理论基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同课异构”的教研是学习、内化《纲要》的核心理念并有机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提高课堂效益的过程。
它的课堂中心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
本次赛课,七、八年级的七位老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在授课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大部分老师采取了课堂讨论的形式,在自主阅读中发现问题,找寻答案,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搜集、处理、获取新知,暗合了同课异构的理论基础。
2.概念界定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
同课异构的基础是“同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异构”则体现在多位教师的不同呈现,就是要进行比较式研讨,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比较过程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本次赛课,我们选取了网络文章《一件小事》,这篇文章是作者肖复今年九月份的新作,本次课堂教学大赛重在阅读过程的解读,这体现了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在教学文本和教学目标“同”的前提下,课堂上更多地呈现的是老师个人风格之“异”。
曾繁老师在学生复述故事的基础上,抓住“我”心理的前后变化,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分析主旨和写法;毛金花老师抓住“小”字做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小事给“我”产生的影响,理解“信念的力量”,让学生谈自己的体会;沈晶晶老师引用“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导入,引导学生感受“我”的“恶心”,分析“老头”的形象,最后归纳主旨;范福来老师以歌曲《小城故事》导入,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然后抓住文中的对比,理解“我”的“恶心”和拾荒老人人性的光辉,再抓住首尾呼应的句子,概括文章的主旨;凌前进老师从标题“一件小事”入手,重点分析“五角钱硬币”照出的两个灵魂,以及不同的描写手法;侯存忠老师以“一位拾荒老人归还三万元”的故事导入,在概括故事的基础上,分析人物形象,着重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并联系时事进行拓展;谢红云老师以拾荒者的图片导入,引导学生抓住细节,进入两个人物内心世界,体会拾荒老头的高贵,并总结主旨。
二、对存在的问题的探论:1.教学目标的设定制定清晰有致,合适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追求高效课堂最佳的重要途径。
它既是高效课堂的灵魂,也是判断教师教学是否高效的直接依据。
在对肖复《一件小事》的解读上,参赛的七位老师教学目标总体上一致,都侧重于对文本内涵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的解决方式却各不相同。
但不管方式如何都应该基于对文本的正确而深入的探讨,偏离了文本内涵把目标定位为诸如“小说写法”、“学习拾金不昧精神”等均应重新审视。
目标是纲,不可忽视。
而达成的最佳目标,是检验集体备课效果的重要一项。
2.课堂的有效生成一堂丰富生动高效的语文课,预设与生成必不可少。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实施的过程。
新课程注重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而是对课前预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次赛课,总体感觉课堂预设的东西过多,生成的东西偏少。
甚至一些经小组讨论形成的一些结论与单一的学生解读并无二致,小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与价值。
如何设有价值的有效的问题,应该成为备课中慎重思考的问题。
3.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本次赛课,完全按照常规课堂的要求,每节课中都加入“课前三分钟”的演讲内容,这是本学期语文课堂要求的必备环节,也作为课堂模式中的新增部分。
观其效果,对演讲者内容、过程的分析评价还需要加强。
不同的文体有其不同的教学模式,但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模式,目标都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创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改变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只见“文”而不见“人”的现状。
《一件小事》这篇文章,有着浓厚的散文风格,解读文中的“人”和“事”,如果陷入记叙文的要素等概念,走记叙文解读模式,值得商榷。
以文体定模式,以情境与活动做指引,或许是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在教学模式上的有益探讨吧。
三、对本次活动的反思1.让教研回归常态有效教研,使公开课回归常态,变表演课为实验课、研究课。
常态课与公开有着明显的区别,公开课上以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就变现的很突出,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思维素质的培养。
一旦回归常态,便应试教育方法占据上风,教师便成了课堂的主宰。
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中间找一个契合点,是今后教研的一个要点。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
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优势,在课文内涵分析上下功夫,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如此,本学期其他年级的公开课也拟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将同课异构进行到底。
2.正确看待同课异构中的“同”和“异”在“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中,判断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不在于不同教师的“异”与“同”孰多孰少,而是在于教师在这一教学研讨活动中,能否根据学生和教师的实际开展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不同年级甚至不同班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差距是比较大的,这样在教学上,及课后练习上,就要加大区分度。
同课异构更应贴近学生个性及知识基础,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无论怎样的“异构”,最后还是“殊途同归”,我们的最终目标还是“同”的。
综上,语文组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刚刚启动,在已经行的赛课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时也收获很多,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
同时,同课异构的实施也优化了我们的教育教研方式,也为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做了有益的探讨。
扩展阅读:语文课开展同课异构公开课活动心得体会开展公开课活动心得体会本学期,学校为了更好的开展市、县教育局提倡的“校校公开课、天天公开课、人人公开课”的活动,从开学的第三周开始,学校要求同科组教师要上“同课异构”的公开课。
除此之外,还把每周的周二定为自由听课日,每周的周四定为教研组的评课日。
在听课日这一天,学校领导和每位教师都要自觉的听一至两节课。
在评课日,全体组员要就本组的公开课做切实的评课。
这两项讲课和听课要求无疑给教师们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同课异构”,一般而言,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基本一致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其宗旨那就是要实现真正的高效教学,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
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至从学校提出“同课异构”公开课以来,我校的教师都加强了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并且积极的进行交流和教研,有的还利用有效的时间上网查阅资料和制作课件,教师明显的显得忙碌了,但同时教师的自信心增强了,课堂上师生的交流热烈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显现出来。
本校八年组的三位语文老师上了同课异构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种教学理念给我们带来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各具特色我们教者都知道,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好的导入方式十分的重要。
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
成功的语文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的乐于受教,也才能达成高效率的教学。
这三位教者在导入的方式上各不相同,但都达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的目的。
史文超老师以引用式导入: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优秀的诗歌同样如此,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诵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领略这首诗歌超越时空的恒久魅力。
孙志老师以音乐法导入:以古典名曲《昭君怨》为背景音乐,依次链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滚动字幕、“杜甫草堂”凄冷的flash画面。
“草堂有诗魂诗成泣鬼神”,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零距离接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解读他将要向我们讲述的世间怎样的故事。
杨闯老师以优美的语言导入:在我们祖国灿烂的文学史中,唐诗是一串璀璨夺目的明珠。
在这串明珠中,杜甫的诗作以其强烈的时代感,深沉的人民性而独占鳌头,被誉为“诗圣”。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体味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
(背景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图片及相关音乐,进入诗的氛围)二、突破重难点,各显手段了解语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诗歌教学是较比难的语文教学课。
针对这篇文章把握诗歌内容,体味诗人的感情这一重点和鉴赏语言这一难点上,三位执教者用了不同的教法来突破它。
史文超老师是运用朗读感悟法:朗读是入情的最好方式,把朗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学生在诵读中感悟,在感悟中诵读。
读出内涵,读出情境。
孙志老师是运用问题探究法:问题设计精当,并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点拨手法。
在学生主动学习交流的基础上,适当点拨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学会阅读诗歌。
而杨闯老师是运用阅读评点法:引导学生赏析诗歌,并能从诗歌的内容和情境中体味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个性思维。
这样一来,他们不仅很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给每一位听课者以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三、能力培养,灵活多样一堂好的语文课,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语文能力的提高,与能力训练的方向和形式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本课的能力训练题上,我们也看到了教者的别具匠心。
史老师是设计的是:(1)结合更多的杜甫资料,把你对此诗的感想写下来,200字左右。
(2)联系自己生活中的一次不幸或难过的遭遇仿《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诗。
孙志老师设计的是让同学们根据诗歌的内容演了课本剧。
杨闯老师设计的是让同学们以记叙的笔调写个结尾,可以尽情的展开想象,但注意要符合当时的社会特点,也不必过于拘泥,要体现创造力。
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和创造能力、写作能力都不同侧面、不同程度的得到了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