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学案)

合集下载

5.2第2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021年)

5.2第2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学案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2021年)

第2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达标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以及不同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

〔综合思维〕2.结合详细区域,解释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理实践力〕自主学习·必备学问根底预习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的主导因素:①水分、②热量状况。

2.主要分布地区:高大的山体。

3.表现: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垂直变化。

〔1〕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③垂直带谱。

〔2〕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全都。

〔3〕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像。

方法技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分析思路〔1〕热量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热量渐渐削减。

〔2〕降水量变化:迎风坡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表现为少→多→少;背风坡较少。

〔3〕植被:一般而言,从山麓到山顶表现为森林→灌木→草原草甸→荒漠→冰川。

二、地方性分异规律1.含义:地方性分异规律是④较小尺度的分异规律。

2.形成的主导因素:地形、⑤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

3.温带潮湿区不同地形的植被特点不同地形水分条件及缘由植被特点高而陡的山坡降水较多地转化成坡面径流,未被土壤汲取,水分条件差只能生长耐旱的植被,如针叶林〔或灌丛〕低洼的河谷地带周边汇水丰富,水分条件好生长着⑥草甸植被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水分适中生长着⑦落叶阔叶林4.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发生范围地方性分异是发生在较小的尺度上的,诸如坡麓、坡面、坡顶的地貌部位差异,是最重要的小尺度地域分异,岩性和土质的分异也是小尺度地域分异的重要缘由。

由于基岩风化壳直接影响土壤的发育,在相同的地貌部位,岩性的差异可以形成不同的小环境,生长不同的植物种类。

例如,华北的石灰岩山坡,土壤呈碱性,多生长柏树;花岗岩风化的山坡,土壤呈酸性,多生长油松。

自我诊断1.推断正误〔1〕越高山地的垂直带谱越简单( ×)解析:〔1〕山地垂直带谱的简单程度取决于纬度、海拔和相对高度三个因素。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

教 改广角 ・
现 代 教 育改 革 与 发 展
‘ ‘ 山地 垂直地域 分 异规律 ’ ’ 教 学设计
●杨凤玲/ 重庆市 南坪 中学校 ( 4 0 0 0 6 0 )


教 学 目标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掌握 山地垂 直地域分异 的形成和 自然带 的分布 ; 分 析影响 自然带数 目的因素 ; 画出不 同山地 的雪线 , 并说 出 其影 响因素。
及 时反馈 : 按 纬 度 由高 到低 排 列 图 1中各 地 。
图 甲
图 3
图 乙
学生通过 图 3中甲图判断北半球南坡是 阳坡 ,北坡 是 阴坡 ; 南半球相反。 读图 3中乙图 , 判断①②③④ 山分别位 于南 北哪个
半球 。 北半 球 :
— —
; 南 半球 :


— — —
图 2
二、 教 学重难点
重点: 影响 自然带数 目的因素 。
难点 : 雪线。
结论 : ①基带所在的纬度 : 纬度越低 , 数 目越多 ; ②山 地 的海拔 : 海拔越高 , 数 目越多 ; ③ 山地的相对高度 : 相对 高度越大, 数 目越多。
同一种 自然 带的分 布 : ①不 同的山地 : 纬度越低 , 海 拔越高。② 同一山地分阴坡和阳坡( 学生难 以区分 南北半
小组合作 : 请 画出图 2中各山 自然带 的数 目, 并 比较 各组 内部①与② , ③ 与④ , ⑤与⑥形成差 异的原 因。找出
六座 山脉 中 自然带 数 目最 多 的山是 哪 一座 , 并说 出原 因 。
图4
( 答案 : ①③ ,
纬 度 由高 到低 : c h a 。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导学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导学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和类型。

2、掌握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表现特征。

3、能够运用地域分异规律解释地理现象,分析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和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和表现。

(2)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地理问题。

2、难点(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2)综合分析不同地域分异规律在实际地理环境中的表现和相互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地域分异规律的概念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往往在某个确定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的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这种有规律更替的现象叫地域分异规律。

(二)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1、形成原因: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导致热量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

2、表现特征(1)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2)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和高纬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3)典型地区:非洲大陆。

(三)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1、形成原因:海陆分布导致水分条件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2、表现特征(1)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

(2)以水分为基础,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为明显。

(3)典型地区:亚欧大陆中纬地区。

(四)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形成原因:随着海拔的升高,水热状况发生变化。

2、表现特征(1)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有规律的更替。

(2)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

(3)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

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山体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四、典型例题例 1:读非洲自然带分布图,回答问题。

(1)图中自然带 A、B、C 的名称分别是()A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B 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热带雨林带C 热带荒漠带、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D 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2)从赤道出发,沿东经 20°依次向南、向北前进,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现象例 2: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景观变化依次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这种景观变化体现了()A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 非地带性现象例 3:读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

学案5:2.1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

学案5:2.13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③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④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

常见的非地带性现象及其成因,如下表:1.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

若某山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则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

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

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如下图所示:(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

(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5)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

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

第二节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学案

第二节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学案

第二课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在新疆,天山被称为垂直的牧场。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转移草场放牧,称为转场。

生活在新疆广大的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

分析天山牧民转场的原因。

提示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域分异明显;逐水草而居。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学业质量标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水平1 明确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含义。

(综合思维) 水平2 结合资料,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特点。

(区域认知)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形成与水平地域分异的关系,地方性水平3分异规律的形成。

(综合思维)能够结合实例,分析山地垂直自然带、雪线的特点及成因。

(综水平4合思维)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101海拔的变化。

202水热状况差异。

3.分布规律(1)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03垂直带谱。

(2)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04一致。

(3)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05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4)垂直自然带的划分,通常以06植被或土壤为主导标志。

1.判断正误。

(1)纬度越低的山垂直自然带越多。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完全一致。

(×)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此诗句描写的景观差异属于()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答案 C解析山寺桃花因地处海拔高的山地,热量条件比山下平原地区差,花期迟,体现了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3.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程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纬度位置、海拔、相对高度。

二地方性分异规律101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02较小的地域分异。

2.地方性分异现象举例地方性分异现象成因温带湿润区高而陡的山坡上只能生长较耐旱的针叶树、03灌木等水分低洼的河谷生长04草甸植被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生长落叶阔叶林1.判断正误。

友兰中学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学案

友兰中学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学案

友兰中学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 学案1.成因:随海拔的变化,_______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 带,自然景观也随之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

2.分布:从_______到______呈垂直分布,与山地所在_____ 、 ________密切相关。

【注】①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 ℃. ②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从山麓到山顶的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专题1】山麓自然带(基带)的确定:山地垂直自然带是在水平地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山麓自然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带一致。

【专题2】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与山地所在纬度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然带谱相似。

(或者说,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具有相似性。

)秦岭【专题3】垂直自然带谱数目的影响因素:1. 山体的;2.山体所处的;3.山体的相(从山麓到山顶)。

一般海拔越高.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垂直自然带谱的数目越多,完整程度越好。

常绿阔叶林【专题4】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分布高度不同1.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高度越2. 坡向(阳坡和阴坡、迎风坡和背风坡):一般来说,同一自然带阳坡阴坡,因为阳坡热量条件阴坡。

【注】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但判断该类题目时往往以热量作为主要依据,一般地,自然带分布高的坡为阳坡。

【专题5】雪线的分布高度1.雪线是山上积雪冰川带的下界,是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

2.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

①—雪线高度②—气温③—降水量【注】①全球雪线最高的地区并不在赤道而是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

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③【注】雪线高度同样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但常以降水为主要依据,因此,雪线低的坡往往确立为迎风坡。

④坡度:坡度越小,越利于积雪保存,雪线越低;反之,越高。

高中地理_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复习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复习课)【复习目标】一、理解垂直地域分异基本规律和根本原因。

二、获取和解读题目中与垂直地域分异相关的信息。

三、调动和运用题目中的地理规律对题目作答。

四、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发展变化及成因。

【重点难点】重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难点:水热组合状况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影响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题目中的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气候知识的复习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复习,掌握了对水分和热量对自然带分布和类型的影响。

在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学习中,将分析水分和热量的影响共同作用于自然带,难度有所提升。

教师需要结合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创新性的引导,充分发挥直观教具,制作山地垂直带谱模型,分析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形成基础、产生原因,并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通过高考题目认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实际意义,为因地制宜开展人类活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复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教师准备:准备四棱锥、便利贴、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制导学案。

【教学过程】〖高考链接〗通过介绍2016年和2017年高考中涉及到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考题,让学生认识到本部分内容的重要性。

〖复习目标〗既体现知识目标又要体现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体现复习课的提升功能。

〖回顾基础〗将自然带、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基带、带谱、坡向等相关概念进行回顾。

学生为主,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理解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

〖制作模型〗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利用四棱锥和便利贴制作四座典型山地的垂直地带带谱模型。

〖作品展示〗让不同小组展示自己所制作的山地垂直地带带谱模型,并分析不同坡向的差异形成的基础因素。

〖规律总结〗总结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提高对相关要素的把握,加深理解,提高分析差异成因的能力,进而联系高考题。

〖考题解析〗和学生共同解析2017年高考题,在分析中突出题目信息的获取和解读,注重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准确表达,描述问题。

山地垂直性地带分异规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1

山地垂直性地带分异规律 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必修1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课时:1课时授课内容:人教版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标解读“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是“运用、分析”,要求学生达到知识的应用水平。

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最后一节内容,它的作用是对自然地理知识的总结、归纳和融合。

所以在教学中应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做好纵向、横向联系,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是通过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来体现的。

本节课主要是以地理分布规律为中心内容,在教学时,要突出读图分析、推断的环节,而且所提供的图表、资料必须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学情分析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并且学生初中已经学过气温、降水与海拔的关系,有助于对本节课的理解。

本节课以问题导向型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掌握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通过观察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地域分异图,总结山麓与水平带一致,垂直带谱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水平地带带谱相似;阳坡自然带比阴坡多、分布高度高;迎风坡雪线低于背风坡。

2.通过观察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总结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对比两幅垂直地域分异图,总结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谱数目越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地里,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地理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难点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方法与媒体教学方法讲解法、小组讨论法、问题解决教学法。

教学媒体PPT、黑板。

教学过程环节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导入图中的这座山是乞力马扎罗山,位于非洲,素有“非洲屋脊之称”,是非洲最高大的山脉。

地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

地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2.探究问题探究1:高度(1)在PPT上演示不同的山地高度所拥有的自然带条数不同,通过这样的动画演示,引导学生总结出第一条规律。

探究2:纬度在PPT上演示不同纬度下自然带的分布不同的动画,引导学生总结出第二条规律。

探究3:坡向展示“珠穆朗玛峰的自然带分布图”,引导学生分析不同坡向所呈现出的自然带有什么不同分别分析和总结出规律1、规律2和规律3。

对高度、纬度和坡向三个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步探究,逐步总结规律,条理清晰,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在探究中,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规律,增强其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3.总结规律对以上所探究出的三条规律进行总结,发现影响其出现不同规律的根本原因,通过规律的总结思考引起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根本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和总结规律。

4.课堂小结帮助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与学习过程进行思路的理清,引导学生归纳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理清思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

帮助理清学习思路,归纳学习方法。

教学流程图七、板书设计八、总结本节课首先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入,结合问题与上节课讲过的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引导学生探究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最后对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答案进行总结,从而使得课前引入的实际问题得以解决,并将此探索问题的方法进行升华,提醒学生对以后遇到的地理问题或者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用此方法,从而达到思维训练的效果。

5.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设计

5.2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设计

5.1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的内容,教材首先从常见的地域差异现象入手,情境设计中的天山景观就是一个“引子”,对地域差异做了相关阐述,系统地介绍了地域差异是什么、有何特点和如何形成等问题,为下文做铺垫,然后分别以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地方性分异规律为标题,基于地理学的空间尺度视角,从全球尺度到山地尺度,深入和系统地讲解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本节教材共包含四大框题:地域差异;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除正文内容外,共包括一个情境导入(天山)、六幅图片(一幅世界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四幅植被景观图、一幅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示意图)、两个案例(元素迁移与地域差异的形成、草原上的盐碱地)、一个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一个自学窗(从分布特点推测成因)。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选取第二课时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内容编排遵循空间尺度变化,从垂直方向总结地域差异性规律,既是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承接,又为后面学习人文地理的内容做了知识铺垫和理论指导,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本条标准的行为动词是“运用、分析”,要求学生达到知识的应用水平。

本条“标准”旨在通过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认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本节课结合学生学情以及教材内容设计,选择其中的“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作为教学内容。

【学情分析】高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但对于难度较高较为复杂的图还需要加以引导得出规律。

为了符合高二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分析能力,本节课采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

教学时一方面采用长白山这样具有特色的案例,一方面也选择天山牧民转场放牧的案例,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真实情境案例学习地理,有更多的好奇心驱动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地理就在身边。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公开课学习教案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公开课学习教案

A
B.雨林 常绿硬叶林 草原
C.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草原
D.雨林 落叶阔叶林 荒漠或半荒漠
2.图示山麓自然带中,导致丙自然带所跨纬度最广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洋流
C D.地形
热带雨林带 荒漠带
亚热带 常绿硬 叶第林18带页/共19页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二十三分。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二十三分。
3.下面哪座山位于中国秦岭—淮河以 北 的 暖 温 带 地 区?
第13页/共19页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二十三分。
●考向 2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特点分析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等温线、雪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3~5 题。
第14页/共19页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二十三分。
合作探究二:
A、B、C、D 哪座山的垂直带谱最复杂?垂直带谱 数的多少与那些因素有关? 山体的相对高度和纬度位置
规律3:山体的纬度越低,相对海
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完整。反之 ……
D
C
A
B第4页/共19页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二十三分。
合作探究三:
G
G、H的垂直带谱中都有针叶林带,哪座山的针叶林
A、B、C、D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分别是什么?请总结山 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的关系。
规律1:山麓自然带与水平自然带一致。 NhomakorabeaD C
A
B
第2页/共19页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一:九点 二十三分。
规律2:垂直自然带更替类似于纬度地带性
垂直分异与纬度地带分异的关系
海 拔 增 高
基带
第3页/共19页
纬度增 高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导学案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导学案

5.2.2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表解读】本节主要讲述了陆地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学习时要掌握陆地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和分布规律。

【预习案】1.阅读P93教材内容,说出引起山地从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差异原因是什么?2.读图 5.12,说出山地从山麓到山顶形成的垂直带谱与之前我们学过的那个内容相似?【我的疑惑】1、2、【探究案】【探究点一】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仔细观察“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图”(图片中各个纬度的高山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都一致),小组通过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山地最下面的一个自然带称为基带。

赤道附近高山的基带是什么,赤道附近的水平自然带是什么?30°S、30°N附近的高山呢?50°S、50°N附近的高山呢?想一想,山地自然带的基带有什么特点?(2)基带以上各垂直自然带按一定顺序排列,构成垂直带谱。

赤道附近的高山有几个自然带?较高纬度的30°S、30°N的高山有几个自然带?更高纬度的50°S、50°N的高山有几个自然带?对比各个纬度的垂直带谱中自然带的数量,你会发现什么?(3)由赤道到高纬度地区,高山上的亚寒带针叶林带海拔高度的分布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不同?(4)观察30°N的高山,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南北方向上分布的海拔高度有什么不同?结合高山所在的半球位置,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5)观察赤道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垂直分异规律与水平地带性的哪个规律相类似?【探究点二】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材料一:下图为“世界著名山脉、高原的雪线平均海拔高度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非洲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积雪冰川带与高寒荒漠带的分界线为雪线。

材料三:山地的缓坡容易积雪;山地的陡坡积雪易下滑,下滑的积雪融化,使陡坡雪线发生变化。

《垂直分异规律》教学设计方案

《垂直分异规律》教学设计方案

《垂直分异规律》教学设计方案《《垂直分异规律》教学设计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垂直分异规律主题内容简介: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部分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而山地垂直低于分异规律也是一个常考点。

这个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算是一个难点,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比较难以全面的把握。

本节课我将主要讲解一下“山地垂直分异规律的规律”。

学习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了解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2)提高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2、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珠穆朗玛峰地区的垂直自然带图”进行分析,并进行图文转换;(2)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反思自己学习本节课的体会和见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前需知识掌握情况:本节课的内容在高一的时候已经学习过,但是时隔两年,很多学生对于这个内容已经有所遗忘,此次高三一轮复习主要是为学生全面的过一遍基础内容,所以本节课需要给学生比较详细的讲解介绍,为基础较差的学生打下较坚实的基础。

对微课的认识: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较少接触到微课,所以对于微课的认识很有局限性,对于微课学习还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引导,还需要学生慢慢摸索。

学生特征分析学习态度:学生对学习都是比较勤奋的,尤其是对于微课学习这种较少接触的学习方式,会比较好奇,感兴趣。

所以相信对于微课学习应该是可以顺利开展的。

学习风格:学生一直以来比较多的是接触传统的课堂教授方式,比较被动的接受来自老师的讲解知识。

对于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比较少尝试,所以在开始阶段可能会比较难以掌握这种方式。

但是相信微课学习这种便捷有效的学习方式很快就会被学生接受的。

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分析微课用于学生学习的目的:通过微课的小专题讲解,学生能够比较有针对性的学习,并且能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更好的对知识点进行钻研和掌握。

5.2.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5.2.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垂直地域差异规律》学案课标要求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学习目标1.通过典型案例的视频、图文等资料,分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及表现(综合思维)2.通过设计一次模拟野外考察,认识自然环境不同地区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特点(地理实践力)课时1课时重点和难点重点:自然环境的垂直地域差异性规律及其形成原因,难点: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课堂实施第二课时【情景导入】每当季节变化,天山的牧民便开始转场,声势浩荡。

天山在哪儿?天山的冬夏牧场在哪儿?<读图分析>问题: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天山山脉横跨中部,看图指出天山山脚的自然带和垂直的自然带【归纳知识点】【情景导入】某地理小组以“案例法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为课题展开地理探究活动。

下面是该小组对天山和珠穆朗玛峰(以下简称珠峰)自然带进行整理的部分材料及课题。

假如你是参与者,请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情景问题1> 说明天山和珠峰的南坡山麓自然带类型的差异及原因。

<情景问题2> 指出珠峰南坡自然带分异特点与纬度地域分异规律是否相似。

【归纳知识点】分异规律:<情景问题3> 与天山相比,说明珠峰南坡自然带谱更丰富的原因。

【归纳知识点】影响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情景问题4>指出珠峰南北山麓的海拔。

<情景问题5>从地形角度,简析珠峰南北坡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及原因。

【归纳知识点】影响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因素<情景问题6>简述天山和珠峰的高山草甸带分布海拔高度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归纳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情景问题7>以高山草甸为例,说明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的不同及原因。

【归纳知识点】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情景问题8> 简析珠峰山南北坡雪线差异及原因。

【自学概念】雪线:在高山和高纬地区,地表年降雪的积累量和年消融量相等的界线。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模块地理1章节:选自第五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三框题课时:10 分钟教学对象:高一年级学生一、课程标准要求及解读:课程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标准解读: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首先应通过阅读“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认识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其次,通过分析自然带分布,归纳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一般指地带性分布规律。

本节课主要讲解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即垂直地带性。

二、教材分析:承上启下,地位重要:本节课节选自《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一节为必修1第五章第二节,也是整本书的最后一节。

对于本章来说,它是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一个承接,因为它们同为自然环境的两大特征。

对于整个高中地理必修教材而言,它是对必修1前面知识——岩石圈、大气圈、水圈三大圈的一种提升和整合,它又为后面学习必修2和必修3农业地域类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荒漠化的防治、区域经济发展等人文地理内容做了知识铺垫和理论指导,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三、学情分析:1. 知识基础:学生已经学习过《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及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对于自然地理知识已经有了总体把握。

2. 能力基础: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空间想象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但由于这部分的内容综合性、空间性强,学生无法直接感知,对于地理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不强,还需要老师进一步引导。

3. 心理特征:高一学生探究欲旺盛,对自然地理景观非常感兴趣。

因此,需要搜集与生活关联的景观图片和地图,以建立丰富的地理表象,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同化与整合。

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①够能分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的相关因素;②能够总结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的规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探究、图片展示、材料分析,总结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的相关因素和规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呈现出垂直分异规律。
主备人李光
2、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下降
。一般来说,海拔每升高 1000 米,
气温下降 6℃。
3、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
山顶降水量呈“
”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
在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
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课堂检测】 一、(2018 江苏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 2500~3400m
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 28%,下渗占 2%,不
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 A.地表蒸发 B.植物截留和蒸腾 C.地下径流 D.转化为固态水 2.甲表示的自然带是
1、结合雪线的概念并分析上图你认为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是什么?
2、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为
2、同一山脉雪线是夏季高还是冬季高?
A.髙山草甸 C.针阔混交林
B.高寒荒漠 D.高山针叶林
3、你能想到影响雪线的其他因素吗?并试着总结影响雪线高低的规律。
四、(2016 全国高考真题)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 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
1、理解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和根本原因
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你还能想到
2、熟练掌握垂直地域分异基本规律
其他因素吗?
【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垂直地域分异五条规律 (重点)
水热状况对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影响规律(难点)
【预习思考】
1、高大的山脉,随着
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
问题探究二:水热状况对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影响规律(难点)
A.高山草甸带
B.高山冰雪带
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D.常绿阔叶林带
2.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 2000-3000 米处 ( )
A.大气温度较低
B.生物生产量较低
C.土壤含水量较低
D.地表径流量较小
五、下图为某山脉南、北两坡气候资料图,实线表
示气温、虚线表示降水。读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山脉所处的基带是( )
A. 热带雨林带
B. 常绿阔叶林带
C. 常绿硬叶林带
D. 落叶阔叶林带
2.该山脉( )
A. 地处南半球低纬地区
B. 该山脉自然植被具有耐湿热特征
C. 北坡为阳坡、迎风坡
D. 南坡自然带数目多于北坡 【总结反思】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背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阴坡和迎风坡 D.阳坡和迎风坡

,如天山。
4、低纬度的高山地区(珠穆朗玛峰、安第斯山、阿尔卑斯山、乞力马扎罗山等的自然带)山地垂直地域
分异规律最典型。
5、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 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6、山地最下面的自然带(基带)与山体所处 的水平自然带保持一致。
A图
B图
图C
1、分析图 A 甲、乙、丙三座山脉中针叶林分布的高度为何不同?
4000 3400
2400
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1700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荒漠带
二、读下面某沿海地区一山地垂直自然带
分布图。该
山地可能位于( )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三、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等温线、雪线示意图。
1.磷高累积区是 ( )
第 2页(共 2 页)
·襄垣一中“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导学案·高一地理·模块一·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二课时·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备人李光
第 3页(共 2 页)
·襄垣一中“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导学案·高一地理·模块一·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二课时·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第三节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重点难点探究】 问题探究一:垂直带谱复杂性的决定因素
班级
小组
姓名
观察右图,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自然带数量不一
【学习目标】
样,南坡自然带数量多,自然带谱更复杂,试着分析影响
2、图 B 中阿尔卑斯山为什么南坡和北坡中针叶林的上限不一样,哪一侧更高,试分析其原因。
3、问题 2 的结论能解释图 C 中针叶林在山脉西坡比东坡上限更高吗?
4、总结水热状况对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影响规律。
问题探究三:雪线概念及雪线高低的影响因素
雪线
第 1页(共 2 页)
60° S
·襄垣一中“五步三查”教学模式导学案·高一地理·模块一·第三章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三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第二课时·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主备人李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