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六章 贻贝养殖解析
贻贝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异柱目(Anisomyaria)贻贝科(Mytilidae)贻贝属。
又名海红,干制品称淡菜。
海产经济贝类,是海水养殖的重要对象。
广泛分布于南北两半球中高纬度海域的沿岸带,以英吉利海峡、北海、地中海、日本海及北美两岸数量较多,中国的黄海与渤海也有分布。
[]形态贻贝贝壳中等大小,较薄,呈楔形,前端略尖,后端宽而圆,背缘呈弧形,腹部较直。
壳长不及壳高的两倍。
壳表面黑褐色,壳顶端常呈紫色;壳内面灰白色或淡蓝色。
足丝淡褐色,细而软,端部扩大呈盘状。
(见彩图[贻贝])生物学特性通常栖息于沿岸内湾海域,自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0米左右数量较多,以足丝附着在岩礁、木桩、海港建筑物、浮标、船底及养殖筏架等物体上群集生活,附着后一般不再移动。
当环境条件不良时,可自行脱掉足丝,转移到新的场所再行附着。
耐温范围约0~28℃,栖息地海水比重范围为1.010~1.025,海水透明度要在0.5~1米以上,对污水的耐受能力较强。
滤食性,主食摄食浮游植物和有机碎屑等。
一般1年可达性成熟。
通常为雌雄异体,有性转换现象。
雌体性腺橙黄色或橘红色,雄体为乳白色或淡黄色。
繁殖期因地而异,在寒温带海域1年只有1个繁殖期;在暖温带则有春、秋2个繁殖期。
卵生,精、卵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发育,繁殖力较强,产卵量一次可达数十万到数千万粒。
受精卵化成幼虫,幼虫进一步发育经过担轮期与面盘期各浮游生活阶段,最后变态转入底栖附着成为稚贝。
从受精卵到稚贝的时间通常为4个星期左右。
生长1年壳长可达6厘米,2年8厘米,3年9.5厘米。
养殖荷兰很早以前就采用海底播种方法养殖贻贝。
这种方法管理简便,成本较低,但贻贝生长较慢,且易受敌害侵食。
1235年法国开始在潮间带与低潮浅水区采用篱笆式养殖法,使贻贝脱离海底,生长较快,同时篱笆桩基部设有防止底栖水生动物爬到桩上的设施,可避免敌害侵袭。
20世纪50年代西班牙用筏式养殖贻贝,不仅大大扩大了可养海区,更有效地防止了敌害,而且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贝的质量,从而成为主要的养殖方式。
7第六章-贻贝养殖解析
南海、苏拉威西海、新加坡海峡、曼 谷湾
印太系
平贻贝 南纬32~48°
澳大利亚湾、塔斯曼海
我国主要养殖种类的分布
种类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紫贻贝
黄海、渤海
低潮线~10余米,0.7~2 米处最多
厚壳贻贝
东海、黄海、 渤海
低潮线~20余米,5~10 米较多
翡翠贻贝
南海、东海 南部
1.5~8米
2.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2)盐度
紫贻贝:广盐性种类,适盐范围18~32‰ 最适范围30‰左右
翡翠贻贝:广盐性种类,适盐范围9.2~ 34‰,最适范围19.5~31.4‰
厚壳贻贝:狭盐性种类,30‰以上 ※盐度影响足丝的分泌,最适盐度范围足丝
分泌旺盛,附着力
(3)浊度(透明度)
最小透明度适应范围
紫贻贝 0.5~1.0m 翡翠贻贝 1.0~2.0m 厚壳贻贝 3.5~5.0m (4)溶解氧 贻贝耐受低溶解氧的能力很弱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翼形亚纲(Pterimorphia) 贻贝目(Mytiloida) 贻贝科(Mytilacea)
贻贝种类很多,我国沿海有30多种 主要养殖种3种
紫贻贝 Mytilus edulis
厚壳贻贝
紫贻贝与厚壳贻贝
厚壳贻贝 Mytilus coruscus
翡翠贻贝 Perna viyidis
5.采苗后的管理
附苗到壳长5㎜之前不宜惊扰,5㎜以后检 查附苗效果
(1)附苗量的检查 选点,每点取采苗绳5~10㎝,放于200~
500ppm漂白粉澄清液中,劈开绳洗下贻 贝苗,计数,算出平均数(个/㎝),统计 采苗量
(2)防风 吊漂筏防风
沉石筏防风
贻贝养殖的发展思考
贻贝养殖的发展思考.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贻贝养殖发展的思考暖促加入时间:2009-11-6 11:29:42 点击:140贻贝养殖在我县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全县贻贝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产量达到5~6万吨。
由于贻贝养殖发展迅速,在“贻贝之乡”的枸杞,浅海养殖已趋饱和,并有不断向外扩展之势。
但凡事物发展在达到一定阶段,特别是达到某一极限后,往往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目前养殖密度过大引起的贻贝肥满度低的问题已经相当明显。
笔者认为,贻贝养殖发展到目前阶段,应处于临界状态,面临一个转折点。
调整结构,推进贻贝养殖健康发展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利用海域资源,走贻贝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贻贝养殖业一路风生水起,很多养殖户看好其中的良好“钱景”,纷纷投身其中。
如今在枸杞,海面上“星罗棋布”,浅海区已经饱和,不断向深海区扩展。
而且是凭感觉,一味地加大单位面积海域投放种苗的密度。
物极必反。
据养殖户反映,在“里圈”养殖的贻贝普遍比“外圈”养殖的“瘦”,肥满度差的约占总量的30%。
海水是有承载力的,一定海域有其自身的养殖容量。
加强养殖生产规范,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势在必行。
依据贻贝养殖海域的养殖容量与增养殖潜力,以亩为计量单位,对单位水体养殖做出硬性的定量标准,科学规定单位水面养殖台筏长度、筏距、排距、吊距、挂吊数量、苗种放养数量等,构筑生态养殖模式,着力提升贻贝品质。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养殖海域环境保护和贻贝质量管理,全力推行“健康养殖”。
做好嵊泗东部海域养殖容量与增养潜力的调查,通过开展对各个区域的海水养殖承载力调查,科学地确定未来的海产品养殖产业框架。
海水承载力调查的最大目的是:详尽地了解当地海域的自然状况,并对具体海域适合养殖品种、最佳养殖密度给出科学规划。
贻贝的养殖
第二节 贻贝的半人工采苗
• 贻贝的筏式半人工采苗,具有方法简便、大众化、产量大、效益高等优 点。目前,仍然是贻贝苗种的主要来源。同样,这种方法普遍实用于翡 翠贻贝和厚壳贻贝。 一、采苗场地的选择 (一)亲贝资源充足 充足的亲贝资源是选择采苗海区的首要条件。 (二)海况良好 海区形状以半圆形的海湾为佳;同时,要求其外海有岛屿缓冲风浪, 湾内有通畅的往返流。在较为开放的海区,如具有旋转流或基本相等的 往复流,也可选作采苗场。 (三)稳定的水质条件 附近无太多的淡水注入,雨季盐度不低于18,夏季水温不高于29℃, 无水温和盐度的突然变化,水清流畅,无污染。 (四)底质良好 底质硬度适中,既易于打橛又要保证橛的牢固。岩礁和沙砾底应采用 石砣固定筏身。 (五)饵料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贻贝的养殖
贻贝属瓣鳃纲、翼形亚纲、贻 贝目、贻贝科的贝类,养殖的主要 种类有紫贻贝、翡翠贻贝和厚壳贻
贝。鲜活贻贝是大众化的海鲜品,
可蒸、煮食之,也可剥壳后和其他
青菜混炒,味均鲜美。贻贝产量大,
收获后不易保存,历来将其煮熟后 加工成干品——淡菜。淡菜的营养 价值很高,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紫贻贝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 (1)水温:贻贝的生存温度一2℃~28℃,生长适温5℃一 23℃,最适 10℃一20℃。 (2)盐度:贻贝系广盐种,生长适盐范围为18—32。 (3)抗污力:抗污力强。在油浸污物较多的地方可较好地生长, 在溶氧低于40毫克/升,氨氮高于400毫克/升的环境中也可短期生 活。 (4)耐干力:在夏天可干露l一2天,冬天3~4天;13 ℃ ~15 ℃ 时,可阴干60小时。所以,苗种干运时,只要保持足够的湿度,一般 可确保100%的运输成活率。 (5)抗风力:贻贝足丝发达,具较强的韧性,因而抗风力较强。 贻贝上述的生态特点是适于大规模高密度养殖的优良特性。 (四)摄食方式与饵料组成 贻贝属滤食性贝类,其摄取食物的大小为0.3—30微米。饵料种 类包括:单胞藻、原生动物、双壳类面盘幼虫、微生物和有机碎屑等。
贻贝生物学特性.pptx
日照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贻贝出口基地
据介绍,当前贻贝出口市场供不应求,山东贻贝出口占全国出口 量的60%,其中70%的原料产自日照,主要出口到俄罗斯、乌克 兰、韩国、美国等地。
2011年,日照贻贝预计产量将达50万吨,仅贻贝原料销售就能超 过10个亿的产值,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占世界总产量 的40%左右。除了内销,日照贻贝有10%出口。日照成为全国最 大的贻贝养殖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日照贻贝产业已形成产、供、 销一条龙的健康发展模式。
“除了产量大,日照海红的品质和价格也很有竞争力,遗憾的是 我们没有自己的品牌。”日照最大的贻贝加工出口企业——日照 荣金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安介绍说,日照贻贝1—3月份收获, 受台风影响小,气温低,存放时间相对要长,全国大部分地方都 能吃到鲜活的,日照贻贝在沿海养殖,成本也低。
不过,记者从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了解到,长期以来日照贻 贝养殖业发展和出口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由于我市贻贝养殖 以个人散养为主,市场竞争中,各自为战,缺乏统一协调管理; 目前国内对于贻贝的采捕和加工以粗放型为主,在清洗、去壳和 加工环节容易受到泥沙等交叉污染;产品加工形式单一,缺乏精 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等。
行业协会将促进贻贝产业更规范
日照贻贝产量逐年翻番,需求始终供不应求,为了更好地保证 质量安全,扩大市场竞争力,近两年日照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连 续对日照贻贝产业进行了全面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市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帮扶措施,如 举办专题培训、帮助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发展备案原料基 地、快检快放扩大出口等。今年8月份,还请示建设日照贻贝质 量安全示范区,建立日照贻贝养殖协会。12月6日,由龙头企业 和规模化养殖场参与发起筹建的日照市出口贻贝行业协会成立。
日照市贻贝产业发展情况
贝类 增养殖学 水产养殖 贝类学 贝类育种 贝类养殖学之初 绪论
我国的海水养殖业的四次浪潮
第一次:六七十年代以藻类养殖为代表 第二次:80年代以对虾养殖为主 第三次: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以扇贝等养殖为重点 第四次:以海水鱼类养殖为代表
1、自然条件优越 2、贝类资源丰富 3、贝类养殖特点 具有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
产量高、技术易推广等优点。 4、具经验和成果
贝类学与贝类养殖学
五、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现状
人类正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三大问题的挑 战,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解决 这些问题的全球性的战略举措。
水产品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海洋捕捞和海水 养殖。目前海洋捕捞实行“零增长”策略, 而海水养殖业则发展迅猛。
节香螺的唾液和唾液腺中,含有四胺铬物等毒素。骨螺的鳃下腺中有骨螺紫毒素。 荔枝螺和波纹蛾螺中有千里酰胆碱和丙烯酰胆碱。盘鲍的内脏中有感光力的 色素,人食后在皮肤上常出现发烧、针刺、发痒、水肿以及皮肤溃疡等症状。
芋螺的口腔内部的织锦芋螺等均有毒,采集时应特别注意。
贝类学与贝类养殖学
农肥和饲料
一些小型的贝类还可以做为农肥和饲料。 近年来养虾业发展常利用些小型瓣鳃纲为饲料。 一些贝壳古代常做货币使用等,其价值按照贝壳的大小、优
劣来定。如《汉书·食货志》中就有大贝、壮贝、幺贝和 小贝之分。
香
贝类学与贝类养殖学
螺
(二)有害方面
织锦芋螺
1、有毒和传染疾病的贝类 在贝类中现知大约85种对人类会引起食物中毒或接 触中毒,许多贝类食后中毒,是因为他们吃了含有有毒性的双鞭藻等食物所 引起的。
贝类养殖学
笔螺
1
绪论
翁
星
戎
螺
螺
2
学习内容
绪论 第一章 贝类苗种生产 第二章 贝类育种 第三章 扇贝养殖 第四章 鲍的养殖 第五章 牡蛎 第六章 贻贝 第七章 蚶 第八-十五章 其它贝类的养殖(缢蛏、文蛤、珍珠、蛤 仔、青蛤、西施舌、栉江珧、四角蛤蜊、鸟蛤、脉红螺)
海岛渔业基础之――贻贝养殖
贻贝养殖◆教学目标1.了解贻贝的经济、药用价值。
2.描述“浮吊”养殖技术要领。
3.尝试浮吊筏架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内容一、外形特征贻贝在中国北方俗称海虹,它的干制品称做淡菜,是驰名中外的海产食品之一。
贻贝是贝类养殖事业中的重要种类,世界许多地区都有养殖,特别是北欧、北美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养殖贻贝很盛行,生产数量也很大。
中国出产的贻贝有贻贝、厚壳贻贝、翡翠贻贝等好几种。
它们的贝壳都呈三角形,表面有一层黑漆色发亮的外皮。
厚壳贻贝自日本沿海至中国的福建厦门沿岸都有分布,浙江沿岸产量较大。
二、营养成分◆蛋白质53.5%,脂肪6.9%,醣元17.6%,无机盐8.6%,多种维生素等。
◆贻贝营养成分的三个特点:①氨基酸种类多含量高,占干蛋白质的7%;含八种必须氨基酸:色、赖、亮、异亮、缬、苯丙、苏、蛋氨酸。
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占鲜品的0.92%,主要有二十四碳四烯酸。
③B族维生素丰富,VB2(核黄素)、VB12(钴氨酸)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
◆功用主治:补肝肾,益精血,消瘿瘤。
治虚劳羸瘦,眩晕,盗汗,阳痿,腰痛、崩漏,带下等。
三、贻贝的养殖1.我国主要养殖种类的分布2.贻贝有利于养殖的特性(1)对温度、盐度适应范围广,可塑性大――北苗南移养殖效果好。
(2)耐干露能力强――适合苗种运输。
(3)抗污力强――适应环境能力强。
(4)抗风浪力强――有坚韧的足丝附着。
(5)群聚习性――适合高密度养殖。
(6)生长快、产量高――亩产3000~5000㎏。
(7)繁殖力强――能满足苗种需求。
3.浮吊养殖技术的优点贻贝浮吊式养殖因悬浮在水中,养成器可随涨潮退潮而升降,不受退潮露空的影响,其生长期较长,生长速度也较Array快,清明前后采到的苗,精心养殖到年底就可收获上市。
这种养殖方式,虽然一次性投资费用较高,但具有产量高、易于管理和收获、养殖周期短等特点,因此,很受贻贝养殖户欢迎。
4.浮吊养殖技术的操作要点(1)海区选择:①海水比重:应选择在海水比重为1.010~1.030之间的海区。
贝养N07增养殖方式及遗传育种-wxt
第一节 贝类养殖的方式 第二节 贝类的增殖 第三节 贝类的遗传育种
1
第一节 贝类养殖的方式 浅海筏式养殖 滩 涂 养 殖 蓄 水 养 殖 海 底 播 养
2
第一节 贝类养殖的方式 浅海筏式养殖
在低潮线以下至水深30 m的近岸海域、利用 各种筏架进行贝类养殖的一种形式。
牡蛎科所有,2n=28为珍珠贝科所有;2n=38是 双壳类较常见的数目。中国不等蛤染色体数最少 2n=14
腹足类染色体数2n的范围在10-88 ,
(二)核型多态性
核型:染色体组在有丝分裂中期的表型,包括染
色体数目、大小、形态等特征。
在一些近缘种贝类间,普遍存在染色体数目相同
而核型不同的现象,这可能与染色体演化过程中 的结构重排有关。
定影响。
4
滩涂养殖 滩涂播养是在潮间带的滩涂上播养埋栖型
贝类或牡蛎的一种形式。
牡蛎虽然是固着型贝类,但将蛎苗从固着基上 剥离下来,播养到滩涂上,可正常生长。
滩涂播养的贝类
主要有缢蛏、泥蚶、蛤仔、文蛤、牡蛎等。
5
滩涂养殖 特 点
养殖设施简单、便于管理、生产成本低; 苗种来源大多为半人工采苗,因而是一种半人
(三)染色体带型
带型 指采用特殊染色方法使染色体产生明暗相
间的色带,作为染色体形态特征的界标,界标将 染色体分为若干个区,每个区中都含有一定数量、 顺序、大小和染色深浅不同的带,就构成染色体 带型。
二、贝类选择育种
(一)基本原理
利用生物所具有的遗传变异特性,对自然界生物
原始材料或品种群体进行有目的的反复选优除劣, 选择对人类有益的、可遗传的变异,或分离出若 干有差异的系统,再从这些系统中选择表现优良 而稳定的经济性状,形成新的品种。
人工选育贻贝种质资源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
人工选育贻贝种质资源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人工选育贻贝种质资源在海水养殖中的应用是指通过人工手段选育贻贝种群,利用其优异的遗传特性,在海水养殖中获得高产、高质量的贻贝产品。
这种应用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可以提高贻贝产业的发展效益,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贻贝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丰富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
然而,在自然环境下,贻贝的生长速度、抗病能力、耐逆性等遗传特性存在很大的差异,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
因此,通过人工选育贻贝种质资源,有助于改良贻贝的遗传特性,进一步提高养殖业的效益。
首先,在人工选育贻贝种质资源中,可以选择品种优良的个体进行繁殖。
通过对贻贝个体的生长速度、体形特征、味道口感等进行评估,筛选出具有优秀经济性状的个体,作为繁殖种质。
这样可以遗传传递和积累有利的遗传基因,提高贻贝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其次,利用人工选育贻贝种质资源,可以培育出对病害抵抗力强的品种。
贻贝养殖中的常见病害包括贻贝疫病、贻贝感染等,严重影响了贻贝的养殖效益。
通过人工选育,选择抵抗力强的个体进行繁殖,可逐步提高贻贝群体对病害抵抗的能力。
这可以降低养殖过程中的疫病发生概率,减少养殖损失,提高贻贝养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另外,人工选育也可以改善贻贝的适应能力,提高其耐逆性。
由于贻贝生活在海水环境中,存在诸多逆境因素,如水温变化、盐度变化、酸碱度变化等。
通过选育耐逆性强的个体,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的贻贝品种,可以提高其生存能力和耐受力,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人工选育贻贝种质资源的应用还可以促进养殖业的科学管理。
通过对贻贝种群的遗传背景进行全面了解,可以为贻贝的饲养、繁殖、疫病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可以利用遗传标记技术,对贻贝群体进行追踪和溯源,确保养殖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在贻贝养殖中,人工选育贻贝种质资源还可以促进养殖业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选育出高产的品种,可以提高贻贝产品的供给量,满足市场需求,降低产品价格。
海藻养殖对海水养殖贻贝生长与养殖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
海藻养殖对海水养殖贻贝生长与养殖环境影响的模拟分析引言:海藻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海洋养殖方式,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还能改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然而,海藻养殖对海水养殖贻贝的生长和养殖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模拟分析探讨海藻养殖对海水养殖贻贝生长与养殖环境的影响,并解析可能的影响机制和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海藻养殖对海水养殖贻贝生长的影响1. 养殖贻贝的竞争与食物供应:海藻养殖在一定程度上会与贻贝竞争养分和空间资源。
海藻大量繁殖会占用海域,导致养殖贻贝的竞争压力增加,进而影响其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
此外,海藻养殖所需养分和阳光等资源的消耗也可能导致贻贝缺乏足够的食物供应,从而影响其生长。
2. 养殖贻贝的底质变化:海藻养殖过程中的养分和废物排放可能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底质质量的变化,进而影响贻贝的生长环境。
大量海藻残骸堆积在海底会改变底质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可能阻碍贻贝的定植和滋养,进而影响其生长状况。
3. 养殖贻贝的养分摄取:海藻养殖的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可能作为养分被贻贝摄取,从而提供额外的营养来源。
然而,过量的废物摄取可能导致贻贝体内养分的不平衡,并可能引发养分过剩导致的生理疾病,从而影响贻贝的生长与养殖效果。
二、海藻养殖对养殖环境的影响1. 水体质量的变化:海藻养殖中所使用的饲料和养分会进入水体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的水体可能引发水质问题,如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水体浑浊和藻类爆发等,从而影响养殖贻贝的生长环境。
2.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海藻养殖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海藻养殖可能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某些海藻品种的快速生长可能抑制其他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内一些物种的数量减少或消失。
3. 底质环境的改变:海藻养殖所产生的大量海藻残骸可能在海底积累堆积并改变底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
这一变化可能对海底生态环境产生直接的影响,例如影响底栖生物的生活空间和底栖物种的结构。
贻贝
营养价值
贻贝的营养价值高还由于它所含的蛋白质有人体需要的缬氨酸、亮氨酸等8种必需氨基酸,其含量大大高于 鸡蛋以及鸡、鸭、鱼、虾和肉类等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另据研究,贻贝脂肪中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其饱 和脂肪酸的含量,较猪、牛、羊肉和牛奶等食品为低,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被誉为海中鸡蛋。
人工养殖
加工技术
01
冷冻调理加 工
02
软罐头加工
03
熏制加工
04
调味品加工
05
串
06
包馅
冷冻调理加工
贻贝收获在夏季,采用冷冻保藏可大大延长其贮藏期。冷冻贻贝是我国贻贝加工的一种主要形式。浙江嵊泗 县是“贻贝之乡”,其冷冻贻贝远销欧美,是当地贻贝加工业的支柱产业。王宏海等对贻贝肉的冷冻调理加工进 行了研究,通过选料、洗涤、采肉、调味、沥水、裹面包糠外衣、冷冻等工艺制得产品,在-18℃以下保存可达6 个月。其调味配方为:食盐1.5%、食糖1.0%、味精2.0%、香辛料0.6%、海鲜调料与水比为1∶1.25。食用时,油 炸温度控制在180℃左右,油炸3~4min,所得产品色泽诱人,品质最佳。
贻贝
贻贝科贻贝属动物
01 分布范围
03 经济价值 05 人工养殖
目录
02 外形特征 04 营养价值 06 环境危害
07 食疗美食
09 养殖技术
目录
08 加工技术 010 相关报道
基本信息
贻贝(学名:Mytilus edulis)亦称海虹,煮熟后加工成干品——淡菜,是一种双壳类软体动物,壳黑褐色, 生活在海滨岩石上。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及东海沿岸。贻贝壳呈楔形,前端尖细,后端宽广而圆。一般壳长6~ 8厘米,壳长小于壳高的2倍。壳薄。壳顶近壳的最前端。两壳相等,左右对称,壳面紫黑色,具有光泽,生长纹 细密而明显,自顶部起呈环形生长。
海水养殖贻贝种苗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海水养殖贻贝种苗生长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摘要:海水养殖贻贝已成为近年来重要的养殖产业之一,为了确保贻贝种苗的生长和发育,了解和掌握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海水养殖贻贝种苗在养殖环境中的生长情况,并研究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的影响。
通过分析不同环境因子的变化情况,我们得出了关于温度、盐度和溶解氧对贻贝种苗生长的相关结果。
结果表明,适宜的环境条件能促进贻贝种苗的生长和发育,为贻贝养殖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引言:海水养殖贻贝种苗生长在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还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
随着对海洋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如何提高海水养殖贻贝种苗的生长率和质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环境因子是影响贻贝种苗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包括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贻贝的生长和发育。
深入研究海水养殖贻贝种苗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促进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方法:本研究选择了两个海水养殖贻贝的养殖场作为实验场地,一方面通过现场观察记录贻贝的生长情况,另一方面通过采样分析来研究环境因子对贻贝种苗生长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贻贝的生长时间、体长、生长速率以及环境因子包括温度、盐度和溶解氧等的变化情况。
同时,我们对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以得出贻贝种苗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温度对贻贝种苗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贻贝种苗的生长速度较快,而高温或低温环境会导致其生长速率下降。
类似地,盐度也是影响贻贝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盐度范围能促进贻贝种苗养殖的生长与发育,而过高或过低的盐度对其生长不利。
此外,溶解氧也对贻贝种苗养殖的生长有重要影响。
充足的溶解氧能够提供贻贝生长所需的氧气,从而促进其生长。
但是,过高或过低的溶解氧浓度都会对贻贝种苗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海水养殖贻贝种苗的生长与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养殖贻贝种苗饵料组成对养殖贻贝食性与生长的影响研究
不同养殖贻贝种苗饵料组成对养殖贻贝食性与生长的影响研究养殖贻贝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养殖贻贝的生长速度和质量,人们逐渐关注养殖贻贝的食性和饵料组成对其生长的影响。
本文将在不涉及政治的情况下,探讨不同养殖贻贝种苗饵料组成对养殖贻贝食性与生长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养殖贻贝的食性主要包括滤食和底食两种类型。
滤食贻贝主要通过过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和有机颗粒作为食物,而底食贻贝则主要以底栖生物和底泥中的有机物为食。
在养殖贻贝种苗的饵料中,可以添加不同的成分来模拟滤食和底食贻贝的食性习性。
研究表明,适宜的养殖贻贝种苗饵料组成可以显著影响养殖贻贝的食性和生长。
首先,养殖贻贝种苗饵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成分,可以提高贝类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长率。
蛋白质是贻贝身体构成的重要成分,合理的蛋白质供给可以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促进贝类的细胞分裂和组织生长。
此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适宜供给也是养殖贻贝生长的关键。
维生素能够促进贝类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力,微量元素则参与贝类的骨骼形成和代谢调节,从而影响其生长发育。
其次,养殖贻贝种苗饵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能量物质对养殖贻贝的食性和生长也具有重要影响。
碳水化合物是贝类主要的能源来源,适量的碳水化合物供给能够提高养殖贻贝的食欲和消化能力,促进其食物摄入和生长。
脂肪则是贻贝生长所需的重要能源储备物质,适量的脂肪供应可以增加贝类的抗寒性和耐饥性,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此外,养殖贻贝种苗饵料的添加剂也是影响养殖贻贝食性和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养殖贻贝中,添加剂一般可以分为增鲜剂、味精和生物调节剂等类型。
增鲜剂(如氨基酸)可以提高贻贝的食欲和食物摄食量,促进其食物消化和吸收。
味精则可以改善贻贝的味道,增加其食品吸引力,进而促进其食物摄入量。
生物调节剂(如生长激素)可以调节养殖贻贝的生长发育过程,提高其生长速率和产量。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养殖贻贝种类和生长阶段对饵料组成的要求存在差异。
不同养殖贻贝种苗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研究
不同养殖贻贝种苗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研究贻贝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其养殖已成为许多国家的重要养殖产业。
然而,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养殖密度的增加,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
研究不同养殖贻贝种苗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贻贝对水体质量的影响,并寻找解决方案来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
首先,探讨不同养殖贻贝种苗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需要对贻贝的生理特性进行深入研究。
贻贝作为一种硬壳动物,具有较强的食物选择能力和摄食能力,可以选择性地摄食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从而减少水中的营养盐含量。
研究表明,贻贝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摄食的主要对象是浮游生物,这可以帮助他们有效地减少水体中的总氮和总磷含量。
此外,贻贝还可以通过摄取水体中的硅酸盐,从而减少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含量。
其次,研究不同养殖贻贝种苗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需要考虑养殖环境因素对贻贝的影响。
水温、盐度和水动力条件等环境因素对贻贝的生长和代谢活动具有重要影响。
贻贝对水温和盐度的适应性较强,可以在较广的范围内生存和繁殖。
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水动力条件对贻贝的摄食和代谢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适宜的水动力条件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促进贻贝的生长和免疫功能。
因此,在养殖贻贝的过程中,合理调节水体的水温、盐度和水动力条件,可以提高贻贝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适应能力。
另外,研究不同养殖贻贝种苗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也需要考虑养殖系统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贻贝养殖常采用密闭循环水池或网箱养殖系统,这些养殖系统可以减少贻贝对周围水体的影响。
例如,使用密闭循环水池可以控制水质和养殖环境,有效地减少贻贝养殖对周围水体的氮磷污染。
而网箱养殖系统可以使贻贝与水体的接触更加紧密,促进水体中的营养循环,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
因此,在贻贝养殖中选择适合的养殖系统,可以提高贻贝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适应能力。
最后,为了更好地研究不同养殖贻贝种苗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适应能力,可以使用适当的监测指标对其进行评估。
紫贻贝的养殖技术
紫贻贝Mytilus edulis Linnaeus的养殖
The End
紫贻贝,又称“贻贝”,俗称“海红”、 “淡菜”。
生殖系统:生殖腺一对,包被于内脏团外,随 着生殖腺的发育,逐渐扩展到腹嵴内以及两侧 外套膜内。
发生特点
性别
一般雌雄异体,也有雌雄同体、性变 现象(较小个体雄多于雌,而较大个 体则雌多于雄)。成熟生殖腺雌呈桔 红色,雄呈乳白色或淡黄色。
性成熟年龄和繁殖季节
壳长1.4cm或更小一点的个体生殖腺便开始 迅速地增长。
内脏团位于身体背部。
外套膜二孔型。
壳长约为高度的两倍。
消化系统:唇瓣、口裂、食道、胃、消化盲囊、 肠、直肠、肛门。
呼吸系统:本鳃一对,丝鳃型。
循环系统:心脏具有1心室2心耳,存在于背部 围心腔中。血液无色。
排泄系统:肾脏长囊状,一对,呈褐色,位于 围心腔附近、两鳃的基部,前端几乎起于胃的 前端,后端止于后闭壳肌的腹面。
晒干:一般把贝肉摊在网片上,放置 在水泥台上反复暴晒2-3天,晒到手 捏不碎即可。晒时要经常翻动。遇阴 雨天不能晒时,可将贝肉放在20-30 %食盐水中浸泡一下,再散放于阴凉 处,也可用10%的盐水腌起来,待天 晴后捞出晒干。另一种方法是壳肉同
时晾晒,待八成干后,用木棒将贝壳
边翻动边打碎,贝肉不受影响,最后
生长一年达商品规格,亩产高的可达5- 8吨(一根养成绳可养成贻贝5kg左右)。
分苗
分苗密度是养成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生 产上的分苗密度以每米养成绳1000个左 右苗为宜。
中国贻贝养殖种类、养殖面积、养殖产量和进出口量分析
中国贻贝养殖种类、养殖面积、养殖产量和进出口量分析一、贻贝概述贻贝是海产双壳贝类,俗称青口、海红,软体动物门、瓣鳃纲,异柱目,贻贝科。
分布于我国黄、渤海。
其干制品统称淡菜,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种类很多,我国沿海有三十余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约有10种。
我国沿海所产的食用贻贝主要有紫贻贝、厚壳贻贝和翡翠贻贝等,其中尤以翡翠贻贝个体最大,质量最佳,味道最好。
二、贻贝养殖面积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3-2020年中国贻贝养殖面积基本维持稳定,基本保持在4.3万公顷以上,仅在2018年跌破4.3万公顷至34578公顷。
随后2019年中国贻贝养殖面积迅速回升至47156公顷,到2020年中国贻贝养殖面积为44054公顷,同比下降6.58%。
根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山东省贻贝海水养殖面积为28055公顷,位居第一,远超其他地区,占总养殖面积的比重为63.68%。
第二为江苏省,贻贝海水养殖面积为5573公顷,占总养殖面积的比重为12.65%;第三位广东省,贻贝海水养殖面积为3920公顷,占总养殖面积的比重为8.90%。
三、贻贝养殖产量根据中国渔业铜年鉴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贻贝养殖产量呈现波动变化,到2017年中国贻贝养殖上升至92.76万吨,同比上升60.26%。
2017-2020年中国贻贝养殖产量总体上保持稳定,维持在87-93万吨之间。
2020年中国贻贝养殖产量为88.69万吨,同比上升1.86%。
山东省是中国最主要的贻贝生产基地,根据渔业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0年山东省贻贝海水养殖产量为384450吨,产量位居第一,占总产量的比重为43.35%。
其次为浙江省,贻贝海水养殖产量为231627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26.12%;第三为福建省,贻贝海水养殖产量为112259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为12.66%。
四、贻贝进出口量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5-2017年中国贻贝进口量持续下降,到2017年下降至45908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紫贻贝 北纬40~48° 盖洛贻贝
大西洋西南系 波拿贻贝 南纬35~50°
太平洋东北系
太平洋西北系
加州贻贝 北纬40~60° 紫贻贝
加利福尼亚、旧金山、阿拉斯加湾
紫贻贝 东海、黄海、渤海、日本海、鄂霍次 北纬22~55° 库海南部 厚壳贻贝
太平洋中南系 翡翠贻贝
印太系 平贻贝
外套膜生殖管
(4)排泄系统
肾脏:一对深褐色的褶皱长囊,位于围心 腔腹面两侧,末端为肾孔,裂缝状,位于 生殖孔的前方 (5)循环系统 一心室,二心耳与动脉、静脉和血窦构成 开放式循环方式 (6)神经系统 由脑侧神经节、脏神经节、足神经节和节 间连索构成中枢神经
贻贝的血液循环
二、贻贝的生态习性
紫贻贝 Mytilus edulis
厚壳贻贝
紫贻贝与厚壳贻贝
厚壳贻贝 Mytilus coruscus
翡翠贻贝 Perna viyidis
2.外部形态
(1)外套膜
二孔型。外套膜边缘后端有一个愈合点, 将外套末缘分为进水孔和出水孔 生殖腺深入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 外套膜兼有生殖的功能 外套膜边缘亦分为三层,生壳突起、感觉 突起和缘膜突起。功能与牡蛎相同
18~28
(2)盐度
紫贻贝:广盐性种类,适盐范围18~32‰ 最适范围30‰左右 翡翠贻贝:广盐性种类,适盐范围9.2~ 34‰,最适范围19.5~31.4‰ 厚壳贻贝:狭盐性种类,30‰以上 ※盐度影响足丝的分泌,最适盐度范围足丝 分泌旺盛,附着力
(3)浊度(透明度)
最小透明度适应范围 紫贻贝 0.5~1.0m 翡翠贻贝 1.0~2.0m 厚壳贻贝 3.5~5.0m (4)溶解氧 贻贝耐受低溶解氧的能力很弱 伊藤(1973)认为:紫贻贝成体在海水氧 压比饱和值下降20%时,不活动,呈麻痹 状态。幼体对缺氧更敏感
贻贝的消化系统
(2)呼吸系统
主要呼吸器官-鳃 位于腹嵴两侧各有1对鳃瓣,内外鳃瓣都由 下行板和上行板组成,上行板末端游离, 下行板与上行板之间有板间连结 鳃起呼吸作用和滤食作用 外套膜起辅助呼吸作用 贻贝呼吸时,靠鳃纤毛和外套膜内壁纤毛 的摆动,造成水流
贻 贝 鳃 的 构 造
我国贻贝养殖产量
80
产量(万吨)
60 40 20 0 96年 97年 98年 99年 (年份) 00年 01年
一、贻贝的生物学
1.贻贝的分类与主要经济种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翼形亚纲(Pterimorphia) 贻贝目(Mytiloida) 贻贝科(Mytilacea) 贻贝种类很多,我国沿海有30多种 主要养殖种3种
1.分布 地理分布:贻贝适应能力强,分布面很广。 寒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海域 都有分布 我国沿海从南到北都有贻贝的分布 垂直分布:潮间带到水深100余米
贻贝的区系划分
区系 主要种群 纬度范围 包括海区
大西洋北系
地中海系
紫贻贝
北纬40~65°
比斯开湾、爱尔兰、北海、波罗的海、 挪威南部、纽芬兰海、哈得逊湾
(3)生殖系统
生殖腺:由滤泡、生殖管、生殖输送管和 生殖孔构成 雄性滤泡大小一致,雌性滤泡大小不规则 生殖腺延伸到外套膜的结缔组织中 生殖输送管的开口为生殖孔 生殖孔位于后闭壳肌前下方,肾孔的后方, 一对乳状突起,繁殖期明显可见 贻贝一般为雌雄异体,成熟时从生殖腺的 颜色可以区分。雄性乳白色或淡乳黄色, 雌性橘红色或橙红色
(2)足和足丝
足:棒状,紫褐色,位于软体腹面前方, 唇瓣的后方。分泌足丝附着和小范围移动 足丝腺:足基部分泌足丝的腺体 足丝沟:足腹面的沟,将足丝腺分泌的足 丝送达附着物的表面 足丝:淡褐色,较细软,由壳缘伸出,牢 固而具韧性。贻贝靠足丝附着生活
(3)肌肉
前闭壳肌:较小,半月形,位于壳顶内下 方,起闭壳作用 后闭壳肌:较大,近圆形,近壳后端,起 主要闭壳作用 前缩足肌:位于前闭壳肌的背后方 后缩足肌:位后闭壳肌的前上方一长列 ※缩足肌的作用是伸缩足 外套肌:主要在外套膜的边缘。控制外套 膜的伸缩
第六章 贻贝养殖
贻贝俗称“海红”,又称壳菜 贻贝的干品叫“淡菜” 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即可食用又可药用 贻贝是贝类中产量超百万吨的重要养殖种类
贻贝的营养成分
蛋白质 53.5%,脂肪 6.9% ,醣元 17.6%,无机盐 8.6% ,多种维生素等 贻贝营养成分的三个特点 ①氨基酸种类多含量高,占干蛋白质的7% 含八种必须氨基酸:色、赖、亮、异亮、 颉、苯丙、苏、蛋氨酸 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占鲜品的0.92% 主要有二十四碳四烯酸 ③B族维生素丰富,VB2(核黄素)、VB12 (钴氨酸)
(1)温度 适温范围内,温度升高,代谢活动增强, 生长、发育加速 温度影响足丝的分泌 例:翡翠贻贝,10℃以下37℃以上,不分泌 足丝,(℃) 最适温度 (℃)
紫贻贝 翡翠贻贝
厚壳贻贝
-2~29 11~33
3~30
13~26 20~30
北纬1~22°
南纬32~48°
南海、苏拉威西海、新加坡海峡、曼 谷湾
澳大利亚湾、塔斯曼海
我国主要养殖种类的分布
种类
紫贻贝
水平分布
垂直分布
低潮线~10余米,0.7~2 黄海、渤海 米处最多
东海、黄海、 低潮线~20余米,5~10 厚壳贻贝 渤海 米较多 南海、东海 翡翠贻贝 南部 1.5~8米
2.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内部构造与生理机能
(1)消化系统 唇瓣、口、食道、胃、消化腺、晶杆和胃 盾、肠、直肠和肛门 唇瓣选择运送食物到口,口和食道仅为食 物通道 胃长囊形,前部有消化腺的开口,消化腺 包围在胃周围,协助胃消化,胃中有晶杆 和胃盾,辅助消化 肠吸收营养,经两次返折向后形成直肠, 直肠穿过心室至闭壳肌后方,开口肛门
(5)附着基
岩礁、石块、码头、防波堤、木桩、缆绳、 船底、浮标等都可以成为贻贝的附着基 (6)抗污力 抗污力强。一些污染的港湾贻贝照样生存 对污染物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负集) 可作污染监测指标生物,分析卤代烃、超 铀、重金属离子和石油污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