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讲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校级公开课)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公开课)尊敬的导师,各位老师上午好:上个星期五我上了一节四年级下册《用数对确定位置》,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这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PPT),并会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PPT)。
二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南、西、北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列与行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并会用数对表示。
继而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目标基于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和列,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到用平面图表示情境,再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感受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化过程,体会模型思想,培养符号意识。
(3)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4)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概况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树形结合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洁性。
4.教学重难点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出发,我理解本课的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并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二、说教法本节课在教学的选择上,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采用了:学前,情境引入;学时,自主探索;学后,巩固练习;最后,总结拓展。
精心组织一系列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数学活动中。
《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各位老师、同学好:我是。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用数对确定位置》。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以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校的“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与发展,也是第三学段学习直角坐标系内容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与行,理解数对的含义,能用数对表示具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经历探索用数对表示具体位置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简洁之美,并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的价值。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行、列的含义,会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经历探索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过程二、说学情本节课是小学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三、说教法新课标指出: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本节课我采取了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教学中我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2.教形结合法本节课我采用实物图,发格图在到方格图,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从而降低教学难度,加深学生对教学的理解和认知。
3.合作学习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
四,说学法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变量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让学生会学。
五,说教学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设立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每个同学在班级中都有自己的位置,谁能准确而简练的语言告诉老师小明同学在什么位置?同样是小明同学的位置,大家说法各不一样,怎样才能既简明又准确的说出小明德位置,从而引出新课‘确定位置’二,小明同学,获取新知1.认识列与行,学会用列与行表示位置(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在数学上,一般都用列与行,描述一个人或一个物体的位置。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精选3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精选3篇)用数对确定位置篇1第一,依据标准说理念: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学生乐学,爱学,使学生从学会变成“我要学,我会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第二,联系实际说教材:《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课是青岛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个窗口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中将“空间与图形”安排为一个重要的学习领域,强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的想象能力。
本节课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的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位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要求: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行、第几列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式、方法。
2、突出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多样性和实质统一性:都需要两个数据。
教学难点:灵活应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发展学生能力,我准备了:多媒体、方格纸、水彩笔等教具。
学生准备:铅笔、练习本等学习用具。
第三、立足发展说策略。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一、说课目的与任务本篇教材是针对五年级上学期学生的数学教材,本次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数对的方法确定平面上的位置和方向,并进一步理解坐标系的原理。
本节课程将引导学生具体操作,可以快速地了解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思路教学重点•了解数对的概念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平面位置和方向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坐标系的原理;•帮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数对在平面上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推理和变换,学会将数对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教学思路•介绍坐标系,帮助学生理解平面的概念和变化;•通过示例引发学生思考;•给学生实际问题,提供足够的练习和实践。
三、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数对及其应用;•熟悉平面、位置和方向的概念;•理解坐标系,能够绘制坐标系并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数对确定平面上的位置和方向;•能够应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喜悦。
2.教学内容本节课程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数对的概念和应用;2.平面、位置和方向的概念;3.坐标系及其应用。
3.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交流、小组合作等。
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教师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流程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5 min班会、点名、预习检测–20 min数对的概念和应用讲解、示范30 min平面、位置和方向的概念讲解、示范、小组合作30 min坐标系及其应用讲解、示范、练习、交流5 min课堂小结、布置作业–5.教学准备黑板、彩笔、课件、练习卷、教案。
四、板书设计数对的概念和应用(3,4)/ |/ |/ |/ |/______|(0,0)坐标系及其应用| 正方向——-→ x轴 | | | 负方向↓ y轴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和示范,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对、坐标系等概念。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On the lesson draft of determining the positio n by number pairs《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章2:《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篇章1:《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
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用数对确定位置 讲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讲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讲课稿望亭中心小学朱黎锋一、讲教材1.教材内容《用数对确定位置》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P98——100的教学内容。
2.教材分析本课安排的是用从日子中的电影院中位置的确定来引入数对的办法。
教材呈现的例题是小军在教室的位置的咨询题情境,“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差不多学了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举行学习的,是第一段学习内容的连续和进展。
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进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3.教学目标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办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懂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明白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
(2)、过程与办法:使学生记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抽象过程,进一步进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觉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简洁性,体验数学与日子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眼光观看日子的意识。
4.教学重、难点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征动身,我明白本课的教学重点:初步明白并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办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使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二、讲教法、学法1.教法:本课时要紧采纳“探索式教学法”,辅以“情境教学法”举行教学。
教学中,从日子中常见的电影院导入新课,借助找位置的实际咨询题,让学生逐步形成怎么去确定位置,再让他们小组交流,从中巩固新知,学会写数对,从而进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2.学法: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学法的挑选上体现出“玩中学——学中玩——在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三、讲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提咨询:《题西林壁》这首诗学过吗?为啥诗人别识庐山真面目?指出:观看物体角度非常重要。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们,我将为大家介绍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用数对确定位置》。
本次说课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我们来分析教材。
本课程是在第一学段研究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
通过研究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其次,我们来看教法和学法。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采用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的教学方法。
同时,我们也会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以便更好地突破重点和难点。
此外,我们还会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的能力培养,以及想象的有意性的培养。
最后,我们来说一下教学过程。
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充分利用实物图形、点子图、方格图等教学辅助工具,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对的含义及读写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同时,我们也会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并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及读写法,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以教材情境设计为依托的教学方法,它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关注,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数形结合法则是将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认识。
四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
四年级下数学说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苏教版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了解数对的概念,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2.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和技巧。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教学重点1.了解数对的含义,掌握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四、教学难点1.初步建立数对与位置关系的客观认识,培养学生对立体空间的认知能力和几何思维。
2.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和技巧,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操作技能。
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放下店铺回到教室的情景激发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兴趣,并引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主题。
2、讲解数对的概念教师演示数对的定义,并通过示范练习让学生跟随操作,直观感受数对在位置上的含义。
3、练习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现教师示范并指导学生练习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现,以提升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知能力和数学思维。
4、让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让学生自主练习,从而发现自己的问题和短板,并及时纠正。
5、巩固练习通过游戏和竞赛等形式,出题测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练习。
6、总结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全面掌握数对的概念和表现方法。
六、教学评估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将会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估。
结束语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从而学会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进行基本的操作技能。
通过对学生的不断引导,将会提升他们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为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课例名称:《用数对确定位置》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1.借助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本节课借助Ipad实现“游戏化”教学,教师利用游戏向学习者传递特定的知识和信息。
借助五子棋游戏作为互动沟通的平台,使信息的传递过程更加生动,增加课堂互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地环境中自主发展,学会学习。
2.借助数对确定位置,想象棋子的位置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课标中关于“图形与位置”这一内容指出:“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图形与位置”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而发展空间观念。
本课通过五子棋游戏让学生产生用数对表示位置的需求,进而认识有序数对,在观察、讨论、思考中发现数对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图形与几何”这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在第一学段认识了方向与位置,学会了用行和列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通过学习本内容,为六年级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以及第三学段中“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通过各版本教材的对比,可以发现:1.从实际情境出发,认识数对。
不同版本的教材虽然安排的学习时间不同,但是他们都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教室座位图)来进行学习,充分借助了学生的已有经验基础(用第几行、第几列描述座位)继续探究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2.应用数对,发展空间观念。
不同版本的教材涉及了根据数对找位置,确定坐标系中点的位置和根据数对画图形,或者用数对描述图形等内容,让学生建立位置与坐标之间的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三)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通过前面的学习,掌握了用方向和行列来描述位置的方法,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通过四年的集体生活,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一、引言在数学学科中,数对是一种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概念。
它是由两个数字按照一定次序组成的,可以表示坐标系中的一个点。
在几何学中,以数对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是非常方便且直观的方法。
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趣和生动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活动设计1. 活动目标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将能够: - 理解数对的概念及其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 - 学会根据给定的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对应的点; - 掌握根据坐标系中的点写出对应的数对。
2. 活动步骤步骤一:引入数对的概念在课堂开始时,首先向学生介绍数对的概念。
可以通过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数对的含义,比如一个数对 (2, 3) 可以表示一个平面上的一个点,其中 2 表示横坐标的数值,3 表示纵坐标的数值。
请学生们思考一些和日常生活相关的例子,来使他们对数对有更直观的理解。
步骤二:画出给定数对对应的点让学生们在纸上画出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根据给定的数对,让他们用尺子和铅笔在坐标系上画出对应的点。
可以给学生一些练习题,例如:(1, 2), (-3, 4), (0, 0) 等。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们直观地理解数对与坐标之间的关系。
步骤三:根据坐标写出对应的数对在这个步骤中,让学生们根据给定的坐标系上的点,写出对应的数对。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们进一步巩固对数对的理解,并帮助他们将图形和数学符号相互转化。
3. 活动总结和答疑在活动结束时,总结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所学的知识点。
同时,给学生们提供机会来提问和解答疑惑。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内容,并确保他们对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本次活动设计主要围绕数对确定位置这一概念展开,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们理解这一概念,并熟练运用相关知识。
活动中引入了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例子,以增加学生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另外,活动中的总结和答疑环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巩固知识和解决疑惑的平台。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2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利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利用数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图形和位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对于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各不相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
2.教学难点:学生对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关系的深入理解,以及运用数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理解和掌握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建立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联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操作,通过实例理解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3.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数对与物体位置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讲解和解释。
4.练习: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练习题,巩固对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理解。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和应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五年级上册数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是人教版教材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学习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用字母表示数的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确定物体位置的重要性,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新知: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自主发现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4.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
5.布置作业:布置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7页例1、例2。
1、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教学部分分为三个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列、行的规则。
能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与态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3、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掌握“列”“行”的规定,理解位置确定的意义和方法。
4、首先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个部分(1)、结合生活,引出课题。
(2)、结合平面图,引出数对。
(3)、数对在生活中的应用。
(4)、拓展并总结延伸。
下面我将详细讲解我的教学过程:(1)、结合生活,引出课题。
上课伊始,通过起立的喊声引出老师的问题:描述班长的位置。
同一个人的位置会有不同的说法,这是因为同学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数的顺序也不同,所以描述的位置也不同。
从而引入课题。
(板书:确定位置)为了准确地确定位置,数学上是这样规定的:竖排叫做列,横排叫做行。
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数一数,咱班一共有几行几列。
提出问题:如何来确定第几行第几列。
在同学们对列和行已经有所了解之后,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听老师的口令,看谁的反应最快。
第3列的同学起立,第5列的同学趴下,第4行的同学起立,第7行的同学拍拍手。
通过游戏,运用列与行的知识,学生玩得轻松,学得也愉快。
(2)、结合平面图,引出数对。
根据现场座位,老师把今天大家在现场的座位画成平面图,我们把每一个同学的座位用圆圈来表示,那么一列要画几个圆圈呢?同学回答7个。
人教版五上《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张美丽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
这一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是根据学段目标“探索一些图形的位置关系,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要求而设计编排的。
本单元学习的是在具体的情境中根据行与列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继而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同时,学会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初步渗透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对与平面上的点一一对应,也就是一个数对唯一对应平面上的一个点。
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基于生活实际与现实的需要,以学生的学习经验为抓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为沟通位置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定物体的位置)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先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引出用数对确定位置,逐步抽象到在方格纸(平面图)上学习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体会数对与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感知数对便于交流的价值。
基于上述教材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列与行,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结合具体情境,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并在书写数对的过程中增强学生的符号意识。
3.经历根据实物图中物体的位置书写数对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体会数对与物体的位置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4.在具体情境中学习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分析、推理、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经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
2.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用数对正确表示物体位置的意义和方法。
二、说思考生活中对于位置的描述和数学上的位置描述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相反的,学生在刚接触用列和行描述时是有迷茫、有障碍的。
于是,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上,做了如下三个思考:1.在板书设计中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课件
教学过程
应用新知,尝试用数对确定位置
1.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 2.用数对表示厨房里瓷砖的位置.
设计意图:本节练习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选用了 学生的熟悉场景,把练习分为两个层次,充分利用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 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 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互动合作,探究新知 应用新知,尝试用数对确定位置
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出示情境图,请学生说出小军所在的位置.并提 出疑问,为什么小军的位置不变,同学们的说法却不 同呢?
设计意图: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唤醒学生 的认知注意,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让学生产生质 疑.
教学过程
互动合作,探究新知
第一层次: 学习列行的含义.出示情境图,让学 生横着竖着各数一数有几排,然后水到渠成引出列 行的含义:为了统一标准,竖排为列,横排为行.
教学过程
互动合作,探究新知
第二层次: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 首先把座位图换成圆圈图,让学生说说这
样有什么好处,并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军的位置. 并且引出了高效简洁的方法:用数对确定位 置.
拓宽视野,全课总结
1.介绍笛卡尔发明数对的由来. 2.总结全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你们能用数 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 学进行梳理,并且通过笛卡尔故事的插入,不仅 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而且增强了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竖排为列 横排为行
数对(4,3)
设计意图: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给学生对 教学留下一个直观,完整,深刻的印象,更好的突出重点.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各位评委:你们好!我说课的序号是第号,申报的是小学教师资格,任教学科为数学,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教学设计”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第一方面:说教材在学生以前学习的用第几排第几个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本课时的三维教学目标定位如下:(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能用数对来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培养观察、推理与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经历由实物图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坐标的思想。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养成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习惯。
“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方格图中根据数对来确定位置。
”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第二方面:说教法和学法教育家布鲁纳说过:“教学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是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我在设计教法时,根据本节课的特点,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以谈话法、观察法为主,以讨论法、练习法为辅的方法。
在讲求教法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法的指导。
我把学法确定为:观察法、探索法、讨论法等。
第三方面:说教学过程的设计在本节课中,我主要设计了五大教学环节:一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是设置疑问,引出数对,揭示课题。
三是逐步抽象,掌握方法,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
四是学以致用。
五是全课总结。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游戏:老师在宝盒中抽出一位同学,要求不能用手指,也不能用眼神暗示,更不能用动作提醒,只能用含有数字的语言表达他的位置。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所抽中学生所在位置。
[设计意图] 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愉快轻松地进入学习第二环节:设置疑问,引出数对,揭示课题1.认识列:竖排是指什么呢?在数学上称列。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数对确立地点》讲课稿大家下午好!我讲课的题目是《用数对确立地点》,下边我将从教材剖析,教法、学法及教课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讲课。
一、说教材剖析本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这节课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用上、下、左、右、前、后确立地点,三年级下册学习了用东、西、南、北等词语描绘物体方向,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在详细的情境中依据列与行这两个因向来确立物体的位置,并学惯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地点,既而为交流地点与方向的联系(六年级上册依据方向和距离两个参数确立物体的地点)以及第三学段“图形与坐标”的学习打下优秀的基础。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时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让学生能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地点。
二是学生会在方格纸上依据数对确立物体的地点。
鉴于上述教材构造和内容剖析,联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落实“四基”的要求。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色,我确立本节课的教课目的为:1.知道能用两个数据确立物体在平面中的地点,理解列与行的含义,知道确立列与行的规则。
2. 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立详细情境中物体的地点。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学生用数学的目光察看生活的意识。
4. 发展学生的察看能力、归纳能力,培育学生的空间观点,浸透数形联合的思想、一一对应的思想,体验数学交流的简短性。
教课要点是: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确立详细情境中物体的地点。
教课难点是掌握在生活情境中确立地点的数学方法,理解开端列、行的含义。
这样的目标设计,使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感情体验,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悟数学思想,发展各样能力。
二、说学法《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开朗的、主动的和富裕个性的过程。
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独立思虑、着手实践、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活动过程。
鉴于此,在学法上,学生主要采纳独立思虑,自主研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睁开学习。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一、说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本节课主要介绍了通过数对来确定平面上的位置。
学生将会学习如何使用数对表示平面上的点,并且了解数对的两个数分别代表了点在平面上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通过数对的方式,学生可以方便地确定平面上任意点的位置。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了解数对的定义,掌握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对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态度。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数对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的能力。
二、说教学设计2.1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和发现。
2.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孩子在迷宫中迷路了,需要根据地图上的数对找到出口的故事。
第二步:引入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通过与学生共同探讨的方式引入数对的概念。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坐标系,然后利用一组数对来表示一些点的位置,让学生根据数对确定点的位置。
第三步:讲解规则和方法结合实际的例子,给出数对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详细讲解数对中两个数的含义和表示方式。
通过示例的演示,让学生掌握数对的规则和方法。
第四步: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用数对的方式表示一些点在平面上的位置。
每个小组确定一个位置后,可以请其他小组的学生来猜测这个位置的数对是多少。
第五步:知识巩固与拓展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可以让学生画出一些规定数对表示的点的位置,或者给出一些点的位置让学生写出相应的数对。
第六步: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数对表示平面上点的方法和规则。
可以让学生在黑板上总结并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
2.3 教学资源•教学PPT•黑板和粉笔•练习题三、说教学评价3.1 评价方式本节课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On the lesson draft of determining the positio n by number pairs《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2、篇章2:《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设计篇章1:《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学生在一年级和二年级学习了类似“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已经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确定位置”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第三学段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
我说的是第1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1.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通过形式多样的确定位置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并增强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并能联系生活实际,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方向与位置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过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比赛《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用数对确定位置》说课稿
石河子第十九中学胡丽芳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用数对确定位置》。
下面我就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将分三部分进行阐述。
1.教学背景
首先是教材分析:用数对确定位置是在第一学段已经学习了前后、上下、左右等表示物体具体位置及简单路线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学习内容的延续和发展,让学生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坐标”打下重要基础。
其次是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根据需要按一定顺序排列是学生已有的经验。
如:教室的座位、课间操站队、放学路队等。
但是用数对表示位置顺序,并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学生还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现实情境,增加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基于以上认识,结合课标的要求,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2)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及读写法,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能力目标: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3.我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目标要求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定位为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难点是正确地用数对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
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把具体实物图形抽象为直观的点子图、方格图,是本节课突破重点和难点的关键。
二、说教法和学法:
在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归纳问题的共同特点,从而建立数学模型是设计本课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
五年级学生与中低年级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方面能力更强。
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一下几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以教材的情境设计为依托,结合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数对学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问题意识。
(2)数形结合法:把抽象的知识与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使图形更加直观,从而有效降低教学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认识。
(3)合作学习法:在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进行小组间的合作与交流,为每位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机会,帮助学生在多元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说教学过程:围绕这3个基本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遵循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我设计以下4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老师要和同学们玩个“谁是卧底”游戏,我心中已有了人选,请同学们猜猜会是谁?(学生肯定各种猜)给你们一个提示:他是男生。
(这时学生将目标定为所有的男生,可还是猜不出来)再给一个信息:他穿着灰色外套。
(这时学生就猜出来了,说明要明确这个人是谁至少要有2个信息才能确定)
2.让学生说说卧底的位置,从而引出列与行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一)列、行的含义和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
1.咱们先以同学们的座次为例,刚才你们说到的竖排指什么吗?(学生指一指)在数学上称列,从哪开始数,你们有两种数法,习惯上从左往右数。
那从观察者的角度,也就是以老师的角度来看,谁是第一列,请起立,第三列、第五列。
2.横排指什么,数学上称行。
从哪开始数,谁是第一行,请起立,第三行。
3.谁站了两次,为什么?
(二)探究用数对确定位置
发挥想象,创造符号,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1.规范卧底的位置:第4列第3行
2.用第几列第几行说说自己的位置
3.用第几列第几行说说好朋友的位置,大家猜一猜是谁
接着把学生换成圆点,抽象为点子图,再来找一找卧底的位置。
(指名上来指一指)
4.探索简便的确定位置的方法:(4,3)
小结:你们真厉害,用一对数就表示出了一个人的位置,知道这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板书数对)数对表示法是确定位置的一种方法,它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发明的,看来同学们又当数学家的潜能。
(三)游戏
1.每个学生用数对表示出自己的位置,老师从中抽取4位同学的让大家猜
猜是谁
2.老师说数对,听一听是谁的位置,请你站一下好吗?
(3,X)(Y,5)(X,X)(X,Y)
3.观察(3,4)和(4,3)你有什么发现?(明确:同一个数字表示的含义不同,那么表示的位置也是不同的)
4.小结:在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应该注意什么?
(让学生体会数对表示法,两个数字缺一不可)
(四)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数学家想了更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圆点用横线和竖线连起来,(出示表格),你能看懂吗?再来找一找卧底的位置。
(指名上来指一指)
三、巩固应用,拓展新知
1.找出喜欢吃的水果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2.帮老师抓中药:麦冬、五味子、当归
3.游戏“找位置”
四、总结课堂,畅谈收获
课堂总结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总结,也是知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环节,因此我在学生回顾总结后,再次利用数对知识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给予评价和鼓励。
板书设计:用数对确定位置
列行
数对( 4 , 3)
第几第几
教学反思:上完本节课后我觉得本节课有以下亮点:
1、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主线,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有意地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设置障碍,从学生在教室中的位置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知识。
2、巩固提高部分安排了将形象的座位图转化为抽象的圆点图和方格图,在练习题的设计上,由易到难,从简单的按图来表示位置,到根据数对找位置等题型逐渐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以及利用所学知识对学生的鼓励与评价。
总的来讲,从课堂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几个方面需改进:
1、课堂的引入,不是那么的有吸引力,没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课堂中对学生的鼓励性语言不是很及时。
2、在学生“说数学”的训练上还要加强指导,会说、说的明白、简洁利索才是真的理解了。
很多教师的引导性语言可以省略让小老师来代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设计,纵观整堂课的教学,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让学生亲身经历从实际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得到情感与能力的培养,力求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当然说课过程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予以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