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31】【132】【133】

合集下载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篇(【6】【7】【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篇(【6】【7】【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篇(【6】【7】【8】【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齁,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且夫太阳病之即发者,有中风、伤寒之异。

至于不即发者,《内经》谓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为伏邪蕴酿成热,邪自内出。

其证脉浮,头项强痛,故亦谓之太阳病。

但初起即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须于中风、伤寒之外区别,为温病。

治宜含量以解散,顺其性以导之,如麻杏甘石汤之类。

若无头项强痛之太阳病,但见发热而渴、不恶寒之证,是太阳底面少阴为病。

《内经》谓冬不藏精,春必病温是也。

如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稍轻者,阳盛阴虚之人,周身之经络浑是热气布护,治法只宜求之太阳署之里,阳明署之表。

如所云心中懊恼、舌上苔者,栀子豉汤主之;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之类,切不可用辛温发汗。

若医者误用辛温之剂汗之,其内蕴之热得辛温而益盛。

不特汗后身不凉静,而且发汗已,身法灼热者,是温病为风药所坏,遂变重证。

名曰风温。

风温之为病,若何?其脉阴尺阳寸俱浮,其证自汗出,犹为太阳中风之本象,而大可患者全显出少阴之危象。

肾主骨,热在骨,故身重,热入阴分,故神昏而多眠睡,鼻息必鼾,为肾热而壅于肺;语言难出,为肾热而壅于心,以肾脉上连心、肺也。

若被误下者,津液竭于下,而小便不利,津液竭于上,则目系紧急而直视,且既竭之余,肾气将绝,不能曰太阳之气失溲。

危乎,危乎!若更被火灸或烧针者,以热攻热,肾败而现出克功之象。

微者皮肤发黄色,为土克水。

剧则热亢攻心,如惊痫,热极生风,是瘛瘲。

其皮肤不止发黄,竟若火熏之,现出黄中带黑色,是被下为一逆,被火再为逆。

一逆尚可引日,再逆则促其命期。

推而言之,凡服一切消导之药,皆犯被下之禁;凡服一切辛热之药,皆犯被火之禁,医者可不慎乎哉?春温之病,受之少阳、厥阴两经,其初感则在少阳之经,其经尽则在厥阴之脏。

中医考试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

中医考试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

中医考试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论治细目一太阳病本证要点一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释义】本条论述太阳中风表虚证治。

“阳浮而阴弱”,既指脉象浮缓,又言病机营卫不调,即卫阳浮盛、营阴失守。

风寒之邪侵袭人体,体表营卫之气受邪,卫气奋起抗邪,趋向于外,与邪相争则见发热、脉浮,故曰“阳浮者热自发”;卫气受邪,失于固密,营阴不能内守,泄漏于外,则见汗出,故曰“阴弱者,汗自出”;卫气为风寒所袭,失其“温分肉”之职,加之汗出肌疏,故见恶风恶寒。

太阳中风为表证,其热不似阳明里热发自于内,其热势不高,故曰“翕翕发热”。

太阳中风证表气不和,每每影响里气,致里气不调,肺气不利,则见鼻鸣;胃气上逆,可见干呕等。

桂枝汤方中,桂枝辛温,温经通阳,疏风散寒。

芍药酸苦微寒,敛阴和营,二者等量相配,一辛一酸,一散一敛,一开一合,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和营中有调卫散邪之功,调和营卫。

因脾胃为营卫生化之本,故又用生姜、大枣益脾和胃。

生姜辛散止呕,助桂枝以调卫。

大枣味甘,补中和胃,助芍药以和营。

姜、枣合用,亦有调和营卫之功。

炙甘草补中气且调和诸药,与桂枝、生姜等辛味相合,辛甘化阳,可增强温阳之力;与芍药等酸味相配,酸甘化阴,能增强益阴之功。

要点二伤寒表实证1.麻黄汤证【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释义】本条论太阳伤寒的证治。

外邪袭表,正邪交争,表闭阳郁,不得宣泄,故发热;寒邪束表,卫阳被遏,失其温煦之职,故恶风。

寒为阴邪,寒性收引,营阴闭郁故无汗。

头项腰脊为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邪侵袭太阳经脉,经气运行不畅,故见头痛,腰痛,身疼,骨节疼痛。

肺主气,外合皮毛,毛窍闭塞,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气喘。

由于其喘与毛窍闭塞相关,故言“无汗而喘”。

麻黄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

伤寒杂病论卷第八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杂病论卷第八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杂病论卷第八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8.1】问曰:病有脏结,有结胸,其状何如?师曰: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者,名曰脏结也。

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8.2】何谓脏结?师曰:脏结者,五脏各具,寒热攸分,宜求血分,虽有气结,皆血为之。

假令肝脏结,则两胁痛而呕,脉沉弦而结者,宜吴茱萸汤。

若发热不呕者,此为实,脉当沉弦而急,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主之。

吴茱萸汤方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劈)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当归二两牡丹皮三两桃仁二十枚(去皮尖)枳实二两【8.3】心脏结,则心中痛,或在心下,郁郁不乐,脉大而涩,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主之。

若心中热痛而烦,脉大而弦急者,此为实也,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主之。

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方连翘二两阿胶一两半半夏半升(洗)赤小豆三两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方黄连三两阿胶二两半夏半升(洗)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茯苓三两【8.4】肺脏结,胸中闭塞,喘,咳,善悲,脉短而涩,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主之。

若咳而唾血,胸中痛,此为实,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主之。

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方百合七枚(洗,去沫)贝母三两茯苓三两桔梗二两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方葶苈三两(熬)栝蒌实大者一枚(捣)桔梗三两牡丹皮二两【8.5】脾脏结,腹中满痛,按之如覆杯,甚则腹大而坚,脉沉而紧,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主之。

若腹中胀痛,不可按,大便初溏后鞕,转失气者,此为实,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主之。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白术二两枳实二两桃仁二十枚(去皮尖)干姜一两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大黄三两厚朴三两枳实三两半夏一升甘草一两(炙)【8.6】肾脏结,少腹鞕,隐隐痛,按之如有核,小便乍清乍浊,脉沉细而结,宜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若小腹急痛,小便赤数者,此为实,宜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劈)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茯苓二两枳实二两芍药三两甘草一两(炙)【8.7】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饮食如故,时时下利,舌上白苔滑者,为难治。

伤寒论原文翻译_伤寒论校注白话解

伤寒论原文翻译_伤寒论校注白话解

伤寒论原文翻译_伤寒论校注白话解《伤寒论》,古代汉族医学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着。

全书10卷,东汉张仲景撰于公元3世纪初。

张仲景原着《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伤寒论》原书曾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但在五代十国时期已经处于一线单传存亡继绝的危机状态。

此书在北宋国家书府秘藏八九十年后,于嘉佑年间(1056-1063)北宋校正医书局成立,选高继冲进献本为底本,由孙奇、林亿等校定,于1065年由朝廷诏命国子监雕版刊行,名为定本《伤寒论》,结束了从汉末至宋凡八百余年传本歧出、条文错乱的局面。

《伤寒论》突出成就之一是确立了六经辨证体系。

运用四诊八纲,对伤寒各阶段的辨脉、审证、论治、立方、用药规律等,以条文的形式作了较全面的阐述。

对伤寒六经病各立主证治法,如“太阳伤寒”用麻黄汤;“太阳中风”用桂枝汤;阳明经证用白虎汤;阳明腑证用承气汤;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归纳总结了不同的病程阶段和症候类型的证治经验,论析主次分明,条理清晰,能有机地将理、法、方、药加以融会,示人以证治要领。

《伤寒论》另一突出成就是对中医方剂学的重大贡献。

本书记载了397法,113方,提出了完整的组方原则,介绍了伤寒用汗、吐、下等治法,并将八法具体运用到方剂之中,介绍了桂枝汤、麻黄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白虎汤、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葛根黄芩黄连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柴胡汤、小柴胡汤等代表名方。

书中记载的的方剂,大多疗效可靠,切合临床实际,一千多年来经历代医家的反复应用,屡试有效。

由于张仲景所博采或个人拟制的方剂,精于选药,讲究配伍,主治明确,效验卓著,后世誉之为“众方之祖”,尊之为“经方”。

《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前启后的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本条讲太阳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①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注释】①合病: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谓之合病。

【译文】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无汗等表症,又见腹泻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本条讲因风寒表邪而致下利的治法。

太阳为表症,阳明为里症,表里症同时出现,因名二阳合病。

一般把阳明病专属于胃肠燥实症,是片面的说法。

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所谓阳明病,就是胃与大肠病,热实症为阳明病,虚寒症也是阳明病。

本条二阳合病的阳明病就是指下利症而言,而不是肠腑燥实症。

这种下利,是因感受风寒之邪内迫阳明大肠所致,所以治宜葛根汤解肌发表,表邪外解则利自可止。

这一治利方法,后世称为“逆流挽舟。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译文】太阳与阳明合病,没有下利,但有呕吐的,用葛根加半夏汤主治。

【评析】本条讲因风寒表邪犯胃致呕的治法。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王晋三:葛根汤,升剂也。

半夏辛滑,芍药收阴,降药也。

太阳阳明两经皆病,开阖失机,故以升降法治之。

麻、葛、姜、桂其性皆升,惟其升极即有降理寓于其中,又有芍药、甘草垫安中焦,再加半夏以通阴阳,而气遂下,呕亦止,是先升后降之制也。

《伤寒论》讲记(11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论》讲记(11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论》讲记(119):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原文】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

【师言】与前面112条条文一样,“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伤寒脉浮,就是表不解,和这个一样。

凡是无汗的伤寒证候,就是太阳伤寒。

如果用温针,迫使大汗出得厉害,汗多主亡阳,亡阳就是亡津液,那一定要发惊狂。

惊狂,上次讲到两个意思,一个是夺津液就是夺血液,血虚不能养心,心虚则惊。

二是象本条,不只是血液在心脏出现的问题,由于大汗出而导致气上冲,表又不解,气上冲则不但热往上冲,也导致水往上来,影响脑系,也使得惊。

因为什么呢?回头看一看就知道了。

你看太阳中风用火针不惊狂。

太阳中风它本来是津液虚,只能够造成“焦骨伤筋,血难复也”(116条)这种情况,不造成惊狂。

前面也有一条,“太阳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111条),这能致人死,你看最后说了,“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言外之意,若小便不利,津液虚竭到家了,这人可以死亡的,就是不能治疗了。

最后观察起来,伤寒用温针亡阳而造成惊狂,心脏不能说没影响,但主要影响脑系,要是血液受伤明显而影响心脏,那么,太阳中风影响得更加厉害,你看太阳中风各节没有这个情况,都不说惊狂。

所以脑系惊狂只说太阳伤寒,因为太阳伤寒表实,实以虚治,用温针的治法,使大汗亡阳,气上冲得厉害,实热也重,所以容易波及头脑,总之与这方面的问题多,与心脏当然也有关系,血脉通于心,血液虚影响心气。

这一节给火攻做个总结。

太阳病本来是依法当发汗,尤其太阳病是个热病,古人认为伤寒皆属热病,热病更不能用温针治疗,所以火攻根本就是错误的。

前面有的用灸,这都是火攻,以火熨其背、以火熏之等,都造成火攻逆治的情况。

到这里对火攻就说完了。

这些节的主要意思是:太阳病是一种热病,尤其是实证,太阳病虚证不可攻,实证更不可攻,即表实证伤寒更不可攻。

这里做了个总结。

【各家释注纪要】自110条至此共10条,阐述太阳病火劫发汗诸变证的发病机理及救治方法。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概说”太阳病的成因,主要是风寒邪气侵袭人体的体表,当然太阳病的成因还有一种少数情况,就是少阴病阳气恢复以后,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这种情况虽然非常少见,但在《伤寒论》中,讨论太阳和少阴关系的时候,少阴病阴病出阳,是太、少之间邪气相互转换的很重要的依据。

太阳病的病位,太阳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涉及到足太阳膀胱腑。

从太阳病篇的原文来看,也涉及到手太阴肺的病变,因此说《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就是从临床实践来的,是根据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肌表以后,它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候,从这种临床实践中来的太阳的生理。

太阳的生理部分包括了经络,包括了脏腑,包括了脏腑的功能、脏腑的气化。

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特点来看,从头到脚,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特别是它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

这样的话,它就可以借助督脉和肾中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阳气。

我们还提到了足太阳经的经别散布于心,这就沟通了太阳和心的关系。

关于太阳膀胱腑,它是主气化的,膀胱腑的气化。

我们是从两个方便来谈的,一方面是说它可以化生太阳的阳气,那么膀胱它作为一个水腑,怎么样可以化生阳气呢?它是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阳气。

这个阳气呢,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脉,经脉是气血之通道。

同时也通过三焦这个气机水火的通道向体表输布。

膀胱气化机能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参与水液代谢,参与水液代谢,一方面可以把体内的废水排出体外,另一个方面,它也可以把一部分水气化成津液,然后把津液向全身的各个器官输布,使津液输布上承。

膀胱气化机能的这两个方面在太阳病中都可以出现一种病理性的变化。

我在讲太阳病的时候具体都会谈到。

关于气,也就是太阳的阳气。

我们说它的阳气的量,是三阳中量最大的,这种阳气它是输布于体表的,它的功能是温养肌肤、调节体温、防御外邪,因为人体体表的面积最大,所以这种阳气如果不强大的话,它就不可能“司开阖,肥腠理,卫外而为固”,是从一种生理角度来讲的,太阳阳气的量是最强大的,医家把它叫做“巨阳”,把它叫做“大阳”,这个阳气化生于下焦。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6】【147】【148】

【146】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 者, 柴胡桂枝汤 主之。

方十二。

桂枝 去皮 黄芩 一两半 人参 一两半 甘草 一两,炙 半夏二合半,洗 芍药 一两半大枣 六枚,擘 生姜 一两半,切 柴胡 四两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人参汤,作如桂枝法,加半夏、柴胡、黄芩,复如柴胡法,今用人参作半剂。

陈修园:再由此而推言乎诸结:伤寒六日已过,至于七日,又值太阳主气之期。

发热,病在太阳之标气;微恶寒,病在太阳之本气。

病气不能从胸而入,结于经脉之支,骨节之交,故肢节疼痛,经气郁而欲疏,故微呕;不结于经脉之正络,而结于支络,故心下支结。

外证未去者,以其寒热犹在也,以柴胡桂枝汤主之。

取其解外,又达太阳之气,而解支节之结。

此一节,言太阳之气化而结于经脉之别支也。

黄元御:太阳病,发热恶寒,骨节疼痛,此发热恶寒,肢节烦痛者,以太阳之外证未去,而相火旺干半表,故恶寒不甚,甲木侵克戊土,土主四肢,故痛在四肢。

《素问·太阴阳明论》:四肢皆秉气于胃,胃与四肢气脉流通,则疼痛不作,胃病而气不四达,四肢经络,壅滞不行,是以痛生。

节者,四肢之溪谷,经气郁遏,溪谷填塞,故痛在骨节。

相火郁发,是以烦生也。

少阳经自胃口旁下胁肋,故心下支结。

(支结者,旁支偏结也)。

经病多而腑病少,故微呕不甚。

此皆少阳之病,而微见恶寒,则大阳之外证未去也,宜柴胡合桂枝,双解太少之经邪也。

小柴胡加减:外有微热者,加桂枝,此微恶寒,即外有微热之互文。

少阳以相火化气,寒往则纯是发热,若但热无寒,则发热更剧,无发热而兼恶寒者。

微有恶寒,或外热轻微,便是太阳外证未去,故与桂枝汤合用。

伤寒而不用麻黄者,以其恶寒之微也。

刘世祯:自此以下二条,皆演太阳少阳并病之例。

明证由体变.而病机各异浅深;示法随证 转,而制方当权轻重。

教学者触类旁通,反复以求一贯之旨。

曰伤寒六七日者,见病气留连,非传经计日之义。

发热微恶寒者,太阳之外证也。

伤寒论-太阳病

伤寒论-太阳病

《伤寒论》张仲景原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

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已,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

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

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

下此以往,未之闻也。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

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

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髣髴;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

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节太阳病纲要一.太阳病脉证提纲【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二.太阳病分类【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问曰:病有结胸①,有脏结②,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注释】①结胸:候名,主要症状是心下硬痛。

②脏结:候名,症状与结胸相似,而性质不同,为脏气虚寒而结。

【译文】问:病症有结胸,有脏结,它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答:胸脘部按之疼痛,寸部脉象浮,关部脉象沉,即“结胸”。

【评析】本条讲结胸症的主要脉症。

结胸与脏结是两类不同的症候,结胸症以属阳、属实、属热为多,脏结症则属阴、属虚、属寒;性质完全相反,而临床症状却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有必要作出鉴别。

按之痛,是结胸的主症,因热邪与痰水互结于胸中,所以按之有压痛感;寸脉浮,关脉沉,是结胸的主脉,结胸症的病位偏上,所以寸脉浮,而邪热陷于里,与有形的痰水搏结于胸脘之中,所以关脉沉,邪结而正气不虚,必是沉而有力。

【原文】何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

舌上白胎滑①者,难治。

【注释】①舌上白胎滑:舌上白滑苔。

【译文】什么叫脏结症?答:和结胸症的症状相似,但饮食如常,时时下利,寸部脉浮,关部脉小细沉紧,叫做脏结症。

舌上苔白而滑的,不容易治疗。

【评析】本条讲脏结症的主要脉症。

【原文】脏结无阳证①,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注释】①阳证:发热、口渴等热象。

【译文】脏结未表现出阳热症症候,不发往来寒热,病人不烦躁而安静,舌苔滑,治疗不能用泻下法。

【评析】本条讲补述脏结的症候特点和治疗禁例。

本条进一步说明脏结症的属性是纯阴无阳。

无阳症指没有发热、口渴等里热症候,也没寒热往来等少阳症候。

邪结在里,应见烦扰不安,其人反静而不烦,可见正阳不振无力与邪抗争,而舌上苔滑,更是阳气大虚的确据,所以虽有像结胸那样的硬满症状,亦决不可治以攻下方法。

【原文】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①也。

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②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完整版)郝万山讲《伤寒论》

(完整版)郝万山讲《伤寒论》

(2)郝万山讲《伤寒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一】概说一、太阳病的成因二、太阳病的病位三、太阳病的生理太阳病概说小结四、太阳病的证候分类和治法一、太阳病的成因比较简单,常见的是风寒外袭,风寒之邪侵袭肌表,于是导致了太阳病的发生,这是常见的情况。

另外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是少阴病,寒盛伤阳,正气抗邪,阳气就有恢复的这种倾向,阳气恢复后,祛邪达表,于是乎出现了脏邪还腑,阴病出阳的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 如果是因为阴寒邪气太过强大,那么人体是可以直接出现少阴病的情况的。

如果这股邪气被遏制,那么人体的阳气恢复,就会抗击邪气,将少阴病传经为太阳病,叫“驱邪达表”。

说的简单一些,就是利用阳气,将邪气赶回体表。

这个在中医里被称作脏邪还腑,(少阴心、肾为脏,太阳膀胱为腑)也叫做阴病出阳。

当然,不是所有少阴病都有转化为太阳病的可能,一般少阴病都是因为心肾真气衰退造成的,这种心肾真气衰退的少阴病,基本是不可能转化为太阳病的。

这里讲的比较简单,实际这种情况在出现时会比较复杂。

首先说少阴病的寒化证有两类证候,一个是以真阳衰微为主的,正气虚衰为主的,它不大可能出现脏邪还腑的问题。

另外一类是以寒盛伤阳为主,这个病证的主要矛盾方面是寒邪太盛伤了少阴的阳气。

当机体阳气来抗邪的时候,阳气恢复以后,可以把一部分邪气驱逐到太阳,让它回到太阳,这叫“驱邪达表”,这个表不是指的体表,是指的太阳,因为太阳和少阴相表里,太阳为表,少阴为里,驱邪达表的“表”是指的太阳膀胱,然后再现脏邪阴病还腑出阳的情况,出现了膀胱有热的尿血。

这种情况虽然少见,但是,对于太阳病的成因来说,它是太阳病的成因之一,所以我们在这里作简单介绍,到后面少阴病篇遇到这个原文的时候,再给大家详细讲解它的病机和临床表现。

]二、太阳病的病位主要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以及肺部的病变,没有涉及到: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腑的病变。

在《黄帝内经》里,虽然用太阳来命名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腑,用太阳来命名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小肠腑。

伤寒杂病论卷第七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杂病论卷第七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杂病论卷第七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7.1】太阳病,项背强儿儿,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7.2】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半夏半升(洗)【7.3】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热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主之。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葛根半斤黄连三两黄芩三两甘草二两(炙)【7.4】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7.5】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也,宜麻黄汤。

【7.6】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半夏半升(洗)【7.7】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石膏如鸡子黄大(碎)【7.8】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7.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细辛三两桂枝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者,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55】【156】【157】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55】【156】【157】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55】【156】【157】【155】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方十八。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

陈修园:痞为少阴本热火亢,而有复呈太阳本寒为病者,亦须分别。

心下痞,为少阴君火内结之证;而复恶寒,乃得太阳本寒之气;而且汗出者,而太阳本寒之甚而标阳又虚,难以自守之象,以附子泻心汤主之。

盖以太阳、少阴,标本相合、水火相济,本气中自有阴阳水火,非深明阴阳互换之理者,不可以语此。

黄元御:如是心下痞硬,而复恶寒汗出者,是其下寒已动,宜附子泻心汤,大黄、芩、连,泻其上热,附子温其下寒也。

刘世祯:此示上焦热结成痞,兼下有伏寒之变。

与上条脉证相同,惟加恶寒汗出微异。

恶寒而兼汗出,知非客邪在表(凡汗出即表已解),乃下焦旧有伏寒,加热邪上结。

汗出者,腠理以上热而卫气外疏;恶寒者,伏寒随津泄而阴邪上犯。

脉象必关上浮大而尺沉。

故仍主大黄黄连以泻心,惟加附子一味温里。

乃转以附子名汤者,示本证上热下寒,藏气偏胜,若但泻上热,则真气愈陷而痞仍不解,若但温下寒,必以火益火而上结转甚。

既不可先后分治,复不能寒热单行,亦同取汗之法,血虚者非补血则液何由生,气虚者非益气则津无以化,此所以必寒热并进,使藏气增而后邪解。

方中附子煮汁,取力峻直达下焦;馀药麻沸汤渍(麻沸汤即百沸汤,汤经百沸,可以助阳气而行经络)须臾即绞去渣,但取经清之用,二者和服,不再入煎,使药力分走上下,医良法美,叹观止矣。

【156】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十九。

一方云:忍之一日乃愈。

用前第七证方。

陈修园:水火不交,其作痞故也,而土气不能转运者,亦因而作痞。

太阳之本寒也,伤寒中风,但见恶寒之本病,不见发热之标病,汗之宜慎,而下更非所宜。

医者不知其病止在本,汗后复以承气类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欲泄其阳痞,而痞竟不解。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28>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129>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130>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一云寒而不热)其人反静,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

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音瘛,通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方一】<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134>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

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

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一云头痛即眩),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恼,阳气内陷,心下因鞭,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大陷胸汤【方二】<135>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鞭者,大陷胸汤主之。

【三。

用前第二方】<136>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与大柴胡汤。

但结胸,无大热者,此为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大陷胸汤主之。

【四。

用前第二方】<137>太阳病,重发汗而复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哺所小有潮热。

(一云日哺所发,心胸大烦)从心下至少腹鞭满,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汤主之。

【五。

用前第二方】<138>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方六】<139>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脉微弱者,此本有寒分也。

反下之,若利止。

必作结胸;未止者,四日复下之,此作协热利也。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问曰。

病有结胸。

有脏结。

其状何如。

答曰。

按之痛。

寸脉浮。

关脉沉。

名曰结胸也。

何谓脏结。

答曰。

如结胸状。

饮食如故。

时时下利。

寸脉浮。

关脉小细沉紧。

名曰脏结。

舌上白苔滑者难治。

(玉函。

作其脉寸口浮。

关上自沉。

时时下利云云。

作时小便不利。

阳脉浮。

关上细沉而紧。

张锡驹本。

胎。

作苔。

)〔汪〕此言结胸病状与脏结。

虽相似而各别。

夫结胸脏结。

何以云太阳病。

以二者皆太阳病误下所致也。

查看更多内容盖结胸病。

始因误下。

而伤其上焦之阳。

阳气既伤。

则风寒之邪。

乘虚而入。

上结于胸。

按之则痛者。

胸中实也。

寸浮关沉者。

邪气相结。

而为实之诊也。

若脏结病。

则不然。

其始亦因误下。

而伤其中焦之阴。

阴血既伤。

则风寒之邪。

亦乘虚而入。

内结于脏。

状如结胸者。

以脏气不平。

逆于心下故也。

饮食如故者。

胸无邪阻。

而胃中空也。

时时下利者。

脏虚邪结。

不能运化。

胃中之水谷。

不泌别不厘清。

因偏渗于大肠。

而作利也。

寸浮关沉者。

结胸脉也。

今诊关脉。

兼得小细紧者。

则是脏虚。

而风寒之邪内结可知。

舌上白苔者。

经云。

丹田有热。

胸中有寒。

今者苔滑。

则是舌湿润而冷也。

此系误下太过。

而变成脏寒之证。

故难治也。

按结胸证。

其人本胃中挟食。

下之太早。

则食不能去。

外邪反入。

结于胸中。

以故按之则痛。

不能饮食。

脏结证。

其人胃中本无食。

下之太过。

则脏虚邪入。

冷积于肠。

所以状如结胸。

按之不痛。

能饮食。

时下利。

舌上苔滑。

此非真寒证。

乃过下之误也。

〔魏〕人知仲景辨结胸非脏结为论。

不知仲景正谓脏结与痞有相类。

而与结胸实不同耳。

盖结胸者。

阳邪也。

痞与脏结。

阴邪也。

痞则尚有阳浮于上。

脏结则上下俱无阳独阴矣。

阴气内满。

四逆汤证之对也。

金鉴曰。

案此条舌上白苔滑者难治句。

前人旧注。

皆单指脏结而言。

未见明晰。

误人不少。

盖舌苔白滑。

即结胸证具。

亦是假实。

舌苔干黄。

虽脏结证具。

每伏真热。

脏结阴邪。

白滑为顺。

尚可温散。

结胸阳邪。

见此为逆。

不堪攻下。

故为难治。

由此可知。

着书立论。

必须躬亲体验。

真知灼见。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4)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4)

倪海厦讲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下篇(4)一七五:「伤寒」八九日,吐下后,虚烦,心下痞鞕,胁下痛,气上咽喉,眩冒,复发汗,脉甚微,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冲。

伤寒八九日后,病人有吐下,吐很多以后肠胃里面的食物没了,所以吐多了以后,血会伤到,因为没有了食物营养,血的源头没了,病人会虚烦,所以产生虚烦是因为心主血,血不够了,胃里面空掉了,胃里面的津液也不够了,结果病人心下痞鞕,病人感觉胃里面硬硬的,如果压到胃里面有硬块,就是有宿食,如果压起来软绵绵的,就是里面没有东西,胃壁粘起来了,胁下痛,气上冲咽喉,因为吐下伤到了,胃气本来应该下降的,就是食物进入胃,胃磨碎再进入小肠再到大肠,食物是往下走的,就是胃蠕动力是往下走的,因为吐很多了,胃气往上走了,胃里面又没有东西,胃气就往上冲到咽喉,病人就感觉到一直有一股气往上冲,冲到咽喉,病人眩冒头昏,因为血不够了缺血,如果在这种状况再发汗的话,血里面的水更少更伤,血里面的水一旦量不足的时候,病人会有高热的现象结果脉微了,病人经脉动惕,因为血不足了不足以养筋,久而成痿,小儿麻痹就是这样来的,很多初期都是发烧感冒处理不好,【内经】:诸痿取阳明,所有痿证、肌肉痿缩、痿靡无力、小儿麻痹的起源在这里,要独取阳明。

一七六:「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

一个人伤寒,发汗,若吐,若下,只有心下痞鞕,噫气,没有其它症状,单纯的噫气。

旋覆代赭石汤方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代赭石一两大枣十二枚劈甘草三两炙半夏半斤洗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旋覆花用三,代赭石用一。

旋覆代赭石汤通常在肠胃科里面,旋覆花和代赭石是中医去热痰的药,发汗、吐、下都没有把痰去掉,痰还是梗在中间,这噫气和甘草泻心汤的噫气不一样,甘草泻心汤完全是虚噫,这旋覆代赭石汤是有痰饮在里面,以「旋覆花」软坚化结,就是软化痰的硬块,以「代赭石」降逆止噫;旋覆代赭石汤用在病人常常感到反胃恶心,里面有痰吐不出来,肠胃又虚掉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9】【150】【151】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9】【150】【151】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49】【150】【151】【149】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心下满而鞕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方十五。

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

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

一方用半夏一升。

陈修园:小柴胡证、大陷胸证既各不同,而痞证更须分别。

太阳伤寒至五日,为少阴主气之期,六日,为厥阴主气之期。

大抵五、六日之间,是少、厥、太三经之交也。

太阳主开,呕而发热者,欲从枢外出之象,其余皆为柴胡证悉具,医者不用柴胡,而以他药下之,下之犹幸其不下陷,所具之柴胡证仍在者,可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却不为逆。

服药之后,正气与邪气相争,正气一胜,则邪气还表必蒸蒸而振,蒸蒸者,三焦出气之象;振者,雷击地奋之象;却发热汗出而解,少阳枢转气通于天地。

若下之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宜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仍发于阴,误下之后而成,此为痞,痞证感少阴之热化,无少阳之枢象,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此一节,复以小柴胡证、大陷胸证,夹起痞证,言大陷胸不可与,即柴胡亦不可与也。

特出半夏泻心汤一方,以引起下文诸泻心汤之义。

黄元御:呕而发热,柴胡证具,不解经邪,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是表阳未陷,邪犹在经,宜复与柴胡汤,以解经邪。

此虽已下之,不至为逆,必蒸蒸而振栗,却发热汗出而解。

若下后经证已罢,心下满而硬痛者,此表阳内陷,热入而为结胸也,宜大陷胸汤。

但满而不痛者,此里阴上逆,而为痞也,柴胡汤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参、甘、姜、枣,温补中脘之虚寒,黄芩、黄连,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降浊阴而消痞满也。

方以半夏名,因原有呕证,下后气愈逆而呕愈增也。

刘世祯:自此以下,承二阳转并之证(太阳、少阳)用以结结胸之例,开痞证之门。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58】【159】【160】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58】【159】【160】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58】【159】【160】【158】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鞕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方二十一。

甘草四两,炙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黄连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臣亿等谨按:上生姜泻心汤法,本云理中人参黄芩汤,今详泻心以疗痞,痞气因发阴而生,是半夏、生姜、甘草泻心三方,皆本于理中也,其方必各有人参。

今甘草泻心中无者,脱落之也。

又按《千金》并《外台秘要》,治伤寒食用此方,皆有人参,知脱落无疑。

陈修园:然而胃不和中,又有误下之虚证。

太阳病,或伤寒或中风,不应下者,医反下之,虚其肠胃,则水寒在下而不得上交,故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火热在上而不得下济,故其人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此上下水火不交之理本来深奥,医者不知,只见其心下痞,谓邪热之病不尽,复误下之,则下者益下,上者益上,其痞益甚。

此非热结,但误下以致胃中虚,客气乘虚上逆,故使心下硬也,以甘草泻心汤主之。

此交上下者,调其中之法也。

此一节,承上节胃不和言胃中虚之证也。

黄元御:伤寒、中风,应当解表,医反下之,败其中气,水谷不化,土木皆郁,升降倒行。

脾陷而贼于乙木,则腹中雷鸣而下利。

胃逆而迫于甲木,则心下痞硬而干呕。

君相二火皆升而心烦。

医以痞为结热,而复下之,其痞益甚。

不知此非结热,但以胃中阳虚,不能堤障阴邪,阴中客气,上逆阳位,故使心下结硬也。

甘草泻心汤,甘草、姜、枣,补中而温下寒,半夏、芩、连,降逆而清上热也。

刘世祯:此示痞利交作,病变成于误下,数下而病益不解,一逆再逆,终归于泻心之治。

曰伤寒中风云者,言或伤寒或中于风,风寒虽异,证同在表(此言表赅外证而言,以表里分内外也)。

医反下之,协热内陷,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当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者,病变为先利后痞,此缘真气既陷,客气乃逆,结者自结,利者自利。

从《伤寒论》“以知为度”谈仲景对用药药量的宏观把握

从《伤寒论》“以知为度”谈仲景对用药药量的宏观把握

从《伤寒论》“以知为度”谈仲景对用药药量的宏观把握陈琳;王敏;李宇航【摘要】“以知为度”一词出自《伤寒论》,是以用药见效为尺度来控制总体给药量的一种方法.临证所见,病情有轻重、药物有厚薄、人体耐受度也有差异,所以用药剂量不能一概而论,而应该以患者服药后确切反应为基础,从宏观把握用药剂量,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仲景十分重视对患者服药后出现不同反应的观察,笔者全面梳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相关论述,以作为不同经方疗效评价及临床药量把握的依据,意在举一反三,启迪临床用药思路,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仲景学术.【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8(013)003【总页数】7页(P585-591)【关键词】以知为度;经方;药量;伤寒论;金匮要略【作者】陈琳;王敏;李宇航【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以知为度”一词出自《伤寒论》第247条麻子仁丸方后注:“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

原文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鞕,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论脾约之证治,病机为胃强脾弱,故以麻子仁丸滋阴泄热、润肠通便。

因为脾约不大便的特征如《伤寒论》第244条所曰:“不更衣十日无所苦也。

”所以使用丸剂,丸以缓治;采用渐加法,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服药剂量,其评判的标准是“以知为度”,刘渡舟教授对其诠释为:“初服梧桐子大者十丸,日三次,如不下,每次服用量可渐加至十一丸、十二丸、十三丸……等,直至大便变软,易于排出即可。

”[1]1 《伤寒论》“以知为度”解析“知”,方言,愈也。

汉代杨雄在《方言》中提到[2]“南楚病愈者谓之知。

知通语也。

或谓之慧,或谓之憭,或谓之瘳,或谓之蠲,或谓之除。

”《史记·货殖列传》载道[3]:“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31】【132】【133】展开全文【131】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一作汗出,因作痞也。

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痉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方一。

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禁如药法。

陈修园:今试言结胸之因,并详其状而及其治。

病发于太阳,太阳主外,宜从汗解,而反下之,则热邪乘虚而入,结语胸膈有形之间,因作结胸;病发于少阴,少阴主里,当救其里,而反下之,邪若结于下,则为脏结矣。

今不结于脏,而结于心下,因而作痞。

痞证发于阴,原无法下,不以下之迟早论也,其证治另详于后。

而阳证之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试再由其因而更详其状。

太阳之脉上循头项。

今结胸者,气结于内,遂不外行于经脉,以致经输不利,其项亦拘紧而强,犹如柔痓反张之状。

下之,令内之结气一通,则外之经输自和,宜大陷胸丸方。

张钱塘云:此言结胸、结脏之所因,而欲脏结之中,复又推言痞结,以见痞之同发于阴,而不与脏结同者,脏结结于下,而痞结结于上也。

结于下者,感下焦阴寒之气;结于上者,感上焦君火化也。

黄元御:承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来。

(在太阳首篇)。

病发于阳,风伤卫也。

风伤卫气,遏逼营血,而生内热,藏阴衰者,先作,以阳盛于上也。

热未入腑,下之若早,中气受伤,升降倒置。

胃土上逆,胆木不得下行,君相合邪,刑克肺金,肺热愈隆。

而皮毛不泄,经络之热,遂内入胸膈。

经腑之气,两相拒格,硬满作痛,是为结胸。

病发于阴,寒伤营也。

寒伤营血,束闭卫气,而生外寒,腑阳弱者,多传于太阴。

误下则脾阳下陷,阴邪上填,堵塞心下,是谓痞证。

未下之前,经热非盛,故下后原无热入,但痞满不消,久而郁甚,则生热耳。

内伤脾虚之证,往往心下痞满,误投寒凉,其痞愈甚,即此病也。

结胸上热下寒,而下寒不甚,故用陷胸汤泻上焦之湿热。

痞证亦上热下寒,而下寒较重,故用泻心汤清上而温下,结胸证惟阳明、少阳有之,以阳旺而生上热也,阳明上逆,则少阳不降,二气郁升,膈热壅逼,皮毛不泄,故经热内入。

痞证惟太阴有之,以阴旺而生下寒也。

结胸因于下早,痞证因于误下,大不同也。

结胸、痞证,总因胃气不舒,甲木上逆,但有阴阳之分。

胸膈痞塞,湿热熏冲,俯则病甚,故项常反折,状如柔痉。

大陷胸丸,硝、黄荡其结热,杏仁破其滞气,葶苈苗泻其水饮。

变汤为丸,病连项颈,恐汤之速下也。

刘世祯:藏结证治之例,条举已详,自此更分演结胸、痞证之变,曰“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

所以成结胸者,以下太早故也”。

所谓发阳、发阴之义,盖指三阳三阴之经。

经气之外合,虽有浅深之殊,形层之位列,皆在肌肉之分,惟三阳以气为用,三阴以血为宗,故在阳在邪在脉外,在阴者邪在脉内。

病在三阳之外,治之宜汗(太阳)宜和(少阳)宜清(阳明),法皆禁下(入府始可议下),以病邪未结肠胃而反下之,必令经气内陷,外邪入里。

所谓热入因作结胸者,以热邪内入,始成结胸,非表寒内陷之变。

所以成热入者,非热邪外中,乃素秉阳盛,更伤于寒,寒热相激,将作传经之候,医不待其过经,一见多热,遽攻其里,于时表邪外实,里气内盛,下剂峻攻,强令气抑,内热则蒸水化气以外行,外寒迫气郁化水而内陷,譬之炎暑郁蒸,滂沱下注,使邪正寒热相搏,外不得泄于皮毛,内不得入于肠胃,遂致水热互结;邪陷于胸腹膈膜之间,因作结胸之变,其证当寒入化热,表邪自解,故曰热入因作结胸(若表寒仍在,法当先解其表,下有专条)。

所以成结胸者,病由体变,以其人宿有水饮,阳盛故也(若内无水邪,且非阳盛,虽误下亦不必成结胸也)。

若病发于阴,邪在脉内,不关胃实之候,即[“即”疑作“既”]阳多化热,亦非下证,而反下之,经邪内陷,荣气不通,血涩气阻,其变为痞。

痞者,结而不痛之谓。

但云病发于阴,下令成痞,不别热入或寒入者,缘痞证之成,亦由外内相拒,以上热下寒者为常(如下诸泻心汤证治),或阳多化热(热痞如大黄、黄连主治之证),或阴盛化寒(寒痞如下“太阳病二三日不能卧,但欲起,心下必结”条),皆下后病由体异。

若纯寒之证,误下斯吐利四逆,岂止痞结之变(旧释以发阴为伤寒,发阳为中风者,非也)。

曰“所以成结胸者,以下太早故也”,明结胸之由于下早(若化热传经,稍迟即胃气内实,转入阳明,便成当下之证),则知痞证之由于误下,盖发阴者始终不可下也。

夫阳明下证,燥矢留于胃中(胃中赅肠言之);大小结胸,水饮结于膈膜(痞证则由隧荣气之阻),因邪由外陷,虽在经合之间,而内不关于府藏,故系论《太阳下篇》,不属二阳(少阳、阳明)三阴(太阴、少阴、厥阴)之证。

凡水病多蓄膈膜脂膏之中,但结胸十枣之例,则邪由暴至(即西学所谓急性病是也);杂病水肿诸证,乃病以渐成(即西学所谓慢性病是也),其所舍则一也(经曰:气有定舍,因处为名。

本论不举水鼓大腹诸证,以治法即在陷胸、十枣之中。

至若邪由体变,虚实寒热,本无定方,举一必有漏万之弊,此本论一贯之微旨也)。

下演结胸热入之例,教学者平辨制方之法。

曰“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者,如柔痓状,即示热入表寒自解之象。

经曰: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痓。

结胸由表实下早,里气内盛,寒入化热,热胜寒消,必续自时时汗出,身虽在,不复恶寒,故曰热入。

以身热、汗出、不恶寒、颈项强急,故曰如柔痓状。

盖结胸证具,当胸腹硬满而痛,卧之必头仰,起之必头俯,俯仰维艰,故令项强,甚则项拘急,身体强直,以外无头痛,与太阳表邪之项强有别,故曰项亦强。

此由邪结胸腹膈膜之间,津凝气阻,病在经筋,法当通其里而身形外和,破其结则荣卫内畅,虽误下之后,仍当再下,故曰下之则和。

但攻水热互结之邪,与荡阳明燥矢之法,自当有辨,宜大陷胸丸,以大黄、芒硝、杏仁、葶苈为丸(大如弹丸,则药剂甚轻),别捣甘遂末,合白蜜煮水顿服。

大黄、芒硝荡热攻坚,葶苈、杏仁排浊下气(葶苈入肺经,破寒热错杂、痰饮结阻酿成痈脓诸证),甘遂逐痰泻水,白蜜缓急补中(凡蜜生用滑肠润燥,熟用缓急补中)。

盖水热互结之邪,非峻剂不达病所,乃以甘遂、白蜜作汤,硝、黄、葶、杏为丸,于一方之中,分缓急之效,俾决渎先行,痰热后化,垢秽刮涤,水道通调,阻结既除,真气自复,此又法中法也(凡攻水之品,如甘遂、大戟、芜花之类,皆作散服力峻,作汤服力薄。

故本方欲其缓下,甘遂入煎;下大陷胸汤,甘遂为末)。

禁如药法者,谓五味偏胜,各有宜忌,凡伤寒诸证,皆禁生冷、粘滑、臭恶、面食;中满水胀之候,尤当禁甘、禁咸。

以甘令气缓,咸令血泣,故皆忌之。

病水者宜淡食也(甘令中满,脾气得甘而缓,脾寒者必气滞湿凝。

咸性凝血,心气得咸而抑,血寒者则荣行阻滞。

血淡者化赤力薄,其汁愈淡,伤荣气渗吸之用,必令浊气流经,由经散络,甚则肝为胀满,故水入血分者,尤禁食咸)。

【132】结胸证,其脉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则死。

陈修园:然亦有不可下者,当以脉为断。

结胸证,寸脉当浮,关脉当沉。

今诊其脉竟浮而大者,浮为在外,大为正虚,邪结于中,而正气反虚浮于外,定不可下;若误下之,里气一泄,正气无所依归,外离内脱,则涣散而死。

此言结胸证乃太阳之正气合邪气而结于内。

若脉见浮大,是邪实固结于内,正虚反格于外也。

张钱塘云:正者主也,客者邪也,正邪并结者,客留而主人仍在,故可下之;邪结于中,而正反格于外者,主人去而客留,故不可下也。

黄元御:结胸之脉,寸浮关沉,寸浮则上热,关沉则中寒。

上热甚而中寒不甚,则浮多而沉少,是以可下。

若其脉浮大,绝无沉意,是非无中寒也,乃中寒之极。

阳气全格于上,是以但见浮大,而不见其沉。

下之中气败竭,必死无疑也。

结胸可以下愈者,下焦之阳,未至绝根,故推陷其上郁之阳,使之通达于下,以接下焦之根,是以愈也。

其脉浮大,则阳已绝根于下,是中虚外寒之诊,下之所以速其死也。

刘世祯:此补示证成结胸,表邪未解,法当禁下之例。

明结胸变由下早,必寒入化热(所谓热入是也),续自汗出如柔痓状者,始可更下,通里而使外自和。

若下后因作结胸,其脉仍浮大者,乃浮为在表,虽下而邪未入里,当先治其外而后可攻。

若一误再误,复下之,必心气绝,脉转数散死矣。

此示先后表里之治,法有定衡。

但结胸脉浮之治,宜和少阳,以柴胡桂枝法进退者为多,因邪结膜膈,不可用麻黄法径发其汗。

凡当下之证,脉象必沉实而坚,结胸为水热内结,脉当沉实或沉伏而滑者,方可用陷胸之剂。

亦有痰饮内结,证象结胸,脉沉伏,吐绿水痰涎,但腹不硬满,或下利胶粘臭秽,此胆阳不降,证属痰实(亦可名痰实结胸),证急者,可用十枣汤治之。

【133】结胸证悉具,烦躁者亦死。

陈修园:然又有不因误下而定其危者。

结胸证,外则项强如柔痓状,内则按之痛,诸症悉俱,而且病发于太阳,竟动少阴之气化而为烦躁者,阳病入阴,虽未误下,亦死。

黄元御:迁延日久,结胸证无一不具,若见烦躁,则热极矣。

上热极者,下寒必极,如是者,虽不下,而亦死。

非死于上热,非死于下寒,乃死于中气之败也。

刘世祯:此示阳邪陷阴,精消气散之变。

凡阳证迁延失治,必致水竭火炎,阴阳离绝。

病由误下而成结胸,原属重病;证悉具者,病证谛也,毫无疑似之谓,即项强、短气、日晡潮热、汗出、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其人当卧不能起。

若烦躁异常,则君火已动,不能自止,脉象当变散数,心气绝也,邪胜正夺,攻补两难,法在不治,故曰亦死。

若证未悉具,脉未数散者,当随证消息,以权救逆之治。

若脉沉实而躁烦短气、心中懊恼者,此正阳邪内陷之象,非本条之谓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