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
(一)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一)辨太阳病脉症并治
1.太阳病成因:
①风寒之邪侵袭体表
②少阴病:寒盛伤阳,正气抗邪,阳气恢复,祛邪达表(表指太阳膀胱,少阴为里),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临床上比较少见,少阴病(寒化证)有两类,一类是以真阳衰微为主,正气虚衰,不太可能出现脏邪还腑。
一类是寒盛伤阳为主,寒气太盛,伤了少阴的阳气,正气抗邪驱逐部分邪气到达太阳,出现膀胱有热的尿血。
2.太阳病病位:
①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府(未涉及手太阳小肠经和小肠府病变,由于外感风寒邪气初起阶段,风寒邪气主要侵袭的是足太阳膀胱经和膀胱府,所以太阳病里无小肠的病变)
②肺主皮毛,太阳主表,在太阳表证阶段,寒邪袭表,常常引发肺气宣发肃降失调,引发肺部病变。
(麻黄汤证有喘,小青龙汤证有喘,麻杏石甘汤证有喘,桂技加厚朴杏子汤证有喘)。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悪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悪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悪寒,体痛,呕逆,脉阴阳倶紧者,名为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倶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七)病有发热悪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悪寒者,发于阴也。
发於阳,七日愈,发於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八)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九)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一〇)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一一)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髄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髄也。
(一二)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悪寒,淅淅悪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一三)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悪风,桂枝汤主之。
(一四)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悪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一五)太阳病,下之后,其気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一六)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壊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観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一七)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一八)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一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悪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调和营卫
炙甘草(甘平): 调和诸药
桂枝汤的服法和药后护理:
• 啜热稀粥 • 温覆取微汗 • 获效停药 • 守方继进 • 药后忌口 • 针药并用
“·凡发来自《 伤 寒汗 , 漐欲
论 漐令
辨 可 发
然手 令足
汗 一俱
病 脉 证
时周 间,
并许
治 篇 》
” 。
二、太阳伤寒证
病机
主症
治法
方药
卫闭 营郁
发热恶风寒 脉浮
体现了寒性凝敛的特点,名为伤寒
一、太阳中风证
病机
主症
治法
方药
阳浮 阴弱
发热恶风寒 脉浮
汗自出 脉缓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桂枝 芍药 生姜 大枣 甘草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桂枝(辛温): 解肌祛风,以治卫强 芍药(苦泻): 和营益阴,以治荣弱
调和营卫
生姜(辛散): 助桂枝散邪 大枣(甘温): 助芍药养阴
无汗,体痛 脉紧
开腠发表 宣肺平喘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 方药: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开腠发汗
宣肺平喘 调和诸药
一宣一降 调节肺气
1. 麻黄先煎,去上沫 2. 不须啜粥 3. 余如桂枝法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一、太阳病提纲
太陽之爲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1)
• 太阳病共同具有的典型症状 • 脉浮:卫气浮盛,与邪相争于肤表 • 头项强痛:太阳经气不利 • 恶寒:卫阳失于温煦体表。
太阳病分类——中风证: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爲中風。(2)
• 发热:卫气浮盛于肤表 • 自汗出:卫失开合,汗孔但开不合。 • 脉浮而缓:腠理疏松,荣阴外泄。 • 恶风寒:卫气不能温煦体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译文】太阳病的证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2.【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3.【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译文】太阳病,或者已经发热,或者尚未发热,必定厌恶寒冷,同时身体疼痛,气逆而呕,脉象尺寸都呈紧张状态的,就叫做伤寒。
4.【原文】伤寒一日,太阳受至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译文】伤寒病初起,第一日应是太阳经受病,如果脉静而不数急,就知道病在太阳,不会向其他经传变。
如果很想呕吐,或烦躁不安,而脉象数急的,这表明已有向其他经传变的趋势。
5.【原文】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译文】外感病两三天,已到邪传阳明、少阳之期,若不见阳明、少阳病的见证,而只见太阳病证候的,表示病未传变。
6.原文】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口渴,不恶寒的,就叫做温病。
如果在使用发汗方法以后,热势更高如同烧灼一样,名叫风温。
风温的证候特点是尺脉和寸脉都见浮象,自动出汗,身体沉重,经常睡眠,呼吸时鼻有鼾声,而且语言困难。
假使误用下法,便会引起小便不利,两眼直视,甚至大小便失禁。
假使误用火法,轻则导致皮肤发黄,严重的就会引起如同惊痫的证状,时时手足抽搐痉挛。
倘若再用火熏的方法,那就误上加误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3.提纲证揭示了太阳病经证的本质 ▪ 脉浮——病位在表; ▪ 头项强痛——病邪在太阳经; ▪ 恶寒——病机为风寒伤及卫阳; ▪ 注意:三者同时并见方可诊断为太阳病,
缺一不可。
第一节 太阳病பைடு நூலகம்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4、太阳病热型:
▪ 恶寒与发热并见。
▪ 提纲证为何不提发热? ▪ 1)发热出现较迟,或初起不明显; ▪ 2)发热不为太阳病所特有。 ▪ 注意:恶寒与畏寒的区别
太阳病概说
六、补充
▪ 2.《伤寒论》的常用特殊笔法: ▪ 1)倒装句(46条) ▪ 2)省略句(51条) ▪ 3)插笔(124条) ▪ 4)互文见义(179条) ▪ 5)假宾定主(71条)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一、太阳病脉证提纲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 ▪ 【提要】太阳病脉证提纲。 ▪ 【释义】 ▪ 1.太阳病经证的脉证特点; ▪ 2.病因病机; ▪ 3.太阳病表证的本质; ▪ 4.太阳病热型。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
▪ 【提要】太阳伤寒证主要脉证。 ▪ 【释义】 ▪ 1.病机分析; ▪ 2.相关说明。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二、太阳病分类提纲
▪ 1. 病机:风寒束表,卫阳郁闭,营阴郁滞。
▪ 2.相关说明: ▪ 1)脉证要点:无汗、脉紧; ▪ 2)发热的迟早与感邪轻重和体质的强弱有关; ▪ 3)伤寒与中风的鉴别 ▪ 辨证以有汗无汗为着眼点,可通过切诊来辨别 ▪ 感邪发为中风还是伤寒与病人平素体质有关
2.腑证: 1)蓄水证; 2)蓄血证。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汇总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倪海厦)(2011-10-24 15:05:33)转载▼标签:分类:伤寒金匮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倪海厦杂谈前言在难经中有“五十八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否?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伤寒这两字,就广义的定义来说,应该说是“伤于寒”。
以上五种病,广义地来说,都是伤于寒之后所引起的。
另一种外感病我们称为时疫,也就是不管体质如何,男女老少感染时疫之后,都是同一种症状,所以我们可以分为伤寒、时疫这两类,在治病的时候,处方用药的思路略有不同。
医圣张仲景为集经方之大成者,以内经热论中六经辨症的思路,很适当地将古人传下的经典汤方,用六经辨症的法则,来让后学者都能很精准地使用经方。
在讲六经之前,我们用一个图来给诸位一个概念,所谓的五运六气中的六气,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我们分为六气,如图下所示:如果是一般常人正气的运行,是顺时针运行,这是无病的状态,医生必须知道什么健康状态,中医是健康专家,不像西医是疾病专家,病人如果得到肝病,去找西医的肝病专家,结果病人与医生都死在肝病。
如果是病情在恶化,往内传,则是由太阳进入阳明或少阳;若进入阳明则不再传,停在阳明;若是进入少阳,则可能进入太阴、少阴、厥阴。
学伤寒论必须学好条辨;伤寒论的条辨是“言简刚中”,中国的相书上讲到“言简刚中”的人是君子、是人才,讲话扼要有条理。
张仲景就是一位“言简刚中”的人,也因为他的“言简刚中”,让很多人看不懂伤寒论。
因此学完伤寒论的条辨以后,必须做整理,而我的工作,就是已经帮诸位做好整理的工作,不然学完伤寒论,就算整个背下来,没有整理的功夫,还是不会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对于太阳,可以代表经络中的太阳经,也可以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
八纲辨症中表里的“表”,在这里指的就是太阳。
太阳为寒水,所以常人皮肤表面是冰凉的,手脚是温热的,体表有这太阳的寒水,可以保卫我们不受外界寒热的影响,调节体温。
第一章辨太阳脉证并治课件
【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分部诗】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思考:为什么原文没有提到“发热”? 这对于我们具有现代医学知识者来说, 非常好理解。也说明仲景观察之细致入 微。
除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之外,还 有哪些病证呢?
存疑: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是一种预测,不可定数,其来源于《周 易》。不作详解。
属后人注释之嫌。
辨太阳病传变与否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 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 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 为不传也。
不传——脉静(脉象变化不大) 传变——颇欲吐,躁烦,脉数急 传变与否取决于:
太阳少阴同病,发汗时要注意,尤其是麻黄 类发汗剂,有时禁用。
希望大家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太阳病脉证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主症之一——头项强痛 风寒外束,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根据
感邪不同,疼痛有差异,如寒邪,则痛剧。
为什么以头项部疼痛为主?
恶寒:风寒外束,卫外不能温煦。 太阳病的主脉——脉浮
1)感邪的轻重 2)正气的强弱 3)治疗恰当否 4)体质差异及有无宿疾。P9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 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 明,使经不传则愈。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太阳病的病程:6—12天左右 防止传变:针足阳明经穴位(足三里),
后天有补,气血生化有源。
5、其它,如悬饮的十枣汤证等。
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关系,太阳可以累及到 少阴,中风、伤寒和风湿等可致少阴病。因 此,相关典型的少阴病往往移入到太阳病篇 中。急性的,如热盛转为阴证的心肾亡阳, 如四逆汤类;慢性的,如炙甘草汤证。
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及译文)
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原文及译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作者:张仲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已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味辛热)芍药三两(味苦酸,微寒)甘草二两(炙,味甘平)生姜三两(切,味辛温)大枣十二枚(掰,味甘温)右五味,[口父]咀。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役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血管里头充血了, 血里头水份多了,头项强痛而恶寒。
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出汗并不太多,恶风,脉缓者外表出汗了,皮肤疏松,名为中风。
第3条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恶寒是表证的一个特征,体痛,呕逆一点也不出汗,这个人的气息不得旁达,,脉阴阳俱紧者上下脉全紧,名曰伤寒。
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内传少阳病,若躁烦内传阳明的一个证候,脉数急者,为传也。
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第6条当了太阳病,若发汗已误发其汗,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浮主表也主热,这就主热,自汗出热由里往外蒸,身重身体有湿, 里面不实,多眠睡,鼻息必鼾热往上涌,语言难出热往上涌,白虎汤证。
若被下者阳明病下而不伤人,但里头不实,下后脏气虚了,小便不利更伤津液,直视下药伤脏气,眼睛失去血液的融养,就发直,失溲肾功能失去收摄作用,。
若被火者以火济火,如抱柴救火,微发黄色一点血色都没有,剧则如惊痫发惊恐时瘛疭时常的抽。
若火熏之黄褐色,一逆误下尚引日但是已经是很重了,再逆指火攻,促其命期。
温病只能用白虎汤,根据他这个条文,决不能发汗,泻药也不行,他没有实,实可以。
那么后世,你像陈修园他们主张,真正的温病实证,可以用大量的麦冬、生地配合白虎加大黄,这我实验过,非常好使,但是得实。
什么实啊?人说胡话,大便干了,那么这种温病你也说不能下吗?那得该下就下,但是只是攻不行,你得用强壮滋阴解热的药,就是麦冬、生地这类药,相当好使,得大量的用,不用生地用人参温补行嘛。
第7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发于太阳病;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少阴病。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第8条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足三里穴,使经不传则愈。
第10条风家太阳中风者,表解而不了了者有些余证,十二日愈。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太阳病欲解时
原文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提要: 提要:太阳病易好转之时 ——巳至未时,9~15点 巳至未时, ~ 点 巳至未时 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阴阳学说与天人合一论 研究新领域: 研究新领域:时间医学
外感病初起辨证候的阴阳
原文: 原文: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 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附:《伤寒论》(汉代)中的药物剂量
重量: 1斤=16两=250克 1两=15.625克 1两=4分=24铢 容量: 1升=10合=200毫升 1合=20毫升 长度: 1尺≈23厘米(约)
思考: 思考: 桂枝汤是不是只能用于治疗 感冒? 感冒?
一,桂枝汤证的兼证
原文: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 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 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 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桂枝汤的煎服法及药后护理
1)只煎头煎,加水多,药量较大. )只煎头煎,加水多,药量较大. 2) 根据实际情况服药 . 先服三分之一 , 汗出 ) 根据实际情况服药. 先服三分之一, 病愈不可再服;不效可连续服药. 病愈不可再服;不效可连续服药. 3)喝热粥,温覆,以助药力. )喝热粥,温覆,以助药力. 4) 发汗要适度 . "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 ) 发汗要适度. 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 不可令如水流漓". 5)药后忌口."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 )药后忌口.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 酒酪,臭恶等物" 酒酪,臭恶等物".忌刺激性和不易消化的食 物.
伤寒论条文(全)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
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欲不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概说”太阳病的成因,主要是风寒邪气侵袭人体的体表,当然太阳病的成因还有一种少数情况,就是少阴病阳气恢复以后,脏邪还腑,阴病出阳。
这种情况虽然非常少见,但在《伤寒论》中,讨论太阳和少阴关系的时候,少阴病阴病出阳,是太、少之间邪气相互转换的很重要的依据。
太阳病的病位,太阳病的病位涉及到足太阳膀胱经,涉及到足太阳膀胱腑。
从太阳病篇的原文来看,也涉及到手太阴肺的病变,因此说《伤寒论》中的太阳病就是从临床实践来的,是根据风寒之邪侵袭人体的肌表以后,它主要表现是什么证候,从这种临床实践中来的太阳的生理。
太阳的生理部分包括了经络,包括了脏腑,包括了脏腑的功能、脏腑的气化。
从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特点来看,从头到脚,行于人体的头项、后背,是人体最长的、穴位最多的一条经脉,特别是它上连风府和督脉相通,下络腰肾,和肾相连。
这样的话,它就可以借助督脉和肾中的阳气来主管一身的阳气。
我们还提到了足太阳经的经别散布于心,这就沟通了太阳和心的关系。
关于太阳膀胱腑,它是主气化的,膀胱腑的气化。
我们是从两个方便来谈的,一方面是说它可以化生太阳的阳气,那么膀胱它作为一个水腑,怎么样可以化生阳气呢?它是在肾阳的温煦作用下,通过气化,化生阳气。
这个阳气呢,通过足太阳膀胱经脉,经脉是气血之通道。
同时也通过三焦这个气机水火的通道向体表输布。
膀胱气化机能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参与水液代谢,参与水液代谢,一方面可以把体内的废水排出体外,另一个方面,它也可以把一部分水气化成津液,然后把津液向全身的各个器官输布,使津液输布上承。
膀胱气化机能的这两个方面在太阳病中都可以出现一种病理性的变化。
我在讲太阳病的时候具体都会谈到。
关于气,也就是太阳的阳气。
我们说它的阳气的量,是三阳中量最大的,这种阳气它是输布于体表的,它的功能是温养肌肤、调节体温、防御外邪,因为人体体表的面积最大,所以这种阳气如果不强大的话,它就不可能“司开阖,肥腠理,卫外而为固”,是从一种生理角度来讲的,太阳阳气的量是最强大的,医家把它叫做“巨阳”,把它叫做“大阳”,这个阳气化生于下焦。
第一章(3)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蓄水-炙甘草汤证)
证
小便
肤色
候
目珠 腹部 神志 脉象
清热利湿(茵陈蒿汤类) 破血逐瘀(抵当汤类) 治 法
【小结】 证:少腹急结(硬满),其人如狂(发狂),小便 自利,或身黄,善忘,谵语,脉微而沉(沉结),脉 沉迟而涩。 理:太阳邪热随经入里,热与血结于下焦 法:行瘀下血,通下瘀热 方:桃核承气汤 抵当汤(丸) 药: 桃承汤:桃仁五十个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 甘 草二两 芒硝二两(即调胃承气汤加桂枝、桃仁)。 抵当汤(丸):水蛭、虻虫各30个 桃仁20个 大黄三两 (丸各20个) (25个)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第二节 太阳表(经)证 第三节 太阳里(腑)证 第四节 太阳病变证
一、变 证 治 则 二、热证 (一)热扰胸膈类证(栀子豉汤类证) (二)邪热壅肺证治(麻杏甘石汤证)
【原文】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 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 膏湯。(63) 【原文】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 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 膏湯。(162)
【小结】 证: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反复颠 倒,或胸中窒,或心中结痛,舌红,苔 黄,脉数 理:无形邪热内扰胸膈 法:清宣郁热 方:栀子豉汤(栀子 香豉) 兼少气用栀子甘草豆汤(栀子 甘 草 香豉) 兼呕用栀子生姜豉汤(栀子 生姜 香豉)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第二节 太阳表(经)证 第三节 太阳里(腑)证 第四节 太阳病变证
【原文】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118)
【小结】 证:心悸欲按,烦躁,脉虚数无力 理:心阳不足,火迫阳浮,兼痰浊扰心 法:温补心阳,镇敛浮阳,兼祛痰浊 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药:桂枝一两 甘草二两 牡蛎二两 龙骨 二两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加译文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原文加译文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原文】太阳之为病,脉浮1,头项强痛2而恶寒3。
【注释】1脉浮:脉象浅表,轻手按之即得,犹如木浮水面。
2头项强痛:头痛项强。
项是颈的后部;强,去声,强直不柔和貌。
3恶寒:恶,去声,厌恶、嫌憎的意思,恶寒即厌恶寒冷。
【译文】1、太阳病的症候,是以脉象浮、头痛、项部拘急不舒、畏寒为基本特征。
【评析】本条是太阳病的辨证提纲。
太阳病就是太阳经脉受病。
脉浮,为外邪袭表,卫气向外抗邪在脉象方面的反应,提示病位在表。
头项强痛,指头痛连及项部牵强疼痛,由于太阳经脉上额交巅还出别下项,太阳受邪,经脉阻遏不利,所以头项强痛。
头为诸阳之会,少阳病、阳明病也会出现头痛,但是没有项强,这可从疼痛的部位上来作出鉴别。
恶寒即厌恶寒冷,因卫阳被外邪所遏,所以感觉厌恶寒冷。
恶寒俗称怕冷,大多释恶为怕,实际厌恶与惧怕的含义有别,是不能等同的。
恶寒应包括恶风在内,恶寒者必然恶风,恶风是当风始恶,不当风则无感觉,所以恶寒与恶风,只是程度的轻重罢了。
恶寒是太阳表症必见的症状,而且贯穿在太阳病的始终,因此,前人有“有一分恶寒未罢,即有一分表邪未尽”的说法。
但也不是绝对的,还应辨证地看待。
太阳病恶寒,往往与发热并见,本条未提发热,因为卫阳被郁,尚未伸展,可以暂时不见发热,卫阳伸展之后,必然伴有发热。
恶寒与发热相较,恶寒尤为紧要,所以强调恶寒而未提发热。
2、【原文】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1者,名为中风2。
【注释】1脉缓:王太仆说:“缓者,缓纵之状,非动而迟缓也。
”就是和缓的意思。
2中风:伤风。
与猝然晕倒、口眼斜、肢体不遂的中风不同。
【译文】太阳病,见到发热,自汗出,厌恶风吹,脉象浮缓的,就叫做中风。
【评析】本条讲太阳中风症的主症、主脉。
3、【原文】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1者,名为伤寒2。
【注释】1脉阴阳俱紧:阴阳有两种解释,一是认为指脉的尺寸,脉尺寸俱紧;二是认为指脉的沉浮,脉浮沉俱紧。
1-太阳病篇
❖ 即:“咽、淋、瘡、衄、血、汗、寒”及尺 脉迟、尺脉微禁用或慎用麻黄汤等辛温发汗 方剂
(尺脉迟:阴血不足;尺脉微:阳气不足) ❖ 即:“气血阴阳诸不足,虚热、湿热、毒热
均应慎用或禁用辛温发汗剂”
第46页,共181页。
临床应用
❖ 1.感冒、支气管肺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 道感染等;
❖ 2.由于寒邪闭阻,营血流行不畅而致的身痛 ;
❖ 3.水肿:如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 ❖ 4.其它:脉管炎、荨麻疹、冻疮等。
第47页,共181页。
(三)太阳伤寒兼证
1、葛根汤证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 主之。(31)
第23页,共181页。
临床应用
1.感冒;
2.颈椎病、偏颈、落枕、肩周炎;
3.痢疾;
4.荨麻疹、风疹、麻疹初起,疹出不畅; 5.重证肌无力。
第24页,共181页。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原文】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18) 【提要】 外感风寒引发宿疾喘息的证治 【释义】
主症: 喘 ——表邪内迫,肺气上逆。
第一章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1页,共181页。
概说
太阳病是外邪侵犯人体太阳所主肌表 与经络,正邪交争,出现以恶寒发热、头 项强痛、脉浮为主症的疾病(也称表证)
第2页,共181页。
分类
一、太阳病本证 1.太阳中风证 主症:恶寒发热,汗出,头痛,恶风,脉浮缓。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2.太阳伤寒证
【治法】解肌祛风,温经复阳。 【方药】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汤—— 解肌、通阳。 附子一枚—— 温经助阳。
第36页,共181页。
5、桂枝新加汤证 【原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 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62)
伤寒论原文(倪海厦版本)
伤寒论原文(倪海厦版本)终于花了几周的时间整理了先师倪公海厦授课时用的伤寒论版本的原文。
原文和其他版本有不同的地方,个人以师承为主。
以终生为医者,可常常背背原文,必终将熟能生巧,成为上工也。
经方小师陈杰宽 2013年7月27日。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也,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颇欲吐,若躁烦,为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7.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
8.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9、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
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
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0、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11、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2、中风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3,14、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5、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6、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7、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8、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
19、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
视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0、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课件
病机:风寒袭表,卫阳浮盛,卫外不固, 营阴外泄(即阳浮而阴弱,属营卫不和)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方药:桂枝汤
方药解析:
桂枝:解肌祛风(解热和祛痛),温经通脉,平冲降逆、活 血等。
芍药:白芍为宜,有养阴敛汗,缓急止痛等。
在外感病早期阶段,如果有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可以用芍 药,本条是鼻鸣干呕。麻黄汤证如果有消化道症状, 如下利、呕吐,也可以加芍药,如葛根汤、葛根加半 夏汤等。
1)感邪的轻重 2)正气的强弱 3)治疗恰当否 4)体质差异及有无宿疾。P9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 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 明,使经不传则愈。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太阳病的病程:6—12天左右 防止传变:针足阳明经穴位(足三里),
后天有补,气血生化有源。
四、半夏散及汤证 313、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別擣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 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內散兩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 小冷,少少嚥之。半夏有毒,不當散服。
桂枝、甘草是桂枝汤的药物,因此,可 以将半夏(生)直接加入到桂枝汤。
太阳少阴同病,发汗时要注意,尤其是麻黄 类发汗剂,有时禁用。
希望大家关注二者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太阳病纲要
太阳病脉证提纲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主症之一——头项强痛 风寒外束,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根据
感邪不同,疼痛有差异,如寒邪,则痛剧。
为什么以头项部疼痛为主?
恶寒:风寒外束,卫外不能温煦。 太阳病的主脉——脉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篇一、“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二:「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三:「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四:「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静者,为不传也;若脉数急者,为传也。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颇欲吐,若烦躁者,为传也。
六:「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七:若自汗出,身灼热者,名曰「风温」八:「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息必鼾,言语难出。
若发汗者,小便不利;若被下者,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蒸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九: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十:「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十二:「中风」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十三:病人身大热,反欲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劈右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十六:「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十七:「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及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劈葛根四两右六味,以水七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汤」将息,及禁忌法。
十八:「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下可与之。
十九:「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也。
视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二十:「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
汗不出者,不可与也;常需识此,勿令误也。
二一: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汤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二二、若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仁」。
二三:凡吐家,服「桂枝汤」,其后必吐脓血也。
二四:「太阳病」,发汗、逐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六味,以水六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若一服汗止,停后服。
二五:「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方中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若一服恶寒止,停后服。
二六:「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一两生姜一两甘草一两麻黄一两去节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个汤浸,去皮尖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二七:「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二八:服桂枝汤,不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杏仁二十六个去皮尖及双仁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劈右七味。
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二九: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里甘草三两炙粳米六合人参二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
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三十:「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烦躁,脉微弱者。
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主之。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十八铢去皮芍药十八铢甘草十八铢生姜一两二铢大枣四枚劈麻黄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碎,绵囊右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方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三一: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
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茯苓三两白朮三两大枣十二枚右六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三二:「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反与「桂枝汤」以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谵语,脚挛急,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得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甘草干姜汤方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右二味,㕮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方白芍药四两甘草四两炙右二味,㕮咀,以水三升,微火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甘草二两炙芒硝半斤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三三: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四逆汤方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㕮咀,以水三升,微火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三四: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项胫拘急而谵语。
师言夜半手足当温。
两脚当伸。
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温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未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温,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病可愈。
三五:「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去皮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劈右七味,㕮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馀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三六:「太阳」舆「阳明」合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三七:「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但下利,而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汤泡去黄汁,焙干秤桂枝二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二两大枣十二枚劈生半夏半斤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三八:「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
利遂不止,脉促,喘而汗出者,表未解也,「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苓三两黄连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三九:「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麻黄汤方麻黄三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四十:「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四一:「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四二、三:「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劈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八合,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
四四:「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四五:「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方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炙桂枝三两五味子半斤半夏半升洗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沬,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
若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大,熬令赤色。
若噫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
四六:「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