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论语十则
(完整版)人教版《论语十则》翻译
【译文】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对自己有节制言行合乎礼法便是仁了。一旦能克制私欲合乎礼法,天下人都会赞扬你是君子仁人了。达成仁德是全靠自己的,又怎能靠别人呢!」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完整版)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
6、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 :“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
7、子曰 :“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孔子说 :“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
抛弃贤圣权威及权威成见,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道德律则,人 民将恢复他们的孝慈本性;抛弃技巧与厚利的助纣与诱引,盗贼将自动消失。不过,这三项 措施作为治标之举, 还不足以治本, 所以, 应把它们作为从属的措施并继之以更为基本的总 体原则:表现纯真,持守混沌,减少私心杂欲。 《老子》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 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以其无以易之。 柔之胜刚, 弱之胜强, 天下莫不知, 而莫能行。是以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 【译文】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 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 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 它。柔能胜过刚,弱能胜过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 能承受全国的屈辱, 才配作天下的君主; 能承担全国的灾难, 才配作天下的君王。 确切的话 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 《老子》第八十章
子路说 :“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
:张大,
孔子说 :“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
:
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 、‘朋友’、‘少者’。安 :安逸。怀 :归依 [依孔安国
说] )。”
5、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孔子说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人都会赞扬你是君子仁人了。达成仁德是全靠自己的,又怎能靠别人呢!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
论语十则课文原文1、《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的把它练习,这不是很好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访,这不是非常让人高兴吗?别人对你不知情而不怨恨你,这不是最崇高的礼貌了吗?”2、《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译文】孔子说:“以德来治理国家,就像北辰,它站在那里,众多的星星就都在它周围。
”3、《论语·克己》【原文】子曰:“其事好也,必先难之;其事不善也,必先易之。
”【译文】孔子说:“做件好事,必须先做一些困难的事;作坏事,就应该先做些容易的事。
”4、《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不拘于形。
”【译文】孔子说:“里仁美义的美丽不需要外表的美丽。
”5、《论语·析言》【原文】子曰:“析乎其言,省乎其行。
”【译文】孔子说:“要审视自己的言行,要仔细分析自己所说的话。
”6、《论语·行有义》【原文】子曰:“行有义则无怨。
”【译文】孔子说:“行正义一定不会被有怨言。
”7、《论语·报任》【原文】子曰:“君子报任尽矣,不报任非其身也。
”【译文】孔子说:“一个君子,他要尽自己的职责——他不能推卸给别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8、《论语·不欲》【原文】子曰:“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译文】孔子说:“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美玉似的,也不要把自己装扮得像粗粝似的。
”9、《论语·礼过》【原文】子曰:“礼过则和,过礼则滥。
”【译文】孔子说:“遵守礼仪,就可以实现和谐;违犯礼仪,就会产生滥用。
”10、《论语·学而》【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不思考,就是空虚;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出现危险。
”。
《论语》十则
《论语》十则2020-11-07《论语》十则1予观《论语》,略有所悟,抒感于怀。
今之众人,皆以污为丑也。
河中之物,尽经百日风霜雪雨侵凌,然不为所动,非若以人力除也,不蚀也!且河中之物方可聚少成多以成其害,何况人乎?孔子尝云:“损者三友,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
”凡今之众人欲静其身乎,必得省其心,除异己,于益友,必先言而有信,不可为之事,不轻诺。
凡数失其信者,必不可信也,若执意亲之近之,予以仁德之心,日后必有所患,故言:交友需谨言慎行,去污近洁,方为正道,自昔至今,如是者多矣!正如苏轼之友,于其见谤辱下之狱之际,访狱而谏书于上者,屈指可数,然惧受迁而敝之者谓之多也!更甚者徒慕生恨而上书诽谤于上,譬如沈括,且不言为坡之密友,竟与坡与之离别所赠以为念之辞谤己轼讥讽朝庭之罪,可恨哉?再如舒亶,不知恩图报罢矣,却借潮风将恩公推于困境,亦不心生痛哉?此等居心叵测之人,安能与之为伍?假孔圣人之言:“唯小人难养也!”古之训诫,不可不自深省也。
去其污,而后则洁其身。
是为君子,必将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然小人反是焉,古之有秦桧谤岳飞者,今有华人学者辱李鸿章谓之辱国己为国之奸者,皆为小人也,然正是小人当道,才使古王朝之繁盛毁于一旦,乃使王朝性命堪忧,也尝有古今君王,为己一席之位,大举讨伐,于百姓之命于不顾,此虽为一国之君,吾亦谓之小人也!小人虽小,然其力大无穷。
如若今之众人皆以私心面试,徒牟私利,侮他人之正,是以谓之焚他人并已于无形也!此类人物,终其一生活于痛苦之中,虽有所乐而不可谓之乐也。
故必以“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为诫,结其身旁。
身已洁,还需更其咎。
孔子曾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生而为人,有错是必然,然错而不能改之,无必为之愚也,然将错就错,终毁其一生者,甚是愚拙!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也皆也之;更也,人皆仰之。
”虽历经磨难,或受尽肌腐之痛,但能磨练心志,脱胎换骨,或更其性而成君子之名,何乐而不为也?更其咎,拨开云雾便可见蓝天。
(完整版)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完整版)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高中选修论语十则
(十)(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
孔子的学生,姓曾名 点,曾参的父亲。
即暮春,农历三月。 莫,通“暮”。
春天穿的单夹衣服。 歌唱。
人,童子六七人,欲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叹息。
在沂河边洗澡。 赞赏。
在舞雩台上吹吹风,舞雩, 鲁国当时的祭坛。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点)说:“到了暮春三月,春天的 衣服已经做好了(穿上),五六个成年人, 六七个少年,在沂水洗澡,在舞雩台上吹风, (然后)唱着歌回家。”孔夫子叹了口气说: “我赞赏曾点说的啊!”
在七年级上册第21课《<论语>六则》中,我们 学习了从《论语》中节选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 和个人修养的六则论语。请大家一起朗读。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 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5、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哉!”
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
(一)文题解说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论语>十则》是有关儒 家思想的修身之道的十则论语,是孔子在不同的 时间与弟子们的谈话记录,“论”就是编纂的意 思。这十则论语对儒家的做人标准,从理想追求 到道德行为,到人际关系,到艺术鉴赏,都有所 涉及。语录体指个人讲话或者两个以上人士对话 的辑录。中国古代,弟子记录老师的言论,常用 口语,因此沿称“语录”。语录体具有亲切、警 策、精辟的特点,可作为修身养性、励志为学的 凭借。“语录体”现在也指从文学家或思想家的 著述中,选录有优美警策之文辞或具裨益身心之 名言,编辑而成的作品。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
《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导语:《论语》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汉代成书。
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论语十则》原文翻译及注释,希望对你有帮助!1.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④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亦君子⑥乎?”(《学而⑦》)注释:①《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它以语录体、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②子:先生,指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Zōu)邑(yì)(现山东曲阜)人。
③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时,按时。
④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
乎,语气词。
说,通“悦” ,愉快。
⑤愠(yùn):生气,发怒。
⑥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⑦学而:和下文的“雍也”“述而”等都是《论语》的篇名。
篇名只是从各篇第一则语录中摘取两三个字而来,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2.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⑤乎?传⑦不习乎?”(《学而》)注释:①曾(Zēng)子:即曾参(shēn)(前505-436),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
孔子的学生。
②吾:人称代词,我。
③日,每天。
④三省(xǐng):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三,泛指多次。
省,自我检查,反省。
⑤为,替。
⑥信:真诚,诚实。
⑦传(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3.子曰:“吾十有五①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⑥矩⑦。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则原文及翻译论语十则(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又时常实践,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知道)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论语十则(二)【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论语十则(三)【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yǐ) 。
”(《为政》)【翻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论语十则(四)【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为政》)【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论语十则(五)【原文】子曰:“由,诲女(rǔ)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为政》)【翻译】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
”论语十则(六)【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里仁》)【翻译】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论语十则(七)【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翻译】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论语十则(八)【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翻译】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论语及翻译赏析
论语及翻译赏析论语十则及翻译赏析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解词:时:按时;说:同“悦”,愉快。
翻译: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赏析: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解词:故:旧的(知识);知:理解、领悟。
翻译: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解词: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翻译: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赏析: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解词:愠:恼恨。
翻译:孔于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
(那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赏析:这段说的是对待事物的正确态度。
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解词:耻:以……为羞耻翻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叫”文“呢?”孔子说:“他聪敏而又好学刁,并且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因此用‘文’做他的谥号。
”这里借回答于贡的问话,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学好问。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解词:识:记住;厌:满足;诲:教导。
翻译:这一则是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
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
“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
“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
《论语十则》的所有意思。
《论语十则》的所有意思。
《论语十则》是指《论语》中的十个重要条文或格言,这些条文是论语孔子思想的精髓,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政治等方面的意义。
下面是《论语十则》的意思解析:
1. 为政第三:这一章述说了孔子对于政治的理念,强调了政治人物应具备的品德和能力。
2. 学而第一:这一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以及从善教育的必要性,也强调了孟子的观点:“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
3. 子路第五:子路追随孔子学问而问道,孔子给出了对子路的鼓励和启示。
4. 述而第十三:这一章凸显了谦虚的重要性,人们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
5. 弟子规第十六:这一章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和师长应该起到榜样作用,以塑造孩子的品德和行为。
6. 先进第十五:这一章强调了人际关系与道德的重要性,诚实、宽容和正直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7. 虚谷第十六:这一章探讨了友谊和忠诚的主题,以及诚实和忠诚对于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8. 由管子第十九:这一章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的品德和领导能
力,领导者应以身作则,关心他人,服从道德。
9. 兑子第二十:这一章探讨了如何正确地实行仁义礼智诸美德,以及如何与人相处和解决问题。
10. 鲁哀公第二十二:这一章描述了鲁哀公和孔子的对话,强
调了君子应对于君主的忠诚,也强调了前期的心态调整和准备。
综上所述,《论语十则》所包含的内容涵盖了学问、政治、道德、家庭教育、人际关系、领导能力等多个领域,具有深厚的思想和哲学内涵。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劳施:张大;夸大..”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怀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安:安逸..怀:归依依孔安国说..”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说:“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9、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问怎样才能做到仁;孔子说:「对自己有节制言行合乎礼法便是仁了..一旦能克制私欲合乎礼法;天下人都会赞扬你是君子仁人了..达成仁德是全靠自己的;又怎能靠别人呢」颜渊问:「请问实行仁德的细目是怎样的..」孔子说:「不合礼法的不看;不合礼法的不听;不合礼法的不说;不合礼法的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明;但一定遵照这番话实行的」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对女色的迷恋;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老子五章翻译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道是可以阐述解说的;但并非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而有运动不息的那个大道..道名也是可以命名的;但并非等同于浑然一体;永恒存在;而有运动不息的道之名..无;天地的本初..由道而产生的万物;万物的本生..因此;从常无中;将以观察道的微妙;从常中有;将以观察道的边际..这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可以谓玄妙幽深..玄妙而又玄妙;正是天地变化的总源头..老子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于是就有了令人嫌恶的丑;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于是就有了反面的不善..所以;"有"与"无"相互突显;"难"与"易"相互促成;"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依而存;"音"与"声"相互陪衬;"前"与"后"相互照应——这些"名"相反而相成;迁延不居而不独立自足..因此;圣人从事于无所成名的事务;施行无须仗名立言的劝教;坦荡迎候万物的涌现与流变而不抵触畏避;生养了一切并不拘系自有;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事业并不矜居功名..就是因为他不矜居功名;所以他不会消逝..老子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译文抛弃贤圣权威及权威成见;人民可以得到更大的好处;抛弃仁、义等道德律则;人民将恢复他们的孝慈本性;抛弃技巧与厚利的助纣与诱引;盗贼将自动消失..不过;这三项措施作为治标之举;还不足以治本;所以;应把它们作为从属的措施并继之以更为基本的总体原则:表现纯真;持守混沌;减少私心杂欲..老子第七十八章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而莫能行..是以圣人云:爱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之不祥;是谓天下王..正言若反..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改变得了它..柔能胜过刚;弱能胜过强;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又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人常说:能承受全国的屈辱;才配作天下的君主;能承担全国的灾难;才配作天下的君王..确切的话语常常让人觉得不以为然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译文国家要小;人民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多用;使人民珍惜生命;不作长距离的迁移;虽有船只车辆;却没必要去乘坐;虽有兵器武备;却没必要去布阵打战..使天下回复到人民都结绳纪事的远古状态之中..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平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望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晋灵公不君译文原文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清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译文晋灵公不行国君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还从台上用弹弓射人;观看人们躲避弹丸来取乐..有一次厨子炖熊掌没有炖熟;灵公就杀死他;把尸体装在草筐里;命妇女用车装着尸体经过朝廷..赵盾和士季发现了厨子的手;追问厨子被杀的原因;并为这件事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土季说:“您进谏;如果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谁能接着进谏了..请让我先去吧;没有采纳;您再继续劝说..”士季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灵公假装没看见..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看了看他;说道:“我知道所犯的错误了;准备改正它..”士季叩头答道:“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却能改正;没有什么善事能比这个更大的了..诗经上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照这样说来;能够纠正错误的人是很少的..您能有始有终;那末国家就巩固了;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天子有没尽职的地方;只有仲山甫来弥补..意思是说过失是能够弥补的;您能弥补自己的过失;君位就丢不了啦..”原文犹不改..宦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癖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齐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译文晋灵公仍旧不改..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派鉏麑暗杀他..鉏麑清早赶去;看到卧室的门已打开了..赵盾已穿戴整齐准备上朝;由于时间还早;端坐在那里打瞌睡..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不忘记恭敬;真是百姓的主啊..杀害百姓的主;就是不忠;不履行国君的使命;就是不守信用..在这两者之间只要有一种;都不如死了..”便撞死在槐树上..原文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译文秋九月;晋灵公赐给赵盾酒喝;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攻杀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情况;快步走上堂去;说:“臣子侍奉国君饮酒;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接着扶赵盾下堂..晋灵公唤出那条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搏击猛犬;把它打死了..赵盾说:“不用人而使唤狗;即使凶猛;又顶得了什么”一面搏斗;一面退出宫门..提弥明为赵盾殉难..原文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译文当初;赵盾在首阳山打猎;在翳桑住了一晚..看见灵辄饿倒在地;问他得了什么病;灵辄回答说:“已经多日没有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灵辄留下一半食物不吃..问其原因;答道:“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这些东西送给她..”赵盾要他吃光;并给他预备一筐饭和肉;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甲士;却把戟掉过头来抵御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免于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饿汉呀..”问名字和住处;他没有告诉就走了..──接着赵盾也逃亡了..原文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译文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死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逃出国境的山界就回来了..太史董狐记载说:“赵盾弑其君..”并且把这条记载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不是这样..”太史回答说:“您是正卿;逃亡没有越过国境;回来后又不声讨叛贼;弑君的不是您又是谁”赵盾说:“唉诗经说:‘由于我怀念祖国;反而自己找来了忧患..’大概是说我吧”原文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译文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据法直书不隐讳..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为了记事的原则而承受恶名..可惜呀要是逃出了国境就可以免掉罪名了..”。
论语十则高中
论语十则高中引言:《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它收录了孔子及其门徒言行的记录,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
而其中十则格言被誉为“论语十则”,被广泛引用和推崇。
本文旨在探讨“论语十则”在高中教育中的价值和应用。
一、孝道篇:孝顺父母“孝顺”一词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化中被看作儒家精神的代表。
这一格言强调了尊敬父母的重要性,给后人提供了身教榜样和价值追求。
二、仁爱篇:待人接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格言主张待人友善,不因自己的利益而损害他人,具有普适性的价值观。
这一格言引导人们关注他人感受,注重人际交往的良好品质。
三、信义篇:信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这一格言主张人们要信守承诺,严格遵守诺言。
在现实生活中,不信守承诺的行为十分普遍,这一个格言给出了道德准则和约束力。
四、智慧篇:精于学问这一格言主张人们积极读书、充实自我,将学问应用于实践生活中,这对于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读书可以不仅可以为个人增长智慧和抵抗力,而且可以更好的融入和理解社会。
五、修身篇:自我反思“君子谋道,小人谋场”,这一格言强调了人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关注自己的内在修养和外在形象。
只有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六、诚信篇:守正不阿“君子不器”,这一格言表明了人的品行不应该受到物质和身份的制约,应该有自己的坚定立场和信念。
身为中华民族道德传承的实践者,诚信的价值观对于建设更美好的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七、雅量篇:包容和宽容“有德者,施于人也;有礼者,送于人也”,这一格言主张人们不仅应该有修养,还要展现出自己的品质。
面对不同的人和事,关注对方的感受和幸福感,时时刻刻用包容和宽容的心态。
八、友爱篇:人际互动“朋友之道,三分之一是谋”,这一格言强调了友谊的源头在于思想和行为的共享,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协调。
建立好的人际互动模式可以带来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九、忍耐篇:不易易理“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一格言主张人们应该培养面对生活反复和波折的恒心和耐心。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
高中论语十则翻译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到达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3、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4、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蔽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回、子路侍立在孔子身旁〔颜渊:名回,字子渊。
季路:名由,字子路或季路〕。
孔子说:“何不各自谈谈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将我的车马、衣服和朋友共同享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颜渊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好处[轻声]〔伐:夸耀〕,不宣扬自己的功绩〔施:张大,夸大〕。
”子路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
”孔子说:“使老人安享晚年;使平辈的人〔朋友〕信任我;年少的人得到关心〔安、信、怀:都作使动用,宾语‘之’分别指代‘老者’、‘朋友’、‘少者’。
安:安逸。
怀:归依[依孔安国说]〕。
”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说:“智者喜爱水,仁者喜爱山;智者好动,仁者好静;智者快乐,仁者长寿。
”7、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节突破
• (1)在这五则中,孔子关于学习的主
张有哪些,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讲的?
• (2)如何理解孔子“老者安乊,朋友
信乊,少者怀乊”的志向?
•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指的是不要以衣食住行等物质条件为
(1)在这五则中,孔子关于学习的主张有哪些, 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讲的?
意,应该在学问和道德上有更高的追求,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高山仰止,认识先贤
• • • • • 半部《论语》治天下 ——宋代赵普 天不生仲尼, 万古如长夜 ——《朱子语类》
检查预习
语录 《论语》是一部_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 门人 再传弟子 ___和_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 的言行录。内容上以教育为主,从中可以看出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处 中庸 孟子 世方法。宋儒把《论语》和《___》《__ 大学 _》《___》合称为“四书”。
• 2、谈谈并写写你理解的“仁礼”思想。 • 3、仿照感动中国栏目的颁奖词给孔子写个颁奖
词。
知乊为知乊,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
第四则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 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 朋友共敝乊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 “愿闻子乊志。”子曰:“老者安 乊,朋友信乊,少者怀乊。”
• 第五则
• 子曰:“知乊者不如好乊者,
好乊者不如乐乊者。”
合作讨论
• 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 • 迅速找出这五则语录中的重点词句
第一则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 好学也已。”
• 第二则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 第三则 • 子曰:“由,诲女知乊乎!
• 孔子希望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和谐发展。即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 废疾者皆有所养。”
拓展延伸,我谈经典
• 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某些社会现实,
就以上几则中的一则或某则中一两句话,谈谈自 己的感想和看法。
课后作业
• 1、推荐观看于丹《论语心得》,课外阅读《论
语》,了解孔子的其他教育思想。
• “敏于事而慎于言”指做事要勤勉说话要谨慎,要求大家言行 • “就有道而正”指要接近有道德的人来匡正自己,近朱者赤,
近智者明,近善者贤,要有择善而从之的意念,更要有不善而 改之的思想,从而修身养性,树己利人。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谦虚诚实,实事求是。
检查预习
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春秋末 年鲁国陬邑人, 儒 家学派创始人,思 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张 礼治 ,鼓 励人们 入世 ,即“出来做事”。 开 私人 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 三千 人,身通六艺者 七十二人。尝问 礼于老子,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聚徒讲学。五十岁摄鲁国相事,其后不 用,遂周游列国,六十八岁返鲁。卒于 周敬王四十一年,年七十三。孔子本人 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 • 十五志学:终身学习。三人言志:要有恒定的志向。
(2)如何理解孔子的“老者安乊,朋友信乊,少 者怀乊”的志向?
• 这是孔子的博爱精神——“仁”的体现。 • 仁,即“仁者人也” “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为仁”,仁是孔子提出的个人最基本的最高的 道德修养原则,既要心中仁爱,爱人如己,还 要以礼治来执行仁教。仁教是于人,于家,于 国意义重大的。
初读课文
• 1读准字音 • 2注意断句 • 3注意重点词
整体感知
•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
•
•
•
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hà o)学也 已。” (2)子曰:“吾十有(you4)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ju3)。” (3)子曰:“由!诲女(rǔ )知乊乎? 知(zhī) 乊为知(zhī)乊,不知(zhī)为不知(zhī),是 知(zhì )也 。” (4)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hé )各言尔 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bì ) 乊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乊志!”子曰:“老者安乊, 朋友信乊,少(shà o)者怀乊 。” (5)子曰:“知(zhī)乊者不如好(hà o)乊者, 好(hà o)乊者不如乐(lè )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