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兹华斯评论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是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文体风格在该时期的文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以下是华兹华斯文体风格的一些特点:
1.自然主义和感性表达:华兹华斯的诗歌强调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和情感的表达。
他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展现出对自然景色、
季节变化和人与自然的共鸣的敏感。
2.抒情主义:华兹华斯的诗歌充满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内心体验。
他倾向于表达个体内在的情感和情绪,强调诗人的主观感受。
3.对平凡生活的关注:华兹华斯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日常经验。
他赋予平凡的事物以诗意,强调简单而真实的生活场景。
4.对人类心灵和自由的关怀:华兹华斯关注人类内心的感受,探
讨人类心灵的深度。
他强调个体的内在自由,对社会和政治的
关切也贯穿于他的作品中。
5.使用自由诗体和口语风格:华兹华斯有时使用自由诗体,突破
传统的格律限制。
他还采用口语化的语言风格,使他的诗歌更
加接近日常口语表达,增强了亲近感。
6.对叙事和敘事诗的偏好:华兹华斯偏好使用叙事诗形式,讲述
个人或普通人的故事。
他的一些作品,如《追溯之诗》("The
Prelude")就是一部自传体叙事诗。
7.对意象的追求:华兹华斯注重意象的创造,通过生动而富有想
象力的描写,展现诗歌的视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自然和
人情景的美丽。
总体而言,华兹华斯的文体风格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诗人对情感、自然、人类心灵以及对人类普遍经验的独特关注。
威廉·华兹华斯—充满想象力和热情的诗歌大师
威廉·华兹华斯—充满想象力和热情的诗歌大师【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领军人物,在诗学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对诗歌的信仰和成就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
本文中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我作为一片孤云”最直接的展示了华兹华斯是如何将他的诗歌原则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的,尤其是华兹华斯在这首诗中如何利用他的想象力实现现实和强烈的情感相融合。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焦点声音。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诗歌领域的理论。
他认为“所有的好诗是自发的强大的感觉”,和诗歌源于“平静中集聚的情感”。
他诗歌的原则在他的民谣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原则的主体,在我看来是从日常生活中去选择故事和情景,来联系或描述它们,自始至终,在选择语言表达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人的口吻来表达,同时,给他们赋予一定色彩的想象,即普通的事情应该以不寻常的方式呈现给心灵,而且,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追踪他们的痕迹使得这些事件和情景更有趣,当然并不是招摇过市,只是我们的天性使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华兹华斯诗歌写作的设置原则有三个方面:素材上,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和事件;语言上,是普通人的话语和创作过程,将想象力融合于场景或事件中来描述与表达内在的心理状态。
这些原则有助于瓦解古典学派的英语诗歌的理论基础,拒绝强调耗尽了诗歌写作的强烈情感的形式主义和知识的方法,并激励新一代的诗人。
因此,序言抒情诗集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表现,而华兹华斯是英语现代诗歌之父。
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渴望爱的自然表达,许多评论家称他为“自然的崇拜者”。
他的东西可以穿透心脏,给读者自然的生命体验。
“我是一片孤云”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它可以带我们去他的诗意的信仰的核心。
它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佳选集诗之一。
因此,在下面,我将通过引用华兹华斯的诗学原则详细地分析这首诗。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首诗的主题。
名人谈诗的看法
名人谈诗的看法名人关于诗歌的看法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古以来一直被广泛地推崇和欣赏。
许多名人对于诗歌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评价。
他们的观点既有类似之处,也有不同的见解。
以下是一些名人关于诗歌的看法。
一、艾茲拉·庞德(Ezra Pound):诗歌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庞德认为,诗歌应该具有紧凑的语言和精确的意义,能够通过几个简短的词语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他强调诗歌的力量在于其能够超越常规语言的限制,打破传统的词语组合方式,以更自由、更直接的方式表达作者的真实感受。
二、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诗歌是情感的溢出。
他认为诗歌能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来表达人类内心深处的情感和体验。
华兹华斯主张通过对自然的直接观察和体验来获取灵感,并将这些情感转化为艺术作品。
他强调诗歌不仅是对外界的观察,更是对自我内心的反思和表达。
三、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诗歌是一种语言艺术,能够通过音乐和节奏来传达情感和意义。
弗罗斯特认为,诗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韵律和节奏的文学形式,能够唤起读者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他强调诗歌的语言应该具有朗朗上口的特点,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一种音乐的美感。
四、T·S·艾略特(T.S. Eliot):诗歌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能够超越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平庸。
他认为诗歌是一种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深刻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艾略特主张诗歌应该具有深度和复杂性,能够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反思。
他强调诗歌不仅仅是为了取悦读者,更是为了探索人类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五、鲁迅:诗歌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抗议。
鲁迅认为诗歌应该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揭示来唤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他强调诗歌应该具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综上所述,名人对于诗歌的看法各有千秋。
无论是强调诗歌的表达力、情感性,还是韵律、音乐性,亦或是思想性、社会意义,都体现了诗歌作为一种独特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广阔性。
论华兹华斯的悲情女性观
维普资讯
第2 2卷第 6期 20 年 l 06 2月
一
一
个人无意 识中, 是他独特女性 观形 成 的心灵起 点与动力 之源 。 然 而, 诗人并未沉湎于个人 的缺失 中, 尤其洞见 到时代 的缺 他 l 世 纪席卷 欧洲 的启 蒙 运动 以 “自由、 等 、 爱 ” 8 平 博 为具
、
悲情观 之心 理机 制
Hale Waihona Puke 在文明 的运作下人类所 失去的集体 的原初 精神。 无意识的缺失性情结是华兹华斯产生 悲情 女性观 的心理 失 , 机制 。纯真无邪的童年带着天 国的神光 , 是人生 的黄金 时期。 追求人文主义 的政 治理想 , 女性的 主体性被彻 底放 但 童年的美好还 在 于能深 切 地体 会母 爱 。童年 与母 性 息 息相 体内容 ,
摘 要: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自然诗人” 为“ 华兹华斯的女性观提供 了新的视 角, 华兹华斯的女性 观是悲情主义的演绎 , 由悲情而衍生的美感 、 快感及智慧为诗人挖掘灵魂的原始意 象提供 了思维向
度 , 其为 寻 求灵魂 的统 一和连 贯性 成 为 必要 与可 能。 使
关键词: 华兹华斯 ; 悲情女性观 ; 象; 具 内蕴 中图分类号:16 B 4 I0 ;8 文献标识码 : A
的常颜 ,请求她们给 予应有 的教诲 。[(7 童 的真实心理 主义的时代风 向中度量 到社 会心理 的严重倾 斜 , “ ” ]s 儿 P) 他认知 到 : 人
人格 中包 含 个性不仅潜存 于父母 精神 中 , 时还 是完 全不 可见 的集 体 因 格具有原始统一性 。人 生来 就 具有完 整 的精 神 , 有 集 素的组合物 。儿童 的无意识 心理是极 为深沉而古 老 的。大 自 着男性特征与女性特 征来 维 护着这 份 完整 。个 人是 这 样 , 然作 为母 亲的原型昭示着母 性的博爱情怀 。向大 自然靠拢 既 体亦如此 。女性 的 隐没造 成 社会 人 格 的缺损 与 分裂 。1 9世 那 是缺失性 个体经 验的行为 结果 , 又是沉 淀 于心 灵底层 的人 类 纪奉行 的唯理 主义 正对应 了极 端 的父权 制思 想 , 么 社会人 本能与经 验 遗存 的集 体无 意 识 的反 应 , 走 向人 类 的太 母 格在极力 张扬其男性 特征 的同时已失去 了固有 的多样性 与和 即
论华兹华斯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
论华兹华斯作品的语言风格分析作者:谢海彬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07期摘要:华兹华斯一生创作了许多诗歌佳作。
他的诗作一扫主流诗歌的沉闷气息,摈弃了旧体诗的生硬格式,在思想感情和语言形式上都力求解放。
本文就其语言风格进行简单的交流分析。
关键词:华兹华斯;山水田园;诗画;意象[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7-0-01威廉.华兹华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湖畔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作品内容丰富,多以湖光山色、田园风光和少年情怀为主。
他的语言风格清新质朴,开创了热情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
除了清新质朴之外,华兹华斯的语言风格还具有以下几点:一、从不吝惜对自然的赞美之情很多中国评论家在讨论华兹华斯的作品时,都将他与中国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相提并论。
在他们看来,王维对山水田园的描述,不但精细,而且传神。
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真挚而情切,而华兹华斯同样如此。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启蒙思想家们提出的“思想解放”、“返回自然”的口号深入人心,唤醒了民众的自我解放意识。
华兹华斯的作品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他认为:“好诗是强烈的感情的自发流淌,是知识的呼吸和心灵的颤抖。
”他告诉人们,要真正学会使用语言,至于如何使用语言,他说:“我通常选用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生活是艺术的土壤,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在表达时少些拘束并说出最淳朴有力的话。
”正是怀着这样的赤子之心,华兹华斯的诗作才能虽不事雕琢,却尽显风流,代表作有《咏水仙》、《早春谴句》、《给雏菊》、《湖乡夕阳》等。
下面,我们要赏析的作品,是华兹华斯的代表作《咏水仙》: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
突然我看见一大片鲜花,是金色的水仙遍地开放。
它们开在湖畔,开在树下,他们随风嬉舞,随风飘荡。
它们密集如银河的星星,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涌向远方仿佛无穷无尽;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咏水仙》是华兹华斯的一首抒情小诗。
对华兹华斯向自然延伸的生态意识诗歌的解读
对华兹华斯向自然延伸的生态意识诗歌的解读作者:胡希来源:《成才之路》2009年第34期摘要:华兹华斯其诗歌创作主题多以美丽的自然景观为依托,抒发个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反映英国工业革命后人们生活的困苦和资本主义的丑恶行径,提出以回归自然来解决问题。
生态问题已越发成为全球共同瞩目的焦点,各方为挽救生态环境尽其所能。
随着生态批评的出现和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评论界开始从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评价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
本文试从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代表华兹华斯的诗作入手,以其诗歌创作的思想文化根源和生态观为切入点,从而重新审视华兹华斯的生态叙事策略。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生态批评Abstract:Wordsworth’s poems nearly all based on the beautiful natural scenes, which can express his inspiration to the natural and can also reflect people’s miserable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upbraidingmovement that after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Ecological problem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world attention, all together to sa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re and more people reconcern the ecocriticism, the critics annalyzed W ordsworth’s poems through a new angle of the ecocriticism. This paper tries to treat Wordsworth's poems, the British romantic poets representing its poet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which can help us to reexamine Wordsworth's ecological narrative strategy.Keywords: Wordworth;Poem; Ecocriticism生态批评家们多从深层生态学、环境保护主义、自然的概念与描述、田园主义的再现、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觉醒等各个层面论述人与自然对立统一的关系,从而拓宽生态批评的视野。
华兹华斯(William Wo
1.华兹华斯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
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
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华兹华斯生于律师之家,曾就读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毕业后到欧洲旅行,在法国亲身领略了大革命的风暴。
1783年其父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Dorothy)则由外祖父母抚养。
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作伴。
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去法国,住在布卢瓦。
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
在布卢瓦他结识了许多温和派的吉伦特党人。
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
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
正在走投无路时,一位一直同情并钦佩他的老同学去世,留给他900英镑。
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
多萝西聪慧体贴,给他创造了创作的条件。
后来她也成为了诗人。
一直与他作伴,终身未嫁。
2. 《抒情歌谣集》(Lyrical Ballads)1798年,华兹华斯与柯勒律治将各自的诗歌合为一册,定名为《抒情歌谣集》。
但其中柯勒律治的诗仅有四首较短的诗和一篇长诗《老水手行》。
诗集中除了第一首(柯勒律治的《古舟子咏》)和最后一首(即《丁登寺》)外,并未包括两人最优秀的作品。
然而,历史证明,正是这部问世之初遭到苛评的诗集开创了一代诗风,成为英国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领域里的一座里程碑。
它摆脱了多数18世纪诗人所恪守的简洁、典雅、机智、明晰等古典主义的创作原则;在形式上摒弃了在蒲柏手里达到登峰造极地步并垄断了当时诗坛的英雄双韵体;在内容上则以平民百姓日常使用的语言描绘大自然的景色和处身于大自然中的人们的生活,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和沉思,开创了探索和发掘人的内心世界的现代诗风。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
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生态意识及其解读【摘要】英国著名浪漫主义作家华兹华斯以其丰富多彩的诗歌形式赢得了世界文坛和诗坛的一致好评。
他的诗歌中蕴含着鲜明的生态意识,深刻地探究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可谓是超前,早在环境学提出生态保护之前,他就认识到,人类如果只顾及短期利益而不注重生态保护,自然界的生物将迅速灭绝,人类的生存将受到威胁。
早期流行于欧洲的泛自然论对华兹华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他反对欧洲所谓的“城市文明”,提倡“回归自然”,他认为人类的希望是在自然而非社会文明。
他积极投身于法国革命,以实际行动为革命助威。
【关键词】华兹华斯;诗歌;自然生态意识十九世纪,英国诗坛闪现出一颗璀璨的巨星,他就是英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华兹华斯。
他对诗歌的创作有着自己的见解,认为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才是诗歌创作的源泉,他对十八世纪注重辞藻的诗歌类型持强烈的反对态度。
他认为诗人应该用真实的语言对生活中的情景和事物进行描绘。
中国文坛曾一度认为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有着强烈的消极思想。
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解读华兹华斯的作品时,才真切地感受到他的诗歌中那种丰富而强烈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对以前产生的看法和论调重新界定。
华兹华斯的诗歌作品,读之使人心旷神怡,自然安详。
细细品味华兹华斯的诗歌,会发现诗歌中散发着一种自然的魅力。
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力量是神秘而伟大的,自然之力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使人类的灵魂得到救赎。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诗人的情感与理性相互平衡又相互融合,使诗人的信仰得到了升华。
虽然在字数上和逻辑上,华兹华斯的诗歌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但是他诗歌中诚挚的情感、敏锐的目光、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却让无数的读者为其折服,倾倒。
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强烈的人与自然相互融合的自然主义思想,这种思想为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人类保护自然的决心和行动。
一、生态理论的阐述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态文学批评在美国兴起,并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论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悖论
关系, 以求探 索他们之问相互作用所产生 的悖论。
二 、 论在 华 兹 华 斯 诗 歌 中 的具 体 体 现 悖
育, 批评 家的愤怒直指他在 《 抒情 歌谣 集》 10 和 87年创 作 的
诗 中故意表现 出的朴 实” 。由此 , “ 我们 可 以认 为 , 华兹 华斯 的简朴语 言并不是一 以贯之 的, 而且他 的朴实也是 深邃
人复杂 的内心世 界 , 再现复 杂的社会生活 。华兹华斯诗 歌 中的悖论主要 包括悖论 式情 景 、 常理相悖 的悖论 和逻 辑 与
性悖论等 。 关键词 : 华兹华斯 ; 诗歌 ; 悖论 ; 欢乐 ; 智慧
中 图分 类 号 : 6 .7 I 10 2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4— 38 2 0 )3— 0 1 0 17 3 1 (0 9 0 07 — 3
存 的大 自然遭到极大 的破坏 , 贫富分化 的加剧使社会 动荡不
不 断 重 复 的 经 验 和 一 再 重 现 的 情 感 。 … ” 但是 , 兹华斯 华
诗歌中仍 然存 在悖 论 , 因为 “ 兹华 斯是 个 聪慧 之人 , 华 而且 还受过 高 等 教 育。他 是 位 学 识 渊 博 、 明 而 又 巧 智 的诗 聪 人 ” 。事 实上 , 他 的 同代 人 都 认 为他 受 过 良好 的教 “ “
术语 , 指的是表明上看上 去互相 对立 、 为矛盾 甚 至是非 常 互
荒谬 , 实际上是真实 的陈 述。IA 瑞恰 兹 (. . i ad , 但 .. IA Rc rs h
19 - 17 ) 《 8 3 9 9 在 科学 与诗》中揭示 了逻 辑性 悖 论 : 在诗 的 “ 看法下 的适合结论 , 并不 是合 于逻辑 的 , 也不是 由于逻辑 一
华兹华斯我孤独漫游像一朵流云
Ppt诗人生平威廉·华兹华斯(1770—1850)是英国湖畔派诗人的代表。
他的诗对英国的自然风光有崭新的写法。
他抛弃了神话的滥调和古典主义的迂回代用品,而寻找明确和传神的字眼来替英国的树林、草地、山河写生,从中表现出他的自然哲学。
1798年9月至1799年春,华兹华斯同多萝西去德国小住。
从1797至1807年他创作生命最旺盛的10年。
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
华兹华斯是“湖畔诗人”的领袖,在思想上有过大起大落——初期对法国大革命的热烈向往变成了后来遁迹于山水的自然崇拜,在诗艺上则实现了划时代的革新,以至有人称他为第一个现代诗人。
Ppt创作生涯于1798年出版,《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这段时间,华兹华斯写了许多以自然与人生关系为主题的诗歌,中心思想是大自然是人生欢乐和智慧的源。
《序曲》则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张:1798年出版,《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
两年后再版,华兹华斯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序中,华兹华斯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在他大量的诗歌中,一方面,他以青山绿水的自然风光,平民的高尚品格和质朴生活与城市的喧嚣、现实的丑恶相对照,从而抒发作者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另一方面,他又寄情山水,把对自然美的歌颂与哀怨悲观的情调糅为一体,希冀从大自然中寻觅安慰。
就艺术角度来说,华兹华斯的很多诗都显示出他是一位热情洋溢的抒情诗人,一位以诗当画,描绘英国优美自然风光的艺术大师。
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
他认为“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主张诗人“选用人们真正用的语言”来写“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而反对以18世纪格雷为代表的“诗歌词藻”。
他进而论述诗和诗人的崇高地位,认为“诗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它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护者,是支持者和维护者。
评论威廉-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旁》
评论威廉?华兹华斯的《丁登寺旁》本文对十八世纪末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代表作《丁登寺旁》进行了解读。
这是诗人1793年8月故地重游怀河河谷而作。
认为诗人在诗中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自己五年后旧地重游的感受,抒发了对现代的评价和未来的期望。
同时,对这首诗的内容、语言特色以及对诗人的思想影响做了简单的评述。
标签:记忆;自然;现实;浪漫主义1793年8月,23岁的华兹华斯曾独自徒步旅行,游历了风景秀丽的怀河(the Wye)河谷和古老的丁登寺(Tintern Abbey)。
五年之后偕其妹Dorothy重游故地,风景依旧,而诗人却意识到自己的感受与昔日已有所不同,于是发深远的幽思。
其中既有对少年时代的留恋缅怀,又有对现代的评价和对未来的期待,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人生恬然自适的静观态度与诗人对自然的渴求和信念完美地揉合在一起,使这首诗成为代表华兹华斯艺术风格与思想观念最典型的作品之一。
《丁登寺旁》是华兹华斯在浪漫主义时期所写。
华兹华斯的最伟大的诗歌大多写于1807年之前。
阅读这首诗时,你可以想象这个地方给你带来的想象中的世界,你最喜欢的地方,想像风景,颜色,气味,思想,安全和满足感。
这就是华兹华斯在《丁登寺旁》描写的情景。
丁登寺是华兹华斯年轻的时候去过的一个地方。
它改变了他的生活。
他长大了。
五年后他故地重游,这次他的妹妹和他一起分享了这令人心旷神怡的经历。
华兹华斯非常疼爱他的妹妹。
纵观他的一生,她是他忠实的陪伴,分享他的诗歌,帮助他的工作。
他说,现在他回来,他长大了。
他看到一个不同的丁登寺。
当前的景色和记忆中“心灵的画像“(61行)之间令人费解的差异让诗人产生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冥想,在其中诗人评论了他的过去,评估(通过他作为中介的妹妹)了现在,预测了未来,直到悄悄地回到了他的出发地点。
这首诗一开篇作者就声明五年过去了他又一次游览这一地区,感受到它的宁静,质朴的风景,听到潺潺的流水声。
他再次叙述了他看到的物体对他的影响:“陡峭的高耸的悬崖”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有了“更深入的隐居思想“,他靠在黑色的西卡莫树上,注视着村舍-田地和果园里的树,果子还是生的。
论威廉·华兹华斯诗歌中的“新自然观”
、
对 “ 自 然 观 ” 理 解 新 的
的滞 累。 比之 下 , 相 陶渊 明代 表 的“ 自然 观 ” 尚 新 崇 自然 与 人类 合 二为 一 , 精神 融 合 于运化 之 中 , 将 不 仅在 客 观形 式 上 .更 在 主观 意识 上 与大 自然合 为
一
中 国现代 历 史学 家 、 古典 文 学研 究 家 、 言 学 语 家陈 寅恪 曾在《 渊 明之思 想 与清淡 之 关 系》 陶 中提 出 “ 明之 思想 为 承袭 魏 晋清 淡演 变 之 结果 及 依 渊 据其 家世 信 仰道 教之 自然 说 而创 改 之新 自然 说 ” .
第2 4卷 第 3期
20 年 0 月 09 5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RN O E OU AL F YU YAN VO ATON ND T HN C L E E G C I AL A EC I AL CO L G
v 1 . o. No3 24
作者简介: 邱瑜毅( 9 9 , 湖南湘 乡人 , 1 7 _ 女, 一)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讲师:研究方 向: 英国文学。
9 6
岳 阳 职 业 技 术 பைடு நூலகம்学 院 学 报 水 仙 呵 . 在 心 目 中 闪 烁— — 便
第2 4卷
二 、 华 兹 华 斯 诗 歌 对 “ 自然 观 ” 反 映 新 的
Ma . 0 9 y20
论 威廉 ・ 兹华斯 诗歌 中的“ 自然 观 ’ 华 新 ’
邱 瑜 毅
( 江 财 经 学 院 外 国 语 学 院 ,浙 江 浙 杭 州 2 0 1 ) 10 8
摘 要 :著名 国学 家陈寅恪在评 价 中国古代 田园诗 人 、 辞赋 家、 文 家 陶渊明 时提 出 了“ 自然说 ” 散 新 的 观点 , 此基础 上 .新 自然观 ” 在 “ 的理论 逐渐 形成 , 并成 为众 多评论 家研 究 陶渊明 的标 签。无 独有偶 , 国湖 英
威廉·华兹华斯—充满想象力和热情的诗歌大师
威廉·华兹华斯—充满想象力和热情的诗歌大师【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领军人物,在诗学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对诗歌的信仰和成就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
本文中他最有代表性的诗“我作为一片孤云”最直接的展示了华兹华斯是如何将他的诗歌原则运用于自己的创作中的,尤其是华兹华斯在这首诗中如何利用他的想象力实现现实和强烈的情感相融合。
【关键词】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领军人物,是浪漫主义时期的焦点声音。
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诗歌领域的理论。
他认为“所有的好诗是自发的强大的感觉”,和诗歌源于“平静中集聚的情感”。
他诗歌的原则在他的民谣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原则的主体,在我看来是从日常生活中去选择故事和情景,来联系或描述它们,自始至终,在选择语言表达的时候尽可能的选择人的口吻来表达,同时,给他们赋予一定色彩的想象,即普通的事情应该以不寻常的方式呈现给心灵,而且,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追踪他们的痕迹使得这些事件和情景更有趣,当然并不是招摇过市,只是我们的天性使然。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华兹华斯诗歌写作的设置原则有三个方面:素材上,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场景和事件;语言上,是普通人的话语和创作过程,将想象力融合于场景或事件中来描述与表达内在的心理状态。
这些原则有助于瓦解古典学派的英语诗歌的理论基础,拒绝强调耗尽了诗歌写作的强烈情感的形式主义和知识的方法,并激励新一代的诗人。
因此,序言抒情诗集被认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运动的表现,而华兹华斯是英语现代诗歌之父。
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中渴望爱的自然表达,许多评论家称他为“自然的崇拜者”。
他的东西可以穿透心脏,给读者自然的生命体验。
“我是一片孤云”是大自然的杰作之一,它可以带我们去他的诗意的信仰的核心。
它也是英语文学中最佳选集诗之一。
因此,在下面,我将通过引用华兹华斯的诗学原则详细地分析这首诗。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首诗的主题。
如何理解华兹华斯诗歌中表达的孤独
《如何理解华兹华斯诗歌中表达的孤独》摘要:摘要: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许多诗歌中,都以孤独为基调,孤独也是其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诗歌鉴赏,然而,结合华兹华斯生活的时代背景可以发现,“孤独”是连接诗人和自然的纽带,也是诗人反抗当时工业文明的一种方式摘要:在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许多诗歌中,都以孤独为基调,孤独也是其诗歌中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本文将以其代表作《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序曲》《远游》为例,讨论在华兹华斯诗歌中所呈现的主题“孤独”,分析这一主题背后表达的思想,以期为华兹华斯的诗歌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孤独英国文学诗歌鉴赏孤独(solitude)无疑是华兹华斯的自然诗歌中一个高频词,也是其代表作《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咏水仙》)、《序曲》《远游》等诗歌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阅读过英文原诗的读者会发现,诗人常用的词是solitude,而非loneliness。
根据《柯林斯英汉双解大词典》,“solitude”一词指的是一种平和而愉快的孤独状态,而“loneliness”则指一种因无人作陪而感到郁闷不乐的孤独状态。
透过诗人的作品,不难发现华兹华斯本人常常赞美“孤独”,甚至极为享受这一状态。
然而,结合华兹华斯生活的时代背景可以发现,“孤独”是连接诗人和自然的纽带,也是诗人反抗当时工业文明的一种方式。
一、孤独的纽带作用《我好似一朵流云独自漫游》(《咏水仙》)是诗人威廉·华兹华斯最著名的诗歌之一。
透过此诗,可以发现孤独连接诗人和自然的纽带作用。
诗中的水仙花并非诗人实地赏花后即兴而作,而是在和妹妹多萝西在湖畔邂逅水仙花海的两年后,根据回忆创作而成。
从原诗首句“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在山丘和谷地上飘荡”,诗人自比为徜徉在大自然中的一朵云,到最后一句“于是我的心便涨满幸福/和水仙一同翩翩起舞”诗人在精神上与水仙欣然共舞,可发现虽然诗人并未真正置身于自然,但已在回忆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各大文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评价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创作的一部经典小说,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上流社会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精湛的文学技巧和深刻的社会批判而备受赞誉,吸引了众多文人的注意和评论。
以下是各大文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评价:1. 杰克·伦敦《了不起的盖茨比》一书写得相当出色,菲茨杰拉德的文字充满了热情和力量。
他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上流社会的描绘非常生动,通过盖茨比和其他人物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和虚伪。
这部小说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2. 埃德蒙·威尔逊菲茨杰拉德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创作出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杰作。
小说中对爱情、欲望、金钱、社会阶层等主题的探讨非常深刻,他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安排都非常巧妙,使得读者对作品无法自拔。
3. 托马斯·沃尔夫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可以说是美国现代文学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
他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批判和揭露,以及对人类欲望和梦想的探讨,都体现了他深刻的思想和对文学艺术的精湛驾驭。
4. 爱德华·华兹华斯《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情节紧凑,情感真挚,以及主题的深刻性,都使得这部小说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菲茨杰拉德对人性的洞察和呈现,使得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美国文学乃至全球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5. 弗兰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我最深刻的创作。
这部小说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被誉为美国文学的一部巅峰之作。
总结来看,各大文人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评价都非常高,他们一致认为这部小说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于美国文学乃至全球文学具有重要的地位。
菲茨杰拉德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精湛的文学技巧,创作出了这部不朽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因其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上流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和梦想的深刻思考而备受推崇,成为了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
威廉·华兹华斯
主要作品有: (1) 抒情诗:《抒情歌谣集》、 《丁登寺旁》 (2) 长诗: 《序曲》 (3) 自传体叙事诗 :《革命与独立》 (4)《不朽颂》 (5)《远足》
像群星在闪烁一片晶莹; 它们沿着海湾向前伸展, 通往远方仿佛无穷无尽; 一眼看去就有千朵万朵, 万花摇首舞得多么高兴。
粼粼湖波也在近旁欢跳, 却不如这水仙舞得轻俏; 诗人遇见这快乐的旅伴, 又怎能不感到欢欣雀跃进; 我久久凝视--却未领悟 这景象所给的精神至宝。 后来多少次我郁郁独卧,
感到百无聊赖心灵空漠; 这景象便在脑海中闪现, 多少次安慰过我的寂寞; 我的心又随水仙跳起舞来, 我的心又重新充满了欢乐。
3、华兹华斯关于自然的诗歌优美动人,他的这类诗歌的一个突出特 点就是--寓情于境,情景交融.这种风格的体现是作者通过对诗歌 的题材、诗歌所用的语言以及对诗歌所用的格律、诗体和作者 对诗歌词汇的选择体现出来的.
他不仅创立理论,而且本人就实践理论。
幸福呵,活在那个黎明之中, 年轻人更是如进天堂! ——《序曲》第十一章
主要特点
1、他说诗必须含有强烈的情感,这就排除了一切应景、游戏之作; 诗必须用平常而生动的真实语言写成,这就排除了“诗歌词藻” 与陈言套语;
2、华兹华斯的小诗清新,长诗清新而又深刻,一反新古典主义平板、 典雅的风格,开创了新鲜活泼的浪漫主义诗风。他的十四行诗 雄奇,他的《序曲》(1805)首创用韵文来写自传式的”一个诗人 的心灵的成长“,无论在内容和艺术上都开了一代新风。
他认为诗非等闲之物而是一切知识的开始和终结同人心一样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卫者不朽而诗人则是人性的最坚强的保卫者是支持者和维护者他所到之处都播下人的情谊和爱
评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
评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华兹华斯诗歌理论》华兹·华斯(Walter J.W. Benzing)是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心理学家、作家、诗人。
他出生于德国耶路撒冷,曾是一位心理学家和文化评论家,并致力于洞察诗歌的复杂性以及它如何被读者理解的知识。
2006年,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被哈莱姆·弗兰克(Haralambos Frank)等研究者提及。
诗歌理论是认识心理学中独立发展出来的一个理论,它拥有独特的方法,用于探寻诗歌写作、欣赏和分析,其目标是理解当代诗人以及古代作者创造诗歌的隐藏意义和思想,断言诗歌不仅具有情感和想象的特质,而且还具备物质的实质性。
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建立在文学分析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视觉符号、词语、句子、结构和大意等元素的统一性,诗歌的本质就在于它所暗喻的情感,而不是表达的内容。
在这种理论中,读者可以利用文学分析来品读诗歌,理解诗歌背后隐藏的情感,也就是将具体面表达转化为抽象化的思考,从而理解诗人的想法和深意。
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强调精神性和情感性,从而与文学评论把重点放在作品表面内容上强烈对比。
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以“文学符号”(literary symbol)为核心,指出文学符号能表达的不仅仅是“意义”,还是“情感”和“价值观”。
诗歌中的符号是可以被读解的,他强调了文学作品的内在结构,即其语言、形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审美价值。
华兹·华斯的诗歌理论可以说明在诗歌创作中,文学符号作用于读者的脑海深处,从而引起情绪,让读者在阅读期间有着特别的体验,例如愤怒、支持、憧憬等等。
这是因为,当文学符号被读取时,它们从客观形式被转换成个人情绪,由句子、单词、至全篇的重复和对比,使得读者能够动态解读诗句内涵,达到再现事物及概念的高处,以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反思引导读者走向理解。
华兹·华斯也将概念结构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强调文学作品不仅是一个概念体系,还牵涉到情感及情感现象,其中“概念”和“情感”密不可分,而读者就是通过了解情感来激发思想,以此来进行情感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
Comments on Wordsworth
1.Fame:
Wordsworth, Robert Southey and Coleridge became known as the lake poets.
Succeed Southey as Poet Laureate.
2.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s works:
He expressed the deepest aspirations of English Romanticism.
He showed his discontent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through describing natural things and imagination.
nguages:
His poetry was distinguished by the 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his language, which was spoken by the peasants who convey their feelings and emotions in simple and unelaborated.
3.Influenc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he has made is that he has not only started the modern poetry, the poetry of the growing inner self, but also changed the course of English poetry by using ordinary speech of the language and by advocating a return to nature.
4.criticism:
His later writings were full of mysticism and many of them unreadable.
文档:
Fame:
Wordsworth, Robert Southey and Coleridge became known as the lake poets. Furthermore, he succeeded Southey as Poet Laure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s works:
Wordsworth w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he romantic poets, who expressed the deepest aspirations of English Romanticism. He saw nature and man with new eyes. He showed his discontent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through describing natural things and imagination. He expressed his idealism. His whole work was an attempt to convey that new vision.
Languages:
His poetry was distinguished by the simplicity and purity of his language, which was spoken by the peasants who convey their feelings and emotions in simple and unelaborated. Hi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etical creation started from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social reality under capitalism and he hinted at the thought of “back to nature” and “back to the patriarchal system of the old time.”
Influenc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ribution he has made is that he has not only started the modern
poetry, the poetry of the growing inner self, but also changed the course of English poetry by using ordinary speech of the language and by advocating a return to nature.
Criticism:
After all, his poetic talent obviously declined with his living in total seclusion and his turning more and more conservative in thought in his later period. His later writings were full of mysticism and many of them unread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