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
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
1973年12月颁发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
2021/3/27
CHENLI
3
创建阶段(1979年——1988年)
法律法规及重要文件
1978年国家颁布了新宪法,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 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1990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的决定》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环境 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
199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 大对策》
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可持续发展方面的 综合性文件《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 与发展白皮书》
这次会议是环境管理认识上的一次重大飞跃。
2021/3/27
CHENLI
6
发展阶段(1989年——1995年)
重要会议
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巴西里约热内卢 1993年,国家环保局与国家经贸委联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
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 1995年12月,全国环境保护厅局长会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
机构: 1979年3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成都成立 1980年2月,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在太原市成立 1980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 1984年5月,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并将原国务院环境 保护领导小组撤消,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称环境保护局。 1984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理的国 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预防和控制污染,保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加强环境管理,维护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的方针,即优先预防,综合治理,依法管理,公众参与的原则。
第三条国家主管人民及其有关部门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方针,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
第二章环境基本原则第四条环境污染预防优先原则:预防环境污染是环境管理的首要任务。
第五条环境综合治理原则:综合治理各类污染物和各类污染源是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基本途径。
第六条法律保护原则:依法保护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权益。
第七条公众参与原则:公众有权参与环境保护决策的制定、宣传、评议、监督。
第八条污染者负责原则:任何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环境污染行为均应当依法承担责任。
第三章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容量第九条国家制定和发布环境质量标准,分类确定环境质量目标,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第十条国家确定和发布环境容量,合理利用环境资源,保持生态平衡。
第四章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一条较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开发利用和重大政策、规划、环境管理措施等活动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按照规定的程序对其环境影响进行审查。
第十二条环境影响评价应当由国家或者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进行。
第十三条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包括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环境影响报告的审查和公众的参与。
第五章大气污染防治第十四条大气污染防治应当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主要措施,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推行节能减排。
第十五条大气污染源应当依法取得环境保护许可证。
...---附件:1. 环境质量标准附件一2. 环境容量指标附件二3.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模板附件三法律名词及注释:1. 环境污染预防优先:指在环境管理中,预防环境污染是首要任务,并且优先于治理。
2. 环境综合治理:指对各类污染物和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的行为。
3. 环境权益: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环境保护方面所享有的权利。
环境管理学(第三版-叶文虎)期末要点整理
环境管理学复习内容整理第一章绪论1.环境问题P1一切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环境结构或状态的变化,均应称为环境问题。
(狭义)2.中国环境管理的任务P14-16[(四)为目的,非任务]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为:转变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基本观念,调整人类社会直接和间接作用于自然环境的社会行为,控制人类社会与环境系统构成的“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动,进而更好地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需求。
(一)转变环境观念;(二)调整环境行为;(三)控制“环境-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3.环境管理的主体与对象P17-25一、政府(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政府在政府、企业和公众三大社会行为主体中,政府是整个社会行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同时它是各国利益冲突的协调者和发言人。
政府能否妥善处理政府、企业、公众的利益关系,促进保护环境的行动,对环境管理其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作为环境管理的主体的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制定恰当的环境发展战略,设置必要的专门环境保护机构,制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具体的环境目标、环境规划、环境政策制度,提供公共环境信息和服务,开展环境教育,以及在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国际社会中,参与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管理等。
(二) 作为环境管理对象的政府要防止和减轻政府行为造成和引发环境问题,主要应考虑三个方面。
第一是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要建立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程序,中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好的开端。
第二是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公众能否通过各种途径对政府的决策和操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具有最根本和决定性的意义。
第三是政府决策的法制化。
特别是要不折不扣地遵守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二、企业(一)作为环境管理主体的企业对企业而言,环境管理一词本质上是一种“环境经营”的含义。
从环境经营角度看,企业环境管理第一层次的要求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主动遵守政府的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和公众的环境要求,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第二层次的要求,是要承担包括环境在内的企业社会责任。
环境规划与管理4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排污收费 排污费管理
23
排污收费
排污收费对象: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排污收费的范围
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征收排污费。对机动车、飞机、船舶等流动 污染源暂时不征收废气排污费;
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征收排污费。若超标排放污染物,加倍征收 排污费;
若没有符合环境保护标准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或处置设施、场所, 征收固体废物排污费;若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的,征收危险废物排污费;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法》……
自然保护法
《草原法》、《水法》、《水土保持法》、《野生动物保护 法》、《矿产资源法》、《渔业法》……
环境行政管理法
通过制定法规的形式对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职权、行政管理 程序、行政管理制度,以及行政处罚程序等作出规定。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 例》、《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环境标准管理办法》、《环 境统计管理暂行办法》……
2
第二节 中国环境管理体系
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 中国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环境管理的制度体系 中国环境管理的机构体系
3
一、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和政策体系
4
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
1972年,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 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
1984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 理的国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 保护部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1998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职能配置、 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设置正部级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总局内共设置10个职能司(厅)。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环境保护是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也在积极致力于环境保护工作。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是在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基础上形成的,旨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以下将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进行探讨。
一、基本方针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修复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一方针强调了资源利用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并重,注重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基本方针立足于我国国情和实际,对于解决当前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基本政策1.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我国坚持以法律为基础,依法管理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环境法律法规建设,提高环境立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完善法律制度,加强法律执行和监管力度,形成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以确保环境保护政策的切实执行。
2. 推进环境监测与评估加强环境监测与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和监测体系,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强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对涉及环境的重大工程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3. 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加强环境管理,推动企事业单位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局面。
4.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鼓励和支持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广节能环保技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减少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5.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和交流,加强国际合作机制建设,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和条约的制定和实施,推动国际环保标准的制定和统一,推动全球环境治理的进程,促进全球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确立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指导着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
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中国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针政策。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认识与理解。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环境保护的背景与意义、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政策实施的困境和解决方案。
二:环境保护的背景与意义1.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流失、水资源短缺等全球环境问题逐渐引起全球关注,并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2.中国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亟需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三:中国环境保护的现状1.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是当前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2.生态破坏问题森林退化、湿地消失和生物多样性流失等生态破坏问题在中国也日益严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四: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的主要内容1.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要加强环境监测与数据收集,完善环境管理体系,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鼓励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强环境法律与监管加强环境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环境监管的有效性。
4.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加大环境宣传和教育力度,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共同推动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
五:政策实施的困境和解决方案1.实施成本高、难度大部分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成本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需要加大投资力度,鼓励企业和公众积极参与。
2.法律制度不健全环境法律制度仍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确保环境保护政策的有效实施。
3.监管力量薄弱目前的环境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需要加强监管机构建设,提高环境监管的水平和效率。
六:附件1.相关数据统计表格2.政策文件全文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全面推行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
中国的环境管理体系与制度
2
❖ 法律法创规及建重阶要段文件(1979年——1988年)
1978年国家颁布了新宪法,宪法规定:“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 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1979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
1981年5月,国家计委、建委、经委、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联合颁发 了《基本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1974年12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
❖ 行动:
1973年8月,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 三十二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 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1973年11月,国务院批转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若干规 定(试行草案) 》。(第一个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规 )
4
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1983年12月
❖ 党和政府明确宣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 提出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 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 益统一”的战略方针
❖ 确定了符合国情的三大环境政策
❖ 会议明确提出了把强化环境管理作为环保工作的中心环 节,实现了思想认识和工作方式上的重大转变。
3
❖ 重要会议 1979年3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召开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 1982年8月,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在北京召开。 1983年12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 机构: 1979年3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在成都成立 1980年2月,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在太原市成立 1980年,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成立 1984年5月,国务院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 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并将原国务院环境 保护领导小组撤消,其办公室并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称环境保护局。 1984年底,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升格为部委归口管理的国 家局,对外称国家环境保护局。 198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将国家环境保护局从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独立出来,成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国环境管理的方针、政策与制度
(二)1983年—1996年
1983年12月,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 环境保护为基本国策; 提出三同步、三统一的环境战略方针; 制定了三项基本环境保护政策—预防为主、防治
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向全国人民、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不仅认识到存在环境 污染,且已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而且有决心去治理污染。 会议作出了环境问题“现在就抓,为时不晚”的明确结论。
审议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 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32字环境 保护方针。
1989年4月,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新的环境管理 制度和措施,使环境管理走上规范化轨道。
1992年, 制定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提出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
《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确定 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
1993年10月,召开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会议,提出 了推行清洁生产、实施全过程控制的工业污染防治对策。
2.“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
经济体制改革后出现了新的环境问题,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 的关系如何?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三同步、三统一” 的方针。迄今为止一直指导着我国环境保护实践的基本方 针。
三同步: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前提, 预防为主)、同步实施(关键)、同步发展(目的);
国家还制定了若干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和环 境管理条例、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产业、行业政策、 技术政策、经济和技术法规及履行国际公约的措施和对策。
(三)1996年—现在
1996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做出了《关于环 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的环境保护目标、任务和措施。 启动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 实施33211计划(三河、三湖、两区、一市、一海),提出污染治 理与生态保护工程— 环境保护进入新的阶段。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管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417课程名称:环境管理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Management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54学分:3适用对象:环境科学专业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资源化、噪声污染控制工程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是系统地介绍环境管理学基本理论、环境管理的思想、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树立大系统观念—大环境管理思想;介绍环境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不同领域环境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使学生真正体会环境管理在解决环境问题和协调环境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领域环境管理的具体内容、原则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环境管理的行政、法律、技术、经济和宣传教育等手段正确地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研究环境管理的原理、制度和实施。
通过《环境管理》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思想、原则和方法,熟悉本专业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战略思想、环境保护方针、政策以及环境管理对策与措施有较系统和深刻的认识。
教学中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站在理论的高度来认识中国的环境管理实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从宏观和微观管理的两个层面上解决环境管理中“管什么”和“怎么管”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各领域的环境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一)目的与要求1.明确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清和掌握宏观与微观两种环境管理的区别;2.了解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3.明确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环境管理的涵义1.主要内容环境管理的含义;环境管理的发展过程;环境管理的内容和特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发展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理解环境管理的微观和宏观含义;了解环境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二节环境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论1.主要内容环境管理的手段;环境管理的方法论。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2.新五项制度
“新五项”制度是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 考核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排污申报登记 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污染限 期治理制度。
(三)环境管理政策手段的发展趋势
1.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的发展趋势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快速 发展时期,经济社会面貌和形势日新月异。在这种 新形势下,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快速前进, 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也处在一个不断调整、丰富 和完善过程之中。一些新的理论,如可持续发展、 生态建设、循环经济、环境安全,及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等多种环境保护思想、理论及国家社会发 展理念正在产生着重要影响。
(四)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1992年,中国政府批准成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 合作委员会(简称国合会)。
国合会是一个高级国际咨询机构,国合会的主席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领导担任。
国合会的主要职责是针对中国环发领域重大而紧 迫的关键问题提出政策建议并进行政策示范和项 目示范。
(五)地方环境管理机构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在环境管理上 实行的是由联邦政府制定基本政策法规和排 放标准,并由州政府负责实施的管理体制。 联邦政府设有专门的环境质量委员会和国家 环境保护局,对全国的环境问题进行统一的 管理;联邦其它各部门设有相应的环境保护 机构,分管其业务范围内的环境保护工作。 各州政府也都设有环境保护专门机构,负责 制定和执行本州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标 准等。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是正部级单办公厅规划与财务司政策法规司科技标准司行政体制与人事司兼宣传教育司主要领导简介领导讲话政务公开公文环保信息工作动态环保大事记社会表彰新闻发布环境要闻宣传教育专题报道环境规划重点工程环境状况公报三峡公报环境监测环境统计中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公报环境经济政策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法律法规规章法规释义重要讲话法制建设环境行政许可总局简介机构职能公务员管理双重管理人事政策法规人力资源离退休干部直属单位管理环境保护标准项目管理科技规划政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环保产品资质管理清洁生产环保产业园区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环保产品认证iso14000国家示范区环境标志循环经济环境科普相关文件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实用技术与示范工程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资格污染控制司大气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机动车城考公约协调33211工程模范城市总量控制计划中国保护臭氧行动环境友好企业重点流域国际合作饮用水源保护相关法规海洋环境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工作进展水污染控制工业污染防治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实用技术与示范工程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资格自然生态司生态保护自然保护区物种管理生态示范区农村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物安全管理动植物生态功能保护区有机食品管理相关文件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实用技术与示范工程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注册环保工程师职业资格核安全管理司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核电厂研究堆核承压设备核燃料设施放射性废物核技术利用辐射环境政策法规核安全刊物安全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司环境影响审查三同时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综合信息规划环评环境监察局监察机构环境执法排污收费监察信息交流中心生态监察国际合作司多边合作双边合作区域合作履约动态合作项目国合会环境与贸易国际环境公约交流中心生态监察三国务院其他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部门机构国务院所属的综合部门资源管理部门和工业部门中也设立环境保护机构负责相应的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政策
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政策[英]阿拉斯戴尔麦克比恩 著 李平 摘译 英刊《世界经济》2007年第2期发表了英国兰开斯特大学管理学院阿拉斯戴尔麦克比恩(A lasdair Mac Bean)教授所撰写的题为《中国的环境:问题与政策》的文章。
文章指出了中国所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及其严重性,分析了中国在环境保护上所存在的各种障碍和问题,并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经济的快速增长不可能不对环境造成破坏。
这是所有工业化国家的经历。
中国也不例外。
中国目前的增长趋势对环境的影响也威胁着它自身的未来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同时也是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
因此,中国控制环境破坏的前景必定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的极大关注。
中国保护环境的手段如果没有重大的变化和改进,环境保护的前景将会很黯淡。
中国的发展将难以持续下去,给中国和其他国家带来的破坏将会很严重。
很难评价这种改善的前景。
虽然中央政府的改进意愿明确无疑,但执行仍然是个难题。
成功的前景在哪里?在当前环境破坏的趋势下,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有没有一些建设性举措来解决环境破坏给中国人民的健康、生命和生活带来的威胁?一、中国环境的主要问题今天,水资源短缺对中国来说可能是最棘手的难题。
在过去,中国南方一直有洪水问题,但在最近,即使在南方也发生过干旱。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中国北方长期存在的问题,现在日趋增加的水资源需求和多年的水资源污染又正在加剧这一问题。
农业、酿造、造纸、纺织和化学品等产业是耗水大户,但其他许多制造产业在生产或冷却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水,当然水电站也需要足够的持续水流才能维持电力生产。
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可能使中国的经济陷于瘫痪。
河流水流量减少和湖泊水位下降加剧了污染物的浓度。
七大流域的70%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在农村,三分之一的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
100多个城市缺水,并且其中一半被认为严重缺水。
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差不多是2000立方米,相比之下,世界人均淡水资源将近6500立方米。
环境保护方针与政策
用人均的概念使人产生一种危机感,节 约能源和资源就会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人是不能进步 的,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国家是不 能发展的,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 族是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
2、中国的环境状况
中国环境的总体形势表现为:以城市为 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急剧向农 村蔓延;以农业为中心的生态破坏范围 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概括为:局部有所控制,总体还在 恶化,前景令人担忧。
淮河流域水污染的民谣:
50-60年代淘米洗菜 70年代水质变坏 80年代鱼虾绝代 90年代洗马桶盖
河流
2007年,七大水系197条河流407个重点监测断面, 197条河 流407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 面比例分别为49.9%、26.5%和23.6%。其中,珠江、长江 总体水质良好,松花江为轻度污染,黄河、淮河为中度 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
湖泊
28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 足Ⅱ类水质的2个,占 7.1%;Ⅲ类的6个,占21.4%;Ⅳ 类的4个,占14.3%;Ⅴ类的5 个,占17.9%;劣Ⅴ类的11个, 占39.3%。主要污染指标为 总氮和总磷。在监测的26 个湖(库)中,重度富营养 的2个,占7.7%;中度富营养 的3个,占11.5%;轻度富营养 的9个,占34.6%。
二、“三同步、三统一”方针
--我国环境事业的总政策
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环境保护与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 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
这一指导方针是对32字方针的重大发展, 是环境管理思想与理论的重大进步,体 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指明了解决我 国环境问题的正确途径,同时也为制定 我国的环境政策奠定了基础。
最新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最新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最新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引言环境保护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国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本文将介绍最新中国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制度。
环境保护的方针1. 绿色发展方针:中国坚持绿色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 生态文明方针: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目标,通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3. 全面依法治理方针:中国推行全面依法治国,强调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提高环境执法的效果和力度。
环境保护的政策1. 大气污染治理政策: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大气污染,包括限制工业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实施车辆尾气治理等。
2. 水污染治理政策:中国致力于水污染治理,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推动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3. 土壤污染防治政策: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中国制定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并实施土壤环境保护行动计划。
环境保护的制度1. 环境监测制度:中国建立了环境监测网络,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环境状况,为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评估制度:在重大项目建设前,中国要求进行环境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决策依据,并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3. 环境治理责任制度:中国鼓励企业、政府、公民等各方共同参与环境治理,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明确各方的环境保护责任和义务。
结论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制度的不断完善,推动了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注:本文主要内容为虚拟智能自动,如需详细了解最新中国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制度,请参阅相关官方文件和报道。
中国环境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管理制度引言环境保护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而环境管理制度则是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环境管理制度对于全球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立法、执法与监管、政策与措施等方面展开阐述,以便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一、环境管理制度的立法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的出台,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正式迈入了法治化轨道。
在此之后,中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覆盖了空气、水、土壤等各个环境领域。
这些法律法规为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法治保障。
除了环境保护法之外,中国还出台了一系列环境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行政许可法》、《环境统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建设提供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
同时,中国还通过修改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不断完善环境管理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保护需求。
二、环境管理制度的执法与监管在法律基础的支撑下,中国的环境管理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完善,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执法与监管体制的建设。
首先,中国设立了国家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设立了环境保护部门,负责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环境管理工作的落实。
在执法与监管方面,中国建立了严格的环境执法体系,合并执法力量和资源,着力解决环境执法“雁过拔毛”、“拨款过节”和因地制宜、分专业执法机构之所以不利于对生态环境进行全面保护。
同时,中国还建立了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通过监测和评估,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情况,为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三、环境管理制度的政策与措施除了立法和执法监管外,中国环境管理制度的政策与措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如推行“大气十条”、实施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推行节能减排政策等,这些政策与措施,提高了环境管理的效果。
第三章 环境管理体制
二、机构
政府级别 机构组成 职能 一是为总统提供环境 政策方面的咨询;二 是协调各行政部门有 关环境方面的活动 主管全国环保工作
环境质量委员会 (The Council on 联邦政府 Environmental Quality) 的环保机 国家环保局 构
商业部、内政部、劳 联邦政府其他有关部门 工部、运输部、核管 的环保机构 理委员会等 环境质量委员会 环境保护局 在美国环保中占重要 地位,大多环保法律 的实施都授权给合格 的州环保机构
(3).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环境资源保护中生态环境保护是其重要内容,也 是环境保护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 (4). 控制核与辐射安全 (control the security of nuclear and radiation) 控制核和辐射安全是我国环境保护机构的重要职 责。经过十几年的核与辐射安全评审和监督工作 实践,我国已初步建立了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监督 管理体系,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培养了 一批技术力量较强的核与辐射安全技术队伍,取 得了相应的经验,并在监督核设施、执行核安全 法规的过程中得到了实际锻炼。
1. 总体职能 (general functions) (1). 控制主要工业污染物 (main industrail wastes) 排放总 量 由于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具有外部性 (externality) 特征, 国家必须宏观调控才能取得治理绩效,所以控制主要污 染物排放总量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机构的重要职责。 (2). 改善城市、地区的环境质量 (environmental quality) 城市地区的环境质量表现为地区性的公共物品 (public goods) 特征,因此城市地区的环境质量是地区环保部门 的重要职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讨论
环 境 质 量
后治理
环境标准 经济水平
先污染
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讨论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先污染、后治理的理论依据?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在《2000中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出,‚EKC如果是不可避免 的规律,就应利用此曲线对全国以及各省、市的环境 污染走势进行预测预报,从而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出
1实行谁污染谁治理政策的主要内容
明确经济行为主体的环境责任
环境责任者的认定 污染者付费、开发者保护、利用者补偿、破坏者恢复
解决环境保护的资金问题
这一政策的新内涵: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谁利用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
进一步的趋势:谁治理谁获益
2谁污染谁治理政策或污染者负担的问题?
污染者没有经济能力赔偿或负担怎么办?
‚三同步‛方针的解 释 ━ 三同步的前提是同步规划,实际上是预防为
主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要求把环境保护作为
国家发展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计划阶段
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 整体同时考虑。 ━ 三同步的关键是同步实施,实质是将经济建 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作为一个系统整体
纳入实施过程,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运用各
二、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 谁污染谁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
(一)预防为主的政策
1政策思想 把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实
施在经济开发和建设过程之前或之中,从根本
上消除环境间题得以产生的根源,大大减轻事 后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所要付出的沉重代价。 预防为主政策的关键,是转变‚先污染、 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环境保护方法。
第三章 中国环境保护(管理) 的基本方针和政策
第一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方针 第二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第三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单项政策
《环境管理学》的上课内容
环境管理的社会实践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 理论+案例
涉及部分环境评价、规 划、系统工程、及环境 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
环境管理学的理念 环境管理学的技术和方法
2贯彻预防为主政策的主要内容
按照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把环境保护纳入到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进行综合平衡,这是
从宏观层次上贯彻预防为主的环境政策的先决条件。 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相结合, 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 层次上贯彻预防为主环境政策的根本保证。 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格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这是从微观层次上贯彻预防为主环境政策的关键。
人民‛ 的方针,简称三十二字方针。
三十二字方针的历史地位
在1973年的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被 确定为环境保护的指导方针
写进了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文件:《关于
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
写进了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
法(试行)》
三十二字方针的评述 ━ 是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和早期环境立法的基 本指导思想,是对当时环境保护工作的原 则、方向、主要方面和问题的高度概括。 ━ 是中国70年代所制定的环境管理政策和制 度的基本指导方针,其它环境保护和管理 的规定和办法,是这一方针的具体化和延 伸。 ━ 基本正确,符合当时的中国国情,在 1973~1983年间,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环境保护思想和战略的三个阶段
一、1950-1970年代 把环境问题当作一个技术问题,以治理污染为主要 管理手段的阶段 经济优先发展战略 二、1980-1990年代 把环境问题当作经济问题,以经济刺激为主要管理 手段的阶段 均衡发展战略或协调发展战略 三、1992年之后 把环境问题当作一个发展问题,以协调经济发展与 环境保护关系为主要管理手段的阶段 可持续发展战略
长江 黄河 珠江 松花江 淮河 海河 辽河 总体
71.8 22.7 78.8 7.3 18.6 21.5 29.8 37.7
17.5 38.6 12.1 73.2 40.7 24.6 29.7 32
10.7 38.7 9.1 19.5 40.7 53.9 40.5 30.3
七 大 水 系 综 合 污 染 指 数 比 较 和 七 大 水 系 水 质 类 别
二、1980年代‚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 背景: ━ 进入1980年代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 重大变化 ━ 包括环境保护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进行 重大改革 ━ 对环境问题认识的深化,较多地从经济 与环境相互协调的观点考察环境问题
‚ 三同步、三统一‛的方针的内容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了 ‚三同步、三统一 ‛的环境保护战略方针。 在国家计划的统一指导下,环境保护与 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 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统一。 这也是至今指导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基 本方针。
进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三效益‛统一。
对于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的新论述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环境保护目标 ━ 环境保护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各项事业 的可持续发展。做好环保工作利在当代,惠及子 孙。 ━ 环境也是生产力。
━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 中华民族的复兴。 ━ 重建西部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
保护环境,生态平衡是保证粮食自给的基本前提; 制止环境恶化,改善环境质量,是促进经济持续发 展的重要条件; 创建一个适宜的、健全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是 ‚四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远近结合统筹兼顾,既要看到今天又要想到后代是 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
摘自《我们需要一场变革》
一个问题:与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 略相比,环境保护还能不能称得上是基 本国策?不管是与不是,环境保护工作 者应该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做些什么?
3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讨论
195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 (S.Kuznets)在其对收入差异的研究中发现,人均收入 的差异具有随着经济的增长表现出先逐渐加大、后逐渐 缩小的规律,两者之间呈被称之为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 型分布。
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古斯曼(Grossman)和克鲁格
个地方摔一跤?
(二)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
谁污染谁治理的政策思想是:治理污染,保护环
境是生产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由污染产生的损
害以及治理污染所需要的费用,都必须由污染者承担 和补偿,从而使外部不经济性内化到企业的生产中去。 1970年代初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日本 环境政策中的‚污染者负担‛作为一项经济原则提出 后,被世界上许多国家采取。中国‚谁污染谁治理‛ 政策也从这一原则引申而来。
曲格平,1984
环境保护成为基本国策的原因(之二)
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环境破坏=资源破坏
是由中国的环境状况决定的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关所有公民
是由国际履约责任决定的
《蒙特利尔议定书》、《生物多样性公约》等
全国地表水供水水源地水质类别比例图
七大水系省界断 面水质类别
七大水系水质类别比例(%) 水系名称 Ⅰ~Ⅲ类 Ⅳ~Ⅴ类 劣Ⅴ类
第二节
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
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基本政策
预防为主
谁污染谁治理
强化环境管理
一、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确立
1970年代以前没有‚环境保护‛的概念,只提
出了水土保持、森林保护、劳动保护与环境卫生等 相关政策措施。 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提出了环境 保护是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战略任务则一项基本国
企业破产、无力偿还、恶意拖欠:煤炭企业
政府对自己造成的污染采取漠视态度 污染者确实没有能力赔偿 污染或损害后果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无法弥补 建立环境超级基金,引入环境保险,一个探索中
的作法?
(三)强化环境管理的政策
三大政策中,核心是强化环境管理 是具有中国特色。 强化环境管理政策提出的背景,是基于当时的两 个重要事实:
的里程碑,也成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转折点和环境
政策发展的新起点。 认真准备和积极参与这次会议,使中国政府认识 到了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制定国家环境保护 的基本方针。
三十二字方针的内容
1972年,我国出席人类环境会议的代表提 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
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
基础环境科学:自然、社会和人文科学
什么是基本方针?什么是基本政策?什么是基本战略?
战略和思想
基本方针
基本政策
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是体现环境保护战略和思
想,将环境保护的战略与思想、将环境保护的理论 与实践联接为一个有机整体的桥梁,是实现一定历 史时期环境保护任务和目标和行动准则和指南。
简言之,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是环境保护战略 和思想的进一步具体化。
━ 没有足够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治理污染
━ 现有的许多环境问题是因为管理不善造成
实行强化环境管理政策的主要措施
━ 加强环境立法和执法 ━ 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机构 ━ 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基本方针的一个小结
与环境保护管理的思想和战略密切相关 是思想和战略在中国国家层次上的具体体现 经历了三个阶段 三十二字方针、三同步三统一方针、1992年后新阶段 正在经历着重要的变革 在可持续发展新形势下,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方针不断 地丰富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生态建设、清洁生产、 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安全等多种环境保护思想和理论 正在对基本方针产生重要的影响。
比较充分地体现了1980年代提出的环境保护与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和思想,也初步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