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肉的组成和性质
![肉的组成和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d3aaed9afd0a79563c1e728f.png)
Only confines to heart
骨 骼 肌 结 构
Epimysium-外膜 Perimysium-肌束膜 Endomysium-肌内膜 Muscle bundle-肌束 Muscle fiber-肌纤维 Myofibril-肌原纤维 Myofilament-肌丝 Sarcolemma-肌纤维膜 Sarcomere-肌节
的光 肌学 肉显 微微 观镜 结和 构电 图子 显 微 镜 下
肌 节 的 显 微 结 构
2、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一般占肌肉组织的9.0%~13.0%,其
含量和肉的嫩度有密切关系。结缔组织中的主要
纤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网状纤维,但以前
两者为主。
胶原纤维:是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纤维成分。胶原纤维 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抗拉力,而弹性较差。它的化学成分是
胶原蛋白
网状纤维:网状纤维主要由Ⅲ型胶原蛋白构成。性质稳定, 耐酸、碱、酶的作用,经常与脂类、糖类结合存在。 弹性纤维:弹性纤维富于弹性而韧性差,与胶原纤维交织 在一起,使疏松结缔组织既有韧性又有弹性。弹性纤维是
由弹性蛋白构成,弹性较强,但强度不及胶原蛋白,其抗
断力仅为胶原蛋白的1/10。
网 状 纤 维 的 变 化 示 意 图
4、骨组织
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的。 骨质根据构造的致密程度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
成年动物黄骨髓含量较多,主要是脂类成分。
将骨骼粉碎可以制成骨粉,作为饲料添加剂,
此外还可熬出骨油和骨胶。利用超微粒粉碎机制成
骨泥,是肉制品的良好添加剂,也可用作其他食品 以强化钙和磷。
第三章 肉的化学组成及加工特性201801
![第三章 肉的化学组成及加工特性201801](https://img.taocdn.com/s3/m/e4f749502e3f5727a5e962d8.png)
分和基质组成,但不同的是其基质已被钙化;
-很坚硬,起着支撑机体和保护器官的作用 -钙、镁、钠等元素离子的贮存组织。
骨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
• 骨质根据构造的致密程度分为密质骨和松质骨。 • 按形状又分为管状骨、扁平骨和不规则骨。 • 在管状骨的骨髓腔及其它骨的松质层孔隙内充 满着骨髓。
þ 含量:成年动物骨骼含量比较恒定, 变 动幅度较小。 猪 骨约占胴体的5%~9% 牛 15%~20% 羊 8%~17% 兔 12%~15% 鸡 8%~17%
þ 成分: l 水分 占40%~50% l 胶原蛋白 占20%~30% l 无机质 占20%,主要是钙和磷 þ 用途:骨粉、骨油、骨胶和骨泥(肉制 品添加剂)
超细骨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四节
一、水分
肉的化学组成
(含水量与组织状态、品质和风味有关)
二、蛋白质 三、脂肪 四、浸出物 五、维生素 六、矿物质 七、影响因素
五、维生素
• B族维生素;VA(肝脏)
• 肉是磷的良好来源。 • 肉的钙含量较低,而钾和钠几乎全部存在于软组 织及体液之中。 • 钾和钠与细胞膜通透性有关,可提高肉的保水性。
七、影响因素 (P46-47)
1.动物种类 (肌红蛋白的含量) 2.年龄:(烤乳猪)风味 3.部位:背最长肌(表P47) 4.其他 1)营养状况,大理石纹;2)品种,硬度; 3)性别,异味)
结缔组织的主要结构蛋白, 筋腱的主要组成成分,也 是软骨和骨骼的组成成分 之一。
图 原胶原蛋白分子结构及胶原蛋白纤丝的生成
2.交联(Cross-Link)
胶原蛋白分子特定结构形成的; 整齐地排列于纤维分子之间的共价化学键。 如果没有交联,胶原蛋白将失去力学强度,可溶解 于中性盐溶液。 年龄增加,肉的嫩度下降??
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9f87db6f01dc281e43af00c.png)
《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标准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畜产品加工技术课程代码:067009课程类型:职业核心课程学分:2计划学时:34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二、课程定位畜产品加工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
该课程以“培养学生有关肉品和蛋品保鲜、肉制品和蛋制品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意识”为教学目标。
学生在学习了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加工原理与技术、食品保藏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上,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及后续顶岗实习等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通过课程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畜产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适宜的加工工艺及创新加工的方法。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从事畜产品加工的科研、开发及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打下基础。
(二)具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达到以下目标:①肉、蛋品质鉴定与检验能力②肉、蛋保鲜的处理能力③典型畜产品的生产能力(腌腊制品、干肉制品、酱卤制品、熏烤制品、香肠、发酵制品、油炸制品、肉类罐头等)④畜产资源利用及新产品的开发能力2、知识目标①了解畜禽肉、蛋的商品特点;②熟悉和掌握畜产品加工的主要途径和基本方法;③掌握肉品和蛋品保鲜技术要求和操作要点;④熟悉和掌握肉制品和蛋制品加工及综合开发利用的基本原理,基本工艺流程和加工关键技术。
3、职业素质目标①培养学生热爱畜产品加工行业相关工作,自觉执行相关食品法律法规的意识和素质,以及从业者必备的职业道德;②培养学生具备畜产的商品意识、贮藏加工的产业化意识;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团结协作、社会交往等综合职业素质。
四、课程学习设计理念和思路(一)课程设计理念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依据畜产品加工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等方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2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2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c4bc085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ad.png)
2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肉是动物的肌肉组织,在生物学中被称为肌肉纤维。
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可以根据不同动物种类和肌肉部位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整体层面、细胞层面和化学成分层面对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进行详细阐述。
整体层面:从整体层面上看,肉是由肌肉纤维束和结缔组织组成的。
肌肉纤维束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肉纤维构成,而结缔组织则连接并支持纤维束。
整体上,肉的颜色、纹理和结构取决于动物的品种、饲养方式、年龄和肌肉的使用程度。
细胞层面:肉的细胞层面主要由肌肉纤维构成。
肌肉纤维是由肌原纤维进一步组成的。
肌原纤维是由肌纤维母细胞融合而成的多核肌肉细胞。
肌原纤维中包含许多蛋白质纤维,如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这些蛋白质纤维能够通过肌纤维的收缩和松弛来产生肌肉的运动。
化学成分:肉的化学成分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组成。
1.水:水是肉中最主要的成分,约占肉的70%到75%。
水的含量决定了肉的质地和滋味。
3.脂肪:肉中的脂肪含量决定了其口感、风味和储存稳定性。
脂肪是自然肉香的主要载体,它含有丰富的能量和脂溶性维生素。
肉中的脂肪主要以肌间脂肪和肌内脂肪的形式存在。
4.矿物质:肉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铁、锌、镁、钾、磷等。
这些矿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骨骼健康和酶活性等都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肉中还含有维生素、氨基酸、核酸和一些其他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胆固醇、胆碱等。
总结起来,肉的组织结构主要由肌肉纤维束和结缔组织构成,化学成分包括水、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
了解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肉的特性和营养价值,还可以指导我们在烹饪和储存肉类食品时的处理和操作。
肉的结构与特性
![肉的结构与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8ac4207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03.png)
肉中的维生素与矿物质
肉类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B6、 叶酸等水溶性维生素以及铁、锌、钙 等矿物质。
这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人体正常生 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如铁和锌是维 持正常免疫功能和生长发育的重要元 素,钙则有助于骨骼健康。
05 肉的食用与加工
肉的烹饪方式
烤肉
煮肉
烤肉是最常见的烹饪方式之一,通过将肉 放在火炉或烤箱中加热,使肉表面形成一 层脆皮,内部保持多汁。
肉类中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如钙、磷、铁、锌等, 这些矿物质对人体的健康也有重要作用。
03 肉的感官特性
肉的色泽
新鲜肉
01
色泽鲜艳,呈红色或粉红色。
老肉
02
色泽暗淡,呈深红色或暗红色。
不新鲜肉
03
色泽发黑或出现斑点。
肉的质地与口感
新鲜肉
质地柔软,有一定的弹性 和肉汁。口感鲜嫩,易于 咀嚼。
老肉
质地较硬,缺乏弹性。口 感粗糙,不易咀嚼。
肉的结构与特性
目录
• 肉的基本结构 • 肉的化学特性 • 肉的感官特性 • 肉的营养价值 • 肉的食用与加工
01 肉的基本结构
肉的组织结构
01
02
03
04
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是肉的主要组成部分 ,负责提供肉的运动功能。
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将肌肉纤维束连接在 一起,形成肌肉束,进而形成
肌肉。
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分布在肌肉和结缔组 织之间,为肉提供一定的保护
肉中的脂肪主要存在于肌间脂肪 和皮下脂肪中,其中肌间脂肪对
肉质的影响更为显著。
不同种类的肉中脂肪的含量和组 成也有所不同,例如肥瘦相间的 牛肉中脂肪含量较高,且含有较
食品工艺学概论
![食品工艺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a2eb25c752d380eb63946d53.png)
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维生素、含氮物质、 色素物质、单宁、糖苷类、矿物质、芳香 物质、酶类
二、 果蔬原料及预处理
•果蔬加工对原料的要求 •果蔬加工前处理
1.原料的选别、分级 2.原料的清洗 3.果蔬的去皮 4. 原料的修整、切分、破碎 5.烫漂(预煮) 6.原料的抽空处理 7.工序间的护色 8.保藏 9.浆状半成品的大罐无菌保藏
六、 蔬菜腌渍
•蔬菜腌渍品的种类 •腌渍品为什么能保存 •泡菜的加工工艺 •腌渍品的保绿与保脆
七、果蔬速冻保藏
•冷冻保藏原理 •速冻蔬菜的加工工艺 •速冻的方法及设备 •速冻果蔬的贮藏 •解冻
本篇的基本概念
漂烫、无菌保藏、糖制、干制、 蔬菜的腌制、 速冻、护色
第四篇 面食制品加工技术
•原辅材料 •面包 •糕点
《食品工艺学》串讲
肉制品加工内容:
•肉制品加工的基础知识 •腌腊制品 •冷却肉和冷冻肉 •灌肠制品工的基础知识
(一) 肉用畜禽的屠宰加工 1.候宰管理 2.屠宰工艺
(二) 肉的形态学 1. 肉的概念 2.肉的组织结构(四大组织)
(三) 肉的理化性质 1. 肉的化学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 2. 肉的物理性质(肉的持水性、颜色、嫩
•牛乳的组成(水分和乳固体的比例 7:1) •牛乳成分的化学性质
水分、乳脂肪、乳糖、乳蛋白质(酪蛋白的性 质)、矿物质
•乳的物理性质(乳的酸度)
二、饮用乳的生产
•消毒鲜乳的概念 •原料乳验收与预处理
•全脂消毒牛乳的生产
均质、杀菌、冷却、灌装和冷藏
三、 冰淇淋的生产
•冰淇淋混合料的标准组成 •工艺流程 •成品冰淇淋的主要指标和
一、原辅材料
第一章--肉品原料学
![第一章--肉品原料学](https://img.taocdn.com/s3/m/17e95903fe4733687f21aa46.png)
2020/5/9
44
(二)影响肉成熟的因素
1、物理因素
• 温度 (43 ℃时24 h即完成成熟 )、电刺激、机械作用
2、化学因素
• pH
3、生物学因素
• 肌球蛋白 • 肌动蛋白 • 肌动球蛋白
2020/5/9
肌动蛋白 肌球蛋白
26
2、肌浆中的蛋白质
• 肌浆的概念
指在肌纤维细胞中环绕并渗透到肌原纤维的液 体和悬浮于其中的各种有机物以及亚细胞结构
• 肌溶蛋白 • 肌红蛋白
2020/5/9
27
3、基质中的蛋白质
• 基质的概念 • 肌肉组织磨碎之后在高浓度的中性盐溶液中
2020/5/9
50
2020/5/9
51
2020/5/9
52
二、肉的味质
• 肉的味质即风味,包括滋味 和气味两个方面。
2020/5/9
53
三、肉的持水力和结着性
• 肉的持水力也叫保水性或系水力,是指肉 在贮藏和加工过程中保持自身水分及外加 水分的能力。
• 结着性是指肉能连结其他物质而形成具有 弹力制品的能力,可通过一些物理手段反 映其强弱,表现在抗拉种、抗破裂的能力 大小。
• 肉内蛋白酶可以促进软化。用微生物酶和植物酶也 可使固有硬度和尸僵硬度减小。目前国内外常用的 是木瓜酶。木瓜酶的作用最适温度≥50 ℃,低温时 也有作用。
2020/5/9
45
(三)成熟对肉质量的影响
1 、持水性的变化
• pH值在5.5左右时水合率为40%~50%;最大尸僵期 以后pH值为5.6~5.8,水合率可达60%。
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853886eb7cd184254a353510.png)
白、肌红蛋白、肌球蛋白X、肌粒蛋白和肌浆酶等。
• 主要功能--参与肌细胞中的物质代谢。
1. 肌红蛋白
肌红蛋白是一种复合性的色素蛋白质,由一分子的珠蛋白 和一个血色素结合而成,为肌肉呈现红色的主要成分,分 子量17,000,等电点6.78。
• 光线较暗的区域称为暗带(A带),光 线较亮的区域称为明带(I带)。I带的 中央有一条暗线,称为“Z-线”,它 将I带从中间分为左右两半;A带的中 央也有一条暗线称“M-线”,将A带 分为左右两半。在M-线附近有一颜色 较浅的区域,称为“H区”。
• 把两个相邻Z-线间的肌原纤维称为肌 节, 肌节是肌原纤维的重复构造单位,也 是肌肉收缩、松驰交替发生的基本单 位。
• 溶酶体, 内含有多种能消化细胞和细胞内容物的酶。
• 肌质网,相当于普通细胞中的滑面内质网,呈管 状和囊状,交织于肌原 纤维之间。
(四)肌细胞核
• 骨骼肌纤维为多核细胞,但因其长度变化大,所 以每条肌纤维所含核的数目不定,一条几厘米的 肌纤维可能有数百个核。核呈椭圆形,位于肌纤 维的周边,紧贴在肌纤维膜下,呈有规则的分布, 核长约5μm。
2.肌浆酶
• 肌浆中还存在大量可溶性肌浆酶,其中糖酵解酶占2/3以 上。
• 白肌纤维中糖酵解酶含量比红肌纤维多5倍,这是因为白 肌纤维主要依靠无氧的糖酵解产生能量,而红肌纤维则以 氧化产生能量,所以红肌纤维糖酵解酶含量少,而肌红蛋 白、乳酸脱氢酶含量高。
水分 占40%~50% 胶原蛋白 占20%~30% 无机质 占20%,主要是钙和磷
用途:骨粉.骨油和骨胶,骨泥
超细骨粉
第四节 肉的化学组成
肉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和品质
![肉的化学组成、组织结构和品质](https://img.taocdn.com/s3/m/7537d433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9.png)
第三节 肉的品质
3、影响肉颜色的外部因素 (1)环境中的氧含量:氧分压越高,越有利于氧合,颜色越鲜
红;氧分压越低,越有利于氧化,颜色越暗。
肌红蛋白(紫色)
氧合肌红蛋白 (鲜红色)
氧化/少量氧 还原
高铁肌红蛋白 (褐色)
情况、加热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生牛肉、猪肉没有特殊气味,羊肉膻味,狗肉、鱼肉腥味; 饲喂鱼粉、豆粕、蚕饼等饲料会影响畜禽肉的气味。
第三节 肉的品质
三、肉的风味 4、影响肉风味的因素
因素 年龄 脂肪 氧化 性别 细菌繁殖 腌制
影响 年龄越大,风味越浓 风味的主要来源之一 高温下氧化产生香味,低温下产生酸败味 未去势公猪,有强烈异味;公羊膻腥味较重
第三节 肉的品质
3、影响肉颜色的外部因素 (2)湿度:湿度大,肉表层有水
气层,氧化速度慢。 (3)微生物:微生物繁殖,消耗
氧气,肉色暗。 (4)温度:温度升高,微生物繁
殖,加快Mb氧化。 (5)pH:动物宰后肌肉pH下降,
匀速下降,肉色正常;下降过快,肉 色灰白。肌糖原含量过低,肌肉终pH 偏高,肉色较深,反之则产生酸肉。
因素 物种 性别 体制、年龄 pH 饲养管理 屠宰
影响 兔肉持水性最好,其余依次为猪肉、牛肉、羊肉、禽肉、马肉
去势牛持水性>成年牛>母牛 体重、年龄增加,持水性下降
pH在5.4时,持水性最低 低营养水平或低蛋白日粮降低肌肉持水性 刚屠宰后的肉持水性高,宰前应激降低持水性
常见畜禽肉的化学组成
名称 肥猪肉 瘦猪肉
牛肉 羊肉
水分(%)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畜产品加工第三章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
![畜产品加工第三章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https://img.taocdn.com/s3/m/51ba2cab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8e.png)
畜产品加工第三章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肉的组织结构是指组成肉的细胞和组织的排列和结构特点。
肌肉是构成肉类的主要组织,主要由肌纤维束、肌肉纤维和肌肉细胞组成。
肌纤维束是由多束肌纤维组成,每束肌纤维都有一定大小和长度的肌肉纤维。
肌肉纤维是由肌肉细胞构成的最小单位,每个肌肉纤维都有自己的细胞膜和细胞器。
肌肉细胞内有许多细胞器,如肌纤维、肌原纤维和肌纤维溶酶体等。
肌原纤维是肌肉细胞内的重要结构,由肌球蛋白和肌原纤维支持物质组成。
肌纤维溶酶体是肌肉细胞内的一种特殊细胞器,参与对肌肉组织的降解和剥离。
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对于肉制品加工具有重要的影响。
肌肉纤维束的大小和排列方式会影响肉的质地和口感,大部分的肌肉纤维束在加工过程中会发生收缩和变形,从而导致肉的变硬和变嫩。
肉中的蛋白质是肉制品加工中重要的功能性成分,通过加工过程可以发挥不同的功能,如增加肉制品的弹性、保水性和稳定性等。
肉中的脂肪含量和脂肪组织的分布会影响肉的口感和风味,丰富的脂肪可以赋予肉制品丰满的口感和香味。
综上所述,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对于肉类加工和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了解肉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可以为肉制品加工提供理论指导,保证肉制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肉的组织结构.
![肉的组织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73431d1479563c1ec4da7112.png)
要起支持作用和连接作用,并赋予肉以韧性和伸
缩性。结缔组织除了细胞成分和基质外,主要是
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四)骨组织
骨和软骨也是肉的组成部分,畜禽体内骨与 净肉的质量比可决定肉的食用价值,而该价值与 骨质量成反比。随着家畜年龄增长和脂肪增加, 骨组织所占比例相对减少。
上述四种组织中,肌肉组织和脂肪组织是肉
的营养价值之所在,这两部分占全肉比例愈大,
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愈高,质量愈好。结缔组织
和骨组织,人们难与吸收,占比例愈大,肉质量
愈低。
第5讲 肉的冷加工
一、肉的组织结构
从结构学的观点来看,肉是由各种组织(肌
肉组织、脂肪组织、骨骼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
的。各种组织在肉中的数量和比例因动物的种类
、性别、年龄、饲养方法、饲养条件和用途的不
同而异常。
(一)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是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所占比例 大,而且也是最有食用价值的部分。肉用品种肌肉组 织含量较多,肥育的畜禽较未经肥育的含量为低,幼 年与老年,公畜与母畜之间也有差异。
肌肉组织的基本单元是肌纤维,它是一个由 一层外膜即肌纤维包起来的多核圆柱形细胞。一
簇簇的肌纤维集合成肌纤维束,这种肌纤维束又
包在结缔组织即肌外膜内,一块肌肉是由许多这
样的肌纤维束被结缔组织联合在一起的。
(二)脂肪组织
脂肪组织存在于畜禽身体各部分,是由脂肪
细胞聚集而成,常被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小
叶。板油中结缔组织量少,网油中结缔组织多。
脂肪细胞内除脂肪内容物外,尚有少量的细胞质
分布在脂肪内容物的表面。
肉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肉的组成与理化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1eae760c312b3169a451a4c9.png)
(1)脂肪氧化;蛋白质、核酸、糖的降解;美拉德 反应等 (2)“滋味”:甜、咸、酸、苦、鲜 (3)“香味”:芳香物质 (4)影响肉品风味的因素(畜种、年龄、性别、脂 肪含量、饲料等)
知 山 知 水 树 木 树人
三、肉的物理特性
肉的嫩度 所谓肉的嫩度,是指肉入口咀嚼(或切割)时所需的 剪切力,反映肉类制品柔软、多汁和易于被嚼烂的 程度。 影响因素主要是结缔组织的含量与性质及肌原纤维 蛋白的化学结构状态,包括动物的种类、品种、性 别、年龄、营养状况等因素
28
25
硬脂酸
20
13
25
油酸
42
46
39
亚油酸
2
10
4
亚麻酸
0.5
0.7
0.5
花生四烯酸 0.1
2
1.5
知 山 知 水 树 木 树人
4、矿物质
肉类中的无机盐的总量一般在0.8%~1.2%之间 肉中钙的含量不高,钾、磷含量较高 肉类中存在的铁主要为血红素形式的铁,肝、 肾和瘦肉的含铁量较丰富,利用率也较高
第二章 肉的组成与理化特性
掌握肉的组织结构 掌握脂肪组织、骨组织点 了解肉的主要化学成分
知 山 知 水 树 木 树人
一、肉的组织结构
从食品加工的角度可将动物机体粗略的分成肌肉 组织、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和骨组织四部分。
其构造、性质和含量影响肉的质量、加工用途 受动物种类、性别、年龄和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 正常情况下的比例大致:肌肉组织50%~60%,脂
肪组织20%~30%,结缔组织9%~15%,骨骼 15%~22%。
知 山 知 水 树 木 树人
一、肉的组织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二条很长的肽链相互盘旋构成,二条肽链各形 成一盘旋的头部。在尾部有数条轻链 。
肌球蛋白的形状很像“豆芽”,全长为140nm, 其中头部20nm,尾部120nm;头部的直径为5nm, 尾部直径2mm。
S2
S1 木瓜蛋白酶
LMM 胰蛋白酶
HMM
HMM:重酶解肌球蛋白(Heavy meromyosin),与肌动蛋白及 ATP酶结合。 LMM:轻酶解肌球蛋白(Light meromyosin),盐溶性,具有流 动双折射现象,具有一定的刚度。 S1具有ATP酶的活性,Ca 可以激活其活性,并具有和肌动蛋白 结合的特点,S2 是惰性的具有一定的伸缩摆动能力,构成肌球 蛋白的颈部。
四、骨组织
骨组织是肉的次要成分,食用价值和商品价 值较低,在运输和贮藏时要消耗一定能源。 成年动物骨骼的含量比较恒定,变动幅度较 小。猪骨约占胴体的5%~9%,牛占15%~ 20%,羊占8%~17%,兔占12%~15%,鸡 占8%~17%。 骨的结构和组成——课本P39自学。
第二节 肉的化学成分
肌纤维的种类
通常肌纤维根据其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分为红 肌纤维、白肌纤维和中间型纤维三类。有些 肌肉全部由红肌纤维或全部由白肌纤维构成, 如猪的半腱肌主要由红肌纤维构成。但大多 数肉用家畜的肌肉是由两种或三种肌纤维混 合而成。
红色、白色和中间型肌纤维的构造、功能及 代谢特性等均不相同,其主要的差异列于表 1-3-1(P36)。 从表中的特性可以看出,红肌纤维的供能方 式主要是有氧代谢,因此,只要有氧气供应 就不易疲乏,这表现在红肌纤维的收缩缓慢 而持久。白肌纤维的供能以糖元酵解为主。
二、蛋白质
肌肉中除水分外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约占18%~ 20%,占肉中固形物的80%,肌肉中的蛋白质按照
其所存在于肌肉组织上位臵的不同,可分为三类:
肌原纤维蛋白质 (Myofibrillar proteins):盐溶性蛋白
肌浆蛋白 (Sarcoplasmic proteins):水溶性蛋白
肌节
我们把二个相邻Z线间的肌原纤维单位称为肌 节(Sarcomere),它包括一个完整的A带和 二个位于A带二边的半I带。
粗丝和细丝
肌原纤维的横切面可见大小不同的点有序排列。 这些点实际上是肌原丝(myofilament),又称肌 微丝。 肌原丝可分为粗肌原丝(thick-myofilament,简称 粗 丝 ) 和 细 肌 原 丝 ( thin-myofilament , 简 称 细 丝)。 由于粗丝和细丝的排列,从而形成了在显微镜下 观察时所见的明暗相间的条纹,即横纹。
<1 <1 <1 <1 <1 <1 <1 <1 <1
1、肌球蛋白(myosin)
肌球蛋白是肌肉中含量最高也是最重要的蛋白 质,约占肌肉总蛋白质的三分之一,占肌原纤 维蛋白质的50%~55%。 肌球蛋白是粗丝的主要成分,构成肌节的A带。 肌肉中的肌球蛋白可以用高离子强度的缓冲液 如0.3M KCl/0.15M磷酸盐缓冲液抽提出来。 肌球蛋白的分子量为470 000~510 000。
(二)肌肉的微观结构
1.肌纤维(Muscle fiber) 2.肌膜(Sarolemma)
3.肌原纤维(Myofibrils)
4.肌浆(Sarcoplasm)
5.肌细胞核
1、肌纤维(Muscle fiber)
和其它组织一样,肌肉组织也是由细胞构成 的,但肌细胞是一种相当特殊化的细胞,呈 长线状、不分枝、二端逐渐尖细,因此也叫 肌 纤 维 。 直 径 为 10 ~ 100μm , 长 度 为 1 ~ 40mm,最长可达100mm。溶解性:微溶于水,可溶解在离子强度为0.2 的盐溶液中。
② 具有流动双折射现象:说明肌球蛋白分子本 身是不对称的;在暗带发现双折射,说明肌 球蛋白是暗带的构成成分。
③ 具有ATP酶的活性:可使ATP分解产生能量, 说明其与运动有关。
④ 能与肌动蛋白结合形成肌动球蛋白.
一、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在组织学上可分为三类
骨骼肌:骨骼肌因以各种构形附着于骨骼而得名, 但也有些附着于韧带、筋膜、软骨和皮肤而 间接附着于骨骼,如大皮肌。骨骼肌与心肌 因其在显微镜下观察有明暗相间的条纹,因 而又被称为横纹肌。 平滑肌 心肌
(一)肌肉的宏观结构
肌纤维→初级肌束→次级肌束→肌肉 Musclefiber fiber bundle muscle ↑ ↑ ↑ 肌内膜 肌束膜 肌外膜 endomysium perimysium epimysium (connective tissue)
水分活度反映了水分与肉品结合的强弱及被微生 物利用的有效性,各种食品都有一定的Aw值。 新鲜肉为0.97~0.98,鱼为0.98~0.99,红肠为 0.96左右,干肠为0.65~0.85。 一般而言,细菌生长的Aw 下限为0.94,酵母菌 为0.88,霉菌为0.8。 Aw下降0.7以下,大多数 微生物不能生长发育,但嗜盐菌在0.7,耐干燥 霉菌在0.65,耐渗透压的酵母菌在0.61时仍能发 育。 中间水分食品:Aw在0.65-0.85之间
肌肉组织为胴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肉的各种组织占胴体重量的百分比
组织名称 肌肉组织 脂肪组织 骨骼组织 结缔组织 血 液
牛肉 57~62 3~16 17~29 9~12 0.8~1
猪肉 39~58 15~45 10~18 6~8 0.6~0.8
羊肉 49~56 4~18 7~11 20~35 0.8~1
3、肌原纤维(Myofibrils)
肌原纤维是肌细胞独特的器官,也是肌纤维的 主要成分,约占肌纤维固形成分的60%~70%, 是肌肉的伸缩装臵。肌原纤维在电镜下呈长的
圆筒状结构,其直径约1~2μm,其长轴与肌纤
维的长轴相平行并浸润于肌浆中。
肌节
从肌原纤维的构成上看,它是由许多重复的单 元组成的。肌节是肌原纤维的重复构造单位, 也是肌肉收缩、松弛交替发生的基本单位。 肌节的长度是不恒定的,它取决于肌肉所处的 状态。当肌肉收缩时,肌节变短;松弛时,肌 节变长。 哺乳动物放松时的肌肉,其典型的肌节长度为 2.5um。
肉基质蛋白质 (Stroma proteins):不溶性蛋白
(一)肌原纤维蛋白质
肌原纤维蛋白质是构成肌原纤维的蛋白质,通常利 用离子强度0.5以上的高浓度盐溶液抽出,但被抽 出后,即可溶于低离子强度的盐溶液中,属于这类 蛋 白 质 的 有 肌 球 蛋 白 ( myosin ) 、 肌 动 蛋 白 (actin)、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肌原蛋白 (troponin)、α-肌动蛋白素(α-actinin)、M-蛋白 (M-protein)等。
肌原纤维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
名称 含量(%) 名称 含量(%)
肌球蛋白 肌动蛋白 原肌球蛋白 肌原蛋白 connectin(titan) N-line C-蛋白 Myomesin α-肌动蛋白素 β-肌动蛋白素
45 20 5 5 6 3 2 2 2 <1
γ-肌动蛋白素 肌酸激酶 55000 dalton 蛋 白 F-蛋白 I-蛋白 filament desmin vimentin synemin
2、肌动蛋白(Actin)
肌动蛋白约占肌原纤维蛋白的20%,是构成细 丝的主要成分。肌动蛋白只有一条多肽链构成, 其分子量为41800~61000。 肌动蛋白单独存在时,为一球形的蛋白质分子 结构,称G-actin,当G-actin在有磷酸盐和少量 ATP存在的时候,即可形成相互连接的纤维状 结构,大约需300~400个G-actin形成一个纤维 状结构;二条纤维状结构的肌动蛋白相互扭合 成的聚合物称为F-actin。
4、肌浆(Sarcoplasm)
肌纤维的细胞质称为肌浆,填充于肌原纤维 间和核的周围,是细胞内的胶体物质。含水 分75%~80%。肌浆内富含肌红蛋白、肌糖 元及其代谢产物、无机盐类等。 骨骼肌的肌浆内有发达的线粒体分布,说明 骨骼肌的代谢十分旺盛,习惯把肌纤维内的 线粒体称为肌粒。
二、脂肪组织
肉的化学成分主要是指肌肉组织的各种化学 物质的组成,包括有水分、蛋白质、脂类、 碳水化合物、含氮浸出物及少量的矿物质和 维生素等。 通常水75%、蛋白质18-20%、脂肪3%、碳 水化合物1%、矿物质1%,还有一些维生素。 (P39 表1-3-2)
一、水分
水分在肉中占绝大部分,可以把肉看作是一个复 杂的胶体分散体系。水为溶媒,其它成分为溶质 以不同形式分散在溶媒中。 水在肉体内分布是不均匀的,肉中水分含量多少 及存在状态影响肉的加工质量及贮藏性。水分含 量与肉品贮藏性呈函数关系,水分多易遭致细菌、 霉菌繁殖,引起肉的腐败变质,肉脱水干缩不仅 使肉品失重而且影响肉的颜色,风味和组织状态, 并引起脂肪氧化。
第二章
肉的组织结构和化 学成分
本章主要内容
肉的形态学 肉的化学成分
第一节 肉的组织结构
肉(胴体)主要由肌肉组织、脂肪组织、结 缔组织和骨骼组织四大部分组成。
这些组织的构造、性质及其含量直接影响到 肉品质量、加工用途和商品价值,它依据屠 宰动物的种类、品种、性别、年龄和营养状 况等因素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1、肉中水的存在形式
(1)结合水(5%):是指与蛋白质分子表面借助 极性基因与水分子的静电引力而紧密结合的水分 子层,它的冰点很低(-40℃),无溶剂特性,不 易受肌肉蛋白质结构和电荷变化的影响,不易流 失,不能被微生物利用。 (2)不易流动水(80%):肌肉中大部分水分是以 不易流动水状态存在。它能溶解盐及其它物质, 并在0℃或稍低时结冰,通常肌肉系水力及其变 化主要指这部分水,存在于细胞内。 (3)自由水(15%):指存在于细胞外间隙中能自 由流动的水,加工过程易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