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诗鉴赏
羁旅思乡诗赏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唐 白居易 《邯郸冬至夜思家》
★羁旅怀乡诗常见意象 自然意象:暮霭、暮钟、夕阳(斜晖)、暝色、圆 月(残月、明月)、西风(秋风)、冷雨、寒雪、 秋霜; 动物意象:猿啼、鸿雁(孤雁、归雁)、寒蝉、沙 鸥、鹧鸪、宿鸟; 景物意象:落花、杨花、梧桐、芭蕉、芳草、浮萍 飞蓬、老树、枯藤、浮云、流水、客船、孤帆、短 笛、孤灯(残灯); 地点意象:天涯、海角、寒山、断桥、长亭、古道 茅店、西楼(高楼)、驿站、故园……
羁旅诗常见的抒情方法 1、衬托:以景衬情(乐景衬哀情)
[双调]清江引 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 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本诗前两句,作者道出自己的乡思情。然而这种乡思情有多深有 多浓?作者没有直接外露,却是以“西风”“红叶”“黄花”“芭 蕉”“秋雨”这些富有季节特征的一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 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乡思情!喜景衬哀情以乐景 写哀,更见其哀。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天山。
一二句实写景,描写的内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马的季节到了。傍晚 ,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景里,不 知哪座戍楼里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三四句虚写景,将“ 梅花落”拆用,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间 色香洒满天山。此诗抒写战士们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想 到梅花之落,写出了他们的浓浓的思乡情。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鉴赏羁旅诗要注意的方法

鉴赏羁旅诗要注意的方法羁旅就是漂泊之意。
在诗歌中,用羁旅往往具有无可奈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是主观不回家,而是客观没条件回家。
古代人外出,不是在很短时间就可以回家的,无论得意,或者失意,也无论做官,或者经商,都会久居在外,时间长了,自然会想到家乡及其亲人的。
所以,羁旅诗表达的感情主要有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羁旅之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幽愤之情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向往等等,对于羁旅诗词,我们在鉴赏中要注意以下方法。
第一、情景结合诗人或者主人公在外时间长了,往往会触景生情,产生对家乡和情人的思念之情。
所以,鉴赏这类诗歌,表现抓住情与景的结合。
这类诗歌,诗人虽写了“眼中景”,却抒发的是“心中情”比如,欧阳修的《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作上片前三句是对春景的描绘,后两句转入对离愁的叙写。
其意思是离愁随着分别时间之久,相隔路程之长,越积越多,就像眼前这伴着自己的一溪春水一样,来路无穷,去程不尽。
这个比喻,妙在即景设喻,触景生情,亦赋亦比亦兴,是眼中所见与心中所感的悠然神会。
从这一点来说,他比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显得更加自然。
第二、变换视角变换视角,或者称视角挪移。
在诗歌中创作中,诗人不写自己感受,而是从对方入手,通过设想对方的行为动作,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怀的艺术手法。
理解羁旅诗歌主要是写羁旅在外而无法归家的人写的思乡恋家之作。
这类诗歌,除了直接表现诗人的情感外,也有诗人借写对方来表现自己思念之情。
1、不写自己而写对方不写自己而写对方就是说,本来自己思念对方,却不直接写,而是说对方思念自己。
这种方式在这类诗歌中的审美价值很大,不但增加了诗歌的曲折度,而且将诗意推进一层,加深了思念情感。
比如,王维的思乡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其情感特征就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羁旅诗鉴赏 课件

——《夜书所见》叶绍翁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旅次朔方》刘皂
“漂泊”“旅馆”“故乡”“客心”“客愁”“天 涯”“异乡” …
羁旅诗的鉴赏方法之一:
结合诗人境况,了解诗人所叙 之事和所绘之景在诗中寄予何种感 情?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此诗是杜甫公元767年秋在夔州时所写。此时 杜甫56岁,生活极端困窘。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描绘一幅萧瑟的秋景图,其中“无边”“不尽” 中也无形传达出作者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 怆。后四句叙事抒情,有沦落他乡、羁旅天涯的 漂泊之痛,有年老多病、久客孤独的迟暮之悲, 有倍尝艰辛、白发日多的潦倒之苦,更有因病断 酒、国难家仇之恨。
2、孤雁
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 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如“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 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
3、杜鹃
暮春时刻,杜鹃彻夜不
停啼鸣,其声哀怨凄悲,动 人肺腑,再加上相传它是望 帝杜宇化身的感人渊源,激 发了无数文人的情怀。古代 诗人常借杜鹃抒怀乡之情、 谪居的凄苦与幽怨等。如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 里斜阳暮”。(杜牧《踏莎 行》)
羁旅诗的鉴赏方法之二:
明确作者选用的意象,写了哪 些“眼中景”?
由于诗歌讲究含蓄,所以诗人内 心的情感只有附着于外物才好充分表 现:一是外物给人的直觉、形成的氛 围容易与人的某种情感契合;二是许 多外物已成为特定情感的标签,自然 会引发相应的联想和想象。这外物就 是意象。所以捕捉和感悟意象成为把 握诗歌情感的基本途径。是诗歌鉴赏 的起点、捷径和突破口。
诗歌鉴赏之羁旅诗(知识+题目)

诗歌鉴赏之羁旅诗一、知识结构1、羁旅诗概述羁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
所以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在此过程中,他们因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触发灵感,写下诗篇,就叫做羁旅诗。
它们或写羁旅之思(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
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羁旅类诗词中有一些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这些都是鉴赏的切入点。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
2、羁旅诗的常见意象1、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奈;时空的永恒;思乡思亲。
(代表性意象)2、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
(代表性意象)3、寒蝉——悲凉。
4、猿猴——伤感。
5、落花——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6、沙鸥——飘零;伤感。
7、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
8、凄风、苦雨——人生的失意;伤感。
9、杜鹃——环境的凄凉;人的哀伤,思亲、思乡;忠贞。
(羁旅诗重要意象,送别诗也常用)3、羁旅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一)直接叙写思亲怀乡之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二)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绵绵的乡愁。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三)抒发抑郁不得志之情。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唐)杜甫《旅夜书怀》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唐)马戴《灞上秋居》(四)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4、羁旅诗常用的艺术手法1、借景抒情。
诗歌鉴赏之羁旅诗

千 里 明 月 寄 相 思
羁旅诗鉴赏
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 羁旅行役类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艰难苦恨 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 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 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 耳畔。羁旅行役类诗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近几年 有许多试题属于这一类型。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舟下建溪》(方惟 深) 《春日登楼怀归》(寇准)《秋思》(张籍) 《鹧鸪天》(晏几道)《菩萨蛮》(李白) 《次北固山下》(王湾)《江汉》(杜甫) 。
不次之用 政事约束一以简易为事 亲问盐务月课几何 时论翕然 虽力不赡 关中虽号多士,名未有出奂右者。奂不治生 产 人有片善,则委曲称奖
不次:不依寻常次序。超擢,破格。 约束:1.束缚 2.规约,规章 3,控制,限制 课:1,考核 2,督促 3征收赋税 4,赋税 翕然:1.一致貌。 2.指一致称颂。 3.安宁﹑和顺貌。 4.忽然;突然。 5.凹陷貌。 赡: ①<动>供给;供养。②<形>足;够。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委曲:1.弯曲,曲折 2.声音婉转不绝 3.曲意迁就 4.婉转,委婉 5.事情的底细
纵他百艳争芳,唯我一枝独秀 任凭万家流转,但求自我坚守 宁为绝壁松,不做随波萍 宁为梅傲雪,不愿柳随风 踏滚滚红尘 ,持高洁品性 万丈红尘,我独立于世 守一方净土,任红尘喧嚣 宁隅一方清冷,不随世间浊流 在浊流中坚守自我芬芳 顺时而变乃智者 改变自我,适世为王 水任方圆,因时而变 外圆内方,为人处世之道 以水处世,以梅恪己 心守高洁品格,合理改变自己
“羁旅诗”阅读赏析指导

“羁旅诗”阅读赏析指导“羁旅诗”阅读赏析指导羁旅诗(沉郁悲凉)有些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
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
阅读这类诗,先要了解诗人的历史和遭遇以及当时的境况。
意旨(有时一首诗歌会包含好几种意旨):①孤寂忧愁之感②思乡念友之情③人生坎坷、大志难酬之慨④时光易逝、人生易老、美人迟暮之伤感(注:美人迟暮——年老没有得到皇上赏识,怀才不遇)常用手法:①借景抒情②对比衬托③以乐景写哀情等常见意象: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赏析示例: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这是一首著名绝句,通过写景抒发羁旅愁思。
诗人夜宿建德江边,烟气笼罩,景色朦胧,于是触景生情,旧愁未消,又添新愁。
首句点明地点,行船停靠在一个烟雾笼罩的小洲上,这句既起到了点题的作用,也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好了铺垫。
其中“烟”字用得好,写出了落日黄昏,江面上水烟迷蒙的特有景色。
第二句点明了时间和作者的思绪。
显然,“日暮”是“愁”的原因,“夕阳西下”最容易勾起旅人的思念之情。
其中“新”字也用得好,新愁背后不知有多少旧绪尚难排解。
第三句“野旷天低树”,是写远望的情景,描写十分逼真。
试想,日暮时刻苍苍茫茫,原野平旷,远处的天空自然显得比树木还要低。
这里既体现了诗人视野开阔,也再现了原野的无际。
“低”与“旷”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衬的,形成因“野旷”而“天低”的特有景色。
第四句“江清月近人”是写眼前的水景,因江水清澈,才见江中的月影,波光闪动,坐在船上低头望月,觉得月亮和人靠得那么近,显得那么亲密,寂寞的愁心,似乎得到了解脱。
这首诗,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写出了诗人旅途的寥落,孤寂之感。
《宿建德江》一诗既体现了他羁旅中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也是他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等复杂心绪的反映。
漂泊天涯沦落人 唐羁旅诗鉴赏

将背景扩大,由近及远,显出雄浑阔大;
与首联对比,反衬出人物的孤苦伶仃和颠 簸无告的凄怆心情。乐景与哀情。
②反语:颈联立意含蓄 ③比喻、对比:天地一沙鸥 ④设问:尾联“飘飘”叠词暗指人生
漂泊。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以文为诗) ----系念家人,伤怀国事,英雄失意 ①首联:对比夸张——“朝奏”、
②上元:正月十五——思乡思亲
③社日——春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秋社:立秋后……
→集会竞技娱乐
④寒食:清明前二日,禁吃冷食
清明:祭祖扫墓 →思乡
⑤中秋:八月十五——阖家赏月 ⑥重阳:九月九日——登高饮酒 ⑦冬至:节气中的起点,阴极阳生之
时 ⑧除夕:除旧迎新
6、判断标志
诗题或内容中常出现如“旅”“宦 游”“孤”“独”“悲故园”“归” 等字样或出现地名,表示空间的词语。
艺术手法
△意象:针对性、典型性、审美性
四、背诵四首诗歌,注意重点语句
——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①“惊”——“新” (对比):矛盾。春光明媚,让人想
起故乡(时令变化)
②借景抒情:
乐景。他乡之景的美引发故乡之情思
《旅夜书怀》——漂泊无意的感伤
政治失意的苦闷
人力的脆弱渺小
①借景抒情
a.首联 细草——渺小 夜舟“独”——寄寓 寂寞孤独,写近景;
b.颔联前几个字“星垂平野”“月涌大江”
明确: 《早春游望》
“宦游人”“归思”——谋求仕途
《旅夜书怀》
“旅夜”“独”——漂泊异地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蓝关”“家何在”——遭贬赴任 《长安晚秋》 “长安” “不归去”——谋求仕途 《商山早行》 “商山”“行”“客行悲故乡”——
游历/探访
2、这几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明确:《早春游望》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羁旅行役诗鉴赏

古诗词常见题材之羁旅行役诗鉴赏羁旅行役诗又称记行诗、行旅诗。
古代很多诗人长期客居异地,淹留他乡,或漫游山水,或谋求仕途,或贬谪迁徙,或戍守边塞。
时间漫漫空间遥遥,他们只能用文字一遍遍地吟唱心中永恒的离乡之痛:对故土亲人的依恋与牵挂;对身世遭遇的感怀与无奈;对生命易逝、功业难成的哀伤与怨愤;对边地苦寒的怨尤和叹息。
一、常见意象及特征1、这类诗常描写的景物、用词有:客船、车铎、孤帆、驿道、落日、圆月、晚钟、秋风、苦雨、杜鹃、鸿雁、浮萍、飞蓬、天涯、砧声、油灯、家书、故园(西楼、高楼、小楼、危楼)、慈母等。
2、景物特点常常是:萧条冷落、萧瑟悲凉、暗淡凄寒、幽寂清冷3、表达技巧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渲染,衬托,乐景衬哀情,想象联想,对比,虚实结合(主客移位),侧面落笔,比喻,拟人,直抒胸臆等。
4、常用意象月亮: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以折柳表惜别。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丁香: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
李煜《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
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
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杜鹃: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乌鸦: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
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猿啼: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
北京高考羁旅诗鉴赏(使用officer打开)

《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知识点5 羁旅诗的常见术语
1、羁旅诗(词)的语言特色 ①质朴清新。②苍凉低沉。 ③浑厚悲凉。④深沉委婉。
2、意境 萧条冷落、萧瑟悲凉、暗淡凄寒、幽寂清冷。
知识点6 羁旅诗的真题链接
一、【202X门头沟期末】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4—17题。 南乡子① 陆游
归梦寄吴樯②,水驿江程去路长。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 愁鬓点新霜,曾是朝衣染御香。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 【注】①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陆游自蜀东归。这首词是他在舟中所作。②吴樯,归吴的船只。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第一、二句写作者身乘归吴的船只,虽经过许多水陆途程,但前路尚远。 B.上片写到作者船抵武昌,系缆洲边,看见了日思夜想的那山上山下一片烟树参差起伏的胜景。 C.上片最后一句,一个“认”字,便能看出此行是归途重游,因为有前游印象,所以可以对照辨 认。 D.词的最后三句中所表现出的复杂情感与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句,有类似之处。
知识点6 羁旅诗的真题链接
15. 陆游在蜀地时,在自己的诗词中多次提到“吴樯”,表现了他归 心之急。下列诗句中不是表现作者思归之情的诗句是(3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何时照我还? 《泊船瓜洲》 B.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春夜闻笛》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 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 16. “重到故乡交旧少,凄凉,却恐他乡胜故乡”语意丰厚,有人考 证这源于杜甫作于安史之乱后的《得舍弟消息》中的“乱后谁归得, 他乡胜故乡”。请结合以上内容,简要分析二者的相同之处及不同
古代羁旅思乡诗鉴赏

导语:羁旅行役类诗歌,所写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思所想/ 所感所叹。
【古代羁旅思乡诗鉴赏】1.绝句唐·杜甫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江水碧绿水鸟的白翎显得更加洁白,山峰青翠映衬得花儿象燃烧的火一样红。
今年的春天眼看又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是我回家的日子。
2.旅宿唐·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译文】离家久远,独在异乡,没有知音,家书也要隔年才到,此时孤客对寒灯,浓厚深沉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寒夜孤灯陪伴孤客,思念故乡旧年往事,失群孤雁声声鸣叫,羁旅之人深愁难眠,故乡远在千里,一封家书要到隔年才能收到,只能梦中相见,也许是短梦,也许是长梦,但梦中醒来却已到天明。
沧江烟霭,云霞明灭,月色溶溶中看到家门外系着钓鱼船。
3.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里洒满了月光,乌鸦栖息在树上;冷露打湿了桂花;人们可以昂首欣赏皎洁明亮的月亮;只是不知因望月而兴起的秋情深思,会落到那一家?4.杂诗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译文】您刚从咱们家乡来,一定知道家乡的事。
在您来的时候,窗前那棵不畏冰雪严寒的梅树开花了没有?5.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羁旅行役类诗歌鉴赏

1、两首诗都以“除夜”为题,“除 夜”指 (除夕 ),两诗都选择 (“旅馆”“寒灯”或“霜鬓”“衰 鬓” )作为意象。 2、寒灯这一意象渲染了什么样的氛 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渲染旅馆的清冷,表达诗人内心 的凄凉孤寂。
关键信息
1、关键的字词 ①直接表达情感的: “孤”“悲”“客”“无 情”“怜”“空”“独”“相思”等; ②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如冬至、 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日; ③常见的重要意象。 2、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 ②“鸿雁传书”,
3、羁旅诗中常见的意象:
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人在 楼、倚栏或登楼远眺表现思念之情;
浮云,因漂移不定,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这类诗常描写的景物、用词还有:客船、 孤帆、驿道、落日、晚钟、油灯、家书、 慈母等。 4、景物特点常常是:萧瑟,凄凉,冷清, 孤独,寂寞。
问题4、高诗第三句和白诗三四句,运用 了相同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运用了想象(虚写)的手法。
高诗的第三句,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 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 景,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婉曲含蓄 。 白诗的三四两句 “家中夜深坐” “说着 远行人”等是虚写,是想象,想象家里 的人或许像我这样深夜坐着,在谈论着 我这个“远行人” ,表现家中人也在想 我。
常见思想情感
①羁旅愁思, 游子漂泊在外(四处漂泊) 的凄凉,孤独(孤苦无依) 愁苦,寂寞及思 乡之情。 ②思念亲人,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 人的热爱与思念。 ③感慨身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 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 慨之情。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问题3、白诗中具体描写诗人过冬至情景的诗句 是________,这句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问题4:高诗第三句和白诗三四句,运用了相同 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3、答:抱膝灯前影伴身。晚上,我抱着双膝坐 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表达羁旅中的孤 独和思乡之情。
羁旅诗赏析

羁旅诗赏析
羁旅诗,顾名思义,是描写旅途中诗人内心感受和情感变化的诗歌。
这类诗歌通常表现出诗人对家乡、亲人或者友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远方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在鉴赏羁旅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情感表达:羁旅诗中,诗人常常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这些情感可能包括孤独、思乡、怀念亲朋好友、对未来生活的期待或担忧等。
在鉴赏时,我们需要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并尝试理解其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2. 意象运用:羁旅诗中常常出现一些意象,如“孤灯”、“残夜”、“长亭”等,这些意象通常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能够形象地表现诗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在鉴赏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些意象的运用,理解其表达效果和意义。
3. 艺术手法:羁旅诗中常常采用一些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能够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情感。
在鉴赏时,我们需要关注这些艺术手法的运用,理解其表达效果和意义。
4. 文化背景:羁旅诗往往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关联,如古代的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等,导致人们常常离家远行,难以回家。
因此,在鉴赏羁旅诗时,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文化
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总之,鉴赏羁旅诗需要我们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意象运用、艺术手法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羁旅诗鉴赏

落花、杨花、梧桐、芭蕉、芳草、浮萍; 飞蓬、老树、枯藤
天涯、海角、长亭、古道、茅店、高楼、 危楼、客船、孤帆、故园、孤灯(残 灯)……
挖掘关键信息
• 关键的字词,如“孤”、“悲”、“无情”、 “怜”、“空”、“独”、“故园”、“相思” “归”等就是解读诗歌的钥匙。
②叙写羁旅之苦,漂泊哀伤、生活 潦倒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之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 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 《枫桥夜泊》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盂浩然《宿建德江》
③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幽
怨愤慨文人失意之情。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杜甫 •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 • 骑驴三十载,旅食京华春。 •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 • 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羁旅之人怀有什么样的情感呢?
①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 爱与思乡之情。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 洛阳城。 《蜀道后期》张说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 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清江引 • 秋 怀》张可久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
黄叶飞。
《山中》王勃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作品。
唐朝安史之乱后,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这首羁旅诗。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篇1《枫桥夜泊》作者: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原文注释】:1、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2、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
3、寒山寺:苏州枫桥附近的寺院。
【翻译译文】:明月西落秋霜满天,几声乌啼山前;江上渔火映红枫树,愁绪搅我难眠。
呵,苏州城外那闻名海内的寒山寺;夜半钟声,漫悠悠地飘到我的船边。
【赏析鉴赏】: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
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
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
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
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
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
即可为证。
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
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
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
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
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枫桥夜泊原文翻译及赏析古诗篇2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译文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乌啼:一说为乌鸦啼鸣,一说为乌啼镇。
霜满天:霜,不可能满天,这个“霜”字应当体会作严寒;霜满天,是空气极冷的形象语。
诗歌鉴赏之羁旅诗

诗歌复习第一轮(七)羁旅诗一、羁旅诗的一些特征1.思想情感:主要表现行旅之人的旅途寂寞、艰辛,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羁旅诗抒发的情感大致有四类: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如张继的《枫桥夜泊》;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如孟郊的《游子吟》;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如杜甫的《登高》;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如2004年江苏卷柳中庸的《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2.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等3.常见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此外还有修辞方法的运用。
二、羁旅诗鉴赏示例夜归(宋)周密夜深归客倚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诗描写深夜归家的情景,用“夜归”统摄全篇。
一开篇“夜深归客”四字,点明了诗题“夜归”。
一位出门已久的游子,到了归途的最后一段路程,便不愿在投宿多耽搁一夜,而宁愿摸黑赶路,深夜归家,可见思家怀乡之切。
“倚筇行”三字勾画出归客的形象。
透过归客倚杖蹒跚而行的身影,可以想见深夜行路的艰难,也可以推知游子劳累的旅况和近乡情切的心理。
第二句看来是写走过村外野地的情景:田野里的土埂子上,影影绰绰的磷火、星星点点的流萤。
通过深夜荒径冷气森森、幽光闪烁的环境,烘托出归客孤身夜行的凄凉,也反衬出归客不顾一切、急切回家的心境。
途中越是阴冷,就越是令人急于早点回到温暖的家中。
第三句写终于进村了,首先看到的村店。
在昏暗的月色衬托下, 村店显得寂静而冷漠,在归客的眼中,家乡的村店却给深夜的荒野带来了生机,一种家在咫尺的亲切感油然而生。
转过村店,不就快到家了?“泥径滑”三字,正是写归客脚下加快步伐,因而更感觉到路滑难行。
他就在这一步一滑中,匆匆转过村店,越走越近盼望已久的家门。
羁旅诗鉴赏20100815

• • • • • •
【唐朝】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朝】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简析】干谒述怀诗。诗人借洞庭湖有感, 【简析】干谒述怀诗。诗人借洞庭湖有感, 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 婉转地向张九龄表明了自己的心愿。前四 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句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后四句抒写诗 人渴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气蒸云梦 人渴望得到对方援引的心情。 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 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 后人赞赏。 后人赞赏。
• ③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 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 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 【唐朝】杜甫《登高》 唐朝】杜甫《登高》 •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 【唐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朝】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注】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 受降城:回乐县的别称。
• 羁旅诗鉴赏
• 羁旅:寄居异乡。 羁旅:寄居异乡。 •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漂泊无 羁旅诗通常表现客居他乡的艰难, 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定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安 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定幸福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 【唐朝】孟郊《游子吟》 唐朝】孟郊《游子吟》 •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羁旅诗 思想情感的鉴赏

羁旅诗思想情感的鉴赏[摘要]羁旅诗是指诗人因外出寻求功名利禄,或者被贬远赴他乡,或者游历名山大川,或者长期客居他乡,滞留他处,生活辛苦,处境艰难,心情压抑,用诗歌的形式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等内容的诗歌。
[关键词]羁旅诗思想情感鉴赏我国古代,特别是唐朝时期,由于疆域辽阔,社会开放,唐人出游频繁,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羁旅诗。
这类诗情真意切,真实的表现了诗人滞留他乡的艰难,生活漂泊的辛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温馨家庭的向往,以及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
这些感情是人类自古以来相通的,容易引起共鸣,所以羁旅诗大多浅显易懂,符合《考试说明》上“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的要求因此备受命题人的青睐,每年高考都有所涉及。
因此,掌握羁旅诗鉴赏的技巧,能帮助我们备战高考,准备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对于羁旅诗思想情感的鉴赏,我们应抓住以下几点:一、看诗人所叙何事古诗由于篇幅短小,语言精炼,一般诗人在诗歌中皆或者叙事或者写景或者抒情,而诗人写景叙事的目的一般也是为了抒情,因此要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首先应该从诗人叙述的事情入手。
例如:同王徵君湘中有怀张渭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
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
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
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
此诗二、三联皆为叙事,第二联诗人叙述了自己魂飞万里,在梦里回到远方的家乡,而“五更愁”又点明时间,说明自己整晚因为乡愁而睡不着觉,可见诗人客居他乡时思乡之切,第三联,作者宕开一笔,通过进一步叙事抒发自己的愁绪,翻开爱读的书籍,已经无法安心读书,即使读书也无法排遣自己的愁绪,登酒楼而醉饮或许可以忘掉忧愁。
这首诗,诗人通过叙述自己整晚不能入眠,在睡梦中回到家乡以及无法安心读书,而要借酒消愁的经过,表达了自己深切的思乡之情,从诗人的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内心深沉的怀乡之情。
二、看诗人所绘何景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往往都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抓住羁旅诗中景物描写的字、词、句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乡怀人常用的意象
宿建德江 日暮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日暮客愁新. 明月 野旷天低树,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江清月近人.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鸿雁,明月, 鸿雁,明月,家书
夜宿七盘岭 沈佺期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
子规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1)一个"愁"字奠定了全诗的感 )一个" 情的基调; 情的基调; (2)天高地远,四野空旷,江水清 )天高地远,四野空旷, 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 澈,月亮倒影其中,显得离人很近. 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 整个场景,因日暮而昏暗,又因月色 而清淡, 而清淡,意境空旷寂寥 .作者通过 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 对客观环境的主观性描绘,显示出诗 人的寂寞孤独 寂寞孤独, 人的寂寞孤独,将内心深处的愁绪鲜 明地展现出来. 明地展现出来. 融情于景, 融情于景,以景衬情
除夕
感时生情 情景交融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寒食
雨中禁火空斋冷, 雨中禁火空斋冷, 江上流莺独坐听. 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 把酒看花想诸弟, 杜陵寒食草青青. 杜陵寒食草青青.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秋思落谁家.
对比 反衬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 )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 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 样的心情. 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作者是怎样写"思家" 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鹧鸪天 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以此奉寄 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 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 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 秋霜细有华. 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 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 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 团圞夜煮茶. 团圞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室人降日: 注 室人降日 妻子生日.
还有哪些? 还有哪些?
中秋
重阳登高 伤春悲秋 日暮思归
思江南 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 昨日草枯今日青, 羁人又动望乡情. 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 夜来有梦登归路, 不到桐庐已及明. 不到桐庐已及明. 因梦寄情 情因梦切
蜀中九日登高 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那从北地来. 鸿雁那从北地来. 托物言情 物因情动
捣衣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
三,常用手法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日暮客愁新"的"愁"在诗 ) 日暮客愁新" 中起什么作用? 中起什么作用? 野旷天低树, (2)分析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 )分析"野旷天低树 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人"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的意境及所体现的作者的心情
闺 中 怀 人
二,何种情形易写诗抒 发思乡怀人的情感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 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 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 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 隔水青山似故乡. 触景生情 情景交融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⑴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想感情?第二句中的" 想感情?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 好在哪里? 好,好在哪里?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 一句, 满林残照见归鸦" ⑵"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 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⑴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 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 "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 愁苦与无奈. 愁苦与无奈. 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 ⑵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 是反衬手法. 是反衬手法.
三,方法小结
1,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 整体感知, 2,抓住意象,分析关键词句 抓住意象, 3,熟知技巧,明确艺术特色 熟知技巧,
�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 ) 抱膝" 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 灯前" 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 自然引出" 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 联系起来, "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 坐的" 陪伴抱膝枯坐的" 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 显得形影相吊. 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 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细节描写
思 念 亲 友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征 人 思 乡
回乐峰前沙似雪,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一夜征人尽望乡.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枝头杨柳色, 忽见枝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悔教夫婿觅封侯.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 ) 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 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 围坐在灯前, 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 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 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想像1分 画面描绘2分 (想像 分,画面描绘 分) 诗的语言朴实无华.( .(平易通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 )(意思答对即可 意思答对即可) 俗)(意思答对即可) 想象, 想象,虚实相生
明月千里寄乡思
羁旅诗鉴赏
一,常见思想情感及产 生原因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江清月近人.
羁 旅 愁 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遍插茱萸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