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归纳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归纳整理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悟.言一室之内:“悟”同“晤”,面对面 ②虽趣.舍万殊:“趣”同“取” (2)一词多义①是⎩⎪⎨⎪⎧是.日也,天朗气清:代词,这定国是.诏:名词,国家大事,大政方针觉今是.而昨非:形容词,正确,对的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动词,表判断惟进修是.急:常与“惟”搭配,使宾语提前 ②一⎩⎨⎧悟言一.室之内:数词,一其致一.也:形容词,一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把……看作一样 ③修⎩⎪⎨⎪⎧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形容词,高,长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形容词,寿命长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动词,修建修.禊事也:动词,举行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整治,施行 ④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名词,情致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动词,到达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动词,表达 ⑤怀⎩⎨⎧游目骋怀.:名词,胸怀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名词,感慨怀.其璧往使:动词,揣着,怀抱怀.敌附远:动词,安抚⑥信⎩⎨⎧信.可乐也:副词,实在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名词,实情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副词,随便 (3)古今异义①列坐其次..古义:它(曲水)旁边的地方。
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
②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种类。
③或取诸怀抱..古义:襟怀抱负。
今义:抱在怀里;胸前。
④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用来……。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⑤俯仰..一世 古义: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⑥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文雅,也指文化或文人。
(4)虚词归纳 ①之⎩⎨⎧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引申为达到,得到仰观宇宙之.大: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足以极视听之.娱:助词,的夫人之.相与: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所⎩⎨⎧所.以游目骋怀:代词,与“以”组成固定结构,“用来……”或因寄所.托:代词,与“托”构成名词性词语录其所.述:代词,与“述”构成名词性词语 ③其⎩⎨⎧列坐其.次:代词,代曲水当其.欣于所遇:代词,指“他们” 及其.所之既倦:代词,指“他们”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代词,指人们的 2.词类活用(1)一觞.一咏: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2)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3)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4)群贤.毕至:形容词用作名词,贤才 (5)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成平等 (6)足以极.视听之娱:副词用作动词,穷尽,尽享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3.句式运用翻译下列句子,并指出其句式特点。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一、背景知识
1.作者王羲之: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擅长行书,为中国书法史上
的巨擘。
2.兰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兰山山上,为建于东晋时期的园林。
兰亭素以风景秀丽、环境优美而闻名。
3.文人雅集:古代文人雅士的聚会,一般在风景秀丽的地方,进行艺术、文学的交流和创作。
二、篇章结构
1.序言:作者王羲之以自谦的语气介绍自己,以及参加兰亭雅集的决定。
三、主要内容
1.作者自谦才华:王羲之在序言中自谦自己的才华,以及因为自身的
职责所限制,无法如愿以偿。
四、主要语言技巧
1.对偶:通过对偶的句式,使文章的语言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比喻:运用比喻手法,将兰亭比作仙境,用以形容兰亭的美景。
3.对仗:采用对仗的句式,使文字更加韵律流畅,增强表达的力度和
美感。
五、主题思想
1.追求精神境界:《兰亭集序》通过描绘兰亭雅集的情景,表达了作者追求高尚的文化艺术境界的愿望。
六、现实意义
《兰亭集序》以其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被称为中国古代骈文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文化传统和审美价值观的传承和发展。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兰亭集序》对于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着我们要以高尚的情操面对世界,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兰亭集序》 知识清单
《兰亭集序》知识清单一、作品背景《兰亭集序》是东晋时期书法家王羲之所作。
当时,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
“修禊”是古代的一种风俗,人们在农历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消除不祥。
大家饮酒赋诗,汇诗成集,王羲之即兴挥毫为此诗集作序,这便是《兰亭集序》。
二、作者简介王羲之(303 年—361 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三、原文及译文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上旬的巳日,我们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举行禊礼。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大家依次坐在水畔。
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
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语文《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知识点的归纳是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学习方法。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欢迎阅读。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一【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 一起。
例:若合一契(2) 一样。
例:其致一也(3) 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三)次1、列坐其次旁边水边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4、余船以次俱进次序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次当行:次序、按次序引申为"轮到"。
(四)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五)修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6、修守战之具整治(六)期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注定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4、期(jī )年之后周、满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二【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 "趣"通"取"【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兰亭集序》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
《兰亭集序》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兰亭集序》高一语文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趣通取【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诗文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 胸前;③ 心里存着;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2 死生亦大矣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开畅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完整版)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梳理一、基本常识1、关于序、跋类文体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前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别人所写。
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情况、目的,阐述某些观点,介绍或评价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论说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见解和对人对事的态度。
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补充,大都简峻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另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要和书序严格区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王羲之(321—379),东晋著名书法家。
琅琊临沂(今山东)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
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他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
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修禊,古代的一种习俗。
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称“春禊”。
据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兰亭畅饮欢歌,其实也可以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
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惬意。
王羲之面对高朋挚友,挥笔泼墨,写下了“绝代无双”、书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词语言1、通假字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通取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2、古今异义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修理”、“修饰”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zeng ,竟今:读zeng 多作姓向之所欣古:过去、原来今:常用义为方向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士少长咸集年轻人,年长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C、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环绕一觞一咏喝酒D、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一样4、一词多义列坐其次旁边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余船以次俱进次序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得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时间期限5、虚词运用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因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助词的三、理解分析1、结构脉络(一)叙宴集盛况(1)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2)写景——山、林、竹、水、气候;(3)盛况——流觞曲水,一觞一泳(4)感受——信可乐也(二)发人生感慨(1)为人处世的方式静态——晤言一室动态——放浪形骸(2)感慨抒怀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死生亦大矣(三)明作序要旨(1)否定虚无主义人生观——“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2)写作动机——“后之览者,将有感于斯文”2、重点语句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兴之于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古今异义】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斯文古义:这次集会的诗文。
如:亦将有感于斯文。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怀抱古义:胸怀抱负。
今义: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句式】古汉语句式:a) 判断句:死生亦大矣。
b) 倒装句:欣于所遇(宾语前置)c) 倒装句: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词类活用】①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少,年龄轻的人,长,年龄大的人。
均是形容词作名词。
贤,贤德之人,形容词作名词。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一,数量词作动词,等同,把……看作一样。
③齐彭殇为妄作。
“齐”字形容词作动词,把……看作相等。
④少长咸集。
少长,形容词作名词,年龄大的和年龄小的人。
【一词多义】(一)之(1)动词,往,到达。
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
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夫人之相与。
(4)结助,定语标志。
例:极视听之娱。
(5)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
例:暮春之初。
(一)一(1)一起。
例:若合一契(2)一样。
例:其致一也(3)看作一样。
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一边……一边……。
例:一觞一咏【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向。
或通“趋”,趋向。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一、虚词1.而(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2. 之(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 于(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2)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4)于是饮酒乐甚(介词,在)(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8)托遗响于悲风(介词,在)4. 乎(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形容词词尾)(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6)相与枕藉乎舟中(介词,在)二、实词1. 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通“嘱”,劝人饮酒)(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2. 古今异义(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3)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章节要点:兰亭集序
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 2 章节重点:兰亭集序一、基本知识1、对于序、跋类文体放在卷首为序,也称序言;放在卷末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许编者自己写的,也有的是他人所写。
其内容和作用,多为说明写作或编写的状况、目的,论述某些看法,介绍或评论作品等。
序的体裁,有的是近似谈论文,如《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谈论中夹着感触,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看法和对人对事的态度。
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此中的《伶官传序》即属此类。
抒怀成分许多的序,多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如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对序的再增补,多数简陡峭拔,不像序那样详尽丰富。
此外古代还有一种赠序,为临别赠言一类的文体。
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要和书序严格差别开来。
2、王羲之简介王羲之 (321—379),东晋书法家。
琅琊临沂 (今山东 )人,后居浙江会稽山阴。
曾任右军内史、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工书法,尤擅楷书和行书,人称“书圣”。
他的《兰亭集序》帖,笔意妍丽劲健,“论者称其笔势,认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余较有影响的还有《乐毅论》、《十七帖》等。
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
3、写作背景修禊,古代的一种风俗。
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此后始固定为三月三 ),到水边嬉游,以除去不祥,也称“春禊”。
听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风和日丽,天清气朗,王羲之与当时的名人谢安、孙绰等41 人在山阴兰亭痛饮欢歌,其实也能够看作是他们借“修禊”之名而举行的一次诗会吧。
名人雅士,融融欢聚,曲水流觞,低吟浅唱,好不舒适。
王羲之面对贵客好友,挥笔泼墨,写下了“旷世无双”、书文皆美的序言。
二、字词语言1、通假字虽趣舍万殊,静躁不一样趣通取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由通犹2、古今异义茂林修竹古:长今;常用义为“维修”、“修饰”列坐其次古:旁边、水边今:常用义为质量差或取诸怀抱古:兼词,“之于”合音今:常用义为众曾不知老之将至古:读 zeng ,竟今:读 zeng 多作姓向之所欣古:过去、本来今:常用义为方向终期于尽古:至、及今:无此义亦将有感于文雅古:这些文章今:常用义为高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词类活用A、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士少长咸集年青人,年长的人B、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看作相等C、名词作动词映带左右围绕一觞一咏饮酒D、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看作同样4、一词多义列坐其次旁边水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次一等余船以次俱进序次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获得这人可就见,不行屈致也导致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高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怠者不可以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进步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不期修古,非法常可希望、要求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约时间限期5、虚词运用所以所以兴怀,其致一也表原由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以此用来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助词表定语后置之曾不知老之将至用在主谓间,撤消句子独立性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达到每览古人兴感之由助词的三、理解剖析1、构造脉络(一)叙宴集盛况(1)交代——时间、地址、人物、事情(2)写景——山、林、竹、水、天气 ;(3)盛况——流觞曲水,一觞一泳(4)感觉——信可乐也(二)发人生感触(1)为人处世的方式静——晤言一室——放浪形骸(2)感触抒修短随化,期于尽死生亦大矣(三)明作序主旨(1)否认虚无主人生——“一死生虚,彭妄作”(2)写作机——“后之者,将有感于文雅”2、重点句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已迹,犹不可以不之于,况修短随化,期于尽。
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
必修二语文兰亭集序翻译及知识点
《兰亭集序》是东晋文学家王羲之所写的一篇文论,作于公元353年。
以下是《兰亭
集序》的完整翻译及相关知识点。
《兰亭集序》翻译: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青琐、白日依山尽。
回也不见妾,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馀香在,宜作绵绵思追恨!
行吟己觉、苦恨年年望穷秋,怅寥廓、此日此时雪深坑冻。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
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兰亭集序》知识点:
1. 《兰亭集序》是一篇赞美文章,以描写王羲之的诗文聚会为主线,表达了对流逝时
光和逝去事物的怀念和感叹之情。
描写了离别时的别离伤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2. 这篇文章以寒蝉、长亭、饮酒、兰舟等景象以及行吟己觉、怅寥廓、黄河、杨柳等
词语来表达作者的感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
3.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凄切、留恋、泪眼、暮青琐等,使整个文章具有强
烈的感染力和美感。
4. 王羲之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其书法成就极高。
《兰亭集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
5. 《兰亭集序》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对后世文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文学创作和文论写作中。
希望以上的翻译和知识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兰亭集序文言知识《兰亭集序》一文中作者在兰亭集会上心情愉悦,此时的他却突然领悟到,快乐时光的短暂。
“死生亦大矣”表明了王羲之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小编认为我们也要热爱自己的生命,享受现在的生活,以下便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中的文言知识,供大家学习。
《兰亭集序》文言知识梳理(一)一、知识点梳理1、文体知识“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
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
其作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
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
2、作家作品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后居会阴稽山阴(今浙江绍兴)。
被人们称为“书圣”。
其书法如其人,“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代表着其最高书法成就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3、课文解读第一自然段,作者对这次宴集环境的描述素淡雅致,摄其神韵,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些都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虽然作者对时光飞逝,人生短暂大发感慨,但字里行间暗含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正因为作者对人生忧患有清新的认识,才可扬长避短,在有限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第三自然段,作者在尽述古人、今人、后人慨叹人生无常的.同时,批判了庄周“一死生”“齐彭殇”的虚无主义,当然应该看作是积极的。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
魏晋人对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使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记下了与会者的千古风流。
时至今日捧读,仍恻然动人。
二、综合练习题(一)给下列词注音:岁在癸丑( ) 会稽( ) 禊事( )激湍( ) 流觞曲水( ) 管弦( )之盛( )游目骋怀( ) 形骸( ) 趣舍( , )若合一契( ) 嗟悼( , ) 虚诞( )彭殇( ) 妄作( )(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茂林修竹2、群贤毕至3、清流激湍4、映带左右5、列坐其次6、引以为流觞曲水7、亦足以畅叙幽情8、信可乐也9、虽趣舍万殊10、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11、向之所欣1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1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14、未尝不临文嗟悼15、齐彭殇为妄作16、故列叙时人(四)词类活用1、少长咸集2、映带左右3、流觞曲水4、一觞一咏5、游目骋怀6、死生亦大矣7、足以极视听之娱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五)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2、虽世殊事异3、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4、因寄所托,5、不知老之将至6、及其所之既倦7、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8、所以游目骋怀9、所以兴怀,其致一也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六)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悟言一室之内。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
《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大全【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2、趣舍万殊"趣"通"取"【古今异义】1、列坐其次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古:这些诗文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3、或取诸怀抱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7、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2 死生亦大矣大事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开畅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一词多义】(一)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1) 一起。
兰亭集序知识点总结(全面实用精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一词多义
01
02
修禊事也(动词,做,举行) 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寿命)长)
2.修
俯仰一世(数词) 一死生为虚诞(意动,把……看做一样) 其致一也(一样,相同)
1.一
一词多义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仍然) 亦犹今之视昔(如同、好像)
犹
惠风和畅(舒适、舒畅) 亦足以畅叙幽情(尽情地、充分地)
耐得寂寞 拥得繁华
好像这样久了,倒是会忘记开始遇到的困难,渐渐地变成自己生活的旁观者,看着生活平静地流淌。都说人是慢慢成长的,其实不是,人是瞬间长大的,就像是突然间沉淀一般,突然不会谈恋爱了或者说不想谈恋爱了,一个人生活单一却也不会觉得无聊,即便很多时候还是会迷茫却也不会觉得烦躁了。 去年的今天我在不一样的城市,背着不一样的书包,留着不一样的发型,走着不一样的路,想着不一样的事情,有着不一样的心思。谁说改变需要十年呢。 身边的牛人倒是不少,像是神抵一样的存在,我也只是羡慕想着反正自己也不会变成那样的人,直到有一天一个学长跟我聊起来,才知道原来他也有看不进去书的时候也有写论文写到想撞墙的时候,我们都忘了他们是用怎么样的一个代价才换取来了这样的一个人生。他说,如果你想要去实现梦想,孤独是你的必修课。如果不能沉下心来,就没有办法去实现它,因为那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孤独能让你更坚强,你必须找到自己的生活节奏。
虚词
之
添加标题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助词,的)
添加标题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标志)
添加标题
悟(通晤)言于一室之内 (助词,无意义)
添加标题
不知老之将至(助词,主谓之间,取独)
添加标题
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到、往)
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重点词句解释
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重点词句解释第一篇:高中文言文《兰亭集序》重点词句解释《兰亭集序》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填空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朝代)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曾任右军将军等职,人称王右军。
二、词法、句法知识梳理(一)重点实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全)(都)..2、引以为流觞曲水(疏引).3、亦足以畅叙幽情(内心深藏的感情)..4、所以游目骋怀(开畅胸怀)..5、信可乐也(实在).6、夫人之相与(交好).7、俯仰一世(指社会人事的应酬进退周旋)..8、放浪形骸之外(放纵无拘束)..9、向之所欣(过去,从前).10、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引起).11、趣舍万殊(不同).12、不能喻之于怀(明白).1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14、故列叙时人(一个一个地)(记下)..(二)一词多义1、修(1)茂林修竹(高)(2)况修短随化(指寿命长)(3)乃重修岳阳楼(修建)(4)修守战之具(整治)2、致(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辞)(2)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3)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3、临(1)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3)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4、次(1)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2)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的词并解释1、列坐其次(其次,古义:这个地方。
今义:次一等的。
)2、俯察品类之盛(品类,古义: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3、或取诸怀抱(怀抱,古义:思想抱负。
今义:怀里抱着。
)4、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5、夫人之相与(夫人,古义:“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
“人”,人们。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
王羲之《兰亭集序》文言知识点归纳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言文的经典之作,被公认为文人墨客的楷模。
在这篇文言文中,王羲之通过描绘一个庄重而美丽的景象,来表达他对友情、人生和艺术的思考。
以下是《兰亭集序》的文言知识点的归纳:1.修辞手法:《兰亭集序》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排比、对偶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文辞的华丽度,还可以增强文章的艺术感。
2.辞章格调:《兰亭集序》以辞章格调为主,通过字句的安排和句式的运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感。
辞章格调是文言文中的一种修辞方式,可以使文章更加优美流畅。
3.寓言与象征:《兰亭集序》利用了一些寓言和象征手法,如兰亭和鹊桥的描绘,寓意着友谊和交往的重要性。
王羲之通过描绘这些图景,告诉读者友谊的可贵以及交往的必要。
4.文化典故:《兰亭集序》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文化典故,如《列仙传》中的故事、古代文人墨客的事迹等。
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文章的意境,还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致敬。
5.社会风气:《兰亭集序》通过对当时社会风气和人情世故的描绘,反映了文人墨客的状况。
文章中对宴会、饮酒和游戏等方面的描写,体现了当时社交活动的一种风尚。
6.思想文化:《兰亭集序》中的文言文还体现了王羲之的思想文化观点。
他强调自然和人文的结合,认为只有通过艺术的创作和追求,才能体现人的精神境界。
7.诗词鉴赏:《兰亭集序》中插入了一首《行路难》的诗词,这首诗词是王之涣的作品,通过对诗词的点评和解读,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和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兰亭集序》是一篇具有丰富文言知识点的经典文章。
通过对修辞手法、辞章格调、寓言与象征、文化典故、社会风气、思想文化和诗词鉴赏等方面的归纳,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言文的魅力。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一、字音癸.(guǐ)丑会.(kuài)稽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觞.(shāng) 管弦.(xián)游目骋.(chěng)怀彭殇.(shāng)二、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得三、古今异义词1、列坐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居于次一等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今义:物品的种类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4、或取诸怀抱..襟怀抱负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怀里抱着四、重要词语1、修禊.事也祓禊,一种祭祀活动。
2、列坐其次.地方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况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极:尽。
信:实在,确实。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互结交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诸:之于悟:面对面7、及其所之.既倦到,达到8、向.之所欣向:以前,先前9、况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10、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面对喻:明白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把……看成一样齐:把……看做等同五、一词多义。
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表凭借,用来……)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表原因,……的原因)一①其致一也(一样)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③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修茂林修竹(高)修守战之具(修理,修整)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治)乃重修岳阳楼(修建)六、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年少和年长的人。
)2、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3、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4、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七、判断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3、列坐其次省略句4、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5、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八、翻译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
《兰亭集序》知识点整理一、字音癸.(guǐ)丑会.(kuài)稽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觞.(shāng) 管弦.(xián)游目骋.(chěng)怀彭殇.(shāng)二、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得三、古今异义词1、列坐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居于次一等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今义:物品的种类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4、或取诸怀抱..襟怀抱负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怀里抱着四、重要词语1、修禊.事也祓禊,一种祭祀活动。
2、列坐其次.地方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况4、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极:尽。
信:实在,确实。
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互结交6、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诸:之于悟:面对面7、及其所之.既倦到,达到8、向.之所欣向:以前,先前9、况修.短随化.修:长化:造化10、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面对喻:明白1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一:把……看成一样齐:把……看做等同五、一词多义。
所以①所以游目骋怀(表凭借,用来……)②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表原因,……的原因)一①其致一也(一样)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③六王毕,四海一(统一)修茂林修竹(高)修守战之具(修理,修整)则修文德以来之(修治)乃重修岳阳楼(修建)六、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士。
年少和年长的人。
)2、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酒。
)3、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4、所以游.目骋.怀(使动用法,使……放纵,使……奔驰。
)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数词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
形容词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七、判断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2、引以为流觞曲水省略句3、列坐其次省略句4、放浪形骸之外省略句5、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八、翻译句子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
《兰亭集序》知识点完整归纳《兰亭集序》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王羲之所撰写的一篇书法序文,以行书书法体裁为表达方式。
这篇序文旨在表达王羲之对书法的热爱、对文学的追求,以及对人生境界的思考,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以下是对《兰亭集序》的知识点完整归纳:1.背景介绍《兰亭集序》写于东晋永和九年(353年),当时王羲之随父王褒临终前劝学,由子王献之纵酒欢游,但当王羲之看到兰亭风景时,受到启发,振臂高呼:“請且听我誦書以解宵虚(请聆听我吟诵诗书,以消除夜半的寂寞)。
”之后,王羲之挥毫泼墨,借此寓意呼唤与昙花结缘,引领学者品读典籍,在法度纪律中寻觅艺术上神奇的发现。
2.内容概述-序:起笔处,传承经典写意病疾日多,道心写景,引当下弦欢当游,以兰亭素地墨以决勾勤恐悲。
-箓:概释作品骈文交錯,形成三归题目光华,神采自然。
-跋:结尾处,详述之十九年。
3.作品特色《兰亭集序》以其雄浩淳厚的墨迹、执当奥细腻的线条,表现出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造诣。
其章法严谨,用笔苍勁有力,写意上卓绝超群,展现出一种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
同时,王羲之在文字间提倡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表现出其对书法艺术及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自觉。
4.艺术价值《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史上的文学巨著,被誉为“行书之始祖”和“千古传世”。
它以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人学习和推崇的楷模。
同时,作品中的书法精神、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养料。
5.影响力《兰亭集序》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领域,还通过后人的传颂和研究,对中国文化、哲学以及审美意识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品中提倡的“诗书自今客须比,我意新般各遂知。
”这一文化理念,引领着后世人们不断探索艺术的可能性,不断创新和突破。
总的来说,《兰亭集序》作为一篇极具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书法序文,展现了王羲之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功底,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兰亭集序》 知识清单
《兰亭集序》知识清单一、作品背景《兰亭集序》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
当时,王羲之和一众文人雅士在兰亭举行了风雅的集会。
在这个美好的春日,他们饮酒赋诗,畅叙幽情。
王羲之趁着酒兴,挥毫泼墨,成就了这篇千古佳作。
二、作者简介王羲之,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
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世誉为“书圣”。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有《兰亭集序》《初月》《得示》等。
三、文章内容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四、重点字词1、修禊(xì):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三国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
2、流觞(shāng)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漂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
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
3、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
4、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短暂。
5、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取舍各不相同。
趣,通“取”。
6、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
化,自然。
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复习要点
《兰亭集序》复习重点一、文言文翻译1.致 一也________________所以兴怀,其致.【拓展】(1)女行无偏斜,何意致 .不厚 (《孔雀东南飞》 )________________思于天文阴公历算 (《张衡传》 )________________(2)衡善机巧,尤致 .(3)致使 天下之士 (《过秦论》 ) ________________.(4)退而致 仕 ________________.【高考链接】(1)(2016 山·东 )公乃愿致 诸侯,不亦难乎 (《晏子春秋》 )________________.(2)(2008 上·海 )宜相与致 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唐朝李翱《李文公集》).(3)(2008 浙·江 )会昌初致 仕,卒 (《白居易传》 )________________. (4)(2006 四·川 )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 .羊酒 (《后汉书》 )________________ (5)(2006 北·京 )公命柏遽巡国,致 .能歌者 (《晏子春秋》 )________________2.期 况修短随化,终期 .于尽 ________________【拓展】 (1)外无期 功强近之亲 (《陈情表》 ) ________________.(2)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 (《陈太丘与友期》 ) ________________.(3)期年以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讽齐王纳谏》 )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1)( 2017 ·浙江卷)(仆)在京城间,家事人事,整天促束,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 不敢以辈流间期 .足下也。
(杜牧《上池州李使君书》 ) ____________(2)(2016 江·苏 )汝则已矣,还教子念书,以期 .不坠先业 (张岱《祖传》 ) ____________(3)(2015 福·建 )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集不可以够期.(《与王昆绳书》 )_____________ (4)(2012 湖·南 )愿必进于道,期 .为君子之归 (《自戒》 )________________ (5)(2009 山·东 )遂与医生期.十天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 ________________(6)(2007 海·南 )若恃权取于仓,罪也,与若期 .一月还之 (《新唐书 ·韦丹传》 ) __________(7)(2007 浙·江 )余而后废卷而叹, 自恨期 人之浅也 (《王定国诗集叙》 ) ________________. 3.修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 竹 ________________. 【拓展】 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答司马谏议书》 ) ________________ 【高考链接】(1)(2011 山·东 )公修公族,家修 家族,使相连以事, 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 《( 管子》) ______.(2)(2006 天·津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 (《后汉书 ·邓寇传记》 )___________4.次 列坐其次 ________________.当行 (《陈涉世家》 ) ________________(1)陈胜、吴广皆次.所旁丛祠中 (《陈涉世家》 )________________(2)又间令吴广之次.(3)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荆轲刺秦王》 )________________(4)鳞次栉比 ________________.【高考链接】(1)(2015 山·东 )军皆定次,将乃就舍 (《六韬》 ) ________________.(2)(2015 顺义 (《明史·卢象昇传》 ) ________广·东 )象昇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导读:高一语文必修二《兰亭集序》知识点归纳【文学常识】《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水边。
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次第较后;第二。
②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诗文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
④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
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
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词类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贤,贤德之人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
2死生亦大矣大事
2、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把……看作相等
3、名词作动词①映带左右环绕②一觞一咏喝酒
4、数词作动词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等同,把……看作一样。
5、动词的使动用法所以游目骋怀使……纵展使……开畅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使(怀)兴,即:使感叹产生,
6、动词活用为名词足以极视听之娱耳目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