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蒋ppt
《一剪梅》精品课件(超实用、超精美,超拓展)ppt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 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 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1129年赵明城 在赴外地途中染病, 临终前取笔作诗, 绝笔而逝。自此以 后李清照写了大量 的诗歌怀念自己的 丈夫。这些诗歌都 很伤感。
丈夫死时李清照 才35岁
背景:
这首词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 愁”,是赵明诚出外求学后,李清照抒写她 思念丈夫的心情的。伊世珍《琅嬛记》说: “易安结褵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 不忍别,觅锦 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 关于《一剪梅》:
1,《一剪梅》,是词牌名。亦 称《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 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
2,词牌格式 :双调六十字, 前后阕句句用平 韵,一韵到 底。 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 体只须前阕的一、三 六句用韵。
•
《一剪梅》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
剪
梅
—— 李清照
• 李清照(1084--1155), 济南章丘人,号易安居士。 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
• 有《易安居士文集》等传 世。代表作有《声声慢》 《一剪梅》、《如梦令》 等。其文学创作具鲜明独 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 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 称为“易安体”。
生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熏 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 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 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 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 且以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前 期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离愁别绪, 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 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 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诗词赏析《一剪梅》课件1 (共36张PPT)
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吗? 3.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 是一个倒装句,其意味是什么? 4.“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意义分析 5.领略词人“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中所表露 的情感是什么 6.名句赏析“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 一 剪 梅 》
李 清 照
翻译
其实《一剪梅》句句皆是“精美绝伦”
1、4组:第一句 2、5组: 10、11、12组:第五句 13、 14 组:第六句
每组再自选一句进行解读赏析
诗词鉴赏方法:
品味语言, 把握意象, 想象意境, 体悟诗歌情感。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步
1.“红藕香残”“玉簟秋”不仅表明秋天已至,进一 步发掘,它的深刻意蕴是什么呢
“红藕相残”,虽然是表明秋天来了荷花凋谢,
红颜易老 之意;“玉簟秋”, 也含有青春易逝 _______,________ 人去席冷 虽然是暑退秋来,竹席凉了也含有 ______之 意。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 客观景物 “红藕香残”从______ 来表现秋的到来。 “玉 簟秋”从主观感受 _______来表达秋的到来。 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 在了一起。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 在心头。 李 煜 《相见欢》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 煜 《虞美人》 4.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 观 《江城子》
拓展阅读
《声声慢》与《一剪梅》的比较阅读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两篇中都 写“愁”绪,乍一看是相同的,而细细品味,我们 便可发现这“愁”的内涵是不同的,正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之愁有何区别? 在这两首词中,作者都运用了直抒胸臆和融情于 景两种抒情方式,我们先来看看浸染词人愁情的景 (意象花和雁)。
《一剪梅》公开课课件 (共40张PPT)
明月自满,人却未圆; 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 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 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 。
上阕
写女词人的独 居生活
下阕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此情无计可消 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境遇不同,诗情有别
李清照
教学目标
以“知人论世”为纲,借助回忆欣赏 《声声慢》、《如梦令》、《醉花阴》 来鉴赏《一剪梅》中所蕴藏的情感。
分析这首词中抒情方式
李清照为什么要写这首词呢? 这首词在题材上是属于什么词?
易安结婚不久, 赵明诚就到远处 去上学,李清照 “殊不忍别,觅 锦帛,书《一剪 梅》以送之。” (引自元人伊世 珍《嫏环记》) 这是一首闺情词 。
含“
的花
意自
义飘
是零“什水ຫໍສະໝຸດ 么自?流”蕴
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 “红藕香残”、“独上兰舟 ”相拍合
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 ,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 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 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 停地流逝。
其所象征着易逝人生、老去 的年华、伤感的离别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表露词人怎样的感情?
漱大 玉明 集湖 中畔 金趵 石突 录泉 里边 文故 采居 有在 后垂 主杨 遗深 风处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女作家。号 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李清照从小
就受到词的熏 陶,她的父亲 李格非是当时 的著名学者,也 是“苏门后四 学士”之一。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 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 清照与赵明诚是一对在 追求上在生活上的恩爱 夫妻。他们结婚后曾在 青州居住十几年,其间 李清照创作大量文学作 品,而赵明诚也在妻子 的帮助下完成了《金石 录》。
《一剪梅》课件(共17张PPT)
试比较:《如梦令》和《声声慢》两首词在内容上
有哪些不同?
景物时令——前写夏景,后写秋景;
作者年龄——前为少女时期,后为少妇时期;
感情基调——前愉快开朗,后细腻深婉。
《声声慢》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 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
《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 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 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 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 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 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 花深处 争渡 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一剪梅
李清照(宋)
李清照(1084-1155),宋 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李清 照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 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 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 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 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
探讨婉约词风格:
语言 清丽、含蓄 感情 婉转、缠绵 题材 较为狭窄(多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等)
作业:课外延读
渔家傲·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愁更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最新一剪梅(李清照)(完全版)课件ppt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 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 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学习目标
• 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 • 学习本文“举例子、讲道理”
的论证方法。
学习字词
1、注音:丁肇( zhào)中 不知所措( )cuò 2、释词:
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 致知: 获得知识。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勾勒环境 叙写情事 神驰遐思 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
16
§ 词的上片主要写 女词人的独居生活, 借景抒情,词的下片 以直接抒情为主,全 词主要抒写作者的相 思离愁。
此词特点
❖ 特点:
❖ 1、所表现的爱情是旖旎的、纯洁的、心心相 印的,和一般的单纯思夫或怨其不返,大异 其趣;
❖ 2、大胆歌颂自己的爱情,象蜜甜、象水清, 磊落大方;
❖ 3、浅俗清新,明白如话,也多用偶句,琅琅 上口,声韵和谐。
阅读《一剪梅》和《声声慢》两词 ,两篇中都写“愁”绪,所谓“一般 愁字别样情”。细品两词,体会两者 之愁有何区别?
《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 上心头。
《声声慢》: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小结: 《一剪梅》和《声声慢》虽然都是李清照写愁的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 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 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 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具体分析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 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李煜《相见欢》
花自飘零水自流
§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一剪梅》ppt课件
《一剪梅》ppt课件《一剪梅》ppt课件《一剪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寄寓着作者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反映出初婚少妇沉溺于情海之中的纯洁心灵。
接下来,请欣赏《一剪梅》ppt。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作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注释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此处为船的雅称。
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月满西楼:意思是鸿雁飞回之时,西楼洒满了月光。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意思是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意思是,眉上愁云刚消,心里又愁了起来。
《一剪梅》赏析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
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来的心情。
伊世珍《琅嬛记》说:“易安结褵(婚)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一剪梅 ppt课件 (共35张PPT)
温馨小提示:
月满(上)西楼,(见)雁字回时,(想)云中谁寄锦书来?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倒装句
• 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 雁——思及谁寄锦书来 • 谁寄——赵明诚 • 意境——明月自满,人却未圆; 雁字空回,锦书无有 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
•
词人因惦念游子行
2.你会赏析吗?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 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背面 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
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
• 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 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 呢?
20
3、为了稍减闲愁,词人又臆想鸿雁能 传书信,请赏析“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踪,盼望锦书到达,遂
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
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 夜,无论舟上楼中,萦 绕于词人心头。
花自飘零水自流
• 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用了什
么修辞,有何作用? • “自”用的好,用了拟人的修辞把 花和水当成无情之人不管不顾自
由自在地漂流,形象地表现了词
人的相思之苦。
5赏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 写自己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 同时,由己身推及到对方,深知这 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
• “情”要用“计”消除,可知其重。又“无计 可消除”,可知其深。
• 化用范仲淹在《御街行》中的句子:“眉间心 上,无计相回避。”
• 李清照将这句化得出奇了:对愁的描写极其形 象,把愁说成是一种能够运动的有形之物,更 为出奇的是它的运动方式。
红藕香残玉簟秋,
勾勒环境
叙写情事 神驰遐思 借景抒情 直抒胸意
辛弃疾《一剪梅 游蒋山呈叶丞相》古诗词PPT
朝廷闻讯后,赐对衣、金带,视其以守龙图阁待制之职致仕, 特赠四官。绍定六年(1233年),追赠光禄大夫。德祐元年 (1275年),经谢枋得申请,宋恭帝追赠辛弃疾为少师,谥号 “忠敏”。
四 艺术特点
用语横跨古今雅俗
在用语方面,辛词一反当时文人少用口语表达的写法,用雅、 用古、用俗、用今,根据不同的写作对象融铸变化随物曲折,抒情 言志,广泛变换用语的范围。
首先,用雅用古方面,辛弃疾远远超出前人。辛弃疾词所取资 的范围以经部书而论,辛词尚用及《易》《书》《礼》《公羊传》 等。史部则举凡宋以前的各种正史类典籍,几乎无不用之。此外, 辛弃疾还广泛取用各种杂著述、笔记小说等作品中的典故。
三 诗词赏析
全词通过描写二人同游钟山之事,表达了词人对叶衡的依依惜 别和赞颂之意。词中上片回忆与叶衡同游钟山,点明具体地点与时 间,渲染出凄凉悲切的氛围;下片则描写了其离开以后的具体情景, 景色依旧而无同游者,从而心中充满离愁。此词语句婉约,语言清 新朴实,别有一番韵致。
第四部分
艺术 特点
四 艺术特点
第二,辛弃疾借用古人之语,写出自己胸中之情事和眼前之景 物,恰如己出,不让人感到生硬晦涩。辛弃疾用古人之语,有直接 承用,也有略加改变而用。
完结
——感谢聆听
四 艺术特点
善于用典
辛弃疾写词非常善于用典,极尽古今雅俗之事为其所用。辛弃 疾常常将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一组事典连续使用,看似堆叠,但能够 根据实际情形驾驭化用。例如《贺新郎·赋琵琶》。
一剪梅ppt课件十三
青春难再。体现词人的愁绪。
•流水落花不解人情,两个“自”更增愁绪。
作者是如何表现愁的?
红藕 香残 玉簟秋
(视觉)(嗅觉)(触觉)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动作)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想象)
花自飘零水自流。
(比喻)
借景抒情、融情于景、虚实结合
• 对愁的描写极其形象,皱着的眉头方 才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相思之情 无法排遣。
愁
作者为什么而愁,从词中哪一个字可以看 出?
独
这首词出现的意象:
红藕、 玉簟、 兰州、 云、 锦书 大雁、 月、 西楼、 花、 水
红藕香残
▪ 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 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 了环境气氛。对作者的孤独 闲愁起到了衬托作用。
▪ 同时,秋天来了荷花凋 谢,其实也暗含青春易逝、红 颜易老之意。
粉红的荷花已经凋谢,铺着的竹席也生秋凉,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登上木兰小舟。 花儿自在地飘落,水儿自在地流淌,
天边飞来队队鸿雁,是谁捎来了远方的佳音? 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却只能独自愁闷
西楼洒满月光,思念的人啊也该早日归来。 各天一方。
这样的相思愁苦,哪儿有办法可以消除,
皱着的眉头方才展开,涩涩的味儿却又 涌上心头!
婚后不久,赵明诚即远行,李 清照便写下了这首《一剪梅》寄给 丈夫。
诵读
诵读节奏: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文中哪一个字可以作为这首词的词眼?
的句式,令人感到愁思转移之快与难于排解的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片
起笔点题,指出时序,点出“春愁”的主旨。“一片春愁待酒浇”, “一片”言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是急欲要排解愁绪,表现了他 愁绪之浓。
随之以白描手法描绘了“舟过吴江”的情景:“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这“江”即吴江。“楼上帘 招”这江村小酒店的或许写有“太白一醉”字样的青布帘招知词人,可 来醉乡小憩。在这一“摇”一“招”之间,情绪是由愁而略见开颜了的。 可是当江上小舟载着这薄醉之人继续行去,醉眼惺忪地在眼帘上映入 “秋娘渡与泰娘桥”的景色时,风吹酒醒,雨滴心帘,只觉风入骨,雨 寒心。转而“秋愁”复涨,而且愈涨愈高偏逢上连阴天气。同时作者用“飘 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又”字含意深刻,表明他对风雨阻归 的恼意。这里用当地的特色景点和凄清、伤悲气氛对愁绪进行了渲染。 “风又飘飘,雨又萧萧”的句式是一种暗示法的句式,是某种特定心态 借助意象的表现方法。它让人可以产生听觉上的风声雨声,视觉上的潇 潇绵绵、飘飘扬扬,触觉上的寒意、潮意、湿润意,一直到心态上的感 知:酸辛感、苦涩感。
下片最后三句非常精妙。“流光容易把人抛”,指时光流逝之快。“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 ”一“红”一“绿”,将春光渐渐消逝于初夏的来临中这个过程充分表 现了出来。这是时序的暗示。但细加辨味,芭蕉叶绿,樱桃果红,花落花开,回黄 转绿,大自然一切可以年年如此,衰而盛,盛而衰,可是绿肥红瘦对人来说意味着 青春不再,盛世难逢。再进一步推去,家国一旦破败,不能重见么。“流光容易把 人抛”的全过程,怎样抛的,本极抽象,现今以“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明示出来。 所以如果说,暗示具体时序由春而夏,那是“实”的表现,那么将抽象的流光抛人 揭示开来就是“虚”的具体化。至于色彩的自然绚丽,化抽象的时光为可感的意象, 以樱桃和芭蕉这两种植物的颜色变化,具体地显示出时光的奔驰,也是渲染。蒋捷 抓住夏初樱桃成熟时颜色变红,芭蕉叶子由浅绿变为深绿,把看不见的时光流逝转 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春愁是剪不断、理还乱。词中借“红”“绿”颜色之转变, 抒发了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叹。
授课人:焦丹妮
一
舟剪 过梅
吴
蒋 捷
江
→作者简介
蒋捷,宋末词人。字胜欲,号竹山,常州宜兴(今属江 苏)人。 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入元不仕,隐居太湖竹山。 元大德(1297~1307年)间宪使臧梦解、陆兆“交荐 其才,卒不就”。[4] 代表作有:《贺新郎·秋晓》、 《贺新郎·约友三月旦饮》、《贺新郎·吴江》、《贺新 郎·梦冷黄金屋》、《贺新郎·兵后寓吴》、《沁园春·为 老人书南堂壁》等。其词内容较为广泛,颇有追昔伤今 之作,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音节浏亮。《四库总目提 要》称其词“练字精深,调音谐畅,为倚声家之榘矱”。
下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首句点出“归家”的情思,“何
日”道出飘泊的厌倦和归家的迫切。想象归家后的温暖生活,思归的心情更加急切。 “何日归家”四字,一直管着后面的三件事:洗客袍、调笙和烧香。“客袍”,旅 途穿的衣服。调笙,调弄有银字的笙,烧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这里采用了反 衬的手法,词人想像归家之后的情景:结束旅途的劳顿,换去客袍;享受家庭生活 的温馨,娇妻调弄起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的香。作者词中极想归家之 后佳人陪伴之乐,思归之情段段如此。“银字”和“心字”给他所向往的家庭生活, 增添了美好、和谐的意味,与作者的凄苦形象对比,突出思归的心绪。
→创作背景
宋亡,作者深怀亡国之痛,隐居姑苏一带太湖之滨,漂 泊不仕。此词为作者乘船经过吴江县时,见春光明艳的 风景借以反衬自己羁旅不定的生活所作的一首词。
一剪梅·舟过吴江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全词主旨
核心“春愁” 倦游思归的愁 春光易逝的愁 表达了词人漂泊途中倦懒思归之情,并抒发了年华易逝、 人生易老的感叹。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注释
渡:一本作“度”。 桥:一本作“娇”。
★作品译文
船在吴江上飘摇,我满怀羁旅的春愁,看见 岸上酒帘子在飘摇,招揽客人,便产生了借 酒消愁的愿望。船只经过令文人骚客遐想不 尽的胜景。秋娘渡与泰娘桥,也没有好心情 欣赏,眼前是“风又飘飘,雨又萧萧”,实 在令人烦恼。哪一天能回家洗客袍,结束客 游劳顿的生活呢?哪一天能和家人团聚在一 起,调弄镶有银字的笙,点燃熏炉里心字形 的盘香呢?春光容易流逝,使人追赶不上, 樱桃才红熟,芭蕉又绿了,春去夏又到。
特点
这里有意把下片诸句倒过顺序来谈,又将“何日归家洗客袍”置于上
下片的关联点上去理解,是想从具体的句式和情思上说明这首短词形似 明快,实则苦涩,在艺术上具有似“流”实“留”的特点,情韵在回环 周转地流荡,呈一种漩涡状。这种艺术手段最能将“剪不断,理还乱” 的情意充分表达出。“流”,是流畅少停蓄,而“留”则有顿挫,有吞 吐,有抑扬之势。蒋捷确有一些词写得稍嫌“流”,但这首《一剪梅》 却不属此类作品,不可匆匆浏览,不细辨味。 词人在词中逐句押韵,读起朗朗上口,节奏铿锵。大大地加强了词的表 现力。这个节奏感极强的思归曲,读后让人有“余言绕梁,三日不绝” 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