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百年祭》预习学案答案

合集下载

《贝多芬百年祭》学案

《贝多芬百年祭》学案

《贝多芬百年祭》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贝多芬的事迹,把握贝多芬音乐中所体现的精神,正确评价英雄的人生选择。

2、找出中心语句,写出内容提要,整体把握文意。

3、勾画评点,品味精彩语言。

二、本文涉及到的文化常识、背景介绍:一百多年前,一位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乐曲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逝去了。

他,就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乐圣贝多芬。

他艰难坎坷的一生,坚韧超凡的毅力,同他的音乐一起启迪着后人。

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史家罗曼•罗兰称贝多芬为“胜利的普罗米修斯”。

“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则称贝多芬为“反抗的化身”。

萧伯纳不但是位出色的剧作家,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在青年时,他就希望成为男中音,工作之余,他为《明星报》撰写了不少音乐评论。

音乐拉近了贝多芬与萧伯纳的心灵距离。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萧伯纳发现了贝多芬钢琴曲与众不同的个性,那撞击、咆哮、怒吼的音乐深深吸引了他。

在贝多芬逝世100年后的1927年,萧伯纳为自己崇拜的音乐家写下了这篇。

2、作者介绍:乔治•萧伯纳(186—190),英国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曾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上校》《圣女贞德》《苹果车》等,它是“易卜生主义”的继承人,英国“新戏剧”的创始人,作品具有高度的社会性,语言机智雄辩,以幽默讽刺著称。

三、批注:批注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它是把段落要旨、心得体会、疑难注释等随手批写在书上,有旁批、眉批、尾批等形式。

旁批是在句子旁边批注,眉批是在书上方批注,为批是在段、篇或回的末尾批注。

批注可以是对语句表达技巧的评价,也可以写对语句内涵的挖掘,还可以写出自己的个性感受。

以下为本文部分语言的批注,仅供参考:、原句: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韩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贝多芬百年祭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 贝多芬百年祭 Word版含解析.doc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一)贝多芬百年祭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咆哮./骁.勇诙谐./挟.持倔.强/倔.脾气B.悱.恻/绯.红祈.祷/崎.岖轧.钢/轧.路机C.驯.服/勋.章嫉.妒/禁忌.上溯./宿.命论D.管弦./旋.律赋予./参与.不羁./吉.祥物解析:选D A项,读音依次为:xiào/xiāo,xié,juě/juè;B项,读音依次为:fěi/fēi,qí,zhá/yà;C项,读音依次为:xùn/xūn,jí/jì,sù;D项,读音依次为:xián/xuán,yǔ/yù,jī/j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缠绵谐谑玩世不恭枯躁无味B.滑稽肃慕散乱无章沁人心脾C.唐突自负奔腾澎湃狂风怒涛D.秘抉装潢自始至终津津有味解析:选C A项,“躁”应为“燥”。

B项,“慕”应为“穆”。

D项,“抉”应为“诀”。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17和18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

B.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而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C.而且谁又能自负为灵魂比巴哈的还伟大呢。

D.莫扎特是更有远见的,他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后说:“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

”解析:选C C项是个疑问句,应用问号。

4.(2015·湖北高考)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B.近年来,生态保护意识渐入人心,所以当社会经济发展与林地保护管理发生冲突时,一些地方在权衡之后往往会选择前者。

京版语文必修五《贝多芬百年祭》阅读练习

京版语文必修五《贝多芬百年祭》阅读练习

京版语文必修五《贝多芬百年祭》阅读练习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娇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十七和十八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

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

他不认任何人为师,他同行里的先辈莫扎特从小起就是梳洗干净,穿着华丽,在王公贵族面前举止大方的。

莫扎特小时候曾为了蓬巴杜夫人发脾气说:“这个女人是谁,也不来亲亲我,连皇后都亲我呢”,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像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

莫扎特天性文雅,与当时的传统和社会很合拍,但也有灵魂的孤独。

莫扎特和格鲁克之文雅就犹如路易十四宫廷之文雅。

海顿之文雅就犹如他同时的最有教养的乡绅之文雅。

和他们比起来,从社会地位上说贝多芬就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

海顿从不知道什么是嫉妒,曾称呼比他年轻的莫扎特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可他就是吃不消贝多芬。

莫扎特是更有远见的,他听了贝多芬的演奏后说:“有一天他是要出名的”,但是即使莫扎特活得长些,这两个人恐也难以相处下去。

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

莫扎特在他的音乐中给贵族中的浪子唐璜加上了一圈迷人的圣光,然后像一个天生的戏剧家那样运用道德的灵活性又回过来给莎拉斯特罗加上了神人的光辉,给他口中的歌词谱上了前所未有的就是出自上帝口中都不会显得不相称的乐调。

1、本段中,莫扎特与贝多芬在性格方面有哪些不同点?试着逐条说明。

2、“贝多芬不同于十七和十八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3、如果把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个人放在一起,他们之间关系会是怎样的?根据原文语句来回答。

4、“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请根据本段的相关知识,加以分析。

《贝多芬百年祭》导学案3

《贝多芬百年祭》导学案3

《贝多芬百年祭》导学案学习目标:1. 通过研读,把握贝多芬的个性及音乐的特质。

2. 抓住关键的词句,领悟作者寄寓的情感。

3. 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法及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把握贝多芬的个性及音乐的特质及文章写法知识补充:作家作品:萧伯纳(1856——1950),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文艺评论家。

因其戏剧强烈的讽刺倾向,他被称为“二十世纪的莫里哀”。

他在192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的代表作有《鳏夫的房产》、《圣女贞德》和《巴巴拉少校》等,其中《圣女贞德》是他最佳的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

萧伯纳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

1884年他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在艺术上,他接受易卜生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导学过程:一.自主预习1、自读“知识补充”,掌握作家作品。

2、通读文章,掌握字音字形。

倔强()轧路机()滑稽诙谐()缠绵悱恻()驯服()不羁()嫉妒()玩世不恭()上溯()3、自读文章,尝试着概括每一段的内容二.课前检测(作家作品及生字词)三.新知导学(一)研读1—3段内容1、阅读课文1至3自然段,试归纳贝多芬的个性。

(1)贝多芬的个性:反抗性(第一段第三行)、奔腾澎湃(第一段第十行)、激进的共和主义者(第二段第一行和十行)、清教徒性格(第一段第七行)。

2、萧伯纳写贝多芬,围绕什么核心展开的?为之作者选取了哪些具体事件来说明?在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提示:从文本中找关键词句分析。

)参考:作者以“反抗性化身”为核心,将贝多芬的个性和音乐的特点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能体现贝多芬“反抗性化身”的具体事件:①第一段第三、四行“街上遇到大公不脱帽,且在他们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

②第一段第六、七行“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被警察当作流浪汉抓起来”。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贝多芬百年祭精品导学案详解版北京版必修5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贝多芬百年祭精品导学案详解版北京版必修5

2 贝多芬百年祭这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

他由痛苦造就,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幸福,用痛苦换来欢乐!他,就是贝多芬。

学习本课,要了解贝多芬的事迹,把握贝多芬音乐中所体现的精神,并进一步正确评价英雄的人生选择。

萧伯纳(1856—1950),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家。

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小公务员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小不得不自谋生路。

他写过不少议论社会问题的小册子,也写过几部长篇小说,但是主要成就在戏剧方面。

1892年,萧伯纳发表了第一个剧本《鳏夫的房产》,这部剧作以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深刻、语言的生动机智和毫不畏缩的战斗精神,揭开了英国戏剧史上新的一页。

他一生共写了51个剧本,数量之大,在英国戏剧文学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这些作品使他成了20世纪前半叶英国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

193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萧伯纳的主要剧作还有《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少校》等。

加点字读音加点字读音澎湃..péng pài鳏.夫guān 巴赫.hè熊崽.子zǎi滑稽诙谐...jī huī xié上溯.sù缠绵悱恻..fěi cè管弦.乐xián强倔强.jiàng切切.分音qiē强.壮qiáng咬牙切.齿qiè奔奔.腾bēn予赋予.yǔ奔.头儿bèn予.取予求yú词语易错字干zào燥急zào躁jué 士爵尧shùn禹舜3.解词义格调:(1)指不同作家或不同作品的艺术特点的综合表现。

(2)〈书〉指人的风格或品格。

上溯:(1)逆水上行。

(2)从现在向过去的年代推算。

缠绵悱恻: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

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前所未有:从来没有过的。

玩世不恭:以消极、玩弄的态度对待生活。

4.辨用法(1)不免难免例:①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的。

《贝多芬百年祭》《文天祥千秋祭》达标练习及答案

《贝多芬百年祭》《文天祥千秋祭》达标练习及答案

《贝多芬百年祭》《文天祥千秋祭》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贝多芬的艺术成就和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的情况及其作品2、过程与方法学习并掌握文本清晰的思路和富含哲理的语言,正确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本所饱含的丰富感情和贝多芬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二、知识体系梳理1、文学常识萧伯纳(1856-1950),是20世纪英国杰出的剧作家。

他的喜剧创作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戏剧的复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萧伯纳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一个破落的清教徒贵族家庭,从小感受的是没落和贫困的气氛。

1892年他完成第一个剧本《鳏夫的房产》,揭露中产阶级的虚伪和金钱的丑恶与万能。

接着写成剧本《华伦夫人的职业》,在1925年,萧伯纳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在戏剧创作上的成功达到了顶峰。

一生完成剧作51部,如《圣女贞德》等。

作品还有《康蒂坦》《人与超人》《魔鬼的门徒》《巴巴拉少校》《真相毕露》等。

基础知识一、生字详解(一)生字赫(hè):①显著,盛大。

如:显赫。

②赫兹的简称,频率单位。

悱(fěi):形容心里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样子。

璜(huáng):玉器,形状像半块壁。

恻(cè):忧伤;悲痛。

如:凄恻。

(二)容易读错的字倔强误(juè) 散乱误(sàn)管弦误(xuán)正(jué)正(sǎn)正(xián)(三)多音多义字症 zhēng:中医指肚子里结硬块的病。

如:症结。

zhèng:疾病。

如:病症。

倔 juè:性子耿直,待人态度生硬。

如:倔脾气。

jué:义同于“倔(juè)”,只用于“倔强”稽 jī:①考核;调查。

如:无稽之谈。

②计较;责难。

如:反唇相稽。

qǐ:[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笼 lǒng:①笼罩。

如暮色笼罩大地。

②较大的箱子。

如:箱笼。

Lóng:①笼子。

如兔笼。

②旧时囚禁犯人的刑具。

《贝多芬百年祭》学案2

《贝多芬百年祭》学案2

《贝多芬百年祭》学案21、背景介绍:一百多年前,一位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乐曲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逝去了。

他,就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乐圣贝多芬。

他艰难坎坷的一生,坚韧超凡的毅力,同他的音乐一起启迪着后人。

法国著名文学家、音乐史家罗曼·罗兰称贝多芬为“胜利的普罗米修斯”。

“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则称贝多芬为“反抗的化身”。

萧伯纳不但是位出色的剧作家,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在青年时,他就希望成为男中音,工作之余,他为《明星报》撰写了不少音乐评论。

音乐拉近了贝多芬与萧伯纳的心灵距离。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萧伯纳发现了贝多芬钢琴曲与众不同的个性,那撞击、咆哮、怒吼的音乐深深吸引了他。

在贝多芬逝世100年后的1927年,萧伯纳为自己崇拜的音乐家写下了这篇文章。

2、作者介绍:乔治·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鳏夫的房产》、《圣女贞德》等。

3、拓展阅读贝多芬故居之游李泞波恩并不大,道地的一个小城,每日却接待不少的游客,其中大部分是慕贝多芬故居之名而来。

德国小城市中尽有一些极古老的房子,大多是两三层的,包括一个阁楼,看上去并不破旧脏乱,反让人颇有思古之幽情。

贝多芬故居就是如此。

从门外看,它与道旁其他小楼连为一体,并不算顶起眼。

淡粉色的墙上挂着一块乳白色的石牌,上面刻着端严的印刷体金字,表明这座小楼就是贝多芬的故居。

牌子下方是同色的格式玻璃窗,挡着白纱帘,右边是深墨绿色的木质大门,上有绛红色纹饰和金色把手,深沉而肃穆,甚至有些让人敬而远之,倒是颇合贝多芬的为人。

贝多芬早年的”家”现在变成了博物馆。

从楼底到楼顶,我看全了贝多芬的生和死。

生前的寂寞,身后的萧条,最终的辉煌。

这栋楼的每一层都很低,木板地不知是何年之物,走在上面吱呀吱呀地响,让人感到压抑,仿佛贝多芬的魂灵始终笼罩着这房子。

其实,他又何尝离开过呢?或者,就是这种压抑,造就了他的叛逆性格吧。

课时作业2: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课时作业2: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2贝多芬百年祭(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一、基础训练(每小题3分,共9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非常喜欢“百家讲坛”这个栏目,特别是易中天先生与那些爱出风头、喜欢________的人不同,他以故事说人物,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

三国确实是让人神往的,文人向往的是三国时代,民众喜欢的是三国故事。

易中天对三国故事了如指掌,讲得________,对三国的研究非常深入,对一些学术问题________。

A.夸夸其谈侃侃而谈头头是道B.侃侃而谈头头是道夸夸其谈C.夸夸其谈头头是道侃侃而谈D.侃侃而谈夸夸其谈头头是道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

头头是道: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也指说的话有道理,条条都对。

侃侃而谈:指理直气壮、不慌不忙地讲话。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12月16日,“琼瑶诉于正案”终审落幕,琼瑶再次获得胜利,这个胜利,既属于原创者及原创精神,更属于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知识产权。

B.各级干部要脚踏实地、实作实行,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不搞涸泽而渔的政绩工程,做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

C.“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旨在推选、寻找、发现身边的好青年,引领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

D.“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让13亿多中国人民惠及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也为全球人民带来新的福祉。

解析B项,成分残缺,“树立”缺宾语中心语,可在“功成不必在我”后加“的理念”。

C项,语序不当,“推选、寻找、发现”应调整为“寻找、发现、推选”。

D项,主客颠倒造成不合逻辑,“让13亿多中国人民惠及互联网发展成果”应调整为“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13亿多中国人民”。

答案 A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贝多芬百年祭》《想北平》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高中语文《贝多芬百年祭》《想北平》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

《贝多芬百年祭》《想北平》学习要点及能力训练检测一、学习要点(一)作者简介1.萧伯纳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

本名乔治·伯纳·萧。

他受易卜生影响较深,反对王尔德“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观点,大力倡导和创作以讨论社会问题为主旨的“新戏剧”。

萧伯纳的第一部剧作,是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如何靠经营贫民窟房产重利盘剥的《鳏夫的房产》,此剧是典型的易卜生式社会问题剧,也是萧伯纳早期批判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

另一代表作为《圣女贞德》,是描写法国女爱国者贞德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领导农民反抗英军被俘牺牲的故事。

1925年诺贝尔奖。

附:萧伯纳主动进取,坚定执著,终获成功:萧伯纳年轻时给自己规定每日必写5页东西,不管好坏,一概不拘。

就这样过了4年,他从自己的那些文章里总共才得到30美元的稿费,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写作。

他接着写了5部长篇小说,全部被出版社拒绝,但他依然坚信自己不会失败,仍坚持每日写一定数量的文章。

就这样全力以赴,未受过正规教育的萧伯纳成了世界上最为人们所喜爱的作家之一。

2.老舍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曾任中小学教员,后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长篇小说《骆驼祥子》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形成,是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

同时也创作话剧、散文、杂文等其它的文学形式,话剧代表作有《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

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附:老舍40岁自传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

生于北平。

三岁失祜,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

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地。

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

《贝多芬百年祭》教案2

《贝多芬百年祭》教案2

《贝多芬百年祭》教案2
《贝多芬百年祭》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贝多芬的事迹,把握贝多芬音乐中所体现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找出中心语句,写出内容提要,整体把握文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评价英雄的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勾画评点,品味精彩语言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作者对于大师的独特的感悟视角
教学关键
自主—合作—探究,价值观教育
教学方法
反复朗读,师生讨论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作者介绍
速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
第一段,作者在列举具体事例以后得出结论,即“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

第二段,作者把首句作为本段中心句,通过将贝多芬与其他音乐家比较来证明贝多芬的与众不同。

“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引出第三
段的内容。

第三段,具体说明贝多芬与别的音乐家的不同,“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可厌恶的玩世不恭”。

第四段,是一个过渡段,由评论贝多芬的个性过渡到评论其音乐特色,“……不但是一种使他们困惑不解的意想不到的音乐,而且有时候简直听不出这些杂乱音响是有管弦乐器发出来的音乐”。

第五段,“音乐的作用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从另一方面说明贝多芬与同时代音乐家的不同。

第六段,“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注意“以上”一词所指的内容。

第七段,“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大步,也从旧式的跳舞乐队前进了一大步”,注意“这个”具体指哪个?
五、体味语言:
一篇饱含感情充满哲理的散文
作业:写一篇读后感,谈谈对贝多芬的认识。

最新-《贝多芬百年祭》学案 精品

最新-《贝多芬百年祭》学案 精品

《贝多芬百年祭》学案篇一:贝多芬百年祭教案贝多芬百年祭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感受一代音乐大师惊人的音乐激情及与命运抗争、永不屈服的人格魅力。

2学习文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揭示内涵的写法,把握文章刻画人物的艺术手法。

3品味文章形象、生动酣畅淋漓的语言。

二、学习要点1通过研读,把握人物的个性及音乐的特质。

2抓住关键的词句,领悟作者寄寓的情感。

4学习文章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

三、作者生平乔治·萧伯纳爱尔兰戏剧家。

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父亲做过法院公务员,后经商失败,酿酒成癖,母亲为此离家去伦敦教授音乐。

受母亲熏陶,萧伯纳从小就爱好音乐和绘画。

在都柏林美以美教会中学毕业后,因经济拮据未能继续深造,15岁便当了缮写员,后又任会计。

1876年多居伦敦母亲处,为《明星报》写音乐评论,给《星期六评论》周报写剧评,并从事新闻工作。

萧伯纳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

1884年他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在艺术上,他接受易卜生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四、作者作品萧伯纳的文学始于小说创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戏剧,“他的戏剧使他成为我们当代最迷人的作家”(颁奖辞)。

1885至1949年近64个创作春秋中,他共完成了51个剧本。

前期主要有《不愉快戏剧集》,包括《鳏夫的房产》(1892)、《荡子》(1893)和《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等;《愉快的戏剧集》由《武器与人》(1894)、《康蒂妲》(1894)、《风云人物》(1895)和《难以预料》(1896)组成。

第三个戏剧集名为《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其中有《魔鬼的门徒》(1897)、《凯撒和克莉奥佩屈拉》(1898)和《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1897)。

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2课《贝多芬百年祭》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2课《贝多芬百年祭》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语文选修11《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第2课《贝多芬百年祭》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

1.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 . 经过数学老师耐心的启发,他终于幡然悔悟,茅塞顿开,找到了解题的思路。

B . 他们挖空心思,想用漂亮的言辞来掩盖罪恶的行径,然而,却总是欲盖弥彰,弄巧成拙。

C . 北京十家大医院准备联合推出电话及网上预约挂号的消息不胫而走,两天内向有关方面问讯的人难以计数。

D . 《贝多芬百年祭》观点独到,表述精彩,而且激情洋溢,所以成为流传全世界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2. 选出加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A . 他的文章,条理清楚,用语严谨,疏而不漏,令人叹服。

B . 黄山风景,进退维谷,美不胜收。

C . 在这场足球友谊赛中,我校队员前仆后继,大显身手,终于取得了胜利。

D . 《贝多芬百年祭》观点独到,表述精彩,而且激情洋溢,所以成为流传全世界的脍炙人口的名篇。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每当假期来临,一些“网吧”都打出优惠价格吸引中小学生,很多学生整天泡在网吧里,影响学业,这种现象令人堪忧。

B . 据历史资料记载,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中国人就开始种植和使用桐油了。

C .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不力,致使一些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借口办特色学校为名,向家长收取高额费用。

D . 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跃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4. 根据语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可以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一句是()A . 门许我们追求(追逐),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B . 说理、论事并无截然的分野(界限),说理文所说之理也无非是世间之理。

C . 论说巴黎的布置(分布)已比伦敦、罗马匀调的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

D . 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可厌恶(厌倦)的玩世不恭。

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当然与小城不同,虽然年代并不久远但很有文化。

最新整理初一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贝多芬百年祭》知识点复习.docx

最新整理初一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贝多芬百年祭》知识点复习.docx

最新整理七年级初一语文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贝多芬百年祭》知识点复习七年级语文上册《贝多芬百年祭》知识点复习原文欣赏《贝多芬百年祭》一百年前,一位虽还听得见雷声但已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的乐曲的五十七岁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然后逝去了,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地唐突神灵,蔑视天地。

他是反抗性的化身;他甚至在街上遇上一位大公和他的随从时也总不免把帽子向下按得紧紧地,然后从他们正中间大踏步地直穿而过。

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大多数轧路机还恭顺地听使唤和不那么调皮呢);他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他竟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因为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竟会是一位大作曲家,更不能相信这副躯体竟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

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是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韩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而且谁又能自负为灵魂比巴哈的还伟大呢?但是说贝多芬的灵魂是最奔腾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

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可是常常并不愿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唿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

毛头小伙子们现在一提起切分音就好象是一种使音乐节奏成为最强而有力的新方法;但是在听过贝多芬的第三里昂诺拉前奏曲之后,最狂热的爵士乐听起来也像“少女的祈祷”那样温和了,可以肯定地说我听过的任何黑人的集体狂欢都不会像贝多芬的第七交响乐最后的乐章那样可以引起最黑最黑的舞蹈家拼了命地跳下去,而也没有另外哪一个作曲家可以先以他的乐曲的阴柔之美使得听众完全溶化在缠绵悱恻的境界里,而后突然以铜号的勐烈声音吹向他们,带着嘲讽似地使他们觉得自己是真傻。

除了贝多芬之外谁也管不住贝多芬;而疯劲上来之后,他总有意不去管住自己,于是也就成为管不住的了。

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十七和十八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五第2课《贝多芬百年祭》练习题

2016北京版语文必修五第2课《贝多芬百年祭》练习题

2 贝多芬百年祭练习一、语基落实1、下列词语中,字形与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就是()。

A、滑稽顾忌倔.强(juè) 咆哮.(xiāo)B、弦律上溯即.使(jì) 相称.(chèn)C、悱恻澎湃驯.服(xùn) 病症.(zhènɡ)D、诙揩嫉妒管弦.(xuán) 症.结(zhēnɡ)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就是()。

A、事实证明:受到父母充分尊重的孩子,大多与父母非常合作,待人友善,懂礼貌,举止大...方.,自我独立意识强,心理学家认为这就是孩子受到应有尊重的良好反应。

B、她刻意打破巴赫演奏中没有延宕音的传统,利用钢琴微妙而富于变化的特性,演绎出一个“缠绵悱恻....”的巴赫。

C、一位去过世博园的游客也说,站在世博园里,能够感受到浪的冲击,感受到风的呼吸,这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D、这次华盛顿巴以与谈也许又就是闹剧一幕。

奥巴马目前急需政治支持,并不很买账的内塔尼亚胡则玩世不恭....,有美国傀儡之嫌的阿巴斯则曲意逢迎。

3、依次填在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就是()。

她穿衣服之不讲究尤甚于田间的稻草人:事实上有一次她______被当做流浪汉给抓了起来,______警察不肯相信穿得这样破破烂烂的人______会就是一位大作曲家,______不能相信这副躯体______能容得下纯音响世界最奔腾澎湃的灵魂。

A、却由于真也竟B、竟因为竟更竟C、竟由于竟也真D、却因为真更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6题。

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注。

它还能表达感情。

而贝多芬所做到的一点,也就是使得某些与她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她当做一个疯子,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她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不错,她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但就是她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与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就是感官上的享受,于就是她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竟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

【八年级】《贝多芬百年祭》学案

【八年级】《贝多芬百年祭》学案

【八年级】《贝多芬百年祭》学案《贝多芬百年祭》学案一、学习目标:1、介绍贝多芬的事迹,把握住贝多芬音乐中所彰显的精神,恰当评价英雄的人生挑选。

2、找出中心语句,写出内容提要,整体把握意。

3、勾画评点,品味精彩语言。

二、本涉及到的化常识1、背景了解:一百多年前,一位聋得听不见大型交响乐队演奏自己乐曲的倔强的单身老人,最后一次举拳向着咆哮的天空,逝去了。

他,就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乐圣贝多芬。

他艰难坎坷的一生,坚韧超凡的毅力,同他的音乐一起启迪着后人。

法国著名学家、音乐史家罗曼罗兰称贝多芬为“胜利的普罗米修斯”。

“依着他的先例,我们应当重新鼓起对生命、对人类的信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则称贝多芬为“反抗的化身”。

萧伯纳不但是位出众的剧作家,还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在青年时,他就期望沦为男中音,工作之余,他为《明星报》编写了不少音乐评论。

音乐加深了贝多芬与萧伯纳的心灵距离。

在自学钢琴的过程中,萧伯纳辨认出了贝多芬钢琴曲与众不同的个性,那喷发、吼叫、尖叫的音乐深深迎合了他。

在贝多芬去世100年后的1927年,萧伯纳为自己崇拜的音乐家写出了这篇。

2、作者介绍:乔治萧伯纳(1856―1950),英国戏剧家、散家、社会活动家,曾荣获诺贝尔学奖,主要作品存有《鳏夫的房产》《华伦夫人的职业》《巴巴拉上校》《圣女贞德》《苹果车》等,它就是“易卜生主义”的继承人,英国“崭新戏剧”的创始人,作品具备高度的社会性,语言机智慷慨激昂,以风趣嘲讽闻名。

三、批注:注释就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它就是把段落要旨、心得体会、疑难注解等随手批写在书上,存有旁套、眉批、尾批等形式。

旁批就是在句子旁边注释,眉批就是在书上方注释,为批就是在段、篇或回去的末尾注释。

注释可以就是对语句抒发技巧的评价,也可以写下对语句内涵的发掘,还可以写下自己的个性体会。

以下为本部分语言的批注,仅供参考:1、原句:他的灵魂就是了不起的;但是如果我采用了最为了不起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韩德尔的灵魂还要了不起,贝多芬自己就可以责备我。

学案1: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学案1:第2课 贝多芬百年祭

贝多芬百年祭【背景知识】作者简介萧伯纳(1856-1950)爱尔兰戏剧家。

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父亲做过法院公务员,后经商失败,酿酒成癖,母亲为此离家去伦敦教授音乐。

受母亲熏陶,萧伯纳从小就爱好音乐和绘画。

在都柏林美以美教会中学毕业后,因经济拮据未能继续深造, 15岁便当了缮写员,后又任会计。

1876年多居伦敦母亲处,为《明星报》写音乐评论,给《星期六评论》周报写剧评,并从事新闻工作。

萧伯纳的世界观比较复杂,他接受过柏格森、叔本华和尼采的哲学思想,又攻读过马克思的《资本论》。

1884年他参加了“费边社”,主张用渐进、点滴的改良来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反对暴力革命。

在艺术上,他接受易卜生影响,主张写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萧伯纳的文学始于小说创作,但突出的成就是戏剧,“他的戏剧使他成为我们当代最迷人的作家”(颁奖辞)。

1885至1949年近64个创作春秋中,他共完成了51个剧本。

前期主要有《不愉快戏剧集》,包括《鳏夫的房产》(1892)、《荡子》(1893)和《华伦夫人的职业》(1894)等;《愉快的戏剧集》由《武器与人》(1894)、《康蒂妲》(1894)、《风云人物》(1895)和《难以预料》(1896)组成。

第三个戏剧集名为《为清教徒写的戏剧》,其中有《魔鬼的门徒》(1897)、《凯撒和克莉奥佩屈拉》(1898)和《布拉斯庞德上尉的转变》(1897)。

进入 20世纪之后,萧伯纳的创作进入高峰,发表了著名的剧本《人与超人》(1903)、《芭芭拉少校》(1905)、《伤心之家》(1913)、《圣女贞德》(1923)、《苹果车》(1929)和《真相毕露》(1932)、《突然出现的岛上愚人》(1936)等。

其中《圣女贞德》获得空前的成功,被公认为他的最佳历史剧,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颁奖辞)。

萧伯纳杰出的戏剧创作活动,不仅使他获得了“ 20世纪的莫里哀”之称,而且“因为他的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精神,其令人激励和讽刺往往蕴含着独特的诗意之美”,于1925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贝多芬百年祭阅读答案

贝多芬百年祭阅读答案

贝多芬百年祭阅读答案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下面由店铺为你带来贝多芬百年祭阅读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贝多芬百年祭阅读材料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①。

它还能表达感情。

而贝多芬所做到的一点,也是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子,有时清醒就出些洋相或者显示出格调不高的一点,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

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使得产生于感觉的激情显得仅仅是感官上的享受,于是他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之下竞还有什么样式存在着了。

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时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用了另外几个很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从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抛出了同时使用音阶上所有单音的可怖的和弦。

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以上就是贝多芬之谜的全部。

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身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干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得那样引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东西:一句话,你可以拿所有用来形容以乐式见长的作曲家的话来形容他;但是他的病症,也就是不同于别人之处在于他那激动人的品质,他能使我们激动,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

当柏辽兹听到一位法国作曲家因为贝多‘芬的音乐使他听了很不舒服而说“我爱听能使我入睡的音乐”时,他非常生气。

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而当你想独自一个静一会儿的时候,你就怕听他的音乐。

懂了这个,你就从十八世纪前进了一步,也从旧式的跳舞乐队前进了一步(爵士乐,附带说一句,就是贝多芬化了的老式跳舞乐队),不但能懂得贝多芬的音乐而且也能懂得贝多芬以后的最有深度的音乐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写贝多芬,围绕什么核心展开的?为之作者选取了那些材料?如何表现主题的?
罗丹称赞贝的音乐是“庄严、肃穆和崇高”,罗曼罗兰称赞贝多芬不屈服于命运的精神,认为他用“用苦难铸成欢乐”。

而此文的开头,作者就大气磅礴的写出了贝多芬的抗争式的辉煌,这也正是作者心中“贝多芬精神”的显现。

接着作者写到“还是和他生前一直那样的唐突神灵,蔑视天地,他是反抗性的化身。

”作者选择了这一独特的视角,给了我们总体上的感知。

贝多芬的一生是孤独苦难的,经济的拮据,身体的疾痛,几乎不能使他在生活中自由地享受快乐,但他不屈服于生活给他带来的重重磨难,他偏要用痛苦来创造欢乐的音乐,他要“扼住命运的喉咙”,他不屈服命运的安排,他要反抗命运的不公,因此作者说贝多芬是反抗性的化身。

而贝多芬的伟大成就正是这种反抗性的杰作,没有这种反抗性,也许我们看到的贝多芬不过是被生活的苦难压垮的碌碌无为的街井小市民形象而已,何谈他的不朽灵魂,何谈他永世的音乐?而本文恰是找到了“反抗性化身”这个很好的切入口,贝多芬的品格和音乐,才能更完美地展现于人们的眼前。

第一段:
“他的灵魂是伟大的,但如果我使用了最伟大的这种字眼,那就是说比韩德尔的灵魂还要伟大,贝多芬自己就会责怪我。

”这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
这句话巧妙的表达了作者对贝多芬的谦逊品格和伟大灵魂的礼赞。

第二段:
“从社会地位上说贝多芬就是个不羁的艺术家,一个不穿紧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

”这句说明贝多芬是什么性格的人呢?
贝多芬个性狂放充满生机。

第三段
“贝多芬对莫扎特有一种出于道德原因的恐怖。

(第二段)”“贝多芬不是戏剧家,赋予道德以灵活性对他来说是一种可厌恶的玩世不恭。

”这两句反映了贝多芬和莫扎特有什么不同呢?
反映了贝多芬与莫扎特性格与创作的不同之处,贝多芬是特立独行、强调原则的,而莫扎特则相对灵活,能够融入主流社会,他们的音乐为上流社会存在。

第五段
“贝多芬的音乐是使你清醒的音乐”怎么理解这句话深刻含义呢?
贝多芬的音乐没有丝毫的媚俗之处,它能深入听众的灵魂,令人警醒,从而使听众感受到生命的尊严和意义。

文章是为了纪念贝多芬的,去大量的写莫扎特等其他音乐家,结合文章说一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其一,对比使人物更加鲜明;
其二,音乐的特点和成就也只能放在整个音乐史上并与其他音乐家比较,才能看得更加的准确。

写贝多芬不能离开他的音乐,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是什么?他的音乐与他的个性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关键句分析示例:
(1)“说贝多芬的灵魂是奔腾的澎湃的,那可没有一点问题。

”“奔腾澎湃”的灵魂,多么形象的说法,仿佛大海的怒涛冲击着坚硬的崖岸,这就是贝多芬的活力和激情,这种活力也一样作用于音乐之中,涌现出音乐的无穷的魅力。

“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很容易控制,可是常常并不愿意去控制,这个和他狂呼大笑的滑稽诙谐之处是在别的作曲家作品里都找不到的。

”音乐的律动,是“奔腾澎湃”的灵魂的再现。

(2)“这样奔腾澎湃,这种有意的散乱无章,这种嘲讽,这样无顾忌的骄纵的不理睬传统的风尚,——这些就是使得贝多芬不同于17和18世纪谨守法度的其他音乐天才的地方。

”不拘泥于传统的风尚,就意味着音乐中有与时代的不协调音,这正是“造成法国革命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在音乐之都维也纳也处于战乱之中时,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钢琴协奏曲》出版了,这部协奏曲有一种史诗般的英雄气质。

温存的抒情,轻盈的絮语在协奏曲中只占有次要的地位,整个作品中那种风云呼啸、人马奔突之势,无不使人感到时代之魂的复活。

(3)“可是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他还能表达感情。

”“他一生非常保守的使用着旧的乐式;但是他加给它们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思想高度的那种最高的激情。

”可以说贝多芬真正解读了音乐的内涵,把音乐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

(4)“他有能力设计最好的乐式;他能写出使你终生享受不尽的美丽的乐曲;他能挑出那些最枯燥无味的旋律,把它们展开的那迷人,使你听上一百次也每回都能发现新东西……并把他那奔放的感情笼罩着我们。

”归根结蒂,贝多芬的音乐打动着我们,震撼着我们,缘于他的音乐充满着活力与激情。

诸多的句子是作者对贝多芬音乐真正内涵的见解,揭示了贝多芬音乐的精髓——惊人的活力与激情。

而且能从具体的实例中让我们仿佛谛听到了这种震世的华美的乐章。

音乐中的活力与激情,来源于他不屈的反抗性的个性品格,音乐是表达情感、思想的,在此,音乐家找到了很好地表达情感的载体,尽情地渲泻着,形成了贝多芬独特的音乐的乐式和内涵,可以说他的个性魅力与他的音乐成就是相辅相成的,是协调统一的。

把《贝多芬百年祭》与《世间最美的坟墓》相比较,同样是伟人写伟人的文章,看一看他们从内容、取材、表现手法上有什么异同?
(1)《世间最美的坟墓》是茨威格写托尔斯泰的文章,作者从坟墓的朴素写起,来突现伟大作家的平民化追求,重点刻画人物的伟大人格,没有涉及其作品的内涵;而此文萧伯纳不但颂扬贝多芬的反抗的个性精神,而且阐发了其充满激情的音乐特质。

(2)就取材而言,《世间最美的坟墓》是以描写坟墓的环境——静穆、朴素,从而引起人的思考与共鸣;而《贝多芬百年祭》则取材于贝多芬的生活小事,音乐的个性来突现音乐家的伟大之处。

(3)表现手法而言,两者都直接描写、对比、衬托手法,使要表现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深刻、与众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