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液渗透压和酸碱度15页PPT

合集下载

第二章 溶液的浓度和渗透压(二)PPT课件

第二章 溶液的浓度和渗透压(二)PPT课件

电解质在溶液中解离阴、阳离子,单位体积溶液 中所含的溶质粒子数目要比相同浓度非电解质溶液多, 故渗透压也大,因此在计算渗透压时应引入一个校正 系数i,即:
П = i cBRT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医学中的渗透浓度
溶液中起渗透作用粒子的总浓度称为渗透浓度,用符号cos表示 ,单位为mmol·L–1。
医学上低渗溶液、等渗溶液和高渗溶液
正常人体血浆的渗透浓度 (280~~320mmol/L)
低渗溶液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280
320
cos(mmol/L)
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
a.正常形态 b.溶血 c.胞质分离
临床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必须使用等渗溶液?
红细胞在等渗、低渗、高渗溶液中形态变化
B = 0.98
cB
B
MB
c (H 2 S4 )O M (H (H 2 S 2 S 4 ) 4 O )O 0 .9 9 g 1 8 /8 m 8 g /L o 4 1 l0 .4 m 8/L ol
答:该浓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mol/L。
四、溶液的配制和稀释
常 见 规 格 的 容 量 瓶
摩尔质量符号为M,常用单位为g/mol(或g·mol-1)和kg/mol(或kg·mol1)。
例如,Na的摩尔质量为23g/mol;
CO32-的摩尔质量为60g/mol; H2SO4的摩尔质量为98g/mol。
(三)物质的量与质量关系
n(B) m M (B)
n是该物质基本单元是B的物质的量,单位是mol; m是该物质的质量,单位是g; M是该物质的基本单元为B的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
组织间液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

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酸碱度(pH值)和温度是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

细胞外液渗透压:渗透压是溶液本身的一种性质,所谓溶液渗透压,简单来说,是指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

血浆的渗透压: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血浆的渗透压与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大致相等,故0.9%的NaCl溶液或5%的葡萄糖溶液为血浆的等渗溶液,前者又叫生理盐水。

凡高于0.9%的NaCl溶液者称为高渗溶液,低于这则成为低渗溶液。

血浆渗透压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血浆中的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小分子晶体物质形成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另一部分是血浆蛋白等大分子物质所形成的血浆胶体渗透压。

由于血浆中小分子晶体物质非常多,因此血浆渗透压主要是晶体渗透压。

细胞内液:细胞内液是机体细胞总体所含的体液。

细胞的平均水含量约70%,细胞内液量约占体重的40%(女性约占体重的35%)。

这是由于细胞内液绝大部分存在于骨骼肌群中,女性的肌肉不如男性发达,但体内脂肪较多(脂肪的含水量仅为10%~30%),因此女性的细胞内液占体重的百分率较低。

细胞内液中重要的阳离子是K+(约150mmol/L),Mg2+(20mmol/L),主要阴离子是P3-和蛋白质。

体液是高等动物细胞内所有液体成分的总括,不包括植物。

体液又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核液,细胞器的基质的细胞液;细胞外液:主要有组织液、血浆(非血液)、淋巴、脑脊液。

人体体液约占体重的65%左右,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称细胞内液,是原生质的基本组成部分;小部分存在于细胞外,称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2/3。

细胞内液并不是细胞液。

细胞液是指液泡内的液体,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有。

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ppt课件

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ppt课件

•a 3.0g/LNaCl溶液 • (低渗溶液)
b 15.0g/LNaCl溶液 (高渗溶液)
c 9.0g/LNaCl溶液 (等渗溶液)
•渗透方向:溶剂分子总是由低渗溶液指向高渗溶液渗透。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14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三)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1.晶体渗透压
是由电解质(如NaCl、NaHCO3等)、小分子物质(如 葡萄糖、氨基酸和尿素)等晶体物质产生的渗透压。
功能:调节细胞内外水盐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
2.胶体渗透压
是由高分子物质(如蛋白质、核酸)等胶体物质产生的 渗透压。
功能: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盐平衡、维持血容量。
•第二章 溶液 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
15
水肿是由于某些原因(如慢性肾炎或肝功能障碍等)造 成血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减少,使胶体渗透压过低,过量水 分子从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间液而引起。临床上对大面积烧 伤或由于失血造成血容量降低的患者进行补液时,除补生理 盐水外,同时还要输入血浆或右旋糖酐等代血浆,以恢复胶 体渗透压和增加血容量。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掌握渗透压 的相关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血液透析可替代病人肾脏衰竭而失去的部分生理功能,维系 生命,但不能替代其内分泌功能,也不能治愈尿毒症或肾功能衰 竭,只是临床救治急、慢性肾衰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第二章 溶液
17
《医用化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杨炳林 何木全主编
1
第四节 溶液的渗透和渗透压
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 二、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 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
2
第二章 溶液
教学要求
以渗透现象实验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得出溶液 渗透的概念、渗透产生的条件、渗透压与浓度的关系、 渗透压在医学的应用

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课时)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细胞生活的环境(第2课时)课件-高二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十二指肠
胃 小肠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单层细胞)
1层膜
1层膜
毛细血管壁细胞
(单层细胞)
进入血 浆
穿2层膜
毛细血管壁细胞
(单层细胞)
组织液
进入血
养料(如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 浆 转移途径:消化→吸收→血液循环穿→2组层织膜 液→组织细胞 穿膜层数:进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2)+ 进出毛细血管壁细胞(4)+进
渗透压
酸碱度
温度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缓冲液的作用(以H2CO3/NaHCO3为例)
1.当酸性物质增加时(如乳酸过多时)
乳酸 + NaHCO3——→乳酸钠+H2CO3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2CO3——→2NaHCO3
肾脏排出
②酸碱平衡维持:缓冲对NaHCO3/H2CO3 Na2HPO4/NaH2PO4
消 食化 物系
pH↑
Na2CO3
内环境
pH↓
NaHCO3
泌肾
尿 系


NaHCO3 乳酸钠
H2CO3 / NaHCO3
剧烈
正 运动 常
乳酸

pH↓

乳酸钠 + H2CO3
pH↑
H2O + CO2

吸肺

H2O + CO2

温度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渗透压大小:
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77细0胞k外p液a渗透压(等渗溶液)
维持细胞形态

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新人教ppt

高二生物必修3第一章第一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件-新人教ppt

淋巴
细 胞 内 液
小结: 人体内的体液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消化道 D液体
A液体 B液体 C液体
血浆、组织液、 (1)A、B、C和D 液体分别为________ 细胞内液、淋巴 (2)A和B 液体的交换通过组织中的 毛细血管 结 构完成。 (3)B和C之间的水分交换方式是渗透(自由扩散) 。 (4)A液体中的水分排放到外界去主通要 过 肾、皮肤、肺 和消化道四种结构完成。
H2CO3——→H2O+CO2
呼吸运动排出
2、当碱性物质增多时(如[Na2CO3]) Na2CO3 + HCO3
-——→2NaHCO
肾脏排出
3
稳态的维持是在神经系统和体 液共同调节下,各器官系统协调活 动的结果。
四. 内环境作用: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的媒介
图1-3
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体液各部分之间既是彼此隔开又是相互联系
水分,一切能透过细胞膜的物质
细胞内液
水分,一切能透过 毛细淋巴管的物质
组织液
水分,一切 能透过毛细 血管的物质
淋巴
锁骨下静脉
血浆
2.内环境: 1) 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 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2) 组成: 包括: 血浆—血细胞内环境 组织液—大多数细胞内环
探究实验 血液中含有钙,它与血液凝固有关,如果设法除去血液中的钙, 可阻止血液凝固。(柠檬酸钠能去除血液中的钙)。请你协助 设计一份探究计划,证明这一结论。 钙对血液凝固有没有影响 (1)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 钙对血液凝固有影响 (2)做出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 (3)材料器具:试管架、试管2支、标签2张、新鲜动物血液、柠 檬酸钠溶液、生理盐水 (4)实验步骤: ①先用标签“甲”和“乙”对两支试管进行编号。 加等量生理盐水 ②在“甲”试管中加入少量柠檬酸钠, “乙”试管中_______. ③取新鲜动物血液10mL,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5mL并轻轻震 荡,然后将试管静置于试管架上。 不凝固 ④15分钟后,可见“甲”试管中的血液_______,“乙”试管 中的血液_______。 凝固 钙与血液凝固有关 (5)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PPT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酸碱平衡失调PPT
24
诊断
1、病史: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血钠、血浆渗透压正常;
尿比重升高,血液浓缩
25
治疗
(1)去除病因 (2)及时补充血容量。
---平衡盐液或生理盐水 2/3林格氏液液+1/3乳酸钠 2/3生理盐水+1/3 1.25%碳酸氢钠
(3)预防低钾血症(见尿补钾:尿>40ml/h) 注意:补充生理需要量+已失量的1/2-2/3;最好
外科病人的体液和 酸碱平衡失调
引言
水、电解质及酸碱 平衡的重要性
目录
概述
体液代谢 的失调
酸碱平 衡的失调
临床处理 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 细胞内外主要含哪些电 解质?
➢ 机体是如何维持水与电 解质平衡的?
➢ 正常渗透压是多少?
一、体液含量及分布
成人男性体液 含量占体重
60%
细胞内液 40%
30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
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明显上升 尿比重<1.010 血钠<135mmol/L 血浆渗透压<280mmol/L
31
治疗
纠正缺钾和酸碱失衡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分次完成 1、治疗原发病 2、轻、中度:5﹪G.N.S或生理盐水 3、重度 (休克)
8、高渗性缺水:又称 缺水,分为三度,轻度、 中度、重度的分度标准?
9、高渗性缺水因 ,水中毒是因
导致脑功能障碍之严重后果 产生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二、体内钾的异常
正常钾代谢
摄入(intake):
食物
吸收(absorption): 肠道
分布(distribution)

渗透压ppt课件

渗透压ppt课件
3、知道渗透压在医学中的应用 。
精选ppt
5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能力、
化学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习化学兴趣,培养严谨
认真的职业态度。
精选ppt
6
咖啡中加入蔗糖,不搅拌,放
问题的引入置一段时间,咖啡中蔗糖的浓
度相同吗?Why?
扩散: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
自动迁移的过程.(浓度相同)
精选ppt
19
低渗溶液、等渗溶液和高渗溶液
正常人体血浆的渗透浓度 (280~~320mmol/L)
低渗溶液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280
320
cos(mmol/ )
精选ppt
20
红细胞在等渗、低渗、高渗溶液中形态变化
低渗溶液
等渗溶液
高渗溶液
让我好 好想一

(胀大→溶血)
(正常形态)(皱缩→胞浆分离→血栓)
精选ppt
21
渗透压在医学上的应用
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有:
0.154mol / L (9g /L即0.9%)NaCl溶液(生理盐水) 0.278mol /L (50g /L即5%)葡萄糖溶液
况特 殊 情
精选ppt
22
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看书P15,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晶体渗透压?对人体有何作用? 2、什么是胶体渗透压?对人体有何作用?
精选ppt
17
渗透压与渗透浓度的关系
实验证明: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渗透
压与 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粒子的数目 成正
比,而与溶质的性质无关。
即溶质粒子总浓度, 医学上称为渗透浓度(cos), 常用 单位是m mol/L。
精选ppt

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上课用)

第1章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上课用)

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三者的关系图
血浆
双向渗透
组织液
单 向 渗 透
O2和营养物质 CO2和代谢废物
细 胞
淋巴
如果组织液回流受阻或淋巴管阻塞,会出现什么病症?
内环境的概念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 (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内环境=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 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体的 各种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练一练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 B C D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人体的内环境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细胞外液 人体内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
2、内环境中不含 A 血红蛋白 C 葡萄糖
A
) B 尿素 D 二氧化碳
主要与无机盐(主要是Na+和Cl-),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生理盐水的浓度是多少?为什么医院给人输 液时必须使用生理盐水? 哺乳动物生理盐水 的浓度是0.9%的 NaCl溶液。这样的 溶液提供的渗透压 与血浆等细胞外液 相同,所以是血浆 的等渗溶液。
(2)酸碱度 ( 7.35-7.45 )
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 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 , HPO4²‾ 等离子有关。
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汇集到 淋巴管中,经过淋巴循环由左右 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进入心 脏,参与全身的血液循环。
组织细胞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细胞外液各部分之间的转化关系:
组织细胞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血浆、组织液、淋巴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 成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 环境叫做内环境。

外科总论-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与酸碱平衡失调.ppt

外科总论-第三章 外科病人的体液与酸碱平衡失调.ppt

35% body weight (female)
组织间液
功能性细胞外液
脑脊液
消化液
无功能性细胞外液
关节液
(占1~2%体重)
10/4/2020
3
“水”的“来”与“去”
人体水的来源(2000-2500毫升) 1、摄入(2000-2200ml) 2、内生水(300ml)
人体水的排出:(2000-2500毫升) 1,尿 1500ml 2, 便 150 ml 3, 皮肤 500 ml 4, 呼吸 300 ml “来”≈“去”
体液平衡的调节
渗透压:
丘脑→ 垂体后叶→ 抗利尿激素
血容量:
肾素-醛固酮系统
正常情况下二者是协调的,当大失血时以 维持血容量为主。
10/4/2020
7
水分丧失→渗透压↑→丘脑→垂体后叶→ 口渴 → 主动饮水
→抗利尿激素↑ →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上 皮细胞 → 水重吸收↑ → 血液稀释
→ 渗透压↓
10/4/2020
Hypotonic water deficit dehydration
缺Na > 缺水 多为继发性
血清Na ECF低渗 抗利尿激素 尿
血容量 抗利尿激素 少尿
重者
低钠性休克
10/4/2020
19
病因:
①消化液的丧失 ②大面积渗液 ③排Na利尿剂 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
10/4/2020
20
临床表现
男 性 60% 女 性 50% 新生儿 80% 14岁以上≈成人
体重(body weight) 体重 体重
肌肉含水量:75-80% 脂肪含水量:10-30%
ICF:主要分布于骨骼肌中 ECF:血 浆 5%(body weight)

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 渗透压(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三生物二轮复习微专题 渗透压(共16张PPT)
(1)血浆(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渗透压与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是指生理学实验或临床上常用的渗透压与动物 或人体血浆的渗透压基本相等的氯化钠溶液,是血浆的等 渗溶液。 浓度:用于两栖类动物时是0.67~0.70%,用于哺乳类动物 和人体时是0.85~0.9%。人们平常点滴用的氯化钠注射液 浓度是0.9%,可以当成生理盐水来使用。 生理盐水的作用: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0.9%的生理盐水和5%的葡萄糖是等渗溶液)
(1)若甲为物质量浓度10%的葡萄糖溶液,
乙为物质量浓度20%的葡萄糖溶液
(2)若甲、乙为体积和质量浓度相同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
2、半透膜只允许水和单糖通过
甲侧上升
若甲为物质量浓度10%的葡萄糖溶液,乙为物质量浓度20%的葡萄
糖溶液
乙侧先上升后下降,最后两侧液面相等
3、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
若甲为物质量浓度10%的葡萄糖溶液,乙为物质量浓度10%的蔗糖 溶液,然后向两侧加入等量的蔗糖酶 乙侧上升
例4.(2017年新课标Ⅲ卷,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C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 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 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 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 射前水平
链接——渗透装置实验分析
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的初始状 态,乙图是发生了较长时间的 渗透作用之后,漏斗内外的水 分子达到平衡时的状态。甲图 中:①为清水,②为0.3g/ mL的蔗糖溶液,③为半透膜)
⑴乙状态时,还有水分子的移动吗? ⑵乙状态时,漏斗内外溶液浓度相等吗?

知识点-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知识点-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无机盐与蛋白质作为溶质微粒来维持渗透 渗透压
压的平衡
无机盐离子:HCO3-、HPO24-,作为缓冲 酸碱度 物质维持血浆pH的稳定,体内乳酸等代谢
废物会影响pH的稳定
有机物氧化产生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稳定, 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 ℃左右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例题解析
• 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 • 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 • 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 • 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 解析:选A 钠离子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
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因素,所以剧烈运动 后,大量失去钠离子,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 内液;血浆的pH维持在7.35~7.45之间,大量乳酸进入之 后,由于血浆中缓冲物质的作用,血浆仍保持弱碱性;胰 高血糖素不能促进肌糖原分解;剧烈运动后产生大量的 CO2,刺激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 (2)酸碱度: • ①正常人血浆近中性,pH为__7._3_5~__7_.4_5______。
• ②维持因素:与血浆中的__H_C_O_- 3_、_H_பைடு நூலகம்P_O_24-_____ 等离子有关。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3.温度: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OC左右。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特点: 相对稳定——在适宜范围内有所变动
知识点——细胞外液的 理化性质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
• 1.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 (1)渗透压: • ①概念:溶液中___溶__质__微___对水的吸引力。 • ②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粒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具

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

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

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
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是指细胞外液中溶质的浓度和压力达到一定的平衡状态,使得细胞内外的水分子在两侧的渗透压相等。

这种平衡状态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的维持需要依靠多种机制。

首先,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其次,细胞外液中的离子和分子浓度需要保持稳定,这需要依靠体内的调节机制。

例如,肾脏可以通过调节尿液的排泄量和浓度来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此外,体内还有一些激素和神经递质可以调节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例如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脏排泄尿液,从而减少体内水分的丢失。

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的维持对于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如果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细胞的生理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例如,如果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过高,会导致细胞内水分的丢失,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

如果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过低,会导致细胞内水分的过多,从而影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维持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是细胞生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深入研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可以为治疗一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一些肾脏疾病和水肿疾病都与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失调有关,通过调节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可以改善这些疾病的症状。

细胞外液正常渗透压的维持对于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调节机制,可以为治疗一些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