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46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18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18张PPT)

俄国1861年改革 背景 农奴制危机 目的 维护沙皇统治 时间 1861年 领导者 亚历山大二世 内容 解放农奴,赎买份地 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方式 自上而下 作用 加快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 闭关锁国,民族危机 挽救危机,富国强兵 1868年 明治天皇 废藩置县 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 资产阶级改革 自上而下 加快资本主义发展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1.倒幕派的组成力量 是什么人?
东京
中下级武士,商人 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2.武装倒幕过程
3.结果如何?
1868推翻德川幕府
明治维新的原因
内 忧
幕府的封建统 治严重阻碍了 资本主义的发 展。
激 化
社会矛盾
导 致
外 患
西方列强入侵
导 致
加 剧
民族矛盾
幕 府 统 治明治维新的内容
国家
日 英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1861-1873
1861-1873
5%
3.8%
明治维新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早在 1876 年, 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 路的日本,就以武力 强迫朝鲜签定《江华 条约》…… 1894 年, 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 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 鲜。
最能体现资产 阶级改革性质
阅读材料,认识明治维新改革措施
材料展示:有关明治维新时期的图片
地税改革, 允许土地买卖
废藩置县
三府七十二县
文明开化
殖产兴业
身穿西服举办西洋音 乐会的东京大学生
文明开化
性 质:
日本明治政府进行的自上而下 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46张PPT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46张PPT
因最高统治者德川将军的统治机构幕府设置在江户
(今东京)而得名。江户时代的统治机构有两级— —幕府(掌管国政)和藩国。将军把领地分封给藩 主,藩主效忠将军,二者形成主仆关系。
第三页,共38页。
德川将军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2.锁国时代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国
第二十二页,共38页。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使
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
习, 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第二十三页,共38页。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第二十四页,共38页。
第十四页,共38页。
4.开始:
从1868年起,
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 系列改革,以西方为 榜样,全面改造日本,
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天皇睦仁(1852—1912)
第十五页,共38页。
5.明治维新——内容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
服从、不怕死“武士道”精神
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 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第十二页,共38页。


倒 幕
维新三杰:
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第十三页,共38页。
三、明治维新
1、原因: (1)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根本原因)
(2)外患: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入侵
(3)前提: 倒幕运动结束了幕府统治。
2.时间、主要人物:1868年 明治天皇 3.目的: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完美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完美版)
----《五条誓文》
明治天皇睦仁 (1852—1912)
明治维新的政治纲领
《五条誓文》
改革旧制度、向西方学习,发展经济,维护日本的统治
日 本 赴 欧 美 参 观 团 出 港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1、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8、你们的眼神告诉我,你们还是没有明白,想不想让我再讲一遍? 9、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 10、从听课的情况反映出,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 注意哦。
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原因):
内 忧
幕府封建统治严重 激化 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根本原因)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共24张PPT)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共24张PPT)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明治政府建立的纺织工厂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
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用速电池发供展电的弧光灯
材料三:
早在 1876 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 《江华条约》…… 1894 年,日本挑起 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 1910 年,正式吞并朝鲜。
政治 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C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
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A
社会 生活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B
A、最体现改革性质 C、巩固新政权
B、影响最深远 D、有利于对外侵略
科技和教育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国家的科技、教育, 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资本主义建设人才等
加剧
西方列强入侵
民族矛盾
危 机
天皇
大权旁落
开港通商后,日本
经济受到很大冲击,
将军
掌握实权
统 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
治 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
大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效忠将军
阶 金价格,外国人用白 级 银套购黄金,造成日
本大量黄金外流,引
武士
统治基础
起市场混乱,物价飞 涨。农民、城市贫民
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
断恶化。
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评价明治维新:
①性质: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 阶级性质改革; ②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 转折点,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 义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 本主义强国之列。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历史九年级下册( RJ )教学课件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
度的扩展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导入新课
新课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导入新课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到欧美列强侵略的亚 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脱颖而 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业社会向 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近代化 道路的国家,避免了与其他亚非拉国家相同的 命运。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学习目标】 1. 知道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2. 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基本内容 3. 理解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4. 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简单说出二者 的异同点
【重点】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 正确评价日本明治维新
1895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侵华战争, 中国战败。作为弹丸小国的日本何以能打败 泱泱大国的清王朝?在与中国相同的大背景 下,日本又是如何跻身于资本主义国家行列, 成为亚洲第一强国的?日本的发展将给我们 哪些启示?
内容
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 经济上: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上:文明开化
1.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性质) 影响 2. 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步性)
3. 保留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局限性)
1.下列国家中,走上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的方式与俄国相似的是( A )
A.日本
B.英国
C.美国
D.法国
2.近代首先敲开日本大门的西方列强
明治时期东京学生的音乐会
明治时期日本的学堂
签订《马关条约》的情景 八国联军里的日本军队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的新闻
阅读上面的这些图片资料,我们可以 得出什么结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共58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   (共58张PPT)
日 至高 本 无上
1、依据《大日本帝国宪法》确定的近代政治体制。
日本的议会 ( )
A、由贵族院和参议院组成
B、贵族院的议员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
德川家康
军,二者形成主仆关系。
幕府统治时期日本社会阶级构成
等级森严
(幕藩体制) 幕府统治下的日 本社会分为士、 农、工、商四个 等级,士阶级是 统治阶级。身份
天 皇 (傀 儡)
将 军 士 大 名
武 士

2.对外政策:
闭关锁国
在对外政策上,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
策,禁止日本人出
国际 环境
1)自由资义时期 2)西方侵略中国 (有利的国际环境)
1)向帝义过渡阶段 2)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 的狂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 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 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但出门便是 深深的海洋而且资源贫乏的现实,又使他们充满生存 危机感,所以在技能层面非常注意乃至模仿先进的东 西。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 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乃 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 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作坊里的日本》
黑船事件
社会矛盾激化
进入19世纪以后,社会各阶 层对幕府统治强烈不满,社会动 荡不安,尤其是下级武士,迫切 希望改变现状。他们后来成为明 治维新的领导者。
大盐平八郎 领导了1837年 起义。
1866年, 大阪发生 “米骚动”
史料补充:
在日本明治维新前,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 地区,开始出现家庭手工业或手工作坊。作 坊内出现了“雇用工人”制,资本主义的萌 芽出现了。 具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大名(藩地诸侯)、 武士,和要求进行制度改革的商人们组成政 治性联盟,与反对幕府的基层农民共同形成 “倒幕派”的实力基础。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九下部编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部编九年级历史下册九下部编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统 治




天 皇 (傀 儡)
将军 大名
武士 农工商
等级森严
幕府统治下 的日本社会 分为士、农、 工、商四个 等级, 武士阶级是 统治阶级。
身份等级世 代相继,不 能逾越。
(二)明治维新之前的民族危机—佩里叩关(外患)
因为佩里舰队 的军舰是黑色 的,船上的蒸 汽机又冒着黑 烟,所以日本 历史上把这一 事件称之为 “黑船事件”。
具体历史作用

为展动加央资提力强集本供中权主了义自的由发劳 废藩置县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 治体制,实现了民族 国家统一,为推行其

废除等 级制度
“四民平等”,取消等 它改革,实现富国强兵 级身分制和武士特权 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经济领域:核心词-殖产兴业
核心提示
具体内容
历史作用
破 旧
土地改革
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 近代资本主义土地私
浦贺港
1853年
《日美亲善条约》

天皇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府 已

将军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幕府
为 众
大名 有些从事工商业
矢 之

武士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 国
新兴地主、 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 政治权利较少
内 阶 级
农民、城市平民
生活日益贫困 进行反抗斗争
矛 盾













佩里登陆图(1853年)
表明了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19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课件】(共19张PPT)优质课件
一纸空文
失败,民族危机依旧严重
相 时代 同 点 背景
性质
影响
不 背景 同 点 核心
内容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均受工业革命影响)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碍而被迫进行的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 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武士 统治基础

幕府禁令:
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 只驶往国外。
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
被统治阶级
禁止官吏在长崎码头直接 购买外国船只货物。
德川幕府统治之下等级森严(幕藩体制)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
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一人、教版日九年本级上明册 治维新的背景
1、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
对社会进步和可持 续发展最为关键
三、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
国家 日 英 美 德
时间 1868-1873 1851-1873 1861-1873 1861-1873
年平均增长速度 32.2% 3.3% 5% 3.8%
积极影响: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 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实 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2、军事上: 实行征兵制, 建新式军队, 提倡“武士道” 精神。
实现军队近代 化,但保留封 建残余,走上 对外侵略扩张 道路。
二、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的内容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
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殖 产 兴 业 : 就 是 运 用 材料一: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之贫 国 家 政 权 的 力 量 , 以 富,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 各 种 政 策 为 杠 杆 , 以 物产之多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 国营军工 企业 为 主导 ,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政 移植西方的样板企业 ,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 大 力 扶 持 日 本 资 本 主 ——1874年大久保利通《关于殖产兴 图义为的明成治长政。府颁发的地契 业建议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共20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共20张PPT)优质课件

下的执著,而这执著是很多人并不具备的……而许多奇迹往往是执著者造成的。许多人惊奇地发现,他们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
己失去动力。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因此,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实现目
现出一条波浪线,有起也有落,但你可以安排自己的休整点。事先看看你的时间表,框出你放松、调整、恢复元气的时间。即使你现在感觉不错,也要做好调整
明治维新对日本有什么影响?
1.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 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 国之列。
2.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
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本课学习回顾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1、幕府统治危机: (1)内忧:幕府的腐朽统治引起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患:西方国家的殖民入侵 2、倒幕运动 二、明治维新的措施 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 2、经济方面:殖产兴业 3、军事方面:实行征兵制4、文化方面:文明开化, 发展教育 三、明治维新的地位 1、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 危机,成为亚洲的强国。 2、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对外侵略扩张。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
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
激励能力的人,富有弹性,经常表现出反败为胜、后来居上、东山再起的倾向,而缺乏这种能力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就大打折扣,表现为过分依赖外界的鼓励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35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下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共35张PPT)

19世纪中后期的幕府统治危机:社会危机
天皇 资 本 生 产 关 系 的 形 成 和 发 展 将军 大名 武士 只是傀儡,毫无实权 掌握政权,组成幕府 有些从事工商业
幕府
经济状况恶化 不满情绪增强
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农民、城市平民 新兴地主、商人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
⑵、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的主要目的: ◇为了巩固幕府的统治,维护封建剥削制度; ◇同时也是为了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势力的渗透,维护日本国家的独立。 ⑶、锁国政策的影响: ◇使日本在国际上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几乎完全割断了日本经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严重地阻碍了资本主义 因素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就使本来已经落后了的日本,进一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距离。
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 利较少
2 、 幕 府 已 成 为 众 矢 之 的
在对外政策上
、 幕府实行闭关锁国 政策,禁止日本人出海, 只允许荷兰等少数国家 的商船在指定的地点从 事有限的贸易。
3
幕府允许荷兰商人进行贸易的唯一地点—— 长崎出岛。
结合下面资料,思考德川幕府采取“锁国体制”的目的及其影响。
性 质:
日本明治政府进行的自上而下的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三府七十二县


殖产兴业---扶植资本主义发展
日本工商业迅速发展
明治时期的 日本街头
明治初期的小学
设新式学校,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提倡文明开化,推行欧美生活方式
教育经费
国家教育经费占财政总预算的8%; 地方教育经费占地方总预算的25%;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根本原因
2、前提条件:
中下级武士倒幕运动成功
3.时间: 1868年 4.目的: 富国强兵 5.主要人物:明治天皇
6.内容: 还政天皇 四民平等
①政治:废藩设县

加强中央集权
中央政府

县藩
作稳用定:的将提政军供治统环一境的市场、
藩 大名

(藩主)
县 府藩
解雇和罢免
戊戌变法 失败了 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8、启示:
①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并投身其中; ②要顺应历史进步的潮流,与时俱进,改革开放; ③向先进国家学习,引进先进的技术(制度、思想……); ④重视教育,培养人才; ⑤改革没有固定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之路。
乱各州的奴隶制。这场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1868
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从1861年开始,日本进行明治维新,
政治上,“废藩置县”;经济上,禁止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
社会生活上,提倡“文明开化”,即向中国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使日本逐步转变为一西个方封建国家。 资本主义
允许
人教部编版 历史 九年级下
1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到封建的幕府统治时期。(幕
府原意为将帅出征时的住所,后又把以将军为首的中央政
权称为幕府)1603年,德川幕府开始统治日本。
将军
藩 大名
(藩主)
重农抑商
武士
占全 国人 口 80%
将军
大名
政治 (藩主)
武士
经济
占全 国人 口 80%
将军
大名
(藩主)
大名
武士 领导者占全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4、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途径不同
A.英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法国
(C )
C.日本
D.美国
强国之路—维新影响
(1)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2)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实现了“富国强兵”, 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3)但是改革保留了旧制度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时代之思—维新启示
对比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日本两次向外学习的目标有何不同?说出 日本民族有什么样的特点?
1.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 举例说明。 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英、法、美 日本
2.请举出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资产阶级革 命和改革各一次。 美国南北战争---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改革
课堂练习
D 1、19世纪中后期,日本由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转变成一个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得益于( )
闭关锁国;清朝;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阻碍了 社会经济的发展。
“黑船事件”
1853年,黑船来航。。。。。 1854年 美日签署《日美亲善条约》
日本国门被打开,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危险,民族危机严重。
倒幕运动
1.时间: 1868年
2.主力: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 3.方式: 武力
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 改革力量
最具可持续发 展和远见的措

结束分裂,巩固新政权。 壮大军事实力。
发展资本主义,增强经济实力。 提高国民素质
“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日本的早期火车
19世纪70年代的工厂 明治政府大力扶持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限性
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原因不同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危机)
不 同
俄国是亚历山大二世为了防止人民革命,维护
点 目的不同 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的
日本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侵略而进
行的改革
明治维新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对我们当今社会主义建 设有何启示?
将 军
大 名
掌握实权 效忠将军
统 治 阶 级
官员。在商品经济发 展中,武士阶层也出 现分化。下级武士生 活困窘,不少武士为 维持生计,开始从事
武 士
统治基础
商业、手工业,当医 生、作家,有的沦为
浪人。一些有文化和
政治经验的中下级武
被统治阶级
士不满幕府的统治, 希望在社会改革中求
社会矛盾加剧
得生机,成为倒幕和 维新的中坚力量。
①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 ②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 ③美国内战(1861——1865) ④中国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中国近代与日本明治维新性质相同的改革: 戊戌变法(1898年)
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有哪些不同点?
根本 原因
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 日本明治维新1868
日本海 军舰队
早在1867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 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对外侵略扩张
大凡国之富强系于人民 之贫富,而人民之贫富系 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 寡,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 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 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 奖励之力。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 幕府的统治阻碍了日本的发 展(内忧外患)
人物 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
明治天皇, 资产阶级性质
内容 (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由人;(2)农奴在获得 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
“解放”时,要出钱赎 术,发展近代企业;提倡
买这块份地。
“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
导入新课
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 机和社会危机,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却 打败清政府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曾经弱小的日本是怎样摆脱 民族危机并发展强大起来的?日本强大起来 后对周边近邻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4课 日本明治维新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1.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
1860第二次鸦 片战争
团抗击八国联军 侵华
日 1853年黑船事 1868年倒幕运 1889《大日本
本件
动、明治维新 帝国宪法》天
皇制度
1868年,倒幕派粉碎了幕府的武力反扑,结 束了幕府统治,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 日本首都迁到东京(1968年7月江户改名东京)。
维新三杰: 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西乡隆盛
三、明治维新
1、原因: (1)内忧: 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 (2)外患: 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入侵 (3)前提:
国家
时间
年平均 增长速度
日 1868-1873
32.2%
英 1851-1873
3.3%
美 1861-1873
5%
德 1861-1873
3.8%
6.性质:
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7.明治维新的意义(积极影响)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 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 本主义强国之列。
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时期统治之下。 天皇是名义的君主,实权被掌握在幕府将军手 中。
在日本历史上,17—19世纪中期称为江户
时代,因最高统治者德川将军的统治机构幕府设
置在江户(今东京)而得名。江户时代的统治机
构有两级——幕府(掌管国政)和藩国。将军把
领地分封给藩主,藩主效忠将军,二者形成主仆
②美国等西方列强入侵,激化了 国内矛盾,日本的民族危机加剧。
③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放弃了排斥 西方的做法,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 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
幕 等府级时。期天皇 ,全国居大民权分旁为落士、农、武 受 成士 了 为工良不有、好仅知商的识尚四文和武个化教,教养还育的接,
人,担任幕僚和行政
8.明治维新的消极影响(局限性): 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
国主义色彩浓厚。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 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明治维新的封建残余的表现
天皇仍然保持神一样的地位; 武士道精神盛行; 政治上贵族和军部占主导地位,压 制平民。
拓展研究
俄国、日本、美国、中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
(4)方式: 自上而下
(5)作用:都是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6)局限性: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改革后 都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俄国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的异同
时代

性质


结果
都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 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资阶弱小,寄希望 于无实权的皇帝
具体 大刀阔斧,全面 措施 推行
变法法令如“一纸 空文”
国际 环境
自由资本主义义时 期;西方侵略中国 (有利的国际环境)
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 的狂潮;
相同点:1)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 2)都是资产阶级发动的; 3)都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工业革命后世界产生的三大进步潮流:
结果:
日本被迫在不平等条 约上签字,开放港口。 不久,西方国家接踵 而至,幕府统治发生 动摇。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内忧 外患
19世纪中期,
日本处于德川幕 激

府统治之下,推 行闭关锁国政策,化
社会矛盾 致 幕
阻碍了社会经济

的发展。

美国海军舰队
入侵,日本被 导 迫开放港口, 西方国家接踵 致
民族矛盾
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创新。
重视教育,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 国的战略;要向先进国家学习、借鉴, 要引进外国先—英、法、 美、俄、日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不同途径。
归类 ①英国和法国 ②美国 ③俄国和日本
方式 ①资产阶级革命 ②民族独立战争
③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 改革
关系。
德川将军
一、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2.锁国时代
德川幕府推行锁国政策。 幕府禁令:除特许船外,严禁其他船只驶往 国外。不得派遣日本人至国外。禁止官吏在长崎 码头直接购买外国船只货物。只和中国、荷兰进 行有限的贸易。
影响:
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
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民族危机:美国入侵 1853年黑船事件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国家富强之途……第一开发国民多数之智德良能,
使进入文明开化之域。
——伊藤博文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
学习, 大力发展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明治时期举办的化装舞会
日本赴欧美参观团出港
在政府大力推动下,日本经济迅 速发展,在当时世界上也很罕见。
启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19世纪末也进行了一场类 似的改革——戊戌变法,你能 列举出他与日本明治维新之间 的异同吗?
不同点 明治维新(19中) 戊戌变法(19末)
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较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 背景 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封建统治势力强大;
领导 倒幕派实力强大 力量 掌握了政权
长州藩主的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德川幕府时期的武士
武士经 济地位下 降,对现 实不满, 产生了改 变现状的 要求。
3、面对内忧外患各阶层的反应:
(1)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
(2)一部分中下级武士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策略,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倒幕运动。
4、简况: 1868年1月,倒幕派在京都发动“王政复古”政变, 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拥立16岁睦仁天皇( 1867 年登基)亲政,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 5、结果: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 君、服从、不怕死“武士道”精神
经济
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 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生活 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废藩置县

三府七十二县

国 家
统 一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 君、服从、不怕死“武士道”精神
——1874年大久保利通 《关于殖产兴业建议书》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 ”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图为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允许土地买卖)
1872年东京与横滨铁路通车
1869年,日本建造的第一 艘轮船“孝明丸”从筑地 驶往横滨 。
富冈缫丝厂于明治5 年(1872年)由明治政 府为实现日本的近代 化而第一次成立的制 纱厂。
治 加危


而至,幕府统 治发生动摇。
如何解决?
2.倒幕运动
(1)背景:
(1)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 多手工工场破产。
(2)外国人用白银套购日本黄金,造成日本大 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3)农民、城市贫民和中下级武士的处境不 断恶化。
(2)倒幕运动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