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学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档案管理学复习资料

档案管理学复习资料

档案管理学复习资料1、档案的萌芽时期是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形成时期是原始图画,成熟时期是原始文字,总之,档案的产生以文字为条件,而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推动了档案的发展成熟。

2、我国档案演变经历了以下六个阶段:甲骨档案、金石档案、简牍档案、缣帛档案、纸质档案、新型载体档案。

3、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按照一定规律以备查考的各种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

基本含义1档案是人类社会各项实践活动中形成的。

2档案是保存备查的历史文件。

3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和载体的多样性。

4档案具有特有的原始记录性。

4、文件与档案的关系:第一,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延伸;第二,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升华;第三,文件是档案的因素,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5、档案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一般属性是知识属性和信息性。

6、档案的基本价值:一是凭证价值,二是参考价值。

7、档案的作用:第一,维护国家、集体和个人权益的法律书证;第二,政治的必要工具;第三,行政管理的查考凭据;第四,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第五,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第六,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

8、档案发挥作用的规律:第一,档案的时效律和扩展律;第二,档案机密性递减律和社会递增律;第三,档案行政作用弱化律和科学作用强化律;第四,档案价值共享律。

9、档案发挥作用的条件:第一,外部条件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1)社会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2)社会档案意识 第二,内部条件对档案价值实现的影响:(1)档案管理方法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档案价值的实现;(2)档案管理的手段现代化能够快速、准确、有效地提供档案,为档案价值的实现创造了条件;(3)档案管理状况,即物质保管条件。

10、国家档案全宗是指一个国家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所有、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全部档案的总和。

11、我国“国家档案全宗”按历史时期分为两大部分: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档案,包括建国以来党和国家的中央及地方的各级机关、部队、团体、人民公社、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档案以及国家征集或个人捐赠的某些著名人物的档案;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的档案,其又分为革命政权档案和旧政权档案两种类型。

档案学期末复习资料

档案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纪录。

”二、档案工作的内容 八个环节之说档案业务工作内容可分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编目检索、编研、利用、统计。

三、档案演变(选择题)(一)甲骨档案(二)金石档案(三)简牍档案(四)缣帛档案(五)纸质档案(六)音像档案(七)电子文件档案实体管理工作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四、档案现象(一)(二)文件转化为档案的三条件:(重要)(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A、文件内容要求马上办理完毕,并且已经办理完毕。

B、文件内容要求长期执行(办理),但只要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也算办理完毕。

C、不需要具体办理,只需完成文书处理程序就算办理完毕。

(2)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

(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

(三)档案的本质属性(1)十分丰富,无所不包(2)原始性档案是历史的原始记录,或说是原始的历史记录,这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五、档案的种类(一)档案分类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对档案的认识性分类;第二,档案实体的管理性分类;第三,档案内容信息的管理性分类。

(二)档案的具体分类1.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公务档案是指人们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是公务机关或其他社会组织。

(名词解释)这类档案归“公家”所有,主要被各级各类档案机构收藏,具体实存形态主要是过去的公务文书。

私人档案是指人们在私人生活中形成的档案,其形成主体主要为个人。

(名词解释)私人档案归“私人”所有,散存于私人手中,具体实存形态主要是日记、文稿等私人文书。

2.历史档案与现行档案历史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起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

(名词解释)现行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晚,离现在的时间距离较近且主要起现时性查考作用的档案。

(名词解释)3.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名词解释)文书档案实际上是指行政管理档案;科技档案是指人们在科技、生产活动中形成的由纯业务性的科技文件材料转化而成的档案;专门档案是指除文书和科技档案之外的所有在专门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档案学复习材料

档案学复习材料

档案学复习材料★→绪论←★1、档案产生的条件:条件一:文字的产生是档案产生的前提条件二:国家的出现是档案产生的直接条件2、1804年德国档案学家约瑟夫.奥格所著《一种档案学理论思想》一书,第一次提出档案学的概念。

★→第一章←★【档案管理工作】是指对处理完毕并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件实体及信息进行收集、整合、鉴定、保管、开发和提供利用的一系列业务活动。

【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供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它的本质属性是原始记录性,也是档案区别与其他信息的主要特征。

【档案的种类】——(书本)形成领域:公务档案、私人档案形成时间和作用:历史档案、现行档案所有权:国家所有的档案、集体所有的档案、个人所有的档案政权性质:革命政权档案(革命历史档案)、旧政权档案工作中通行的方法: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载体形态:甲骨档案、照片档案、录像档案、光盘档案等——(笔记)公务档案与私人档案档案形成时间和档案和作用:历史档案和现行档案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与专门档案【档案的作用】确凿的凭证作用,广泛的参考作用【档案的规律】①档案作用范围的递增规律,档案作用从形成单位向社会扩展②档案作用方向的转移律,档案作用方向的多元化趋势③档案机密程度的递减规律,档案的机密程度逐渐递减④发挥档案作用的条件律,档案作用的发挥取决于一定的条件(社会环境、人们的档案意识、档案的管理水平)【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服务性,机要性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要求我们:一是要熟练地掌握档案管理的业务内容、技能和规范;二是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学会运用档案管理工作的原则,灵活地处理各种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各项工作中的信息保障作用【档案室】是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档案的部门,是单位内部具有信息服务与咨询性质的机构,一般情况下不对外开放。

单位的性质、职能不同,形成的档案的门类也有一定的差异。

【档案室的类型】文书档案室、科技档案室、音像档案室、人事档案室、综合档案室、联合档案室【档案管理机构】档案室、档案馆、档案局(处、科)【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三者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辩证统一的。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供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2.档案工作:指档案馆(室)的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实体,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

3.档案收集工作:是指档案室(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接收制度和征集办法而进行的单位档案归档、机关档案移交和社会散存档案征集等活动。

4.立档单位:构成全宗的具有独立性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就是立档单位,被称为“全宗构成者”5.档案价值鉴定:是指档案室(馆)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分析和评价档案的价值。

确定其保管期限予以销毁的工作。

6.全宗卷:是档案室(馆)在管理某一全宗的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专门案卷,它是一个全宗在形成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7.档案证明:是档案室(馆)根据用户的申请,为证实某件事实在本室(馆)的档案中有无记载和如何记载而开具的书面证明材料。

8.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室(馆)以馆藏档案为基础,根据利用需求对档案信息进行研究和加工,编辑各种类型档案版物的活动。

它是档案信息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

9.档案统计:是指运用专门的统计技术和方法,对档案工作领域中的现象、状态、程度等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的一项工作。

其对象涉及档案和档案管理、档案事业的所有方面。

10.人事档案的传递:是指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之间、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人事档案的形成部门及利用部门之间转出和接收人事档案的活动。

11.会计档案:是指各类机构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具有保存价值的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12.电子档案:是指在计算机及网络中生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社会活动的原始信息记录。

简答题1.档案的形成条件有哪些?(1)文件被处理完毕;(2)文件对日后工作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3)文件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存。

2.如何理解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

档案学理论基础考试复习资料

档案学理论基础考试复习资料

P4 处于西亚的古代两河流域的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这是一种用木棒在未干的泥板上书写出来的文字,因其形似箭头,亦称箭头文字。

P10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秦王朝统治者将文书档案工作紧紧纳入巩固和发展专制皇权的轨道,开创了2000多年来封建档案工作的先河。

臣僚上呈文书的抬头制度、文书避讳制度、文书的用印制度均产生于秦朝。

P11 两汉王朝在宫廷内外修造了诸如石渠阁、麒麟阁、东观、兰台、石室、宣明等多处殿阁,用来收贮各种档案典籍,这些建筑都各有专司。

P12 公元404年,东晋丞相桓玄下令以纸代简。

自此,纸张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载体。

P12-13 唐代的文书种类和行文制度已非常成熟和完善。

一文一事制度即一份公文只叙述一个问题或一件事情,不同的事件要分写于不同的公文,以确保公文的专指性及准确性。

P13 架阁库是宋代各级国家机关设置的保管现行档案的专职机构。

P16 明代档案库房的建设特别值得一提。

洪武初年在南京兴建了黄册库,以集中保存黄册和鱼鳞图册,因其建在玄武湖后湖的小岛上,又称后湖黄册库,是我国古代建筑规模最大、收贮籍帐档案最多、管理制度严格的专门档案库。

黄册是记录土地、人丁和赋役的文书;鱼鳞图册是登记所有权的文书,这两种文书是明代最普遍、数量最多的文书,是明王朝维持赋役的基本工具。

P16 明嘉靖13年,建造了皇史宬,用以保存皇帝的实录、圣训和玉牍。

皇史宬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建设布局的各个方面都充分考虑到了档案文件的保护。

选料上全部用砖石垒砌,整个殿身为无梁建筑,屋顶为拱顶。

这样确保了它坚固耐久,既可防火,又能防震,历经几百年至今巍然不动。

殿内筑有高台,以便排水防潮。

墙壁有特殊的厚度,南北墙厚6米,东西墙厚3米。

这样可以避免外界温度变化对库房的影响,便于控制室温,冬天不低于15度,夏季不高于25度。

殿内两侧对开窗户,便于通风。

皇史宬是我国封建社会档案库建筑的一个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古代档案事业的一份珍贵遗产。

档案学概论复习资料

档案学概论复习资料

档案一:档案的定义1.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各个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在工作活动和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文件,为了日后工作活动和生活的查考,人们便把文件保存起来,转化为档案。

文件转化为档案需要具备三个条件:a)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转化为档案,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而文件的归档要区分对待:①.文件中的内容短期内可以办理完毕的,可等办理完毕后归档;②.文件中的内容需要长期办理的,只需将文件经过签收,传阅,研究,讨论和贯彻执行后,就算办理完毕并归档保存;③.不需要具体承办的文件,只要经过收发,登记,传阅等文书处理程序就算办理完毕并归档保存。

b)对日后社会活动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有必要作为档案保存起来;办理完毕的文件不需全部归档的原因:①.工作和生活中产生的文件是大量的,若全部作为档案保存起来,档案馆和档案室将无法承担如此庞大的工作;②.保存档案的目的是为了日后的参考利用,若将没有价值的文件归档保存,会造成档案资源管理的浪费。

c)按照一定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转化为档案。

文件是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逐渐逐份累积起来的,文件之间的排列没有规律性,彼此孤立,不能完整反映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文件在归档前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归类整理。

使其具有内在联系地排列起来,这是档案优于文件的特点之一。

2.档案是各种机构和个人在其特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a)档案的形成者广泛:官方性质的有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半官方或非官方性质的有各种群众团体,私有企业等;个人。

b)档案内容广泛:由于档案形成者分布在不同领域,部门和地区,因此形成的档案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卫生,司法,外交等,既有中央机关形成的又有地方机关形成的档案,既有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形成的又有群众团体和个人形成的。

3.档案的类型是多种多样a)载体:骨甲,金石,竹木,缣帛,纸张,胶片,磁带,光盘等;b)记录方式:手写,雕刻,印刷,摄影,录制等;c)文种:古代有诏,诰,题本,摺片;近代有令,布告,咨,呈;现代有计划,报告,会议记录,通知,通报,批复,指示等;d)文件内容: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材料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材料

档案初、中级职称考试复习范围《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材料第一章档案源流第一节:文字的出现与档案的产生:1、早期人类的记忆方式:结绳记忆、贝珠记忆、刻契记忆等。

2、古代两河流人发明的文字:1899年在河南省安阳小屯村发现的大量的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古印度人发明了象形文字,处于西亚的古代两河流域的人发明了楔形文字,这是一种用木棒在未干的泥板上书写出来的文字,因其形似箭头,亦称箭头文字》第二节:古代的档案与档案工作:1、秦朝档案工作的地位及文书制度:秦朝采用法家的治国思想,十分强调“以法治国”,以法治国的政治需要使之格外注意律法与户籍管理,建立了比较严格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制、诏、奏、议等文种,臣僚上呈文书的抬头制度、文书避让制度、文书的用印制度等均产生于秦朝。

2、两汉时期的档案机构:汉代的这些“石室金匮”是我国古代档案库房的模式,本世纪初出土的居延汉简,是我国近代考古四大发现之一;3、近年在江苏东海出土的尹湾汉简,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简牍档案;1973年在长沙马堆汉墓还出土了大批帛书和地图。

汉代产生了不少文工团种,如策书、章、表状、疏、令等。

4、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谱牒档案盛行的时期。

5、公元404年,东晋丞相桓玄下令以纸代简,“古无纸,故用简,非主于敬也。

今诸用简者,皆以黄纸代之”。

自此,纸张成为国家文书的正式载体。

6、架阁库出现的时期:宋代出现了专门放置档案的架子—“架阁”。

这些架阁所置放的场所就是架阁库。

7、唐朝专门用来保管甲历档案的地方:甲库,它是专门保管甲历档案而专门设立的档案机构。

8、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建造了皇史宬,用以保存皇帝的实录、圣训和玉牍。

皇史宬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

(15--25℃)9、明朝后湖黄册库的地点:洪武初年,在南京兴建了黄册库,以集中保存黄册和鱼鳞图册。

因其建在玄武湖后湖的小岛上,故名后湖黄册库。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资料

档案学理论基础复习资料档案学是一门围绕着档案管理、档案保存和档案利用展开的学科,是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学理论基础是档案学研究的根基和基本理论。

为了更好地复习档案学的理论基础知识,下面将从档案学的概念、特点、分类、价值、原则等方面展开阐述。

一、档案学的概念档案学是以档案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档案的管理、保存、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是一门关于档案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

二、档案学的特点1.对象明确:档案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档案,是一门以档案为中心的学科。

2.实践性强:档案学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途径。

3.信息载体:档案是信息的载体,是人类活动留下的具体记录。

4.历史性:档案学关注历史的延续和发展,在研究档案时必须考虑其历史背景。

三、档案学的分类档案学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 1. 按照档案的种类分类:分为公文档案、业务档案、科研档案等。

2. 按照档案管理的范畴分类:分为档案管理学、企业档案管理学、电子档案管理学等。

3. 按照档案的保存载体分类:分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微缩胶片档案等。

四、档案学的价值档案是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档案学的研究可以有效地挖掘和利用这些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持。

五、档案学的原则1.真实性原则:档案应真实、准确地记录历史事实。

2.完整性原则:档案应完整地保留所有相关信息。

3.保密性原则:档案中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秘密的信息应严格保密。

4.便捷性原则:档案应方便检索、使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通过本文的复习资料,希望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档案学的理论基础知识,夯实自己的档案学基础,为未来的学习和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

一、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新要求是什么?答:“实现两个转变,加强三个体系建设”二、《档案法》是如何阐述档案概念的?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本法所称的档案,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三、档案可分成哪几种类型?答: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特殊载体档案四、什么是国家档案全宗?答:国家档案全宗是指国按时期结合性质,它可以分类如下:先以1949年10月1日为界,分为建国前档案和建国后档案,建国前档案按政治性质分为革命政权档案和旧政权档案。

革命政权档案,又称为“革命历史档案”,是指“五四”运动至建国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档案,旧政权档案是指国民党政府、伪满政权、北洋政府以及历朝历代封建制政权、奴隶制政权的档案。

家所有的全部档案的总和。

五、档案业务工作内容有哪几个环节?答:1、六环节之说档案业务工作内容可分为: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利用。

其中前五环节为基础工作,后一环节为提供利用的工作。

2、档案业务工作的划分不是绝对的,随着档案工作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检索、编研成为、立的工作内容,把它们加上去,六个环节就变成八个环节。

六、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由三个部分组成: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集中统一管理,这是组织原则,决定具体的管理形式。

一票否决制。

2.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保证完整与安全,是管理的基本要求。

要注意“集中管理不是简单的集中存放”3.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有效利用,这是管理的目的。

七、国家档案馆的性质是什么?答:根据《档案法》和有关文件的规定,档案馆属于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我国多数档案馆是统一保管党和政府机关档案的管理部门,所以它既是党的机构,又是国家机构。

《档案学》期末复习材料

《档案学》期末复习材料

《档案学》期末复习材料一、填空题1、影响档案工作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是_服务性_。

2、会计档案案卷目录的登记对象是_保管单位_。

3、兼具案卷目录和卷内文件目录之功能的目录是_全引目录_。

4、长久保存的磁带录音、录像档案重绕的时间是_6-12 个月_。

5、管理性电子文件物理归档的时间是_次年年初_。

6、无头档案的主要特征是_查不到档案人下落_。

7.档案管理直接服务于人类保存档案之目的,是整个档案事业的_核心_。

8.档案管理系统的服务对象是_档案用户(利用者)_。

9. _选择_是馆藏建设的核心。

10.全宗理论的核心是_来源_原则。

11.档案保管期限表是控制入藏档案_质量_的工具。

12.在_归档_过程中对档案文件价值的鉴定,是全部档案价值鉴定活动的主体。

13.通过著录,档案信息就有了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_自由_度。

14.档案整理工作从总体上看由五部分工作内容组成,即划分全宗、组合全宗群、_划分系列(全宗内分类)_、立卷和案卷排列。

15.联合全宗和全宗汇集在档案馆中也作为一个_全宗_进行管理。

16.档号必须具有_唯一(或单一)_性,否则不能成为有特定意义的人工语言。

17.智能控制或编目的步骤是:第一步通过著录与标引形成_条目_,第二步进行目录组织,形成检索工具网络。

18.档案标引根据检索标识的不同可分为主题标引、档号标引和_分类_标引。

19.文件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文件制作阶段、文件现实使用阶段、文件_暂时保存(或"休眠")_阶段和文件永久保存阶段。

20.档案的内在联系性,决定了集中在一起的档案才具有_整体_功能。

21.档案起源学说,归纳起来有_阶级社会产物论_和原始社会产物论两大类型。

22.东周以后,石刻档案逐渐增多,最著名的当首推东周初年的十块_石鼓文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有系统内容的刻石文字记录。

23.由于档案的_原始性_和内向性等特点而使档案信息知识的系统性和传播功能低于其他信息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名词解释1.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供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2.档案工作:指档案馆(室)的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实体,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

3.档案收集工作:是指档案室(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接收制度和征集办法而进行的单位档案归档、机关档案移交和社会散存档案征集等活动。

4.立档单位:构成全宗的具有独立性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就是立档单位,被称为“全宗构成者”5.档案价值鉴定:是指档案室(馆)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分析和评价档案的价值。

确定其保管期限予以销毁的工作。

6.全宗卷:是档案室(馆)在管理某一全宗的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专门案卷,它是一个全宗在形成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7.档案证明:是档案室(馆)根据用户的申请,为证实某件事实在本室(馆)的档案中有无记载和如何记载而开具的书面证明材料。

8.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室(馆)以馆藏档案为基础,根据利用需求对档案信息进行研究和加工,编辑各种类型档案版物的活动。

它是档案信息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

9.档案统计:是指运用专门的统计技术和方法,对档案工作领域中的现象、状态、程度等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的一项工作。

其对象涉及档案和档案管理、档案事业的所有方面。

10.人事档案的传递:是指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之间、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人事档案的形成部门及利用部门之间转出和接收人事档案的活动。

11.会计档案:是指各类机构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具有保存价值的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12.电子档案:是指在计算机及网络中生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社会活动的原始信息记录。

简答题1.档案的形成条件有哪些(1)文件被处理完毕;(2)文件对日后工作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3)文件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存。

档案学概论复习资料

档案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二章档案一、档案在称谓上、载体上的沿革1、对文件和档案的称呼:最早见于文字的称为“册”,“典”,周代统称为“中”,秦汉以后称为“文案、案牍、文牍、文书、簿书”。

1638年,《请太宗实录》出现了“档案”一词。

2、载体上沿革,较早的载体有甲骨、金石(青铜器、铁器、石头);秦汉以后为简牍、绢帛;东汉以后出现了纸质档案;现代出现了以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档案。

二、档案的定义及含义1、定义: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2、含义:①档案是由文件转化而来的;②档案是各种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③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和载体是多种多样的;④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

三、文件转化为档案的条件1、办毕或处理完毕;2、对日后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等活动具有查考利用价值;3、按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

四、档案是原始的历史记录1、档案的形成和性质与图书资料不同,作为档案保存起来的文件,它们的产生并非为了形成档案供人们去阅读,最初作为办事工具,为处理当时某件事物的需要而产生,是人们社会活动的产物;2、现今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它们被保存下来,当初一般是无意识的,而档案是人们有目的地选择和保存起来,以备日后查考,档案是人们在处理事物过程中有意识的形成;3、与一般的历史遗物不同,它是以具体内容反映其形成单位或人物特定活动的记录物,具有很强的记录性;4、不同于一般的信息资料,它是特定的形成者在当时当地直接使用的原始文件的转化物,不是事后编写或随意收集的材料,因而具有原始性特点。

五、《关于改革和集中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文件处置办法》1、《关于改革和集中管理档案工作的法令》: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制定,1918年6月1日列宁签署颁布。

宣布国家档案全宗档案统属国家所有,由国家档案管理机构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加以管理,其所确定的档案归国家所有和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不仅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档案事业的重要指导原则,也为社会主义档案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供保存备查的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2.档案工作:指档案馆(室)的业务工作,即用科学的方法管理档案实体,为党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

3.档案收集工作:是指档案室(馆)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接收制度和征集办法而进行的单位档案归档、机关档案移交和社会散存档案征集等活动。

4.立档单位:构成全宗的具有独立性的社会组织或个人就是立档单位,被称为“全宗构成者”5.档案价值鉴定:是指档案室(馆)按照一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分析和评价档案的价值。

确定其保管期限予以销毁的工作。

6.全宗卷:是档案室(馆)在管理某一全宗的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说明该全宗历史情况的专门案卷,它是一个全宗在形成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

7.档案证明:是档案室(馆)根据用户的申请,为证实某件事实在本室(馆)的档案中有无记载和如何记载而开具的书面证明材料。

8.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室(馆)以馆藏档案为基础,根据利用需求对档案信息进行研究和加工,编辑各种类型档案版物的活动。

它是档案信息开发的一种重要方式。

9.档案统计:是指运用专门的统计技术和方法,对档案工作领域中的现象、状态、程度等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的一项工作。

其对象涉及档案和档案管理、档案事业的所有方面。

10.人事档案的传递:是指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之间、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人事档案的形成部门及利用部门之间转出和接收人事档案的活动。

11.会计档案:是指各类机构在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具有保存价值的并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的会计核算专业材料。

12.电子档案:是指在计算机及网络中生成的具有查考利用价值的社会活动的原始信息记录。

简答题1.档案的形成条件有哪些?(1)文件被处理完毕;(2)文件对日后工作活动具有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3)文件经过立卷归档集中保存。

2.如何理解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1)“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

《档案管理学》资料

《档案管理学》资料

《档案管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档案——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2、来源原则——把同一机构、组织或个人形成的档案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管理的原则。

3、全总——一个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形成的具有有机联系的档案整体。

4、档案价值——指档案这一客体对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凭证和情报作用,而表现出的有用性和有用程度。

5、档案保管期限表——用表册的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和标准性文件。

6、档案收集——指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

具体而言就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通过例行的接收制度和专门的征集办法,将分散在各机关、组织或个人手中及散失在社会其他地方的档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分别集中到各有关档案馆(室),实现档案的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的活动。

7、档案整理工作——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把处于相对零乱状态的档案系统起来,以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工作。

其内容主要有:区分全宗、全宗内档案分类、立卷、案卷排列和编制案卷目录。

8、档号——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代号。

主要是表示类别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组符号,通常包括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号、页号。

9、“八防”措施——指档案管理工作中要做到防火、防水、防潮、防霉、防虫、防光、防尘和防盗。

10、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指档案部门根据社会需要采用专业方法和现代化技术,发掘、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所收藏档案中的有用信息,方便利用者利用,以实现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11、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亦称档案利用工作,是档案保管部门以所收藏的文化财富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方法,直接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各项事业服务的一项业务活动。

12、档案著录——指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13、档案目录中心——指按照一定历史时期、区域、专业系统汇集档案目录信息,以统一的目录体系提供各种档案目录信息服务的工作实体。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复习资料》在现代社会中,档案管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公共机构还是私人企业,都需要合理管理和维护其档案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研究档案的组织、传递、管理和保护的原理和方法。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档案学的复习资料,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学科。

一、档案学的概述档案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主要研究档案的组织、传递、管理和保护。

它涉及到多个学科领域,如历史学、文献学、管理学等。

档案学的核心任务包括收集、整理、描述和保存档案等。

通过档案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档案的分类、管理流程以及档案馆的建设和运营等方面的知识。

二、档案的定义和特点档案是指记录人类活动和组织管理活动的各种载体,如纸张、电子记录、录音、摄影等。

档案具有三个基本特点:永久性、固定性和真实性。

永久性意味着档案的保存需要长期或永久保存,以满足日后的查阅和研究需求。

固定性指的是档案内容的一致性,在整个档案的生命周期中应保持固定。

真实性是指档案内容应真实记录了事实,不得进行篡改或伪造。

三、档案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档案管理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首先,档案管理应具有系统性和有组织性。

这意味着应根据一定的规范和流程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描述和保存。

其次,档案管理应具有权威性和可靠性。

档案管理者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档案的正确性和可信度。

此外,档案管理还需要注重安全性和合规性,以防止档案的丢失、损坏或滥用。

四、数字化档案管理的挑战与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成为了一种趋势。

数字化档案管理可以提高档案的存储效率和检索速度,并方便用户的查阅和利用。

然而,数字化档案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性、长期保存和技术更新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至关重要。

五、档案学的应用领域档案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博物馆、图书馆等都需要进行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在政府决策、历史研究、文化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档案学复习

档案学复习

第一章:档案概论一、档案的定义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作为历史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形式和载体的文件。

可简便表述为: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档案是机关、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

可简便表述为:原始的历史记录。

二、档案的基本涵义1、档案的来源:形成档案的主体:A、机构B、组织C、个人2、档案的形成:档案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保存备查的历史记录。

档案是由文件(文书)转化而来的。

转化条件有三:(1)办理完毕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归宿。

)(2)具有一定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才能成为档案(文件是档案的基础,档案是文件的精华。

)(3)按照一定的规律保存起来的文件,才能最后成为档案(文件是档案的因素,档案是文件的组合。

)3、档案的形式:档案信息的记录方式很多,载体材料也多种多样。

(1)从档案的载体上来看,有甲骨、金石、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

(2)信息的基本形式有三种:文字、图像、声音。

(3)记录方法:手写、刀刻、印刷、摄影、录音、录像等。

(4)从文件名称上看,古代有诏、诰、题本、奏折、牌等,近代有令、布告、咨、呈。

现代有计划、报告、请示、批复、会议记录等。

(5)从类型上说,有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4、档案的内容:档案内容反映了人们各种社会活动档案内容上的特征:(1)十分丰富,无所不包(2)原始性三、档案的属性1、原始记录性是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具有原始性,又具有记录性。

这是区别于其他文献资料的本质特征。

档案原始记录性特点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1)档案是历史的真迹,必须保持它的特性,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用。

(2)由于档案与图书资料、文物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因此,档案部门管好档案,也要收藏与档案有关的资料,辅助档案提供利用。

(3)对档案真实性要辩证地理解2、知识性和信息性是档案的一般属性第二章:档案工作概论一、档案工作的基本内容1、档案的收集工作2、档案的整理工作3、档案的鉴定工作4、档案的保管工作5、档案的统计工作6、档案的利用工作7、档案的检索工作8、档案的编研工作二、档案工作的性质1、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工作(1)档案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2)机要性是档案工作政治性的重要表现之一2、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性工作(1)就总的档案工作看来,档案工作是一项管理档案的专门业务,属于国家科学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档案的知识属性和信息属性,就是档案一般属性的重要表现。

2、档案信息具有自身的某些特性,主要表现为原始性和回溯性。

3、档案的种类划分:(1)按照档案的来源标准;如国家档案、事业单位档案…(2)按照档案的容标准;有普通档案和专门档案两种(3)按照档案的载体形式标准;如甲骨档案、电子文件…(4)按照档案的时间标准划分;如古代档案、近代档案…(5)按照档案的所有权标准;如国家所有档案、私人档案…(6)在中国常见的档案种类划分,分为文书档案、科学技术档案、专门档案三大类别。

4、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对档案真实性的辩证理解至少有两层面的含义:(1)档案的容若没有失实、歪曲、作伪之处,那么在对同一历史事实均有记载的各种信息中是最真实、最可靠的,因其是直接的原始记录,是第一手的原生信息,但不能将其与其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本身混为一谈;(2)档案有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之处,那么其失实、歪曲、作伪乃至伪造这一客观事实也恰恰是有档案这一实存形态来予以记录、固化并示之世人的,它依然有其另一意义上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它还是反映了档案形成者的认识水平、本来意图或欺骗活动,从这一意义上看,档案只要其自身存在就没有“假”的,而都是“真”的,“假”的也是“真”的。

总之,在日常管理中,特别是在提供利用方面必须审慎从事,予以控制,加强咨询,以便合理的发挥档案应有的作用。

5、你怎么看待档案的行政作用和科学文化作用(1)档案利用实践。

档案在日常存放的静态中,其价值处于潜在阶段,只有在人们利用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档案的价值,并校正和提高人们对档案价值的认识。

(2)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和档案管理政策,对于档案利用的需要和可能提供利用的程度,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社会进步程度愈高,愈能为档案的开放利用提供更多的条件,充分实现档案的价值。

(3)社会档案意识,特别是人们对档案的认识水平、重视程度和利用动机等因素,都影响档案发挥作用的状况。

人们的档案意识越强,档案价值愈能实现得充分;档案价值的实现,又促进人们档案意识的加强。

(4)档案管理水平是影响档案发挥作用的直接因素。

其中包括档案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及管理状况。

第二章1、档案工作的基本容: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档案的实体管理)检索、编研、利用(档案信息开发)统计工作(档案的信息反馈)2、掌握档案工作各环节的基本关系:档案工作有六个环节,包括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统一整个档案工作的容可以划分为两个方面:基础工作和利用工作。

(1)基础工作。

收集、鉴定、整理、保管、统计和检索等项工作是整个档案工作的基本利用工作是在此基础上提供档案为社会需要服务的主要环节。

(2)利用工作。

基础工作为利用工作提供物质前提,创造工作条件,没有基础工作便无法为开展利用工作;利用工作直接体现档案工作的目的和方向,它既反映基础工作成果,也向基础工作提出要求,没有利用工作,基础工作则失去存在的意义和工作的目标。

3、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4、档案馆的科学文化事业性质,主要表现方面:(1)从管理对象看: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是历史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等活动的原始记录,属于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档案馆是汇集历史档案的基地。

(2)从活动方式和工作成果看:档案馆的工作,是一种带有学术性、研究性的工作。

档案馆不仅要收藏档案,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而且要通过各种手段提供利用,其中有的手段带有研究性。

同时档案馆还要参与研究历史,参加编史修志。

(3)从社会职能看:档案馆不是生产部门,而是文化事业单位,要面向社会,广泛地为繁荣科学文化、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服务。

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有些是有性的。

档案馆又具有机要性。

特别是现代党政档案。

5、档案机构之间的相互关系:(1)上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指导下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2)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指导档案馆、文件中心、档案室等业务机构。

(3)档案室与档案馆之间,交接档案;(4)文件中心与档案馆之间,交接档案;(5)各级各类档案馆之间,均无隶属关系。

第三章1、档案馆档案的来源:(1)接收现行组织单位的档案。

(2)接收撤销组织单位的档案。

(3)征集历史档案。

(4)档案馆之间交接档案,也是档案馆档案的来源之一。

2、接受现行组织单位档案的要求:(1)进馆档案应保持全宗的完整性,一个单位的全部档案应该作为一个整体,统一归入一个档案馆,不能随意分散。

(2)规定移交的档案,应该由有关单位收集齐全,按照规定整理好。

(3)与档案有关资料、立档单位的组织沿革、全宗介绍及其他有关检索工具,随同档案一并接收。

第四章1、区别两句话:(1)文件在来源方面的联系是首要联系。

(2)在整理档案的某些程序中,文件容方面的联系往往是最紧密的联系。

2、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1)由于文件之间具有错综复杂的和多种多样的联系,因而应该根据文件情况,善于找出和保持文件之间最紧密的联系。

不能只要一看到文件之间的某种联系,即随意整理。

同时,从档案整理工作的全过程来说,应该力求从档案的来源、容、时间和形式等各方面,全面保持其联系。

这将为日后的档案全面鉴定、多元检索和提供利用等创造良好的条件。

(2)文件之间的历史联系是相对的,应该根据不同的档案的特点及其形成的不同情况等,采取保持文件联系的不同方法。

不能离开实际整理的具体文件,简单地确定某种整理方法和评说优劣。

同时,应该从档案整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全面地考察是否保持了文件的联系,不能只从某一个判断,如只从分类一个环节或某一类、立卷工作或某一案卷,孤立地看待文件之间的联系,切忌把某种联系和某种整理方法绝对化。

3、全宗的含义: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人物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

全宗是档案馆、室对档案进行日常科学管理的基本单位。

4、最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三种:年度分类法、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

5、如果在机关名称中,带有对劳动人民诬蔑性质的字样,则应加上引号,以表示它是当时的称谓,并非当今编目者的立场和应用的词汇。

6、分类与立卷的区别与联系区别:(1)分类是把全宗的文件,按照一定的特点分为若干部分;立卷则是把各个局部的、甚至零散的文件,按照一定的特点组成保管单位。

(2)从结果上看,分类的结果,是将具有共同的特点文件集合为一个类;立卷的结果,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零散文件集合为一个案卷。

(3)从方法上看,分类的方法是分中有合,其主要方法是分析;立卷的方法是合中有分,其主要方法是综合。

联系:分类和立卷,都可以看作分类,他们是全宗系统化过程中的两项主要工作。

总的来说应当事先分类而立卷,具体操作时互相结合,两者在先后交错过程中有规律地进行。

第五章1、档案价值鉴定标准主要有:档案来源标准、档案容标准、档案形式特征标准、相对价值标准。

2、档案容的分析着眼于四方面:(1)档案容的重要性;(2)档案容的独特性;(3)档案容的时效性;(4)除此外,对档案容的真实性、完备性等也要加以考察,以准确把握档案容的价值。

3、档案保管期限基本上分为永久、定期(短期、长期)(1)长期保存:一般是指档案须保存16年至50年。

(2)短期保存:一般是指15年以下。

第六章1、档案保管工作的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库房管理(2)档案流动过程中的保护(3)保护档案的专门措施2、保管工作的任务(1)维护档案实体的秩序状态,使其在存放和使用中始终有序(2)防止人为和自然的破坏,延长档案的寿命(3)维护档案的政治安全,防止泄密3、档案的异地安全保管的概念所谓档案的异地安全保管,是指对那些列入重点保管围,一旦失去就会对国家、地方、行业系统及立档单位的社会历史记忆的完整性造成严重损害的档案,实行多套留存或备份,并将原件或最珍贵的档案置于相对安全的场所,实行封闭式管理的做法。

第七章1、《中国档案分类法》由编制说明、基本大类、主表、辅助表四个部分组成。

2、档案著录是指在编制档案目录时,对档案的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类、选择和记录的过程。

3、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1)按体例分:目录、索引、指南(2)按功能分:馆藏性、查找性、介绍性(3)按载体分:书本式、卡片式、缩微式、机读式第八章1、档案馆编研工作的容(1)熟悉与研究档案容,编写档案参考资料(2)汇编现行机关的档案文集和编纂档案史料(3)以馆藏为基础,参加历史研究和编史修志,撰写有关的文章和著作2、参考资料的特点:(1)改变了档案原来的面貌,具有问题集中、容系统、概括性强的特点(2)综合记述档案容,为利用者提供素材(3)直接为利用者提供加工过的、具有信息容的情报资料3、一般要求记载准确的日期,并按照大事发生的时间顺序先后排列,以便反映事件发生、发展的进程。

力求精确到时、分、秒。

如果重要事件没有时间或时间不准确,应尽力进行考证,写明确切时间,也可注明接近时间或时限。

一时搞不清的留后待查补充。

第九章档案的利用服务1、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含义:(P292)档案工作的目的,是提供档案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必须做一系列的工作,其中直接传递档案信息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服务的环节,称为“档案的利用服务工作”,或简称“档案利用工作”,又称“提供利用”。

【“利用档案”和“档案利用工作”这两者之间又有密切联系,有利用档案的需要,才有档案利用工作;有档案利用工作才能实现对档案的利用;这两种行为往往先后获同时发生,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而档案利用工作是利用档案的必要条件,利用档案发挥档案的作用,是档案利用工作的直接目的。

】2、制发档案证明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对申请书的审查和档案证明的编写,都需要严肃认真地对待。

(303)3、开放档案就是档案管理单位根据档案价值实现的客观规律和特点,依法向社会公众和组织公开未列入与豁免公开围的档案文件信息容,并通过有效方式及时提供给有关组织及个人,满足其合法利用需求的社会化服务政策与措施。

它是公民知情权、参政权、议政权等权利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是国家政治化的重要标志。

(307)【基本含义:1)开放档案必须建立在对档案价值实现的规律和特点的深刻理解基础上;2)开放档案的围应当依法确定;3)开放档案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进行;4)开放档案既是一种利用服务政策也是一种服务措施;5)开放档案是公利得以实现的必要保证,也是国家政治化的重要标志。

】4、开放档案的依据:实践依据、理论依据、法律依据(311)第十章档案统计1、统计中的综合指标是多种多样的,但一切综合指标的表现形式不外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324)2、档案登记,就是对档案的收进、移出及整理、鉴定、保管、利用等情况,通过簿、册、表、单等形式加以记载,以揭示它们的过程、现状和变化。

(326)第十一章明清档案的管理1、明清档案的特点:(359)1)明清档案的阶级性;2)明清文书产生的过程,充分反映了封建君主极端专制的统治;3)明清王朝建立了我国封建社会最完备的文书、档案制度,为我们留下数量浩瀚、容丰富的史料;4)明清档案,特别是清代档案,由多民族文字的文件组成,它反映了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