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免疫的过程
抗原 吞噬细胞 被抗原 侵入的 组织细胞
感 应 阶 段
T细胞
记忆细胞
效应T细胞
反应阶段
效应T细胞与 靶细胞紧密接 触 淋巴因子
(如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等)
靶细胞破裂死亡 抗原被消灭
效应阶段
细胞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摄取和处理)
呈递抗原
使抗原暴 露
T细胞
(识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
反应 阶段
效应 阶段
抗原
吞噬 细胞
功 能
T细胞
记忆 B细胞 细胞
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 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
浆细 胞
产生 抗体
抗体
与抗原 特异性 结合
吞噬、处理、 呈递抗原 呈递抗原,吞噬 抗体抗原结合 体
1、当抗原已经侵入细胞, 存在于细胞外液的抗体 就无能为力了,这时怎 么办呢? 2、这时采取的免疫方式 与体液免疫有何不同?
• 艾滋病感染阶段: 3)症状期:
艾滋病
这时的感染者被叫艾滋病(AIDS)患者, 他们的血液中充满了病毒,每一个免疫细 胞的细胞核内有可能被几百个病毒占据; 这时非常容易受到其他疾病的感染,一些 平时根本不会对人的生命产生威胁的普通 传染病如肺炎等,一旦进入艾滋病患者的 肌体就会无法控制,此时,艾滋病患者一 般在6---24个月内死亡。
抗 原
1、定义: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反应的物质就叫做抗原。
2、举例:如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
蛋白质等物质。自身衰老、癌变细胞也可 作为抗原。
抗 原
3、特点:
异物性:癌细胞是个例外 大分子性:通常相对分子质量 大于一万 特异性:抗原表面具有抗原决定簇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 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如伤寒杆菌只能与抗伤寒杆菌 抗体结合,而不能与抗痢疾杆 菌抗体结合。这种特异性取决 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 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 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 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
问题探讨:
免疫系统只有防卫功能吗?通 过前面有关艾滋病的介绍大家 可以找到答案吗?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 清除功能
对外,防卫功能; 对内,监控功能; 清除外界病原体和内部突变细胞 的功能。

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 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 态中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障 碍,机体的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 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合成 分泌
抗体
Biblioteka Baidu
• 抗体的分布: 1)血浆(主要) 2)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等)
免疫作用的过程(重点)
抗原进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抗原被体液中的 抗体消灭,若侵入了细胞则抗体就无能为力 了,只能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称为体 液免疫,后者称为细胞免疫。
1、体液免疫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2、细胞免疫
Go back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 的保护性生理功能。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自己”、排 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系统:由三道防线构成。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三 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人体的皮肤和黏膜(分布在消化道、呼吸道内表面) 以及分泌物(唾液、泪液等)中的杀菌物质等组成 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被动免疫
免疫血清: 白喉抗毒素 免疫球蛋白: 丙种球蛋白
四 免疫学的应用
• 器官移植:
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 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叫做器官移植。
• 器官移植的成败取决于什么?
取决于供者和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 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否一致或相 近。 只要供者和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 上相同,就可进行移植,但为减轻排斥反 应,病人还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
靶细胞内的溶酶体 酶被激活,使其通 透性改变,渗透压 变化,最终裂解死 亡。
加强有关免疫细胞免 疫效应。如诱导产生 更多的效应T细胞, 增强其杀伤力等
效应T细胞与靶细 胞紧密接触后为什么会 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紧 密接触后能激活靶细胞 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 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 压变化导致大量吸水, 破裂死亡。
2)反应阶段: T细胞
增殖和分化
受抗 原刺 激
效应T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产生 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
3)效应阶段: 效应T细胞
密切接触 释放
靶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 宿主细胞)
淋巴因子
(可溶性免疫活性物质,如 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
感应阶段——反应阶段——效应阶段
吞噬细胞
抗原
体 液 免 疫 过 程
感应 阶段
T细胞 B细胞
反应 阶段
记忆细胞
浆细胞
抗体
效应 阶段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体液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刺激
使抗原暴 露
呈递抗原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呈递抗原
体液免疫
受抗 B细胞 原刺 2)反应阶段: 激 增殖和分化
3)症状期
艾滋病
• 艾滋病感染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感染后,少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类似 流行性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咽喉炎、 皮疹、淋巴结肿大等,在2一3个星期内, 这些症状会自然消失。
• 艾滋病感染阶段: 2)无症状期:
艾滋病
约占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的80% 时间,这时的病人被叫作HIV携带者, 表面上大多数感染者与正常人没有区别, 只是其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在与病毒进行 着无形的斗争。感染者的无症状期持续 的时间可长可短,少则为2年,多的可 达20年。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HIV(蓝色) 攻击T细胞
艾滋病
• 病毒分布: 艾滋病患者和携带者的 血液、精液、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
• 传播途径: 1)性行为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艾滋病
• 艾滋病感染阶段: 一个健康人从感染上艾滋病毒(HIV) 到死亡,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HIV急性感染期 2)无症状期
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 依据。 一个抗原有多个抗原决定簇。 抗原决定簇可位于抗原表面,也可位于 抗原内部。
抗 体
• 抗体的定义: 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 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 球蛋白。
• 抗体的化学本质: 球蛋白 • 抗体的性质: 特异性
• 抗体的形成: 浆细胞

过敏反应

过敏原: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能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花粉、室内尘土、鱼、 虾、牛奶、蛋类、青霉素、磺胺、奎宁等。

机体在过敏原刺激下,由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吸 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道黏膜细胞及血液中某些细 胞的表面。 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和抗体相结合, 使上述细胞释放出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 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等。
问题探讨:
前面讨论的主要是免疫系统的防卫 功能,人们通过这种防卫功能,使机体 能有效地防御病原体,那么免疫系统的 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越好呢?你能不能 举几个例子?
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反应: 人体的免疫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对机体 自身的成分起作用,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自身免疫病: 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 “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 进行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就称为自身免疫 病。

自身免疫疾病:
溃疡性结肠炎、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 风湿性心脏病。
红斑狼疮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 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 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 组 织严重损伤。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免疫功能过强不好,免疫功能过弱 或缺陷当然也是不好的,由此而引 起的疾病统称为免疫失调病。
免疫缺陷病

概念及特点: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时引起的疾病。 患者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出现反 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恶性肿瘤的发 病率比正常人高得多。

免疫缺陷病的种类: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由于疾病和其它因素引起的缺陷病。
艾滋病
• 预防措施: 1)洁身自爱 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
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
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 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病孤儿
高耀洁
温家宝在河南与艾滋病 患者共度春节
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获“亚洲的诺贝尔奖”— —亚洲拉蒙—麦格塞公共 服务奖
浆细胞
记忆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 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 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 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体液免疫
浆细胞
3)效应阶段:
合成和分泌
抗体 + 抗原
特异性免疫反应
抗体与病菌结 合,抑制其繁 殖或对宿主细 胞的黏附 抗体与病毒结 合,使其失去 侵染和破坏宿 主细胞的能力 抗体与抗原结合, 使其形成沉淀或细 胞集团,进而被吞 噬细胞吞噬消化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组成人体的 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三道防线)
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系统组成(由免疫器官和 免疫细胞 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
•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免疫): 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 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 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 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 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特点:出生以后才产生的,它通常只 能对某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
艾滋病
艾滋病(AIDS)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 合症的简称,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俗称艾滋病病毒)引起的致死性 传染病。
艾滋病
• HIV:
艾滋病
• 致病机理: HIV能够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 特别是能够侵入T细胞,使T细胞大
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一切免疫功
能,对病原体及多种疾病的易感性
增加而致人死亡。
2、人体能靠激素而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不能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会
第4节 免疫调节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1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脾、淋巴结、扁桃体 (免疫细胞生成
、成熟或集中分 布的场所)
淋巴细胞 吞噬细胞
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四、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学应用在三个方面:
1.免疫预防 2.免疫治疗 3.器官移植
四 免疫学的应用
• 免疫预防:
预防接种: 利用人工制备的各种免疫制剂使 个人和人群产生对疾病的特异性免疫。
自动免疫 菌苗: 伤寒菌苗、卡介苗 疫苗: 乙脑疫苗、牛痘苗 类毒素:白喉、破伤风类毒素
免疫用的 生物制品
细胞免疫
淋巴因子
吞噬 细胞
T细胞
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
记忆 细胞
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
效应 T细胞
淋巴 因子
增强有关的
功 能
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
直接杀死靶细胞; 免疫细胞的 释放淋巴因子 免疫效应。
小结: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三个阶段:
感应阶段 识别、处理 和呈递抗原 反应阶段 B细胞、T 细胞增殖分 化,并形成 记忆细胞 效应阶段 抗体、效应 T细胞和淋 巴因子发挥 免疫效应
2免疫细胞
(发挥免疫作用 的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3免疫活性物质:体液中的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T细胞和B细胞
淋巴细胞是由骨 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 化、发育而来。一部 分造血干细胞随血流 进入胸腺,并发育成 淋巴细胞,称为T淋 巴细胞,简称T细胞。 另一部分造血干细胞 在骨髓中发育成B淋 巴细胞,简称B细胞。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过敏原
刺激
机 体
产生
抗 体
吸附
某些细胞
再次 刺激
过敏原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 强、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多
释放物质
导致
全身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消化道过敏
(食物过敏性 肠胃炎)
皮肤过敏
(荨麻疹、湿疹 血管性水肿)
过敏反应
• 预防措施: 1)找出过敏原
能使人生病的细菌、病毒等几乎无处不在,我们的 身体无时无刻不处在病原体的包围之中。但是,通 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 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 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 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