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长江大桥

合集下载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2008年2月29日至3月16日,对大桥路面的裂缝、麻面、坑洞等全面维修。7月1日至5日,对长江大桥维修伸缩缝进行维修。7月14日至19日,对大桥桥面进行维修。
2011年4月,对长江大桥公路桥路面进行维修施工。10月18日至23日,进行建成开通以来的首次全封闭检测。
2012年5月,南京长江大桥开始了新一轮的局部维修施工。10月,长江大桥的封闭大修初步方案已经成形,并将上报南京市政府,工期预计一年半左右。开工时间最快11月就会启动,但也有消息称,可能在青奥会以后动工。
2006年8月30日起,对大桥桥面伸缩缝进行为期22天的维修。
2007年7月17日至7月29日,对大桥公路路面坑洞进行铣刨、摊铺施工。9月8日至9月18日、10月10日至10月31日,分两阶段对公路桥南、北坡道破损严重的混凝土梁梁端及桥面伸缩缝进行维修。11月7日起对桥面伸缩缝进行维修,持续10天左右。
建桥背景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固然为中国的内河航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它也造成了两岸居民经济文化长期无法交流的局面。南京段的
长江一般是指从安徽采石矶到江苏镇江这一段江面。这里的地形似一个肚兜,水深浪急,江宽平均1500米以上,最狭处也有1100米,水深多在15~30米,最深处超过70米,流速为每秒3米。险要的地势,形成了“长江天堑”。[3]
南京长江大桥远景
1965年11月17日正桥桥梁架设,至1967年8月22日竣工。
1967年8月15日大桥合龙。时为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曾调来约百辆坦克同时开过桥面,以检验大桥质量。
1968年9月30
日铁路桥首先建成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通车典礼,同时南京站也宣告落成启用,10月1日凌晨三时,南京长江大桥铁路桥通过了第一列客车——从福州开往北京的46次快车。同年12月29日公路桥正式建成通车。[4]

南京长江大桥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南京长江大桥 —现代化建设的成就

南京长江大桥—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我国众多的桥梁中,南京长江大桥无疑是一座具有特殊意义和重要价值的伟大建筑。

它不仅是交通的枢纽,更是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见证了我国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下关和浦口区桥北之间,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

这座大桥的建设始于 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我国的经济和技术条件都相对有限,但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工程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建成了这座举世瞩目的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技术难题。

首先是长江水流湍急,水文条件复杂,给桥墩的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其次,桥梁的设计和施工需要考虑到多种荷载,包括铁路列车的重量、公路车辆的通行以及风、地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在缺乏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我国的工程师和工人们依靠自己的智慧和经验,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

为了建造坚固的桥墩,工程人员采用了先进的沉井基础技术。

他们精心设计和制作了巨大的沉井,将其沉入江底,然后在沉井内进行桥墩的施工。

这种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大桥的稳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桥梁的钢结构方面,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了高质量的钢材,确保了桥梁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检测和验收。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它将长江南北两岸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大大缩短了南北地区的运输时间和成本。

铁路运输方面,大桥使得南北铁路干线得以贯通,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率和能力,促进了物资的流通和人员的往来。

公路运输方面,大桥为公路交通提供了便捷的通道,加强了区域之间的联系,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

除了交通方面的重要作用,南京长江大桥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在国家的国防和安全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确保了在紧急情况下物资和人员的快速调配。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篇一:初见长江大桥每次听到南京长江大桥这个名字,脑海里就浮现出一个庞然大物横跨长江的壮观场景。

终于,有机会去亲眼看看这个传说中的大桥。

我和朋友一大早就出发了,一路小跑到了长江大桥附近。

老远就看到那长长的桥身,像一条灰色的巨龙静静地卧在江面上。

我们走到桥下靠近岸边的地方,抬头仰望,哎呀,这桥可真是高哇,感觉脖子都要仰断了。

桥的桥墩很粗很大,像一个个结实的大力士,牢牢地站在江水中,撑着整座大桥。

我试着用双臂去环抱住一个桥墩,那真是蚍蜉撼树,我的手臂太渺小了,根本碰不到边。

我仔细观察桥墩的表面,上面有一些岁月的痕迹,有些地方长着青苔,还湿漉漉的。

江水不断拍打着桥墩,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像在讲述着久远的故事。

旁边一个大爷正在钓鱼,他的鱼线甩出去很远,鱼钩垂在水里,随着江水微微晃动。

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大爷能钓到鱼不。

大爷笑眯眯地说,有时候能钓到,有时候就是在这儿消磨时间,看这大桥就觉得心里舒坦。

我想也是,这么雄伟的大桥,光是看着就觉得很震撼了,在这里消磨时间也挺惬意。

我们沿着桥边的小道开始往桥上走,一边走一边看风景。

江面上有大大小小的船只来来往往,有的运着满满的货物,有的是小渔船,船上的渔民正在忙碌着整理渔具什么的。

这时候,一辆大卡车“轰隆隆”地从桥上驶过,感觉整个桥都轻微地晃动了一下,这晃动不大,但能真切地感受到这是一座活着的、正在使用的大桥。

篇二:桥上风光沿着弯曲的引桥上到主桥桥面上,那风可真是大呀,呼呼地直往脸上吹,头发被吹得乱七八糟的,跟个鸡窝似的。

桥面很宽,可以同时容纳好几辆车并行。

我们走到人行道这边,靠边走着,好奇地左看看右看看。

我看到栏杆旁边有一些小的凸起,还有些划痕。

仔细一研究,我猜可能是以前人们过桥的时候,手扶栏杆不小心划到的,或者是调皮的小孩子拿东西在上面乱刻乱划留下的印记。

这栏杆虽然有点旧了,但很坚固,扶着的时候感觉很踏实。

往桥的两头望去,绵延的看不到尽头。

南京长江大桥长度多少米

南京长江大桥长度多少米

南京长江大桥长度多少米南京长江大桥全长6788.55米。

南京长江大桥是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的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6788.55米。

双线铁路在大桥下层,宽14米。

公路在上层,宽15米,可并排走行四辆卡车,两侧各有2.25米宽的人行道。

铁路桥和公路桥都由正桥和引桥组成,正桥长1576米,两端与引桥连接处设有桥头建筑。

江中的9个桥墩和两岸的桥台稳稳地托住10孔大跨度钢梁,桥下万吨巨轮可以畅通无阻。

它是中国20世纪60年代建造的规模最大的一座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结束了70多年来津浦线与沪宁线客货运过江靠轮渡的历史。

扩展资料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1959年2月,大桥工程局第二桥梁工程处进驻南京岸工地,承担5号墩及其以南工程。

1960年1月18日,主体工程正桥桥墩开工,正桥9号墩钢围笼浮运下水,宣布南京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大桥建设全面启动。

之后,南京大桥正桥9桥墩陆续开工。

1963年,鞍山钢铁公司成功研制出符合要求的“16锰”桥梁钢,生产该型号钢材1.4万吨,保证了大桥钢梁的架设。

1965年10月,南引桥架设完成。

1965年冬,经国家计委特批专款大桥全面复工续建,11月17日大桥正桥钢梁首先在南岸架设,北岸随后,相向对架。

1966年4月,9座正桥桥墩竣工。

11月,开始从两岸相向架设正桥钢梁。

年底,北引桥架设完成。

1968年9月30日,铁路桥先行通车,南京市五万多军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同时大桥的配套工程南京火车站也举行落成典礼。

1968年12月29日,公路桥竣工通车,南京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1969年1月1日,长江大桥公路正式交付使用。

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提纲和作文

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提纲和作文

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提纲和作文篇一《南京长江大桥:一座桥的传奇》一、开头南京有这么个厉害的家伙,那就是南京长江大桥。

它就像一个巨人,横跨在长江之上,每次我看到它,就像看到一个老大哥,威风凛凛的。

二、中间1. 初见印象我记得第一次去看南京长江大桥,那阵仗可把我惊到了。

老远就瞧见那大桥的身姿,公路桥和铁路桥并行着,像两条巨龙。

我沿着桥走着,桥上人还不少,自行车、汽车各行其道。

汽车开过去的时候带起一阵风,那风还夹杂着汽油味和灰尘的味道。

我瞅着那些栏杆,上面的浮雕很是精美,刻画着工农兵的形象,就像是把那个时代定格在了这里一样。

火车从下层呼啸而过的时候,整个桥感觉都震动了一下,那动静就像无数匹马在奔腾,“轰隆隆”的声音,我的耳朵里嗡嗡响,感觉脚下的桥都像是跟着火车的节奏在跳动。

2. 独特的构造这桥长啊,走得我腿都酸了。

它有桥墩在江里稳稳地扎着,那些桥墩就像是一个个大力士,支撑着整个大桥。

桥身的颜色是那种低调却又不失大气的灰色,在阳光下也不晃眼。

而且它有引桥,引桥的坡度不是很大,汽车可以慢悠悠地开上去。

我还特意在引桥上数了数台阶,数着数着就乱了,密密麻麻的台阶似乎铺向天际。

3. 在桥上看景站在桥上往两边看,一边是繁华的南京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一片现代都市的景象;另一边就是浩浩荡荡的长江了,江水奔腾不息。

我看到江面上有船只来来往往,大的货船装着满满的货物,小的渔船慢悠悠地晃着。

我瞧见一个渔夫拿着网,往江里一撒,那动作熟练得很,可惜我在桥上看不清水里有没有鱼进网。

三、结尾南京长江大桥在我心里就不仅仅是一座桥了,它更像是南京的一个守护者。

每次想到南京,就会想到这座大桥,那庞大的身躯承载着交通工具来来往往,也承载着南京的历史和故事。

篇二《我爱南京长江大桥》一、开头提起南京,有个地儿我可得跟你聊聊,南京长江大桥呗。

那可是个相当霸气的存在。

二、中间1. 桥的功能这座桥可忙乎了。

上头的公路桥那是车水马龙的,小汽车、大客车、公交车,一辆接着一辆。

小学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原文、教学反思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南京长江大桥》原文、教学反思及教案

【导语】语⽂是语⾔和⽂化的综合科。

语⾔和⽂章、语⾔知识和⽂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

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字能⼒和知识,⽂化知识的统称。

也可以说,语⽂是⼝头和书⾯的语⾔和⾔语的合称,是语⾔规律和运⽤语⾔规律所形成的⾔语作品的⾔语活动过程的总和。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南京长江⼤桥》原⽂、教学反思及教案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南京长江⼤桥》原⽂ 清晨,我来到南京长江⼤桥。

今天的天⽓格外好,万⾥碧空飘着朵朵⽩云。

⼤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分壮丽。

波浪滚滚的江⽔中,9个巨⼤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

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仿佛⼀条钢铁巨龙卧在⼤江上⾯。

⼤桥分两层,底下⼀层是⽕车道,铺着双轨,上⾯⼀层是公路,公路两边是⼈⾏道。

宽阔的公路上,⾏⼈车辆穿梭似的来来往往。

我沿着⼈⾏道,⾛近正桥。

两座雄伟的⼯农兵塑像左右挺⽴。

塑像后⾯,耸⽴着两个⾼⼤的桥头堡,顶端的⼀⾯⾯红旗,映着阳光,⼗分艳丽。

正桥笔直的公路上,⼀对对⽟兰花灯柱,像等候检阅的队伍,站得整整齐齐。

我⼿扶着桥栏杆,站在⼤桥上,远望江⾯,江上的轮船像⼀叶叶扁⾈,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侧⽿倾听,⼀列列⽕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过。

滔滔的江⽔浩浩荡荡,奔向⼤海。

⾃古称作天堑的长江,被我们征服了。

⼀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篇⼆】⼩学三年级语⽂《南京长江⼤桥》教学反思 读《南京长江⼤桥》⼀⽂,为同学们观察景物,⽣动地描写景物提供了学习的范例。

在教学中,引导学⽣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桥描写得⽣动具体的: 1、按观察顺序,条理清楚地描写景物。

作者参观、游览南京长江⼤桥是按照“远看⼤桥—近看⼤桥—观看后的感想”的顺序来写的。

这样写条理清楚,不会给⼈杂乱⽆章的感觉。

2、⽤总分法,具体分述。

第⼀⾃然段,⽤“⼤桥在明媚的阳光下,显得⼗分壮丽”的总述句,写远看⼤桥,外形雄伟壮丽;接着从“9个巨⼤的桥墩”、“正桥连接着22孔引桥”、“⼤桥分两层”三个⽅⾯分述了⼤桥的⾼⼤、稳固、⼜宽⼜长,向⼈们展⽰了⼀幅雄伟壮丽的图画,让读者仿佛⾝临其境,难以忘怀。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上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双层式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和世界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经济建设的重要成就、中国桥梁建设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极大的经济意义、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有“争气桥”之称。

它不仅是新中国技术成就与现代化的象征,更承载了中国几代人的特殊情感与记忆。

1956年,武汉长江大桥还在建设之中,国家又做出了在南京建设长江大桥、贯通京沪铁路线的决定。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决定进行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

武汉大桥的设计施工是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进行的,而南京大桥的设计工作则全部由中国完成。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东部地区交通的关键节点,上层为公路桥,长4589米,车行道宽15米,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各有2米多宽的人行道,连通104国道、312国道等跨江公路,是沟通南京江北新区与江南主城的要道之一;下层为双轨复线铁路桥宽14米、全长6772米,连接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干线,是国家南北交通要津和命脉。

大桥由正桥和引桥两部分组成,正桥9墩10跨,长1576米,最大跨度160米。

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设计最高通航水位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长江大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中国的辉煌,也是著名景点,被列为新金陵四十八景。

从1970年至1993年,先后接待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600多个外国代表团,来此观览的国内外游客更是难以计数。

1960年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4年7月入选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桥头堡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头建筑选用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钟训正等设计的设计方案,桥的南北各有一对复合式桥头堡,大桥头堡一对、小桥头堡一对。

大堡塔楼高70米、宽11米,米黄色,分立于大桥两侧,大堡高高凸出公路桥面,顶端为高5米、长8米的钢制“三面红旗”呈飞跃前进状,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

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作文《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篇一《初见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那可是咱国家的一个大宝贝。

我第一次去看它的时候,那心情就跟去见大明星似的,特别激动。

那天天气还挺好,阳光挺足。

我站在老远就瞧见那大桥横亘在长江之上,就像一个超级巨人趴那儿。

我走到引桥部分,那引桥可真够长的,感觉走了好久才接近主桥。

引桥两边的树木倒是郁郁葱葱的,看着枝叶被风吹得晃动,好像在给我这个游客扇风欢迎呢。

沿着引桥走的时候,我还看到一些小亭子,有几个老人坐在亭子里头下棋唠嗑,那悠闲的样子和这雄伟的大桥一对比,还挺有趣的。

等我真正踏上主桥,我就被主桥的巨大震撼到了。

那公路桥宽敞得很,车来车往的热闹极了。

汽车在桥上跑的时候,感觉地面都微微震动,就像是大桥在用它独特的方式和经过的车辆打招呼呢。

我从一边走到另一边,大概数了数车道,好家伙有好多个呢。

两边的栏杆修得也很结实,我扶着栏杆往下看江水,那江水滔滔不绝地流淌着,好像永远不知道累。

而且江水不是那种清澈见底的,带着点泥沙的黄,却也显得很有力量。

旁边的铁路桥就更厉害了,长长的铁轨一直延伸到远方看不见的地方。

我就站那儿看了一会儿,还真看到有火车开过来了,那火车拉着一长串车厢,慢悠悠地在桥上行驶,感觉火车的轮子和桥头的碰击声都特别有节奏,哐当哐当的,像是大桥和火车一起演奏的进行曲。

我一边看火车,一边想象着这桥当年修的时候,得多难啊。

那些建设者得费多大的力气,才能让这么个庞然大物矗立在长江上,这简直就是咱国人的智慧和力量的结晶。

篇二《桥上的小意外与小美好》在南京长江大桥上溜达的时候,可发生了个小意外。

我正走着瞧着呢,一不小心脚踩到一块翘起的小石头,差点就摔个狗吃屎。

不过幸好我反应快,晃悠了几下又站稳了。

这时候我听到旁边有人笑,一扭头看到是个小姑娘,扎着俩小辫子,笑起来眼睛弯弯的像月牙儿。

她估计是看我那狼狈样觉得好笑。

我也没不好意思,就冲她一乐说“差点和这大桥亲密拥抱了”。

然后我们俩就开始聊天,原来这小姑娘也是第一次来这桥上。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南京长江大桥简介
位于南京市西北面长江上,连通市里与浦口区,是一座我国自己设计建筑的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 1968 年 12 月 29 日完工.
上层的公路桥长4589 米,车行道宽15 米,可容4 辆大型汽车并行,双侧还各有 2 米多宽的人行道;基层的铁路桥长 6772 米,宽 14 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此中江面上的正桥长 1577 米,其他为引桥,公路引桥采纳富裕
中国特点的双孔双曲拱桥形式.公路正桥两边的栏杆上嵌着200 幅铸铁浮雕,人行道旁还有 150 对白玉兰花形的路灯,南北两头各有两座高70 米的桥头堡,堡内有电梯可通铁路桥、公路桥及桥头堡上的了望台.堡前还各有一座高10 余米的工农兵雕塑.南堡下是一个景色艳丽的公园.
一九六八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国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
车.它标记着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飞腾.南京长江大桥被收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使南来北往的火车由过去靠轮渡过江的一个半小时缩
短为二分钟,大大方便了长江两岸的物质沟通和人员来往,对促使经济发展和改
良人民生活产生了踊跃的作用.。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境内,横跨长江,是中国自
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钢桁梁混凝土双层桥梁,也是中国公路及铁路
在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被誉为“争气之桥”,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地位。

下面我们将从南京长江大桥的历史背景、建设特点、建设影响等
方面展开探讨。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于1960年,历时4年,于1964年建成通车。


座大桥总长度约7.7公里,主桥全长将近1.6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
的公铁两用桥。

南京长江大桥不仅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物,也是中
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观赏。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技术,桥面上设置了双层结构,上层为车辆通行,下层为铁路通行,有效缓解了长江两岸的交通压力。

在建设过程中,南京长江大桥克服了重重困难,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智
慧和勇气,堪称中国工程史上的奇迹。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带动了南京市经济的发展,加快了长江两岸的
联系与合作。

大桥的开通,拉近了南京市与其他地区的距离,为南京
市的对外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同时,南京长江大桥也成为南
京市的一张靓丽名片,吸引了更多游客和投资者来到南京。

总的来看,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影响力的建
筑之一,承载了无数人的记忆和情感。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梁,更是连
接南京市和全国各地的纽带,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变迁,
是中国人民奋斗和智慧的象征。

南京长江大桥的精神永存,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南京长江大桥全长1600字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座著名大桥,它横跨长江,连接了中国的东西两岸。

南京长江大桥全长约1600米,是一座宏伟壮观的桥梁工程。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建设过程、主要特点和影响等方面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详细介绍。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中国经济正在快速发展,交通状况成为了发展的瓶颈之一。

南京市作为中国的重要中心城市,长江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南京的交通运输。

因此,南京市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以解决交通问题并促进南京的发展。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可以说是一次伟大的工程壮举。

由于连接东西两岸的跨度较大,施工难度也较大。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工程团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整个建设过程中,大桥的设计和施工都经历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南京长江大桥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其悬索桥结构。

悬索桥是一种通过悬挂在主塔上的钢缆来支撑桥面的桥梁结构,具有较大的跨度和承重能力。

南京长江大桥的主塔高度达到了100多米,同时还设置了多个缆索来支撑桥面。

这种结构使得大桥不仅具有美观的外观,而且在承重方面也具有出色的性能。

此外,南京长江大桥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也注重了环保和安全。

工程团队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减少对长江的影响,同时也加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这些措施保证了大桥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受到了广大市民和专家的一致好评。

南京长江大桥的竣工对南京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桥的建成使得南京与其他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交流和经济发展。

同时,大桥也成为了南京的一张名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旅游。

这些积极的影响使得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中国交通工程的典范之一。

综上所述,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大桥,其全长约为1600米。

该桥的建设经历了艰辛的过程,但最终取得了巨大成功。

南京长江大桥的悬索桥结构和环保安全的设计使其成为一座具有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大桥。

该桥的竣工对南京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中国交通工程的典范之一。

南京长江大桥演讲稿一分钟

南京长江大桥演讲稿一分钟

南京长江大桥演讲稿一分钟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座承载着中国现代化历史记忆的重要地标——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南京市,是中国第一座由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铁路、公路两用桥梁,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全封闭式桥梁。

它不仅是连接南京市鼓楼区和浦口区的一座交通要道,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象征。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正处于经济建设的起步阶段。

为了解决南京长江两岸的交通问题,中国政府决定修建一座长江大桥,以促进南京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1956年,长江大桥正式开工建设,历经6年的艰苦奋斗,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终于建成通车,成为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南京长江两岸的交通问题,也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在桥梁建设领域的技术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也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下的顽强意志和团结奋斗精神。

南京长江大桥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代表,见证了中国从封闭半封闭向开放的转变,也见证了中国从贫穷落后向繁荣富强的发展。

它不仅是一座连接南京两岸的交通枢纽,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在未来,南京长江大桥将继续承担着连接南京两岸的重要使命,也将继续见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程。

让我们共同努力,继承和发扬南京长江大桥所体现的团结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

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

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简介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的一座著名的大桥,位于中国南京市,横跨长江。

作为中国的第一个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不仅在技术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成为南京市的一张重要名片。

本文将介绍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以及一些关于它的有趣事实。

南京长江大桥的基本信息•桥梁类型:钢桁梁桥•横跨位置:长江•竣工时间:1968年•设计者:詹天佑•施工者: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所在地:南京市•桥梁总长度:6,772米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南京长江大桥的总长度为6,772米。

这个长度包括了桥梁本身以及两侧的引桥。

其中,桥梁本身的长度为4,588米,引桥的长度为1,184米。

为什么需要这么长?南京长江大桥需要如此长的长度是因为它要跨越长江这条宽阔的河流。

长江是亚洲最长的河流,也是世界第三长的河流。

因此,为了能够在两岸之间建立桥梁,南京长江大桥必须具备足够的长度。

此外,为了确保桥梁的稳定和安全,它的长度也必须经过详细的计算和设计。

一座桥梁的长度与桥梁的结构和材料有着密切关系。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钢桁梁结构,这种结构能够为桥梁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稳定性。

因此,为了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南京长江大桥的长度被设计为4,588米。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一个艰巨的工程,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决定在南京修建一座跨越长江的大桥,以便连接南京市区和江宁的黄金水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设计和施工团队。

设计团队由中国著名的桥梁工程师詹天佑领导。

詹天佑在设计南京长江大桥时考虑了许多因素,包括长江的宽度、水流的强度以及桥梁的稳定性。

经过多次的设计和修改,最终确定了桥梁的总长度为6,772米。

建设团队在施工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由于长江的宽度和洪水的威胁,施工人员常常需要克服恶劣的天气和环境条件。

然而,经过艰苦的努力,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终于竣工并向公众开放。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相关资料>>桥名:南京长江大桥英文名称:Nanking Yangtse River Bridge桥型:双孔双曲拱桥形式桥梁长度:正桥长1577米,铁路桥长6772米,公路桥长4589米桥址:江苏省南京市设计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施工单位:铁道部大桥工程局造价:2.87亿元建成日期:1968年9南京长江大桥-简介南京长江大桥,由引桥和正桥两部分组成,上层为公路桥,正桥长1577米,引桥长3012米,宽19.5米,可供4辆大卡车同时并行;下层为铁路桥,全长6772米,宽14米,铺设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两端接地部分建有22个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桥孔。

桥的南北各有一对桥头堡,高为70米,桥头堡上各有三面红旗,象征着50年代的人民公社、大跃进和总路线。

而塑像上5个人物,是当时中国社会的5大组成部分,即工、农、兵、学、商。

他们共举五星红旗昂首向前,象征着团结一致革命的苦干精神。

大桥两侧整齐地排列着的是150对白玉兰花灯,每当夜幕降临,华灯齐放,万盏灯火,把大桥雄姿勾勒得更加清晰、迷人,着实是一幅“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画面。

“天堑飞虹”作为金陵四十景之一,可谓名副其实。

南京长江大桥-结构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是双层双线公路、铁路两用桥。

上层为4车道公路桥,车行道宽15m,可容4辆大型汽车并行,两侧人行道各宽2.25m;下层的铁路桥长6772米,宽14米,铺有双轨,两列火车可同时对开。

正桥长1576米,其余为引桥。

连同两端引桥,全桥总长:铁路桥6772m,公路桥4588m。

南京长江大桥江中正桥为钢桁梁结构,共有9墩10孔,共有10孔(1×128米+9×160米),由1孔128m简支钢桁梁和3联(3孔为一联)9孔跨度各160m连续钢桁梁组成,主桁采用带下加劲弦杆的平行弦菱形桁架,采用悬臂拼装法架设。

每个桥墩高80米,每墩底部面积400多平方米,比一个篮球场还大,最高的桥墩从基础到顶部高85米。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横跨下关和浦口之间的长江江面,是一座铁路、公路两用的特大双层钢桁梁桥。

大桥是华东交通的关键工程,上层为宽15米的四车道公路桥,下层为宽14米的双轨复线铁路桥,连接津浦线与沪宁线两条铁路干线。

大桥正桥长1576米,连同两岸引桥,铁路桥总长6772米,公路桥总长4588米。

正桥共有10跨9个桥墩,桥孔最大跨度160米。

大桥通航净空宽度120米,桥下通航净空高度为最高通航水位(+8.27米)以上24米,可通过5000吨级海轮。

[1][2]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于1968年,是继武汉长江大桥和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之后第三座跨越长江干流的大桥,是第一座完全由中国设计建造并基本采用国产材料的特大型桥梁,因而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该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和“金陵四十八景”之一,曾以“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载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

[2]目录 [隐藏]1 历史1.1 背景1.2 设计1.3 施工1.4 通车2 建筑结构2.1 铁路桥2.2 公路桥2.3 景观设计2.3.1 桥头堡2.3.2 桥栏浮雕2.3.3 其他3 使用与管养4 相关条目5 参考文献6 外部链接[编辑] 历史[编辑] 背景南京地处长江下游沿岸,是华东水陆交通要冲。

沪宁铁路和津浦铁路先后开通后,由于长江的阻隔, 过江客货都要在南京乘船摆渡,严重影响了通行效率。

1918年,中华民国北洋政府请法国桥梁专家在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但没有结果。

1930年, 南京国民政府聘请美国桥梁专家华达尔(J.A.L. Waddell)进行实地勘察,华达尔认为“水深流急,不宜建桥”。

此后,国民政府又先后于1936年和1946年两次考虑建桥,但因抗日战争和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而作罢。

1933年,下关至浦口开通了火车轮渡,1949年前后运力为每日20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将运力提高到1958年的每日100渡,但仍不能满足运输需求,长江天堑成为京沪铁路的严重瓶颈。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引桥设计
引桥是连接主桥和路堤的过渡段,南京长江大桥的引桥采用与主桥相似的结构形式,以确保荷载的顺畅传递。引 桥的长度和坡度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以及道路线形等因素确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畅地通过桥梁。
03
建设技术与挑战
基础施工技术
沉井基础技术
南京长江大桥采用了沉井基础技术,通 过在水中挖掘深坑,然后利用钢筋混凝 土构建桥墩基础。这项技术有效解决了 在深厚覆盖层地基上建设桥梁的难题。
设备维护
对大桥的照明、排水、通 风等设备进行定期维护,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大桥的加固与改造
结构加固
针对大桥结构出现的老化 、损伤等问题,采取相应 的加固措施,提高结构承 载能力。
技术改造
应用新型科技手段,对大 桥的监测、预警系统进行 升级改造,提高大桥的安 全性能。
材料更新
在加固与改造过程中,选 用高性能、耐久性强的材 料,延长大桥使用寿命。
06
南京长江大桥的旅游与文 化传承
大桥作为旅游景点的介绍
雄伟壮观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 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桥身 雄伟壮观,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
独特设计
大桥采用了独特的钢桁梁斜拉桥设 计,充满了现代感和工程美感。
夜景迷人
夜晚时分,大桥灯光璀璨,与江水 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夜景画 卷。
南京长江大桥课件
目录
• 南京长江大桥概述 • 大桥的结构与设计 • 建设技术与挑战 • 南京长江大桥的意义与价值 • 大桥的维护与保护 • 南京长江大桥的旅游与文化传承
01
南京长江大桥概述
大桥的位置和历史背景
位置
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跨越长江,连接南北 两岸。

南京长江大桥游玩攻略

南京长江大桥游玩攻略

南京长江大桥游玩攻略一、简介南京长江大桥,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公路桥梁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一座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桥梁。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极大地方便了南京市民的出行,同时也成为了南京市的一张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参观游玩。

二、交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是游览南京长江大桥的一种常见方式。

可以乘坐地铁、公交或者出租车到达附近的车站,然后步行前往。

建议提前查找相关线路及站点信息,以便顺利到达目的地。

如果有自驾车辆,也可以选择驾车前往。

南京长江大桥附近有停车场可以停车,但在节假日或者游客较多的时间段,停车位可能会比较紧张。

所以提前规划好行程,准备好相关的停车信息是很重要的。

三、游览攻略1. 时间安排游览南京长江大桥一般不需要太多时间,大约1到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

建议选择在白天游览,这样可以更好地观赏桥梁的美景。

2. 最佳观赏点南京长江大桥上有专门的观景平台,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壮丽的长江美景。

同时,平台上也设有解说员,会给游客们讲解桥梁的历史和建设过程,增加游览的趣味性。

除了观景平台,从桥上也可以远眺南京市区的风景,尤其是夜晚时分,灯光点亮,繁华的南京夜景尽收眼底。

3. 安全注意事项游览南京长江大桥时,切记注意安全。

遵守游客秩序,不要随意脱离游览区域,以免造成危险。

同时,大桥上常常有风,游客们应注意身体的保暖,以免受凉感冒。

在观景平台拍照时,也要注意自身安全,不要靠近栏杆边缘,避免发生意外。

四、周边旅游景点南京长江大桥位于南京市中心,周边有很多其他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顺道游览,丰富行程。

1. 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现代历史上伟大的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陵墓之一。

游客们可以前往中山陵瞻仰先生的遗容,感受他为中国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所作出的贡献。

2. 玄武湖玄武湖是南京市中心的一片人工湖,湖区环境优美,湖水清澈。

游客们可以在湖边散步或者乘坐游船游览,欣赏湖水的美景。

南京长江大桥中国现代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

南京长江大桥中国现代历史上的标志性建筑

增强民族自豪感: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自 行设计和建造的大型桥梁,它的建成标志 着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引领城市化进程: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 促进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规 划和发展模式的改变。
对世界桥梁建筑技术的贡献
创新设计:南京长江大桥 采用了多项创新设计,为 世界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
南京长江大桥 的历史意义和 价值
在中国现代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 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具有 里程碑意义。
大桥的建设体现了中国现代化建 设的成就和发展,提升了国际形 象。
大桥的通车促进了长江两岸的经 济交流和发展,加强了地区间的 联系。
大桥的成功建设为中国现代化建 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推动了相 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大桥的建设体现了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 成就和综合国力的 提升。
大桥的通车促进了长 江两岸的经济和社会 发展,成为连接南北 交通的重要通道。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现 代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 之一,代表着中国桥梁 建设的先进水平。
对外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桥,具有里程碑意义。
的经验。
施工方法:南京长江大桥 的建设过程中,采用了一 些先进的施工方法,为其 他大型桥梁的建设提供了
借鉴。
材料研发:南京长江大桥 的建设促进了相关材料的 研发和改进,推动了世界 桥梁建筑技术的进步。
国际合作:南京长江大桥 的建设过程中,中国与多 个国家进行了技术交流和 合作,进一步提升了中国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建造意义: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中国科技发展 的重要标志。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影响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影响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与影响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工程项目,它对于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以及它所带来的各方面影响。

一、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始于196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为了连接南京市中心和南京市郊区的发展区域,政府决定兴建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

经过多年的规划和勘察,工程于1960年代末正式动工。

在建设过程中,南京长江大桥项目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长江水流湍急,河床深度变化大,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建设技术。

其次,由于长江桥跨度的要求很大,需要采用大型的钢结构,这对项目的技术和资金投入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最后,由于当时尚未有类似规模的桥梁建设经验,需要面对很多未知的问题和风险。

然而,通过工程师们多年的努力和坚持,南京长江大桥终于于1968年建成,并于当年正式通车。

它成为了当时中国最长的公路大桥,也是世界上最长的钢铁拱桥。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填补了中国大型桥梁建设的空白,也为以后的桥梁工程奠定了基础。

二、南京长江大桥的影响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交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经济发展: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加强了南京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货物和人员的流动。

通过桥梁的通行,南京市中心的产业和商业活动得以扩展到市郊地区,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同时,南京作为长江中游地区的交通枢纽,也受益于大桥的建设,成为了一座枢纽城市,吸引了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2. 区域一体化: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也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交通通道,南京长江大桥连接了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形成了一个紧密的经济区域。

这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和资源共享具有重要意义。

3. 人民出行:南京长江大桥的通车使得南京市民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大桥,南京市中心的居民可以更容易地前往市郊进行旅游、出差等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胡明义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院)
【摘要】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主桥为90+3*165+90(m)的三向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全桥长2172m,本文介绍北汊大桥总体设计。

【关键词】南京长江二桥北汊桥总体设计
一、概述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位于现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km,是南京长江河段南北过境高速公路上的重要桥梁,目前正顺利进行上部构造悬浇施工,计划于2001年7月1日建成通车。

1.桥位
南京长江第二大桥北汊大桥桥址所在八卦洲河道属长江下游南京河段,河道近于东西走向,桥址处河段为微弯分汊型,平面型态宽窄相间,北汊河道弯曲,长约21.7km,北汊大桥即位于北汊中段,北起大厂区张营村,南止八卦洲三道湾。

桥址处南、北岸均构筑了长江达标防洪堤,堤间距离 1287m,高程约 9.5m(黄海),主河槽宽近 1000m,北高南低,河床标高1.51~7.68m,深泓偏南,常水位时最大水深13.15m,北汊河道经多年整治、建堤,河势基本稳定。

北汊航道为扬子石化等"五大家族"专用航道,通行3000t船舶。

航道宽580~60 0m,中心位于 k14+750,桥轴线与北汊主流、航道正交,两端接线顺适均衡,总体配合良好。

2.水文
北汊大桥水文计算分析成果:
设计流量(300年一遇)22000m3/s
设计水位 9.20m
一般冲刷 4.36m
局部冲刷主墩13.70m,过渡墩12.40m
最大冲刷深度主墩 18.60m,过渡墩 16.76m
建议施工水位 7.0m(频率1/15)
3.气象
南京属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温差较大,春季风和日丽,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秋季秋高气爽,冬季天气晴朗,寒冷干燥。

桥址处江面以上 28m高,百年一遇 10min平均最大风速 34.4m/s。

4.地震、地质
经桥址地震危险性分析,桥址使用期50年,超越概率10%,基岩地震水平加速度为0.0825 g,场地为Ⅲ类场地土。

桥址主河槽及两岸漫滩广泛分布第四系覆盖层,其厚度在河槽中约28~38m,岩性以粉细砂为主,零星分布淤泥质亚粘土、亚沙土和薄层亚粘土;两岸漫摊分布连续性较差,厚度5m 左右,以亚粘土为主,其次为淤泥质亚粘土、亚砂土和细砂。

其下分布约lm厚的含卵砾石及砾砂直接覆盖于下伏基岩之上。

桥址区下伏基岩属白垩系上统浦口组综红色泥岩、钙质泥岩及粉砂岩,岩石层理发育,相变及尖灭频繁,由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和胶结程序不同。

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较大。

二、主要技求指标
按六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设计:
设计行车速度 100km/h
桥梁宽度 32m
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挂车-120
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船舶撞击荷载顺水流方向20000kN,横水流方向10000kN
通航净空净宽≥125m,净高18m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8.10m
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0.4lm(通航保证率99%)
设计洪水频率 1/300
桥梁最大纵坡不大于3%
三、桥梁总体设计
1.总体设计原则
综合考虑桥址地形、地物、水文、地质、通航,以及技术经济、美学和结构受力要求,尽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造型美观、施工方便可行,使用安全耐久,以期达到总体安全、适用、经济合理之目的。

具体操作中,对于主桥侧重于先进性、引桥则侧重于经济往来进行桥型方案选择及桥孔布设。

2.桥型方案及总体布置
桥跨总体布置中,重点考虑下述因素:
·两岸均已建成长江南京河段达标大堤,为堤防安全,应避开大堤设墩,并留以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施工及运营期大堤安全。

·考虑北汊航道航迹及其中心位置,尽可能使主桥中心与航道中心一致,并使主桥通航桥孔覆盖航迹范围,主桥不少于两个通航孔,从利于通航和美学考虑,布置了三孔通航孔。

·尽量减少深水基础,以缩短工期、节省投资。

·主桥边中跨比大小,既考虑结构合理受力,也考虑方便施工。

考虑到一座大跨经PC连续梁或连续刚构在边路近边支点梁段裂缝的经验教训,本桥主桥设计中,适当减小了边孔跨径,
降低边、中跨径比,以期尽量减小边跨主拉应力,避免裂缝产生,并有利于施工。

·桥址下伏基岩埋深不大,岩面平整。

·漫滩中引桥适当采用稍大的跨径,这一跨径应能跨越两岸江堤,堤内引桥则以经济跨径布设。

·按照软土路基允许最大填土高度要求,桥头路堤填土高控制在5m以内。

综合考虑上述诸因素,在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阶段,主桥拟定了90+3*165+90m和105+3* 180+105m两种跨径组合的预应力变截面连续箱梁和连续刚构方案进行了同深度的技术经济比较。

结果认为,主孔165m的布孔方案已基本覆盖了航迹范围,满足通航及防洪要求,且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整体性能良好,刚度大,变形小,行车舒适,断面抗扭刚度大,抗震性能好,主墩刚度相对较大,抵抗航舶撞击能力较强,全桥型线简洁大方,施工难度不大,养护维修方便,造价适度,经专家审查和交通部批准,同意北汊主桥采用主跨165m的五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方案。

最终北汊大桥桥跨总体布设方案为:
主桥 9()+3 X 165m+90in=67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北引桥 35m+16*30m+5*50m=733.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南引桥 5*50m+17*30m+3.5m=763.5m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全桥长 2172m。

主桥桥面标高,按两次边孔在最高通航水位以上留有通航净高18m考虑,桥面以主桥中心对称设置2.957%的双向纵坡,并没半径16000m的凸型竖曲线,为改善大桥景观,展示大桥结构造型美感,在大桥南、北引桥分别设置了半径为8000m和4136m的平曲线。

3.主桥
(l)主梁截面形式及其构造
大跨度PC连续梁桥上部构造结构自量占设计荷载的比重,随着跨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保证结构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轻上部结构自重、并获得较大的截面有效承载力,是其断面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

为此,桥梁结构横断面布置,将六车道桥梁布置成上、下行分离的大
悬臂三向预应力单箱单室断面,用顶板的横向预应力和腹板内竖向预应力筋来解决顶板受力及主梁腹板抗剪问题,采用大吨位预应力体系及其合理布设.避免因布束增加顶、底板面积和齿板构造。

这样的三向预应力单箱单室断面,具有抗扭刚度大,截面效率高、动力性能良好等优点,并能有效地减轻上部构造自重和减小下部结构构造尺寸,节省材料。

主桥箱梁架高由跟部的 8.8m,梁底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至跨中的 3.0m,分别为跨径的1/18. 75和1/55,单幅箱梁顶宽15.42m,设置向外的2%横坡,顶板两侧翼板悬臂长3.96m,顶板厚0.28m,底板宽7.5m,厚1.1~0.3m,因板厚0.9~0.4m。

箱梁在墩顶0号块设厚度为 0. 8m的两道横隔板,其位置与主墩侧壁对应,以便悬臂浇筑时,设置墩梁临时固结构造,在边路端部箱梁设2.0m厚横隔板。

PC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梁段划分为8m(0号块)+5*2.5m+5*3.0m+5*3.5m+8*4.0m,中跨、次边跨合龙段长3.0m,边跨合龙段长2.0 m,边跨支架现浇段长6.72m,梁段最大重量156t。

(2)预压力体系
箱梁按三向预应力设计,纵向预应力采用27φj15.24,25φj15.24,19φj15.24和12φj15.24的 ASTM A416-92270级钢绞线,OVM锚。

仅在箱梁跟部几个梁段布设腹板下弯束,余全为顶板束及底板束。

顶、底板来均采用平湾、竖弯结合的空间束,集中锚固于腹板顶部承托中尽量靠近腹板的齿板上,以减小局部应力和利于锚固集中力迅速传至全断面。

箱梁顶板横向预应力采用4φj15.24钢绞线,BM-4型扁锚,以75的间距布置,单端交替张拉锚固。

箱梁腹板内以50m的间距单肢和双肢设置了φL32精轧螺纹粗钢筋的竖向预压力筋、YGM锚。

根据工程总体工期安排,要求主、引桥同步施工,为使主桥纵向预应力张拉作业不受引桥施工干扰,主桥边孔正弯矩束采用梁端固定锚、梁内张拉锚固的方式设置。

(3)主桥下部构造
采用钢筋混凝土空心薄壁墩,高桩承台,群桩基础。

墩身为5m*7.5m矩形薄壁截面,壁厚 1. 2m,为抵抗航舶撞击的局部应力,采用 50号混凝土,并适当加大墩身钢筋保护层厚度,在其中设置了钢筋网。

主墩承台厚 3.5m,顶面标高-0.5m,9φ2.5m钻孔灌注嵌岩桩基础。

(4)关于应力控制
对大跨度PC梁式桥,考虑其施工误差,混凝土性能的不均匀性以及计算理论与这类三向预应力结构工作性状的差异等,并结合国内已建同类桥架运营实际工作状况及出现的问题,设计中对主桥上都构造各项应力指标进行了控制,使之留有一定富余和安全储备,以增加结构安全度和耐久性。

计算结果,主桥PC箱梁施工阶段最大正应力为 17.4MPa,最小正应力为-0.46MPa,最大主拉应力为-0.8MPa;运营阶段最大正应力为 16.7MPa,最小正应力 2.4M Pa,最大主抗应力为-0.8MPaMPa。

并要求对竖向预应力采取复拉工艺,计算中并仅计其竖向预应力的部分作用,将其余部分竖向预应力作为安全储备考虑。

4.引桥
两岸引桥均采用逐孔浇筑的等截面PC连续箱梁,跨两岸大堤及堤外(河中)桥孔按50m布孔,堤内按30m布孔,钻孔灌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