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肝癌治疗一线二线方案
![肝癌治疗一线二线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8360b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5.png)
摘要: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
早期肝癌的治疗效果较好,而晚期肝癌的治疗则相对困难。
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和二线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综合治疗等,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参考。
一、肝癌一线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切除是早期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体积较小、单发、无远处转移的患者。
手术切除包括根治性切除和姑息性切除。
根治性切除是指切除肿瘤及周围一定范围的正常肝组织,以减少复发风险;姑息性切除则是对肿瘤较大、多发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进行切除,以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包括外照射和内照射。
外照射适用于肿瘤较大、多发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通过精确的放射剂量和范围控制,减轻肿瘤负荷。
内照射是将放射性物质注入肿瘤组织或周围血管,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
3.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是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分裂。
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奥沙利铂、顺铂、多西他赛等。
化疗适用于肿瘤较大、多发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特有的分子靶点,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常用的靶向药物有索拉非尼、瑞戈非尼等。
靶向治疗适用于肿瘤较大、多发或伴有血管侵犯的患者。
4.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指将多种治疗方法相结合,以提高治疗效果。
例如,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放疗或靶向治疗,以提高肿瘤切除率和降低复发风险。
二、肝癌二线治疗方案1. 放射治疗对于一线治疗失败的肝癌患者,放射治疗仍可作为二线治疗方案。
通过调整照射剂量和范围,减轻肿瘤负荷,缓解症状。
2. 药物治疗(1)化疗:化疗作为二线治疗方案,适用于一线治疗失败、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
化疗药物的选择与一线治疗相同。
(2)靶向治疗:靶向治疗作为二线治疗方案,适用于一线治疗失败、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
靶向药物的选择与一线治疗相同。
(3)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抑制肿瘤生长。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0126a5de700abb68a982fb42.png)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一、项目目标(一)在全国9个省份的城市人群中开展肺癌、乳腺癌、大肠癌、上消化道癌和肝癌高危人群的评估、筛查和早诊早治,每省份共完成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5万人,对1万高危人群进行癌症筛查,对每个癌种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估。
(二)研究和评估城市中五大高发癌症高危人群筛查和早诊早治适宜技术,建立并完善防治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加强能力建设,努力降低城市中癌症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开展卫生经济学评估,找到适合城市实际情况的、投入产出比高的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技术和方案,进一步在全国推广。
二、项目范围和时间(一)项目范围。
根据卫生部和财政部年度工作计划和资金预算确定。
2012年项目地区包括北京市、河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山东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甘肃省等9省份,各项目省份选择1-2个中型及以上城市(城市常住人口超过50万)具体实施项目。
(二)项目时间。
项目启动当年10月底前上报工作完成情况,次年3月底前完成项目工作。
三、项目内容(一)项目市(区)与筛查对象选取原则。
1.确定项目市(区)。
选择工作基础好、条件和设备齐全的城市(区)作为项目点。
优先选取肿瘤登记点所在地、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所在地、承担过医改重大专项慢性病防控项目的市(区)或开展过相关项目或研究的市(区)。
2.确定筛查数量。
每省份每个癌种每年度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不少于1万人,筛查人数不少于2000人。
如本省份有2个以上城市(区)参加该项目,应按任务量进行分配,而不按癌种进行分配。
3.确定筛查对象。
开展危险因素调查和高危人群评估的条件是:本市户籍常住人口(在本地居住3年以上),年龄40-69岁(以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为准)。
对评估确定为高危人群的人群开展癌症筛查。
要以社区为单位选取筛查对象,不能是单一职业人群。
(二)工作内容和具体要求。
1.确定省、市级项目管理机构和技术机构,制定省、市级项目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解读(终)20141117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解读(终)20141117](https://img.taocdn.com/s3/m/1e7a3380011ca300a7c39035.png)
谢谢!
六、工作内容和方法
(五)组织高危人群参加临床筛查
1. 工作站将评估软件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社区 2. 社区按照医院各项检查科室要求确定各科室检
查名单 3. 按照预先安排日期和检查名单,通知高危人群
到医院指定科室检查 4. 评估与筛查时间间隔最好不超过1个月
六、工作内容和方法
(六)临床筛查
1. 选派具有一定资历的诊断科室和临床科室医务人员承 担
调查员签名审核员签名涉及高危人群评估及后续筛查和卫生经济学评价工作站工作人员录入调查表二级质控评估软件评估及结果告知三级质控三高危人群评估社区按照医院各项检查科室要求确定各科室检查名单按照预先安排日期和检查名单通知高危人群到医院指定科室检查评估与筛查时间间隔最好不超过1个月五组织高危人群参加临床筛查六工作内容和方法按照卫生部疾控局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2013年版执行制定详细的筛查流程
六、工作内容和方法
(九)随访及生物标志物研究
研究内容:
5. 生物标本收集 (1)对象——参加筛查的高危人群,临床验证病例 (2)标本种类 ① 血液 ② 新鲜组织标本和蜡块组织标本(高危人群收集,影像及腔 镜检查并取活检送病理检查后有剩余)
七、质量控制
一.制定项目管理方案和技术方案 二.人员资质和培训 三.项目宣传和人群动员 四.现场工作的质量控制
六、工作内容和方法
(九)随访及生物标志物研究
表 各现场工作参与单位高危人群和临床验证生物样本收集的样本量
癌种
高危人群样本量
临床验证样本量
(例/现场工作参与单位) (例/现场工作参与单位)
肺癌
3000
50
乳腺癌
2000
50
大肠癌
1500
癌症早诊早治相关组织
![癌症早诊早治相关组织](https://img.taocdn.com/s3/m/17072b174431b90d6c85c721.png)
郸城县卫生局
关于成立郸城县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有关组织的
通知
各乡镇卫生院、县直各医疗卫生机构:
2010年,我县被国家确定为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县,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经研究,成立郸城县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领导组、肝癌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公室,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指导组和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肝癌诊断专家组,具体人员名单如下:一、2010年郸城县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领导组
组长:刘振民
副组长:张焕廉
成员:张吉志于健王存龙
职责:统一领导全县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工作,制定全县癌症早诊早治工作方案,召集全县项目工作会议。
二、郸城县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公室
主任:张焕廉
副主任:王存龙
成员:杨卫华杨光杰高娟王朝敬何桂霞
职责:协调各项目单位开展工作,做好经费分配、后勤供应,任务落实,并加强经费监管,保证专款专用。
三、郸城县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张吉志
副组长:杨卫华
成员:高娟王朝敬付金现杨海娟赵健
职责:负责人员培训、技术指导、宣传动员、标本运送、肿瘤登记、数据汇总、录入、整理及工作总结。
四、郸城县癌症早诊早治项目肝癌诊断专家组
组长:高飞
副组长:丁永昌
成员:郭全良屈民何桂霞刘涛
职责:高危人群的筛查,肝癌的诊断,并提出随诊或治疗方案。
2010年11月6日。
原发性肝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
![原发性肝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824067da26925c52cc5bf99.png)
中国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指南——原发性肝癌一、前言原发性肝癌是全球三大肿瘤死因之一,2000年约54、86万人死于肝癌。
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很差,平均生存时间从诊断起不到6个月。
因此,死亡率和发生率相仿。
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占全球肝癌的50%以上。
自20世纪90年代起,肝癌在我国肿瘤死亡率中顺位第二。
我国目前大约80%的肝癌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感染有关。
在肝癌高发地区,大多数HBV感染者起自围产期或幼儿期。
安全有效的乙肝疫苗出现,并在新生儿中常规接种,有望经三四十年后能明显地降低由于HBV引起的肝癌发病。
近年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受到广泛的重视,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措施控制HCV的感染,从而预防肝癌的发生。
而通过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肝癌,即肝癌的二级预防可望降低肝癌的死亡率。
近三十年来,我国对肝癌的筛查、早诊、早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证明了甲胎蛋白(AFP)联合实时超声对肝癌高危对象进行定期检查是一个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筛查方案。
二、筛查和早诊早治的依据此前有关原发性肝癌筛查和早诊早治评价的证据大多来自非随机对照的队伍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对肝部高危对象进行定期筛查,可以发现早期肝癌,获得更多的治愈机会,从而获得较长的生存时间。
但没有证据表明筛查能降低肝癌的死亡率。
近期完成的2个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别在江苏农村和上海城市进行。
结果均表明,对肝癌高危对象进行定期筛查,可以发现早期肝癌。
这些经筛查发现的肝癌,若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延长生命,降低肝癌的死亡率;若肝癌病人得不到充分的治疗,则不能降低肝癌死亡率。
在世界范围内,对筛查是否能降低肝癌的死亡率仍存在争议。
三、常用的筛查方法(一)AFP自1971年以来,血清AFP检查作为肝癌筛查的手段沿用至今。
血样可以是静脉血或末梢血。
目前普遍应用ELISA法,有现成的试剂盒。
其灵敏度高,方法简便,且价格低廉,但也易出现假阳性。
___“肝癌和胃癌”筛查实施方案
![___“肝癌和胃癌”筛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0efeb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26.png)
___“肝癌和胃癌”筛查实施方案背景肝癌和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推进肝癌和胃癌的早期发现和预防工作,镇卫生院制定了本筛查实施方案。
目标本筛查实施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尽早发现镇内潜在的肝癌和胃癌患者,并及时进行干预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筛查对象本筛查适用于镇内35岁及以上的居民群体。
实施步骤1. 宣传推广:通过卫生院官方网站、社区广播、大型户外广告等方式,宣传“肝癌和胃癌”筛查的重要性和意义,吸引更多居民参与。
2. 筛查登记:居民前往卫生院登记个人信息,如姓名、年龄、居住地址等,并填写相关健康问卷。
3. 体格检查:医务人员按照标准程序对居民进行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血压、体重指数等,并进行相关记录。
4. 检查项目:根据筛查工作计划,定期开展肝功能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胃镜检查等项目,以及其他必要的生化指标检测。
5. 结果评估:对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对有异常情况的居民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6. 随访管理:对筛查过程中发现的疑似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管理,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发展和治疗效果。
数据管理与报告卫生院将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筛查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定期制作筛查报告,以便对筛查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
质量控制为确保筛查工作的质量,卫生院将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培训医务人员、定期开展质量评估和监督等。
预算安排详细的筛查实施预算将由卫生院制定,确保筛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结___“肝癌和胃癌”筛查实施方案旨在通过早期发现和干预治疗,提高肝癌和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通过宣传推广、筛查登记、体格检查、检查项目和随访管理等步骤,卫生院将积极推进筛查工作的实施,并进行数据管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筛查的质量和效果。
【最新精选】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
![【最新精选】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b9fe23c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4.png)
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通知》的工作目标,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将对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鼻咽癌、乳腺癌及淮河流域部分癌症(以下简称癌症)的防治工作给予支持,将在部分地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一)原则认真执行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胃癌、大肠癌、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和乳腺癌筛查项目的相关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和筛查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1. 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疗率;2. 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3. 普及癌症相关的健康科普知识,提高技术队伍水平;4. 完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5. 在部分地区初步建立肿瘤登记系统和信息库。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项目范围将根据卫生部癌症防治年度工作安排和财政部、卫生部年度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预算安排计划确定。
三、项目经费使用及管理(一)补助内容根据癌症防治工作计划和预算安排计划,中央财政将对早诊早治项目防治措施中的筛查、人员培训等工作给予补助,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早诊早治项目的实际工作需要争取各级财政给予支持,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报账程序实施项目的医院对筛查的人群完成检查后,应将患者的检查结果复印件提交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
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对每例患者的检查结果及检查费用进行审核。
审核合格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标准拨付医院补助资金。
原则上,每季度拨付一次。
(三)经费管理1. 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经费要按照《中央补助地方卫生事业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社[2004]24号)执行,专款专用。
2. 筛查补助经费要严格执行补助标准,按规定的程序审核后,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统一支付。
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7d1c1f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7.png)
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一、前言肝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发现早治疗是该病有效控制的关键。
目前在临床上,常见的肝癌诊断手段包括肝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CT、MRI等,但是这些方法仅仅可以辅助肝癌的发现,而不能达到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本文将介绍一种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以提高对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
二、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1. 生物标志物筛查生物标志物是指在生物体内或体外可以检测到的某些特殊分子或物质,其变化可以反映某些疾病的生理或病理过程。
通过对肝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筛查,可以有效判断肝癌是否存在。
常见的肝癌生物标志物有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和CA19-9(糖类抗原19-9)等。
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可以通过血液、尿液和组织等样本进行。
2. 影像学检查技术超声心动图、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肝癌的存在。
为提高影像学检查的准确率,还可以采用辅助检查技术,如造影、阴影剂等,以更加清晰、全面地观察肝癌位置、大小等特征。
3. 基因检测技术基因检测技术可以检测人体细胞中与肝癌相关的特定基因的突变情况。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了解肝癌发生的机制和肝癌易感基因等信息,从而提高人们对肝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4. 微创手术技术传统的肝癌手术一般需要切除整个肝脏或肝脏的一部分,手术风险较大。
现代微创手术技术可以透过皮肤或口腔等短小的切口,通过显微镜或内窥镜等微型器械进行手术,术后恢复快,创伤小,手术风险也大大降低。
5. 靶向治疗技术靶向治疗技术是针对肝癌细胞特定变异的基因进行制药、疗效评价和疗效监测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减少肝癌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提高肝癌治疗的精准度和个性化水平。
三、技术方案的实施流程1. 建立肝癌早诊早治项目团队,确定项目负责人,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制定项目计划和工作流程。
2. 开展肝癌生物标志物的筛查工作,收集肝癌患者及其他相关群体的血样、尿液和组织样本,进行多因素筛查。
大肠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
![大肠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5c6b76e767f5acfa1c7cdf4.png)
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本项目在大肠癌高发区浙江嘉善、海宁开展大肠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筛查对象为40-74岁的当地居民(包括40和74岁)。
采用危险因素数学模型评估问卷调查及粪便潜血(FOBT)检测做为初筛,结肠镜检查作为进一步检查的筛查方案进行大肠癌筛查。
所有病变的诊断及转归的判定以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为依据。
以早诊率,死亡率为最终评价指标进行筛查效果的评价,同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以对大肠癌的筛查方案作一全面评价,并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提高早诊率,降低死亡率。
具体筛查人数:浙江嘉善6000人; 浙江海宁6000人,连续筛查3年,累计筛查人次共计36000。
一、人群的选择(一)队列的建立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早诊早治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以及对照人群。
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并建立数据库,并随之开展项目覆盖县(区,乡)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
在全死因监测的基础上,重点做好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质量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各项标准进行。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在参加筛查的2个地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各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区(乡)和街道作为目标人群。
筛查对象为40-74岁的当地常住居民(入选条件:无其他严重疾病,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一般40-74岁居民约占该地区总人口的32%左右,按人群参与率70%计算,该筛查应覆盖人群数为26800人。
两地区筛查覆盖人群合计53600人(估算过程见图1)。
图1 筛查覆盖人群样本估算流程图(三)对照人群的选择对该地区全人口进行以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为主的全死因监测,以便最终评价筛查的绩效。
同时在各筛查点分别选择一与筛查人数相当的对照区人群,以死亡率为最终评价指标与筛查区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筛查效果。
对照人群的各种情况(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等)应尽可能与目标人群一致。
对照人群应该与干预人群同时开展基线调查和危险因素的监测。
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64b25927d3240c8447ef4b.png)
附件7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本项目在江苏启东、广西扶绥开展肝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
筛查对象为当地35-64岁的男性居民和45-64岁女性居民,采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初筛,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B超作进一步检查。
对发现的AFP和/或B超检查异常者,进行及时的复查,同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尽早做出诊断和治疗。
具体筛查人数:每个项目点粗筛人数不少于10000人,诊断性筛查人数不少于1000人。
工作指标要求:筛查任务完成率≥100%;顺应性≥70%;早诊率≥35%;治疗率≥80%;诊断及治疗时效达标率≥95%。
——————————————————————————-说明:任务完成率=实际筛查人数/筛查任务数;顺应性=目标人群中实际筛查人数/当年目标人群数;早诊率=早期癌/癌;治疗率=实际治疗例数/应治疗例数;诊断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活检至病理报告≤1个月者)/应达标数;治疗时效达标率=实际达标数(病理报告至治疗≤1个月者)/应达标数。
注:早期癌指肿瘤小于5cm,无淋巴结及其他器官转移一、人群的选择(一)队列的建立。
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早诊早治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以及对照人群。
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数并建立数据库,并加强覆盖县(区、乡)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工作、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工作。
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质量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各项标准进行。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
在参加筛查的地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目标人群,筛查对象为当地35-64岁男性居民和45-64岁女性居民(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一般35-64岁男性约占男性总人口数的50%左右,女性45-64岁的人口约占女性总人口数的30%左右,因此筛查的人群约占当地自然人群的40%左右。
如假设HBsAg阳性率为10%,若筛查10,000人,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各可初筛到HBsAg阳性者约1000人,按照目标人群的参与率为70%,每地覆盖目标人群则应不少于 3.5万人(10,000÷70%÷40%)。
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58b7080722192e4536f67a.png)
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一、前言淮河流域的环境污染与癌症高发问题出现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予以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等领导对此多次给予重要批示。
根据领导批示精神,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分别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进行专题调查,对淮河流域环境污染严重和癌症高发的事实已基本认同。
为落实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大癌症防治工作力度”批示精神,卫生部、环保总局经过多次研究和专家论证,在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及沿淮四省人民政府意见的基础上提交了总体工作方案,并得到国务院的批准。
该方案进一步明确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工作的核心任务是淮河流域污染治理和癌症综合防治。
食管癌、胃癌和肝癌是淮河流域地区居民常见的恶性肿瘤。
这部分肿瘤在早期阶段很少有特异性症状,大多数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已属中晚期,因此,不仅需要花费巨额诊疗费用,且治疗效果也很差,是当地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稳定。
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通过早诊而治愈的,1/3的癌症是可以改善症状并延长生命的。
因此,癌症的早诊早治和一体化管理对于癌症及相关疾病的综合预防十分重要。
在淮河流域地区对高危人群开展有组织有针对性的癌症筛查,即通过一系列的检查,从无症状人群中及时发现早期的病例,提高早期治疗率,可减轻和避免晚期癌症的痛苦和危害。
早期治疗痛苦小,花费少,效果好,对劳动力的影响也较小。
因此,淮河流域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的开展将对提高淮河流域癌症高发区居民的健康水平,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二、原则1、坚持科学、可行、可持续原则,采用技术上可行且经济上合理的方法。
2、卫生部负责组织实施,在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领导下统一部署和开展工作。
3、各单位和部门围绕中心任务明确分工,积极配合,相互协调,统一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
4、项目的宣传定位为健康体检,重点是癌症筛查。
三、项目目标1、在淮河流域部分地区,制定并实施以部分癌症早诊早治为主的癌症综合防治措施,提高部分癌症(食管癌、胃癌、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和早期治疗率,提高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肝癌早期诊断技术相关研究
![肝癌早期诊断技术相关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7f79fa0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ba.png)
肝癌早期诊断技术相关研究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世界各地的中老年人群体中,尤其在亚洲地区更为常见。
肝癌早期诊断技术是肝癌预防和治疗的关键之一,临床上已经出现了多种早期诊断技术。
本文将从各种角度介绍肝癌早期诊断技术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成像学诊断肝癌成像学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早期肝癌检查方法,通过CT、MRI等成像技术对肝脏进行扫描,检测肝组织的异常改变和肿块等,从而实现早期肝癌的诊断。
目前,肝癌CT检查已经进入了多层和超高清CT时代,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能够发现更小的肝癌病灶。
MRI技术也不断升级,如弥散加权成像、动态增强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早期肝癌。
此外,PET-CT也成为了诊治肝癌的一种重要手段。
PET-CT的核素注射能够与葡萄糖结合并散发出放射性信号,通过扫描仪还原成三维图像,可以检测到葡萄糖代谢异常的部位,从而实现肝癌的早期诊断。
放射性药物注射需要谨慎操作,因此PET-CT检查不是常规筛查手段,通常是对已知肝癌患者进行的辅助诊断。
二、生物标志物检测肝癌生物标志物检测是重要的肝癌筛查手段,在肝癌高风险人群中被广泛应用。
目前,常规的生物标志物检测包括血清α-胎蛋白(AFP)、载脂蛋白A1和甲胎蛋白等。
AFP是肝癌生物标志物中最常用的一种,但其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可能会引起误诊。
此外,儿茶酚胺-O-甲转移酶、糖类抗原242和C反应蛋白等肝癌生物标志物在研究过程中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诊断价值。
新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技术已经出现,如利用肝癌血清中蛋白质亚群的一个谱图检测系统来检测肝癌等,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需要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进行验证。
三、基因检测肝癌基因检测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领域。
目前已经发现了多个与肝癌相关的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包括P53、BRCA1和BRCA2等,这些异常的基因可以在早期提供肝癌的预警信号,帮助肝癌早期诊断。
除基因突变外,肝癌自发的DNA启动子超甲基化也可以用于早期肝癌诊断。
2024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完整版)
![2024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485a7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e.png)
2024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完整版)胃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癌症,严重威胁我国居民身体健康。
研究表明,针对胃癌高风险人群开展筛查与早诊早治能够有效提高人群胃癌早期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为进一步规范胃癌筛查与早诊早治工作,提升胃癌防治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流行病学相关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胃癌新发35.87万例,死亡26.04万例,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43%和10.11%。
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41/10万和18.44/10万。
胃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早期发现、早期治疗,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
胃癌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等。
保护因素包括足量摄入蔬菜和水果。
二、高风险人群年龄≥45岁,且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一)居住于胃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20/10万)。
(二)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胃癌病史。
(三)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UBT)、血清Hp抗体、粪便Hp抗原检测任一阳性。
(四)吸烟、重度饮酒、高盐饮食、腌制食品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五)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疾病。
三、筛查(一)筛查对象胃癌高风险人群,无上消化道癌病史,年龄一般在45~74岁之间,无内镜检查禁忌证,能配合内镜检查。
(二)筛查方法胃癌筛查推荐内镜学检查,首选普通白光内镜检查,对发现的可疑病灶采用特殊内镜技术(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蓝激光成像放大内镜、色素内镜、激光共聚焦显微内镜、荧光内镜等)检查并进行活检。
不能耐受常规内镜检查者可进行麻醉/镇静内镜或经鼻超细内镜检查,也可考虑使用磁控胶囊胃镜。
具体检查方法和操作流程参见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胃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诊疗指南)。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6438d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c.png)
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同步而来的是城市环境污染、生活压力等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其中,癌症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为400万人,死亡率高达30%以上。
因此,开展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已成为当前健康领域的重要任务。
二、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建立一套城市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通过对城市居民进行癌症筛查和早期诊断,提高癌症治愈率和生存率。
三、项目内容1. 建立城市癌症筛查网络通过建立城市癌症筛查网络,对居民进行定期体检和问卷调查,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进一步检测。
2. 建立城市癌症早期诊断中心在城市中心地带建立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立专业的癌症诊断科室和专家团队,开展癌症早期诊断服务。
3. 开展城市癌症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癌症的认知和预防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筛查和早期诊断。
4. 建立城市癌症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城市癌症数据管理系统,对筛查结果、早期诊断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更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四、项目实施步骤1. 筹备阶段成立项目组织机构,确定项目目标和任务,并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
同时进行市场调查和技术评估,确定最适合本地情况的技术方案。
2. 实施阶段(1)建立城市癌症筛查网络: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等场所设立筛查站点,并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
通过风险评估结果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进一步检测。
(2)建立城市癌症早期诊断中心:在城市中心地带建立一家综合性医疗机构,设立专业的癌症诊断科室和专家团队,开展癌症早期诊断服务。
(3)开展城市癌症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在社区、学校、医院等场所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居民对癌症的认知和预防意识,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筛查和早期诊断。
(4)建立城市癌症数据管理系统:建立城市癌症数据管理系统,对筛查结果、早期诊断结果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制定更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e48aca7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cb.png)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卫生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7.01.23•【文号】卫办疾控发[2007]12号•【施行日期】2007.01.2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及部分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办疾控发〔2007〕12号)河北、山西、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新疆等省(区、市)卫生厅(局):为加强我国癌症的预防与控制工作,落实《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工作目标,在中央财政支持下,在部分省、直辖市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我部组织制定了《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和《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供在组织实施该项目中参考。
附件:1.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2.鼻咽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3.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4.大肠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5.癌症早诊早治项目专家委员会成员名单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附件1: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根据《卫生部关于印发<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的通知》的工作目标,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经费将对子宫颈癌、食管癌、肝癌、大肠癌及鼻咽癌(以下简称癌症)的防治工作给予支持,将在部分地区开展癌症早诊早治项目。
为了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与目标(一)原则认真执行以上五种癌症的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积极开展癌症早诊早治工作,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目标1.提高癌症的早期诊断率及早期治疗率;2.提高五年生存率,降低死亡率;3.提高技术队伍水平;4.完善筛查及早诊早治方案。
肿瘤早筛早诊实施方案
![肿瘤早筛早诊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3ee08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7.png)
肿瘤早筛早诊实施方案
肿瘤早筛早诊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筛查和诊断手段,及时发现和诊断
肿瘤,以便尽早进行治疗。
实施肿瘤早筛早诊方案,对于提高肿瘤
治疗的成功率和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肿瘤早筛早诊的
实施方案。
首先,建立健全的筛查体系。
肿瘤早筛的第一步是建立一个完善的
筛查体系,包括确定筛查对象、筛查方法、筛查周期等内容。
针对
不同种类的肿瘤,可以采取不同的筛查方法,如乳腺癌可以通过乳
腺X光摄影筛查,肺癌可以通过胸部CT筛查等。
其次,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是肿瘤早筛
的重要环节,可以提高公众对肿瘤早筛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通过开
展健康讲座、宣传栏、宣传手册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肿瘤早筛的知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筛查。
再次,建立规范的诊断流程。
对于通过筛查发现有疑似肿瘤的患者,需要建立规范的诊断流程,包括进一步的检查和确诊。
医疗机构需
要建立专门的肿瘤诊断团队,为患者提供及时、准确的诊断服务。
最后,完善的治疗方案。
一旦肿瘤早筛早诊确诊,就需要制定相应
的治疗方案。
根据肿瘤的类型、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
总之,实施肿瘤早筛早诊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的筛查体系、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建立规范的诊断流程和完善的治疗方案。
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的实施,才能提高肿瘤早筛早诊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减少肿瘤对人体的危害。
希望通过不懈的努力,能够为更多患者提供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机会,为肿瘤患者的康复增添一份希望。
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
![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b96a6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f.png)
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肝癌的筛查对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筛查对象、筛查方法、筛查频率、筛查结果评估和随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确定筛查对象是制定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的第一步。
一般来说,中老年人、肝炎病毒携带者、长期饮酒者、肝硬化患者以及家族中有肝癌病史的人群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应当作为重点筛查对象。
针对这些人群,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生物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方式进行初步筛查,筛查出潜在的肝癌患者。
其次,选择合适的筛查方法也是制定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
目前常用的肝癌筛查方法包括肝脏超声、肝癌标志物检测(如甲胎蛋白、α-胎蛋白、AFP-L3%、甲胎蛋白、甲胎蛋白)、肝脏CT、MRI等。
这些筛查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筛查对象的特点和筛查条件进行选择,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确定筛查频率是制定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的又一关键环节。
一般来说,对于高危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肝癌筛查,以及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肝癌病变。
对于一般人群,可以根据个体情况和筛查结果进行个性化的筛查频率安排。
另外,对筛查结果进行评估和随访管理也是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筛查阳性的人群,应当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诊断,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对于筛查阴性的人群,应当进行定期的随访管理,以便及时发现肝癌的早期病变。
总之,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对于降低肝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制定早期肝癌筛查实施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筛查对象、筛查方法、筛查频率、筛查结果评估和随访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提高筛查的准确性和敏感性,最终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目的。
肝癌的早诊早治和筛查计划
![肝癌的早诊早治和筛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504a16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3e.png)
肝癌的早诊早治和筛查计划肝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具有发病隐匿、进展迅速、病情恶化的特点,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及早发现肝癌,提高治疗效果,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早诊早治和筛查计划,以便进行肝癌的预防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肝癌早诊早治的重要性,并探讨一些主要的筛查计划。
早诊早治的重要性肝癌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特别在亚洲地区,其发病率相对较高。
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肝癌的患病率较高,但早期诊断率较低,对患者生存率造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早期肝癌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
若能通过筛查早期发现肝癌,可以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早期肝癌的治疗选项更多样化,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等。
同时,早期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对于家庭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较小。
筛查计划1. 亚洲肝癌筛查计划亚洲地区是肝癌高发地区,因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筛查计划。
亚洲肝癌筛查计划的核心是针对人群的筛查,主要包括肝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广泛人群的筛查。
对于肝癌高风险人群,包括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硬化患者等,应定期进行筛查。
筛查方法主要包括血清学标记物检测、超声波检查等。
这些筛查方法的目的是在早期发现肝癌迹象,采取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措施。
对于广泛人群的筛查,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实行了大规模的肝癌筛查计划。
这些筛查计划通过社区宣传和义诊等形式,提高肝癌筛查的参与率,并通过超声波检查等方式寻找肝脏的异常情况,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
2. 国际肝癌筛查计划除了亚洲地区的筛查计划,一些国际组织也制定了肝癌筛查计划,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肝癌筛查工作组,制定了一套全球范围内适用的筛查指南。
按照这些指南,一般采用肝超声检查作为首选筛查方法。
同时,根据个体的情况,结合风险评估和血清学标记物的检测,可以进一步明确筛查结果。
2023肝癌早筛早诊-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解读
![2023肝癌早筛早诊-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8564a7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df.png)
2023肝癌早筛早诊■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解读为规范原发性肝癌危险人群的有效预防、早期筛查及诊断,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国内有关专家,依据国内外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学、发病机制、诊断技术、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尤其是适应中国国情的研究成果,制定《原发性肝癌二级预防共识(2023年版)》。
肝癌现状肝癌的流行病学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指原发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主要是肝细胞癌(HCC),占85%~90%,还有少数为肝内胆管癌(ICC)和HCe-ICC混合型等。
我们一般所提到的是HCC z其发病率与肝炎病毒、肝硬化及饮食中黄曲霉素等有关。
全球将近一半肝癌新发和死亡病例在中国,5年生存率不理想。
诊断的延迟使病灶直径超过2cm,无论消融或切除,均导致治疗失败率和复发率的增加。
早筛早诊肝切除术效果更好,有助于实现更高生存率。
肝癌人群肝癌的病因和危险因素肝硬化:各种原因导致的肝硬化是HCC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慢性HBV感染:HBV感染者发生HCC风险为非感染者的15~20倍,HBVDNA水平越高,HCC风险越高。
慢性HCV感染慢性HCV感染者HCC发生风险为非感染者15-20倍。
A1D(酒精性肝病):大量饮酒者HCC发生风险为非饮酒者的2.07倍。
MAF1D.代谢综合征和肥胖:MAF1D相关HCC发病率为0.44/1000Ao致癌物暴露:黄曲霉素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次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有强致癌作用。
癌前病变:HCC的癌前病变常发生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多见于肝硬化患者。
建议:任何病因所致肝硬化都有发生HCC的风险,乙型肝炎肝硬化是我国HCC的主要病因,是筛查的重点监测人群。
多种病因或危险因素叠加(如慢性HBV或HCV感染合并A1D x MAF1D,合并T2DM或代谢综合征等)可显著增加HCC发生风险,此类人群应密切监测HCC的发生。
经影像学证实的癌前病变(1GDN及HGDN)为HCC发生的极高风险人群,应严密监测结节增长及性质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癌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
本项目在肝癌高发区江苏启东、广西扶绥,开展肝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
筛查对象为当地35-64岁的男性居民和45-64岁女性居民,采用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初筛,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B超作进一步检查的方案。
对发现的AFP和/或B超检查异常者,进行及时的复查,同时结合其他临床检查尽早作出诊断和治疗。
以早期发现率、早治率和死亡率为终点进行绩效评价,同时进行独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以便进一步完善筛查方案。
具体筛查人数:江苏启东10000人,广西扶绥10000人。
一、人群的选择
(一)队列的建立
本项目是以人群为基础的早诊早治工作,要求项目开展前就要明确筛查人群以及对照人群。
建议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获得目标人群、对照人群的总人口数并建立数据库,并加强覆盖县(区,乡镇)全人群的全死因监测工作、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工作。
肿瘤的发病及死亡登记质量按照《中国肿瘤登记工作指导手册》各项标准进行。
(二)筛查人群的选择
在参加筛查的地区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目标人群,筛查对象为当地35-64岁男性居民和45-64岁女性居民(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者)。
一般35-64岁男性约占男性总人口数的50%左右,女性45-64岁的人口约占女性总人口数的30%左右,因此筛查的人群约占当地自然人群的40%左右。
如假设HBsAg阳性率为10%,若筛查10,000人,江苏启东和广西扶绥各可初筛到HBsAg
阳性者约1000人,按照目标人群的参与率为70%,每地覆盖目标人群则应不少于3.5万人(10,000÷70%÷40%)。
(三)对照人群的选择
在筛查社区以外,应当选择HBsAg阳性率和基本情况与筛查社区相似的同规模的人群作为自然对照,同样对全人口进行肿瘤发病、死亡登记及全死因登记监测,以便最终评价筛查在肝癌早诊早治上的绩效。
此外选取小样本对照人群进行危险因素的监测,用以质控目标人群与对照人群的可比性。
对照人群的各种情况(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等)应尽可能与目标人群一致。
对照人群应该与干预人群同时开展基线调查和危险因素的监测。
人群健康知识调查见附件3-2;基本信息(包括人群的基本特征以及常见危险因素等)见附件3-3。
基线调查样本的大小根据各现场的实际情况决定,但原则上要求不少于600人(5岁一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约100人)。
对照人群和目标人群在地理上要有一定的缓冲区,以避免对照人群中的某些人参加早诊早治项目而造成的偏倚。
二、筛查及早诊早治流程图
(一)知情同意
向所有参加筛查的群众作筛查宣传。
同意参加者都必须签署知情同意书。
签署程序包括:首先,集中宣讲筛查的目的、意义以及参加筛查的获益和可能的危险,宣读知情同意书,回答群众的问题;然后,向每一个参加筛查的对象说明筛查的相关情况,进一步回答不明白的问题;最后在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见附件3-1)。
(二)问卷调查
包括肝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基线调查)(见附件3-2)和癌症防治知晓率问卷调查。
癌症防治知晓率调查包括对癌症综合知识(见附件3-3)和肝癌防治知识(见附件3-4)调查两部分。
知晓率调查应该在开始肝癌筛查前就完成,可以在登记筛查对象的同时进行,以便准确了解开展早诊早治前当地群众的健康知识情况。
危险因素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个人信息、饮水情况、吸烟饮酒饮茶情况、饮食情况、疾病史和家族史等内容。
危险因素调查在正式筛查时进行;应保证调查的真实性和个
人的隐私权。
(三)筛查采血
受检对象由专业医务人员组织静脉采血。
采血采用一人一针一管,并注意采血部位的常规消毒。
采血后集中送检、统一检测。
(四)实验检测
1、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
2、甲胎蛋白(AFP)检测
均采用国家批准的试剂盒方法。
(五)肝癌诊断标准
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标准可以参阅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提出的诊断标准,其基本内容如下。
病理诊断:肝内或肝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
临床诊断:
AFP>400μg/L,能排除活动性肝病、妊娠、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并能触及坚硬及有肿块或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AFP<400μg/L,有两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或有两种肝癌标志物(AFP异质体、异常凝血酶原、γ-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II及α-L-岩藻糖苷酶等)阳性及一种影像学检查具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者。
有肝癌的临床表现并有肯定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肉眼可见的血性腹水或在其中找到癌细胞)并能排除转移性肝癌者。
(六)临床分期(见附件3-5)
四、复查随访
对AFP含量在20-400 μg/L之间者,建议动态观察:凡AFP异常但<200μg/L
者,每2月复查一次;凡>200μg/L者,每月复查一次,直至作出肝癌临床诊断或排除。
对筛查中发现的疑似者作进一步随访观察是十分必要的。
对AFP升高而诊断肝癌尚困难者,应同时做其他检查,并每1—2个月随访一次,排除活动性肝炎、生殖系统肿瘤引起的AFP阳性,及早确诊。
对肝内有小结节病灶而AFP正常者同样应作随访,时间可每3个月左右一次,重点应作B超(US)和AFP检查,必要时作其他影像学检查或相关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在AFP(-)者中对于有临床病史、症状体征或家族史的,应作进一步检查。
所有的病例应当作好临床记录(见附件3-6),做好随访跟踪,与疑似患者保持经常的联系,并作好记录与分析。
这样才能及时检出新病例,提高筛查的后续效益。
五、治疗原则
诊断明确的小肝癌、Ⅰ期肝癌、亚临床肝癌通常皆称之为早期肝癌。
早期肝癌的治疗是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重要一环,现今多种治疗手段中,仍以手术切除为首选,只要具有手术指征,都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
对不适合作手术切除的病人,可采用肝动脉栓塞疗法(TAE/TACE)、瘤内无水酒精注射(PEI)等介入疗法、射频毁损(RFA)、放射治疗、高功率超声聚焦(HIFU)等综合的治疗方法。
六、队列随访
(一)队列的随访包括目标人群的随访和对照人群的监测两部分。
随访的主要工作是做好两个人群的肿瘤发病及死亡登记报告,减少漏报和错报,特别是对照人群的漏报和错报。
肿瘤发病及死亡的分类和编码应使用ICD-10;只有死亡医学证明(DCO)的比例不高于2%。
(二)各示范点除计算肝癌粗发病率、死亡率外,还应计算中国调整率和世界调
整率。
中调率统一使用中国1982年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世调率统一使用1985年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见附件3-7)。
七、质量控制
(一)流行病学部分
1.调查表中的每一个项目,严格按照编码说明进行调查和填写。
填写内容统一正楷书写,避免使用草写、简写代替。
2.正式调查进行之前,培训调查员,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必要时进行预调查。
3.每天完成的调查表,要求在调查现场完成表格的初步审核,主要检查基本信息是否完整,补充空项、漏项,初步检查有无明显的填写错误或逻辑错误。
4.数据要求两遍录入,然后以原始调查表为标准,校对两遍录入的资料,整理成最终数据库。
5.收集并保留所有相关资料,要建立数据库,用作将来的随访观测以评价。
(二)现场调查采血部分
1.现场采血应做好宣传发动。
对所有的目标人群应建立登记表,结合筛查,做好癌症的早诊早治宣传,做好基线调查和癌症认知率调查。
2.采血应遵循自愿的原则。
对于目标人群的普查采血,既要积极宣传、鼓励目标人群参加、提高顺从率,又要尊重受检对象的意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3.所有对象的年龄或出生日期应以身份证填写的为准,调查表中应表明身份证(ID)号(18位或15位号)。
有条件的地方,填写受试对象家庭的电话号码,以便资料的核对和筛查结果的及时转告。
(三)实验检测部分
1.统一订购实验试剂、统一实验方法、制订实验标准曲线。
2.及时发送实验检测结果;对各项指标异常者,要落实复查检测工作。
3.做好检测剩余血清的分类保留存放,以便将来的核对或进一步的研究。
(四)临床诊治部分
1.对AFP升高者要做出临床定性诊断判断。
2.要结合B超等检查,对肝癌作出定位诊断判断。
3.对不能确诊的结果或疑似病人,要作出复查或随访计划。
4.对明确诊断的病人,要作出最佳治疗建议;实施最适宜的治疗。
5.对于所有发现的肝癌病人,应作好临床随访,进行生存期(生存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