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心理分析

合集下载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学习后整理)投射理论:投射倾向于表达自身意识和无意识的实际情况以及表达愿望和理想的实现。

绘画心理测验种类:自由绘画、规定内容、完型绘画。

一、绘画附属信息的分析:1、线条A长线条: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强,可能内向型。

B短线条:行为冲动,可能外向型。

C直线:武断、攻击性、过分自信、阳刚。

D圆圈线条:依赖性、情绪化、阴柔、女性化。

E直线细长:强烈的紧张感。

F锯齿状:敌对倾向,攻击性。

G线条流畅:良好的控制能力。

H线条断断续续:不安感、焦虑感。

I线条彼此不相连:精神病倾向。

J反复描绘线条:缺乏自我满足感,有不确定感,难以做出决定。

K线条粗大:某种强调,紧张、焦虑、胆怯、缺乏自信和行为上的忧郁。

2、线条力度:A清淡:能量水平低、心理压抑,神经症、精神分裂症倾向。

B清晰有力:自信。

C力度过重(粗黑):一定的心理紧张,生理疾病(癫痫、脑炎患者)。

二、构图分析:1、小画:胆怯、害羞、受压抑,在情感上有依赖感,有很好的自我控制。

2、对称性:正常的知觉能力和表达水平。

3、不对称:智力或情感上的问题,个体缺乏安全感。

4、极度对称:具有强迫倾向,感情受到压抑和控制而表现出过分的理性。

5、正中位置:自我中心,有自己的主张,行为情绪化,有安全感。

6、右侧:个体有较好的控制行为水平,接受需求的延迟满足,愿意接受延迟的奖励,外向性格。

7、向上:反映个体为自己定下难以实现的目标,个体表现较高的成就,也可能脱离现实,沉浸在幻想之中,也可能希望疏离周围的世界。

8、向下:个体缺乏安全感和确定感,情绪低落,个体感到自身受到现实束缚,依赖性。

9、纸张底边、边线:个体需要支持,害怕独立和缺乏自信。

三、细节分析1、缺乏细节:个体感到空虚、压抑、能量不足并有明显的退缩倾向。

2、过度描绘细节:个体有一定的强迫性倾向,过分严格、呆板的心理特征。

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

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

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儿童绘画心理的五大表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线条清晰、力度适中:正常、情绪稳定的儿童,其绘画的线条通常清晰、力度适中。

而线条模糊、细到看不清,则可能是缺乏安全感、胆小、自我压抑的表现。

过于强劲、甚至把纸戳破的线条,则反映出具有攻击性的儿童,可能发泄愤怒。

断断续续总是改变方向的线条,可能表示儿童犹豫、焦虑、想要隐藏自我。

2.色彩偏好:偏爱暖色的儿童,通常活泼、热情、精力充沛、心情愉快。

偏爱冷色的儿童,则更安静、思考、严谨、悲伤、心情烦闷。

喜欢很强烈的颜色,做事有激情,有领导才能,但可能是易怒型,缺乏耐心。

喜欢阴郁的颜色,暗示儿童含蓄、焦虑、多愁善感。

喜欢多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则可能表示开朗、乐观、人缘好,受欢迎,但可能浮躁。

只喜欢一两种颜色,则可能冷静、谦让,不喜欢与人交往,不容易接受挑战。

3.人物描绘:孩子经常画的人物通常在孩子心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这代表孩子对其表达深沉的爱意和依恋。

如果孩子能描绘出更多细节,如帽子、腰带、头饰、鞋子等,这意味着对人物的关注程度更高,感情也更加强烈。

4.手臂和手的画法:孩子在三到四岁之前通常不画手。

之后随着成长,孩子开始画手。

如果手臂向上举开,表示快活和得意,对自己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手臂部分画得比较大,可能代表这个孩子有强烈的占有欲。

手代表对环境的支配力,伸得越开支配力越强。

若手臂部分画的比较大,属于占有欲强的孩子;把手放下贴近身体是比较温顺的孩子;还有一种可能是受欺负、胆小害怕的孩子,他们经常感到挫折,需要更多关注。

5.布局:居中表示自我意识比较强;偏左表示留恋过去;偏右表示憧憬未来;偏上表示喜欢幻想;偏下表示注重现实,对安全较为关注;画在角落可能意味着有心理压抑。

绘画心理分析课程感悟

绘画心理分析课程感悟

绘画心理分析课程感悟这个我终于完成了绘画心理分析课程的时候,发现自己学到了不少东西,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收获与感悟。

绘画心理分析课程让我学到如何去挖掘一幅作品里的故事和潜在的含义,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语言无法完全把握生活的复杂与繁杂,何况是它的内在精神和深刻的意义,只有通过艺术才能有希望将这些触摸到。

绘画心理分析课程从一开始就给我们介绍了如何利用艺术来表现心理,艺术对它的力量有多大,它能够将力量,体会,情感以及智慧,都表达出来。

科学家们发现,绘画大大提高了物体记忆,它可以加强记忆力,从而更能理解某种情感。

也就是说,强化情感的记忆有助于提高我们认清事物的能力,绘画心理分析课程着重介绍了这种能力,并给了我们许多艺术表现的示范。

它也让我们学习了对各种媒介如绘画、雕塑、装置、表演等的理解,以及如何用它们来表现心理的方式。

比如,在绘画中,可以用形象、线条,以及色彩来表现精神上的冲突,比如红色表示激动,蓝色表示内省等。

在雕塑中,可以用不同的形态和材料,表现情绪,比如若隐若现的线条,暗淡的光感等。

装置艺术则可以将元素和材料组合在一起,构成一种新的语言,表达某种情感或概念。

此外,绘画心理分析课程还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艺术的社会文化作用,比如它可以体现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一种文化理念,或者某种思想和世界观。

这种深刻的理解,可以为我们揭示艺术作品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政治环境,从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

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如何看待、解读和创造艺术,同时也有机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深入的学习、分享和讨论。

最重要的是,我和老师一起去采访了绘画家,学习他们的创作过程,从他们口中听取他们的观点,我对他们的表现也更加深刻了,这种实践经验让我更加认识到艺术的奥秘。

总而言之,绘画心理分析课程是一门有趣而又极具挑战性的课程,它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艺术,还让我们学习如何运用艺术来理解生活,解读自我,以及表达自我。

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我受益匪浅,获得了不少收获和感悟,希望可以将这种收获延续下去,将艺术真正融入到生活中,让艺术更加真实,更加贴近生活。

(完整版)绘画心理分析

(完整版)绘画心理分析
五、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房子的篱笆、灌木或走廊:需要情感保护,需要树 立自我防御屏障
六、水槽或排水管:多疑的,同时试图引开那些不愉快的刺 激
可接近性分析
A·在房子的基线以上又没有台阶:人际间的 不可接近性 B·门窗开着的:获得外部世界温暖的强烈需 求、渴望交友 C.门很大:过度依赖 D.门很小:不愿意让人接近 E.有锁或锁链:防御性,敏感性; F. 画出两个门的家:可能出逃家的想法
看看这幅画反映了画者怎样的情绪
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人格倾向
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特征
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心态
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心态
房—树—人(心理画)
房子代表个人出生与成长的家庭:房子图反映 出个人对家庭的看法、情感与态度。可以了解 个人在家庭中的自我形象、家庭的亲子关系、 安全感、家庭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从而进一 步了解个人的人际交往情况。也是心房。
绘画心理分析的几个要点
整个画面重心在上下左右的黄金分割线 之类较好。
左边表示过去,右边表示未来 太上面一般是幻象多于行动 画面太小或在边缘表示缺乏自信甚至自
卑 画面太大可能过于自大 绘画心理分析必须结合年龄、性别
暂告一段落 谢谢!
多姿多彩的树
注重外表,给人良好的形象 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想象力丰富,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欣赏能力。也可能最求完美,爱挑剔。 自由自在,可能花钱大手大脚 做事部分主次,可能影响工作效率
简化的树
注重实用和实际性,讲究效率 能合理的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学习和
眼睛分析
大眼睛:外向,容易相信别人,容易受外界影响, 感性。
眼睛小:想要看得越少越好。原则性强,意志坚 强,内向,沉默。自我反省,关注自我。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总结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报告总结I. 简介心理辅导是一种通过艺术表达来帮助个体解决内心问题和迈向心理健康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以几个具体案例为基础,对绘画心理辅导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

II. 案例1:焦虑情绪管理在这个案例中,一个年轻女性因工作压力过大而经常感到焦虑。

绘画心理辅导被用作她情绪管理和放松的工具。

通过观察她创作的画作,辅导员发现她倾向于使用暗沉的颜色和粗重的笔触来描绘自己内心的不安与困惑。

逐渐地,在辅导员引导下,她开始使用更明亮、鲜艳的颜色,并且线条也变得柔和起来。

这反映出她在经过几次绘画之后已经学会了积极面对焦虑情绪,并找到了缓解压力的方法。

通过这些改变,她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上的挑战,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取得了更多快乐。

III. 案例2:自我探索与身份认同这个案例涉及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他在青春期面临身份认同困惑和自我探索的问题。

绘画心理辅导帮助了他在这种情况下找到内心的平衡和确定自己的兴趣。

通过观察他绘画中所描绘的主题、色彩和形状,辅导员能够进一步了解他对于个人身份、家庭关系以及未来目标的看法。

逐渐地,在辅导员的引导下,他开始更加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需求与梦想,并且学会尊重并接纳自己独特的个性。

通过这一过程,他得以积极地迎接成长阶段中的挑战,并取得了精神上的增长。

IV. 案例3:创伤后成长在这个案例中,一位受到创伤影响而感到心灵受伤的女性使用绘画作为治疗工具。

她采用抽象艺术形式来表达她经历过的痛苦、愤怒和失去感。

辅导过程中,她逐渐将介入者职位视角进入自己专属的主观空间,表现了自身角色定位的变化。

通过绘画来调整她对过去创伤经验的思考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渐实现个体在情感、认知、行为和社交等多个方面的成长与克服。

V. 结论以上案例验证了绘画心理辅导在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方面的有效性。

通过艺术表达,个体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需求,并且学会正面应对并释放这些负面情绪。

绘画心理辅导不仅提供了一种独特而创新的治疗方法,还赋予个体探索自我、改善人际关系和加强内在力量的机会。

绘画心理学中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分析孩子们的什么内容

绘画心理学中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分析孩子们的什么内容

绘画心理学中现在的我未来的我分析孩子们的什
么内容
绘画心理分析的原理:
在潜意识中,心灵仿佛一个活在我们心中的原始人,他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表达方式。

图画是最有效直达人心的工具,在画面中,画者的任何一个涂鸦、画幅的大小、用笔的轻重、空间配置、颜色、涂抹等都有着特定的代表意义,都在传递着他的个体信息。

大多数治疗技巧是针对成年人相对稳定的结构化人格和自我而形成的,而儿童的人格还处于发展变化的状态之中,自我意识不成熟,认知能力较低,焦虑很容易被激发。

儿童倾向于用直接的行动和游戏来外显他的愉快、焦虑、混乱等,而绘画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他们通过绘画,能表达出他们用语言无法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情感。

1、测试前准备:
A4白纸、铅笔、圆珠笔、各色水彩笔或蜡笔呼吸、放松引导
2、测验的指导语:“请你用你选取的笔在这张白纸上任意画一幅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你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尽量认真地画,不要采取写生、或临摹的方式,也不要用尺子,在时间方面不限,也允许涂改;画完以后请写上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和职业!”。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8
六、适 用 范 围
1、既可以用于群体测试,又可用于个体测 验. 2、有关精神健康的普查筛选工具. 3、心理诊断,为心理咨询提供有关人格方 面的信息. 4、利用其艺术疗法的作用,促进精神病人 的康复.
9
七、优 点
1、避免反应内容在言语化过程中变形,从而 更具体地了解被测者的人格特征,捕捉到难以 言表的心理冲突.
不好?
第三部分: 绘画测验的心理分析
一、整体分析 二、过程分析 三、内容分析
〔房、树、人
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幅图画
❖ 从整体上去分析,包括其画面的大小、笔 画力度、构图、颜色等.
❖ 从画的过程去分析,包括先画什么、再画 什么、是否有涂擦,花了多长时间等.
❖ 从画的内容上去分析.
第 一、整体分析——总体印象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第一部分:
绘画心理分析与治疗 的基本理论
一、投射测验
投射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由 Sigmund. Freud创始的心理动力 学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人格结构的 无意识范畴,认为个人无法凭其意 识说明自己,必须借助某种无确定 3
二、投射测验的分类
〔一联想型:罗夏墨迹测验
〔二构造型 如主题统觉测验:在给被试 呈现空白图卡时,要求被试想象卡片上有一 幅图画, 将这一幅想象的图画加以描述, 然 后编成一个故事 .
❖ 左切:对未来恐惧,或固着于过去,即想要直率地、 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又要依赖别人,反复犹豫不 决,具有强迫倾向.
❖ 右切:显示逃避过去,进入未来的欲求,能直率地表 达自我情感,对过去某些经历的事感到恐怖,从而对 自己的行为加以理智的控制.
一、整体分析——远近感
❖ 画面远近适当的存在:提示具有适切的调动 感、现实感、冷静性、计划性.

绘画心理分析知识点总结

绘画心理分析知识点总结

绘画心理分析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绘画与情绪一、情绪的表达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往往通过色彩、构图、线条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通过对绘画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艺术家在作品中所表达的情绪,比如愤怒、忧郁、欢乐等。

同时,对于观者来说,通过欣赏绘画作品,也能够激发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情绪上的满足和宣泄。

二、情绪的激发艺术家在创作绘画作品时,往往需要通过自身的情感经验来激发创作灵感。

有时候,这种情感可能是源自于生活的喜怒哀乐,有时候可能是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与反思。

通过绘画心理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讨艺术家的情感激发和如何通过绘画来表达这些情感。

三、情绪的共鸣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往往能够引起观者内心深处的共鸣,这种共鸣可能是因为观者与艺术家有着相似的情感体验,也可能是因为观者通过欣赏绘画作品来感受到一种情感上的启发和抚慰。

绘画作品的情感共鸣可以促进观者与作品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达到艺术的传达与沟通的目的。

第二部分:色彩与情绪一、色彩的表达在绘画作品中,色彩是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之一。

不同的色彩在心理上能够激发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红色代表热情、愤怒,蓝色代表冷静、平和,黄色代表快乐、活力等。

通过对绘画作品中色彩运用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所表达的情感。

二、色彩的搭配色彩在绘画作品中的搭配方式也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能够产生不同的情感效果,比如对比鲜明的色彩可以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和视觉效果,而柔和渐变的色彩搭配则能够营造出柔美、温暖的情感氛围。

通过对色彩搭配方式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艺术家所希望表达的情感体验。

三、色彩的情感联想色彩在心理上能够引起观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联想,比如红色可能让人想起热情、激情,蓝色可能让人想起冷静、平和。

通过对色彩的情感联想进行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观者在欣赏绘画作品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

第三部分:符号与心理一、符号的解读绘画作品中常常使用各种符号来表达特定的情感和主题,比如花朵代表生命的美好和绚烂,囚笼代表压抑和束缚,天空代表自由和梦想等。

房树人绘画心理分析(2021年整理)

房树人绘画心理分析(2021年整理)

房树人绘画心理分析(2021年整理)
1.画者聪明,漂亮,爱打扮。

画者心思细腻,做事认真,关注细节,注重规则逻辑,是一聪明的女孩。

画者擅长打扮,爱美,爱漂亮,是一个漂亮的人,但是画者会过于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总感觉自己打扮还不够漂亮,总认为自己还不够聪明。

2.画者的画中线条流畅,画面清晰,内容表达清晰富含条理性与逻辑性。

这样的人在生活中思维清晰,对事物的认知度高,自我意识强,做事细致认真。

画者又有较强的事业心,所以学习成绩是不会太差。

画者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这种高要求容易产生焦虑。

画者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放平心态,对自己更自信一点。

3.画者在学业上的压力很大,大到令人害怕。

4.画者感到挫败,感到焦虑。

对自己无法掌握的事态的挫败。

5.画者否定自己的头脑,否定自己的外表,不相信自己,感到头脑沉重,否定自己的美丽。

6.画者感到迷茫,感到无法看清世界。

画者希望拥抱世界,希望被接纳。

7.眼睛擦的透亮也无法看清世界。

画者缺乏安全感,即使她是那么的优秀。

8.她不相信自己是那么的聪明漂亮,那么的优秀。

她惊恐观察着外界,她害怕失败。

绘画心理分析教案模板范文

绘画心理分析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绘画心理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

3.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绘画心理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

教学难点:1. 学生如何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

2. 如何正确解读和分析绘画作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绘画心理分析的概念,让学生对绘画心理分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关于绘画的心理学理论?二、基本概念和方法1. 教师讲解绘画心理分析的基本概念,如象征、隐喻、色彩等。

2. 介绍绘画心理分析的方法,如整体分析、细节分析、内容分析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自由选择绘画主题,如家庭、学校、朋友等。

2.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绘画作品。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四、绘画心理分析1. 教师引导学生从整体、细节、内容等方面分析自己的绘画作品。

2. 学生互相评价,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学生的绘画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绘画心理分析的重要性。

2. 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尝试分析一幅名画的心理内涵。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绘画心理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的能力。

3. 学生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绘画心理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案例分析等。

2. 绘画工具:画纸、画笔等。

3. 名画图片:用于课后作业和分析。

备注: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绘画心理分析的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手画我心: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手画我心:绘画心理分析技术

的参考。
• (二) 过程分析:凭绘画了解来访者的情况况如何变化

(三) 疗效分析:绘画能够明显表示来访者的人格水准能保持
到什么程度。
绘画分析的运用
• 情绪创伤障碍的干预
• 特殊群体社交技能的干预 • 暴力行为的干预 • 对青少年成长的干预
图画技术的局限
1、缺乏本土的研究数据。 2、对分析者要求较高。 3、评估标准化比较弱。
人像画分析:整体
(一)人物整体信息
• 11、把整个人(物)都涂黑、图暗:有可能是情绪困扰 对涂黑人的暗恋、对涂黑人或物的担忧 • 12、旋转的人形: • 迷失方向 与众不同
人像画分析:头部
• (二)头部
• 1、大头或头部占全身比重比例较大:
对儿童画来说,这是常见的、正常的;
绘画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 (三)图画所传递的信息量远比语言丰富
• (四)图画创作中的升华机制对个体心灵整合的意义
图画技术和一般人格测试的区别
1、有可能测试不易测出的人们潜意识。 2、测试一般无明确的情境。
3、没有文字理解要求。
4、本身具有治疗意义
绘画分析的运用
• (一) 状况分析:分析来访者投射到绘画的心理状态,做为诊断
• 亲子关系。
• 家庭动态图的动态发展
六 岁女孩的家庭画
9 岁男孩的家庭画
10岁男孩的家庭画
绘画心理分析类型
画人
学校动力图
学生在学校中人际关系及 情绪情感
绘画心理分析类型
画树
画树也叫“树木人格图”。
画树时给出的指导语是:“请 画一棵树。”
画树可以考察一个人的成长历
程,反映一个人对成长的感受。。
画面的解译
• 如图像呈现的是小于2英

绘画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分析

绘画心理分析发展脉络:从19世纪末,人们开始尝试系统的通过图画了解人类自身。

最初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儿童身上。

伯特(Burt,1921)对儿童绘画进行分析,将儿童及青少年的图画分为不同阶段:2-3岁为随意涂鸦阶段;4岁时开始有简单线条;5-6岁时用粗略的象征代表人和动物;6-10岁时开始描画细节;11岁时开始临摹他人的作品;12-14岁,偏好几何图形和装饰;青春期对色彩和形状产生兴趣。

凯洛格(Kellog,1970)通过对幼儿图画的研究,证明儿童绘画有发展的连贯性和规律性。

古迪纳夫(Goodenough,1926)研究儿童及青少年画人的规律,,让儿童“画一个人”,并第一个尝试从其所画的人来判断其成熟度和智力。

他首次把图画与智力评估联系在一起。

哈里斯(Harris,1963)对其研究进行了进一步发展,他让儿童画三张画:“画一位男性”,“画一位女性”,“画一张自画像”。

他提出“绘画是认知成熟的指标”。

他修订了古迪纳(Goodenough,1926)的评分标准,根据年龄差别,选择了73个评分项目,包括身体部分、衣着细节、比例与透视等。

一些具体的项目包括:是否画出了头部、躯体、胳膊、腿等大的部位;身体比例是否正确;胳膊和脚是否靠在一起;头部是否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和头发;是否有手指等。

由于他要求儿童尽可能把人画得完整,所以他不限定绘画时间。

哈里斯把儿童绘画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儿童主要画有一定形状和特征的斑点;第二阶段,儿童处于模仿和复制阶段,出现个体差异和人物的细节;第三阶段,展现美感和愉悦。

麦琪欧文(Machover,1949)把儿童图画应用在临床技术中。

科皮茨(Koppitz,1968)拓展了画人的分析系统,发展出较为系统的、针对5-12岁儿童的评分项目表。

科皮茨(Koppitz,1984)对11-14岁的青少年进行研究,提出在11岁之后,青少年人物绘画的细节方面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系统的增加。

绘画心理分析画大头女生

绘画心理分析画大头女生

绘画心理分析画大头女生(1)性别,一般先画同性再画异性,先画异性者提示有性别认同的问题(2)人物大小,巨大表明自我膨胀,自制力低,很小,表明没有安全感,退缩,沮丧。

(3)漫画人与抽象人,防御或拒绝态度,隐藏自己,不愿表露真实自我(4)性别判断的表现,如果画出与自已性别相反者表明性别自我认同还没发展好。

(5)主题.(6)头一智慧之源。

是产生行动,控制行动自我存在之器官、是幻想及对人及关系的象征。

大头表示对自己的智慧评价高,小头或占的比例小是缺乏感或无力感、白卑、人际或性方面有问题。

.(7)五官--漏掉五官是逃避人际关系,没有很好地适应环境,五官模糊是退缩,在人际关系上畏缩和自我防卫,过分强调五官是用攻击性、交往中的唯恐天下不乱,我独存来弥补自己的匮乏感和软弱。

(8)眼、睫毛一眼为心灵之窗、是与外界接触的最重要的器官。

大眼强调用眼睛来观察世界,也有可能是妄想(9)眉毛一整齐有力的眉,洗练、潇洒,画出眉毛表示能比较好的照顺他人(10)鼻一与自我意识有关,有主见,大鼻子是性感强的表现(11)嘴一嘴是说话和吃的功能。

强调嘴可能有强烈的表达欲或想表达自己但表达不好。

没有嘴是不愿与别人沟通,可能表示情绪低落。

(12)齿一-有攻击性,幼稚化表现(13)头发一过浓密表明烦恼多,过稀疏或没有头发,表明体力不好或对身体的不认同(14)耳一对耳的强调是对批评很敏感,没画耳朵是很少倾听别人的意见(15)下巴一下巴强调,支配欲强,追求社会地位,攻击倾向(16)颈部(脖子)--异常颈,不能理智的控制感情、冲动,分裂及冲突多(17)臂一臂较腕粗,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冲动(18)手一-最后画手,避免与外界事物或人物的密切接触、隐蔽自我无力,没有手表明缺乏行动力,模糊的手表明在人际关系中缺乏自信;非常大的手表示攻击性,涂黑的手表示焦虑和罪恶感,手握成拳表示攻击性和叛逆性,断手表示焦忠和无力胜任感。

绘画心理问卷分析报告

绘画心理问卷分析报告

绘画心理问卷分析报告一、引言绘画心理问卷是一种常用的心理测量方法,用于探索个体绘画行为与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本报告旨在分析和解释区分参与者绘画心理问卷的结果,以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并为个体的绘画心理特征提供参考。

二、方法参与者:本研究共有100名绘画爱好者参与,包括55名女性和45名男性。

他们的年龄范围在18至45岁之间。

测量工具:绘画心理问卷包括一系列与绘画相关的问题,主要涵盖绘画频率、绘画介质、创作动机、主题倾向、创作过程体验等方面。

每个问题采用5分制评分,分别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的程度。

三、结果分析1. 绘画频率:参与者绘画的频率呈现多样性,大部分参与者表示每周绘画1-3次,占比为55%;而有19%的参与者表示每周绘画3-5次,还有26%的参与者每周绘画超过5次。

2. 绘画介质:参与者偏爱的绘画介质主要包括纸张、画布、数字绘画和其他材料。

其中,纸张和画布排名第一和第二,占比分别为40%和32%。

数字绘画占据了15%的选项,其余13%的参与者选择了其他材料。

3. 创作动机:参与者的绘画动机多样,包括自我表达、放松心情、聆听内心声音、追求美感等。

在这些动机中,自我表达占据绝对优势,占比达到65%。

放松心情和追求美感分别占据了19%和11%的选项。

4. 主题倾向:参与者在选择绘画主题时也有一定的倾向。

主要的主题包括自然风景、人物肖像、抽象艺术、动物和幻想。

自然风景是最受欢迎的主题,占比高达42%。

人物肖像和抽象艺术分别占据25%和16%的选项。

动物和幻想主题的选择较少,分别占据7%和10%。

5. 创作过程体验:参与者对于绘画创作过程的体验也有各自的感受。

大部分参与者表示绘画让他们感到放松和愉悦,占比为68%。

另外,有22%的参与者认为绘画能带给他们成就感和自我满足,8%的参与者表示绘画让他们感到挑战和激动。

四、讨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参与者绘画的频率、介质、创作动机、主题倾向和创作过程体验存在一定的差异。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绘画心理辅导案例分析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绘画作为一门艺术形式,不仅能够表达个体内心世界,还具有疏导情绪、调节自我情感的功效。

本文通过分析几个绘画心理辅导的案例,探讨了绘画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和作用。

一、张小姐:以图像表达内心的痛苦张小姐是一个35岁的职业女性,在工作和家庭压力下逐渐出现焦虑和内向。

她很难把自己的困惑与他人沟通,并对未来充满了恐惧和无助感。

师父采取了绘画辅导的方式,让张小姐选择她最喜欢使用的颜色、纸张等材料,并鼓励她放松身心,任由手上笔刷流淌出自己真实内心感受。

通过观察张小姐绘制出来的图像,师父发现了很多暗示情绪状态及可能原因的线索。

结果显示,张小姐在画布上勾勒出各种紧密排列的线条和深色的阴影,表达了她内心对于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困扰。

经过与张小姐的交谈,在师父的指导下,她开始慢慢解开内心积压已久的情感,并通过绘画来释放焦虑。

她用不同颜色表达出愤怒、害怕、幸福等复杂而多变的情绪。

近期,张小姐每天都有意识地利用绘画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种心理辅导方式使得张小姐更加了解自己,从而帮助她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寻找生活中的快乐。

二、李先生:通过创意绘画找到自我认同李先生是一个孤僻而沉默寡言的年轻人,他在社交场合中总是感到尴尬和无措。

他渴望跟别人建立联系,但却不知道如何主动去做。

师父引导李先生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想要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愿望。

在一次会话中,李先生被要求运用创造性思维,将触底反弹(即重新站起来)这个主题通过绘画来诠释。

在绘画的过程中,李先生不断尝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转化为色彩和线条。

从一开始的混乱无章到逐渐找到思路,最后完成了一个充满活力、富有个人风格的作品。

他用色彩鲜明的图像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向上攀升的渴望与希望。

通过创意绘画,李先生发现了自己所独特拥有的创造力以及蕴藏在内心深处的潜力。

这种方式让他更加认可并接受自己,从而使他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交环境,并改善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头发的分析




仔细的描画头发:做事仔细,追求完美。可能烦恼很多。 只画头发的轮廓:追求效率,不会自寻烦恼 女性画光头:追求宗教信仰,或标新立异,或对女性性别 不认同 女性短发:喜欢干净利落,不在意缺乏女人味,喜欢井井 有条的生活 长发及肩:追求中庸之道,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容易满 足现状 长发过肩:强调女人味,性格温和,愿意做贤妻良母,喜 欢被男人追求、被男人呵护
轻描淡写的树

缺乏自信,比较敏感 为人处世随和、谦虚 喜欢空想,缺乏行动力 不假思索,信口开河
多姿多彩的树



注重外表,给人良好的形象 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 有良好的组织能力 想象力丰富,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艺术 欣赏能力。也可能最求完美,爱挑剔。 自由自在,可能花钱大手大脚 做事部分主次,可能影响工作效率
简化的树



注重实用和实际性,讲究效率 能合理的有条不紊的安排工作。学习和 生活具有次序感。 单纯的简单的处世哲学,思想中肯,关 心事实 有时显得功利主义而缺乏风趣。
短树干、大树冠




非常自信,动机强 有野心、骄傲、自负 如果树冠形状似火焰可能为人热情 如果树冠的左边比右边高可能生活在自 己想像的世界里 如果树冠的右边比左边高可能有野心
肩膀的分析




方正的肩膀:承受着压力,有攻击性, 敌意 宽宽的肩膀:能够承受压力,女性可能 争强好胜 圆的肩膀:抗压能力弱,常用其他方法 转移压力 小小或斜的肩膀:自卑,无法承受压力
四肢的分析


上肢与手:与行动力、攻击性等有关 下肢与脚:与安全、稳定性、自主性相关 整幅画重画:感觉到绘画内容的威胁,需 要画一个更加“安全”的图画。
可接近性分析
A· 在房子的基线以上又没有台阶:人际间的 不可接近性 B· 门窗开着的:获得外部世界温暖的强烈需 求、渴望交友 C.门很大:过度依赖 D.门很小:不愿意让人接近 E.有锁或锁链:防御性,敏感性; F. 画出两个门的家:可能出逃家的想法
走廊(走道)分析
A. 很长:降低可接近性 B。接近房子的一端很窄,结束的一端很宽: 表面上的友好 C.比例合适并引向出口:善于人际交往 D.长并弯曲:与他人的联系之初冷漠,交 朋友慢并小心 E.不完整的:比较不可接近
嘴部、耳朵、鼻子分析

耳朵:与倾听相关 鼻子:与主见、攻击性相关 嘴巴:说话与吃,感官享受 强调牙齿:可能有攻击性或幼稚
脖子分析





不画脖子:凭本能做事,做事不顾后果 脖子粗短:火爆、冲动、易怒、固执,头脑 简单 脖子细长:喜欢赶时髦,想出人头地、依赖 性强。感情细腻,多计谋 歪脖子:自我意识强,表面迎合自行其是, 善于揣测别人心思,与异性纠纷多 僵硬的脖子:在人际关系方面灵活性不够
头部分析
A、太大:爱幻想。
B、太小:强迫性倾向,智力上的不足 c、后脑勺朝向观众:拒绝;逃离; D、 男性画的男性人物具有女性化特征(大眼睛和睫 毛):同性恋倾向E、 F、头部侧面图:害怕承诺;逃避环境 G、 头部是侧面图而身体是正面全貌(常见于青春期 的男孩子):社会性的不安,内疚,不诚实 H 遮蔽住的脸:严重的困扰,较差的自我概念
A.浴室:清除和卫生的需要,也有安全的需要 B.卧室: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或需要休息
C.餐厅:口腔和抚育需求的满足
D.客厅:社会交往的需要 E· 厨房:准备食物的地方;口腔色欲;可能联系 强烈的情感需求
树的定性分析
1.从大小分析 A.极大的树:攻击性倾向,需要支配;感觉环境中 的局限性 B.小:自卑,内向;感觉不重要,无力的感觉,需 要母性的保护, C.孔眼:对抗倾向 D.圣诞树或装饰了的树:发展良好的自恋,退行倾 向 E.死的:重大的失调;精神分裂,抑郁;感觉无用
绘画心理分析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心理学教研室 刘红云副教授
绘画心理分析的基本原理


最早,人类的祖先是以画画来记事,而后才慢慢 演变为文字,画画时最能表达人类情感的。一幅 图画胜过千言万语——因为图画传递的信息比语 言更丰富,读图是最简单、最直接了解人们内心 世界的方法。 绘画能把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和人格倾向以 图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绘画分析我们可以 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内部心理状态, 而且,还能看出绘画者的人生经历。
人物画的心理分析



只画出人物局部:对身体意象的基本不适,不 足感,抑制和逃避的防御机制 坐着或俯卧的:依赖;消极的自我概念和互动 模式;抑制的能量,缺乏动力 地平线或是背景:容易感觉到压力;加入这些 元素可以帮助建构处于环境中的自我,从而降 低和个体在环境中运作的焦虑;需要支持(背 景)或需要一个“舞台”来展现自己
眼睛分析



大眼睛:外向,容易相信别人,容易受外界影响, 感性。 眼睛小:想要看得越少越好。原则性强,意志坚 强,内向,沉默。自我反省,关注自我。 空的眼圈(没有瞳孔):不愿意接收刺激,可能 存在退行;敌对,或视觉处理的困难. 向侧面瞥视:疑心,妄想预向 闭眼:把外部世界以及他人的需求关在外面;自 我专注
窗户分析
A.缺失:敌对,逃避 B.窗帘 1.部分打开或全打开:愿意敞开心扉,人际关 系老练 2.关闭的:有回避的需要,不愿意人际互动 C.空的或没有窗格:行为通常是直率和直接的;对 抗的;敌对 D.窗上有栏栅:过度防御:监禁的感觉 E.在墙体的最边缘上:需要支持,害怕自主和独立 的行动
房间的分析


房子的定性分析
一、墙壁:直接联系自我力量 A.透明的:现实检验受损或幼稚(心理年龄处于童年期) B· 把纸张边缘作为墙的侧壁线:不安全感 二、以纸张底端为基线作画:家庭或亲密关系的不安全感 三、由下往上看的视角:对家庭的拒绝,或是对想要的但未 获得的家庭生活的感觉 四、从上向下看的视角:对家庭处境的拒绝 五、围绕房子的篱笆、灌木或走廊:需要情感保护,需要树 立自我防御屏障 六、水槽或排水管:多疑的,同时试图引开那些不愉快的刺 激
暂告一段落 谢谢!
27岁男性 这是一个比较老练、 成熟的人,善于抓 重点,做事比较快, 往往一气呵成,几个要点



整个画面重心在上下左右的黄金分割线 之类较好。 左边表示过去,右边表示未来 太上面一般是幻象多于行动 画面太小或在边缘表示缺乏自信甚至自 卑 画面太大可能过于自大 绘画心理分析必须结合年龄、性别
人物画的心理分析




单独人物画中人物图太大:浮夸的感觉,内在控制 发展不良,缺乏安全感或内心焦虑 单独人物画中人物图太小:胆小,羞怯,离群,不 安全,心理能量低,情绪低落,退化倾向。 人物不放置在中央,这反映个体在应对环境方面存 在能力上的限制,或是倾向于回避环境 画异性:对异性父母或异性人物(恋人)的强烈依 恋和依赖;可能的性别身份认同方面的冲突
看看这幅画反映了画者怎样的情绪
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人格倾向
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心理特征
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心态
这幅画反映了怎样的心态
房—树—人(心理画)

房子代表个人出生与成长的家庭:房子图反映 出个人对家庭的看法、情感与态度。可以了解 个人在家庭中的自我形象、家庭的亲子关系、 安全感、家庭与外部环境的关系等。从而进一 步了解个人的人际交往情况。也是心房。 树是生命的化身,是成长的象征:从树种可以 分析个人的人格特征与成长经历。 人往往反映当时的心境和自我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