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酸电离平衡随温度的变化》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说课教案
高中化学电离平衡说课教案1. 掌握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相关公式;2. 了解电离平衡对化学反应的影响;3. 理解酸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以及溶解度平衡的现象和原理;4. 能够运用电离平衡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相关公式;2. 酸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现象和原理。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电离平衡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电离平衡的概念和相关公式;2. 酸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现象和原理;3. 电离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1. 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相关知识点、举例说明以及展示实验等形式进行;2.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思维导图制作等形式开展探究学习。
六、教学过程:1. 热身引入:通过展示实验现象或直观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
2. 知识点讲解:依次讲解电离平衡的概念、酸碱平衡、水的电离平衡和溶解度平衡的相关内容,强调相关公式和计算方法。
3. 学生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让学生感受电离平衡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4.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和归纳,巩固所学内容,澄清疑惑。
5. 拓展应用:通过实际问题讨论或案例分析,拓展学生对电离平衡的应用理解,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2. 实验图片、示意图等辅助教学材料;3. 电子设备和多媒体教学资源。
八、作业布置:1. 练习题目;2. 研究性任务等形式的作业。
九、教学反馈:1. 每节课收集学生学习反馈,及时进行调整;2. 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激励和建议。
十、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作业成绩和课程测试等形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醋酸电离常数测定的实验报告
醋酸电离常数测定的实验报告《醋酸电离常数测定实验报告》嘿,咱来说说这个醋酸电离常数测定的实验哈。
有一天,我们上化学实验课,老师说要测醋酸的电离常数。
哎呀,一听这名字就觉得好高深啊。
不过没关系,咱跟着老师一步一步来。
实验开始前,老师先给我们讲了讲实验原理。
说啥醋酸在水里会电离出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啥的,然后通过一些方法就能算出电离常数。
我听得云里雾里的,“哎呀,这都是啥跟啥呀。
”接着,老师开始给我们发实验器材。
有烧杯、量筒、滴定管啥的。
看着这些东西,我心里有点小紧张,生怕自己弄不好。
实验正式开始了。
我们先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醋酸溶液,倒进烧杯里。
然后再用滴定管慢慢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这时候可得小心点,不能滴得太快了,不然数据就不准了。
我就小心翼翼地滴着,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烧杯里的变化。
“哎呀,可别滴多了。
”滴加完氢氧化钠溶液后,我们要用 pH 计测量溶液的pH 值。
这玩意儿我还是第一次用呢,有点好奇。
我把 pH 计的探头放进溶液里,看着上面显示的数字,心里想着这就是溶液的酸碱度啊。
“嘿,还挺神奇的。
”测量完 pH 值后,我们要根据实验数据来计算醋酸的电离常数。
这可有点难了,我拿着笔和纸,算来算去,脑袋都快晕了。
“哎呀,这咋算呀。
”最后还是在同学的帮助下,才算出了一个大概的结果。
通过这次实验,我对醋酸的电离常数有了一定的了解。
虽然过程有点曲折,但是还挺有收获的。
以后再做实验,我肯定会更认真,更仔细。
《影响醋酸电离平衡因素的探究》说课课件(省级优质课比赛)
现象:颜色变化
不明显。
结论:方案不可行。
利用数字传感技术 测定醋酸溶液的pH 随温度的变化
纵 坐 标
pH
0.4
30℃ 横坐标: 温度(℃)
教学环节四:探究加水稀释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向25mL 0.1mol/L 的醋酸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
·B
纵 坐 标
pH
·
C
·A
横坐标 时间(秒)
课堂小结
CH3COOH
教学流程图
探究
探讨 影响 电离 平衡 的因 素
外加 物质
对电 离平 衡的 影响
探究
探究
改变 温度
对电 离平 衡的 影响
加水 稀释
对电 离平 衡的 影响
知 识 整 合
教学环节一:探讨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影响化学 平衡的因素 知识迁移 影响电离平衡 的因素
温度
浓度 压强 外加物质
温度
浓度 加水稀释
教学环节二:探究外加物质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改变条件 加醋酸钠固体 升高温度 加水稀释 方法:…… 体验:……
CH3COO-+H+
对电离平衡的影响 抑制 促进 促进
七、课后反思
1. 本节课创造性地使用了教科书,让学生在实 验探究中学习化学知识。 2. 数字实验与传统实验相融合,相得益彰。 3. 数字实验使微观的不可视变化得以宏观形象 化,体现了数字传感技术实时、准确、定量 和直观的优点。新技术改变了课堂教学方式。
探究主线:利用测定溶液pH 的变化来判断电 离平衡移动的方向 问题思考
1.改变哪种微粒的浓度可使 醋酸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 2.如何判断醋酸的电离平衡发 生了移动? 3.用什么方法测定醋酸溶液pH 的变化?
《探究浓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探究浓度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影响》说课稿一、实验内容和价值(1)使用教材: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三章第1节弱电解质的电离(2)实验内容分析和学情分析弱电解质的电离是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内容,对发展学生水溶液中离子平衡思想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2017版课标中明确指出:“通过对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等存在的证明及平衡移动的分析,形成并发展学生的微粒观、平衡观和守恒观;关注水溶液体系的特点,结合实验现象、数据等证据素材,引导学生形成认识水溶液中离子反应与平衡的基本思路”。
人教版化学教材中,通过对比等浓度等体积盐酸和醋酸溶液的pH以及与等量镁条反应的现象,证明醋酸并未完全电离,其中存在着电离平衡,但是对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并未设计相关实验。
这其中一些因素,学生可以通过勒夏特列原理快速准确作出判断,但是对于加水稀释这一条件,也就是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学生往往容易感到疑惑。
以醋酸为例,学生认为加水稀释的过程中,醋酸分子的浓度在减小,而醋酸根和氢离子的浓度相应也在减小。
因为电离平衡移动微观不可见,老师常通过醋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结合成分子的可能性,或者是比较Q和电离常数Ka之间的大小关系说明这一问题,但是理论相对抽象,缺乏宏观事实和实验证据的支撑也使得学生对得出的结论存有疑虑。
因此,这是一个教学难点问题。
如果能设计实验证明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将有效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同时实验的过程也能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这也正是本实验的创新和价值所在!(3)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盐酸和醋酸稀释过程中的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CH3COOH、CH3COO-、H+这些微粒数量的变化,发展学生从微粒角度认识水溶液,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2)通过浓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认识平衡是动态的,受外界条件影响会移动,发展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3)通过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实验结论的推理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思维,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的核心素养。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课件(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实验装置创新与效果
数字化监测温度,数据和实际结合更有说服力。
混合前
混合后
实验装置创新与效果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产生气体 判断气体
验证实验一
验证实验二
细木条熄灭 不支持燃烧 下面蜡烛先熄 比空气重
产生的气体不同于空气,是一种新的物质!
反思与自我评价
实验效率提升 思维方式提升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1 教 材 分 析 与 目 标 制 定
2 实验装置创新与效果 3 反思与自我评价
教材分析与目标制定
活动一 活动二
活动三
教材分析与目标制定
科学知识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2.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科学态度
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 辑推理。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发生的变化,判断产生了什么气体。
实验装置创新与效果
改进前
改进后
实验装置创新与效果
学习环节
出现的问题
原因分析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混 合后的变化
1.不容易将产生的气泡与气 体联系起来; 2.用手触摸玻璃杯,后触摸 的学生不容易感受到温度变 化。
1.产生气体的现象不明显, 学生不易发现; 2.多次用手触摸,手的温度 影响实验温度。
产生了什么气体
1.检验时,细木条和蜡烛都 1.装置的密闭性不好,玻璃
不容易熄灭;
杯所容纳的气体较少;
2.学生在倾倒气体时,杯中 2.倾倒的过Biblioteka 中,气体容易剩余液体容易溢出。
分散,影响检测效果。
实验装置创新与效果
名称
功能
醋酸电离测定实验报告
1. 了解醋酸电离常数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使用pH计、滴定管、容量瓶等实验仪器的基本操作。
3. 测定醋酸电离常数,加深对弱酸电离平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醋酸(CH3COOH)是一种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 H+ + CH3COO-电离平衡常数Ka的表达式为:Ka = [H+][CH3COO-] / [CH3COOH]在一定温度下,Ka为常数。
通过测定醋酸溶液的pH值,可以计算出[H+]的浓度,进而求得Ka值。
三、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 pH计- 滴定管(酸式、碱式)- 容量瓶(50mL)- 烧杯(100mL)- 移液管(25mL)- 温度计- 酸碱指示剂(酚酞)2. 实验试剂:- 0.1000 mol·L-1醋酸溶液- 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 标准缓冲溶液(pH 4.00、7.00、10.00)1. 校准pH计:使用标准缓冲溶液(pH 4.00、7.00、10.00)对pH计进行校准。
2. 测定醋酸溶液的pH值:用移液管移取25.00 mL 0.1000 mol·L-1醋酸溶液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pH计测定其pH值。
3. 滴定实验:用酸式滴定管滴加0.100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至醋酸溶液中,直至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酚酞指示剂),记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4. 计算醋酸电离常数:- 计算醋酸溶液的初始浓度C0 = 0.1000 mol·L-1- 计算醋酸溶液的pH值对应的[H+]浓度- 代入Ka的表达式,计算醋酸的电离常数Ka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醋酸溶液的pH值为3.20,对应的[H+]浓度为10-3.20 mol·L-1。
2. 滴定实验中,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1.50 mL。
3. 计算醋酸电离常数Ka:- 醋酸溶液的初始浓度C0 = 0.1000 mol·L-1- 醋酸溶液的[H+]浓度 = 10-3.20 mol·L-1- 代入Ka的表达式,得到醋酸的电离常数Ka = 1.76 × 10-5六、实验总结1. 本实验通过测定醋酸溶液的pH值,计算出醋酸的电离常数Ka,加深了对弱酸电离平衡的理解。
《乙酸》教学设计(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大赛获奖案例)
乙酸》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掌握乙酸的分子结构和主要用途。
(2)、掌握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等化学性质,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与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乙酸的弱酸性,进一步理解“结构决定性质”的含义。
(2)、通过洗水垢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二、重点难点1、重点:乙酸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
2、难点:建立乙酸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的角度初步认识乙酸的酯化反应。
三、教学方法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充分运用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激学法、实验法、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法、自学法、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引发学案,准备演示实验所需仪器、药品,编写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故事引入】传说在古代山西, 有个叫杜康的人发明了酒。
他儿子黑塔也跟杜康学会了酿酒技术。
黑塔率族人移居现江苏省镇江市。
在那里,他们觉得酿酒后酒糟扔掉可惜,就放在缸里浸泡。
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
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
【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呢?【生】醋。
【师】对,它就是“酉”加“二十一日”一一醋。
那么醋中主要成分是什么呢?【生】乙酸。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的食醋,其主要成分是乙酸,因此乙酸又叫醋酸。
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乙酸。
【板书】乙酸【师】乙酸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有机酸,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可以用乙酸除去热水瓶里的水垢,喝点醋可以醒酒,烧鱼时放点醋可以去腥等。
这些应用都是由乙酸的性质决定的,那么物质的性质由什么决定呢?【生】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化学史实、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乙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教法:①综合学生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演示实验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讲述法 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②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等抽
象思维和动手实验,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 学法:阅读法、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观察法、推理法、数据分析法
五、教学流程
《乙酸》说课稿
各位专家、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乙酸》,下面我将从设计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
学流程、板书设计和教学特色及预期效果等七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设计思想:
食醋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调味品,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学生对醋是很熟悉的,从学生熟悉的醋 引入本课,学生易于接受,结合在初中已经学过的有关乙酸的知识(乙酸的分子式、物理性质及酸性),说 明乙酸的弱酸性设计实验加以证明.通过乙酸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理解乙酸的的酸性是乙酸分子中 O—H 键 的断裂。并通过实验探究酸与醇的酯化反应,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来解释酯化反应的实质,酯化反应生成物 水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氢和羧酸提供羟基的。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与技能: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通过酯化反应 的分组探究机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
醋酸电离平衡的温度影响及其热力学分析
H A C 溶液 P H 值
2 2 2 2 2
。
70
59 6 0 6 1 62 6 2 63 65 66 68 7 0 7 1 72 74 75 75 77 78 78
。
58 56
5 5
。
。
。
。
。
。
55
5 5
。
。
2
。
2 2 2 2
ù 召 山 目 勺 O 曰 今 自 勺 山 Q ,9
。
55
55 54 64
,
用热力学 方法分析 与讨 论了 K 一 曲线 的 形 状 及 随 H
A C
t
认为存在的氢 键和 电离热效 应 对 H
的 电离平 衡均有影 响
迷
. `
弱 电解质的热 效应一般 不大
,
沮度对 其 电离平 衡的影 响往往 被忽略
.
因此
,
,
不 同沮度下 它给 出 了 不
醋 酸的 电离 平 衡 问题讨 论 得 不 多
, ,
K
a
一 曲线 的 影 响与 主 导 地 位 曲线 出 现 上 升
,
t
氛键 的 破 坏 达 到 一 定 的 程 度 时
;
氢键 和 电离热 效 应 的影 响 基本 上 互
“
相抵 消
K
a
一t
,
曲线确 实 出 现 了 平 坦 段
a
当温 度 很 高
,
,
达 到 某一 数 信 ( 见 图 三 中
t
*
”
)
时
氮键 完 全破裂 下降段
ō ù ` 一 L 一 O a 产 民 口 0 l 尸 自 今 臼 弓 自 , 勺口 a a ,9
醋酸电离测定实验报告
醋酸电离测定实验报告醋酸电离测定实验报告导言:醋酸(化学式:CH3COOH)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药品制造和化妆品等行业。
在化学实验中,测定醋酸的电离程度对于了解其性质和反应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电离测定方法,探究醋酸的电离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实验目的:1. 测定醋酸的电离常数;2. 探究温度、浓度和离子强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醋酸在水中部分电离为乙酸根离子(CH3COO-)和氢离子(H+),其电离平衡可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CH3COOH ⇌ CH3COO- + H+根据电离平衡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醋酸的电离常数(Ka)的表达式:Ka = [CH3COO-][H+]/[CH3COOH]实验步骤:1. 准备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2. 将醋酸溶液倒入电离测定仪中,调节温度至所需温度;3. 测定醋酸溶液的电导率,记录数据;4. 根据电导率数据计算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中,我们分别调节了温度、浓度和离子强度,测定了醋酸的电导率,并计算了醋酸的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1. 温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我们将醋酸溶液分别置于室温和加热至60°C的条件下进行实验。
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醋酸的电离度增加,电离常数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醋酸分子的动能,使其更容易发生电离反应。
2. 浓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我们制备了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并进行了电离测定实验。
结果显示,随着醋酸浓度的增加,醋酸的电离度略有增加,但电离常数基本保持不变。
这是因为醋酸浓度的增加会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但由于电离平衡的存在,电离度的变化并不显著。
3. 离子强度对醋酸电离程度的影响:我们分别加入了NaCl和CaCl2两种盐类到醋酸溶液中,增加了溶液的离子强度。
结果显示,离子强度的增加会抑制醋酸的电离程度,使其电离度和电离常数降低。
这是因为盐类的存在会增加溶液的离子浓度,使电离反应受到抑制。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说课稿(全国实验说课大赛获奖案例)
图 2
三、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一)实验原理
1.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化学变化,反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液体温度降低
2.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二)实验设计思路
本课主要对产生气体这一化学现象进行探究学习,所以本课实验要抓住产生气体的关键,但使用教材中的装置时学生出现了一些问题(表 1)
图 6
八、实验效果评价
1.实验效率提升:教科书提供的实验材料简单,学生操作安全。但是教学预设和实际生成之间总有一些差距,实际操作遇到的问题很容易打乱学生的探究思路,影响实验效率。改进后的装置整体优化,学生可以全身心的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大大提升实验效率。
2.思维方式提升:本课第三部分“判断产生了什么气体”是一个很重要的验证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思维发展的极好时机。改进后的装置可以给学生的多种探究方式提供支持,极大训练学生的实证思维。
2.引出小苏打和白醋
(二)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1.学生观察小苏打和白醋,记录它们各自的特点(表 2)
表 2 观察小苏打和白醋
小苏打的特点
白醋的特点
2.学生汇报,描述特点
3.教师提问:将小苏打和白醋混合会出现什么变化?
(三)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1.提问:除了气泡,还有其他变化吗?
(1)教师介绍利用“特制”的实验器材来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2)聚焦问题:产生了什么气体?
(四)判断产生的气体
1.学生针对问题,提出猜想,结合教师提供的气体性质表,自行讨论实验方案(图 3)
图 3
2.学生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3.教师微课展示实验器材及操作步骤
(1)验证产生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往集气瓶里插入正在燃烧的细木条,空集气瓶对比。(图 4)
探究性学习醋酸的电离平衡的教学设计
探究性学习醋酸的电离平衡的教学设计一、提出问题在高中化学电离平衡的教学中,教材中直接给出了醋酸溶于水后,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结论。
尽管教材中有非常形象的插图,但同学们仍然对此似懂非懂。
在用醋酸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的问题时,往往是顾了东就顾不了西。
为此,我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为以化学实验为主的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就这部分内容进行探究,要求同学们通过设计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证明在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的结论。
二、进行假设同学们对把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改为探究式学习非常欢迎,表现出很高的兴趣。
我在同学们进行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全班探究后形成以下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假设。
假设一:相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可能不同。
假设二:氢离子浓度相同(即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的浓度可能不同。
假设三:中和等体积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消耗相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可能不同。
假设四: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后氢离子的浓度可能不同。
假设五:醋酸钠溶液的ph值可能大于7。
假设六:在醋酸溶液中可能存在醋酸的电离平衡。
如果假设成立,当外界条件改变时,醋酸的电离平衡应该会发生移动。
三、设计探究实验进行验证在同学们提出假设的基础上,组织同学们依据假设设计探究性实验进行验证。
在小组讨论、全班探究的基础上,确定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验证,并鼓励由设计实验的同学亲自为全班做演示实验。
实验一:分别测定0.1mol/l的稀盐酸和醋酸的ph值。
现象:稀盐酸的ph值等于1,稀醋酸的ph值大于1。
实验二:用体积和浓度都一样(0.1mol/l)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同时做导电性实验。
现象:用盐酸做实验时灯泡更亮。
实验三: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体积和浓度都一样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放入一样多的锌粒。
现象:盛盐酸的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实验四:用稀醋酸和稀氨水分别做导电性实验,把它们混合后再做导电性实验。
《醋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醋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醋酸说课稿(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简介本文档是一份《醋酸》课程的说课稿,该课程为全国优质课获奖案例。
该课程通过对醋酸的介绍和实验演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醋酸的性质和用途。
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 了解醋酸的基本性质和化学结构;- 掌握醋酸的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进行实验演示,观察和分析醋酸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变化。
课程内容1. 醋酸的基本性质介绍- 化学式、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 常见的醋酸种类及其应用领域2. 醋酸的制备方法- 实验演示:醋酸的自然发酵制备方法- 实验演示:醋酸的合成制备方法3. 醋酸的主要用途- 食品工业中的醋酸应用- 化学工业中的醋酸应用- 日常生活中的醋酸用途4. 实验演示:观察醋酸的变化- 在不同温度下观察醋酸的挥发性- 醋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实验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图表,介绍醋酸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和主要用途;- 实验演示:通过实际操作展示醋酸在实验条件下的变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帮助学生巩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本课程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评分:评估学生对实验演示的操作技巧和数据分析能力;- 小组讨论表现:考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理解深度。
结束语本课程以醋酸为例,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通过实验演示和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相信本课程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并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注:本文档为虚构内容,仅供参考。
醋酸电离实验报告数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醋酸的电离特性。
2. 测定醋酸的电离常数。
3. 掌握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醋酸(CH3COOH)是一种弱酸,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 H2O ⇌CH3COO- + H3O+。
电离常数Ka表示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其值越小,说明醋酸电离程度越低。
三、实验器材1. 醋酸溶液:0.1mol/L2. 纯水3. 电导率仪4. 滴定管5. 烧杯6. 玻璃棒7.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装置:将电导率仪连接好,打开电源,预热10分钟。
2. 配制醋酸溶液:用滴定管准确量取5.0mL 0.1mol/L醋酸溶液,加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3. 测量电导率:将烧杯放在电导率仪上,待读数稳定后,记录醋酸溶液的电导率(S)。
4. 配制稀释后的醋酸溶液:用滴定管准确量取5.0mL 0.1mol/L醋酸溶液,加入烧杯中,再加入95.0mL纯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5. 测量电导率:重复步骤3,记录稀释后的醋酸溶液的电导率。
6. 计算电导率:根据电导率仪的读数,计算醋酸溶液的电导率(S)。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醋酸溶液电导率:S12. 稀释后的醋酸溶液电导率:S23. 醋酸溶液的浓度:c14. 稀释后的醋酸溶液的浓度:c25. 醋酸的电离常数Ka计算公式:1. 电导率:S = k G,其中k为电导率仪的常数,G为电导率。
2. 电离常数:Ka = (S2/S1)^2 (c1/c2)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记录实验数据:S1 = 0.052S2 = 0.026c1 = 0.1mol/Lc2 = 0.002mol/L2. 计算电导率:G1 = S1 / kG2 = S2 / k3. 计算电离常数:Ka = (G2/G1)^2 (c1/c2)4.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醋酸电离常数Ka约为1.8×10^-5。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醋酸的电离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醋酸电离平衡随温度的变化》说课稿
一、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一。
二、实验器材
仪器:pH计,恒温槽装置,5mL移液管,重蒸馏水,小烧杯,100ml容量瓶、玻璃棒。
药品: HAc溶液(1 mol·L-1,已经标定准确浓度)。
三、实验创新要点
1.探究性实验验证已有知识,串联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2.一次实验数据多次应用,充分发掘实验的潜能;
3.实时生成所需数据和对应图像,数形结合进行具象化分析。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测定不同温度或不同浓度醋酸溶液的pH值。
醋酸的电离程度有多个衡量指标,可以用电离平衡常数、电离度,对于等浓度的醋酸溶液还可以用pH值。
由于电离平衡常数的测定需要非常精密的条件且一定温度范围内其数值随着温度的变化并不明显,容易存在较大误差。
因此在本实验中我们使用pH值和电离度来表示醋酸的电离程度,并用pH和电离度的相对大小来评价平衡的移动方向。
本实验中设计到的数据较多,因此采用绘制pH-T图来对比醋酸的电离程度随温度的变化。
五、实验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初步测定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引导学生提出
问题,发展质疑精神;
2.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实验结果,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
3.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和创新精神的素养;
4.通过对于两次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到结论,打破了理论和实践的壁垒,发展学生
辩证认识的能力;
5.通过实验数据与图像的转化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评价目标
1.通过定量测定平衡常数,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水平(定量水平);
2.通过分析醋酸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评价学生的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宏观
现象、微观认识);
3.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诊断学生对于化学实验设计模型的理解程度(视角水平、内涵水
平);
4.通过尝试解释醋酸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和后续对于浓度影响实际平衡常数的解
释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
六、实验教学内容
用pH计测定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醋酸溶液的pH值,并绘制对应的pH-T、a—T曲线。
七、实验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课堂上我们总结规律“一般情况下,越热越电离,越稀越电离。
”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随温度的升高正向移动且电离度增大,那么这句话是否适用于所有的情况呢?可否用实验验证呢?
【实验验证一】醋酸溶液pH的测定
测定不同温度下0.1mol/L醋酸溶液的平衡常数——pH计法
测定不同浓度醋酸溶液在不同温度(用恒温箱)下的pH值,数据填入表格1。
电脑上的表格即时生成对应的数据和图像(见图1),直观化数据。
表格 1
图1
发现:醋酸的解离度随温度的变化分为三段(1)随温度的上升平衡常数下降;(2)在某一温度区间呈平坦,基本不随温度变化;(3)随温度的上升平衡常数下降。
【推理猜想】
1.原有结论依据:电离是一个断键吸热的过程;
2.联系已有知识:
1)氯化钠在水中电离的过程是断裂钠离子和氯离子间离子键和形成水合钠离子和水合氯离子的过程(见图2);
图 2
2)N、O、F原子与H原子间易形成氢键(见图3)。
图 3
3.推理猜想:
1)醋酸分子的电离并不是单纯的断键形成离子的过程,形成水合离子的过程是成键放热的过程,因此醋酸分子的电离不一定是一个放热过程;
2)氢键的断裂也需要吸收热量,但氢键断裂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受到温度和浓度的影响;温度越高分子间存在的氢键越少,断裂所需热量越少,此吸热过程对于总过程的影响越小。
4.寻找依据:
1)不同温度下醋酸分子电离的焓变(见表2)
温度(℃)绝对温度(K)△H(kJ/mol)
5 278 +2.75
15 288 +1.15
25 298 -0.573
35 308 -1.80
45 318 -2.81
55 328 -3.77
2)醋酸的氢键键能20.29kJ/mol。
文献: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分为三段(见图4)
图4
3)初步推论:
当温度较低时,醋酸分子间形成大量氢键且醋酸分子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此时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当温度逐渐升高,醋酸分子的电离过程变为放热过程,分子间的氢键逐渐减少,因此整个过程吸收和放出的热量基本相互抵消,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不明显;
当温度继续升高,醋酸分子间的氢键由于高温基本断裂,整个过程的热效应取决于醋酸分子电离的热效应——此时为放热过程,因此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实验验证二】
1.验证结论:
1)随着醋酸溶液浓度的下降由于分子间氢键的减少出现平台和下降的趋势会前移(画
不同浓度下的pH-T和a-T图);
2)不同浓度下的K-T图有相同趋势。
2.实验步骤
1)测定不同浓度醋酸溶(0.1mol/L)液的pH值;(填入表3)
2)计算解离度值,绘出曲线。
表3
图5
从图五可以看出,随着浓度的减小pH-T图右移,且两种图像都体现了随着温度的升高等浓度的醋酸溶液解离度随着温度有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作出结论】
一般情况下在一定浓度和温度范围内,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但由于电离本身的热效应和断裂氢键吸热两因素的相互制约会出现相反的结果。
【理论分析】
分析教材中的理想情况和实际情况的差别;
理想情况只考虑分子内部的共价键断裂;认为电离均是吸热过程。
实际情况电离的过程还涉及分子间氢键的断裂和水合离子的形成;电离过程不全是吸热过程。
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用理论来不断解释和匹配实验结果,要尊重实际;
2.理论的理想条件和实际的现实情况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能够综合运用已
有知识对现实的情况做出分析解释;
3.要有质疑精神和科学探究的精神,在探究过程中培养证据推理意识和逻辑推理能
力。
八、实验效果评价
1.装置简单,一次数据多次分析;
利用常见的中学一起——pH计和恒温水槽完成了定量测定醋酸电离平衡常数的实验,用表格和图像对数据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对已有的知识进行质疑和探究。
2.即时生成图像,强化数形结合思想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转数据为图像,直观展示醋酸电离程度随温度和浓度的变化进行探究,直观形象。
3.以项目式学习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与创新意识。
从实验中提出问题,用已有知识进行推理,又用实验验证猜想,再从中发现问题,最后用验证的知识进行解释。
整个实验教学过程层层递进,不断发展学生发现问题、逻辑分析、证据推理的能力和素养。
4.符合新高考“学科落地”的趋势
在近年来的高考题中出现了不少“反常规”的实验结论,如电解氯化钠溶液负极同时产生氯气、氧气等,可见当下的高中的学习和评价有着从纯理论且理想的环境中脱离出来,使得我们所有的学科不再是“无用之学”,不再是“纸上谈兵”。
实质上也是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