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数学教材全解
九年级上册数学书北师大版教材全解
九年级上册数学书北师大版教材全解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九年级上册数学书北师大版教材全解(一)一、目的以提高学生中考成绩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解题答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完成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任务。
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完成九年级下册新授教学内容。
二、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及计算;会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掌握圆及与圆有关的概念、性质;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三、教材分析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本章主要内容是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化简和有关的计算。
本章重点是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二次根式的化简和计算。
本章的难点是正确理解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主要是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并运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及具体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三章旋转:本章主要是探索和理解旋转的性质,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本章的重点是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与作图。
本章的难点是辨认中心对称图形,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第二十四章圆:理解圆及有关概念,掌握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之间的位置关系,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点,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
本章内容知识点多,而且都比较复杂,是整个初中几何中最难的一个教学内容。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理解概率的意义及其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理解概率的意义和应用,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
本章的难点是会用列举法求随机事件的概率。
九年级上册冀教版数学中学教材全解
九年级上册冀教版数学中学教材全解一、教材概述九上数学教材全解是针对九年级数学教材的全面解读,涵盖了整个九年级数学课程的知识点,从代数到几何,从基础到进阶,详细解析了每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和公式。
二、知识点梳理1、代数部分(1)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包括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等。
(2)二次函数及其性质:包括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3)分式及其运算:包括分式的通分、约分和分式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4)根式及其运算:包括根式的化简、求值和根式与分式的互化等。
2、几何部分(1)圆的性质及定理:包括圆的基本性质、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等。
(2)三角形及多边形的性质与定理:包括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
(3)相似图形及比例线段:包括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比例线段等。
3、统计与概率部分(1)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包括数据的收集方法、数据的整理方法等。
(2)数据的分析: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程度等。
(3)概率初步知识:包括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的概率等。
三、学习方法建议1、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九年级数学课程是初中数学学习的重点,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只有基础扎实,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进阶的数学知识。
2、多做练习题: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练习也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3、善于归纳总结:学习数学需要善于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这样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
4、积极思考问题:学习数学需要积极思考问题,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只有通过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5、认真参加课外辅导:九年级数学课程难度较大,需要认真参加课外辅导。
通过课外辅导,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四、考试指南1、熟悉考试题型:九年级数学考试题型一般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讲义(含解析)
第2讲解一元二次方程∣⅛∣知识定位讲解用时:3分钟A、适用范围:人教版初三,基础偏上B、知识点概述:本讲义主要用于人教版初三新课,本节课我们要主要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重点掌握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以及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本节的重点是能够根据不同的方程特征选择合适的解法,难点是- 元二次方程与其他知识点的结合考查,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熟练使用各种解法, 为后面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开平方和因式分解:(1)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形如x2=p或(nx+m)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可采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如果方程化成x2=p的形式,那么可得x=±Jp ;如果方程能化成(nx+m)2=p(p≥0的形式,那么nx+m=± Jp .注意:①等号左边是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而等号右边是一个非负数;①降次的实质是由一个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①方法是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开平方.(2)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通过将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成(X-P) (x-q) =O的形式,进而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转化成求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叫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法的一般步骤:①移项,将方程右边化为零;②将方程左边的二次三项式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③令每一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分别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9HrIB≡WI9≡HB99VWBS SWB9*mBBWaB9⅞-nB≡nB≡9HB9SVWB9*HraB≡PnB≡WI99T,VB9SVWB9S l HB!l'(VaB≡'1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主要有两种即配方法和公式法:(1)解一元二次方程一一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x+m) 2=n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
教材全解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期中检测题〔本检测题总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1 ·江苏苏州中考〕假设点A (a ,b )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那么代数式ab -4的值为〔 〕A.0B.-2C.2D.-62.函数xk y =的图象经过点,那么函数2-=kx y 的图象不经过第〔 〕象限.A .一 B.二 C.三 D.四 3.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x ky =和3+=kx y 的图象大致是〔 〕4.对于反比例函数3y x=,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图象经过点〔1,-3〕 B.图象在第二、四象限C.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D.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5.如下图,△ABC 中,AE 交BC 于点D ,∠C =∠E ,AD =4,BC =8,BD ∶DC =5∶3,那么DE 的长等于〔 〕A. B. C. D.y x O Oy x O y xO x y 第5题图6.〔2021 ·武汉中考〕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6,3),B(6,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在第一象限内把线段AB缩小后得到线段CD,那么点C的坐标为()A.(2,1)B.(2,0)C.(3,3)D.(3,1) 第6题图7.如下图,D是△ABC的边BC上任一点,AB=4,AD=2,∠DAC=∠B.假设△ABD的面积为那么△ACD的面积为〔〕A. B. C. D.8.反比例函数10yx=,当12x<<时,y 的取值范围是( )A.0<y<5B.1<y<2C.5<y<10D.y>109.假设=,那么〔〕A. B. C. D.10.在以下四组三角形中,一定相似的是〔〕A.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C.两个直角三角形D.两个锐角三角形11.假设△∽△且相似比为△∽△且相似比为那么△与△的相似比为〔〕A. B. C.或 D.12.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至使EF=DE,连接CF,第7题图第12题图那么的值为〔 〕 A.1∶3B.2∶3C.1∶4D.2∶5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3.(2021 ·广东中考)假设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那么它们的面积比是 .14.111(,)P x y ,222(,)P x y 是同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两点.假设212x x =+,且211112y y =+,那么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15.在比例尺为1∶500 000的某省地图上,量得A 地到B 地的距离约为46厘米,那么A 地到B 地的实际距离约为 千米. 16.如图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组成的网格,△与△都是格点三角形〔顶点在网格交点处〕,并且△∽△那么△△的相似比是 .17.如下图,EF 是△ABC 的中位线,将沿AB 方向平移到△EBD 的位置,点D 在BC上,△AEF 的面积为5,那么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为 . 18.假设5.0===f e d c b a ,那么fd b ec a +-+-2323=__________. 19.如下图,AC ⊥CD ,垂足为点C ,BD ⊥CD ,垂足为点D ,AB与CD 交于点O .假设AC =1,BD =2,CD =4,那么AB = . 第19题图 20.〔2021 •山东临沂中考〕定义:给定关于x 的函数y ,对于该函数图象上任意两点〔x 1,y 1〕,〔x 2,y 2〕,当x 1<x 2时,都有y 1﹤y 2,称该函数为增函数. 根据以上定义,可以 判断下面所给的函数中,是增函数的有____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 ① y = 2x ; ② y = -x +1; ③ y = x 2 (x >0); ④三、解答题〔共60分〕A1B1C 1A C第16题图第17题图21.〔10分〕〔2021 ·湖北咸宁中考〕如图,在△ABC中,AB=AC,∠A=36°,BD为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E.〔1〕写出图中一对全等三角形和一对相似比不为1的相似三角形;〔2〕选择〔1〕中一对加以证明.22.(8分)〔2021 •湖北襄阳中考〕如图,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相交于点A〔1,4〕和点B〔n,-2〕.〔1〕求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当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时,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23.(8分)如下图,直线y=mx与双曲线kyx相交于A,B两点,A点的坐标为〔1,2〕.(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图象直接写出当mx>kx时,x的取值范围;〔3〕计算线段AB的长.24.(8分)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OA=4,AB=5,点D在反比例函数kyx 〔k>0〕的图象上,DA OA⊥,点P在y轴负半轴上,OP=7.第22题图第23题图第21题图〔1〕求点B 的坐标和线段PB 的长;〔2〕当90PDB =∠时,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5.(8分)在比例尺为1∶50 000的地图上,一块多边形地区的周长是72 cm ,多边形的两个顶点、之间的距离是25 cm ,求这个地区的实际边界长和、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 26.(8分):如下图,在△中∥点在边上与相交于点且∠.求证:〔1〕△∽△;〔2〕27.(10分) 反比例函数ky x=〔k 为常数,0k ≠〕的图象经过点23A (,).〔1〕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1632B C -(,),(,)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3〕当31x --<<时,求y 的取值范围.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1. B 解析:∵ 点A 〔a ,b 〕在反比例函数y =2x的图象上,∴ ab =2,∴ ab -4=2-4=-2. 2. A 解析:因为函数xk y =的图象经过点〔1,)1-,所以k =-1,所以y=kx -2=-x -2,根据一次函数的图象可知不经过第一象限.3.A 解析:由于不知道k 的符号,此题可以分类讨论.当k >0时,反比例函数xk y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一次函数3+=kx y 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可知A 项符合;同理可讨论当k <0时的情况.4.D 解析:A.∵ 反比例函数3y x=,∴ 3xy =,故图象经过点〔1,3〕,故此选项错误; B.∵ 0k >,∴ 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故此选项错误;C.∵ 0k >,∴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第26题图D.∵ 0k >,∴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正确.应选D .5.B 解析:∵ BC =BD +DC =8,BD ∶DC =5∶3,∴ BD =5,DC =3.∵ ∠=∠∠ADC =∠BDE ,∴△ACD ∽△BED ,∴即∴ DE =.6. A 解析:方法一:∵ 线段CD 和线段AB 关于原点位似, ∴ △ODC ∽△OBA ,∴ 13OD CD OB AB ==, 即3136==CD OD ,∴ CD =1,OD =2,∴ C (2,1). 方法二:设C (x ,y ),∵ 线段CD 和线段AB 关于原点位似, ∴3136==y x ,∴ x =2,y =1,∴ C (2,1). 7.C 解析:∵ ∠DAC =∠∠ACD =∠BCA ,∴ △ABC ∽△DAC ,∴==4,即∴∴.点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边的比的平方.不要错误地认为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对应边的比.8.C 解析:当x =1时,y =10;当x =2时,y =5.因为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当12x <<时y 的取值范围是510y <<.9.D 解析:∵ =∴ ∴ ∴ 应选D . 10.B 解析:根据相似图形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再利用排除法进展求解.A.两个等腰三角形,两腰对应成比例,夹角不一定相等,所以两个等腰三角形不一定相似,故本选项错误;B.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腰对应成比例,夹角都是直角,一定相等,所以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故本选项正确;C. 两个直角三角形,只有一直角相等,其余两锐角不一定对应相等,所以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相似,故本选项错误;D. 两个锐角三角形,不具备相似的条件,所以不一定相似,故本选项错误.应选B . 11.A 解析:∵ △∽△相似比为又∵ △∽△相似比为 ∴ △ABC 与△的相似比为.应选A .12.A 解析:先利用“SAS 〞证明△ADE ≌△CFE ,得出,再由DE 为中位线,得到△ADE ∽△ABC ,且相似比为1∶2,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得到=14,那么=13,进而得出=1 3.13. 4∶9 解析:直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周长比的平方,因为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为2∶3,所以它们的面积比是4∶9. 14.4y x =解析;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k y x=, 因为1212,k ky y x x ==,211112+=y y ,所以2112x x k =+.因为212+=x x ,所以122k =,解得k =4, 所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xy 4=. 15.230 解析: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列比例式直接求得实际距离.设地到地实际距离约为那么解得厘米=230千米. ∴地到地实际距离约为230千米.16.解析: 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那么即是相似比.由图可知∴ △与△的相似比是.17.10 解析:∵ 是△的中位线,∴ ∥∴ △∽△∵ ∴.∵ △的面积为5,∴ .∵ 将△沿方向平移到△的位置,∴.∴ 图中阴影局部的面积为:.18.解析:由5.0===fed c b a ,得,,,所以f d b e c a +-+-2323.5.0235.05.1=+-+-=f d b f d b19.5 解析:∵ ∠=∠=90°,∠AOC =∠BOD ,∴ △AOC ∽△BOD ,∴,∴ DO =2CO ,BO =2AO .∵ CD =4,∴ CO =,DO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O =,BO =,∴ AB =5.点拨: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列出比例式和解直角三角形,是求线段长度的两种重要的方法.同学们在解题时注意应用.20. ①③ 解析:y =2x ,2>0,当x 1<x 2时,y 1<y 2,∴ ①是增函数. y =-x +1,-1<0,当x 1<x 2时,y 1>y 2,∴ ②不是增函数. y =x 2(x >0),当x 1<x 2时,y 1<y 2,∴ ③是增函数.1y x =-, 当x 1=-1,x 2=1时,x 1<x 2,y 1>y 2.∴ ④不是增函数.故答案为①③.21. 〔1〕解:△ADE ≌△BDE ,△ABC ∽△BDC .〔2〕证明:∵ AB =AC ,∠A =36°,∴ ∠ABC =∠C =72°. ∵ BD 为角平分线, 〔证全等〕∴ ∠ABD =12∠ABC =36°=∠A . ∵ ∠AED =∠BED =90°,DE =DE , ∴ △ADE ≌△BDE .〔证相似〕∴ ∠DBC =12∠ABC =36°=∠A . ∵ ∠C =∠C ,∴ △ABC ∽△BDC .22. 解:〔1〕∵ 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过点A 〔1,4〕,∴ m =4.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 .∵ 反比例函数y = 的图象过点B (n ,-2),∴ =-2, ∴ n =-2. ∴ B 点坐标为〔-2,-2〕.∵ 直线y =ax +b 经过点A 〔1,4〕和点B 〔-2,-2〕,∴ 4,22,a b a b +=⎧⎨-+=-⎩解这个方程组,得2,2.a b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2.〔2〕x <-2或0<x <1. 23. 解:(1)把A (1,2)代入ky x =中,得2k =. ∴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2y x=. 〔2〕10x -<<或1x >.〔3〕如下图,过点A 作AC ⊥x 轴,垂足为C . ∵ A (1,2),∴ AC =2,OC =1.∴ OA 22215+ AB =2OA 5 24.解:〔1〕在Rt △OAB 中,OA =4,AB =5,∴ OB 2222543AB OA -=-=,∴ 点B 的坐标为()0,3.∵ OP =7,∴ PB =OB +OP =3+7=10.〔2〕如下图,过点D 作DE ⊥OB ,垂足为E ,由DA ⊥OA 可得 矩形OADE .∴ DE =OA =4,90BED =∠,∴ 90.BDE EBD +=∠∠又∵ ∠BDP =90,∴ 90,BDE EDP +=∠∠.EBD EDP =∴ ∠∠第23题答图第24题答图又∵ ∠BED =∠DEP ,∴ △BED ∽△DEP ,∴.BE DEDE EP= 设点D 的坐标为〔4,m 〕,由k >0得m >0, 那么有OE =AD =m , BE =3-m ,EP =m +7,34,47m m -=+∴解得m =1或m =-5(不合题意,舍去). ∴ m =1,点D 的坐标为〔4,1〕. ∴ k =4,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4.y x= 25.解:∵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 、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这个地区的实际边界长26. 证明:〔1〕∵∴ ∠.∵∥∴ .∴.∵∴ △∽△.〔2〕由△∽△得EFDEDE DB =.∴ EF DB DE ⋅=2. 由△∽△得. ∵∠∠∴ △∽△.∴ DFDEDE DG =.∴DF DG DE ⋅=2. ∴ EF DB DF DG ⋅=⋅.27. 解:〔1〕∵ 反比例函数ky x=〔k 为常数,0k ≠〕的图象经过点23A (,),∴ 把点A 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得32k =,解得6k =,∴ 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6y x=. 〔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6y x=,∴ 6xy =. 分别把点B C 、的坐标代入,得1666-⨯=-≠(),那么点B 不在该函数的图象上; 326⨯=,那么点C 在该函数的图象上. 〔3〕∵ 当3x =-时,2y =-,当1x =-时,6y =-, 又∵ 0k >,∴当0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 当31x --<<时,62y --<<.。
2024(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22章 二次函数 教材解读课件
针内对容训分练析
本章学情分析:
“二次函数”这一章是在学习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具体研究的第二个函数模型,是应用研 究函数性质的一般方法去研究函数的第二次实践,对学生而言,即学习了新的函数模型,又增 强了对函数研究方法的掌握,为后续研究其他函数积累宝贵经验。二次函数的学习过程充满着 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方法,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函数的思想,因此学习二 次函数是学生认识函数的又一次飞跃。
一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教学 理念,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
二是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针内对容训分练析
第二课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内容解析 本节课类比一次函数的研究方法,先通过观察函数图象,认识函数特征,
从而得出函数的性质。对于二次函数y=ax2的研究分别从a>0,a<0两种情况 入手,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始终是从特殊到一般,例如a>0时,a从具体的 数字1开始,再到12,2等;在每一次具体的函数研究过程中,都是从图象入 手.本节课从形状、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对称性、顶点、增减性对二次函数y =ax2(a>0)的图象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得到二次函数y=ax2(a>0)的性 质.此外,a<0的情况又是类比a>0的学习方法开展研究,最终经历以上探究 过程,得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以现实生活为背景,通过对投掷、跳水、跳远、拱桥、隧道等抛物线的探究, 建立合理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解决此类问 题的关键.
通过探究矩形面积与矩形一边长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体会运用函数观 点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初步体验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和方法.
针内对容训分练析
第九 十课时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内容解析 利用二次函数解决销售利润问题的方法:(1)读懂题意;(2)借助销售问题中
教材全解青岛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6章 事件的概率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2015·浙江舟山中考)质检部门为了检测某品牌电器的质量,从同一批次共10 00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进行检测,检测出次品5件.由此估计这一批次产品中的次品件数是( ) A.5B.100C.500D.10 0002.已知一个样本的数据个数是,在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则第二小组的频数为( )A .4B .12C .9D .8 3. (2014•北京中考)如图,有6张扑克牌,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 )A .16B .14C .13D .12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一次抽奖活动中,“中奖的概率是1100”表示抽奖100次就一定会中奖 B .随机抛一枚硬币,落地后正面一定朝上C .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朝上一面的点数和为6D .在一副没有大、小王的扑克牌中任意抽一张,抽到的牌是6的概率是1135.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8个白球,若干个黄球,它们除颜色不同外,其余均相同.若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白球的概率为23,则黄球的个数为( ) A.2 B.4 C.12 D.16 6.(2014•杭州中考)让图中两个转盘分别自由转动一次,当转盘 停止转动时,两个指针分别落在某两个数所表示的区域,则这 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概率等于( ) A .316B .38C .58D .13167.(2015·海南中考)某校开展“文明小卫士”活动,从学生会“督查部”的3名学生(2男1女)中随机选两名进行督导,则恰好选中两名男生的概率是( )A. B. C. D.第3题图第6题图8.某市民政部门五一期间举行“即开式福利彩票”的销售活动,发行彩票10万张(每张彩票2元),在这次彩票销售活动中,设置如下奖项:奖金(元)100050010050102数量(个)1040150400100010000如果花2元钱买1张彩票,那么所得奖金不少于50元的概率是()A. B. C. D.9.航空兵空投救灾物资到指定的区域(大圆)如图所示,若要使空投物资落在中心区域(小圆)的概率为,则小圆与大圆的半径比值为()A. B.4 C. D.210.青青的袋中有红、黄、蓝、白球若干个,晓晓又放入5个黑球,通过第9题图多次摸球试验,发现摸到红球、黄球、蓝球、白球的频率依次为30%、15%、40%、10%,则青青的袋中大约有黄球()A.5个B.10个C.15个D.30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2015·四川资阳中考)某学校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统计表.已知该校全体学生人数为1 200人,由此可以估计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有________人.0~1 1~2(不含1)2~3(不含2)超过3 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小时)人数7 10 14 1912.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装有n个小球,它们只有颜色上的区别,其中有2个红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中的球摇匀,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中,通过大量重复摸球实验后发现,摸到红球的频率稳定于0.2,那么可以推算出n大约是.13.为了解小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小学同年级50名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各小组的频率分别是,,,,则第四小组的频率是_____,频数是______.14.对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请根据图形回答下列问题:该班有名学生,70~79分这一组的频数是 ,频率是 .15.(2015·山西中考)现有两个不透明的盒子,其中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的两张卡片,另一个装有标号分别为1,2,3的三张卡片,卡片除标号外其他均相同.若从两个盒子中各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则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概率是 . 16.从某玉米种子中抽取6批,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有关数据如下: 种子粒数 100 400 800 1 000 2 000 5 000 发芽种子粒数 85 318 652 793 1 604 4 005 发芽频率0.8500.7950.8150.7930.8020.801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计,该玉米种子发芽的概率约为_________(精确到 0.1). 17.如图所示,在两个同心圆中,三条直径把大圆分成六等份,若在这个圆面 上均匀地撒一把豆子,则豆子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_________.18. 有五张分别印有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图案的卡片(卡 片中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现将有图案的一面朝下任意摆放, 从中任意抽取一张,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________.三、解答题(共46分)19.(6分)在对某班的一次英语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分).(1)该班有多少名学生? (2)分这一组的频数是多少?频率是多少?20.(6分)(2015•湖北襄阳中考)为配合全市“禁止焚烧秸秆”工作,某学校举行了“禁止焚烧秸秆,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赛后组委会整理参赛同学的成绩,并制作了如下不完整的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数段(分数为x 分) 频数 百分比 60≤x <70 8 20% 70≤x <80 a 30% 80≤x <90 16 b % 90≤x <100410%第17题图第20题图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表中的a=_______,b=_________,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若用扇形统计图来描述成绩分布情况,则分数段70≤x<80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3)竞赛成绩不低于90分的4名同学中正好有2名男同学,2名女同学,学校从这4名同学中随机抽2名同学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则正好抽到一名男同学和一名女同学的概率为_______.21.(6分)(2014•成都中考)第十五届中国“西博会”将于2014年10月底在成都召开,现有20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8人,女生12人.(1)若从这20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求选到女生的概率.(2)若该分会场的某项工作只在甲、乙两人中选一人,他们准备以游戏的方式决定由谁参加,游戏规则如下:将四张牌面数字分别为2,3,4,5的扑克牌洗匀后,数字朝下放于桌面,从中任取2张,若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甲参加,否则乙参加.试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理由.22.(6分)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益严峻.某部门对15个城市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城市项目北京太原杭州沈阳广州深圳上海桂林南通海口南京温州威海兰州中山上班花费时间(分钟)523334344846472324243725242518上班堵车时间(分钟)1412121212111177665550(1)根据上班花费时间,将下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求15个城市的平均上班堵车时间(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规定:城市的堵车率=×100%.比如:北京的堵车率=×100%≈36.8%;沈阳的堵车率=×100%≈54.5%.某人欲从北京、沈阳、上海、温州四个城市中任意选取两个作为出发目的地,求选取的两个城市的堵车率都超过30%的概率.23.(7分)(2015·安徽中考)A ,B ,C 三人玩篮球传球游戏,游戏规则是:第一次传球由A 将球随机地传给B ,C 两人中的某一人,以后的每一次传球都是由上次的接球者将球随机地传给其他两人中的某一人.(1)求两次传球后,球恰在B 手中的概率; (2)求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 手中的概率.24.(7分)(2014•武汉中考)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2个红球和2个绿球. (1)先从袋中摸出1个球后放回,混合均匀后再摸出1个球. ①求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②求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的概率.(2)先从袋中摸出1个球后不放回,再摸出1个球,则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 1个红球的概率是多少?请直接写出结果.25.(8分)小颖和小红两位同学在学习“概率”时,做投掷骰子(质地均匀的正方体)试验,她们共做了60次试验,实验的结果如下:(1)计算“3点朝上”的频率和“5点朝上”的频率.(2)小颖说:“根据上述试验,一次试验中出现5点朝上的概率最大”;小红说:“如果投掷600次,那么出现6点朝上的次数正好是100次”.小颖和小红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第6章 事件的概率检测题参考答案1. C 解析:估计这一批次产品中的次品件数=10 000×5100=500(件). 2.B 解析:因为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所以第二小组的频率为,所以第二小组的频数为,故选B .3. D 解析:这6张扑克牌中点数为偶数的有3张,根据概率计算公式得到点数为偶数的概率为3162. 4.D5.B 解析:设黄球的个数为,则由题意得,解得.6.C 解析:两个指针分别落在某两个数所表示的区域,两个数的和的各种可能性列表如下:朝上的点数 1 2 3 4 5 6出现的次数 7 9 6 8 20 10由表格知共有16种结果,其中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的结果有8种;两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5种;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3种,故两个数的和是2的倍数或是3的倍数的结果有10种.根据概率计算公式得P =105168=.7. A 解析:画树状图如图所示.∵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有2种,∴恰好选中两名男学生的概率为2163=. 8. D 解析:10万张彩票中设置了10个1 000元,40个500元,150个100元,400个50元的奖项,所以所得奖金不少于50元的概率为.9. C 解析:由题意可知小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从而小圆的半径是大圆半径的. 10.C 解析:由于知道有5个黑球,又黑球所占的比例为1-30%―15%―40%―10%=5%,所以袋中球的总数为5÷5%=100(个),从而黄球的数量为100×15%=15(个). 11. 240 解析: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7+10+14+19=50(人),样本中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为10010%20%50,由此来估计全体学生1 200人中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1~2(不含1)小时的学生人数为1 200×20%=240(人).12.10 解析:由题意可得=0.2,解得n =10.两数和第 二 个12341 2 3 4 5 2 3 4 5 6 3 4 5 6 7 45678第 一 个第7题答图13.0.210解析: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是则第四小组的频率,频数是14.60180.3解析:该班有学生,70~79分这一组的学生人数为18,所以频数是18,频率为.15.解析:(方法1)列表法:第一盒第二盒1 21 1,1 1,22 2,1 2,23 3,1 3,2共有6种情况,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情况有2种,所以P(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方法2)画树状图如图所示:共有6种情况,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的情况有2种,所以P(两张卡片标号恰好相同).16.0.8解析:由表知,玉米种子发芽的频率在0.8左右摆动,并且随着统计量的增加这种规律逐渐明显,所以可以把0.8作为该玉米种子发芽概率的估计值.17.12解析:由图可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圆面积的一半,所以豆子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是12.18. 45解析:在圆、等腰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5种图形中,只有等腰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抽到有中心对称图案的卡片的概率是4 5 .19.解:(1)答:该班有60名学生.(2)由题图,知分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34÷60=.20.解:(1)12 40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2)108°第15题答图(3)21. 解:(1)P (选到女生)=123205=.(2)不公平. 画树状图如图:列表如下:第二张和第一张2 3 4 52 5 6 73 5 7 84 6 7 9 5789任取2张,牌面数字之和的所有可能为:5,6,7,5,7,8,6,7,9,7,8,9,共12种,其中和为偶数的有:6,8,6,8.故甲参加的概率为:P (和为偶数)=41123=, 而乙参加的概率为:P (和为奇数)=23. 因为12,33≠所以游戏不公平. 22.分析:本题考查了统计与概率的综合应用.(1)上班花费时间在30至40分钟的城市有4个,上班花费时间在40至50分钟的城市有3个;(2)每个城市平均上班堵车时间=;(3)从4个城市中任意选取两个作为出发目的地共有6种不同选择.第21题答图第20题答图解:(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阴影部分).(2)15个城市的平均上班堵车时间==≈8.3(分钟). (3)上海的堵车率=×100%≈30.6%,温州的堵车率=×100%=25.0%.4个城市中堵车率超过30%的城市有北京、沈阳和上海.从四个城市中选两个的所有方法有6种:(北京,沈阳),(北京,上海),(北京,温州),(沈阳,上海),(沈阳,温州),(上海,温州).其中两个城市堵车率都超过30%的情况有3种:(北京,沈阳),(北京,上海),(沈阳,上海),所以选取的两个城市堵车率都超过30%的概率P ==.23.解:(1)两次传球的所有结果有4种,分别是A→B→C,A→B→A,A→C→B,A→C→A,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球恰在B手中的结果只有一种,所以两次传球后,第23题答图球恰在B 手中的概率是(2)由树状图可知,三次传球的所有结果有8种,每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其中,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手中的结果有A→B→C→A,A→C→B→A这2种,所以三次传球后,球恰在A 手中的概率是=.24.解:(1)分别用R1,R2表示2个红球,G1,G2表示2个绿球,列表如下:第二次R1R2G1G2①其中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的结果有4种, ∴ P (第一次摸到绿球,第二次摸到红球)=41=164.②其中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的结果有8种, ∴ P (两次摸到的球中有1个绿球和1个红球)=81=162.(2)23. 25.解:(1)“3点朝上”的频率是101606=;“5点朝上”的频率是316020=.(2)小颖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5点朝上”的频率最大并不能说明“5点朝上”这一事 件发生的概率最大,只有当试验的次数足够大时,该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小红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事件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所以“6点朝上”的次数不一定是100次.数学试卷及试题数学试卷及试题11。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本章的内容包括: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的性质与判定;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
本章在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研究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通过平行四边形角、边的特殊化,研究菱形、矩形和正方形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认识这些图形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它们的内涵与外延。
探索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进一步明确命题及其逆命题的关系,不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菱形、矩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们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研究方法,与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研究方法一脉相承。
特殊平行四边形一章在中考中出题的频率较高,主要考查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以及利用性质和判定进行相关计算和证明,各种题型均有涉及.近几年,中考中又出现了以特殊平行四边形为背景的开放题、应用题、阅读理解题、学科间综合题、动点问题、折叠问题等热点题型。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有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其中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方程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后续内容学习的基础和工具,本章是对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的延续和深化,同时为二次函数的学习做好准备.联系一元一次方程和函数的基本知识,继续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本章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主要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及其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用树状图或表格求概率、用频率来估计概率。
七年级已经认识了许多随机事件,理论地研究了一些简单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章是上述内容的延伸,介绍了两种计算简单事件概率的方法——画树状图法和列表法,以及利用试验频率和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揭示统计推断的一些理论依据,加强概率和统计的联系,加深对概率的理解。
九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章 知识整合教材深度解析(教材知识详析 .
概率解释现象㊁进行估计㊁做出决策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概率相等抽签是否公平利用概率可以解释一些现象,如投篮问题利用概率可以进行估计,如在生物学方面的应用利用概率可以做出决策,如保险费的收取专题1㊀对概率的认识.命题热点趋向:随机现象与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是概率中有关概念的核心,通过对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考查对随机现象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同时,通过利用实验的方法来估计概率,关注正确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解题思路梳理:掌握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意义,以明确问题的本质.例1㊀(2011 四川凉山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A.随机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落地后反面一定朝上B .从1,2,3,4,5中随机取一个数,取得奇数的可能性较大C .某彩票中奖率36%,说明买100张彩票,有36张中奖D.打开电视,中央一套正在播放新闻联播精析:选项A ㊁C ㊁D 都是学习概率时容易产生的误解,比如A 与D 所提及的事件都是随机事件,认识到这一点,就能判断A ㊁D 的说法是错误的.解答:B .点拨:概率描述的是随机事件发生的机会的大小,并不是说一定是什么或不是什么.例2㊀(2010 江苏扬州)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㊀㊀).A.打开电视,它正在播广告B .掷两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点数之和一定大于6C .早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D .没有水分,种子发芽精析:对随机事件和必然事件的概念的认识要深刻.解答:C.㊀(2012 江苏苏州)如图,一个正六边形转盘被分成6个全等三角形,任意转动这个转盘1次,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阴影区域的概率是(㊀㊀).图9G1A.12B.13C.14D.16精析:确定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整个转盘中占的比例,根据这个比例即可求出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阴影部分的概率:转动转盘被均匀分成6部分,阴影部分占2份,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指向阴影部分的概率是26=13.解答:B.点拨:本题是两类简单事件(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中的几何概型概率计算,几何概型概率的求解实际就是选定面积与总面积之比,但是常常通过对图形的分割,把它转化为古典概型概率的求解,即选定份数与总份数之比.㊀(2011 内蒙古乌兰察布)从1,2,3,4,5,6,7,8,9,10这十个数中随机取出一个数,取出的数是3的倍数的概率是(㊀㊀).A.15B.310C.13D.12精析:取出一个球是3的倍数的有3种:3,6,9,故P=310.解答:B.点拨:运用公式P(A)=m n(n表示所有可能的结果,m表示事件A所包含的结果)求事件A发生的概率.㊀(2011 四川南充)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装有4张相同的纸牌,它们分别标有数字1,2,3,4.随机地摸出一张纸牌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一张纸牌.(1)计算两次摸取纸牌上数字之和为5的概率;(2)甲㊁乙两个人进行游戏,如果两次摸出纸牌上数字之和为奇数,则甲胜;如果两次摸出纸牌上数字之和为偶数,则乙胜.这是个公平的游戏吗?请说明理由.精析:(1)通过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来列举所有可能的结果;(2)通过计算两种情况的概率来说明游戏公平与否.解答:树状图法:图9G2列表法:㊀乙甲㊀123412345234563456745678㊀㊀由上表可以看出,摸一张纸牌后然后放回,再随机摸出纸牌,可能结果有16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1)两次摸取纸牌的数字之和为5(记为事件A)有4个,P(A)=416=14.(2)这个游戏公平,理由如下:两次摸出纸牌上数字之和为奇数(记为事件B)有8个,P(B)=816=12.两次摸出纸牌上数字之和为偶数(记为事件C)有8个,P(C)=816=12;两次摸出纸牌上数字之和为奇数和为偶数的概率相同,所以这个游戏公平.点拨:当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比较多时,为了不重复不遗漏地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和事件所包含的其中的结果,通常用画树状图或列表来列举.专题2㊀利用概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判断游戏规则是否公平.命题热点趋向: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随机现象,初中数学的概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中考关注考查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运用概率知识和方法计算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㊁为决策判断提供依据等这些综合运用能力.解题思路梳理:首先要会求解简单随机事件的概率,会通过列表或画树状图解决问题,其次要理解概率在解决问题中意义,如对一些现象作出了合理的解释㊁对一些游戏活动公正性进行评判㊁对某项活动是否 合算 进行评判等.㊀㊀㊀(2010 江苏南京)某厂为新型号电视机上市举办促销活动,顾客每购买一台该型号电视机,可获得一次抽奖机会,该项厂拟按10%设大奖,其余90%为小奖.厂家设计的抽奖方案是: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10个黄球和90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黄球的顾客获得大奖,摸到白球的顾客获得小奖.(1)厂家请教了一位数学老师,他设计的抽奖方案是:在一个不透明的盒子中,放入2个黄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摸到的2个球都是黄球的顾客获得大奖,其余的顾客获得小奖.该抽奖方案符合厂家的设奖要求吗请说明理由;(2)如图9G3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请你将转盘分为2个扇形区域,分别涂上黄㊁白两种颜色,并设计抽奖方案,使其符合厂家的设奖要求.(友情提醒:1.在转盘上用文字注明颜色和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2.结合转盘简述获奖方式,不需说明理由.)图9G3精析:(1)是否符合要求是指该数学老师设计的方案能否体现 10%得大奖,90%得小奖 的厂家意图,因此可将数学老师的方案用排列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得到概率.如用黄1㊁黄2㊁白1㊁白2㊁白3表示这5个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有:(黄1,黄2)㊁(黄1,白1)㊁(黄1,白2)㊁(黄1,白3)㊁(黄2,白1)㊁(黄2,白2)㊁(黄2,白3)㊁(白1,白2)㊁(白1,白3)㊁(白2,白3),共有10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所有的结果中,满足摸到2个球都是黄球(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1种,即(黄1,黄2),所以P(A)=110.即顾客获得大奖的概率为10%,获得小奖的概率为90%.数学老师设计的方案符合要求;(2)本题求解方法不唯一,画图时只需将该转盘(圆)平均分为10份,某种颜色占1份,另一种颜色占9分.顾客购买该型号电视机时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指向1份颜色获得大奖,指向9份颜色获得小奖即可.解答:(1)该抽奖方案符合厂家的设奖要求.分别用黄1㊁黄2㊁白1㊁白2㊁白3表示这5个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可能出现的结果有:(黄1,黄2)㊁(黄1,白1)㊁(黄1,白2)㊁(黄1,白3)㊁(黄2,白1)㊁(黄2,白2)㊁(黄2,白3)㊁(白1,白2)㊁(白1,白3)㊁(白2,白3),共有10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同.所有的结果中,满足摸到2个球都是黄球(记为事件A)的结果有1种,即(黄1,黄2),所以P(A)=110.即顾客获得大奖的概率为10%,获得小奖的概率为90%.(2)本题答案不唯一,下列解法供参考.如图9G4,将转盘中圆心角为36ʎ的扇形区域涂上黄色,其余的区域涂上白色.顾客每购买一台该型号电视机,可获得一次转动转盘的机会,任意转动这个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指向黄色区域获得大奖,指向白色区域获得小奖.图9G4点拨:概率与统计是新课程新增知识点,近年来各地中考命题的分值约占总分的15%.考查概率知识点通常有三种事件㊁画树状图(或列表格)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问题难度不大,注重基础性,体现综合性(概率与统计综合,概率与代数知识综合,概率与几何图形知识综合等).㊀(2010 江苏泰州)学校奖励给王伟和李丽上海世博园门票共两张,其中一张为指定日门票,另一张为普通日门票.班长提出由王伟和李丽分别转动下图的甲㊁乙两个转盘(转盘甲被二等分㊁转盘乙被三等分)确定指定日门票的归属,在两个转盘都停止转动后,若指针所指的两个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王伟获得指定日门票;若指针所指的两个数字之和为奇数,则李丽获得指定日门票;若指针指向分隔线,则重新转动.你认为这个方法公平吗?请画树状图或列表,并说明理由.图9G5精析:用利表法或画树状图法计算两人获得指定日门票的概率,再进行判断.解答:根据题意列表(或画树状图)如下:㊀㊀㊀转盘乙转盘甲㊀㊀㊀34511+3=41+4=51+5=622+3=52+4=62+5=7图9G6由列表(或树状图)可知:P(和为偶数)=36=12,P(和为奇数)=36=12.所以这个方法是公平的.点拨:判断事件是否公平,要先求出双方获胜的概率,看游戏的规则使双方获胜的可能性是否相同,即概率是否相等.这种类型的题目,如果游戏不公平,有时还要求修改游戏规则使游戏变得公平,修改的方法一是看所有可能的结果中,哪些结果占一半.㊀(2011 贵州遵义)有四张卡片(背面完全相同),分别写着数字1,2,-1,-2,把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甲同学抽取一张记下这个数字后放回洗匀,乙同学再从中抽出一张,记下这个数字,用字母b,c分别表示甲㊁乙两同学抽出的数字.(1)用列表法求关于x的方程x2+b x+c=0有实数解的概率;(2)求(1)中方程有两个相等实数解的概率.精析:用列表法很容易求出方程有实数解及有两个相等实数解的概率.解答:12-1-21无无有有2有无有有-1无无有有-2有无有有㊀㊀共有16种可能的结果,其中有实数解的可能性是10种.故P(有实数解)=1016=58.(2)有2个相等实数解的可能性是2种,故P(有两个相等实数解)=216=18.㊀(2011 四川乐山)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四个分别标有1,2,3,4的小球,它们的形状㊁大小完全相同.小明先从口袋里随机不放回地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为x;小红在剩下有三个小球中随机取出一个小球,记下数字y.(1)计算由x,y确定的点(x,y)在函数y=-x+6图象上的概率;(2)小明㊁小红约定做一个游戏,其规则是:若x,y满足x y>6,则小明胜;若x, y满足x y<6,则小红胜.这个游戏规则公平吗说明理由;若不公平,怎样修改游戏规则才对双方公平?精析:(1)通过列表法列举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便能求出概率;(2)首先计算出两种情况的概率,再比较是否相等从而得出结论.解答:(1)列表如下:x+y12341-34523-56345-74567-㊀㊀ʑ㊀P(y=-x+6)=212=16.(2)列表如下x y12341-23422-68336-1244812-㊀㊀ȵ㊀P(x y>6)=412=13,P(x y<6)=612=12,ʑ㊀P(x y>6)>P(x y<6).ʑ㊀这个游戏规则不公平.规则改为: 若x,y满足x yȡ6,则小明胜;若x,y满足x y<6,则小红胜 .ȵ㊀P(x yȡ6)=612=12,P(x y<6)=612=12,ʑ㊀P(x yȡ6)=P(x y<6).点拨:本题综合运用了多个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是对我们的能力提出的挑战.例1㊀(2012 福建厦门)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㊀㊀).A.抛掷1枚硬币,掷得的结果是正面朝上B.抛掷1枚硬币,掷得的结果是反面朝上C.抛掷1枚硬币,掷得的结果不是正面朝上就是反面朝上D.抛掷2枚硬币,掷得的结果是1个正面朝上与1个反面朝上解答:C.例2㊀(2012 辽宁沈阳)气象台预报 本市明天降水概率是30% ,对此消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㊀㊀).A.本市明天将有30%的地区降水B .本市明天将有30%的时间降水C .本市明天有可能降水D.本市明天肯定不降水解答:C .㊀(2010 浙江宁波)从1~9这九个自然数中任取一个,是2的倍数的概率是(㊀㊀).A.29B .49C .59D.23精析:1~9中是2的倍数的有2,4,6,8这四个,所以任取一个是2的倍数的概率为49.解答:B .㊀(2011 山东滨州)四张质地㊁大小㊁背面完全相同的卡片上,正面分别画有圆㊁矩形㊁等边三角形㊁等腰梯形四个图案.现把它们的正面向下随机摆放在桌面上,从中任意抽出一张,则抽出的卡片正面图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为(㊀㊀).A.14B .12C .34D.1解答:B .图9G7㊀(2012 台湾)一纸箱内有红㊁黄㊁蓝㊁绿四种颜色的纸牌,且如图所示为各颜色纸牌数量的统计图.若小华自箱内抽出一张牌,且每张牌被抽出的机会相等,则他抽出红色牌或黄色牌的机(概)率为(㊀㊀).A.15B .25C .13D.12解答:B .㊀(2012 湖南岳阳)校园手机 现象受社会普遍关注,某校针对 学生是否可带手机 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绘制了扇形统计图.从调查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恰好是持 无所谓 态度的学生的概率是㊀㊀㊀㊀.解答:9%.㊀(2012 辽宁本溪)在一个不透明的袋中,装有6个红球和若干个绿球,若再往此袋中放入5个白球(袋中所有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摇匀后摸出一球,摸到红球的概率恰好为25,那么此袋中原有绿球㊀㊀㊀㊀个.解答:4.㊀(2012 四川乐山)一个盒中装着大小㊁外形一模一样的x 颗白色弹珠和y 颗黑色弹珠,从盒中随机取出一颗弹珠,取得白色弹珠的概率是13.如果再往盒中放进12颗同样的白色弹珠,取得白色弹珠的概率是23,则原来盒中有白色弹珠㊀㊀㊀㊀颗.解答:4.㊀(2010 山东聊城)一个材质均匀的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字母A ㊁B ㊁C ,其展开图如图所示.随机抛掷此正方体,A 面朝上的概率是㊀㊀㊀㊀.图9G9解答:13.精析:抛掷正方体,面朝上有6种可能的结果,其中A 面朝上的可能有2种,所以A 面朝上的概率为26=13.㊀(2012 辽宁锦州)已知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7和3,第三边长为整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偶数的概率是㊀㊀㊀㊀.解答:25.㊀(2011 山东菏泽)从-2,-1,0,1,2这5个数中任取一个数,作为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 +k =0的k 值,则所得的方程中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图9G10的概率是㊀㊀㊀㊀.解答:35(或填写0.6).㊀(2011 四川凉山州)如图,有三个同心圆,由里向外的半径依次是2c m ,4c m ,6c m 将圆盘分为三部分,飞镖可以落在任何一部分内,那么飞镖落在阴影圆环内的概率是㊀㊀㊀㊀.解答:13.㊀(2012 江苏宿迁)有四部不同的电影,分别记为A㊁B㊁C㊁D.(1)若甲从中随机选择一部观看,则恰好是电影A的概率是㊀㊀㊀㊀; (2)若甲从中随机选择一部观看,乙也从中随机选择一部观看,求甲㊁乙两人选择同一部电影的概率.解答:(1)ȵ㊀有四部不同的电影,恰好是电影A的只有1种情况,ʑ㊀恰好是电影A的概率是14.(2)画树状图,得图9G11ȵ㊀共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甲㊁乙两人选择同一部电影的有4种情况,ʑ㊀甲㊁乙两人选择同一部电影的概率为416=14.㊀(2012 湖北咸宁)某校举行以 助人为乐,乐在其中 为主题的演讲比赛,比赛设一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两个并列第三名.前四名中七㊁八年级各有一名同学,九年级有两名同学,小蒙同学认为前两名是九年级同学的概率是12,你赞成他的观点吗?请用列表法或画树形图法分析说明.解答:不赞成小蒙同学的观点.记七㊁八年级两名同学为A㊁B,九年级两名同学为C㊁D.画树形图分析如下:图9G12由上图可知所有的结果有12种,它们出现的可能性相等,满足前两名是九年级同学的结果有2种,所以前两名是九年级同学的概率为212=16.㊀(2012 湖北随州)如图所示,一个大正方形地面上,编号为1,2,3,4的地块,是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空地,中间是小正方形绿色草坪,一名训练有素的跳伞运动员,每次跳伞都能落在大正方形地面上.图9G13(1)求跳伞运动员一次跳伞落在草坪上的概率;(2)求跳伞运动员两次跳伞都落在草坪上的概率.解答:(1)根据题意,得如图,将大正方形分成8块全等等腰直角三角形,图9G14ȵ㊀草坪占了4个等腰直角三角形,ʑ㊀P(一次跳伞落在草坪上)=48=12.(2)ȵ㊀每次跳伞落在8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可能性是相等的,ʑ㊀共有8ˑ8=64个不同结果,其中两次落在草坪上共有4ˑ4=16个不同结果.ʑ㊀P(两次跳伞都落在草坪上)=4ˑ48ˑ8=14.㊀(2012 江苏苏州)在3ˑ3的方格纸中,点A㊁B㊁C㊁D㊁E㊁F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图9G15(1)从A㊁D㊁E㊁F四个点中任意取一点,以所取的这一点及点B㊁C为顶点画三角形,则所画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概率是㊀㊀㊀㊀;(2)从A㊁D㊁E㊁F四个点中先后任意取两个不同的点,以所取的这两点及点B㊁C为顶点画四边形,求所画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㊀㊀㊀㊀(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解).解答:(1)根据从A ㊁D ㊁E ㊁F 四个点中任意取一点,一共有4种可能,只有选取点D 时,所画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故P (所画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14;(2)用 树状图 或利用表格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图9G16ȵ㊀以点A ㊁E ㊁B ㊁C 为顶点及以D ㊁F ㊁B ㊁C 为顶点所画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ʑ㊀所画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P =412=13.㊀(2010 湖北黄冈)甲㊁乙两同学投掷一枚骰子,用字母p ,q 分别表示两人各投掷一次的点数.(1)求满足关于x 的方程x 2+p x +q =0有实数解的概率?(2)求(1)中方程有两个相同实数解的概率?解答:两人投掷骰子共有36种等可能情况.(1)其中方程有实数解共有19种情况,故其概率为1936.(2)方程有相等实数解共有2种情况,故其概率为118.精析:每个骰子有6个面,甲㊁乙两人各投掷一次,可能出现36种等可能结果,(1)当p 2-4q ȡ0时,方程有实数解,而满足条件的有19种等可能的结果,即可求概率,(2)当p 2-4q =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而满足条件的有2种等可能的结果,可求概率.P 91复习题1.提示:(1)谁是赢家不确定.(2)公平.因为两次指向A 的概率为14,两次指向B 的概率为14,所以两次指向相同字母的概率为12,一次指A ,另一次指B 的概率为12,因此公平.2.提示:二者均不能,因为你们班50名同学不具代表性和广泛性.3.提示:不公平.规定修改为若数字之积为3的倍数,则小明得3分;若数字之积为5的倍数,则小丽得5分.4.略.5.提示:都不停行的概率P =0.5ˑ0.5=0.25.6.12.7.提示:全部选对的概率P =14ˑ14=116.8.略.。
2019秋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全解读.docx
教材分析第二■-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网络】【知识解读】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ax2+Z>x+c = O (a*o).(1)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时应抓住三点: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③方程是整式方程(即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是整式).三者必须同时满足,否则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2)京+bx + c = O (a, b, c为常数,a.O)称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水0是定义中的一部分,不可缺少,否则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履叫做二次项,a 叫做二次项系数,二者是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注意事项:解一元二次方程常见的思维误区是忽略几个关键: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关键是先使方程的右边为0;用公式法解方程的关键是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正确写出a、b、c的值;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的关键是先把方程化为(mx-n) 25的形式;用配方法解方程的关键是先把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把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解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时,要分析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法.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而配方法又是公式法的基础(公式法是直接利用了配方法的结论).分解因式法可解某些特殊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掌握各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正确解方程的根本.一般说来,先特殊后一般,即先考虑分解因式法,后考虑公式法.没有特别说明,一般不用配方法.3.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模型和工具,解方程的技能训练要与实际问题相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方程的技巧,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 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与未知量,分析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再通过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方程,并能根据方程的解和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解的合理性.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审、设、列、解、验、答. 审:读懂题目,弄清题意,明确哪些是已知量,哪些是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设:设元,也就是设未知数;列:列方程,这是非常重要的关键步骤,一般先找出能够表达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列代数式表示相等关系中的各个量,就得到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解: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验:检验方程的解能否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答:写出答语.相等关系的寻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分清本题属于哪一类型的应用题,如行程问题,则其基本数量关系应明确(vt=s).②注意总结各类应用题中常用的等量关系.如工作量(工程)问题.常常是以工作量为基础得到相等关系(如各部分工作量之和等于整体1等).③注意语言与代数式之间的转化.题目中多数条件是通过语言给出的,我们要善于将这些语言转化为我们列方程所需要的代数式.④从语言叙述中寻找相等关系.如甲比乙大5应理解为“甲=乙+ 5”⑤在寻找相等关系时,还应从基本的生活常识中得出相等关系.总之,找出相等关系的关键是审题,审题是列方程的基础,找相等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易错点】一、忽视一元二次方程定义中的条件例1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 + l)x2 + x + a2-l = 0的一个根为0,则错解:...0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将x = 0代入方程得a? -1 = 0, ."= ±L剖析:因为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所以二次项系数a-l#0,即a左一1。
初中数学人教版9年级上册教材全解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抛砖引玉】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常常也称作韦达定理,这是因为该定理是16世纪法国最杰出的数学家韦达发现的.韦达的小传韦达1540年出生在法国东部的普瓦图的韦特奈.他早年学习法律,曾以律师身份在法国议会里工作,韦达不是专职数学爱,但他非常喜欢在政治生涯的间隙和工作余暇研究数学,并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韦达是第一个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表示数的人,并且对数学符号进行了很多改进.他在1591年所写的《分析术引论》是最早的符号代数著作.是他确定了符号代数的原理与方法,使当时的代数学系统化并且把代数学作为解析的方法使用.因此,他获得了“代数学之父”之称.他还写下了《数学典则》(1579年)、《应用于三角形的数学定律》(1579年)等不少数学论著.韦达的著作,以独特形式包含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全部数学内容.只可惜韦达著作的文字比较晦涩难懂,在当时不能得到广泛传播.在他逝世后,才由别人汇集整理并编成《韦达文集》于1646年出版.韦达1603年卒于巴黎,享年63岁.下面是关于韦达的一则趣事:韦达的“魔法”在法国和西班牙的战争中,法国人对于西班牙的军事动态总是了如指掌,在军事上总能先发制人,因而不到两年功夫就打败了西班牙。
可怜西班牙的国王对法国人在战争中的“未卜先知”十分脑火又无法理解,认为是法国人使用了“魔法”.原来,是韦达利用自己精湛的数学方法,成功地破译了西班牙的军事密码,为他的祖国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另外,韦达还设计并改进了历法.所有这些都体现了韦达作为大数学家的深厚功底.【先睹为快】本章主要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三个知识点.主要学习用配方法、公式法和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以及根与系数的关系,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众说纷纭】老师:怎样才能学好一元二次方程?学生1:我认为,一元二次方程与前面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很类似,几元就是指几个未知数,几次就是指未知数的次数是几.只要前面这两种方程学好了,学一元二次方程就简单了.学生2:你们知道什么是方程根吗?告诉大家,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是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使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左右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学生3: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是有时有两个根,有时没有实数根吧?老师:你们理解的对.但是我们要注意一点,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二是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三是整式方程.学生1:知道怎么解一元二次方程吗?有三种方法哦,一是配方法、二是公式法,三是因式分解法.学生2:是啊,是啊,三种方法还适合不同的方程形式,有时运用因式分解法好,有时运用配方法好,这一章要学习的内容还挺有意思的,我们共同来期待吧!21.1 一元二次方程【解读课标】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分清二次项及其系数、一次项及其系数与常数项等概念.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概念,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洞悉课本】知识点1 一元二次方程(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友情所示:从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知,一元二次方程需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即未知数有且只有一个.如果方程中未知数的个数多于1个,那么它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即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不能低于2,也不能高于2.但方程中是否存在一次项或常数项,并没有提出要求.因此,可将方程进行降幂排列,观察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否为2.(3)方程的两边是整式.整式是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说明分母不能含有未知数,被开数不能含有未知数.只要某个方程不符合以上三条中的一条,那它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反之,是一元二次方程,那么它就一定满足以上三个条件.例1 下列方程中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2210x x +=B.20ax bx c ++= C.(1)(2)1x x -+=D.223250x xy y --=【解题思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把一个整式方程经化简后含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就是一元二次方程.A 项分母中含有未知数;B 项中未强调a ≠0;D 项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把C 项展开整理为x 2-x-3=0,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答案】C. 【方法归纳】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首先要将方程化简,使方程右边为0,然后观察它是否具备一元二次方程的三个条件:(1)只含有一个末知数,(2)末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3)整式方程,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举一反三】1.(★)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3(x +1)2=2(x +1) B.2112x x+-=0 C.(a -1)x 2+bx +c =0 D.x 2+2x =x 2-1 2. (★★) 方程(m +2)x |m |+3mx +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A.m =±2B.m =2C.m =-2D.m ≠±2 知识点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可以化为ax 2+bx +c =0(a ≠0),这种形式叫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ax 2是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bx 是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友情提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将方程变形和整理后的一种很有规律的表达形式,它的左边是未知数的二次三项式,且其中a 通常写成大于0的形式,而右边是0.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用配方法或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基础.例2 把下列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x(x+6)=5;(2)(x+1)(x-4)=-4;(3)(2x+1)2=4x.【解题思路】首先对三个方程进行适当的整理,化为一般形式,再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解】(1)x(x+6)=5,去括号,得x2+6x=5,移项,得x2+6x-5=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6,常数项-5.(2)(x+1)(x-3)=-4,去括号,得x2-4x+x-4=-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2-3x=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3,常数项0.(3)(2x+1)2=-7,去括号,得4x2+4x+1=4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x2+1=0.其中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0,常数项1.【方法归纳】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若没有出现一次项bx,则b=0;若没有出现常数项c,则c=0.【举一反三】3.(★) 一元二次方程3x2+2x-5=0的一次项系数是.4.(★★)把方程5x(x+1)=2(x+5)2+x2-3化成一般形式,并指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小强的解题过程如下:解:去括号,得5x2+5x=2(x2+25)+x2-3,移项,得5x2+5x-2x2-50-x2+3=0,合并,得2x2+5x-47=0.所以二次项系数是2,一次项系数是5,常数项是-47.小强的解题过程有错误吗?若有,请指出错在什么地方,并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知识点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难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能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判定一个数是不是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方法是:将此数代入这个一元二次方程,若能使等式成立,则这个数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反之,它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友情所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定义可以当作性质定理使用,即若有实数m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则m必然满足该方程,将m代入该方程,便有am2+bm+c=0(a≠0);定义也可以当作判定定理使用,即若有数m能使am2+bm+c=0(a≠0)成立,则m 一定是ax2+bx+c=0的根.例3 已知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1)x2+x+1=0的一个根,则m的值是().A.1B.﹣1C.0D.无法确定【解题思路】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定义,只要将方程中的未知数换成相应的根,就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据题意得:(m﹣1)+1+1=0,解得:m=﹣1.【答案】 B【方法归纳】在已知方程的根时,通常需要将方程的根代入原方程,根据要求的结果,进行转化,可通过分解因式,或者整体代入等方法实现要求解的问题. 【举一反三】5.(★) 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1,那么这个方程可以是___________(只需写出一个方程)6.(★★) 已知a 是方程012=-+x x 的一个根,则aa a ---22112的值为( ). AB .251±- C .-1D .1【走出误区】易错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理解不透彻例1方程(m +2)x |m |+3mx +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 .m =±2 B .m =2 C .m =-2 D .m ≠±2【解题思路】因为方程(m +2)x |m |+3mx +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所以220.m m ⎧=⎪⎨+≠⎪⎩,解得m =2.故选B .【答案】B【误区分析】错解原因误认为未知数x 的次数是2就可以,忽视了二次项系数m +2≠0这一隐含条件.易错点2 不能准确确定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例2 写出方程3x 2+2x=5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题思路】求一元二次方程的项及各项的系数时,应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再确定,并注意要带上符号.【解】把3x 2+2x=5化为一般形式为3x 2+2x-5=0,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2,常数项是-5.【误区分析】错解的原因在于未将原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忽略了项的系数符号以及混淆了项与项的系数的概念. 【对接中考】【考点透视】中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以及根的应用为主,试题难度不大,属于简单题,且试题的类型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中考典例】例 (2016·宜宾)已知2=x 是一元二次方程022=++mx x 的一个解,则m 的值是 ( ).A .-3B .3C . 0D .0或3【解题思路】把2=x 代入原方程可得到一个关于m 的一元一次方程,再求解,应选A. 【答案】A .【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方程解的定义,解题时遇到方程的解可把解代入原方程,这是常用方法. 【真题演练】1.(2016•牡丹江★★)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为ax 2+bx+5=0(a≠0)的解是x=1,则2013﹣a ﹣b 的值是( ).A.2018B.2008C.2014D.20122.(2016贵州省黔西南州★★)已知x=1是一元二次方程x 2+ax+b=0的一个根,则代数式a 2+b 2+2ab 的值是 . 【小试身手】1. (★)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02112=-+x xB.()()12132+=+x x C.02=++c bx ax D.122-=+x x x2. (★★)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bx +a =0有一个根是-a (a ≠0),则a -b 的值为( ).A .﹣1B .0C .1D .23. (★)方程3x 2-3=2x+1的二次项系数为________,一次项系数为_________,常数项为_________.4. (★)请你写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3,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 .5. (★★)已知x = 1是一元二次方程02=++n mx x 的一个根,则222n mn m ++的值为 .6. (★★)当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22(9)(3)20m x m x m -+-+=(1)是一元一次方程?(2)是一元二次方程?7. (★★)教材或资料会出现这样的题目:把方程2122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他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现把上面的题目改编为下面的两个小题,请解答. (1)下列式子中,有哪几个是方程2122x x -=所化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答案只写序号) . ①21202x x --= ②21202x x -++= ③224x x -= ④2240x x -++= 2323430x x --= (2)方程2122x x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后,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之间具有什么关系?【教材习题解答】P (4)1.(1)3x 2-6x+1=0,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6,常数项为1. 解析: 直接把一次项6x 移到左边即可.(2)4x 2+5x-81=0,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5,常数项为-81. 解析:直接把常数项81移到左边即可.(3)x 2+5x=0,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5,常数项为0. 解析:直接把x(x+5)去括号即可.(4)2x 2-4x+2=0,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为2. 解析:根据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把左边展开:(2x-2)(x-1)=0,得2x 2-4x+2=0.(5)x 2+10=0,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10. 解析:把左边去括号,同时右边的5x-10移到左边,合并同类项即可.(6)x 2+2x-2=0,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2,常数项为-2. 解析:左、右两边分别去括号,再把右边的移到左边.(3x-2)(x+1)=x(2x-1),去括号得3x 2+3x-2x-2=2x 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 2+2x-2=0.2.(1)设这个圆的半径为Rm ,由圆的面积公式得3.14R 2=6.28,所以3.14R 2-6.28=0 解析:根据圆的面积公式得到方程.(2)设这个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为xcm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21x(x-3)=9,整理得21x 2-23x-9=0. 解析:直接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构造方程. 3.-4,3 解析: 分别把-4,-3,-2,-1,0,1,2,3,4代入到方程x 2+x-12=0的左边,看是否与右边相等,如果相等,则是原方程的根;若不相等,则它不是原方程的根.4.解析:设长方形的宽为xcm ,则长方形的长是(x+1)cm ,由题意得x(x+1) =132,即x 2+x-132=0.5.解析:设长方形的长为xcm ,则长方形的宽是(0.5-x)cm ,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x(0.5-x)=0.06,整理得x 2-0.5x+0.06=0.6.解析:设有x 人参加聚会,根据题意可知(x-1)+(x-2)+…+2+1=10,即102)1(=-x x ,整理得010222=--xx . 7.解析:由题意可知,22-c=0,所以c=4,所以原方程x 2-4=0,所以x=±2,即这个方程的另一个根是-2.21.2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解读课标】1.理解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三种解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会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会用b 2-4ac 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4.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探索,体会“降次”的基本思想. 【洞悉课本】知识点1 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配方法就是通过将原方程配成完全平方式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配方法的步骤是:1. 移项:使含未知数的项在左边,常数项在右边;2. 化二次项系数为1: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写成2()x m n +=的形式;4.求解:利用平方根定义直接开平方(n <0无解).友情所示:(1)配方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但使用起来较复杂,故没有特别说明,一般不使用.但此方法非常重要,以后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掌握它.(2)运用上面的步骤时,一定要注意先化二次项系数为1,配方时,要注意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不能只加一边.例1 解方程 :22520x x -+=.【解题思路】根据配方法解题的一般步骤,按照解题步骤一步步来,就可以顺利解出来.【解】移项,得2x 2-5x=2, 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2512x x -=-, 配方,得2225551244x x ⎛⎫⎛⎫-+-=-+- ⎪ ⎪⎝⎭⎝⎭即259()416x -=,5344x -=±.解得12122x x ==,.【方法归纳】配方法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在应用它时主要是依据一般步骤,只要注意一次项的符号,选准和(或差)的平方,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 【举一反三】1.(★)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45x x -=时,此方程可变形为( ). A.()221x += B.()221x -= C.()229x += D.()229x -= 2. (★★) 配方法解方程x 2-4x +1=0知识点2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难点)一般地,式子b 2-4ac 叫做方程20ax bx c ++=(a ≠0)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来表示,即△=b 2-4ac.用根的判别式可不用解方程直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的根的情况可由b 2-4ac 的符号来判定:(1)当b 2-4ac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当b 2-4ac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当b 2-4ac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友情所示:①应用根的判别式要准确确定a 、b 、c 的值;②根的判别式只适用于一元二次方程.例2 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1)3x 2+8x=3 (2)x 2+4=4x (3)t 2-t+2=0【解题思路】确定各方程中a 、b 、c 的值,将它们代入△=b 2-4ac.由△的符号确定方程根的情况.【解】(1)原方程可化为3x 2+8x-3=0.∵△=b 2-4ac=82-4×3×(-3)=100>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原方程可化为x 2-4x+4=0.∵△=b 2-4ac=(-4)2-4×1×4=0,∴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3)∵△=b 2-4ac=(-1)2-4×1×2=-7<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方法归纳】根的判别式是用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再应用它来解题时要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再确定a 、b 、c 的值,最后计算出b 2-4ac 的值. 【举一反三】3.(★)一元二次方程0412=++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无实数根 D .无法确定4. (★★)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a <2B.a >2C.a <2且a ≠1D.a <-2 5.(★★)若方程2x kx 9=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k= .知识点3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 2+bx+c=0(a ≠0),当b-4ac ≥0时,方程ax 2+bx+c=0(a ≠0)的实数根可以写为方程ax 2+bx+c=0(a ≠0)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a ≠0)推导过程如下:移项,得:ax 2+bx=-c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 2+b a x=-c a 配方,得:x 2+b a x+(2b a )2=-c a+(2b a )2 即(x+2b a)2=2244b aca -∵b 2-4ac ≥0且4a 2>0直接开平方,得:x+2b a =±2a ,即x=2b a-∴x 1=2b a -,x 2=2b a-【友情提示】公式法是在配方法的基础上推理得到的方法,公式法使解方程的过程简单化,体现了优化思想.公式法可以称为“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万能公式”. 例3 用公式法解方程:2314x x -=.【解题思路】将方程整理成一般形式,确定出a 、b 、c 的值,将它们代入△=b 2-4ac 计算出数值,当b 2-4ac ≥0时,直接代入公式求解.【解】原方程可化为23410x x --=. 因为341a b c ==-=-,,.241612280b ac -=+=>,所以x ==12x x ==.【方法归纳】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最常用的方法,它的一般步骤是:(1)把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2)写出方程各项的系数,(3)计算出b 2-4ac 的值,看b 2-4ac 的值与0的关系,若b 2-4ac <0,则此方程没有实数根, 当b 2-4ac ≥0时, 代入求根公式计算出方程的根.【举一反三】6.(★) 方程2x 2+5x -3=0的解是 .7.(★★)解下列方程:(1)x 2+2x-35=0 (2)2x 2-4x-1=0 (3)2314x x -=.知识点4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重点)通过因式分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式,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解法叫做因式分解法.友情所示:分解因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较简洁的方法,关键是化方程右边为0,左边能分解因式.但使用起来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方程ax 2+bx +c =0(a ≠0) ,当c=0时用因式分解法比较简单.例4 解方程:(1)x 2-12x=-36 (2))32(4)32(2+=+x x【解题思路】 (1)移项后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2)先把方程右边的代数式移到左边,使右边为0,再把左边进行因式分解.【解】(1)移项,得x 2-12x+36=0,所以(x-6)2=0,即x 1=x 2=6. (2)移项,得0)32(4)32(2=+-+x x ,因式分解,得 0)432)(32(=-++x x . 于是0)432(0)32(=-+=+x x 或,所以21,2321=-x x 【方法归纳】因式分解法是最简单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它的一般步骤是:(1)移项,使方程的右边为0;(2)利用提取公因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对左边进行因式分解;(3)令每个因式分别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举一反三】8.(★) 方程x (x-2)+x-2=0的解是( ). A.2 B.-2,1 C.-1 D.2,-19.(★★)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因式分解法,开平方法,配方法和公式法.请从以下一元二次方程中任选一个..,并选择你认为适当的方法解这个方程. ①2310x x -+=;②2(1)3x -=;③230x x -=;④224x x -=.知识点5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选学) 探索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我们知道方程ax 2+bx+c=0(a ≠0,b 2-4ac ≥0)的两根是:x 1=,x 2=2b a-则x 1+x 2=2b a -+2b a-=-22bb a a =-,x 1·x 2=2b a -·2b a-22244b b ac ca a -+==. 规律:x 1+x 2=b a -,x 1·x 2=ca称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 有关根与系数的关系的两个重要推论:(1)以x 1、x 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的是x 2-(x 1+x 2)x+x 1·x 2=0.(2)如果方程x 2-px+q=0的两根是x 1、x 2,那么x 1+x 2=-p ,x 1·x 2=q. 友情所示:只有在方程有根即△= b 2-4ac ≥0的前提下,才有x 1+x 2=b a -,x 1·x 2=c a. 例5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c=0的两根分别为x 1=1,x 2=﹣2,则b 与c 的值分别为( ).A.b=﹣1,c=2B.b=1,c=﹣2C.b=1,c=2D.b=﹣1,c=﹣2【解题思路】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由方程的两根分别为x 1=1,x 2=﹣2,即可求得b 与c 的值.【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bx+c=0的两根分别为x 1=1,x 2=﹣2,∴x 1+x 2=b=1+(﹣2)=﹣1,x 1•x 2=c=1×(﹣2)=﹣2,∴b=﹣1,c=﹣2.故选D .【方法归纳】若x 1,x 2是方程x 2+px+q=0的两根时,则x 1+x 2=-p ,x 1·x 2=q ;本题也可以利用根的定义,把x 1,x 2分别代入方程,得到b 、c 的方程组进行求解. 【举一反三】 10.(★) 若x 1,x 2是一元二次方程2x 2-7x +4=0的两根,则x 1+x 2与x 1·x 2的值分别是( ). A .-72,-2 B . -72,2 C .72,2 D .72,-2 11.(★★) 已知1x 、2x 是方程263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2112x x x x +的值等于( ). A . 6 B .-6 C .10 D . -1012.(★★)(1)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我们学习了: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两根为12,x x ,则1212,b cx x x x a a+=-⋅=.根据这一性质,我们可以求出已知方程关于12,x x 的代数式的值.例如:已知12,x x 为方程2210x x --=的两根,则12x x += ,12x x ⋅= .那么()2221212122x x x x x x +=+-= .请你完成以上的填空.......... (2)阅读材料:已知2210,10m m n n --=+-=,且1mn ≠.求1mn n+的值. 解:由210n n +-=可知0n ≠.∴21110n n +-=.∴21110n n--= 又210,m m --=且1mn ≠,即1m n≠.∴1,m n是方程210x x --=的两根.∴11m n +=.∴1mn n+=1. (3)根据阅读材料所提供的的方法及(1)的方法完成下题的解答.已知222310,320m m n n --=+-=,且1mn ≠.求221m n +的值.【走出误区】易错点1 配方法时出错例1用配方法解方程x 2-2x-8=0【解题思路】配方法通常将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化为02=++acx a b x 后,再进行配方.要注意是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最后化成n m x =+2)(的形式,求出解即可.【答案】移项,得x 2-2x=8,x 2-2x+1=8+1 即(x-1)2=9,两边开平方,得x-1=±3 ∴x 1=4,x 2=-2.【误区分析】错解的原因在于只在方程的左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而方程的右边忘了加.易错点2 用公式法时出错例2用公式法解方程4722=+x x .【解题思路】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首先要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计算出“△”的值,最后代入公式即可.【答案】移项,得:04722=-+x x ,因为a=2,b=7,c=-4 所以b 2-4ac=49-4×2×(-4)=81,所以794x -±==. 即12142x x =-=,.【误区分析】错解的原因在于没有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造成系数中常数项c 的错误.易错点3 解方程时约分造成失根致错例3 解方程(2x-3)2=3(2x-3).【解题思路】本题方程的两边都含有(2x-3)这个相同的因式,两边不能直接除以(2x-3),要通过移项,借助因式分解来解决.【答案】移项,得:(2x-3)2-3(2x-3)=0,因式分解,得:(2x-3)(2x-3-3)=0,所以2x-3=0或2x-6=0,即12332x x ==,. 【误区分析】错误的原因是变形不属于同解变形,方程两边都除以)32(-x 时,没有考虑)32(-x 也可以为0,从而丢掉了23=x 这个根. 易错点4 忽视根的情况致错例4 当a 取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0)1(2)13(2=+++-a x a a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1x 、2x ,且有a x x x x -=+-12211?【解题思路】求关于方程两根的问题时,借助于根与系数的关系,并要考虑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零,且根的判别式大于或等于零.本题是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1x 、2x ,故△>0,同时注意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答案】因为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所以a ≠0,且)1(24)]13([2+⨯⨯-+-=∆a a a =2)1(-a ≥0,所以a ≠1,因为两实根为1x 、2x ,所以aa x x a a x x )1(2,132121+=⋅+=+,所以a aa a a -=+-+1)1(213,解得1±=a ,因为a ≠1,所以1-=a . 【误区分析】忽视题目中的两个不相等实根的条件,其实1-=a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对接中考】 【考点透视】中考对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以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以及根的判别式的应用为主,同时有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简单应用,试题难度中等,属于中等难度题,且试题的类型通常以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为主. 【中考典例】例1(2013白银)现定义运算“★”,对于任意实数a 、b ,都有a★b=a 2﹣3a+b ,如:3★5=32-3×3+5,若x★2=6,则实数x 的值是 .【解题思路】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所求式子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可得到x 的值.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将x ★2=6变形得:x 2﹣3x+2=6,即x 2-3x-4=0,因式分解得:(x-4)(x+1)=0,解得:x 1=4,x 2=-1,则实数x 的值是-1或4. 【答案】-1或4.【方法归纳】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利用此方法解方程时,首先将方程右边化为0,左边变为积的形式,然后根据两数相乘积为0,两因式中至少有一个为0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例2(2013贵州省六盘水)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 -1)x 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 <﹣2B.k <2C.k >2D.k <2且k≠1【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得:△=b 2-4ac=4-4(k-1)=8-4k >0,且k-1≠0,解得:k <2,且k≠1. 【答案】D【方法归纳】求一元二次方程方程中字母的取值范围内,要根据方程根的情况,借助根的判别式的值,列出关于所求字母的不等式,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得到相应的字母的取值范围.例3 (2013湖北省鄂州市)已知m ,n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3x+a=0的两个解,若(m-1)(n-1)=-6,则a 的值为( ). A.-10 B.4 C.-4 D.10【解题思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表示出m+n 与mn ,已知等式左边利用多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变形,将m+n 与mn 的值代入即可求出a 的值.根据题意得:m+n=3,mn=a ,∵(m-1)(n-1)=mn-(m+n )+1=-6,∴a-3+1=-6,解得:a=-4. 【答案】C.【方法归纳】此类题目需先求出两根之和,两根之积,然后代入所给式子求出字母的值.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例4(2013四川省乐山)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2-(2k+1)x+k 2+k=0. (1)求证: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若△ABC 的两边AB ,AC 的长是这个方程的两个实数根.第三边BC 的长为5,当△ABC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k 的值. 【解题思路】(1)先计算出△=1,然后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即可得到结论;(2)先利用公式法求出方程的解为x1=k ,x2=k+1,然后分类讨论:AB=k ,AC=k+1,当AB=BC 或AC=BC 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然后求出k 的值.(1)【证明】∵△=(2k+1)2﹣4(k 2+k )=1>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解】一元二次方程x 2﹣(2k+1)x+k 2+k=0的解为x=2112k +±,即x 1=k ,x 2=k+1, 当AB=k ,AC=k+1,且AB=BC 时,△ABC 是等腰三角形,则k=5;当AB=k ,AC=k+1,且AC=BC 时,△ABC 是等腰三角形,则k+1=5,解得k=4, 所以k 的值为5或4.【方法归纳】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b 2﹣4ac :当△>0,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方程没有实数根.也考查了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真题演练】1.(2013四川省成都★)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的根的情况是(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只有一个实数根D.没有实数根 2.(2013湖北天门、潜江★)已知α,β是一元二次方程x2﹣5x ﹣2=0的两个实数根,则α2+αβ+β2的值为( ). A.-1 B.9 C.23 D.27 3.(2013•四川绵阳★★)已知整数k <5,若△ABC 的边长均满足关于x 的方程280x -+=,则△ABC 的周长是 .【小试身手】1. (★) 一元二次方程x (x -2)=2-x 的根是( ).。
教材全解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二次函数检测题【本检测题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已知二次函数y=a(x+1)2b(a≠0)有最小值1,则a、b的大小关系为()A.a>bB.a<bC.a=bD.不能确定2.(2019·成都中考)将二次函数y=x2-2x+3化为y=(x-h)2+k的形式,结果为()A.y=(x+1)2+4B.y=(x+1)2+2C.y=(x-1)2+4D.y=(x-1)2+23.(河南中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抛物线y=x24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是()A.y=(x+2)2+2B.y=(x2)2 2C.y=(x2)2+2D.y=(x+2)2 24.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5.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则和的值分别是()A.2,4B.C.2,D.,06.对于函数,使得随的增大而增大的的取值范围是()A.x>-1B.x>0C.x<0D.x<-17.(2019·兰州中考)二次函数y=a+bx+c的图象如图所示,点C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OA=OC,则()A.ac+1=bB.ab+1=cC.bc+1=aD.以上都不是8.(2019·陕西中考)下列关于二次函数y=a-2ax+1(a>1)的图象与x轴交点的判断,正确的是()第7题图A.没有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且它位于y轴右侧C.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均位于y轴左侧D.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均位于y轴右侧9. (2019·浙江金华中考)图②是图①中拱形大桥的示意图,桥拱与桥面的交点为O,B,以点O为原点,水平直线OB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桥的拱形可近似看成抛物线y=-+16,桥拱与桥墩AC的交点C恰好在水面,有AC⊥x轴.若OA=10米,则桥面离水面的高度AC为( )①②第9题图A.16米B.米C.16米D.米10.(重庆中考)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abc>0B.a+b=0C.2b+c>0D.4a+c<2b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苏州中考)已知点A(x 1,y1)、B(x2,y2)在二次函数y=(x1)2+1的图象上,若x1>x2>1,则y1 y2(填“>”“=”或“<”).12.(2019·安徽中考)某厂今年一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为a元,以后每月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与上月相比增长率都是x,则该厂今年三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y(元)关于x的函数表达式为y= .13(2019·黑龙江绥化中考)把二次函数y=的图象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平移后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14.(2019·杭州中考)设抛物线y=ax2+bx+c(a≠0)过A(0,2),B(4,3),C三点,其中点C在直线x=2上,且点C到抛物线对称轴的距离等于1,则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15.(湖北襄阳中考)某一型号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y(单位:m)与滑行时间x(单位:s)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是y=60x 1.5x2,该型号飞机着陆后需滑行m才能停下来.16.设三点依次分别是抛物线与轴的交点以及与轴的两个交点,则△的面积是.17.(河南中考)已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于A,B两点.若点A的坐标为(-2,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则线段AB的长为.18.有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三位同学分别说出了它的一些特点:甲:对称轴为直线;乙:与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都是整数;丙:与轴交点的纵坐标也是整数.请你写出满足上述全部特点的一个二次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66分)19.(7分)把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同时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后,恰好与抛物线重合.请求出的值,并画出函数的示意图.20.(7分)炮弹的运行轨道若不计空气阻力是一条抛物线.现测得我军大炮A与射击目标B 的水平距离为600 m,炮弹运行的最大高度为1 200 m.(1)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若在A、B之间距离A点500 m处有一高350 m的障碍物,计算炮弹能否越过障碍物.21.(8分)某商店进行促销活动,如果将进价为8元/件的商品按每件10元出售,每天可销售100件,现采用提高售价,减少进货量的办法增加利润,已知这种商品的单价每涨1元,其销售量就要减少10件,问将售价定为多少元/件时,才能使每天所赚的利润最大?并求出最大利润.22.(8分)已知二次函数y=(t+1)x2+2(t+2)x+在x=0和x=2时的函数值相等.(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若一次函数y=kx+6(k≠0)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都经过点A(3,m),求m和k的值.23.(8分)(哈尔滨中考)小磊要制作一个三角形的钢架模型,在这个三角形中,长度为x(单位:cm)的边与这条边上的高之和为40 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S(单位:cm2)随x(单位:cm)的变化而变化.(1)请直接写出S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当x是多少时,这个三角形面积S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参考公式:当x=时,二次函数y=ax2+bx+c(a≠0)有最小(大)值24.(8分)如图所示,小河上有一拱桥,拱桥及河道的截面轮廓线由抛物线的一部分ACB和矩形的三边AE、ED、DB组成,已知河底ED是水平的,ED=16米,AE=8米,抛物线的顶点C到ED的距离是11米,以ED所在直线为x轴,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已知从某时刻开始的40小时内,水面与河底ED的距离h (单位:米)随时间t (单位:时)的变化满足函数关系h =9)2+8(0≤t ≤40),且当水面到顶点C 的距离不大于5米时,需禁止船只通行,请通过计算说明在这一时段内,需多少小时禁止船只通行?25.(10分)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角(两边足够长),用28 m 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花园ABCD (篱笆只围AB ,BC 两边),设AB =x m.(1)若花园的面积为192 m 2,求x 的值;(2)若在P 处有一棵树与墙CD ,AD 的距离分别是15 m 和6 m ,要将这棵树围在花园内(含边界,不考虑树的粗细),求花园面积S 的最大值.26.(10分)已知二次函数y =x 2-2mx +m 2+3(m 是常数).(1)求证:不论m 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 轴没有公共点.(2)把该函数的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多少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函数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第二章 二次函数检测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解析:∵ 二次函数y =a (x +1)2b (a ≠0)有最小值1,∴ a >0且x =1时,b =1.∴ a >0,b = 1.∴ a >b .2.D 解析:y =x 2-2x +3=x 2-2x +1-1+3=(x -1)2+2.3.B 解析:根据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将抛物线y =x 2-4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y =(x -2)2-4,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y =(x -2)2-4+2=(x -2)2-2.4.C 解析:当时,二次函数图象开口向下,一次函数图象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此时C ,D 符合.又由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在轴左侧, 所以,即,只有C 符合.同理可讨论当时的情况. 5.B 解析: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所以,解得. 6.D 解析:由于函数图象开口向下,所以在对称轴左侧随的增大而增大,由对称轴为直线,知的取值范围是x <-1.7. A 解析:因为OA =OC ,点C (0,c ),所以点A (-c ,0),即当x = -c 时,y =0,则20ac bc c -+=,所以a ,b ,c 满足的关系式是ac -b +1=0,即ac +1=b .8.D 解析:当y =0时,得到0122=+-ax ax (a >1),则22(2)444Δa a a a =--=-=4a (a -1),因为a >1,所以4a (a -1)>0,即Δ>0,所以方程0122=+-ax ax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即二次函数122+-=ax ax y 的图象与x 轴有两个交点,设与x 轴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21,x x ,由题意,得a x x 121=⋅>0,221=+x x >0,所以21,x x 同号,且均为正数,所以这两个交点在y 轴的右侧.所以选项D 正确.9. B 解析:∵ OA =10米,∴ 点C 的横坐标为10.把x =10代入y =-+16得,y =,故选B.10. D 解析:由图象知a >0,c <0,又对称轴x ==<0, ∴ b >0,∴ abc <0.又=,∴ a =b ,a +b ≠0.∵ a =b ,∴ y =ax 2+bx +c =bx 2+bx +c .由图象知,当x =1时,y =2b +c <0,故选项A,B,C 均错误.∵ 2b +c <0,∴ 4a 2b +c <0.∴ 4a +c <2b ,D 选项正确.二、填空题11.> 解析:∵ a =1>0,对称轴为直线x =1,∴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故由x 1>x 2>1可得y 1>y 2.12. a (1+x )2 解析:二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为a (1+x )元,因为每月新产品的研发资金的增长率都相等,所以三月份新产品的研发资金为a (1+x )(1+x )元,即a (1+x )2元.13.224y x x =+或22(1)2y x =+-(答出这两种形式中任意一种均得分) 解析:根据抛物线的平移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可得,平移后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22(1)224y x x x =+-=+.14.y =18x 2-14x +2或y =-18x 2+34x +2 解析:由题意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或x =3. (1)当对称轴为直线x =1时,b =-2a ,抛物线经过A (0,2),B (4,3),∴ 2,3168,c a a c =⎧⎨=-+⎩解得1,82.a c ⎧=⎪⎨⎪=⎩∴ y =18x 2-14x +2. (2)当对称轴为直线x =3时,b =-6a ,抛物线经过A (0,2), B (4,3),∴ 2,31624,c a a c =⎧⎨=-+⎩解得1,82.a c ⎧=-⎪⎨⎪=⎩∴ y =-18x 2+34x +2. ∴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 =18x 2-14x +2或y =-18x 2+34x +2. 15. 600 解析:y =60x 1.5x 2= 1.5(x 20)2+600,当x =20时,y 最大值=600,则该型号飞机着陆时需滑行600 m 才能停下来.16. 解析:令,令,得,所以, 所以△的面积是.17. 8 解析:因为点A 到对称轴的距离为4,且抛物线为轴对称图形,所以AB =2×4=8. 18.221818117777y x x y x x =-+=-+-或 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题意即可,如2218181 1.7777y x x y x x =-+=-+-或 三、解答题 19.解:将整理,得.因为抛物线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得,所以将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即得,故,所以.示意图如图所示.20.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A 为原点,则抛物线过点(0,0),(600,0),从而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又抛物线的最高点的纵坐标为1 200,则其顶点坐标为(300,1 200),所以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将(0,0)代入所设表达式,得, 所以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将代入表达式,得, 所以炮弹能越过障碍物.21.分析:日利润=销售量×每件利润,每件利润为元,销售量为[ 件,据此得表达式. 解:设售价定为元/件.由题意得,,∵ ,∴ 当时,有最大值360.答:将售价定为14元/件时,才能使每天所赚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360元.22.分析:(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 ==1,列方程求t 的值,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2)把x =3,y =m 代入二次函数表达式中求出m 的值,再代入y =kx +6中求出k 的值. 解:(1)由题意可知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1,则=1,∴t=.∴y=x2+x+.(2)∵二次函数图象必经过A点,∴m=×()2+(3)+= 6.又一次函数y=kx+6的图象经过A点,∴3k+6=6,∴k=4.23.分析:(1)由三角形面积公式S=得S与x之间的表达式为S=·x(40x)=x2+20x.(2)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解:(1)S=x2+20x.(2)方法1:∵a=<0,∴S有最大值.∴当x===20时,S有最大值为==200.∴当x为20 cm时,三角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200 cm2.方法2:∵a=<0,∴S有最大值.∴当x===20时,S有最大值为S=×202+20×20=200.∴当x为20 cm时,三角形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200 cm2..点拨:最值问题往往转化为求二次函数的最值.24.分析:(1)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ax2+b(a≠0),将(0,11)和(8,8)代入即可求出a,b;(2)令h=6,解方程(t19)2+8=6得t 1,t2,所以当h≥6时,禁止船只通行的时间为|t2-t1|.解:(1)依题意可得顶点C的坐标为(0,11),设抛物线表达式为y=ax2+11.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可得B(8,8),∴8=64a+11,解得a=,∴抛物线表达式为y=x2+11.(2)画出h=(t-19)2+8(0≤t≤4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水面到顶点C的距离不大于5米时,h≥6,当h=6时,解得t1=3,t2=35.由图象的变化趋势得,禁止船只通行的时间为|t2-t1|=32(小时).答:禁止船只通行的时间为32小时.点拨:(2)中求出符合题意的h的取值范围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5.分析:(1)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x(28-x)=192,解这个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2)列出S与x的二次函数表达式,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S的最大值.解:(1)由AB=x m,得BC=(28-x)m,根据题意,得x(28-x)=192,解得x1=12,x2=16.答:若花园的面积为192 m2,则x的值为12或16.(2)S=x(28-x)=-x2+28x=-(x-14)2+196,因为x≥6,28-x≥15,所以6≤x≤13.因为a=-1<0,所以当6≤x≤13时,S随x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当x=13时,S有最大值195 m2.点拨: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时,一般应该列出函数表达式,根据函数的性质求解.在求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应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6.分析:(1)求出根的判别式,根据根的判别式的符号,即可得出答案;(2)先化成顶点式,根据顶点坐标和平移的性质进行解答.(1)证法1:因为(-2m)2-4(m2+3)=-12<0,所以方程x2-2mx+m2+3=0没有实数根,所以不论m为何值,函数y=x2-2mx+m2+3的图象与x轴没有公共点.证法2:因为a=1>0,所以该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又因为y=x2-2mx+m2+3=(x-m)2+3≥3,所以该函数的图象在x轴的上方.所以不论m为何值,该函数的图象与x轴没有公共点.(2)解:y=x2-2mx+m2+3=(x-m)2+3,把函数y=(x-m)2+3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函数y=(x-m)2的图象,它的顶点坐标是(m,0),因此,这个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把函数y=x2-2mx+m2+3的图象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函数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点拨: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与x轴的交点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之间的关系.Δ=b2-4ac决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当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当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当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9,能否也用直接开平方的方法求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点评:回答是肯定的,把 2t+1 变为上面的 x,那么 2t+1=±3
即 2t+1=3,2t+1=-3
方程的两根为 t1=1,t2=--2
例 1:解方程:(1)(2x-1) 2=5
(2)x 2+6x+9=2
(3)x 2-2x+4=-1
分析:很清楚,x2+4x+4 是一个完全平方公式,那么原方程就转化为(x+2)2=1.
接化成上面两种形式的解题步骤.
2.
问题 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可得:(1)16 4;(2)4 2;(3)( p )2 p .
2
2
问题 2:目前我们都学过哪些方程?二元怎样转化成一元?一元二次方程于一元一次方程有什么不同?二
次如何转化成一次?怎样降次?以前学过哪些降次的方法?
二、探索新知
上面我们已经讲了 x2=9,根据平方根的意义,直接开平方得 x=±3,如果 x 换元为 2t+1,即(2t+1)
六、布置作业
1.教材 复习巩固 1、2.
第 4 课时 22.2.1 配方法(1)
教学内容
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通过复习可直接化成 x2=p(p≥0)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入不能直
2.难点与关键:通过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 x2=n,知识迁移到根据平方根的意义解形如(x+m)
2=n(n≥0)的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28.2解直角三角形(教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解读(人教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测量高度或距离的情况?”(如测量房顶的高度)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解直角三角形的奥秘。
-例如: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求该角的正切值。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
-学生在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时,往往难以确定直角三角形的相关边长和角度,需要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关键。
-例如:在房屋建设中,如何根据屋顶的斜率和底边长度计算屋顶的高度。
-正确使用计算器求解三角函数值。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锐角三角函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但在讲解难点内容时,感觉学生们对三角函数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这可能是因为我在讲解时,没有充分运用图示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这些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注意运用更多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的计算。
2.学会使用计算器求解直角三角形,并能解决一些与直角三角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使用计算器进行正弦、余弦、正切函数值的查询;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1. 函数与方程函数的概念、表示法及其性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及应用2. 图形的相似与证明相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位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变换及其应用3. 解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4. 统计与概率频数与频率可能性的大小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计算及应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函数、方程、相似图形等基本概念,掌握其性质与应用。
2. 学会使用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与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函数的性质、相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2.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统计与概率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直尺、圆规。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函数、方程等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讲解函数的概念、表示法及其性质。
(2)通过例题,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及其应用。
(3)介绍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分析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讲解相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5)介绍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引导学生学会解直角三角形。
3. 随堂练习:(1)针对函数、方程、相似图形等知识点,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
(2)分组讨论,互帮互学,共同解决问题。
4. 知识巩固:(1)通过典型例题,巩固函数、方程等知识。
(2)讲解统计与概率的计算方法,分析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函数、方程的概念与性质。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3. 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4. 相似图形的判定与性质。
5.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
6. 统计与概率的计算。
最新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优秀名师资料
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解读一、教材分析九年级数学(上)教材安排了五块内容:二次根式、一元二次方程、旋转、圆、概率初步,还安排了两个“课题学习”。
1(在认识了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和运算的基础上,本章将进一步学习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通过对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的学习,学生将对实数的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通过对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运算的学习,学生将对实数的简单四则运算有进一步的了解,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与整式之间的关系,明确整式的运算性质、公式和法则与二次根式相关内容的一致性,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讨论等探究活动归纳出结论的过程,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归纳概括能力。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模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算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学习既是以前所学代数知识的综合运用,又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章内容在方程知识方面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初中数学中一些主要的运算技能、方法及数学思想在本章中都有所体现,所以本章教材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
3(旋转:是在学生认识了平移、轴对称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移和旋转,以及相关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旋转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
教材注重挖掘和利用身边丰富有趣的实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转两种运动的不同特征及其普遍存在性,并通过“移一移、说一说”“填一填”“画一画”3个数学活动,来感受平移的几何特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圆:经历探索圆及其相关结论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认识圆的轴对称性,中心对称性及旋转对称性。
探索并理解垂径定理,探索认识圆的心角、弧、弦之间相等的关系定理,探索并证明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定理。
探索并了解点和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线与过切线的直径之间的关系,能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九年级数学教材全解
九年级数学教材全解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我主要从课标基本要求;编写意图、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处理等方面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新课标中对数学课程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册教材正是依据这种教育理念编写的。
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学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观点。
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
这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编写特意图、体例安排我认为本套教材主要体现了编者以下几个方面的的意图:1、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2、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3、以“容易些,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指导思想。
4、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重视隐形课程的作用。
关于教材的体例安排,教材是通过章、节、习题将知识有机的编排在一起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每一章的开始,设有一幅表现该章主要内容章头图(包括内容提要与情境导航),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2)各章的章末都安排了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本章的学习内容,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加以总结与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数学教材全解我研说的教材是青岛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我主要从课标基本要求;编写意图、编写体例;教材的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教材内容分析;教材处理等方面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新课标中对数学课程提出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册教材正是依据这种教育理念编写的。
新课标对本学段的学习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数学思考: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并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观点。
3、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4、情感与态度: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增强自信心。
这四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编写特意图、体例安排我认为本套教材主要体现了编者以下几个方面的的意图:1、全面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内容的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为根本出发点;2、以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3、以“容易些,有趣些、鲜活些”作为指导思想。
4、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重视隐形课程的作用。
关于教材的体例安排,教材是通过章、节、习题将知识有机的编排在一起的,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每一章的开始,设有一幅表现该章主要内容章头图(包括内容提要与情境导航),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2)各章的章末都安排了回顾与总结,帮助学生系统梳理本章的学习内容,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加以总结与升华。
(3)检测站在每一章的最后,便于学生对本章所学内容进行自我检查与评价。
(4)教材的正文中,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适当设置了一些相应的栏目。
如,“观察与思考”、“交流与发现”、“实验与探究”,通过真实的情境、鲜活的实例或数学自身的素材,用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观察、实验、思考、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的探究与发现过程,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部分课节之后设置了挑战自我,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了一两个深刻的、需要进一步思索的问题。
(5)这套书中设计了“小亮”、“小莹”、“小博士”三个形象,其中小亮和小莹提出问题、发表感想,小博士对部分疑难问题给予点拨、提示与总结,更好的实现了人书对话,促进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
(6)结合教材各块内容,安排一些有关的背景资料和阅读材料,有加油站、小资料、广角镜、智趣园和史海漫游等栏目,内容涉及数学应用素材、数学趣闻、名题、趣题、数学史料、数学家介绍等等。
这些栏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阅读能力与查阅资料的习惯、增强文化素养。
(7)本书的练习系统分为练习、习题与综合练习三个梯度。
“习题”和“综合练习”均分为A、B两组,A组为基础题,供全体学生使用,B组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用,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
三、教材的内在结构与逻辑关系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四章和一个课题学习,涉及三个领域。
其中“一元二次方程”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特殊四边形”、“图形与变换”和“对圆的进一步认识”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综合与实践”的内容在本册中以“图形变换与图案设计”这样一个课题学习的形式编排在四章内容之后。
本“课题学习”是本册教材第一章“特殊四边形”、第二章“图形与变换”、第三章“一元二次方程”中有关黄金分割的内容、第四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八(上)第一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等知识的综合应用,活动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密切相关,探索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挑战性与综合性。
总之,教材体系结构的设计力求反映各个领域内容之间的联系与综合,使它们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的内在逻辑关系我认为注重了以下五个方面:(1)各领域知识的编排注意知识的纵向逻辑结构,注重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关联,如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和函数等知识的实质性关联;特殊四边形、圆和图形与变换之间的密切联系。
(2)加强了各领域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
加强不同领域数学知识的联系与综合。
如“图形与坐标”将图形放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通过量化的方式研究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形与数的统一,是用代数法研究图形的基础。
(3)具有一定的弹性,既注重基础,又提供发展空间。
如:在部分课节之后设置了“挑战自我”,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提出了一两个深刻的、需要进一步思索的问题,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习题设置了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探索性问题等不同的层次,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又获得了不同的体验;(4)螺旋上升的呈现重要的概念和思想。
例如,对方程和函数是按照一次和二次数量关系,使方程和函数交替出现,螺旋上升。
一方面不断地深化对方程和函数的理解,另一方面强化它们之间的联系,从函数角度提高对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
(5)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与数学现实,体现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改进,有利于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内容的安排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体现了“问题情境—建立方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建模过程,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模型作用。
四、教材内容分析第3章《一元二次方程》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从本套教材的知识体系来看,本章的内容是继已经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可以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之后,对方程研究的继续深入和必然发展,也是九年级下册学习二次函数以及高中学习指数对数运算、圆和圆锥曲线的方程等知识的基础,本章内容在中学数学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本章内容的编写体现了数学的整体性和模型思想,是第三学段中对方程这一核心内容研究最为深刻的一部分。
为了体现数学的模型思想,教材突出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
教材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和数学现实出发,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这是一个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然后又研究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是模型求解的过程,最后通过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以及强调检验的步骤,使学生经历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
第1章《特殊四边形》是“图形与几何’领域的重要内容。
本章是在已经学过平行四边形的简单知识、平行线、三角形、多边形初步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由于本章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因而本章也是平行线和三角形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对于进一步学习图形与变换、正多边形和圆等知识也具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在八年级下册《几何证明初步》一章中,已经学习了命题与证明、证明的必要性、反证法、综合法证明的基本格式等知识,初步培养了演绎推理能力。
在本章中将学习用综合法证明几何命题,这不仅有助于探究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中心对称图形和图形的中心对称的概念、性质,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三角形与梯形的中位线定理。
第2章《图形与变换》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过图形与变换的初步知识,但这些知识多是感性的、直观的、粗浅的。
本章在八年级上册“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七年级下册“直角坐标系”和八年级下册“图形的全等与相似”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面图形的变换,探索平移、旋转和位似的基本性质,探索经过平移、旋转和位似变化后多边形顶点坐标的改变,这些内容不仅是对已经学过的线段、角、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研究的深化,而且是进一步研究函数图像、圆和解析几何等知识的基础。
因此本章在中学数学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图形与几何”中的“图形的变换”和“图形与坐标”两方面的内容。
本章中的坐标与图形变换是数形结合思想的直接体现,是几何图形与代数问题结合的纽带与桥梁。
第4章《对圆的进一步认识》本章内容是在研究了直线形、图形与变换和七年级下册“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开展的。
从研究内容看,本章是对圆的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的全面、深入的研究,是第一、二学段对圆的简单认识和七年级下册对圆的研究的深化和进一步提高;从练习系统看,本章的例题、练习与习题在解题思路和方法上更具典型性、综合型与较大的思维含量;从研究方法来看,本章采用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形式,运用了多种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从培养能力来看,本章着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合情推理能力与演绎推理能力、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具有能力培养的全面性。
因此,学习本章对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学会数学思考,以及继续学习空间图形、视图和二次曲线等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圆的对称性、确定圆的条件、圆周角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外接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弧长及扇形面积的计算等,其中弧长公式和扇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九年级下册安排的圆锥的侧面积与全面积正是对这两个公式的深化与拓展,重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高中学习立体几何做好铺垫,尽管在去年的中考中对本部分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我认为这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的好时机,教学中不应降低要求,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必要时可提到这里来学习。
近年来,我市的中考题中,考查圆及其相关内容的题目所占的比例较大,题型涉及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
选择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圆的有关概念、性质等知识点;综合题常与三角形、四边形、方程、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知识综合在一起,有些综合题会渗透对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考察。
如:近三年潍坊市中考压轴题就是这种类型,从中透出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知识衔接综合考查的命题特点。
五、教材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依据较材,又不能拘泥于教材,我认为要处理好教材,关键是处理好两个关系1、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做到以下四点:(1)围绕重点知识、主干知识学习,对于相关内容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整合处理,比如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纵向可以与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等知识进行整合,既利于学生对比学习,又能使学生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横向可以与后续学习的二次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内容联系,使从函数角度提高对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的认识,还能为高中学习做好必要的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