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第七章教学练习题
教育学自测资料之第七章 课程(含答案)
第七章课程一、填空:1、课程的基本范畴包括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等各个方面内容.2、研究课程目标可以从垂直和水平两个维度入手.3、从课程目标的水平分类上看,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三个部分.4、课程的内容包括课程的设计、课程的目的、课程的评价以及课程的实施_等.5、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类型主要包括学科课、活动课、综合课.6、课程的基本结构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7、活动课程的结构上至少应包括主题、任务、评价标准三部分.8、课程设计的理论,经常会全面地涉及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各个范畴.9、根据可承担的任务和产生的结果,可以将课程设计大致分为宏观课程设计、中观课程设计、微观课程设计三个层次.10、一般认为,课程设计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五种11、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12、历史上三种不同的课程观分别是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其中课程是经验更加符合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13、课程论从内容上可以分为课程基本理念和课程设计和编制两个方面,其理论基础主要包括_哲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14、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全部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课程设计是关于内容的组织安排,课程目的是决定内容的依据,课程评价是判断内容产生的结果,课程实施是内容的逐步实现.15、课程的基本结构包括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教科书三个部分.16、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五种,即主观法、经验法、客观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17、杜威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以极大的魄力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付诸于实践的教育家.二、名词解释:课程:就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的地组织安排的.课程设计:就是对于课程的各个方面作出规划和安排课程论:就是研究课程的专门理论.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大纲:也称课程标准,是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文件.三、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以具体课程领域的目标为中介作用于课程的.(√)2、在不同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传统中,课程基本结构经常表现出相同的存在方式(×)3、完整的课程论应当能够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4、课程目标必须与教育目标一致(√)5、在实践中,教学与课程是两回事(×)6、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不同课程的具体结构赖以建立的依据(√)7、目前小学开设的活动课是与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方式相适应的课程(√)8宏观的课程设计应当解决课程的基本理念问题(√)9、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地方和学校将会在课程设计中担任主要角色(×)10、课程总是以特定的教学为基础(×)11、教学是指教什么的问题(×)12、小学课程中,语文、数学是主科,其余是副科,学习过程中应该区别对待(×)13、课程论中关于课程的设计,是人们对课程的最根本的认识(×)14实质教育学派强调课程以传授科学知识为主(√)15、一定的能力是知识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四、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的番号填在括号里)1、从目前而言,(B)的观点更符合我国小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需要.A、课程的知识B、课程的经验C、课程是活动2、我国课程的现代化是从引进西方课程开始的,(C)以知识为主导的思想理论对我国的课程实践影响最大.A、形式教育派B、科学主义学派C、实质教育派3、从培养兴趣出发论证分科课程的合理性的代表人是(A).A、赫尔巴特B、斯宾塞C、泰勒4、将学生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极其体验纳入课程内容之中,并且作为课程的必要条件是(B)观点.A、知识本位B、经验本位和经验法C、结构本位5、(B)是人们进行课程设计最常用的模式.A、实验法B、主观法和经验法C、活动分析法6、在众多的课程模式中,(C)是最为著名的模式.A、发现模式B、杜威模式C、泰勒模式D、接受模式7、我国的教学大纲最根本的任务是(D)A、教学时间、顺序的安排B、规划课程的不同内容、教学方法C、明确教学的目标、方向D、说明课程所包括的知识体系8、决定课程不同结构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最基础的是(C).A、课程的内容B、教师教的方法C、学生学的学习方式D、教学目标9、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A)课程为主.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以上都不是10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A)正式成立A、1986B、1987C、1989D、199011、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C).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科书12、关于课程内容的不同主张,最集中地决定于对(C)的认识.A、课程目标B、课程计划C、课程本质D、课程结构13、适用于一定阶段具体课程的目标属于(B)目标.A、第一层次B、第二层次C、第三层次14、影响相当深远,最为传统的课程观是(A)A、课程是知识B、课程是经验C、课程是活动五、多项选择题(把序号填在括号里)1、人文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有(ABD)A、崇尚个性B、提倡广泛的课程C、重视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课程中的地位D、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2、完整的课程目标应当包括(ABC).A、认知领域B、情感领域C、动作技能领域D、意志领域3、我国小学阶段课程的主要类型包括(BCD)A、经验课程B、学科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4、课程的结构包括(BCD).A、课程内容B、课程计划C、课程标准D、教科书5、下列哪些国家的课程结构是以统一要求为特点的存在方式(CD).A、美国B、英国C、日本D、法国六、简答题1、历史上有哪几种重要的课程观?历史上有三种重要的课程观;①课程是知识;②课程是经验;③课程是活动.2、课程计划的重要作用是什么?①课程计划对学校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作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和学年编制等.②它在课程结构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纵向结构中最宏观的安排,又是展现课程的横向结构.3、试述决定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决定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关系:①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②知识与能力的关系;③分科与综合的关系;④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关系.4、从人文与科学这一基本关系上谈谈我国课程改革应注意的问题.①课程改革应有自己的特点,既要提倡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又要提倡重学生和重视个性发展的人文精神.②当前课程改革应进行两个方面的“基本建设”,在课程中同时加强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两个方面的任务,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对于教育和课程提出的要求,是课程必须完成的使命.5、课程实施应注意哪几个问题?①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②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打好基础;③保证不同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6、科学主义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七、问答题1、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什么弊端?如何改革?2、联系教育实际,谈谈怎样理解知识与能力的关系.①知识和能力之间始终存在内在联系,不能截然分开.没有任何知识能够完全凭借“灌输”而为学生所掌握,知识都是个体通过一定能力的活动所得到的结果.因此,一定的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反之,也不存在完全不依赖与任何知识的能力,无知就无从谈起能力的发展.因此,一定的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②知识与能力又各自具有独立性,二者在存在方式上分属于不同范畴.在发展上,彼此的独立性就更加明显,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形成除了与知识相关外,还有自己的规律和特征.③教学中应处理好这一关系,使课程能将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为达到此任务,必须建立不同的学习方式,课程应给予学生各种积极开放的机会,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八、实例分析()一些地方和部门在经济利益驱动下,对教材的发行和选用搞地方保护主义,用行政干预甚至不正当的手段强行推销,不进行严格的编、审分开,自编自审现象严重.①请联系实际谈谈这些做法的危害性?②解决这些问题你觉得应采取哪些方法?⑴危害性:①只顾经济利益,必定会严重降低教材的质量.②把教材等同于一般商品,有利就干,无利就不干,编写、审查、出版、发行抱成一团,会偏离国家中小学教材编定的初衷,离开了统一性的基础.③国家教育经费极为紧缺,中小学教材建设、改革和发展急需财力支持,真正进行教材编写的机构在这种地方保护主义下就会没有收益.⑵措施:①加强统一性的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多样化.②对教材编写者进行必要的资格审查与认定.③对中小学教材实行专卖,在中央与地方之间和教育部门与教材研究、编写、审查部门与出版、印刷、发行部门之间进行合理的利益分割.④加强教材改革的机制、队伍建设,沿法制化轨道前进.。
最新中职幼儿教育学习题集:第七章幼儿园游戏(社会公共事务类幼儿师范)
幼儿园游戏一、填空题1、幼儿游戏的特点主要有、、2、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方式一般有和。
3、规定幼儿园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的是4、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5、对幼儿园幼儿游戏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6、幼儿象征性游戏活动中有两个重要的象征行为是、7、在游戏中幼儿感受的主要是,这就是幼儿为什么最喜欢游戏的原因。
8、游戏水平反映的正是水平。
9、幼儿的、、主要就是通过游戏技能反映出来的。
10、幼儿在游戏中经常由于和而致使游戏中断。
11、幼儿园游戏可两大类,一类是,它包括、、和;另一类游戏是依据一定的教育任务而设计编定的,它包括、、一般将其用于教学中,称。
12、儿童的_____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它表现在三个方面,即_______ 、、。
13、有规则的游戏一般都由______、、、四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幼儿游戏2、幼儿园游戏3、创造性游戏4、角色游戏5、结构游戏6、表演游戏7、有规则游戏8、间接介入三、选择题下列各题列出了几个答案,请选出其中正确的并将其序号填入题中的括号内:1、幼儿园要以( )为基本活动。
A、上课B、游戏C、日常生活活动2、幼儿园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户外活动和游戏时间,( )幼儿园不得少于2小时。
A、整日制B、寄宿制C、半日制3、3岁以后幼儿的游戏活动逐渐以( )为主。
A、象征性游戏B、感觉运动游戏C、有规则游戏4、游戏的( )是有规则游戏的核心A、玩法B、规则C、结果5、进行表演游戏必备的条件是()A、适合幼儿表演的文艺作品B、服装道具C、幼儿具有的生活经验6、创造性游戏不包括下面哪一种游戏形式?()A、角色游戏B、有规则游戏C、结构游戏D、表演游戏7、明确规定了游戏任务、玩法、规则、结果这四个基本因素的游戏,是下列哪一类游戏?()A.角色游戏B.结构游戏C.创造性游戏D.有规则游戏8、教师以游戏参加者的身份用自己的行动以及游戏的语言或游戏的材料,暗示幼儿的游戏行为,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
教育学第七章测试题1标准试卷 沈兰
第七章 幼儿园教学活动 测试题一、选择题1、由于幼儿没有学习系统学科知识的任务,所以学习内容没有任何( )223 A.系统性 B.强制性 C.科学性 D.知识性2、、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223 A.教学活动主要是幼儿坐着听喝看 B.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 C.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过程 D.使用的教具多多益善3、幼儿园教学活动是通过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的( )来学习的过程223 A.练习 B.感知和体验 C.认知 D.操作4、下列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223 A.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对幼儿没有任何强制性 B.幼儿是以学习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C.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创造和体验的过程D.幼儿园教学活动具有游戏不能取代的作用,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5、幼儿园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环境,人际关系,获得基本经验,这主要体现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哪种特点( )224 A.生活性 B.游戏性 C.情境性 D.活动性6、 幼儿园以( )为基本活动。
224A.日常生活活动B.教学活动C. 游戏D. 劳动7、【2015高考】教师利用每天吃点心的环节引导幼儿感知“1和 许多”、“大和小”,认识各种食物和水果。
这主要体现了教学活动的( )225 A.生活性 B.参与性 C.游戏性 D.活动性8、一般来讲,孩子并不知道什么是“摩擦力”,却在比赛中注意到“在不同材质路面上玩具车的车速有变化”,说明幼儿园教学活动具有( )的特点225A.生活化和启蒙性B.活动性和参与性C.思想性和教育性D.游戏化和情境性9、教师通过和幼儿一起去市场欣赏并购买苹果、梨、香蕉、葡萄,和他们一起清洗并品尝这些水果的味道,和他们一起尝试用各种方式挤榨出果汁等方式让幼儿认识水果。
这反映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哪一特点( )226A.生活性与启蒙性B.活动性与参与性C.游戏性与情境性D.科学性和发展性10、幼儿园教师在引导中班孩子学唱歌曲《小树叶》时,通常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和体验歌曲情感。
《教育学基础》第七、八章
《教育学基础》第七章课堂教学一、填空题:1.清末著名改良主义教育家提出趣味教学思想,主张“乐知”,推行自主、自动、自治、自立的教学方法。
2.著名教育家认为:“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
”3. 教学理论是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既是一门理论科学,也是一门应用科学。
4. 学习理论是的分支学科,同时也是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和基础学科。
5. 是最早论述教学理论的专著,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教学思想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6.在西方教育文献中,最早使用“教学论”一词的是德国教育家和捷克教育家。
7. 是科学化教学理论的标志,是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过程最初尝试的典范。
8.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提出的著名五段教学法,即、、、、。
9.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10.哲学取向教学理论的教学目的观是。
11. 在他的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中,主张对儿童进行早期训练,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因材施教,反对体罚等。
二、选择题:1.下列哪些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A教育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策略、教学媒体D教学评价2.教学设计常用的模式有()A系统分析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效果果模式3.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儿童成长过程的年龄分期,主张体育、德育、智育的和谐教育思想的人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卢梭 D 亚里士多德4.关于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之间的关系,北美的观点是()A大教学小课程B大课程小教学 C 胎连式关系D二者等同5.行为主义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布鲁纳C斯金纳 D 罗杰斯6.认知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 奥苏贝尔B布鲁纳C斯金纳 D 罗杰斯7.情感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布鲁纳C斯金纳 D 罗杰斯8.下列属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教学模式有()A抛锚式教学B支架式教学C探源式教学 D 随机进入式教学9.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A教学目标设计B教学内容和时间设计C教学措施设计 D 教学评价设计10. 教学设计的常用模式有()A系统分析模式B目标模式C过程模式D评价模式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后说明理由。
教育学第七章配套练习题
教育学第七章配套练习题第七章配套练习题一、单选题1.教育活动的核心是()A.教师B.课程C.学生D.教材2.教学改革的核心是()A.课程B.教师C.学生D.教材3.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的是()一书出版A.《普通教育学》B.《教育学》C.《大教学论》D.《课程》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的时间是()A.1999年B.2001年C.2002年D.2003年5.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集中体现为()A.加强学科的综合性B.设置综合课程C.综合实践活动D.综合课堂教学6.课程编制的统合、系统、反复三原理是()提出的A.克尔B.史密斯C.伊藤信隆D.布鲁纳7.课程编制的互补性原则、准备性要求原则、教育转换原则、规依据原则、价值统一原则是()提出的A.克尔B.史密斯C.伊藤信隆D.布鲁纳8.课程编制的系统知识准则、生活效用准则、历久尚存准则、兴趣需要准则、社会发展准则是()提出的A.克尔B.史密斯C.伊藤信隆D.布鲁纳9.学校组织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A.法律法规B.课程计划C.教育政策D.课程标准10.在课程计划的内容中,居于首位的是()A.培养目标B.课程设置C.考试考查D.实施要求和课程管理二、多选题1.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来区分课程可以分为()A.国家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经验课程E.校本课程2.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来区分,可将课程分为()A.分科课程B.国家课程C.校本课程D.地方课程E.综合课程3.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必修课程E.选修课程4.从课程管理的要求来区分,可将课程划分为()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必修课程D.选修课程E.综合课程5.根据课程的基本价值倾向的不同,可以将课程划分为()A.知识本位课程B.必修课程C.儿童本位课程D.选修课程E.社会本位课程6.基础教育学校调整课程结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A.均衡性B.提高性C.选择性D.建设性E.综合性7.课程编制的情境模式由()几个部分组成A.分析情境B.检查、评价、反馈和改进C.确立和表述目标D.阐明和实施E.制定方案8.下列属于课程编制的模式的有()A.目标模式B.探究模式C.过程模式D.情境模式E.批判模式9.克尔的课程编制三原理包括()A.统合B.系统C.反复D.探究E.批判10.史密斯的课程编制原则包括()A.系统知识准则B.历久尚存准则C.生活效用准则D.兴趣需要准则E.社会发展准则11.伊藤信隆的课程编制原则包括()A.互补性原则B.准备性要求原则C.教育转换原则D.法规依据原则E.价值统一原则12.196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联合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条课程编制的主要原则有()A.囊括性原则B.连贯性原则C.价值统一原则D.可行性原则E.互补性原则13.课程编制总体上包括()几个层次A.法律法规B.教育政策C.编写教材D.课程计划E.课程标准三、改错题1.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教师。
教育学原理,练习题第七章
第七章教育目的一、单项选择题1.古希腊时期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A.“明人伦”的官吏B.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C.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D.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解析】C2.“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是什么时期的教育目的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清朝末年新学制改革之后D.“中华民国”政府【解析】C 中国近代实行新学制之后,清政府学部于1906年规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3.古希腊时期,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A.“明人伦”的官吏B.虔信上帝的宗教人士C.无条件效忠于国家的武士D.身心和谐发展的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解析】D4.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A.卢梭、洛克、福禄倍尔等B.卢梭、洛克、赫尔巴特等C.孔德、涂尔干、赫尔巴特等D.孔德、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等【解析】A 个人本位论盛行于18世纪~19世纪上半叶,以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等人为代表。
其基本观点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依据个人需要来确定。
5.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片面发展最严重的时期是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D.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达时期【解析】C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全面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指出了个人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分工。
分工始于城乡分离,由分工造成的人的片面发展在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场手工业里达到了最严重的程度。
6.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限制个人全面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工场手工业的发展B.现代化大工业生产C.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D.资本主义大工业的绝对矛盾【解析】D7.“个人全面发展”这概念最早出现在A.《德意志意识形态》B.《共产主义原理》C.《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D.《资本论》【解析】A 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运用了“个人全面发展”这一概念,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8.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的提出是在A.1945年B.1949年C.1957年D.1958年【解析】B9.中国当代历史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教育目的是A.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方针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教育方针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教育方针D.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的教育方针【解析】C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是:“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教育学第7章幼儿园教育活动练习题
• 15、教师在组织幼儿练习平衡木的活动中,根据活动内容 的特点,运用激励和表扬的方法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质和意志 力,即在教学活动中坚持() •√ A.思想性原则 B.积极性原则 C.发展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 16、“幼儿使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是最后起决定作用的 因素”,这说明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应坚持() • A.科学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 C.积极性原则 D.直观性原则 • 17、一切教学活动必须以()为追求的目的 • √ A.促进幼儿发展 B.使幼儿获得知识 C.培养幼儿能力 D.培 养幼儿的创造性 • 18、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表述正确的是() • A.教学活动主要是幼儿坐着听喝看 B.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 •√ C.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过程 D.使用的教具多多益善 • 19、幼儿园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环境,人际关 系,获得基本经验,这主要体现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哪种特 点() • A.生活性 B.游戏性 C.情境性 D.活动性
10、为了更好的照顾幼儿的个别差异,调动 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幼儿的()应成为幼儿 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形式 A.集体活动 √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班级 活动 11、下列关于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幼儿园的学习内容对幼儿没有任何强制性 B.幼儿是以学习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主的 √ C.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创造和体验的过程 D.幼儿园教学活动具有游戏不能取代的作用, 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
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练习题
• 一、选择 • 1、由于幼儿没有学习系统学科知识的任务,所以学习内容 没有任何( ) • A.系统性 √ B.强制性 C.科学性 D.知识性 • 2、幼儿园教学活动是通过幼儿在具体的活动中的( )来学 习的过程 • A.练习 √ B.感知和体验 C.认知 D.操作 • 3、利用每天吃点心的环节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大和 小”认识各种食物和水果,以及感受分享的快乐情感,体现 的是幼儿园教学活动( )的特点 • √ A.生活性和启蒙性 B.活动性和参与性 C.游戏性和情境 性 D.科学性和发展性 • 4、在教学活动中幼儿使学习的( ) • A.客体 √ B.主体 C.中心 D.重点
《教育学》第七章练习
《教育学》第七章练习第一篇:《教育学》第七章练习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称为(B)。
A.教育B.教学C.教授D.学习2.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D)。
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B.教学就是上课 C.教学就是智育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A.教学 B.管理 C.课外活动 D.后勤工作4.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论述教学的专著是(C)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论语》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D)。
A.孔子B.杜威C.昆体良 D.思盂学派 6.“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C)。
A.很快要达到的水平B.明天要达到的水平C.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D.理想永远达不到的水平7.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8.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A)。
A.教学B.课外活动 C.社会实践 D.校外活动9.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B)。
A.基础地位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 D.重要地位 10.(A)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A.教学 B.教育 C.自学 D.智育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B.教学与教育这两个概念的关系,是一种部分与整体的关系C.作为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智育,主要是通过教学进行的,但不能把这两者等同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因此教学包括学生在教学之外独立进行的自学12.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B)。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13.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D)。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C.巩固知识 D.理解教材14.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D)。
小学教育学第七章练习与答案
小学教育学第七章练习与答案第七章教学(下)一、单项选择题1.《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 。
A.启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C2.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D3.《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
A.启发性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C.直观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A4.《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A5.把实物、教具陈示给学生观察,或通过示范性地实验来说明和印证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的一种方法称( )。
A.讲授法 B.实验法 C.参观法 D.演示法D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 D.巩固性原则B7.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B8.课的类型是由( )课的种类。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课的任务决定的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B9.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
A.杜威 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 D.克伯屈D10.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 D.道尔顿制B11.柏克赫斯特创立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授课 B.设计教学法C.道尔顿制 D.分组教学C1 2.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A13.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到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该测验的( )较高。
(完整版)幼儿教育学第七章测试题
幼儿教育学第七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教师利用每天吃点心的环节引导幼儿感知“1和许多”、“大和小”,认识各种食物和水果。
这反映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哪一特点()A.生活性与启蒙性B.活动性与参与性C.游戏性与情境性D多样性与灵活性2、教师通过和幼儿一起去市场欣赏并购买苹果、梨、香蕉、葡萄,和他们一起清洗并品尝这些水果的味道,和他们一起尝试用各种方式挤榨出果汁等方式让幼儿认识水果。
这反映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哪一特点()A.生活性与启蒙性B.活动性与参与性C.游戏性与情境性D多样性与灵活性3、幼儿自主学习态度表现()A. 质疑B 提问 C. 操作辩解 D.兴趣专注4、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是学习的主体。
A.教师B.幼儿C.教学活动的内容D.教学活动的方法5下列直观手段,属于模具直观的是()。
A.实验B.图书C.标本D.唱片6、下列直观手段,属于电化教具直观的是()。
A.模型B.沙盘C.玩具D.多媒体课件7、()是实现幼儿园教学最优化的手段。
A.实物B.图片C.电化教具D.自制教具8、下列教学方法,()比较多地运用在科学活动中。
A.游戏法B.实验法C.操作练习法D.观察法9、下列不属于直观法的是()A.观察法B.参观法C.操作练习法D.演示和示范10、在夏天雷雨到来前,引导幼儿观察天气的变化和动物的活动。
这属于观察法中的()A.短期观察B.随机观察C.长期观察 D 定时观察11、教师向幼儿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做实验,这是()A.观察法B.参观法C.演示D.示范12、在幼儿园教学活动实践中,一般不孤立地运用()A.谈话法B.讲解法C.观察法D.游戏法13、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临时设计,这属于()A.预演设计B.现场设计C.反思设计14、下列属于幼儿园活动设计中的机动部分的是()A.活动目标B.活动准备C.活动过程D.活动延伸15、幼儿园教学活动应较多地运用()方式。
A.直接教学B.间接教学16、幼儿的自主学习,更多是指向()A.学习目标B.学习过程C.学习结果D.学习品质17、幼儿的下列行为,不属于幼儿自主学习的表现的是()A.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专注的神情B.幼儿感到疑惑并向教师或同伴发问C.幼儿对教师提供的材料不感兴趣D.幼儿之间就某个问题产生争辩或协商行为二.简答题1.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定义?2.幼儿园教学活动有哪些特点?3.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游戏法时应注意什么?4.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观察法时应注意什么?5.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运用谈话法时应注意什么?6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有哪些?三.材料分析题1.某教师在实验操作中将水蒸气说成“白烟”,造成对孩子的误导。
教育学第七章 课程(附答案)
第七章课程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关于课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一词含有学习的范围和进程的意思B.课程与教材、学科的涵义相同C.课程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D.狭义的课程概念是指某一门学科,如数学课程,历史课程2.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B.怎样教C.教什么D.教给谁3.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
A.克伯屈B.杜威C.卢梭D.福禄培尔4.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A.柏拉图B.毕达哥拉斯C.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5.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产生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等系统化活动的过程是()。
A.课程分类B.课程评价C.课程实施D.课程设计6.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
A.杜威B.叶圣陶C.贾克森D.苏格拉底7.教育史上,课程类型的两大主要对立流派是()。
A.学科中心课程与活动中心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核心课程和广域课程D.接受课程和发现课程8.综合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怀特海B.杜威C.布鲁纳D.克伯屈9.下列选项中,与现代课程改革的总趋势不一致的一项是()。
A.重视课程内容的功能化、分科化B.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C.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D.重视个别差异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具备的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
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算11.以下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是()。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和需要来设置课程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和特点来组织课程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12.根据课程制定者的不同,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校课程D.综合课程13.从课程的任务来看,可把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
第七章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教学(下)一、单选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
”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C ) 。
A、启发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2. 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D )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3. 《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是要求教学中贯彻( A ) 。
A、启发性原则 B 、循序渐进原则 C 、直观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4. 《学记》中要求“学不躐等”,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A ) 。
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地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 D) 。
A、讲授法B、实验法 C 、参观法D、演示法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 B ) 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巩固性原则7. 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称为( B ) 。
A、讨论法B、谈话法C、讲授法D、练习法8. 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D )。
A、备课B、布置作业C、课外辅导D、上课9.(C )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它适用于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成绩评定。
A、观察法B、调查法C、测验法D、自我评价法10. 在下列教学组织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积培养学生的是( B ) 。
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 C 、分组教学D、道尔顿制11. (D )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A、现场教学B、分级授课 C 、分组教学D、复式教学12. 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A ) 。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第七章练习题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学第七章练习题答案一、单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A、传授知识B、教书育人C、学会做人D、学会认知E、增强技能正确答案是:教书育人教师运用语言连贯系统地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方法,属于下面哪一种教学法()A、读书指导法B、谈话法C、讲授法D、讨论法E、演示法正确答案是:讲授法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就是()。
A、现场教学B、小组教学C、个别教学D、班级授课制E、复式教学正确答案是:班级授课制教师和学生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基于预定的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交流与互动所达成的有效果与有效益的教学,属于我国当前推崇的教学新理念中的()新理念。
A、实践教学B、体验教学C、对话教学D、有效教学E、反思性教学正确答案是:有效教学以文本为中介,引发学生对文本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的体味或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反思,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和自我人生的一种感受和领悟的教学新理念,属于()新理念。
A、有效教学B、对话教学C、反思性教学D、实践教学E、体验教学二、多选题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
A、讲授法B、参观法C、读书指导法D、谈话法E、讨论法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讲授法, 谈话法, 讨论法, 读书指导法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根据学习进行的形式,学习的方式可以划分为()。
A、机械学习B、接受式学习C、独立学习D、发现式学习E、意义学习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发现式学习, 接受式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就组织形式而言,学习方式可划分为()。
A、合作学习B、意义学习C、机械学习D、接受式学习E、独立学习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独立学习, 合作学习学校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选择一项或多项:A、时代性B、发展性C、科学性D、基础性E、地方特色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科学性, 基础性, 时代性我国当今推崇的教学新理念,除了有效教学、反思性教学外,还包括()新理念。
教育学原理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一.单项选择1.“师者,教人以道德之称也”出自(B )。
A.《学记》B.《周礼》C.《论语》D.《春秋》2.教师最基本的权利是( D )。
A.管理学生权B.科研学术活动权C.民主管理权D.教育教学权3.教师在一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起(A)作用。
A.主导B.主体C.支配D.控制4.教师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C )。
A.热爱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教书育人D.创新开拓5.“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 )特点。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劳动方式个体性6.当代教师素质能力的集中体现是(B )。
A.教师的个人修养B.教师的专业素养C.教师的品质D.师生关系7.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是,必须具有(A )。
A.学科专业素养B.教育专业素养C.品德专业素养D.职业道德素养8.当代教师培养的国际化走向是:由(A )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
A.综合性大学B.师范院校C.师资培训机构D.师范专科学校9.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是(C )A.人身自由权B.人格尊严权C.受教育权D.隐私权10.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A)。
A.条件B.任务C.途径D.结果二.多项选择1.当代教师专业化应符合的条件有(ABCD )A.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B.掌握学科教学知识C.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D.具备专业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2.(ABCD )因素对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起着重要的作用。
A.教师的教育热情B.教师本人的学生观C.教师本人的专业素质D.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3.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ABCD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B.知识广博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D.富有个性4.“亲其师,信其道”反映了师生之间(A )关系对教育“事半功倍”的作用。
A.情感B.伦理C.业务D.政治5.重视科研对教学的影响有(ABCD )。
A.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注进自己的感情。
B.有助于教师对问题的深入分析。
教育学第七章教学上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1.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A课外活动B实践活动 C教学活动D班主任工作2.教学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A基础地位B中心地位 C主要地位D重要地位3.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A注意力B观察力 C思维力D想象力4.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 C荀子D墨子5.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杜威 C凯洛夫D夸美纽斯6.试图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杜威D凯洛夫7.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A重要力量B主要力量 C内部动力D外部动力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A基本部分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D基本阶段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D理解教材11.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A教学目的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D教学方法12.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3.“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14.循序渐进原则要求教学要()A温故而知新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二、填空题:1.____ 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
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 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____ 。
4.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____ 、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
5.所谓智力,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____ 。
现代教育学第七章练习(1)(2)
《现代教育学》练习:第七章课程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A内容改革B方法改革C课程改革D途径改革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D)A教师B学生C班级D课程3.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教育家(B)A洛克B斯宾塞C赫尔巴特D杜威4.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B )A课程类型B教学计划C教学大纲D教科书5.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
“三基”指的是(D)A读、写、画B读、画、算C画、写、算D读、写、算6.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属于(B )A实践型课程B研究型课程C拓展型课程D知识型课程7.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可把课程分为(A )A地方课程B研究型课程C知识性课程D社会中心课程8.我国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A )A孔颖达B朱熹C孔子D孟子9.真正全面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和价值的是(B)A克伯屈B杜威C卢梭D福禄贝尔10.以下属于综合课程的是(D)A语文B数学C英语D科学11.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是(A)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隐性课程12.为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而开设的,可供学生自由选择的课程是(D )A活动课B综合课程C必修课程D选修课程13.我国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周安排14.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是(D)A课程目标B教学目标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15.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B)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16.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是(D)A实现“三个面向”B实践“三个代表”C促进国家发展D推进素质教育17.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C )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学校课程D学科课程1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A)A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B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C满足社会、价值提高升学率的要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19、教育部于( C )年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教育学-中学部分-第七章 教学(参考答案)
第七章教学一、选择题1.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墨子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实际操作,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方法称为()。
A.实验法 B.参观法 C.练习法 D.探究—研讨法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发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称之为()。
A.练习法 B.实习作业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4.启发式教学是()。
A.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 B.一种教学形式C.教学的指导思想 D.教学的组织形式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A.孔子B.杜威 C.昆体良 D.儒家思孟学派6.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A.引起学习动机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7.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A.熟悉教材B.分析教材 C.概括教材D.理解教材8.“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是要求在教学中贯彻()。
A.循序渐进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9.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0.“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11.“道而弗牵,强而弗达”出自()。
A.《学记》 B.《论语》 C.《礼记》 D.《中庸》12.孔子强调的“学思结合”“学以致用”反映了____________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3.()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A.教学 B.德育 C.心理 D.智力14.()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A.个别教学制B.班级授课制 C.分组教学制D.道尔顿制15.()是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育学原理,章节测试 第七章
第七章教育过程与方法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四阶段说”的是()A.分析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B.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C.综合一联想一系统一方法D.明了一联想一系统一综合【解析】B 教育过程阶段理论。
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可以分为四步: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2.下列属于布鲁纳教学过程三阶段说的是()A.情境一活动一反馈B.假设一验证一总结C.预备一互动一应用D.动机一探研一结论【解析】B 教育过程的阶段理论。
布鲁纳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般应包括以下三个阶段:(1)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学生提出有关假设;(2)对获得的概念进行验证;(3)要求学生对获得概念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
3.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B.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C.教学环境与教学活动之间的矛盾D.教材内容与学生学习时间之间的矛盾【解析】B 教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与学生发展实际之间的矛盾。
4.孔子、老子等人倡导并践行的“无言之教”属于典型的()A.反诘法B.谈话法C.陶冶法D.实践法【解析】C 陶冶的方法自古有之。
孔子、老子等人都曾倡导并践行过所谓的“无言之教”。
5.曾以讲演法为中心建立其教育学体系的古罗马教育家是()A.昆体良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毕达哥拉斯【解析】A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曾以讲演法为中心建立其教育学体系。
6.提出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思维五阶段说”的教育家是()A.谢夫特B.杜威C.布鲁纳D.罗杰斯【解析】B 杜威认为教育过程可分为情境、疑问、假设、推断、验证五阶段。
7.孔子“扣其两端”的方法是指()A.谈话法B.讲授法C.陶冶法D.实践法【解析】A 谈话法是一种古老的教育方法。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倡导“扣其两端”的方法,让学生注意事物的正反两面,从事物的矛盾中求得正确答案。
8.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洛扎洛夫创立的著名教学法是()A.奖励教学法B.谈话教学法C.实践教学法D.暗示教学法【解析】D 在现代教育史上,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格・洛扎洛夫创立的“暗示教学法”以及最近我国学者在语文教学中探讨的“情境教学法”也都基本上属于“陶治”的教育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教学<上.>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以下关于教学的正确论述应该是( D )
A、教学就是传授知识
B、教学就是上课
C、教学就是智育
D、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组成
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思想的提出者是( D )
A、孔子
B、杜威
C、昆体良
D、思孟学派
3、“最近发展区”的含义是( C )。
A、很快要达到的水平
B、明天要达到的水平
C、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
D、理想永远达不到的水平
4、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A )
A、认识活动
B、教师教的活动
C、学生学的活动
D、课堂活动
5、在杜威看来,教学过程的实质在于( B )
A、将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内化为儿童的认知结构
B、从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C、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培养品格统一起来
D、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矛盾运动
6、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D )
A、赫尔纽斯
B、杜威
C、凯洛夫
D、夸美纽斯
7、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B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在教师帮助下获得知识
D、在同学帮助下获得知识
8、教学过程的结构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D )
A、基本部分
B、基本内容
C、基本途径
D、基本阶段
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居于中心环节的是( B )
A、引起学习动机
B、领会知识
C、巩固知识
D、运用知识
10、领会知识包括感知教材和( D )
A、熟悉教材
B、分析教材
C、巩知识
D、理解教材
1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 D )
A、获得直接经验
B、进行科学实验
C、进行社会实践
D、学习间接经验
12、“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B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13、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 D )
A、教师的主导作用
B、学科的管理作用
C、教材的媒体作用
D、学生的主体作用
14、实质教育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C )
A、发展智力
B、培养思想品德
C、传授知识
D、发展个性
15、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力才能
C、培养品德和审美情趣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16、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C )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17、关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说法错误的是(C )
A、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间接经验即学生通过亲自活动、探索获得的经验
D、防止忽视系统知识传授或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18、以下与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贯彻要求不符的是( C )
A、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B、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C、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D、建立民主平等师生关系
19、《学记》中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 D )
A、巩固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0、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指出了( B )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21、“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体现了( C )教学原则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启发性原则
22、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进行差别教学体现了教学的( D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性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23、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原则是( A )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巩固性原则
24、保加利亚医学博士格·洛扎洛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了一种利用联想、暗示、情境、音乐等方式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称之为( C )
A、信号图式法
B、探究—发现法
C、暗示教育法
D、五段教育法
25、最古老也是应用最广、最普遍的教学方法是( C )
A、讨论法
B、谈话法
C、讲授法
D、实践法
26、( A )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A、练习法
B、实验法
C、实习作业法
D、参观法
27、通过准备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交流、对过程及是总结的是( C )运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练习法
二、填空题:把答案写在题目中的横线上
1、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过程。
3、按照朱熹对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的解释,“心求通而未得”谓之。
4、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为基础。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6、从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二者的关系来看,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7、一般来讲,教学过程中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包括:、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有领导的认识等方面。
9、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原则。
10、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原则。
11、“学不躐等”、“不凌节而施”,体现了教学的原则。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
2、教学过程有哪些特点?
3、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简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5、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四、论述题:
1、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谈谈你对“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内涵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答:道而弗牵。
教师要积极引导,但不要硬牵着学生走,这样学起来就会自然和谐。
强而弗抑。
教师要积极督促,但不要强制和压抑。
开而弗达。
教师要为学生打开知识的大门提供钥匙。
但不要提供现成答案,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
现实意义:(1)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2)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3)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其学习潜力。
2、如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结合“教学应遵循理念联系实际”这一原则,谈谈教学中如何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答: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沟通。
3、一次语文课上,当学习柳宗元的《江雪》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为钓鱼吗?”这个新鲜而又古怪的问题一下子引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大家都在思考:“是啊,他不在钓鱼又是为什么呢?”有些老师这时候或许会搬出教参中现存的答案来解决,马老师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用期待的目光望着学生,希望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这堂课。
答:从教学目标来看,马老师的这堂课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保护了学生的想象力。
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坚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马老师之所以不用教学参考书的答案来解释,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本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课堂上,老师唯有真正尊重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不唯书、不唯师、不唯上,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才是学生学习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