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教程文件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完整版
初中物理总复习教案完整版教案:初中物理总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中物理总复习,主要复习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知识,包括第四章《物质的世界》、第五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第六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具体内容如下:1. 第四章《物质的世界》: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属性(密度、比热容、硬度、透明度)、物质的测量(质量、体积、长度)。
2. 第五章《运动和力的关系》:运动的基本概念(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力的基本概念(重力、弹力、摩擦力)、运动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3. 第六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机械能、热能、电能、光能)、能量的守恒定律。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上学期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属性的理解和运用;力的概念、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理解。
2. 教学重点:物质的世界、运动和力的关系、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知识点的复习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PPT课件。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物质、运动和能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回顾:引导学生回顾第四章《物质的世界》的内容,包括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属性、物质的测量。
3. 讲解:讲解第五章《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内容,包括运动的基本概念、力的基本概念、运动和力的关系。
4. 互动:学生进行随堂练习,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复习:引导学生复习第六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内容,包括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守恒。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质的概念、物质的属性、物质的测量。
2. 运动的基本概念、力的基本概念、运动和力的关系。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3. 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能量转换、电磁现象。
教学重点: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磁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滑轮组、温度计、音叉、凸透镜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复习状态。
2. 复习基础知识:(1)回顾第一章至第六章的主要知识点。
(2)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结合例题进行解析。
3. 实践情景引入:(1)展示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2)展示能量转换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例题讲解:(1)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1)布置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及时反馈,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2)强调易错点,提醒学生注意。
7.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结构图:展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2. 例题解析:板书典型例题及解题过程。
3. 重点、难点提示: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向右,另一个力向左,小车最终会向哪个方向运动?b. 一个人提着一桶水,当他的速度加快时,他对桶的提力会变大吗?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是如何转换成风能的?b. 热水器为什么能将冷水加热?2. 答案:(1)a. 小车最终会向右运动。
b. 不会,提力与速度无关。
(2)a. 电风扇工作时,电能转换成风能。
b. 热水器通过电能加热,将冷水加热。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九年级物理复习课,主要复习教材中力与运动的关系、功与能量、压强与浮力三个章节的内容。
力与运动的关系包括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功与能量包括功的概念、功率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转化等;压强与浮力包括压强的计算、液体压强的特点、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等。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能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2. 理解功与能量的概念,能够计算机械效率和动能、势能的转化。
3. 熟悉压强与浮力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功的计算、机械效率的计算、浮力的计算。
2.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条件、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滑板运动员在滑板上做曲线运动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a.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b. 二力平衡条件c.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滑板运动员做曲线运动的原因,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5. 知识点讲解:a. 功的概念、功率的计算b. 机械效率的计算c.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6. 例题讲解:计算一个物体在斜面上滑下后再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7.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8. 知识点讲解:a. 压强的计算b. 液体压强的特点c. 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9.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原因,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
10.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六、板书设计1. 力与运动的关系a. 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b. 二力平衡条件c.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2. 功与能量a. 功的概念、功率的计算b. 机械效率的计算c. 动能和势能的转化3. 压强与浮力a. 压强的计算b. 液体压强的特点c. 浮力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七、作业设计1. 计算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另一个力为8N,求物体的加速度。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5篇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名九年级物理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吗?它能帮助你的九年级物理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帮助。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希望你喜欢。
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和方法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喜悦。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重、难点:照相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像的特征。
教学器材:透镜、纸片、放大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凸透镜、凹透镜对光各有什么作用什么是焦点什么叫焦距光心有什么特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我们在生活中,有哪些仪器用到透镜进行新课:1、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凸透镜胶卷……快门……图3.2-1示2、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0分钟)3、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结构:图3.2-4示4、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实际是一个凸透镜怎样使用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照相的一些技巧。
教学后记:考虑二个问题:如何讲解结构、原理时具体化如何连接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九年级物理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1、理解气态、固态和液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重、难点:1、实验探究熔化、凝固的规律。
2、正确得出熔化、凝固的规律。
教学器材:烧杯、水、温度计、海波、蜡、酒精灯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1、常用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什么单位是什么是怎样规定的2、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体温计的测温方法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你知道物质有几种状态吗这些状态可以转化(学生回答、并举例,教师总结:)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3. 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为中考物理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电路分析。
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透镜及其应用、电流与电路。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光线仪、电路元件等)。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如起重机吊重物、眼镜的透镜、电路短路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重点难点内容,选择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如力的合成与分解、光的反射与折射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与例题相似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个性化辅导。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加深学生的印象。
六、板书设计1. 力学部分: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简单机械2. 光学部分:光的反射与折射透镜及其应用3. 热学部分:热传递与热量4. 电学部分:电流与电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合成与分解练习题光的反射与折射练习题电路分析练习题2. 答案: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掌握程度,对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辅导。
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物理科普读物,提高兴趣。
组织物理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互动环节4.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2. 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初中物理优质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优质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巩固学生对力学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力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力学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认识到物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力学基本概念:力、质量、速度、功、能等。
2. 力学定律:牛顿三定律、功的计算、能量守恒定律等。
3. 力学原理:浮力、杠杆、摩擦力等。
4. 实际应用:生活中的力学现象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力学基本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分别对力学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进行详细讲解,重点突出关键知识点。
3. 课堂互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力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巩固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复习效果。
5. 总结提升:对力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内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力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运用实例分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 注重练习与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复习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2. 多媒体课件:力学知识梳理、实例分析等。
3. 练习题: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初二物理总复习教学设计
初二物理总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主要旨在帮助初二学生系统复习物理课程,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知识目标:回顾物理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学等内容,确保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定义、定律和公式。
2. 理解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3. 运用目标: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4. 创新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总复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力学:回顾速度、加速度、力、质量等基本概念,复习牛顿三定律、简谐运动、动量、功和能量等知识点。
2. 热学:复习温度、热量、热传递等基本概念,回顾理想气体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重要内容。
3. 光学:复习光的反射、折射、光的波粒性等基本概念,回顾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性及其应用。
4. 电学:回顾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复习欧姆定律、电功率、串并联电路等内容。
5. 实验操作:通过一些简单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物理实验仪器的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课堂讲授,系统回顾物理知识点,解释相关概念和原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 练习与讨论:设置一定数量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通过合作讨论分享答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实验操作:结合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第一阶段:回顾知识点a. 力学部分:回顾速度、加速度、力、牛顿三定律等概念和定律,并解释其中的关系和应用。
b. 热学部分:复习温度、热量、热传递等概念,回顾理想气体定律和热力学定律,并解决相关习题。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初三物理复习教案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要很用心的去写教案,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三物理复习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能举例说明物体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5、能用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解释简单的现象。
6、通过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现象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比较、想象、归纳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首先在学生学过的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不追求严密性。
这是因为初中只要求学生对能量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列举了风、流水等能够做功,以便使学生对运动物体具有能量形成比较清楚的具体印象,同时也为讲水能和风能的利用埋下伏笔。
由此引出了动能的概念,用实验说明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的关系,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势能的教学也是从做功的角度先引入势能概念,再由实验或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学习势能的大小的决定因素。
最后,教材给出了机械能的概念,并指出动能、势能、机械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相同,都是焦耳。
教法建议对于能量的引入,可以从一些涉及能量的词中,知道“能”是重要概念。
再联系做功的知识,列举实例如课本上的实例和演示小实验。
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列举运动物体能做功的现象,并分析这些不同事物的相同点,进而得出运动的物体具有的能量是动能的结论。
进一步用实验或多媒体资料发现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并进而用学到的知识,即动能定义、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来分析和解释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
对于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学习,也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设计与动能相同的学习框架,让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加深体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感觉到学习物理的乐趣。
对于机械能的学习,可以用学生阅读课本或提供给学生的阅读材料,教师进行总结,注意要用联系实际的事例使学生能够分析机械能的实际问题,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中“统称”的含义。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精品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如力、能量、电流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与力学和电学相关的问题。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与摩擦力、重力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力学基础知识,能量与能源的转换,电学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实验器材(如弹簧秤、滑轮、电池、灯泡等)。
2. 学具:练习册、草稿纸、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如运动员推铅球、电路的点亮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5. 实验演示与操作(15分钟):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
6. 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关键点。
六、板书设计1. 章节及重点内容。
2. 例题及解答步骤。
3. 实验原理和结果记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力的测量方法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简述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
描述电路中的电流是如何形成的。
2. 答案:力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如使用弹簧秤直接测量重力,使用滑轮和绳索间接测量力的大小。
加速度a = F/m = 20N / 5kg = 4m/s²。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原理:物体在高度变化过程中,势能转换为动能;在弹性形变过程中,弹性势能转换为动能。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闭合回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复习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物理科普书籍,参加科学活动,提高物理素养。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专题复习,使学生掌握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中物理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力学: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力和运动的关系、浮力、惯性、二力平衡等。
2. 热学:温度、热量、内能、热机、热传递等。
3. 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联电路等。
4.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镜、视觉等。
5. 声学:声音的产生、传播、特性、乐音和噪音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实验演示等方式,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回顾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梳理:对专题内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形成知识框架。
3. 重点讲解:对难点和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案例分析:通过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动手实践:进行实验演示或让学生动手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6.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7. 总结反馈: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
2. 教辅:初中物理复习资料、习题集等。
3. 实验器材: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声学等相关实验器材。
4.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教学软件等。
七、教学时间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每节课的时间,确保教学效果。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基础,加强概念和规律的学习。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3. 启发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案1一、基本说明1、本教学设计参与人员基本信息作者2、教学内容1)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2)年级或模块:九年级3)所属的章节:第十六章第三节4)教学时间45分钟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会查比热容表。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学习,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内容分析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热传递、热量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从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它是本章的重点知识。
本节教材是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常识出发提出问题,经过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应用探究所得解决实际问题,新教材更为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验探究。
本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比热容的概念的建立,这是下节课进行热量计算的基础。
应把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作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由于比热容的概念内涵较深、外延较广,涉及热量、温度变化、质量三重概念间的关系,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所以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以及应用比热容的知识来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3、学情分析从学生角度看,学生已基本掌握探究的程序,基本掌握了控制变量、转换、比值定义等方法的运用,本节的探究活动教材采用的是一种部分探究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切实体验物质的热属性,以加深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4、设计思路主要采用科学探究等方法开展本节教学,探究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给比热容下定义时,用到比值定义法、类比法。
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人教版
复习教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年级学科:八年级物理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力学知识复习1.1 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1.2 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1.3 压强和浮力的计算与应用1.4 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使用2. 第二课时:电学知识复习2.1 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2.2 欧姆定律的应用2.3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2.4 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与应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力学知识复习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力的作用。
2. 提问学生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二、复习内容讲解(15分钟)1. 讲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性质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问题。
2. 复习压强和浮力的计算与应用,通过实例讲解压强和浮力的计算方法。
3. 讲解简单机械的原理和使用,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三、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的力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体会。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力学知识,巩固记忆。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力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第二课时:电学知识复习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及其关系,通过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电荷、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2. 提问学生关于欧姆定律的应用,引导学生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
二、复习内容讲解(15分钟)1. 讲解欧姆定律的应用,通过实例讲解欧姆定律的计算方法。
2. 复习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引导学生通过实例分析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3. 讲解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与应用,通过实例讲解电能和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上册复习课教案
初中物理上册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初中物理上册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律。
2. 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内容:1. 力学:牛顿三定律、功和能量、浮力、重力、压力、摩擦力等。
2. 热学:温度、热量、比热容、热传递、蒸发和沸腾等。
3. 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路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出力学、热学、电学三个部分的主要知识点。
2. 提问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二、复习力学(15分钟)1. 复习牛顿三定律,让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应用这些定律。
2. 复习功和能量的概念,让学生掌握功的计算方法和能量的转化。
3. 复习浮力、重力、压力、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解决相关问题。
三、复习热学(15分钟)1. 复习温度、热量、比热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热量传递的原理。
2. 复习蒸发和沸腾的原理,让学生了解蒸发和沸腾的条件和特点。
四、复习电学(15分钟)1. 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电流的计算方法和电阻的测量方法。
2. 复习欧姆定律的应用,让学生能够解决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电阻问题。
3. 复习电功、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掌握电功的计算方法和电功率的计算。
五、实验操作和解决问题(15分钟)1. 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现象,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点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总结和复习计划(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布置复习计划,让学生明确接下来的复习内容和目标。
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清晰,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学生能够通过实例来应用所学的知识点。
3. 学生能够在实验中体验物理现象,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
中考物理总复习课全册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中考物理总复习课,教材为人教版《物理》。
复习范围包括第一章至第十章,具体内容如下:1. 第一章:物理学简介、测量长度和时间、质量与密度;2. 第二章:压力与压强、浮力、液体与气体;3. 第三章:热学基本概念、热量与能量、内能与做功;4. 第四章:力学基本概念、力的合成与分解、摩擦力与惯性;5. 第五章:杠杆与滑轮、简单机械、功与功率;6. 第六章:声学基本概念、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应用;7. 第七章:光学基本概念、光的传播与反射、折射与透镜;8. 第八章:电磁学基本概念、电流与电路、电压与电阻;9. 第九章:磁学基本概念、磁场与磁体、电与磁;10. 第十章:物理学在生活与技术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2.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回顾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2. 知识梳理:分别对第一章至第十章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突出重点知识;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中考物理总复习;2. 板书内容:分别列出第一章至第十章的重点知识,突出关键概念和公式;3. 板书结构:按照章节顺序排列,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查看和记忆。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5篇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
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2、过程和方法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重、难点:焦点、焦距的定义。
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
教学器材:激光源、各种透镜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完成光路图:空气玻璃水空气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我们经常用到一些玻璃器件。
如:眼镜、照相机的镜头,它们有什么作用?进行新课:1、透镜:一些玻璃做的透明的器件(实物观察)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图3.1-1示)2、透镜的做法:主光轴:连接圆心的直线光心:透镜的中心光心在主光轴上。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3、透镜对光的折射作用:(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又叫会聚透镜。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又叫发散透镜。
4、焦点和焦距:焦点: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
焦点有几个?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
单位是什么?5、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6、两种透镜上能画三条特殊的光线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课本练习。
写出日常生活中你见到的透镜。
教学后记:对光心、主光轴的知识进行补充。
会聚、发散的结论。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案2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过程和方法:能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重、难点:1、试验的过程。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材章节涉及《力》、《热》、《光》、《电》四个模块。
复习内容具体包括: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热量的传递、温度与热量关系、比热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二、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热量的传递、温度与热量关系、比热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难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热量计算;光的折射定律;串并联电路的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三角板、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的概念,如提书包、拉车等,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2. 知识点讲解:(1) 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
(2) 热量的传递、温度与热量关系、比热容。
(3) 光的传播、反射、折射。
(4) 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问题、热量计算问题、光的折射定律应用问题、串并联电路计算问题等。
4. 随堂练习:针对讲解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知识。
5.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
六、板书设计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热量的传递、温度与热量关系、比热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七、作业设计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3. 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自选课后习题进行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物理兴趣小组、科技创新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复习课教案课程名称:初中物理复习课年级:八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巩固和掌握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2.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1. 力学: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浮力、杠杆、压强等;2. 热学:温度、热量、比热容、热传递等;3. 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等;4. 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复习力学(20分钟)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4. 浮力: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大小等于物体在液体中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5. 杠杆:杠杆是能够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6. 压强:压强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三、复习热学(15分钟)1. 温度: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热量:热量是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内能。
3. 比热容:比热容是单位质量的物质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4. 热传递: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的过程。
第二课时:四、复习电学(20分钟)1. 电流: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压: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
3. 电阻: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4.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流、电压、电阻之间关系的定律。
5. 电功:电功是电流做功的大小。
6. 电功率: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电流做功的大小。
五、复习光学(15分钟)1. 光的传播:光是在真空中以直线传播的。
2. 反射:反射是光线遇到障碍物被反弹回来的现象。
3. 折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初中七年级物理复习教案
初中七年级物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七年级物理知识,巩固学生掌握的理论基础。
2. 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研究动力。
二、教学内容:1. 物理基本概念的复:物质和能量、物理量和单位、物理实验等。
2. 力和压力的复:力的概念、力的作用、重力和弹力、压力的概念和计算等。
3. 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复:速度和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力的合成和分解等。
4. 热能和温度的复:热能的传递、导热和导电、温度和温标等。
三、教学方法:1. 针对复内容,提供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相关实验和动画,增加研究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3. 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通过练题、实验操作等形式,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流程:1. 概念复:通过课堂讲解和学生讨论,回顾物理基本概念。
2. 知识巩固:通过题训练,巩固学生对力、压力、运动和力的关系、热能和温度的理解。
3.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物理现象,增强研究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解决物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5. 总结复: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归纳和记忆物理知识。
五、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题练和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精神。
3. 提供个性化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克服研究困难,提升研究成绩。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学校教学大纲选择适当的教材作为教学依据。
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实验和动画的设备。
3. 实验器材:根据实验内容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
以上是初中七年级物理复习教案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安排,希望能帮助到您。
如有需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
初中物理基础复习教案
初中物理基础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巩固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初中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复习。
2. 难点:物理公式、定律的应用和综合。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物理实验器材。
2.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
四、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知识梳理:(1)力学:力的概念、重力、摩擦力、二力平衡、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
(2)热学:温度、热量、内能、热传递、比热容、蒸发与沸腾等。
(3)电学: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电磁感应等。
(4)光学:光的传播、反射、折射、透镜、视觉等。
(5)声学:声音的产生、传播、音调、响度、音色等。
3. 针对性训练: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课堂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6. 总结与反思:在课堂的最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准备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对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案物理初中复习课
教案物理初中复习课教案标题:物理初中复习课教案目标:1. 复习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2. 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初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2. 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2.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和教具;2. 复习资料和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或实物引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2. 回顾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复习相关概念。
二、知识复习(30分钟)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习内容,例如力、能量、电磁学等。
2. 通过课件、示意图或实验演示等方式,复习相关的物理概念和公式。
3. 结合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三、问题解决(15分钟)1. 设计一些与复习内容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2.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互相交流思路和答案。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答案。
四、实验设计(20分钟)1. 提供一个实验主题,例如测量重力加速度、研究光的反射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包括确定目的、制定步骤、记录数据等。
3. 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 概括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讨论。
3. 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掌握。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扩展物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
3. 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参考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实验设计中的表现,评估其问题解决和实验能力的发展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上好一节复习课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以来,复习课给人的感觉就是炒剩饭,学生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课堂沉闷,一堂课下来教师气喘吁吁,学生呆若木鸡,该讲的觉得都讲了,但学生掌握效果较差。
旧的复习模式确实难以唤起学生的热情和思维活动的积极性,更不要说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
基于这种情形,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改的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可能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复习课堂充满活力,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将显得尤其重要,因它既无现成的教材,也无固定的模式,因此与新课相比更显难教。
怎样上好复习课?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首先,应该把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应把时间还给学生,应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如何才能使一堂物理复习课更好地融入新课改精神,实现“双基”与“能力”的和谐统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一、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巩固基础”为“自我表现”新课标精神要求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会”学习,使他们能主动地、积极地、创造性地学,教师要摆正自己在复习教学中的位置,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恰当地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拨。
要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少一点讲解、分析,多一些引导、点拨、激励,彻底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
课堂上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快,想方设法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可以改变习惯的、固定的课堂模式,采取全新的模式,使课堂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不断掌握学习方法,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灵活应用”的复习目的。
二、通过自身梳理知识、总结规律,写心得体会,变“讲授复习”为“主动求知”。
物理学有其自身较强的规律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在复习之前,学生平时按课时学到的分散的零碎的物理知识,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在组织学生上复习课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可以独立,也可分组)整理知识结构,通过让学生自己整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许多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整理出了一章的知识结构。
如在上复习课时,许多学生以枝状式、列表式、主线式等整理出了本章的知识结构,而有的学生却另辟蹊径用图画式。
通过这样的复习,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归纳、整理,对知识体系的掌握程度特别深刻。
最后,在老师指导下,要求学生写出复习心得体会。
以往在上完一节复习课时,老师在黑板上归纳几点,学生就在本子上记几点,一到下课,书本一合,这节课就万事大吉了。
其实,一堂课下来,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体会。
自己的体会才是最重要的,针对自己的体会,及时归纳,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的包办代替。
三、留出时间给学生提问,由教师或学生解疑,变“运用知识”为“实践探索”新课程是以“问题”为线索贯穿每章、每节的始终。
针对新课程的这一要求,复习时尽量给学生留出自由提问的时间,来解决疑惑。
因此应让学生对疑点“发问”。
如在《远距离输电》一节中,有的学生提出:高压线是什么材料的?一位同学马上回答是铜的,因为铜的电阻小,熔点高。
这时教师从电能的输送方面加以启发引导,学生经过热烈讨论,找到了满意的答案。
还有的学生提出:超导现象是怎样回事?这样尖锐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可能会措手不及,处理不恰当会非常尴尬,可以放手给学生,课后共同上网查找资料,自己体验成功的乐趣。
经过这样的尝试,学生不仅提得出问题,而且提的问题很多,有的问题还具有代表性、针对性。
以问题导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愿学、乐学,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
四、精心设计创新习题,使复习气氛更具趣味性,变“知识构建”为“大胆创新”为了使习题训练真正起到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必须联系生活,联系生产技术,精心设计创新习题,做到融知识与娱乐于一体。
比如针对“电功率”的内容,(课前准备了15W和100W的灯泡发给学生观察)以白炽灯泡为主线,让学生提出几个与电功率有关的问题。
学生仔细观察,认真考虑之后,提出:为什么灯丝断了重新搭接起来会更亮?灯泡用久了为什么会变暗?围绕着灯泡,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积极的动手、动脑、动口,最后又提出了为什么两种灯泡的灯丝粗细不一样?是粗的亮还是细的亮?这时教师出示了两个灯泡,让有争议的两位同学亲自上来动手做实验,答案终于明朗了。
教师这时再适时提出:两个外形相同、额定电压相等的灯泡,怎样来比较它们的额定功率呢?此时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这种方式的习题把欢乐的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五、创建和谐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复习中要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应有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这就需要以一种关爱的心态面对学生,引导学生认识错误,纠正错误,在复习中不时设置一些学生易错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辨析,使学生思维处于激活状态,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师生互动,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让学生时刻有兴奋点出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过程中都取得进步,都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才能乐学,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如果总是被学习失败的阴影所笼罩,他们迟早会丧失学习兴趣的,这样的复习课就失去了意义。
六、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求新,达到温故而求新的目的新的刺激,能使人的大脑皮层产生新的兴奋中心,使人的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记忆力更强.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增添新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复习质量。
1.挖掘课本知识,适当补充新内容。
教师在新授课中,不可避免存在知识的遗漏和疏忽,学生也不可能把大纲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学懂吃透。
因此,必须在全面扎实复习课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查漏补缺,针对课本上的有些内容,适当给学生增加点新知识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所学知识.例如,在复习电路时补充楼梯灯的光控与声控电路,让大家知道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并且物理非常有用。
显而易见,在复习中适当增加一点新知识,结合现代科技挖掘综合题材知识,加以分析和强调。
这既能提高学生兴趣,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2.要善于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变换各种教学方法,变换新角度去理解知识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点,通过复习,把概念与规律统一起来、把计算与能力统一起来,让学生学得轻松,理解得透彻,记忆得牢固。
例如:电学中“短路”这个概念,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一个难点,不易攻破。
新授课描述为“用一根导线直接把用电器或电源连接起来”,复习时可以通过计算一根导线与一个灯泡的总电阻,来理解短路时电流过大的原因,还可以通过“并联电路电流与电阻成反比”的知识计算出两者各分得的电流值来比较,发现电流大部分流经导线,而灯泡几乎没有电流通过。
变“机械运算”为“创新探究”。
学生既理解了“分流”,又加深了“短路”的理解。
所以,复习中采用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可使整个复习过程生动活泼,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复习课要上好,教师多动脑,在复习时不仅要挖掘新教材的资源,更要开发教材资源,挖掘生活常识,搜索信息,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重点要抓牢,覆盖面不能小,最好归为知识链,概念既清又全面;教法"新、趣、明",例题要精编,配合概念来设题、既要简练又多变。
因此教师应是复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复习课事半功倍,体现出新课标的理念。
怎样上好初中物理复习课初三学生即将面对中考,今后一段时间几乎都是复习课。
复习课目的一方面为巩固物理知识、复习物理概念,同时,也是为进一步培养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理解和深化物理概念。
课堂教学模式如下:前提诊测—认定目标—精讲导学—巩固强化—评价小结—课后作业(一)前提诊测先通过小测验的方式或提问课本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方式,对学生掌握的程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认定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起点和归宿。
具有定向、激励、调控功能。
认定目标环节让学生感知复习目标,初呈印象,展示目标后进行学习定向。
引导学生进行章节知识复习,实现知识重组。
1制定准确性、层次性的教学目标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制定复习课教学目标,突出大纲规定的三个层次知道、理解、掌握和运用。
如《中考说明》中对知识掌握的要求分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具体要求见《中考说明》。
2.制定具体突出、可测性的教学目标制定的教学目标尽可能使用外显行为动词,提出明确教学要求。
不能太抽象,不好检测。
例如,下述目标的定位是不恰当的:理解凸透镜成缩小实像条件。
"理解"一词不当,应换成说明即说明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
同时,制定目标太过分具体,如理解影响蒸发快慢与表面积、温度、气流有关,这条目标一是用词不当,二是过分具体,在学生尚未将要复习知识学习以前,很难接受过分具体目标,上述目标可改为能举例说明影响3. 采取课前粗知,课中细知,课后深知的认定方式课前粗知,在课始向学生简要交代本节教学目标,目的是让学生清楚本节课要"干什么";课中细知即讲课过程中把目标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知识点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要求;课后深知,即课堂小结时提出终结性的目标要求。
让学生形成整体感知和表象。
(三)精讲导学此环节是复习课的中心环节。
以典型例题为依托,重思维训练与学法指导。
其功能上是通过教师有效指导完成知识结构同化、顺应及构建。
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针对性的培养,其教学形式采取问题导学,设置系列问题,以问题为线索,以CAI为辅助学习手段,实现教学目标中思维能力目标的实现。
①选择与考点相关的习题例题的变式练习,重点在变式,多发散,多激励,多活动②以低起点,小步子,大密度,快反馈,强矫正为训练策略③重视学法渗透与指导。
巨人学校自己编写了中考复习教材,是完全针对北京中考而量身打造的复习用书,便于北京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对北京中考的命题方向和思路进行把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考生的复习效率。
所选试题均选自近年北京中考真题,具有鲜明的指向性,通过练习能够从中读出北京中考命题的思路;并且依照北京物理中考大纲对试题难度3:1:1的要求,依据各章节重难点的不同分布将所有试题按难度分为三类:一星级试题占中考60%的比重,本类试题主要用于扎实基础,做好本类试题,是取得优秀成绩的第一步;对于基础不错,希望这中考中取得中等以上的考生,则力争占20%的二星级题目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