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肌内注射教案

合集下载

肌内注射教学设计

肌内注射教学设计

3)实施:操作过程共分为 12 3.让每个学生敢动手、
步,利用 PPT 展示图片,特别展示改 能动手、会动手,检验课 进式的持针手法,重点强调进针操作 堂效果。
要点:第一步,执毛笔状持注射器;
第二步,90°进针,手法、深度(快、
稳、准);第三步,抽回血注药(慢);
第四步,棉签按压拔针。(快)
四 换位思考 职业对接
《肌内注射法》教学设计
灌南卫校陈敏
课题 授课专业
人数 授课教材
设计思路
肌内注射法授ຫໍສະໝຸດ 类型新授课中专护理
授课年级
中专二年级
40 人
课时
2 课时
书名:《护理学基础》第三版
主编:周春美张连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以卫生职业教育的“三个对接”(即理论教学与执业护士
考证相对接,技能操作与现代临床操作规范相对接,学生职业
关怀,体现“以人为本”
的整体护理理念,与临
床操作规范相对接。
五 链接护考 巩固知识
3min
教学反思
1.课堂小结:采用小组自评、教师总 1.完成理论—实践的相 评的方式进行总结,师生、生生在思 互转换,提高学生的综 维碰撞中使知识得到整合和升华. 合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 2.作业布置:
运用能力。 针对“感冒打针,永生瘫痪”案例, 为医院试拟一份预防护理事故的预 案。
对技能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掌握肌内注射的操作要点。
知识与技能
2、掌握肌内注射的定位方法。

学 目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主动尝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熟练掌握肌肉注射的基 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 培养学生忧病人所忧、痛病人所痛的职业情操,增强注射操作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
②操作用物准备:治疗盘内放皮肤消毒液、弯盘、消毒棉签、注射卡、注射药物、砂轮、一次性注射器、无菌纱布垫、无菌持物钳。
2)评估患者情况及注射部位的组织状态。
3)实施:操作过程共分为12步,利用PPT展示图片,特别展示改进式的持针手法,重点强调进针操作要点:第一步,执毛笔状持注射器;第二步,90°进针,手法、深度(快、稳、准);第三步,抽回血注药(慢);第四步,棉签按压拔针。(快)
教学环境
教具教材
理实一体教室、教材、多媒体课件、人体模型1个、肌内注射法用物10套、记号笔10支
教学重点
肌内注射法定位方法
教学难点
肌内注射法操作步骤
课前准备
1.知识准备:布置学生回顾人体解剖结构,预习本教材肌内注射法,观看肌内注射法操作视频。
2.学生见习:组织学生分成4大组去校合作医院注射室、病房见习肌内注射法,布置观察任务:
1.完成理论—实践的相互转换,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2.提高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
1、师带生、生教生教学方式;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4、“教、学、做”结合以及“理实一体化”。
【PPT展示】
4).评价标准:
a.无菌观念强。
b.操作熟练准确、做到无痛注射(两快一慢)。
c.沟通恰当,指导正确。
d.时间:8分钟(从检查药品开始至清理用物完毕)。
2.练一练:
1)滚动播放电教视频。
2)将4个大组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在小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并记录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秀一秀:
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是中专二年级的学生:
认知结构:已经学习了注射原则并掌握了药物抽吸的基本操作方法,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这为过渡到本节实验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但对知识的整合、运用能力差

肌内注射示教教案

肌内注射示教教案
位等,以放松臀部肌肉,减轻疼痛。
三.操作步骤
1、评估:病情、治疗;意识、肢体活动;给药认识、心理、合作程度;
局部皮肤。
2、治疗室准备:环境 用物:两人查对 个人铺盘,备药(洗手)
3、操作前:核对(床号、姓名)、解释、置屏风、放盘;摆体位、选部位、消毒、核对(药)、夹棉签、排气
5.学生能正确实施肌肉注射法。
重点难点:
重点:说明肌内注射的目的、部位、注意事项;说明臀大肌的定位方法;如何正确实施肌内注射法。
难点:臀大肌的两种定位方法;如何正确实施肌内注射法。
教学方法:
讲授、示教
思考题:
1.简述肌肉注射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2.1床王小毛,女,32岁,医嘱:肌肉注射2ml生理盐水如果你是负责护士,现在要执行该医嘱,则: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同时注射两种及以上药物时,注意配伍禁忌;
3、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若出现硬结可热敷、理疗;
4、不要全部进针,防针头折断;
5、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一般选用臀中肌、臀小肌。
讲授
图示
讲授
图示
讲授
图示
示教
讲授
1min
1min
10min
4、操作中:核对(床号、姓名);绷皮、进针(90°);固定(右手)、 抽回血(左手);注药(观察);拔针(按压)。
5、操作后:安置病人(体位、核对、观察、嘱咐、整理)、核对 (安瓿)、收盘、洗手、床尾核对
6、用物处理:针头、注射器、安瓿/棉签、棉球/治疗巾/保护套、注射器包装袋/弯盘洗手、脱口罩记录
(1)最常用的注射部位是什么如何定位
(2)你希望患者如何配合你?

护理教案肌肉注射模板范文

护理教案肌肉注射模板范文

1. 知识目标:- 了解肌肉注射的基本原理和适应症。

- 掌握肌肉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熟悉常见肌肉注射部位的选择。

2. 技能目标:- 能够正确进行肌肉注射操作。

- 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 能够处理肌肉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关爱患者、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 提高学生面对患者时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肌肉注射的基本原理和适应症2. 肌肉注射的操作步骤- 注射前准备- 患者体位摆放- 注射部位选择- 注射操作- 注射后观察与处理3.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处理4. 常见肌肉注射部位的选择5.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一)导入1. 通过提问或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肌肉注射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2. 介绍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二)讲授1. 肌肉注射的基本原理和适应症:- 解释肌肉注射的原理,即药物通过肌肉组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 列举肌肉注射的适应症,如药物不宜口服、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根据病情需要快速药物效果的时候。

2. 肌肉注射的操作步骤:- 注射前准备:洗手、戴口罩、核对医嘱、检查药物、准备注射器等。

- 患者体位摆放: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如坐位、仰卧位、侧卧位等。

- 注射部位选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如臀大肌、臀中肌、三角肌等。

- 注射操作:消毒皮肤、进针、抽吸、注射、拔针等步骤。

- 注射后观察与处理: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 肌肉注射的并发症及处理:- 解释肌肉注射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血肿、硬结等。

- 介绍相应的处理方法。

4. 常见肌肉注射部位的选择:- 讲解不同注射部位的特点和适用情况。

5.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 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

- 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 观察患者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三)示范1. 教师示范肌肉注射操作,包括注射前准备、患者体位摆放、注射部位选择、注射操作、注射后观察与处理等步骤。

肌肉注射 教案(完整资料).doc

肌肉注射 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一) 臀大肌注射两种注射
定位法1.十字法:经臀裂顶点向左、向右划一水平线,再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其外上1/4处,避开内角。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1.以食指尖和中指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食指和中指构成的
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己得手指为准)。

(三)、股外侧肌注射
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
6.注射完毕,用干棉签压针眼处,快速拔针,再次核对。

7.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肌肉注射教案.doc

肌肉注射教案.doc

教材版本:李小寒、尚少梅,《护理学基础》,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一)教学目的要求和具体行为目标:1.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分了解、熟悉、掌握3个层次)了解:肌肉注射的定义;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熟悉:肌肉注射的目的1.不宜采用口服给药2.要求药物在短期内发生疗效而又不适于静脉注射者3.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掌握:肌肉注射用物用物:治疗车下层备黑黄垃圾袋及利器盒,上层备无菌棉签、碘伏、砂轮、5ml注射器、无菌盘、无菌持物钳、药物、无菌纱布。

理解:肌肉注射常用部位选择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

以臀大肌最常见。

(一) 臀大肌注射两种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经臀裂顶点向左、向右划一水平线,再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其外上1/4处,避开内角。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1.以食指尖和中指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己得手指为准)。

(三)、股外侧肌注射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此区大血管少,较宽广,适用于多次注射。

(四)、上臂三角肌注射法: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此处肌肉分布少,只能作小计量注射。

【实验步骤】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将注射本与注射卡相核对,备好药物,检查药液,备齐用物,携至病床旁,核对床头卡.呼唤病人的姓名,向病人解释其目的,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摆好体位。

侧卧位: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俯卧位: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腿伸直,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仰卧位:病人仰卧,肌肉放松。

坐位:病人坐位,双手扶椅背,局部肌肉放松。

4.抽吸药液,将安瓿上端药液弹下,用砂轮锯一痕迹,用高效碘环形消毒两遍,掰开安瓿,取出无菌注射器。

抽吸药液,套上针头保护帽,放于无菌注射盘内。

再次核对无误后,备用。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
2.推广这一注射部位选择,引导学生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与临床操作规范相对接。

链接护考
巩固知识3min
1.课堂小结:采用小组自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总结,师生、生生在思维碰撞中使知识得到整合和升华.
2.作业布置:
针对“感冒打针,永生瘫痪”案例,为医院试拟一份预防护理事故的预案。
教学环人体模型1个、肌内注射法用物10套、记号笔10支
教学重点
肌内注射法定位方法
教学难点
肌内注射法操作步骤
课前准备
1.知识准备:布置学生回顾人体解剖结构,预习本教材肌内注射法,观看肌内注射法操作视频。
2.学生见习:组织学生分成4大组去校合作医院注射室、病房见习肌内注射法,布置观察任务:
3.让每个学生敢动手、能动手、会动手,检验课堂效果。

换位思考
职业对接
7min
1.教师提问:“现在,有谁愿意让老师打一针呢?为什么不愿意呢?”
——第三大组学生代表谈感受、谈无痛注射。
2.教师结合临床经验拓展:无痛注射区选择。
1.再次利用学生被注射的感受,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用心体会病人的“痛”和“怕”,适时地进行职业情感渗透。
4).评价标准:
a.无菌观念强。
b.操作熟练准确、做到无痛注射(两快一慢)。
c.沟通恰当,指导正确。
d.时间:8分钟(从检查药品开始至清理用物完毕)。
2.练一练:
1)滚动播放电教视频。
2)将4个大组学生分成4人一小组在小老师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并记录每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讨论、教师引导。
3.秀一秀:
《肌内注射法》教学设计
灌南卫校 陈敏
课题
肌内注射法
授课类型

肌肉注射教案模板范文

肌肉注射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肌肉注射的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掌握肌肉注射的操作步骤和方法,能够独立进行肌肉注射。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操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教学重点:1. 肌肉注射的操作步骤。

2. 注射部位的选取和注射角度。

教学难点:1. 注射部位的准确选取。

2. 注射角度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学用品:注射器、针头、酒精棉球、消毒棉签、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药液、注射床、模拟人等。

2.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有哪些适应症和禁忌症?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授新课1. 肌肉注射的目的:将药物注入肌肉组织,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

2. 肌肉注射的适应症:适用于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等。

3. 肌肉注射的禁忌症:局部感染、出血倾向、皮肤破损等。

4. 肌肉注射的注意事项:a. 注射部位要准确,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等。

b. 注射角度要合适,一般为90度角。

c. 注射过程中要注意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三、示范操作1. 教师展示肌肉注射的操作步骤,包括:a. 准备注射器、针头、酒精棉球、消毒棉签、无菌手套等。

b. 检查药液,确认无误。

c. 选取注射部位,如臀大肌、三角肌等。

d. 进行皮肤消毒。

e. 取针头,注入药液。

f. 取出针头,按压注射部位。

2. 学生观察并记录操作步骤。

四、学生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一个模拟人,进行肌肉注射操作练习。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操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提问:肌肉注射有哪些注意事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讲解注射部位的选取和注射角度1. 注射部位的选取:a. 臀大肌:注射量大,适用于成人。

b. 三角肌:注射量小,适用于儿童。

c. 肌肉注射部位应避开神经、血管等。

2. 注射角度:a. 一般为90度角。

肌肉注射教案doc

肌肉注射教案doc

肌肉注射教案.doc肌肉注射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肌肉注射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2. 掌握肌肉注射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3. 能够正确选择注射部位和注射器具。

4. 能够熟练进行肌肉注射,并注意注射后的护理。

二、教学重点:1. 肌肉注射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

2. 肌肉注射的步骤和操作技巧。

三、教学内容:1. 肌肉注射的定义:将药物溶液注射到肌肉组织中,通过肌肉血液循环迅速达到全身各部位。

2. 肌肉注射的适应症:适用于药物口服不易吸收、需要快速起效、需要稳定药物浓度的情况。

3. 肌肉注射的禁忌症:注射部位有感染、注射部位有创伤、注射部位有肿瘤、注射药物禁忌肌肉注射等情况。

4. 肌肉注射的步骤和操作技巧:(1)准备工作:检查药物名称、剂量和有效期,准备注射器具、酒精棉球、药物等。

(2)选择注射部位: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臀部外上象限、上臂三角区和大腿外侧前上方,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3)准备肌肉注射:消毒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让药物室温适应。

(4)操作步骤:a.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药物,注意药物剂量。

b. 抓住注射部位,用酒精棉球擦拭注射部位。

c. 用一只手拉开肌肉,另一只手将注射器插入肌肉组织,注射药物。

d. 缓慢推注药物,注意不要快速注射。

e. 将注射器拔出,用棉球按住注射部位,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以促进药物吸收。

(5)注射后护理: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肿胀、感染等情况,观察患者有无过敏反应。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肌肉注射的定义、适应症和禁忌症,让学生了解肌肉注射的概念和应用范围。

2. 演示法:教师演示肌肉注射的步骤和操作技巧,让学生观摩并记住每个步骤的关键点。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互相观摩和指导,熟练掌握肌肉注射的操作技巧。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践操作,检查每个步骤的正确性和流程的顺序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护理教案肌肉注射模板范文

护理教案肌肉注射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肌肉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射部位的选择。

(2)掌握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进行肌肉注射的操作。

(2)能够处理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负责的工作态度。

(2)提高学生与患者沟通、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肌肉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射部位的选择。

2. 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 肌肉注射并发症的处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

(2)注射过程中注意事项。

2. 教学难点:(1)注射部位的准确选择。

(2)注射过程中并发症的处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肌肉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注射部位选择等理论知识。

2. 演示法:演示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肌肉注射的实践操作,提高操作技能。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肌肉注射在临床护理中的重要性。

2. 学生讨论肌肉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射部位选择。

(二)讲解理论知识1. 教师讲解肌肉注射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注射部位选择。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三)演示操作流程1. 教师演示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包括注射部位选择、消毒、注射、拔针等步骤。

2. 学生观察并记录操作步骤。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肌肉注射的实践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

(五)并发症处理1. 教师讲解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2. 学生讨论并提问。

(六)总结与评价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

六、课后作业1. 复习肌肉注射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2. 针对注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出处理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2. 学生反思自身操作中的不足,提高操作技能。

基础护理技术(人卫版)授课教案:门诊注射与换药之肌内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人卫版)授课教案:门诊注射与换药之肌内注射
◎案例四:王可,男,65岁,肺癌晚期患者。医嘱:杜冷丁100mg,肌注,St!你如何正确地进行肌内注射?
1.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本次课学习内容
2.记录作业
1.正确从小安瓿瓶内抽吸药液的能力
2按照医嘱遵守注射原则为不同的病人实施3肌内注射的能力
4进行有效护患沟通的能力
5.具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1.熟悉注射原则
2.了解小安瓿药物的抽吸
3.掌握各种肌肉注射定位法
4.掌握肌内注射
能力训练任务与案例
任务1:小安瓿抽药
任务2:肌内注射定位
任务3:肌内注射操作
案例1:01床,李某,男,67岁,脑血栓患者,右下肢偏瘫。医嘱:
维生素B12 0.5mg,肌内注射,Bid
案例2:张羽,女,14岁,病毒性疱疹。门诊医嘱:病毒唑0.2,肌注,Qd,你如何正确地进行肌内注射
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重点:按照护理程序的方法为不同的病人实施肌内注射的能力
难点:为不同的病人进行各种肌内注射定位的能力
解决方案: 1、引入临床案例,通过演示操作过程,学生动手练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问;
问题1:在注射过程中应遵循那些基本原则?
问题2:在注射前应做好哪两个方面的选择?
问题3:对2岁以下患儿应如何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问题4:如何做好无痛注射?
◎案例二:张羽,女,14岁,病毒性疱疹。门诊医嘱:病毒唑0.2,肌注,Qd,你如何正确地进行肌内注射?
◎案例三:赵亮,男,1岁,发热、咳嗽。门诊医嘱:青霉素40万单位,肌注,St!你如何正确地进行定位及肌内注射?
教师点评
1.患者体位(侧卧、俯卧、坐位、仰卧)图片展示
2.持针方法(握笔式)

护理学基础教案-肌内注射

护理学基础教案-肌内注射

教案教师姓名王晓莉课程名称临床护理技能班级2011级9、10、11、12授课日期年月日第周授课顺序章节名称第十五章药物治疗的护理第四节注射药治疗护理肌内注射教学目标知识:说出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技术:1.能够为患者实施肌内注射2.应用密封瓶抽吸药液能力:1.培养护生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2.培养护生与人沟通及动手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肌内注射的实施2.肌内注射的注意事项3.密封瓶抽吸药液难点肌内注射的实施教学资源教材:《护理学导论和基础护理学》王艾兰夏立平主编教具:注射盘:2ml或5ml无菌注射器、按医嘱备药、无菌巾、消毒液、无菌棉签、弯盘、砂轮评估反馈回示教、练习作业1.课后认真复习,掌握知识目标2.回宿舍,两人一组进行臀大肌注射的定位3.课后练习肌内注射进针手法课后记教学活动及板书设计第十五章药物治疗的护理第四节注射药治疗护理复习:比较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的不同点。

(5分钟)肌内注射(IM)工作任务:25床,赵刚,男,30岁,体温升高半日余,测得体温39℃,医嘱:安乃近2mlIM。

请正确执行该医嘱。

1.教师示范肌内注射法(20分钟)(1)教师示范密封瓶抽吸药液:启盖→消毒→一靠→二刺→三移位固定→四注入等量空气→五抽吸(斜面在液面下,刻度朝向操作者)(2)查对备药→核对解释→安置体位→定位消毒→查对排气→轻稳进针针头与皮肤呈90°角→查回血注药→拔针按压→操作后查→交流整理→洗手记录2.定义(2分钟)目的(3分钟)3.注射部位(15分钟)①臀部:侧卧位时,下腿屈曲上腿伸直,使肌肉放松;俯卧位时两足尖相对;仰卧位用于病情危重及不能翻身的患者,限于臀中小肌注射;②上臂三角肌:注射侧肢体手叉腰使三角肌显露;③股外侧肌:以自然坐位,两脚平行自然着地,使腿部肌肉放松。

注射时,用屏风或拉帘遮挡患者。

4.注意事项(5分钟)5.学生练习(20分钟)6.学生回示(15分钟)7.教师总结(5分钟)。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
2.推广这一注射部位选择,引导学生注重人文关怀,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与临床操作规范相对接。

链接护考
巩固知识3min
1.课堂小结:采用小组自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进行总结,师生、生生在思维碰撞中使知识得到整合和升华.
2.作业布置:
针对“感冒打针,永生瘫痪”案例,为医院试拟一份预防护理事故的预案。
《肌内注射法》教学设计
灌南卫校陈敏
课题
肌内注射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专业
中专护理
授课年级
中专二年级
人数
40人
课时
2课时
授课教材
书名:《护理学基础》第三版
主编:周春美张连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设计思路
以卫生职业教育的“三个对接”(即理论教学与执业护士考证相对接,技能操作与现代临床操作规范相对接,学生职业素养与护士职业道德及职业规范相对接)理念为指导,针对授课班学情、本课特点及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以学生被注射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创设课堂,巧用分小步程序教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想----说----学----练---秀中快乐轻松地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充分体现我校提倡的“三性”(即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课堂教学。
教学环境
教具教材
理实一体教室、教材、多媒体课件、人体模型1个、肌内注射法用物10套、记号笔10支
教学重点
肌内注射法定位方法
教学难点
肌内注射法操作步骤
课前准备
1.知识准备:布置学生回顾人体解剖结构,预习本教材肌内注射法,观看肌内注射法操作视频。
2.学生见习:组织学生分成4大组去校合作医院注射室、病房见习肌内注射法,布置观察任务:

常用护理技术实验教学教案肌内注射法

常用护理技术实验教学教案肌内注射法
3、请一位同学扮演患者,由老师演示操作流程。
4、分组练习。
5、由各组带教老师针对练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小结。
10min
2min
10min
88 min
10 min
教 学 目 的
掌握肌内注射的方法及臀大肌定位的方法。
教 学 方 法
1、以启发式提问:引出注射的目的及部位选择、臀大肌两种定位的方法、臀部肌内注射的体位。
2、以与皮下注射法比较的方法讲授用物的准备;
3、演示法:同学扮演患者,老师进行操作的示范;
4、角色扮演:在分组练习时,由同学进行护患角色的扮演,进行注射,以增强如何关心体贴病人、减轻疼痛的意识。
教 学 重 点
1、运用护理程序进行注射;
2、要求态度认真、步骤有序,方法正确,强调无菌及查对。
教 学 难 点
4、取体位,选择注射部位,用2%碘酊和70%乙醇分别消毒皮肤,待干。
5、取吸好药液的注射器,再次核对排尽空气。(操作中查对)
6、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注射器,以中指固定针栓,与皮肤垂直,快速刺入针梗的2/3。
7、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推注药液。
8、注射毕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的同时,快速拔针。
《常用护理技术》课程教案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
常用护理技术
教学手段
讲解、示范,指导练习
授课日期
授课对象
授课型
实验课教学
授课内容
肌内注射法
学时数
3×40min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和讲授提纲)
时间安排
1、讲授肌内注射的目的及部位选择、臀大肌两种定位的方法、臀部肌内注射的体位。
2、讲授注射的用物准备。
四、操作难点:

《肌内注射》教学设计

《肌内注射》教学设计

《肌内注射》教学设计《肌内注射》是学生在学习了皮内、皮下注射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肌内注射较皮内、皮下注射的内容难,要注意进针的部位、角度、深度的掌握,而本内容又较静脉注射简单,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充分体现教材设计的循序渐进。

本节内容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护理操作,是临床护士日常工作必会的护理技能之一,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熟记臀大肌肌内注射法的两种定位法。

(2)能力目标:①熟练运用护理程序为病人正确实施臀大肌肌内注射,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②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3)情感目标:通过实践练习、多媒体演示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培养职业道德素养。

本着课程标准,在把握教材基础上,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肌内注射的注射部位、持针手法、进针角度、进针深度;通过课堂的反复强调以及肌内注射与皮内、皮下注射的比较突出重点。

难点:臀大肌、臀中小肌定位方法;在讲解过程中利用仿真模型、图片讲解难点,与此同时,利用学生以前学习的解剖知识突破难点,也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中职学生总体特点是文化基础差,学习的自觉性不够但学生好奇心强,兴趣广,可塑性强。

本节内容针对的是中职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解剖、病理等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医学基础,为本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根据学生特点,为了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的同时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拟计划进行如下操作:案例教学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其理论依据: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教学方法。

由案例导入,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问题探究式教法,在师生的问答过程中解决问题,通过演示完成操作过程。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详解

肌内注射_教学设计详解
《肌内注射法》教学设计
灌南卫校陈敏
课题
肌内注射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专业
中专护理
授课年级
中专二年级
人数
40人
课时
2课时
授课教材
书名:《护理学基础》第三版
主编:周春美张连辉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设计思路
以卫生职业教育的“三个对接”(即理论教学与执业护士考证相对接,技能操作与现代临床操作规范相对接,学生职业素养与护士职业道德及职业规范相对接)理念为指导,针对授课班学情、本课特点及卫生职业教育现状,以学生被注射的亲身经历为背景创设课堂,巧用分小步程序教学,突出重点,化解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做----想----说----学----练---秀中快乐轻松地学习,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充分体现我校提倡的“三性”(即实用性、适用性、趣味性)课堂教学。
2、教师提问:感冒打针为什么会导致永生瘫痪?
原来是损伤了坐骨神经。
1.震撼学生心灵,引起学生思考,引出本课课题
2.利用学生对肌内注射技术的好奇与期盼来引发学生思考。

主动探究
=善思乐定
8min
1.想一想
想一想:“作为未来的护士,你们会打针了吗?肌内注射损伤坐骨神经危害;神经解剖位置?”——打开人体模型进行讲解。
2.找一找
1)小组讨论,学生代表应用实物模型回顾标志点,向同学们讲述肌内注射定位方法。
2)教师结合PPT展示定位方法效果图进一步形象具体地讲述定位法。
3.画一画
在包好保护膜的模型上用记号笔画下定位方法,打开模型验证方法的可靠性。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将“被动”灌输转变成了“主动”汲取,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肌内注射——述课

肌内注射——述课
2.案例教学法: 通过案例创设合适情景,引出课堂知识,强调重点。 3.情景教学法 : 设置情景,让学生感受临床真实,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用 心体会病人的 “痛”和“怕”,适时地 进行职业情感渗透。 4.讲授法: 详细讲解注射的定位和操作步骤,逐步突破难点。
五、述教法和学法
(二)学法
自主探索 协作学习法
Hale Waihona Puke 六、述教学流程(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案作业,让学生提前预习相关内容,并将 臀大肌注射的视频发至班级Q群,让学生观看学习。
2.根据学生平时操作技能情况,从每组中挑选1位 学生,先进行肌内注射法操作实训辅导并考核过关, 成为小老师。 (二)复习旧知
回顾臀部解剖结构,检查学生学案预习情况,集 体观看臀大肌肌内注射法操作视频。
一、述教材
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我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做了如下处理:
在完成了皮内、皮下
1 注射的基础上,课前 布置预习,通过观看 视频,借助教材进行 自学。
通过自学、尝试掌握本 课的基本操作。
2
临床工作中最常用到的 肌内注射法是臀大肌注
射,会作为重点内容学
习。
自学臀中肌、臀小肌、 股外侧肌和上臂三角肌 注射方法和臀大肌注射 的定位方法,要求学生 掌握臀中肌、臀小肌注 射的注意事项。
培养学生爱伤的职业情操,增强注射操作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述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臀大肌注射部位选择与定位方法以及IM的基本 操作步骤;
难点:臀大肌注射定位方法、进针手法 本节课授课时间为2学时
五、述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1.演示法: 利用教具、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将抽象的
知识具体化,并注意与同学们的互动与启发,全方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促 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学生 对知识的掌握。

肌肉注射 教案

肌肉注射 教案

肌肉注射常用部位选择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

以臀大肌最常见。

(一) 臀大肌注射两种注射定位法 1.十字法:经臀裂顶点向左、向右划一水平线,再以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其外上1/4处,避开内角。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1.以食指尖和中指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己得手指为准)。

(三)、股外侧肌注射大腿中段外侧,大约7、5厘米宽,膝上10厘米,髋关节下10厘米左右,此区大血管少,较宽广,适用于多次注射。

(四)、上臂三角肌注射法: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横指,此处肌肉分布少,只能作小计量注射。

【实验步骤】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将注射本与注射卡相核对,备好药物,检查药液,备齐用物,携至病床旁,核对床头卡.呼唤病人的姓名,向病人解释其目的,以取得合作。

3.协助病人摆好体位。

侧卧位:下腿弯曲,上腿伸直。

俯卧位:病人俯卧,头偏向一侧,两腿伸直,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仰卧位:病人仰卧,肌肉放松。

坐位:病人坐位,双手扶椅背,局部肌肉放松。

4.抽吸药液,将安瓿上端药液弹下,用砂轮锯一痕迹,用高效碘环形消毒两遍,掰开安瓿,取出无菌注射器。

抽吸药液,套上针头保护帽,放于无菌注射盘内。

再次核对无误后,备用。

5.协助病人脱裤露出臀部,选择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

排尽空气,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握毛笔式).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皮肤呈90度角.迅速进入肌肉内。

进针深度为针梗2/3.左手抽动活塞,若无回血,固定针头,缓慢注药。

6.注射完毕,用干棉签压针眼处,快速拔针,再次核对。

7.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用物。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小结
1.本节课为本章内容主要讲解点之一,是实际操作的基础。也是临床上各项治疗和抢救工作的基础,也是今后护理工作中所必须熟练掌握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之一。
2.在课堂中注意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3.理论讲课过程中,注重无菌技术意识的培养,强调注射原则,恰当熟练操作运用操作,操作中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用心体会病人感受,换位思考,切实减轻病人痛苦。肉组织的方法。
1、目的
⑴不能或不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采用。
⑵适用于注射刺激性较强或剂量较大的药物。
2、用物注射盘内另加2 ml或5 ml注射器,6或61/2号针头,药液,注射卡。
3、部位一般选择肌肉较厚,离大血管,大神经相对较远的部位。其中最常用的是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上臂三角肌和股外侧肌。
教案
科目:护理学基础
部系:基础医学部
专业:护理专业
专业班级:18级护理
学时/总学时:1/102
授课日期:2020.6.7
课程名称:护理学基础
章节:第十二章注射给药法
授课主题:肌内注射
教材:《护理学基础》吕月桂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肌内注射法的部位(以臀大肌为例)以及操作要点。
熟悉:肌内注射法的注意事项。
⑹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缓慢推药。
⑺注射毕,用干棉签轻按进针处,快速拔针后按压片刻。
5、注意事项
⑴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从根部衔接处折断。
⑵2岁以内的婴幼儿宜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因其独立行走前臀部肌肉发育不完善,为避免损伤坐骨神经,不宜采用臀大肌注射。
⑶长期进行肌内注射的病人,应合理的更换注射部位,并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硬结的发生,若已出现硬结,可采用热敷,理疗等措施。
教学用具:
教学课件
讲授内容
备注
第十二章给药和药物过敏实验
第四节注射给药法
一、情景导入以学生小时打针场面以及感受为切入点,并配以视频。
二、回顾旧知识注射给药法的原则: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3.注射前准备 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现配现用注射药液;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注射 ;前排尽空气注药前检查回血 ;掌握合适的进针深度4.应用减轻患者疼痛的注射技术。
四、观看肌内注射技术操作视频(人民卫生出版社)
五、课堂测验
巩固课堂知识内容与方法:
1.学习完理论部分,再通过注射法视频教学,使学生增加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对实验课流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通过实验课,使学生熟悉并掌握临床护理工作基本技能。
作业:
填空题:
1.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的进针角度分别是 ( )( )( )
2.肌内注射时,选用连线法进行体表定位,其注射区为( )和( )连线的外上1/3处。
3.患儿,1岁8个月,因支气管炎需肌内注射青霉素,其注射部位最好选用( )
A.臀大肌 B.臀中肌、臀小肌
B.上臂三角肌 D.前臂外侧肌 E.股外侧肌
思考题:
在注射给药过程中如何减少病人的痛苦?
参考资料:
1.《护理学基础》/吕月桂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⑴护士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后携至床旁,核对并解释。
⑵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以使肌肉松弛,易于进针。
⑶用2%碘酊消毒局部注射部位,待干后用70%乙醇脱碘。
⑷再次核对,排尽空气。
⑸左手拇指、示指绷紧皮肤,右手呈执笔势持注射器,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皮肤呈90°角,以手臂带动手腕的力量,迅速刺入针梗的1/2~2/3。
了解:肌内注射法的操作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肌内注射的操作步骤
难点:
注射法给药过程中遵循的无菌原则以及对待患者具备爱心与耐心。
教学内容及时间分配:
1.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2.回顾旧知识:第三节 注射给药法的原则
3.新课讲授: 肌内注射技术
4.小结
5.课堂测验
教法设计:
课堂讲授、提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⑴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射时为避免损伤坐骨神经,有两种定位法
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引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下角为注射部位。
2)联线法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的外1/3处为注射部位。
⑵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⑶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⑷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4、操作步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