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革中国政府与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政府与政治课堂笔记
地主占据80%的土地,错误
后经调查,江南地主只占了30%,其余族田、义田居多。
孙中山“耕者有其田”(基于广东情况,租佃现象比较多),袁世凯接受(华北地区自耕农经济为主,出现半租佃的复杂现象,华北地主占地不超过40%,且多小地主,很少有超过100亩的)
举例:晋绥地区土地改革
1、牛萌冠:
牺盟会的创始人,在晋西事变后帮助很多同志逃出阎锡山魔掌,后来在晋绥边区的负责财政。斗牛大会:牛荫冠父亲的牛友兰
2、李井泉,晋绥地区负责人,在土地改革时要求牛荫冠与牛友兰划清界限,儿子斗老子
刘少白:前清贡士,民国省议员,,女儿高干刘亚雄
高干女婿安子文,五次被毛接见,主动献田,黑峪口事件斗争刘少白,收到殴打。
胞弟被斗死,其儿子划清界限,子弑夫
3、孙良臣:被土改工作队拘留,晋绥边区高等法院法官被斗死
土地改革试点,出现积极分子,自发开展改革
晋绥边区康生陈伯达负责,向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其他地区做土改示范
抗战过程中,地主土地已经有很大部分转化为中贫农转移,之后又有耕者有其田的运动。所以至1947年已经没有多少地主土地。康生的想法则是挖取地主的底财。事实上土地已经不再受人欢迎,因为要分担战争税负。
李井泉担任晋绥边区,康生烧掉分阶级文件,认为情况已改变,斗争化形地主
查三代,包括政治态度,根据摊铺大小,饮食好坏来确立阶级(而苏俄是根据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划分阶级)
刘少奇接到一份报告,分配不均,积极分子乘机私吞现象比较严重,干部腐败,批评李井泉贺龙,认为吸收大量地富子弟干部,干部要进行整顿
土地改革总体的目的:
(问题的最中心环节)
土地改革,中共实行共产主义革命,做所有制革命,土地改革属于一个反封建的革命。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国情,帮助同盟军农民获得解放的一个过程。张铭老师认为土地改革是一个功利性十足的运动,土地改革不是阶级矛盾的产物。并不是阶级正义感,是为了夺权,是为了让农民成为共产党的炮灰的一个功利性的运动。台湾陈永发、黄仁宇认为土地改革是帮助共产党解决了后勤问题,解决了人力、武力,汲取资源问题,实为战争的工具。杨奎松认为张陈黄缺乏一定证据,经过其梳理五四讨论会(1946年5月4号),大革命的教训,没有充分发动农民,过于机警的阶级警惕性。
五四指示:认为各地都存在农民要地的运动
老师认为,张黄陈基本上正确,杨奎松虽然堆砌了很多史料,但考察土地革命发展的过程来看,却不是这样。抗战最初减租减息运动,之后没收汉奸的伪产,后又停止(因为地主逃跑,导致根据地几近崩溃,甚至造成赤白对立)。1941年日大规模扫荡,共产党损失惨重,开展群众运动。1942年正式形成减租减息政策。此时早已出现了农民要土地,农民要银元的现象,但是为了维持统一战线,共产党实际上采取的是对地主一种一打一拉的政策。
减租减息导致地主采取卖土地给别人等反制措施,大量土地租给中农、富农(因为贫农缺乏
生产资料),租赁市场是有利于地主的一种卖方市场,在各个根据地都出现明减租暗不减租的行动,减息更是这样,当时资本市场不发达,资本价值偏高,高利贷。减息政策使农民没法借钱。获益于减租减息更多的是中农、富农。实际上主要是依据查黑地、查汉奸来满足底层农民的利益。中农、小资产阶级革命热情不高,所以一定要发动雇农、贫农。抗日战争后期,共产党抵抗更积极,收复了很多地区(新区)。打汉奸,此时农村的确存在比较大的阶级仇狠。内战开始后,1946年初,东北变成热战集中地区。中共仍无法抵御国军的攻势,五四指示坚定支持农民,对开明士绅、对富农,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地主采取合作,鼓励献地。使地方领导人很难操作。1946年6月以后全面开战之后,解放区就主要是满足农民的需求。事实上地主还是有一定防斗手段的。1946年底土改要进行复查,中共受粟裕刘伯承胜利影响深受鼓励,其目标改为彻底打倒国民党。毛泽东撰写了“二一指示”要彻底打倒共产党,要对地主撕破脸皮。
中共中央关于在土改实验区实行搞地主金银等斗争给晋绥分局的指示(毛泽东提出)1947年4月12日
1947年7月小河会议,共党决定反击(实际上是因为很多根据地几近崩溃)。战争残酷性需要使中共找到补给。刘少奇土地改革之后认为毛泽东暗示其整党。然1947年8月人民日报表扬了晋绥日报,主张平分土地(原来是违反政策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原则,原则上不能动中农土地的)
整党使土改执行者更为激进,斗争出现失控现象
12月反攻已见成效,土地改革要纠左,毛泽东又有所保留,防范右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