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合集下载

浅谈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浅谈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目录一、完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必要性 (1)(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1)(二)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2)(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2)(四)现代政府职能发展的必然趋势 (2)二、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现状 (3)(一)社会管理职能的不断强化 (3)(二)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投入的不断增加 (3)(三)社会管理领域的相关法律规定日趋完善 (4)(四)政府社会管理领域运行机制的不断改进 (4)三、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5)(一)我国社会建设与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 (5)(二)社会发展与政府社会服务滞后于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 (5)(三)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某些“拉美化”的现象 (5)(四)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尚不能适应社会组织形态变迁的要求 (6)(五)要求政府加大对社会利益结构的协调力度 (6)(六)要求尽快改变以政府为唯一中心的“单中心”治理结构 (6)(七)我国进入了社会风险加剧的时期。

(6)四、完善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对策 (7)(一)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7)(二) 整合社会关系,构造和谐的收入分配格局,推进社会公平 (8)(三) 积极扩大就业, 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8)(四) 加强社会管理体制的建设和创新,培育和完善公民社会 (9)(五) 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10)结语: (11)参考文献 (11)浅谈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社会管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就。

但是,目前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现实迫切要求强化与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只有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促进政府社会管理的逐步创新和改革,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只有不断深化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才能有效地转变政府管理理念,有效地转换政府职能。

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职能转变探析

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职能转变探析

在 任何 国家 , 一个稳定 、 和 谐 与 发 展 的 社 会 都 离 不 开 有 效 的 社 会 管 理 。我 发 展
( 一) 社 会 管 理 重 经 济发 展 , 轻 社 会 前 . 我 国 政 府 与 社 会 的 互 动 格 局 需 要 进

国政 府 的社 会 管理 职 济增 象 在 教 育 、 医疗 、 住房 、 环 保 等领 域 表现 社会 管 理体 制 。 取 得 了 显 著 成 效 。 然 而 在 一 些 问题 . 我 国政府 的公 共服 总体 上 . 我 国 政 府 的 社 会 管 理 功 能 依 然 长 作 为 衡 量 干 部 政 绩 的 最 重 要 的 指 标 。 得 尤 为突 出。然 而 。
关 键词 : 政府 ; 社会 管理 : 公共 利
益 : 职 能 转 变


问题 的提 出
言, 主要 表现在 以下 几个 方面 。

定 程 度 上 抑 制 了 社 会 力 量 的 发 挥 当 步 优化 . 社 会 管 理 的 方 式 也 要 走 向 多 f 三1 公 共 产 品 与 公 共 服 务 的 提 供 能
建 国 以来 . 我 国 的社会 管 理存 在 过 元 化 。
承担 的管理 和规 范 社会 组 织 、 协 调 社 会 度 重 视 经 济 发 展 而 忽 视 社 会 发 展 的 问 稳定、 保 障 人 民 群 众 生 命 财 产 安 全 等 方 的 发 展 较 为 滞 后 。重 经 济 发 展 在 政 府 部
么、 管 到 何 种 程 度 以 及 不 该 管 什 么 方 面 社 会 中 转 移 职 能 以 及 转 移 哪 些 职 能 尚 等 问题 不 甚 明 了 。 当前 政 府 在 社 会 管 理 未 形 成 成 熟 的 机 制 . 使得 一 些可 以 向社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地方政府职能部门作为和公共民众最为紧密的联系纽带,其服务质量备受公众的关注和监督。

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服务态度和质量被曝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及思考。

文章从当前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公共服务质量的具体策略,有利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助于为广大公民服务,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公民需求的提高,全国相继掀起一股提高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的热潮,各级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在服务质量建设方面展开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不仅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制定具体的建设目标,还成立专业化的工作领导小组。

当前,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认识到提升服务质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其公共服务质量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但其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亟需解决。

1.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1.1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公共服务意识淡薄从近年来频繁发生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以及职能部门在处理服务问题上的方法和态度可以看出,部分行政服务人员”公民至上”、”服务至上”的服务价值理念极其淡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常常表现出昔日”官场”上的行为习惯,高高在上,对群众颐指气使,发号施令。

此外,尽管部分服务人员有一定的服务意识,但缺乏服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未真正认识到良好服务工作的重要性,”服务次要论”还大有市场。

1.2缺乏统一规划,服务制度有待健全当前,提高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服务质量不仅仅是一句口号,也不单是一些便民利民的措施,而是要重点规范服务制度的建设.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理论层面或是实践层面,还没有规划、设计出一条有效路径对服务质量进行明确规范的量化,相关行政规章制度对公共服务的理解过于庸俗、肤浅,难以切中要害,现有的措施大都处于比较表面的层次,具体的统一规划和实施步骤相对滞后。

论地方政府治理效能低下的成因与提升

论地方政府治理效能低下的成因与提升

・管理研究・论地方政府治理效能低下的成因与提升①尤光付(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作者简介]尤光付(1963-),男,湖南常德人,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行政监督和中国公共行政管理。

[摘 要]地方政府治理效能是当前我国地方行政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地方政府治理效能低主要是地方政府的管理体制不顺、公务员素质不高和法治不健全使然。

要提升地方政府治理效能,一是要切实推进地方行政改革,加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二是要践行“三个代表”,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高公务员素质和技能;三是宜加快立法,严格执法,完善地方政府法治,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首长负责制、执法监督制和政务公开制。

[关键词]地方政府;治理效能;成因与提升[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155(2004)04-0082-04 受国体、政体等因素影响,各国地方政府的内涵、职能、模式颇有差异。

在我国,依据宪法和地方政府组织法等规定,地方政府仅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包括省、自治区等区域性地方政府和县、乡(镇)等基层性地方政府。

它们的职能涉及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财政、民族、民政等广泛的社会治理领域。

大量文献显示,我国地方政府机构的一些部门在履行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效能低下。

十六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代化实践中,必须建立高效的政府。

基于此,分析地方政府效能低下的成因,探究地方政府提高效能的路径和方式的选择,也就成了当前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方政府治理效能低下的成因分析效能作为一个科学术语,在物理、工程等自然科学中,指输入能量与输出能量之间的比率。

20世纪科学管理兴盛后,“效能”一词才广泛运用到管理领域中来。

作为“事物所蕴藏的有利的作用”[1](P1272),在我国行政管理领域,目前对其解释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行政管理中的效能就是指效率,即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总产出)同其所耗的人财物力及花费的时间(总投入)之间的比率;另一种观点认为,效能不等同于效率,效能等于目标乘以效率。

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政府推进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4 .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的意识还 比较薄弱 公 众参与社会管理 的意识虽然有 了提 高 , 但相对还是 比
视了公众在社会管理 中的能 动作用 , 仍然死板 的认 为在服务 型社会 中政府是社会管理 的主体 , 公众是客体 。这 种观点主 要是受传统 的政治 、 行政 二 二 分观念 的影响 , 同时也体现 了我 国公众参与意识的薄弱与参与能力 的不 足。 政府对其在不 同 社会管理主体 的角色 、 功能等方面还存在欠缺。 2 . 社会管理主体单 一 , 公众参与渠道相对狭窄
模式、 原则也发生 了战略性 的转变 , 动态 管理替代 了原先 的
静 态管理。随着我 国社会 主义服务 型社会 的构建 , 公众 在社 会 管理 中的问题逐渐 凸显 出来 。 公众参与社会 管理的积极性
得 到了提高 , 一些地方政府为公众参与开辟 了一些有效 的途 径, 比如公 民听证会 等 , 取得 了一些 实效 , 但在实践 过程 中还
必会影响到公众参与社会管理 的积极性 。 对关 系公众 的切身 利益的公共事务 , 必须制定相应 的法律 、 制度和政策 , 形成公 众参与 的机 制 , 以尊重公众 参与的权利和保证 民意在社会管

公众参与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 开放政 策的不断施 行 , 我 国的社会 管理 思想 、
存 在明显的不足 。 1 . 政 府职能转 变不 到位 , 忽视公 众能动作用

些地方政府对公众在社会管 理中的定位不够准确 , 忽
理和社会公共政策 的制定与实施之 中充分发挥作 用。 社会管 理机制 不健全 , 集 中体 现在其法律体系和公众参与 的民主运 行程序不完善。目前 , 我 国还未 出台关于公 民参与公共政策制 定的相关法规, 公民参与制定公共政策的法律地位就难以保障 。

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提高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

地方政府的行政和管理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问题。

地方政府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层次,处于“宏观之末、微观之首”,既是公共政策执行者,也是公共政策执行的对象,在公共政策的执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民主政治建设的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也进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但是,用党的十六大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高行政效率”和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来衡量,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八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体制不尽合理,地方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

政府机构虽然进行了多次改革,但仍然存在着机构重叠、职能交叉、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执法主体不明确、监督与执行混为一体等现象,政府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到搞好经济调节、加强市场监管、进行社会管理、开展公共服务上来,政府管了许多应该由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去管的事情,而该管的一些事情却没有管好,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状况仍有发生。

二是依法行政方面有差距。

突出反映在有的地方政府领导及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民主作风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规章制度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工作方法与依法行政的要求不适应,导致不依法办事、执法违法、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等现象发生。

三是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不完善。

有的地方政府不能准确领会国家宏观政策和判断把握市场经济形势,作决策订措施时不遵循客观规律,执行公共政策时不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做得不够,不能充分发扬民主,决策机制不健全,政策缺乏连续性,存在着“朝令夕改”的现象。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就 。但 是 , 果 从 多 方 面 综 合 审 视 , 国 政 府 管 理 绩 效 与 经济 、 治 、 如 我 政 文化 和 社会 发展 的 现 实要 求 还 存 在 一 定 距 离 。造 成 这 种 现 状 的 原 因有 认 识 方 面 的 、 体 制 机 制 方 面 的 、 有 管理 主 体 方 面 的 , 须 深 化 政 府 管 理 体 制 改 革 , 理 念 定 位 、 有 也 必 在 角 色 定位 、 目标 定位 、 径 选 择 和 方 法 选择 等 方 面 推 进 政 府 行 政 管理 创 新 。 路


当前 我 国政 府 行 政 管理 中存 在 的 问题
当前我 国政 府行 政 管理 中存 在 的问题 , 主要表 现 为在思 想 观念上 重 经济建 设 轻社会 管 理 , 管理 主 在 体 上重 政府 作用 轻 多元参 与 , 管理方 式 上重 管理 控制 轻协 商 服务 , 在 在管 理环 节上 重事 后处 置轻 源头 治 理, 在管 理手 段 上重行 政 手段 轻 法制规 范 和道 德 自律 。
( ) 府行 政 管理 绩效 与经 济发 展 的现 实要 求存在 差 距 一 政
第一 , 观 经济 调控 效益 有待 进一 步 提升 。从 以人 为本 的 角度看 , 济发 展 只有给人 带 来幸福 才 具 宏 经 有 意义 , 政府 的管理 工作 不能脱 离 这个 目标 。但 是 , 个要 求 并 未 完全 达 到 。一 个 很 明显 的例 子 是 , 这 近 几年 最令 人 们关 心 的房地 产 问题 一直 热度 不减 , 价不 断攀 升 , 房 直接影 响着群众 的利益 。虽 然政府 对 房 地产 调控 采 取 了许多 措施 , 但效 果 并不 明显 , 引发 了广 泛质 疑 。第 二 , 观 经 济管 理 效 益有 待 进 一 步 还 微 提升 。一 些 部 门的管 理 中存在 着 “ 越位 ” 错 位” 缺 位” 象 , “ “ 现 造成 一些 地方 政府 在管 理 中措施 不 当 , 接 直 或 间接影 响 了人 民群 众利 益 。特别 是在 我 们 当前提 倡低 碳 生 活 的背 景 下 , 政投 入 和 行 政绩 效 之 间 的 行 较 大 反差 还不 符合 科 学发 展观 的 真谛 。第 三 , 发 展主体 的定位 有待 进一 步 明确 。发展 权 的主体 是人 , 对 尊 重 人 的发 展权本 质 上就 是尊 重人 的 自主 发展 。但 是 , 些 部 门把发 展权 片面 理解 为“ 府 的发展 权 ” 一 政 , 进 而 滥用 “ 府发 展权 ” 危 害人 民群众其 他 权益 的 现象 时有 发生 。 政 ,

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地方政府合作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地方政府合作存在一些问题:合作不够紧密、信息沟通不畅等。

这些问题造成了地方政府合作的效果不够明显,影响了地方发展的整体进程。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制定具体合作计划等方面着手。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地方政府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在未来,应该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利共赢,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对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建议,希望能够引起地方政府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地方政府合作的现状。

【关键词】地方政府合作、现存问题、障碍、解决方案、对策、案例分析、总结、未来发展、建议、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展望未来、加强合作、地方政府、合作问题。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地方政府合作是指各级地方政府之间为了共同达成某种目标而进行合作与协调的一种行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实际的合作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地方政府合作的效果,还可能影响到地方政府的整体形象和政治声誉。

对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对于促进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研究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对于推动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只有深入剖析地方政府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不断探讨解决方案,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才能更好地实现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协调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1.2 研究意义地方政府合作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对于建设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地方政府合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障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研究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地方政府合作的效率和效果。

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因应之道

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因应之道

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因应之道当前基层治理是指在国家政权建设中,为了适应和满足现代社会分工、社会关系多元复杂化的要求,政府采取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管理行为,以解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在基层治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深入思考和及时解决。

本文将从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因应之道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当前基层治理中存在的问题】1. 权责不清:在一些基层政府和公共服务机构中,权利的行使与责任的承担不够清晰明确。

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够权责分明,导致了一些公共事务处理不及时不准确;另一方面是一些公共服务机构中,工作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边界不够清晰,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责任心不强。

2. 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在一些基层政府部门中,一些基层干部的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出现腐败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基层政府的形象,还严重影响了基层治理的有效性。

3. 公共服务不平等:在一些基层地区,公共服务资源分配不均,依然存在一些地区、人群得不到应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

4. 民主参与不足:在一些基层地区,居民对于基层治理的参与意识较低,缺乏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诉求能力,一些政府决策缺乏民意基础。

二、【其因应之道】1. 加强事权和责任的划分:加强地方政府各部门之间事权和责任的划分,明确职责和权限的界限。

建立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确保事权与责任相匹配。

2. 加强干部培训和考核: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和考核,提升其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

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引导基层干部更有效地履行职责。

3. 均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强对基层地区的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促进资源均衡、公平分配,确保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4. 加强民主参与和社会监督:加强对基层社区的民主建设,鼓励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增强市民维权和诉求意识。

建立健全的社会监督机制,保障政府决策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中国学术期刊文集(2013)
目录 一、基础篇
我国仲裁机构的法律定位以仲裁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的考察.pdf 1 政府绩效视角下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省略思基于地方政府公务员的感知调查.pdf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下养老事业的发展现状分析.pdf 19 新时期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现状思路与方向.pdf 20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现状与展望.pdf 十二五时期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pdf 24 28 32 34 7
镇管社区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省略索基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实践分析.pdf 124 128 社区化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创省略以贵阳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为例.pdf 13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2 年第 2 期
法制与法治
我国仲裁机构的法律定位
— — —以仲裁管理体制改革为背景的考察 涂 卫 王晓川
把社区做大做强佳木斯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纪实.pdf 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pdf 兵团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成就问题及建议.pdf 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纵横路径探究.pdf 36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困境及解决之路.pdf 40 45
二、透视篇
地方政府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pdf 49 59 公民社会视阈下农村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pdf 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动力机制.pdf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战略思考.pdf 省管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探析.pdf 退役军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pdf 92 医疗费用价格与医疗卫生管理体制改革探讨.pdf 中国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综述.pdf 104 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及路径选择.pdf 109 99 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与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刍议.pdf 101 78 79

关于当前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路径分析

关于当前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路径分析

关于当前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路径分析摘要: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政府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其路径分析,进而为政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政府;行政管理;改革一、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1.我国的行政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依据法律来进行,因为政府是行政管理机关,不能自由行动,只能在法律授权范围内采取行动,这也是行政法制的首要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就是行政权的依法设定,所以一定要不断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法。

行政组织法的主要作用就是规范行政组织、控制行政组织。

目前来讲,我国的行政组织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

首先是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规定不具体,非常笼统。

由于行政结构的种类比较复杂,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划分,行政机构的设置不成序列,分工不明确,行政组织整体规模时空,各个行政组织之间争权夺利。

行政组织之间的权限划分不够清晰,中央和地方、地方行政组织之间的权限划分不清,行政权的分配基本上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

如果有些法律条文规定了哥哥行政机构之间的分工权限,但是仍然没有对具体的权限和事宜作出明确的划分。

现有足之间的编制管理也缺少规定。

在行政管理中,行政编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是机构重叠、职责不清,使行政效率低下;其次是行政编制规模的大小也直接关系着公民的负担问题,社会要维持行政组织的正常运转,就需要税收,这都是取之于民的。

现行的组织法中缺乏对编制管理的规定。

2.政府行政管理绩效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宏观经济调控效体系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提升。

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要给人带来幸福,政府的管理工作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

但是目前来讲,这个要求并未完全达到。

微观经济管理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

调查显示,很多的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中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措施不当,给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了不良影响。

[优化]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思考

[优化]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思考

强化地方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的对策思考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作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今后还必须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改进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

同时,应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本文就我国地方政府如何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出若干对策和措施。

一、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并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发展战略,其核心贯穿了“以人为本”极赋有人文主义精神的治国、执政理念。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地方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由权力本位向权利本位,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官本位向民本位的转变。

其次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地方政府还应在三个方面进行理念更新。

一是调整政府职能的“价值观”。

如何更好的为社会、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是现代政府最基本的价值理念。

因此,地方政府应注重提供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将地方财政投入的重心转向公共基础设施、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提高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

二是树立利民便民的“服务观”。

地方政府部门要改变以往“朝南坐”的工作作风和方式,主动“朝北坐”,“朝老百姓坐”。

要消除一些地方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简化办事程序,优化办事态度,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坚持造福人民的“政绩观”。

建立注重社会效果和公众满意程度的地方政府政绩评价制度与评价体系,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不仅要看GDP的增长,而且还要看经济社会是否得到协调发展,社会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是否得到满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得到提高;要将为民服务,为民执政作为政府管理的本质要求,把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地方政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努力建设一个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目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摘要】要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首先就要摸清目前行政管理实践中还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层面。

一是政府运行还存在深层次问题:政府职能转变滞后,政府自身改革滞后;行政审批事项过多,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基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薄弱。

二是政府结构不合理:横向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职能梳理不清、设置不当、交叉重叠,导致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纵向结构的层级过多、成本较高。

三是政府行为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包括长期持续的形式主义、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问题,行政执法不规范问题突出,政府诚信受到很大挑战。

目前政府应对危机的能力和体制建设都还是一大弱项,有待大力加强。

【关键词】行政管理体制;体制改革;问题;政府职能;政府结构;政府行为经过三十年改革,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

其中,最大的成功就是行政管理体制已初步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顺应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提出的要求,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解放。

但这并不意味行政改革就到位了。

一者,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还远不如经济体制改革那么大,许多老大难问题尚未解决;其次,随着经济与社会的深入发展,国内外形势和行政环境不断有新变化,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又出现了许多新的不适应。

目前,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政府职能、政府结构和政府行为三个层面上。

一、政府职能层面的突出问题及相关分析。

政府职能,亦即行政职能,包括运行性职能和基本职能两部分,是整个政府建构的基石,也是整个政府运作的源头和依据。

行政职能的认知、梳理、规划、确立、设定和配置将基本决定后续整个行政管理的基本形态。

行政编制、行政人员、行政权力、行政关系、行政资源、行政规范、行政文化、行政过程、行政行为、行政结果与行政效率等等都将因此而定。

行政职能问题是引发政府结构和政府行为等等方面突出问题的主要根源所在。

几十年来的行政改革虽然似乎总在追求行政效率,但实则总在不断探索行政职能科学化。

由于行政职能问题太复杂而实践太急需,所以行政职能调整就常是看见多少就改多少,着急什么就先改什么,而来不及深入研究、系统考虑和全盘设计,或零敲碎打,或大而化之,深入不了,难以突破,致使老问题未解决,新问题已出现,甚至改革活动本身也因不够科学而添累加烦,至于行政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就更是所顾不暇。

我国西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西部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对策 。

( ) - 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
西部地方政府 自身改革仍然落后于经济体制转
轨的进程, 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也小于机构改 革的力
度, 政府对微观领域 的直接干预 和管制依 然过多。
根据“ 新公共管理 ” 的思想 , 目前西部地方政府职能 转变最为迫切的是要从“ 全能政府 ” “ 向 有限政府” 转变。但如何实现这一转变 , 却是西部地方政府面
社 会管 理和公 共 服务 职 能 不合 时宜 地 推 向市场 , 导
( 模仿有余 、 一) 创新不足 西部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虽然在形式上是政府 主动发起 的, 但具有明显的受外部环境影响的特点 , 比如西部大开发、 东部沿海地方政府的改革等, 这种 影响为西部地区的行政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动力。但 相比之下 . 西部地方政府的行政改革总体上处于 比
又有西部特有的问题。综合来看 , 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的强化。“ 新公共管理” 理论虽然指责“ 政府失灵” , 但也承认 了“ 市场失灵” 。政府在精简机构 、 一些 把 职能推向市场和社会时 , 必须及时弥补市场 和社会 的不足 。可是西部很多地方政府在强调发挥市场作 用的同时, 有意无意地淡化了政府职责, 甚至把一些
临 的重 要课 题 。从 现有 的情 况来 看 , 三 个 问题 还 有

我 国西 部地 方 政 府行 政 管理 体 制 改革 中存
在 的问题
比较突出。

西部 地方政 府行 政改 革 中 , 既有全 国性 的问题 ,
是 重 视 政 府职 能 的弱 化 , 忽 视 了相 关 职 能 却
课题组组长 : 肖百冶。成员 : 李奇 、 孟大川 、 李友 民、 李华芳、 王启友 ( 执笔)李 明刚。 、

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因素分析

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因素分析

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因素分析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承担着越来越多的责任。

一些地方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执行力却有所弱化,出现了一些表现不佳的情况。

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下面将从政府管理、制度体制、人才素质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政府管理方面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之一可以是政府管理的不到位。

在一些地方政府管理中,存在着“人浮于事”和“事多人少”的现象,导致一些重要事务得不到及时处理,甚至是拖延。

一些政府管理者在管理中缺乏责任心和担当精神,工作态度消极,导致执行力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不够,导致了政策执行的断层与阻碍,使得政策的效力大大降低。

二、制度体制方面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还可能是制度体制方面的问题。

国家的体制改革虽然在不断推进,但是一些制度还存在缺陷。

一些制度不够完善,不够科学,导致了政府执行力不足。

一些法规与政策的制定不够科学、合理,也会对政府的执行力造成影响。

一些地方政府内部的管理制度与流程不合理,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执行力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惯性思维和官僚主义也对执行力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人才素质方面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还可能是人才素质的问题。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能力不足,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执行力不足。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工作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不够注重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导致了政府的执行力下降。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思维僵化、创新能力不足,也会对政府的执行力造成不利影响。

一些政府工作人员还存在“官本位”思想,不够以公共利益为重,对政府执行力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社会环境方面地方政府执行力弱化的原因可能还与社会环境有关。

在一些地方,社会风气不纯、信用体系不完善,导致政府开展工作时受到了一些不良影响,增加了执行政策的难度。

一些社会利益群体的权益维护与政府工作人员的合作不够密切,也会对政府执行力产生负面影响。

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3 — 2
晋 凤 韩 锋 进
第 三 , 民民 主 意识 淡 漠 。社 会 主义 国家 的一 人
切权 力 属 于人 民 , 一 属 性 决 定 了必 须 发 展 民主政 这 治 , 际工 作 中一些 公 务 人 员 没 有 将 人 民满 意 不满 实
政 编 治・ 辑
第 一 , 府 职能 转 变 与 政 府 机 构改 革 未 能 有 效 政 结 合 。在政 府 的机 构 设 置 中 , 行 经 济管 理 职 能 的 履 部 门所 占 比重偏 大 , 行 社 会 管 理 和公 共 服 务 职 能 履 的部 门所 占 比重 偏 小 。从 建 国初 的 “ 兵 简 政 ” 精 到
的主 要手 段 。总 之 , 方 服 务 型 政府 是 以 为人 民服 地 务为 根本 宗 旨、 以公共 服 务职 能为 核心 , 化监 督 与 强
时期 , 也是个别地方政府的一种探索 ; 第二阶段从我 国 20 0 1年 l 加 入世 界 贸易 组 织 开 始 , 方 政 府 2月 地 为 迎接 人世 挑 战而 建 设 服务 型政 府 , 一 时 期 一些 这 省 级政 府正 式 、 面提 出建设 服务 型政 府 的 目标 、 全 任 务与具体措施 ; 第三个 阶段是 20 03年党的十六届三
地 方 服务 型 政 府 建 设 可 以大 体 划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 一 阶段 是 从 2 纪 9 第 O世 O年代 中期 开 始 , 这一 时
[ 收稿 日期 ]0 1 0 2 1 — 6—1 6 [ 金项 目] 基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 究招标 课题。
[ 作者简 介] 晋 凤 (9 8~) 女 , 17 , 中共平顶 山市委党校 , 讲师 ; 韩进锋 ( , , ) 男 中共平顶 山市委党治 、 任 与效 能 的新 型政 府 突 法 责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浅析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 社 区 作 为 基 层 社 会 问 题
目前 。 我 国社 区的服务资源短缺现 象 社 区发 展 和 社 区 管理
社 区 管 理 是 一个 较 新 的 观 念 。 到 目前 基础设施基本没 有 . 综 合 性 和 专 项 服 务 设 为 止, 我国还未能建 立起 一个 较为完善 的
定 的相 互 关 联 和 共 同认 识 。 基 于社 区 的 以 展 。虽 然 已经 强 调 了管 理 权 力 的 下 放 、 管 是 一项 艰 难 而 又 复 杂 的 系 统 过 程 , 并 且
社区职 能部 门 、 社 区单位 、 社 区 居 民 对 社 理 中 .政 府 仍 然 扮 演 着 替 代 包 办 的 角 色 。 区 立 法 的 制 定 相 对 滞 后 .制 约 了 我 国 社
社会视野
。 l 强 酶秭 魏 糍 糍 巍 豫冁
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一 刘 邦 凡 张伟 芳
摘要 : 随 着 我 国 社 会 经 济 的发 展 , 特
组织 . 在 我 国 社 会 管 理 过 程 发 挥 着 越 来 越 重要 的基 础作 用 . 社 区 的 稳 定 关 乎 着 我 国和谐 社 会 建设 的 大局 。 然而 。 现 阶 解 决 的 问题 因 此 . 在 我 国 社 区 管 理 的 发 展 过 程 中要 综 合 考 虑 各 种 因 素 . 从而

“ 社 区” 这 一概 念首 先是 由德 国社会
学 家 滕 尼斯 于 1 8 8 1 年 首 先 提 出 。宏 观 上
是, 我 国地 广人 多 、 情况 复 杂 , 经 济发
分析. 社 区就 是 在 一 定 地 域 空 间 内 . 具 有
在社区管理 的过程 中. 居委会 困境 的 展快 、 社 会变化 快 , 而且 我国 的相 关理 论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社会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0.01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正式提上日程,改革的方向和总体思路不断明确,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但是,由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迁,社会需求结构的深刻变化,我国社会管理体制仍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大量存在甚至有增加的趋势。

一、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社会管理行为和社会管理措施都源于社会管理理念。

我国社会管理的理念仍然十分陈旧,主要表现为:1.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

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仍然只是重视经济增长,招商引资、上大项目,追求GDP 增长是他们的主要追求,对于社会民生建设缺乏兴趣和热情,对于当地社会基础设施的基本情况了解甚少,对于常规化和科学化的社会管理研究不多。

很多情况下,等到社会矛盾突出、突发事件出现时,他们才会想起社会管理问题,采取临时抱佛脚的态度应急处理。

一些地方政府盖楼堂馆所、公款接待、公款旅游、公款出国有钱,办教育、医疗、发放工人工资没有钱。

2.重视强势群体权利、轻弱势群体权利保障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社会管理中,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服务和执法的天平倾向了强势群体一边。

在征地、拆迁、市容市政管理中,一些领导干部更多地考虑既得利益团体和强势群体的利益,对弱势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困难关注不够,一些城市不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恰当地提出“无摊贩”城市,大大地挤压了弱势群体谋生的空间。

一些地方领导干部热衷于与明星大腕和商人老板结交朋友,对于普通群众的疾苦关心不够。

企业家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商会、协会、俱乐部,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和农民基本上处于没有组织的状态,缺少组织的依托和关怀,也缺乏利益表达和权利维护的有力组织保障。

3.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

社会管理本来应该管理和服务并重,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

但是,相当一些地方领导干部习惯于“管”、“卡”、“压”,习惯于围、追、堵、截,习惯于没收财物,习惯于收费办证、罚款了事。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地方政府社会管理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和商人老板结交朋友,对于普通群众的疾苦关心不够。

企业家们建立了各种各样的商会、协会、俱乐部,处于弱势地位的工人特别是农民工和农民基本上处于组织管理[1][1]薄弱或没有组织的状态,缺少组织的依托和关怀,也缺乏利益表达和权利维护的有力组织保障。

3、重视管理控制、轻视服务协调。

社会管理本来应该管理和服务并重,管理中有服务,服务中有管理。

但是,许多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依然秉持一种计划习气:不但在管理理念上无意于培植自由和民主精神,而且在实施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常常用简单粗暴驱逐着人性和理性;以专制手段限制着自由和人权,譬如在政府管理的记录中,于城市发生的“处女卖淫案” [1]和“强制性拆迁” [2]案,于农村出现的“暴力计划生育” [3]和“权力干涉种植” [4]事件等就是明证。

一些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特别习惯于也善于运用行政的(专制)和经济的(处罚)手段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惟独不善于运用法律的手段实施管理;因为后一种手段会限制其自由裁量权。

在行政手段中,审批发证又是最常见的管理手段;因为这种手段既专制(审批毫无民主可言)又经济(以收费代替制裁),可普遍适用于对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管理,能“以不变应万变”,且屡试不爽。

审批——发证——验证——换证——再审批,成为一些政府部门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变“公共行政”为“部门行政”,导致部门权力利益化和政府行政赢利化的主要原因。

(二)单一性的行政化管理方式难以适应复杂的利益格局控制型的社会管理必然依赖行政手段去推行。

但在管理实践中,行政手段往往是指令性、强制性地加以执行,实际上难以应对立体的、纵横交错的新型社会利益格局。

1、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远利益。

由于受选举周期或任期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的行为偏好总是希望在自己的任期中取得易于为公众感受到的政绩,讨好选民的近期福利偏好,并且两者在一定程度上达成契合。

也就是说,地方政府的时间贴现率要高于社会的时间贴现率,其结果通常就是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和长远利益之间产生明显的脱离。

履行职能职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履行职能职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履行职能职责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现代社会中,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承担着重要的职能和责任,包括提供公共服务、管理社会事务、保障人民福祉等。

然而,在履行这些职能职责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第一,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在政府机构执行职能时,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

这给了部分官员或公务员可能进行不正当操作、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的机会。

同时,对于相关政策决策过程缺少有效的信息披露渠道导致治理决策流程不够透明可追溯。

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确保相关信息得到及时披露。

其次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增加市民对政府运作的了解度可以通过推动依法办事阳光化程度来实现。

第二,权责不清。

在一些地方性政府或某些部门中,权责不清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职能划分模糊或过于宽泛,部门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缺乏明确指导,并且可能导致责任推诿现象。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

政府各部门的职责要明确、相互协作紧密,从而增强政府履行职能的效能。

同时,在确定权责范围时应该科学设置基准和界限,使得每个部门在恰当的领域发挥其优势。

第三,服务不规范化。

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政府机构经常因为服务标准不统一而引发一系列问题。

例如,有些地方公务员态度消极、效率低下;有些政府办事流程复杂、繁琐;有些公共项目质量无法保障等等。

改进服务质量可以通过完善并执行统一的服务标准来实现。

相关政策文件应当具体明确规定公务员从业行为和办事流程,并对不符合要求者进行惩戒。

此外,建立监督评估机制以定期检查并跟踪实施结果也非常必要。

第四,缺乏公众参与。

在履行职能职责过程中,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经常不够紧密。

这导致了一些政策决策脱离实际需求,不符合人民期望。

为增强公众参与感,政府应该加大引导社会组织和专家学者等第三方力量积极参与到决策制定过程中。

此外,在推行某项政策或计划时,可以通过开展调查问卷、举办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摘要本文的目的和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并分析其成因,以为解决问题提供参照。

由于把问题限制在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中,而地方政府的发展方向是服务型政府,故而先简要探析了服务型政府应有的社会管理职能,以为提出和分析问题的依据。

)一、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1.地方政府是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或曰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以提供公共产品、为人民服务为首要职责的政府。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即以为民、利民、便民、富民为现实目标;以人民满意、社会安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追求。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精神是公共精神,即代表公共意志、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是满足公共需求,即为社会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为市场竞争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劳动者提供就业和保障,为公民生活提供高质量服务。

“服务型政府”是与“管制型政府”相对而言的。

管制型政府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模式,管制是计划的特征和需要;服务型政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模式,服务是在市场失灵领域社会对政府的公共需求。

服务型政府有着与管制型政府完全不同的特点。

概括说来,其区别主要在:管制型政府因偏好管制而往往导致过度管制,服务型政府则注重服务而辅之以必要管制;管制型政府是依靠行政审批实施管理而且重审批轻管理,服务型政府则通过便捷的服务进行管理而且重在提高公民的便利程度;管制型政府是以行政命令方式实施自上而下的单向规制型管理,服务型政府则根据社会需求调整政策,提供服务,实行双向回应型管理。

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是服务。

在政府的两大基本职能中,政治统治职能历来主要由中央政府行使,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实施社会管理;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地方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不是通过管制的方式,而是通过服务的方式来行使。

因此,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是保证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地方政府的改革方向是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地方政府的根本追求是为人民服务,使人民满意。

如果说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改革的基本方向的话,那么,这场改革理应是自下而上的改革,首先要通过改革,使地方政府成为服务型政府,成为人民满意的政府;因为公共服务项目大量的是由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提供的,为人民服务,人民首先感受到的是地方政府的服务,人民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首先是对地方政府的直接评价。

2.服务型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在公共行政学的基本范畴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社会管理是对除政治统治之外的全部政府职能的概括,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在内;目前我国官方文件中普遍使用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项政府职能的提法是从狭义角度讲的。

广义的公共服务是指广义的公共产品(包括服务)供给,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使用的广义公共服务概念,即把政府的权力行使和活动范围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把政府职能限定于提供广义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上。

换句话说,所谓服务型政府就是以服务的理念和服务的方式依法实施社会管理职能的政府。

为了不致在概念上造成混乱,本文在论述中从众,采用通行提法,即使用广义的“公共服务”概念(这是“服务型政府”概念得以成立的前提)和狭义的“社会管理”概念(这是“四职能说”得以成立的前提)。

从狭义角度说,现代服务型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有四项——建立法制基础;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保护社会弱势群体;保护和优化环境。

政府的社会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是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

政府作为社会公共组织,其社会管理职能可以说是千头万绪;但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是上述四项。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建立法律和制度基础,无疑是政府的最基本的职责之一。

无论是政府依法行政还是社会依法自治,都必须有法可依;法制化的公共政策和公共制度供给永远是第一位的问题;而这是除立法机关和授权的政府组织外,任何社会组织所无法提供的纯公共产品。

投资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优化环境的重要方面,因而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责任。

如道路交通、水电枢纽、排污防洪、垃圾处理、公园与城市美化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需要政府来投资的。

虽然这些设施的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因部分的排他性而使私人组织也有投资的冲动,从而也可以部分地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但不能依赖于社会和私人的投资则是肯定的;即使由非政府组织投资,也必须由政府负责规划和界定产权。

倾向于保护社会弱势群体和对穷人提供帮助,是世界上所有民主政府的基本特征。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中国政府更应当将其视之为自己的神圣义务;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排忧解难办实事;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发育尚不成熟的社会转型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态,保护弱势者和贫困者的基本权利不受剥夺和侵害,通过公共政策倾向、司法援助、社会救济、财政转移支付、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扶贫开发等多项措施,为社会弱势群体和贫困阶层提供多方面的帮助和救援,从而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公正,实现共同富裕和全面协调发展,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一项天职。

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人的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

因此,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管理职能就是保护环境并不断地优化环境。

保护环境包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和保护社会生态环境不致受损两个方面。

保护并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全球治理对一国政府提出的治理要求。

保护并改善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各种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开发利用,不断优化包括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在内的各种社会生态环境,是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中国政府提出的治理要求。

上述四项社会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与社会的合作治理作基础;但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者,政府首先责无旁贷,特别是服务型的地方政府。

二、中国地方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社会管理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任何政府都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能。

因为它是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所不可缺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性和非正义等“市场失灵”现象必然引发各种利益矛盾与社会冲突,需要政府通过加强社会管理来予以矫正;在经济和社会转型时期,为了保持良好秩序和社会稳定,从容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更要求政府通过有效的社会管理来维护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通过制定并有效执行公共政策和公共法规,从而规范社会运行,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公正来予以体现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在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统筹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方面,还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和诸多问题。

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GDP指标,造成盲目投资和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一些地方不惜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一些地方官员更多关注的是财税上缴及招商引资数字,而忽视关系百姓生活及其切身利益的社会事业的发展等等。

这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实现目标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的发展思想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现择其要者分述如下:1.在统筹发展观上,地方各级政府更多关注的是经济生活内部各经济要素之间的统筹,很少将目光投注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统筹上。

经济固然是社会的基础,但社会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有机体”,并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社会。

经济增长不能代替社会发展,GDP指标不能替代反映社会发展总体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

在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各要素中,人是最活跃的要素。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关注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密切的卫生、教育、文化等项事业的发展水平,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使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特别是占人口80%的农民能看得起病,上得起学,打得起官司。

这不是靠单纯地发展经济能解决的问题,而必须要通过卫生、教育、司法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加大政府对此类事业的投入来不断地促进发展才能解决。

目前,我国公共卫生保健支出占GNP比重为2.0%,比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0.5个百分点;而在一些落后的山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甚至倒退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合作医疗”水平以下,农民因看病难改而去求神拜佛,搞封建迷信。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NP比重上世纪末为2.3%,比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低1个百分点;到去年底才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持平。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停留在初期阶段,社会保障总支出占GDP 比例为3.6%,而同一比例在英国是22.8%,法国是30.1%,德国是29.7%,瑞典是34.7%。

时下之中国,虽然整体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下岗失业和看病养老的风险问题越来越困扰着社会底层广大人群的日常生活及情绪。

而各级地方政府对此并没有像对待GDP问题那样予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一些地方政府只重视抓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先进典型,只问农民整体脱贫和人均收入增长情况,把解决“三农问题”简化为“抓票票”,并以此作为考核地方官员的主要根据;至于农民吃饱肚子后在想什么,有了“票票”后在做什么以及“票票”是怎样搞来的,还有哪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等等,就很少过问,更甭说以此考核地方官员了。

2.在管理的方式上,地方政府更多地是采用行政专制和经济处罚的手段,而且是自上而下地单向管理,没有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民主法制为基础的双向回应型社会管理体制。

市场与社会是独立于国家权力之外的两种重要力量,它们有着与国家公共权力不同的运行机制,但同时又与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关系集中表现为政府必须履行的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职能上,而这两种政府职能的共同目标就是建立公共秩序。

无论市场还是社会,其运行机制的健全和完善,都追求一种体现自由、民主、法治精神的公共秩序。

就社会(主要是市民社会)而言,一个自主的社会的存在,是自由和民主的重要保障。

在中国,所谓“社会转型”,就是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国家化了的社会,转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相当自主性和自治性的,能够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调整的,并能有效监督和影响国家决策与执行的健全的社会。

这样一个社会的出现,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的重要方面;这样一种社会的塑造,要通过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不断改进和转变来达到。

在这方面,地方政府和基层政府负有神圣的使命。

问题在于,许多地方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在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过程中,依然秉持一种计划习气。

不但在管理理念上无意于培植自由和民主精神,而且在实施具体管理的过程中,常常用简单粗暴驱逐着人性和理性;以专制手段扼杀着自由、民主和人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