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问答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问答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d077e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4.png)
教育技术学研究措施问答题及参照答案1. 简述教育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
心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案@实行研究并搜集资料@处理分析资料@检查假设并作出讨论@在已经有结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开始新的研究。
2. 问卷法有哪些长处?印问卷内容客观统一@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匿名性强,回答真实@样本大@研究间接化,互相作用效应小。
3. 简述理论研究的重要功能。
句构建理论体系@对多种理论观点的评价分析、整合和转换@发展和完善原有理论体系@对研究成果的逻辑证明。
4. 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进行数据资料的分析之前,应对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整顿,其目的是什么?句通过数据资料的整顿使研究者把握研究的主导方向,搜集、删除或补充有关成果@通过数据资料的整顿保证材料的可靠性,为深入分析及获得对的的结论奠定基础@通过数据资料的整顿形成经典的材料,发现某些规律。
5. 试验研究有何特点?团试验研究要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人为地创设一定的情境@试验研究的基本目的在千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回答“为何”们问题@试验研究有严格的研究设计。
6. 研究假设在心理与教育研究中有何作用?心研究假设使研究目的愈加详细、范围愈加限定。
@详细研究假设的提出,使研究者可以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设计详细的数据搜集程序,去检查该假设对所研究问题中各变量的关系的推测与否对的。
7. 观测法作为最基本、最普遍的研究措施对教育研究有何重要作用?. CD通过科学观测可以获得认识事物的比较充实、比较客观的事实材料。
@观测研究是检查理论假设与否对的的重要途径。
@观测有助千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
8. 做好试验设计应遵照哪些原则?句选择合适的设计,使处理效果成分显示出来。
@控制自变量@要考虑试验成果的可推论性。
9. 定性分析有何特点?印定性分析重视整体的、发展的分析。
@定性分析的对象是质的描述性资料。
@定性分析的研究程序有一定的弹性。
@定性分析倾向千对资料进行归纳的逻辑分析。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1-1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1-1](https://img.taocdn.com/s3/m/ec10ee3e647d27284b7351b4.png)
第一部分
第一章
9
信度与效度
信度:(研究)的可信程度 效度:(研究)的有效程度
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信度 是消毒的必要前提,效度可能是信度的充分但不必要的条件。 效度是定量研究和定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必备条件。(分析: 不看广告看疗效?)效度中有时包含着信度。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章
4-1
理论、变量与假说的概念2
变量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控和测量的因素。这些因素 的特点是第一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值;第二不同 值所带来的差异对研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变量的三种类型:自变量、因变量、干扰变量
干扰变量(可 能的干扰因素) 干 自变量(可能 的原因) 影响 扰
50个101,即
第一部分
第一章
2-5
经验与经验科学的五个步骤Mouly(1978)
经验:这是最初级的科学活动的起点。 分类:对各种难以理解的庞杂的物料进行形式上的系 统化。 量化: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阶段,测量的精确性需要 通过数学的手段对现象进行更为充分的分析。 关系的发现:对各种现象之间的功能关系进行确认和 分类。 逼近真理:科学是通过逐渐逼近真理向前发展的。
第一章
10
信度定量描述方法:
信度定量描述方法: 作为等值性的信度: 第一:通过使用一个测验或资料收集工具的等价形式(备择形式)获取信度; 第二:通过评分者之间的信度,达成作为等值性的信度; • 评分者之间的一致性可以用下面的公式简单计算: 实际一致的数量/可能一致的数量*100% • 斯皮尔曼—布朗公式(用作内部一致性的信度) 信度=2r/(1+r)r 为测量工具两半之间的实际相关 • 科隆巴赫α系数
教育技术学考研笔记
![教育技术学考研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83cebd9b9f3f90f76c61b4d.png)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已经从一种视听教学方法的改革运动发展成为具有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实践领域的专业和学科。
第一节教育技术学的概述一、技术与教育技术★★(重在理解)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
技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有形的无形的注意:不能把技术局限于有形的物质方面。
技术≠媒体“技术的重点在于工作技能的提高和工作的组织,而不是工具和机器。
”——塞特勒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教学媒体)、有形技术(物化形态)方法技能(教学技巧、策略、方法)和知识经验(教学思想、理论)的综合体。
无形技术(观念形态)——基本含义、规定性定义二、教育技术研究对象及范畴★★★(重在理解并记忆)(一) 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研究对象————规定性的定义教育技术五个范畴的主要内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其中,学习指由经验引起的行为、知识、能力的相对持久变化。
教育技术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影响并促进学习。
教育技术的指导思想:①以学习者为中心;②运用系统方法;③依靠学习资源。
学习过程包括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两个方面。
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学习效果而采取的一系列操作或活动。
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有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之分。
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含义如下:P51、设计design设计是详细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af54576248d7c1c708a14530.png)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定义:人们为了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
2.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提出问题或假设,查阅文献,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得出结论或假设。
步骤1、研究设计(Identification of the Research Problem)包括选定课题,确定变量、建立假设,选择研究对象、制订方案等。
2、资料收集(Data Collection)针对所要验证的假设,用科学的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包括有科学观察、科学调查、科学实验和测量等等。
3、整理分析、加工所得资料(Analysis)用科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简约化、分类化、系统化,并分析确定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求获得规律性的知识,从而达到验证假设的目的。
4、形成结论,撰写论文(Summarizing Results and Drawing Conclusions)根据所获得的规律性的认识,获得一个概括性的陈述,提示某些定理、定律、原则,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写出研究报告。
3.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1、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2、规范教育技术学科研究。
3、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
4、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
第二章教育技术的研究设计4. 课题选择的原则1.需要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 课题选择的意义1、研究始于问题2、选题决定教育研究的方向和水平3、正确选题是教育研究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功。
6. 研究变量的类型变量(Variables):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特征或研究的条件。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作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
特征:它的变化会导致研究对象发生反应;它的变化能够被研究者所操纵控制;它的变化是受计划安排,系统性变化的。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https://img.taocdn.com/s3/m/7bedd556a216147916112812.png)
教育技术学总结资料第一章教育技术学考点1:教育技术学定义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学习资源五个研究领域:设计、开发、运用、管理、评价学习过程是学习者获取新知识与新技能的认知过程。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环境和条件,主要包括支持学习的人、财、物、信息。
考点2:技术与教育技术技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等的综合体。
教育技术就是人类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一切物质工具、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
✓有形技术黑板、粉笔、幻灯、投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无形技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教学思想、理论。
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考点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社会调查法、实物分析法、行动研究法。
量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追因法、统计法、测量法、建模方法等。
综合的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软件工程的方法。
✓专门研究法考点4: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与联系联系: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作为基础。
区别: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与信息相关的技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传输与呈现。
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关注教育中的技术,其研究对象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研究范畴则是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即教育技术关注的是应用于教育教学过程或作为教学资源的技术。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电子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仿真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考点5: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1.开发和使用各种学习资源2.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教学过程学习资源并不总是能够促进教学,关键在于如何将其有效地综合利用3.追求教育教学的最优化教育技术的根本目的是发现并实践能够达到最大化教学效果的具体操作。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件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74076ca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b3.png)
案例研究法注重对实际情境的深入了解,通过对具体案例的 分析,探究教育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问题。它具有针 对性强、深入细致、能够提供生动实例等优点,但也存在样 本代表性不足、主观性强等局限性。
案例的选择与描述
总结词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是案例研究法的关键,同时需要对案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便为后续的数据收 集和分析提供基础。
内容分析
采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方法,对文献内容进行 分析和解释,提取相关信息和结论。
文献研究法的优缺点
要点一
优点
能够系统地收集和整理相关资料,为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能够 为研究提供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分析。
要点二
缺点
由于是间接资料,可能存在信息失真或偏差;需要花费大 量时间和精力进行检索和筛选;对研究者的阅读和理解能 力要求较高。
果评估。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数据收集
通过观察、调查和测量等方法,记录实验过程中各变量的数据。
数据整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便于后续分析。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检验研究假设,得出结论 。
实验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揭示变量间的因果关系,提供较为可靠的结论;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能 够排除其他无关变量的干扰。
调查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调查数据的收集是调查研究法的核心环节,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
数据的收集应遵循随机抽样、匿名性和保密性等原则,确保调查对象的隐 私和权益。
数据分析是调查研究法的必要环节,通过统计软件和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调查研究法的优缺点
调查研究法的优点在于其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量化性等 特点,能够提供准确、可靠的研究结果。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362214c18bd63186bcebbcee.png)
第一章一、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经验方法:获得经验材料的方法,利用经验材料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解决科学问题。
•理论方法:提供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思考方法和加工步骤。
•系统科学方法: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综合思维方式的方法认识研究的各个阶段。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的应用:三、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哲学方法:最普遍的方法一般研究法:某类学科具体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专门研究法:对专门问题所采用的特殊的研究方法四、教育技术学研究内容:教育技术学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料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其内容:1、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2、学习资料的开发研究3、学习资料的运用研究4、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5、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五、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1.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2.探求科学规律3.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六、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作用1.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2.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程序规范化3.推广应用教育技术学科的桥梁4.丰富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七、教育技术的概念,作用第二章一、研究课题的来源1)直接来源于教育实践和社会需要;2)来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向教育理论的转化;3)来源于教育基本理论向教育应用实践的转化;4)来源于教育科学研究本身的偶然发现;5)来源于现有教育理论自身的不足与缺陷;6)来源于其他学科研究的启示与移植。
二、课题选择的原则:需求性;科学性;创造性;可行性。
三、研究变量的类型:✧自变量:自变量,就是由研究者安排的、人为操纵控制的、作有计划变化的诸因素。
✧因变量:因变量又称应变量或依变量,它是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研究者打算观测的变化因素。
✧干扰变量:属于研究中可以判断其存在,但是无法控制或测量的变量,也有的叫中间变量、无关变量,或复合变量。
它的存在会对其他变量的效果解释产生不利影响,使研究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与解释。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ab39bc05fbfc77da269b160.png)
作业
上网浏览当前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课题(如全 国或省的“十二五”规划课题),了解有关的 研究内容与相关的研究方法 上网浏览追踪教育技术专家,了解他们的研究 方向和研究内容?
“十一五”期间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1、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宏观发展研究
2、我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教育研究的效度
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到其他总体条件、时间和背景中的程度。 例: 【研究问题】调查小学生家长对学校课程质量等方面的评价 【做法】该学区有5所小学,每校随机选择25位同学的父母进行电话访谈, 有详细的会谈细则,对于因故不能参加或不愿被访谈的家长,有一个随机取 代程序。会谈结束后,125个访谈者中只有6个是被替代的。 【分析】结论可推广范围只是那些孩子在这5所小学的家长,不能推广到其 他学区。但是如果125个父母中只有22%接受了访谈,则研究结果的推广 范围甚至不能包括这5所小学的所有家长。 例: 【研究内容】注视时间长短对无意义符号回忆的影响 【做法】将教学心理学专业的10个研究生志愿者每2人一组,共5种时间 间隔,对每人分别呈现20个无意义符号,每次呈现后,被试立即回忆,根据 回忆的正确情况得出个人的表现分。 【分析】这一结论能推广到哪些人群?只是这10个人,因为“志愿”而影 响了研究的外在效度。
基础理论 媒体理论 媒传教学 教学设计 测量评价
……
技术基础 技术移植 工具研制 资源开发 管理技术
……
应用系统 课堂教学 个别学习 协作学习 远程教学
……
理论基础(学习理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1.4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
1. 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2 .使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程序规范化 3.丰富教育技术学科内容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d59ca5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9.png)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就是人们为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途径、手段和工具等。
2、科学研究方法的类型:经验方法(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理论方法(数学方法、思维方法)系统科学方法(系统论方法、信息论方法、控制论方法)3、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4、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1)准备阶段、2)现象阶段、3)实体阶段、4)本质阶段5、规律的基本特征:客观性、必然性、重复有效性6、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作用:1)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2)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使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程序规范化3)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推广运用教育技术成果的桥梁4)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运用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7、量的研究方法:教育技术研究方法中量的研究方法是一种运用数学工具收集、处理研究资料的方法。
8、量的研究的基本程序:选择与定义问题、执行研究的程序、数据分析、结果探究与结论9、质的研究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索,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0、质的研究的基本特征:1)研究在自然情境中进行、2)研究者的角色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研究的主体、3)研究过程注重描述性资料的收集、4)研究的结论和理论的形成方式是归纳法的运用、5)研究结果是描述性的、6)整体性与全局性11、质的研究的操作程序:1)确定研究的现象、研究的问题及研究的对象、2)建构概念框架,逐步形成理论假设、3)采用多种方法收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资料、5)撰写研究报告12、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区别:1)与情境的关系。
量的研究与具体的情境相分离,而质的研究是把自然情境作为资料的直接来源2)对象范围。
量的研究比较适合于宏观层面的大规模的调查与预测,而质的研究比较适合于围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的、动态的描述和分析3)研究问题的角度。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一章(PDF)
![教育技术学导论第一章(PDF)](https://img.taocdn.com/s3/m/65ebcf2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f.png)
第一章教育技术学概述【本章学习要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一门新兴的教育分支学科——教育技术学得以出现并快速发展。
在实践过程中,教育技术学积极吸纳教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传播学等有关知识,发展成为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教育学二级学科。
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对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的标志性界定,推动了人们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理解。
AECT2005年又进一步提出新的教育技术定义,通过对AECT’05定义与’94定义所做的对比分析,我们提出了能较真实地反映目前阶段国内外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状况的、相对比较科学的教育技术学定义,即“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与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并提高绩效的理论与实践。
”本章主要分析并阐述了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学科性质、教育技术学的学科发展、研究方法、研究取向和理论基础,以后各章将根据本章所尝试构建的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体系展开论述。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可以初步了解教育技术学课程内容的概貌。
【本章内容结构】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AECT的05定义和94定义的比较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学定义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以及学科发展教育技术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取向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一般科学理论基础第一节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一、AECT’94教育技术领域定义1994年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简称AECT)出版了《教育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一书。
该书是在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的主持下,通过美国众多教育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举行一系列专题学术会议进行研究讨论,历时5年时间,最后由巴巴拉·西尔斯(Barbara B.seels)和丽塔·里奇(Rita C.Richey)总结成文。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五篇模版)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五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2d69e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c.png)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五篇模版)第一篇: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名解:真实:真实就是指客观存在的、精确的现象与关系。
教育技术研究:是科学研究中一种科学应用,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照一定的研究程序,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教育技术学领域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探究教育技术学的本质和规律解决教育技术问题。
文献:是指记录知识或信息的物质载体,主要指用文字、图形、代码、符号、音频、视频的手段记载在一定载体上,具有一定的教授是的文字资料、图书资料、音像资料与电子资料研究课题,是指研究者通过研究想要说明和解决的问题,是研究者依据现存在的各种事实理论和自身的主客观条件进行认真分析而确立的研究问题文献综述:是对某一领域、某一专业、某一方面的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搜集大量相关资料,通过分析阅读,整理、提炼当前课题问题或研究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的一种学术论文假设就是对课题提出的问题做尝试性解答,并对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做推测性的判断和设想,是关于某个研究的结果的一种预想研究方案:就是一种研究计划书,是研究者为了完成研究任务对研究活动的实施过程进行总体的规划,它初步规划了研究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是整个研究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条不紊进行的关键。
概念化:是对抽象术语或人造语的界定和详述,是将模糊的,不精确的观念或术语明确化,精确化的思维过程,概念化为研究中的术语赋予了明确而、共识的意义。
操作化:也称具体化、分解化、是将抽象的术语和命题逐步分解为可测量的指标的过程。
抽样:是指从全体被研究的对象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代表进行研究,以此推断全体被研究对象的状况。
调查研究法: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借以发现问题,探索教育技术规律的一种方法问卷调查:是研究者通过事先设计好的问题来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一种方法。
研究者以书面的形式给出一系列与所要研究的目的有关的问题,让被试者做出回答,通过对问题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访谈法:又称会晤法,是通过访谈人员和受访人员面对面的健谈来了解受访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的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的改变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内部效度:是指实验的精确度和研究效果的可靠性,即实验处理是否正确反映实验本身,是否确实造成有意义的差异。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第2版)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第2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114b5c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6b.png)
感谢观看
2017年2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第2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教育技术学的研究设计、数据和资料的收集、教育 技术实验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内容分析、社会网络分析、评价研究、行动研究、基于设计的研究、质的研究 和研究论文的撰写。每章包括内容结构图、学习建议、拓展资源、练习与思考、研究实践等模块。
该书分为12章,主要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价研究、质的研究和研究论文的撰写等内容。
成书过程
修订过程
工作人员
该书是第2版,由谢幼如、李克东编著。修订过程中,邱婷老师和研究生张惠颜、盛创新、倪妙珊、吴利红、 杨阳、李伟等参与了部分内容的编写以及配套教学资源的制作。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改革创新的基础上,作者所主持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课程根据“互联网+”时 代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与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不断优化和更新教学内容,革新教学手段与方 式,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推进课程持续建设.与发展,并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基于此,该书重新构 建了课程内容体系,并增加了社会网络分析、基于设计的研究等新的内容;该书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与具体的 研究实践结合起来,提供了研究案例以及研究工具。
教学资源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第2版)》开通有Abook数字课程。该数字课程内容涵盖教学视频、电子教案、 拓展资源等多种形式的辅助教学资源。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5761f06294dd88d0d26ba5.png)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研究对象: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理论体系:学与教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研究方法:哲学方法,一般研究法(经验方法,理论方法,综合方法),专门研究法(内容分析,S-P 表,评价研究);;研究基础:理论基础-现代教学理论。
技术基础-现代信息技术。
一般研究法-科学研究法:经验方法: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理论方法:数学分析,逻辑分析;;系统科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程序化,客观性,数量化,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的程序:准备-现象-实体-本质信息技术在研究中的作用:信息资料检索查询手段2.实验情境创设和实验刺激手段3.观察手段4.记录、存贮与重现手段5.信息处理与分析手段。
量的研究的内涵:是运用数学工具收集,处理研究资料的方法;特点:随机性,统计规律性。
质的研究的内涵:从研究活动的特征来表述: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自然情境下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陈向明;;;特点:研究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研究者的角色既是研究的工具,又是研究的主体,研究者与被研究的对象之间是互动关系;;研究过程注重描述性资料的收集;;研究的结论和理论的形成方式是归纳法的运用;;研究结果是描述性的;;研究具有整体性与全局性。
质的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区别:与情境的关系,对象范围,研究问题的角度,研究的动态性与静态性,研究的假设,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
课题选择的原则: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建立假设的作用:提出并确定研究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种类、数目及其关系,从而确定了研究的方向和具体目标。
确定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方向、范围和方法。
确定处理与分析数据资料的方向、范围,以便验证假设。
假设的表述方式:存在式表述—在某种的条件下,A具有B 的性质。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9c4bf290740be1e650e9af4.png)
4732 8360 0385 3463 5273 1287 7662 7361
9976 6864 1246 2869 3526 2644 3819 5923
4836 1693 8026 4932 7115 3910 4931 4462
(二)等距随机抽样(机械、系统随机抽 样)
1、将总体的N个个体按与总体特征标志无关的
(三)设计结构化观察记录表格 包括:观察内容(行为表现)、时间取样、场 面取样、对象编号、行为表现等级 观察对象 场面取样 时间取样 行为表现 1 2 … n-1 n 第一段时间 集中注意——3 比较注意——2 间隔
一 般——1 全不专心——0
…
…
第k段时间间 集中注意——3 比较注意——2 隔
4、针对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2.2
研究变量的确定
一、研究变量的类型
(一)研究变量 1、常量:指一个研究中所有个体都具有
的相同的特征或条件。 2、变量:即研究变量,指一个研究中不 同的个体体现出不同价值的特征或条件, 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进行操纵控制或 测量的可以变化的诸因素。 按性质分为分类变量(类别变量)、等 级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四种。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
论科 、学 专研 门究 )方 法 ( 经 验 、 理
研究对象 教育者-媒体-受教育者 基本概念 教育传播、教育技术等
基本原理
基本规律与 法则、原理
应用系统
理论基础(其他学科) 学习理论、教学论、传播理论、系统科学理论
作业与思考题:
1、教材23页“练习与思考” 2、什么是教育科学研究?什么是教育研究的
(一)步骤: 选定课题并提出假设
检验假设并做出结论 查阅文献
教育技术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e8f706c8d376eeafaa31dd.png)
教育技术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在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借用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并通过自身特有的研究方法达到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一般来说教育技术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实验研究方法。
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关系(如因果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质的研究方法。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三、案例研究方法。
是教育研究中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过程。
通常对特定的人、事、物进行描述和分析。
四、人种志研究方法。
是一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交互作用”的实地调查研究,是研究者在现场进行长期的观察、访问、记录,针对所选择的场所、针对自然发生的对象而作的研究。
五、开发性研究方法.
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从而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
六、对话分析研究方法。
采用一定的研究工具,抽取样本,收集与分析对话资料,挖掘对话的含义,进而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的一种研究方法。
七、调查研究方法。
为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寻求对策或其他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状况的资料,并加以分析处理,进而得出某种结论或推论的研究。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ppt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2faf8bf9daef5ef7ba0d3cc2.png)
学习困难或有行为偏差的个别学生,常规方式往往难以奏效,需要进行 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给予特别的处理。通过收集有关的个人资料,可以 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或问题的症结所在,诊断形成问题的原因,然后针 对性地提出矫正方案或指导策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说课”型
专题案例研 究型
选择一个或多个课例片段进行生
动描述,然后对其得失作比较深入独 到的点评分析。其反思主题可以是单 一的,也可以是多个的。
案例不一定是课例,也可以是在 课价程值实的施教过育程故片中事段经。评历这析的 种型、案观例察的到评的析有通 常比较简练,一般与故事的描述融合 在一起。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个案研究应用范围很广:
如心理咨询者对问题行为者的咨询和辅导、学校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的 矫正等。
在教育研究中,个案研究往往适用于对不良问题的研究或对某些难以重 复、难以预测和控制的事例进行研究,如辍学、学业失败、道德不良等; 也适用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人格偏差的诊断研究和矫正研究。
则案例分析是针对个案不易重现现象的。
个案研究(case study ) 指采用各种方法,搜集有效、完整的资料,对单一对象进行深入
细致的研究过程。通常个案研究是对特定的人、事、物所进行的描述和 分析,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社会团体等,资料搜集 可以采用查阅档案记录、问卷、测验、访谈、观察等方式。
精品课件
研究的分类
研究
规范研究
定性研究
行动研究
实证研究
质的研究
定量研究
精品课件
——北京大学 陈向明教授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选择题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选择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ad3fe6102de2bd960588a7.png)
第一章1、以下不属于常用的文献资料检索工具的是:(C)A.万方数据库B.CNKIC.百度文库D.维普期刊第二章2、按研究目的分类,以下不属于研究选题的类型是:(B)P20A.描述性课题B.理论性课题C.因果性课题D.预测性课题3、按研究成果分类,以下不属于研究选题的类型是:(D)P21A.理论性课题B.应用性课题C.综合性课题D.因果性课题4、以下不属于选题的思维策略的是:(D)P23A.敢于怀疑B.变换角度C.移植思考D.统筹兼顾第三章5、以下属于调查研究法的是:(A)(目录)A.访谈法B.实验研究法C.内容分析法D.行动研究法6、调查研究法的基本原则是(C)P69A.客观性原则B.多向性原则C.单一性原则D.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原则第四章7、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实验研究法的特点(C)P115A.扩大研究范围B.解释现象成因C.稳定性强D.可以重复验证8、下列哪一项全部属于实验研究法中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A)P124 A.成熟、测验、测量工具、统计回归、被试心里B.成熟、温度、时间、测量工具、统计回归C.测验、测量工具、模仿对象、时间、被试心里D.测验、温度、时间、测量工具、统计回归9、关于提高教育实验研究效度的方法,描述正确的是(C)P126A.恒定法、归纳法、平衡法、循环法B.恒定法、纳入法、归纳法、循环法C.恒定法、纳入法、平衡法、循环法D.恒定法、归纳法、纳入法、平衡法第五章10、在柯林杰定义中,内容分析法是以(B)为目的P143A.测量定量B.测量变量C.定量分析D.变量分析11、以下选项中,内容分析法不具备的特征是(A)P144A.主观化B.系统化C.数量化D.明显化第六章12、行动研究的具体特征不包括(C)P167A.研究的主题重在实践者的参与B.研究的目的重在改进实践C.研究的效益重在解决问题与促进个人专业成长D.研究的形式重在共同的合作13、“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的研究程序是由哪位行动研究者提出的(B)P173A.买柯南B.凯米斯C.勒温D.杜威14、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错误的是(C)P182A.计划B.行动C.修改D.反思第七章15、设计研究的准备阶段是哪个阶段(B)P197A.行动调查阶段B.问题陈述阶段C.细化阶段D.产出阶段16、教育设计研究的简称是(B)P188A.ECR B.EDRC.DER D.RED第八章17、下面选项中不是常用的集中趋势量是(B)P243A.均值B.中数C.众数D.总和18、统计学依据数据的计量尺度把数据划分为哪三类(A)P216A.定距型、定序型、定类型数据B.定距型、定序型、定量型数据C.定距型、定向型、定类型数据D.定向型、定序型、定类型数据第十章19、研究方法中包括以下哪个选项(B)P319A.研究结果B.研究对象C.研究方法D.研究条件20、学术论文的特征是(B)P323A.学术性、创造性、思维性、文献性B.创造性、科学性、文献性、学术性C.思维性、创造性、科学性、文献性D.研究性、创造性、思维性、科学性。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重点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1c1881680203d8cf2f2406.png)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重点(腾亚薇)(一)科学研究方法的特征1.程序化2.客观性3.数量化4.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程序化的步骤(研究程序图):选题与假设——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资料的分析——做出判断,得出结论(二)科学研究方法的程序科学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程序是根据科学认识的发展过程,即根据现象-实体-本质的过程来确定的。
科学的研究程序可分为四个不同阶段1.准备阶段即研究的规划、设计阶段,包括搜集信息,选择和确定课题,建立假设,选择研究对象,确定抽样方案等。
2.现象阶段针对所要验证的假设,用科学的方法收集相关现象的资料,但这些资料只能反应现象的表面,只是描述现象,不能更深刻地说明现象。
3.实体阶段就是整理分析、加工所收集到的科学事实。
采用适当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简约化、分类化、系统化。
4.本质阶段根据所获得的规律性的认识,进一步推广其适用范围,获得一个概括性的陈述,提出某些定理、定律、原则,建立科学的理论体系,并写出研究报告。
(三)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图解(手绘)(四)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任务就是以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传播研究活动的过程和资源为对象,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揭示科学事实,探索规律,建立系统理论,以期能对教育技术应用的资源和过程做出科学的解释、控制和预测。
主要有以下基本任务1.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需要收集、揭示事实材料并进行整理和加工,从中概括出它的规律,形成定律、定理和原理2.探求科学规律要对事实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分析,通过抽象思维、逻辑推理、数学方法和系统科学分析方法等去寻找能正确的或近似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规律。
掌握规律起作用的条件。
3.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①形成一些科学的概念、定义和命题②做出基本关系的判断,形成原理、定理、定律、原则③形成一个有层次的结构理论体系④进行科学的预测和控制。
(五)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作用1.促进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作为一门系统的教育学科,其形成与发展固然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信息技术的出现相关联。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f8983c2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b.png)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育技术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和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旨在通过研究和应用技术来改进教育领域的教学和学习过程。
研究教育技术学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和研究方法,以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下面是一些用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常见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对已有研究的评述和分析。
研究者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已有理论和实践,并找到研究的空白点。
文献综述是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首要步骤,它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背景。
2.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基于实证证据来支持或验证研究假设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可以采用实验、问卷调查或行动研究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例如,研究者可以通过分组设计实验来观察不同教育技术工具对学生学习成果的影响。
3.质性研究:质性研究是一种以描述和解释为主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可以采用访谈、观察或文件分析等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数据。
质性研究通常用于探索性研究或理论构建,可以帮助理解教育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4.设计研究:设计研究是一种以设计和评估教育技术创新为主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可以通过设计教育技术工具或课程,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估,以了解其在实际教学环境中的效果。
5.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是研究一个特定情境或个案的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案例的数据,来理解教育技术在具体情境下的应用和效果。
案例研究可以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和个案分析,对实际教学提供一定参考。
在进行教育技术学研究时,研究者还应当遵循科学研究伦理的原则,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此外,研究者还可以从跨学科的角度考虑,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总之,教育技术学研究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以科学原则为指导,以提供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支持,推动教育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只有以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才能取得可靠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为实际教育提供有效的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程的目的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基础是教育技术 专业本科生的主干课程。目的是为教育技 术专业本科生开展教育技术研究打下理论 和方法论基础,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 能力(根据需要,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 查、实地观察、实验研究等多种途径收集 事实资料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资 料的处理与分析能力,运用专门方法分析 教育技术现象和规律的能力)。
即研究的规划、设计阶段,包括收集信息,选 择和确定课题,建立假设,选择研究课题,确定抽 样方案。
现象阶段:
针对要验证的假设,用科学的方法收集相关现 象的资料。
实体阶段:
整理分析、加工所收集到的科学事实。
本质阶段:
提出某些定理、定律、原则、建立科学的理论 体系,并写出研究报告。
三、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
2、研究方法的类型
• 经验方法:获得经验材料的方法,利用经 验材料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解决科学 问题。 • 理论方法:提供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 跃的切实可行的,具体的思考方法和加工 步骤。 • 系统科学方法: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 论的综合思维方式的方法认识研究的各个 阶段。
(1)经验方法
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 方法:达到目的途径,手段和工 具等. •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人们为了 深刻认识应用教育技术进行教育 传播活动的过程和现象而采用的 途径,手段和工具等.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层次和体系
1、层次 • 哲学方法:最普遍的方法 • 一般研究法:某类学科具体研究过 程中所使用的方法。 • 专门研究法。:对专门问题所采用 的特殊的研究方法
李春燕
联系方式:
86212753(小) 84617644(O) lcy@ QQ:49553156
办公室:10教北412室
教材及要求
• 教材: •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基础 谢幼如编著 • 学时:36学时 • 先修课程: •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导论 • 参考教材: •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李克东编著 •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张一春
• 揭示和发现科学事实 • 探求科学规律 • 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
四、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作用
• 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定向开路 • 为教育技术学科研究程序规范化 • 推广应用教育技术学科的桥梁 • 丰富教育技术学科的内容
五、教育技术学研究内容
教育技术学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 资料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 价的理论与实践。其内容: 1、教学系统的设计研究 2、学习资料的开发研究 3、学习资料的运用研究 4、教育技术的管理研究 5、教育技术的评价研究
•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概述 •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体系 •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任务和作用 • 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内容
为什么要学习研究方法?
例1:某位物理老师教 大学二年级,新设计 了一套教学方案,并 配备了教学中所要用 到的录像、教科书、 讲义和实验用书。 【研究问题】采 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最合适;如何组合使 用这些教材 教育研究 都有一个 或两个目 的:知识 的扩展和 问题的解 决。
当前教育技术主要课题: 1、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 2、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的教与学的 理论与实践研究 3、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研究 4、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 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技术科学研究 “十一五”规划课题指南
三、研究方法的特征与程序
1、特征: 程序化:
(选题与假设--收集信息--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
客观性:
科学不满足事实的定性描述,注 重收集有数量特征的资料。
现代技术的应用:
利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资料的记录、呈现、 分析和处理。
2、程序 准备阶段:
(2)理论方法
数学方法:忽略对象的其它特征,用数学工 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系列量化的处理,从 而作出正确的说明和判断,得到以数学形 式表达的成果。 思维(逻辑)方法:正确进行思维和准确表 达思想的重要工具。有归纳演绎、类比推 理、抽象概括、思辨想象、分析综合等。
(3)系统科学方法
20世纪,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横向 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发展综合思维方式提供了有 力的手段,使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地完善。它不仅 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而且深刻地改变了科 学方法论的体系。这些新的方法,既可以作为经 验方法,作为获得感性材料的方法来使用,也可 以作为理论方法,作为分析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 认识的方法来使用,而且作为后者的作用比前者 更加明显。它们适用于科学认识的各个阶段,因 此,我们称其为系统科学方法。
周 次
1 2 3
学时安排 章节内容 教育技术学研究概述 教育研究设计 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学时 2 4 4
4 5 6 7
8 9 10 11
教育技术实验研究 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 内容分析法 评价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 质的研究 研究论文的撰写 复习 总计
4 6 4 4
2 2 2 2 36
第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