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脑开窍法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2ad51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a.png)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是一种以改善脑波频率为核心的健康方法,它旨在帮助人们提高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的各种挑战。
该方法的原理基于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通过调整大脑的频率模式,以增加大脑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大脑的功能和效率。
具体来说,石学敏醒脑开窍法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一、脑波同步音乐疗法。
这种方法基于脑波的频率同步原理,通过特定的音乐和声波刺激,调整大脑的频率,使其与音乐的节奏同步,进而达到改善大脑功能的目的。
二、神经反馈训练。
这种方法通过测量人的脑电波,将其转化为信号反馈给人,使人可以意识到自己的脑波状态,并且通过反馈训练,改变脑波的模式和频率。
三、冥想和呼吸练习。
这种方法通过深度呼吸和冥想,调节身体的生理状态,达到放松身心、增强注意力的效果。
总之,石学敏醒脑开窍法通过多种方法改变大脑的频率和状态,从而帮助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挑战,提高自己的效率和创造力。
- 1 -。
教你几个醒脑开窍的中医妙招
![教你几个醒脑开窍的中医妙招](https://img.taocdn.com/s3/m/639cfb4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5.png)
教你几个醒脑开窍的中医妙招
长时间的埋头工作和学习,脑袋容易变得昏沉沉的,效率也不高。
这里介绍几种醒脑开窍的中医妙招,办公族和学生族可以试一试。
一、敲打臀部大脑和臀部似乎风马牛不相及,这个看起来不大可能的方法其实很有中医道理的。
人体有两条重要的经络,连接着臀部和大脑,这便是膀胱经和督脉。
其中,人体臀部中间的尾骨这里,有个穴位,叫长强穴,是督脉的起点,气血会从这里被输送到头部,所以敲打尾骨和臀部的承扶(臀横纹中点)穴,可以刺激督脉与膀胱经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改善脑部供血的目的。
二、全身摇晃就像跳摇摆舞一样,摇晃四肢和躯干部,这个方法最简单操作,特别适合不喜欢找穴位的人使用。
通过摇晃,其实是能够刺激全身经络,包括经脉、络脉、经筋均受到震动。
长期伏案用功的人气血运行会变慢,大脑供血也会不足,通过摇晃能让到达大脑的气血充足起来。
三、转动腰、膝盖和脚踝转腰的目的是活动髋部,因为这里有三条重要的经络经过,分别是胆经(侧面)、膀胱经(后面)和胃经(正面)。
膝关节附近有人体的重要养生穴位如足三里、阳陵泉以及曲泉、阴谷等。
踝关节周围则聚集了人体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的原穴,这些穴位能为全身脏腑气血运行提供原动力,所以动动它们也能让头脑清醒起来胁痛外科中医健康知识。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1c25d1e3169a4517723a3d6.png)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一、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1、腧穴组成:双侧内关(PC6;手厥阴心包经)、人中(Du26;督脉)、患侧三阴交(SP6;足太阴脾经)。
2、规范操作:先刺双侧内关,位于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两筋间,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
内关穴捻转法,采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
配合提插,双侧同时操作,施手法1分钟。
继刺人中,位于鼻唇沟上1/3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
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360°,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再施雀啄手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再刺三阴交,位于内踝直上3寸,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º角斜刺,进针0.5~1.0寸,针尖深部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采用提插补法,即快进慢退,或者可以形容为重按轻提。
针感到足趾,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三阴交仅刺患侧,不刺健侧。
二、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1、腧穴组成:印堂(EX-HN3,经外奇穴)、上星(Du23,督脉)、百会(Du20,督脉)、双侧内关(PC6,手厥阴心包经)、患侧三阴交(SP6,足太阴脾经)。
2、规范操作: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继刺上星:选3寸毫针沿皮刺透向百会,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
内关穴、三阴交穴操作手法同主穴之方I。
三、醒脑开窍针刺法辅穴1、腧穴组成:患肢极泉(HTl,手少阴心经)、患肢尺泽(Lu5,手太阴肺经)、患肢委中(BL54,足太阳膀胱经)。
2、规范操作:极泉,部分古籍记载极泉穴为禁针穴,究其原由有以下几点:①极泉穴部位腋毛茂密,不易消毒;②极泉穴部位汗腺丰盛,细菌容易滋生;③极泉穴部位组织疏松,对穴位部位中的血管缺少压迫,容易出现皮下血肿。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2f211353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9.png)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1. 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中医疗法,对于改善脑功能和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显著的效果。
我之前一直感到思维迟钝,容易记忆力衰退,但通过接受醒脑开窍针法的治疗,我的脑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现在我能够更加清晰地思考和集中注意力,对于学习和工作都有了很大的帮助。
2. 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
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我没有感到任何不适或疼痛,整个过程非常舒适和放松。
与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相比,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更加自然和温和的选择,我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非常满意。
3. 醒脑开窍针法的效果持久。
我在接受治疗后的几个月内一直能够感受到脑力的提升和思维的清晰度。
相比之前使用的其他方法,醒脑开窍针法的效果更加持久稳定,让我感到非常满意和安心。
4. 醒脑开窍针法不仅仅可以改善脑功能,还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
我之前经常感到压力过大和情绪焦虑,但在接受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后,我感到更加平静和放松。
这种综合效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外的惊喜,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得到了平衡和提升。
5. 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中医师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灸穴位的选择和针刺手法的调整,因此每个人的治疗方案都是独特的。
这种个性化的治疗方法确保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了治疗的成功率。
6. 醒脑开窍针法对于老年人的脑健康非常有益。
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醒脑开窍针法对于年长者来说更加安全和可靠。
我曾经陪同我的祖父接受了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他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改善,这让我们全家都非常欣慰。
7. 醒脑开窍针法的治疗过程非常舒适和放松。
在接受治疗时,我经常感到一种深度的放松和舒适感,有时候甚至入睡了。
这种治疗过程不仅仅是为了改善脑功能,同时也是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对于缓解压力和促进睡眠非常有效。
8. 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综合疗法。
除了针灸,中医师还会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如中药配合使用,以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这种综合疗法的应用使得醒脑开窍针法更加全面和有效,从多个方面促进脑功能的提升和改善。
《醒脑开窍法》课件
![《醒脑开窍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0e869a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5.png)
《醒脑开窍法》的主要理论和原则
理论
以中医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强调调 理气血、平衡阴阳,以恢复脑部功能 。
原则
个性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治疗方案,注重整体调理和个体差 异。
《醒脑开窍法》的应用范围和优势
应用范围
适用于多种脑部疾病的治疗,如中风、脑瘫、癫痫等。
优势
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对患者身体状况要求低,易于被患者接受。
保持舒适环境
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 治疗环境,有助于患者放松心
情,提高治疗效果。
合理安排治疗时间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 排治疗时间,避免因过度治疗
或治疗不足影响效果。
配合医生指导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医 生的指导,按时服药、按时复
诊,以确保治疗效果。
药物使用的禁忌
过敏体质禁用
对《醒脑开窍法》中的药物成分过敏 的患者禁用,以免引起过敏反应。
跨国合作研究
与国外医疗机构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探索《醒 脑开窍法》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和 推广。
培训和普及
举办《醒脑开窍法》的国际培训班和研讨会,向全球医学 界普及和推广《醒脑开窍法》的学术思想和诊疗技术,为 更多患者提供有效的诊疗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针对不同症状,可选用不同的 按摩手法和部位,如头痛可按 摩太阳穴,腰痛可按摩肾俞穴 等。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是《醒脑开窍法》的重要辅 助治疗方法之一,主要通过调整饮食 习惯来达到治疗目的。
可根据不同症状选用不同的食疗方, 如头痛可喝菊花茶,失眠可喝酸枣仁 汤等。
建议患者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如蔬菜、水果、粥等;少食用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https://img.taocdn.com/s3/m/66406d36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de.png)
醒脑开窍针法好评反馈摘要:一、醒脑开窍针法简介二、醒脑开窍针法的疗效1.提高注意力2.改善记忆力3.缓解疲劳4.调整睡眠质量5.增强免疫力三、醒脑开窍针法的操作步骤四、醒脑开窍针法的注意事项五、患者好评反馈正文:醒脑开窍针法是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的针灸疗法,旨在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整人体的生理机能,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近年来,醒脑开窍针法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关注,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
醒脑开窍针法的疗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注意力:醒脑开窍针法能够刺激大脑皮层,增强神经传导,从而提高注意力。
这对于学习、工作压力较大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理方法。
2.改善记忆力: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醒脑开窍针法能够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修复和再生,从而改善记忆力。
这对于老年人和记忆力减退的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3.缓解疲劳:醒脑开窍针法能够促使人体内啡肽的分泌,从而达到缓解疲劳的目的。
这对于长期疲劳综合症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理方法。
4.调整睡眠质量:醒脑开窍针法能够调节人体的生物钟,改善睡眠质量。
这对于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的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5.增强免疫力:醒脑开窍针法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抵抗力。
这对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来说,是一种很好的调理方法。
醒脑开窍针法的操作步骤主要包括:确定穴位、消毒、进针、行针、出针等。
在操作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到轻微的疼痛,但这是正常的现象。
在接受醒脑开窍针法治疗时,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醒脑开窍针法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患者应选择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治疗。
2.遵医嘱: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免自行调整。
3.注意饮食: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4.保持良好的作息:治疗期间,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劳累。
醒脑开窍针法凭借其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受到了众多患者的好评。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c3ebe6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9.png)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提高脑神经的活力和认知能力。
以下是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一般操作方法:
1. 穴位选择:常用的醒脑开窍穴位有百会穴、风池穴、通天穴等。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穴位。
2. 消毒准备:使用消毒棉球或酒精将针头进行消毒。
3. 穴位定位:用手指找到选择的穴位位置,或者使用针灸定位仪进行定位。
在找到穴位后,可以用眉笔在皮肤上做一个标记。
4. 针刺操作:将消毒好的针头慢慢插入皮肤,一般插入深度为0.5-1.5厘米。
插入针后,可以适度转动或提插针头。
5. 发出灵魂出窍:
- 刺激穴位:可以轻轻拧动或敲击穴位,以增加刺激效果。
- 注意感觉: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注意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患者的反应,确保患者安全和舒适。
6. 拔出针头:一般针刺时间为15-30分钟,根据个体情况适当调整。
在针刺结
束后,慢慢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按住穴位数秒,以防止出血。
需要注意的是,醒脑开窍针刺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请在接受治疗前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c31088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af.png)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石学敏醒脑开窍法,是一种通过锻炼大脑,提高记忆力,增进思维能力的方法体系。
它的理论基础是以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果,结合中医神经病理学和人体科学等领域的理论。
通过日常的锻炼和训练,能够大幅度提高人们的大脑工作效率,增强大脑的容量和弹性,拓展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范围,进而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一、醒脑开窍法实践过程醒脑开窍法涉及到大量的实践过程,这些过程包括课程教学、小组讨论、实验研究、实际应用等多个方面。
其中,课程教学是基础,通过讲授多种专业知识,增强学员对人类身体机能、神经系统和大脑功能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小组讨论则是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分析的方法之一,同时,也可以培养学员团队合作精神;实验研究则是通过实验验证科学理论的正确性;实际应用则着重于将所学理论生动具体化,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运用醒脑开窍法的实际效果。
二、醒脑开窍法的理论基础1. 中医神经学按照中医神经学的观点,脑是人体中的掌控中心,负责感知和处理各种信息,协调人体的各种机能,同时也是情绪的表达中心。
其中,大脑可以分为两个半球,每个半球被细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分别负责不同的功能。
2. 神经科学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及其在感知、记忆和认知等各种功能中的作用的学科。
通过神经质疑掌握人类大脑的神经机制、连接方式和神经元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醒脑开窍法而言,神经科学基础是对于活动在大脑神经网络中的有关信息处理和调节以及相关解析工具的应用。
三、醒脑开窍法实际效果1. 提高大脑工作效率醒脑开窍法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如寓教于乐、选取适当的方法让学员在感兴趣的情境下获取知识,以上述方式不仅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大脑的工作效率。
通过多种不同的方法,提升大脑记忆和思维的能力,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
2. 增强大脑容量和弹性醒脑开窍法是通过呈现各种智力难题和思维游戏,拓展人们对于视觉、思维、语言、运动等方面的认识,进而增强人们的大脑容量和弹性。
《醒脑开窍针法》课件
![《醒脑开窍针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5eb568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b.png)
量表评价
利用相关量表对患者的认知、情感、 日常生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全面 评估治疗效果。
05
《醒脑开窍针法》研究与 发展
研究现状与成果
学术论文发表
截至目前,关于《醒脑开窍针法 》的学术论文已发表百余篇,从 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临床实践验证
该针法在多家医疗机构得到广泛 应用,大量病例证实其对于脑梗
针刺方法
介绍针刺的基本操作、进针技巧、行 针手法等,阐述不同针刺方法对治疗 效果的影响。
针刺注意事项与禁忌
说明针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良反 应及处理方法,强调针刺的禁忌症和 不适宜人群。
03
《醒脑开窍针法》实践操 作
操作流程
准备阶段
选择合适的针具,清洁 消毒患者皮肤,准备相
关器具。
施针阶段
按照穴位图谱,准确找 到穴位,进行针刺操作
阴阳五行学说
解释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相互关系及其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说明人体内阴 阳五行的平衡与疾病的关系。
经络与穴位
经络系统
详细介绍经络系统的组成、功能和作用机制,阐述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等经络的特点和作用。
穴位
介绍穴位的分类、定位和功能,阐述特定穴位在针灸治疗中 的作用和效果。
针刺方法与技巧
《醒脑开窍针法》ppt课件
目 录
• 《醒脑开窍针法》简介 • 《醒脑开窍针法》理论基础 • 《醒脑开窍针法》实践操作 • 《醒脑开窍针法》临床应用 • 《醒脑开窍针法》研究与发展
01
《醒脑开窍针法》简介
起源与发展
起源
基于传统的针灸理论,结合现代 医学知识,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针法体系 。
应用范围与案例
醒脑开窍针法是什么?
![醒脑开窍针法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23fcc65fe4733687e21aa4f.png)
醒脑开窍针法是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西方的医术,而不再相信中国传统的医术。
其实我们的祖先能够将中医流传至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然也不会这么久的。
中医是很传统的,却也是很有效的。
通过中医调理出来的身体会比用西方药物调理的身体强壮不少。
而且西方的治疗会给人体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不如我们就看看这个针法吧。
“醒脑开窍”针刺法是石学敏院士1972年设立的治疗中风病的大法。
历经三十余年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已经形成以“醒脑开窍”针刺法为主的中风病综合诊疗体系。
该体系充分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重点科研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国内外数十家医疗机构广泛应用,为中风病患者创造了更优越的治疗方案。
认真总结,深入探讨石学敏院士设立“醒脑开窍”针刺法的理论内涵,为中医针灸临床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1.“醒脑开窍”针刺法的设立,还中医诊断学的全貌1.1中医院校和中医临床均强调中医的“辨证施治”,辨证施治确实是中医宝库中的奇葩,很多疾病在辨证施治的指导下获得良好的疗效。
因此,近年来现代医学也提出“个体化医疗”的观点来修整自身的医学理论。
但是,现代医家对“辨证施治”的理解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其临床中的缺陷。
临床重复性差;不利于总结;不利于传授;非常不利于中医针灸临床研究。
1.2中医诊断学是否仅以“辨证施治”理论。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太阳经证中共设立了16个处方,8个处方治疗太阳中风(表虚);8个处方治疗太阳伤寒(表实)。
张仲景抓住太阳中风(表虚)证发热、恶寒、有汗的主症设立了“桂枝汤”为主方,8个治疗表虚的处方均是在“桂枝汤”基础上衍生而来。
同样抓住太阳伤寒(表实)证发热、恶寒、无汗的主症设立了“麻黄汤”为主方,8个治疗表实的处方均是在“麻黄汤”基础上衍生而来。
充分体现了将疾病共性病机和个性病机相结合的整体诊疗观。
因此,张仲景应该是中医诊断学的范例。
1.3中医证与症的不同。
中医的证是指证侯群,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病;中医的症是指症状。
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
![石学敏院士的醒脑开窍针法](https://img.taocdn.com/s3/m/eb9163cbb307e87100f6963a.png)
(三) “醒脑开窍”针法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大鼠脑 微血管系统机能、形态、能量代谢的影响
系天津市“八五”攻关子课题,获1995年度天津市科技进 步三等奖。
1.目的:从微循环及能量代谢角度探讨针刺机理。
a.对脑血流及软脑膜微血管的自律运动的影响。 b.对微血管形态的影响。 c.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b.针刺可降低兴奋性氨基酸水平,提高脑及血 浆SOD活性 ,降低LPO含量。
c.针刺可提高脑内乙酰胆硷含量。
d.针刺可提高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可能是改善 脑循环的重要因素。
(八) 针刺对快速老化脑萎缩模型小白鼠(SAM-P/10)脑和肝核蛋白质的影响
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1.目的:观察醒脑开窍法主穴内关、人中对脑萎缩小鼠脑、肝核
肩贞、肩中俞、肩外俞,痛点刺络拔罐。
(8) 血管性痴呆:针百会、四神聪、
四白、太冲。
太冲
(9) 睡眠倒错:针上星、神门。
4.治疗时间
每日针2 次,10天 为1疗程, 持续治疗 3~5个疗 程。
(三)中风病的诊疗原则
1.诊断原则:中西医双重诊断,除 临床症状和体征外,必须具备脑血 管病的影 像学证据 如CT、MRI。
山东 祛痰开窍法 120 74.17
江苏 活血化瘀法 100 65.00
大连 补气养血法 280 68.00
湖北 补气养血法 256 75.78
合计
1008 68.22
西药组
例数 治愈+显效 %
66
59.10
28
60.00
20
20.00
32
34.28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279d63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ea.png)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
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是基于现代神经科学和中医学理论相结
合的一种方法,旨在通过特定的运动和呼吸练习,改善大脑的血液循环和神经传递功能,促进脑细胞的代谢和活力,达到提高记忆力、注意力、学习能力和创造力的效果。
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 呼吸练习:通过深呼吸和缓慢呼气的方式,增加氧气的摄入量,促进血液中的氧气运输,提高大脑的氧供水平,从而改善大脑的代谢和运转能力。
2. 运动练习:通过一系列的身体运动,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元
活动,增加大脑血液流量,提高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供应,促进大脑神经元的生长和连接,改善大脑的认知功能和神经传递速度。
3. 冥想练习:通过冥想和放松的方式,调节大脑的神经内分泌
系统,增加脑内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分泌,从而达到提高情绪稳定性、降低压力和焦虑的效果。
同时,冥想也可以帮助大脑进入更深的休息状态,加快大脑的恢复和修复过程。
总之,石学敏醒脑开窍法原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大脑训练方法,通过呼吸、运动和冥想的综合作用,促进大脑的整体健康和功能提升,有助于改善大脑的认知和情感能力,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
- 1 -。
醒脑开窍法
![醒脑开窍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56a2d2a1c7aa00b52acb42.png)
每日针2次,10天为1疗程,持续治疗3-5个疗程。 针刺效应在体内持续时间,针灸后6-8小时上升到峰
值,12-24小时后基本恢复原来水平。所以要求在68小时进行第二次针刺,可以起到叠加作用,这是
石学敏率领小组的科研所得,但这是有创治疗,所
以一天内虽应治两次,但两次取穴应有所不同(如上
午用四肢及面部穴,下午取坐位针风池、完骨、翳风
气化则能出矣”。“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明确指
出,癃闭一证,是膀胱本经发病,但此病与膀胱经气不利, 神不导气有密切的关系,用醒脑开窍法先醒其神,配以有关 穴位,关元、气海、秩边促使膀胱排尿肌功能及膀胱气化功 能恢复正常,尿液则自能排出。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5)安神法治疗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历代医家多归纳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和
醒脑开窍”针法的临床应用
共济失调:针风府、哑门、颈椎夹脊穴; 视力障碍针风池、天柱、睛明、球后; 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 足下垂、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手指握固或功能低下加合谷透三间、八邪;
肩周炎针肩髃、肩髎、肩贞、肩内陵、肩外俞、肩中俞,痛点刺络拔罐;
听力障碍加耳门、听宫、听会; 高血压加人迎、合谷、太冲; 颅压高、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加至阴刺络放血;
2.手法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
度。此为醒神开窍之要穴。但痛感较剧。故操作两下,看看患者眼睛,
流泪了即可停止。
刺后血压可提高30-40mmHg。其他穴位均无此效。故本穴在出血性脑 病发病24小时内,血压高时不可用(因血管的愈合期为24小时,运动 时扭伤,喷挥发性液体,冷麻醉,小血管遇冷挛缩,喷完后继续比赛。 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技术操作规范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4b6abb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f6.png)
“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技术操作规范醒脑开窍针刺法是一种中医针刺技术,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
在进行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时,需要遵循一系列技术操作规范,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技术操作规范:一、治疗前准备1.病历摸底:诊断确认中风病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病史和服药情况。
2.基本检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面部、舌象、脉象及四肢活动情况的检查,包括生命体征、血压、血糖等。
3.针具准备:准备好消毒干净的针具,包括针头、针管、拔针器等。
4.患者床位准备:患者应平躺于舒适的床位上,身体放松,头部稍微偏转。
二、穴位选择1.温针:选择合适的温针穴位,主要包括足三里、曲池、合谷、印堂等,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2.刺具选择:根据患者的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选择合适的刺具,包括针头长度和针径的选择。
三、针刺操作1.消毒:将选定的穴位以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保证刺入皮肤和穴位的针具的无菌。
2.刺入:针头从穴位入口处以约30°的角度刺入,深度取决于穴位的具体部位和患者的体质。
3.触感:刺入后当感到针与组织的抵抗感减轻并出现酸、胀、沉、麻、电感时,认为已刺到穴位。
4.取气:在刺入针头后,应稍微调整握持力度和角度,然后用轻轻的手法取气,使针具能进一步刺深到穴位。
5.按插连接推:将插入的针杆与针头连接起来,进行其中一方向的按插入口推,以增加刺激效果。
6.留针时间:根据具体情况,一般可留针10-30分钟,取下针具后对针眼部位进行适当的按摩以加强刺激效果。
四、治疗后护理1.结束时,应完成治疗区域的消毒,以防止感染。
2.患者术后需要保持适当的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特别是治疗下肢的穴位。
3.患者在治疗后可能出现一定的不适感,如局部疼痛、麻木等,医生需要向患者作出合理的解释和指导,告知患者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以上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技术操作规范。
在实施过程中,医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医德和对病情的全面了解,严格遵循操作规范,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完整版)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
![(完整版)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d03914076a20029bc642d11.png)
醒脑开窍针法技术操作规范一、概述通过针刺复苏人体脑窍及其连属的组织的受抑、受损、受挫的功能,开发恢复其具有主宰传导、联络和支配作用,在手法上强调针刺手法量学,用醒神、调神的方法来恢复脏腑和肢体的功能。
适用于中风病及其相关病症、各种急症、神志、精神疾患、各种脑病等疾病。
二、操作方法【针刺手法】醒脑开窍针法在手法上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以下是常见穴位操作及手法量学。
内关:针刺深度1.0~1.5寸,得气后施捻转提插泻法,即左右手分别持患者左侧和右侧的针柄,左手拇食指呈顺时针捻转,右手拇食指呈逆时针方向捻转,并配合提插泻法。
捻转角度大于180度,频率50~60转/分。
手法持续操作1~3分钟。
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360度,采用雀啄手法,以患者眼球湿润或流泪为针刺达到量学要求的效应指标。
三阴交:针沿胫骨后缘,与皮肤呈45度向斜后刺入,深1~1.5寸,行重提轻插之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0~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 .5~1.0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尺泽:屈肘成120度,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针向喉结,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小于90度)、高频率(大于1 20转/分)的捻转补法1~3分钟。
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0~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食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
上廉泉:针向舌根1.5~2.0寸,用提插泻法。
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m1。
丘墟:向照海透刺1.5~2.0寸,局部酸胀为度。
【用物准备】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棉球,镊子,弯盘,必要时备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醒脑开窍针刺法》课件
![《醒脑开窍针刺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a5098d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b.png)
安全防范措施
针刺前,确保患 者处于清醒状态, 避免晕针
针刺时,注意针 刺深度和角度, 避免损伤神经和 血管
针刺后,观察患 者反应,如有不 适,及时处理
针刺过程中,保 持环境安静,避 免干扰患者情绪
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针刺部位出血:立即停止针刺,压迫止血,必要时进行缝合 针刺部位感染:保持针刺部位清洁,必要时使用抗生素 针刺部位疼痛: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必要时使用止痛药 针刺部位麻木:观察症状,必要时进行神经功能检查,及时就医
醒脑开窍针刺法PPT课件大纲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醒脑开窍针刺法概述
03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步骤
04
醒脑开窍针刺法临床应用
05
醒脑开窍针刺法注意事项
06
醒脑开窍针刺法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醒脑开窍针刺法概述
定义和作用
醒脑开窍针刺法:一种通过针刺特定穴位来达到醒脑开窍、治疗疾病的方法 作用:改善脑功能、提高记忆力、缓解精神压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等 原理: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神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脑部供氧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病等
现代医学对醒 脑开窍针刺法 的研究主要集 中在针刺手法、 穴位选择、治 疗效果等方面。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研究方向:神经科学、针灸学、中医学等交叉学科 技术发展:智能化、自动化、微创化等方向 临床应用:推广到更多疾病领域,如中风、痴呆等 挑战: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提高安全性等
研究成果与学术交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醒脑开窍法》课件
![《醒脑开窍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10e98a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e7.png)
醒脑开窍法可 以改善患者的 认知功能、语 言功能、运动
功能等
醒脑开窍法还 可以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
会负担
醒脑开窍法在预防保健中的应用
醒脑开窍法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醒脑开窍法可以预防阿尔茨海默 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醒脑开窍法可以预防中风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醒脑开窍法可以预防帕金森病
醒脑开窍法的优势
YOUR LOGO
20XX.XX.XX
醒脑开窍法PPT课件大纲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 录
01 单 击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醒 脑 开 窍 法 简 介 03 醒 脑 开 窍 法 的 内 容 04 醒 脑 开 窍 法 的 应 用 05 醒 脑 开 窍 法 的 优 势 和 局 限 性 06 醒 脑 开 窍 法 的 未 来 发 展
醒脑开窍法的未来研究方向
神经科学: 研究大脑功 能、结构和 疾病的关系
认知科学: 研究人类认 知过程、认 知能力和认
知障碍
心理治疗: 研究心理治 疗方法对醒 脑开窍法的
影响
药物治疗: 研究药物对 醒脑开窍法 的作用和副
作用
康复医学: 研究醒脑开 窍法在康复 医学中的应
用和效果
教育心理学: 研究醒脑开 窍法在教育 中的应用和
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长期坚持 治疗才能看到效果
副作用: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 晕、头痛等副作用
如何发挥醒脑开窍法的最大优势
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定期进行练习,提高熟练度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面对挑战
醒脑开窍法的未来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7cc3a6c77da26925c5b0d0.png)
醒脑开窍针刺法操作方法一、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1、腧穴组成:双侧内关(PC6;手厥阴心包经)、人中(Du26;督脉)、患侧三阴交(SP6;足太阴脾经)。
2、规范操作:先刺双侧内关,位于腕横纹中点直上2寸,两筋间,直刺0.5~1.0寸,采用提插捻转结合的泻法。
内关穴捻转法,采用作用力方向的捻转泻法,即左侧逆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右侧顺时针捻转用力自然退回。
配合提插,双侧同时操作,施手法1分钟。
继刺人中,位于鼻唇沟上1/3处,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采用雀啄手法(泻法)。
针体刺入穴位后,将针体向一个方向捻转360°,使肌纤维缠绕在针体上,再施雀啄手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再刺三阴交,位于内踝直上3寸,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º角斜刺,进针0.5~1.0寸,针尖深部刺到原三阴交穴的位置上,采用提插补法,即快进慢退,或者可以形容为重按轻提。
针感到足趾,下肢出现不能自控的运动,以患肢抽动3次为度。
三阴交仅刺患侧,不刺健侧。
二、醒脑开窍针刺法主穴之方1、腧穴组成:印堂(EX-HN3,经外奇穴)、上星(Du23,督脉)、百会(Du20,督脉)、双侧内关(PC6,手厥阴心包经)、患侧三阴交(SP6,足太阴脾经)。
2、规范操作:先刺印堂:刺入皮下后使针直立,采用轻雀啄手法(泻法),以流泪或眼球湿润为度。
继刺上星:选3寸毫针沿皮刺透向百会,施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即捻转幅度小于90°;捻转频率为120~160转/分钟,行手法1分钟。
内关穴、三阴交穴操作手法同主穴之方I。
三、醒脑开窍针刺法辅穴1、腧穴组成:患肢极泉(HTl,手少阴心经)、患肢尺泽(Lu5,手太阴肺经)、患肢委中(BL54,足太阳膀胱经)。
2、规范操作:极泉,部分古籍记载极泉穴为禁针穴,究其原由有以下几点:①极泉穴部位腋毛茂密,不易消毒;②极泉穴部位汗腺丰盛,细菌容易滋生;③极泉穴部位组织疏松,对穴位部位中的血管缺少压迫,容易出现皮下血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鬼手神针”石学敏“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鬼手神针, 醒脑开窍, 石学敏, 中风, 针刺法醒脑开窍针刺法“醒脑开窍”法是针对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蒙蔽脑窍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而提出的治疗法则和针刺方法。
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并强调针刺手法量学规范,有别于传统的取穴和针刺方法。
治疗方法1. 处方主穴:内关(手厥阴心包经)人中(督脉)三阴交(足太阴脾经辅穴:极泉(手少阴心经)委中(足太阳膀胱经)尺泽(手太阴肺经)配穴:吞咽障碍加风池、翳风、完骨;手指握固加合谷;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
2.操作方法内关直刺0.5~1寸,采用捻转提插结合泻法,施手法1分钟;人中向鼻中隔方向斜刺0.3~0.5寸,用重雀啄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三阴交沿胫骨内侧缘与皮肤呈45度角斜刺,进针1~1.5,用提插补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极泉原穴沿经下移1寸,避开腋毛,直刺1~1.5寸,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
尺泽屈肘成120度角,直刺1寸,用提插泻法,使患者前臂、手指抽动3次为度。
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0.5~1寸,施提插泻法,使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风池、完骨、翳风针向结喉,进针2~2.5寸采用小幅度高频率捻转补法,每穴施手法1分钟;合谷针向三间穴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使患者第二手指抽动或五指自然伸展为度;上廉泉针向舌根1.5~2寸,用提插泻法;金津、玉液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出血1~2毫升;丘墟透向照海穴约1.5~2寸,局部酸胀为度。
石学敏教授,世界著名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
现任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石学敏院士从医40年来,始终如一地坚持学习、继承、发展、弘扬以针灸为主的中国传统医学,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取得了显著疗效;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获1986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乙级成果奖、1991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是目前中医针灸界唯一一项国家级奖项,1999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科技成果推广项目。
石学敏院士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集中外之萃,学验俱丰,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被中国工程院院长、著名科学家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
石学敏院士在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等急危重症的同时,在临床上强调“醒脑”即“醒神、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了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神”的理论学说。
“醒脑开窍”针法的理论基础《内经》称中风为“大厥”“薄厥”,“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对于中风的病因病机,中国传统医学历代各家认识及学说颇为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
石学敏院士在继承古代各家之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针对中风病的两大症状;神志障碍和肢体运动障碍,其主要原因是脑血管的闭塞不通,脑功能异常,亦即“元神之府”失用,脑窍闭塞则神无所依,肢无所用,明确提出中风病的根本病因病机为“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确立了以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的治疗大法,创立了“醒脑开窍”针刺法。
并分“主方Ⅰ”和“主方Ⅱ”两种临床方法。
“主方Ⅰ”取手厥阴心包经内关和督脉水沟2穴,主要用于心神昏瞀,意识丧失及某些疾病的急性期,因患病初期,病人精神紧张,神不守舍,故应调整心神,以利疾病的治疗,如中风的脱、闭证,惊悸,癔病,癫狂痫,中暑,中毒导致神志昏迷等。
以内关、水沟为主穴,注意了整体的神的调整,同时根据各种不同的伴随症状,进行辨证随症加减,这样就将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临床。
“主方Ⅱ”取督脉上星、印堂、百会、内关、三阴交为主穴,主要用于中风病的恢复期及非器质性的心悸、遗尿、阳萎、遗精等。
2 “醒脑开窍”针法的处方特点(1)开创了中风病因、病机及治则的第三阶段。
中医治疗中风的第一阶段以唐宋以前的“外风”学说为主。
《内经·灵枢》认为中风的病因主要是真气不足而邪气独留。
《金匮要略》亦认为是经络空虚,风邪乘虚入中。
治则上以疏风祛邪、扶助正气为主。
第二阶段以唐宋以后的“内风”学说为主,不论是刘河间的“心火暴甚”、或是李东垣的“正气自虚”,还是朱丹溪的“湿痰生热”最终都是引动了“内风”,正如清代叶天士总结的“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
治则上以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为主。
石学敏院士经过长期临床观察,“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血苑于上,使人薄厥”“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剖析了中风病的病位在脑,病理机制是“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灵枢·本神》云:“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醒脑开窍针刺法就是立足于“醒脑”“醒神”“调神”。
从中医治疗中风历史发展来看,如果说“风”“痰”学说是第一、二阶段的主流,那么立足于“醒神”“调神”的醒脑开窍针刺法则开创了中医治疗中风的第三阶段。
(2)选穴配方上的创新。
因《素问·痿论篇》有“治痿独取阳明”之说,故针灸治疗中风偏瘫历来以取阳经腧穴为主。
这样就忽略了患者病变部位在脑,而脑为元神之府这一重要方面,没有从整体观的角度对中风病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
“醒脑开窍”针刺法大胆的改变了多年的常规选择,取以开窍启闭、改善元神之府;大脑的生理功能为主的阴经腧穴,以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
水沟为督脉、手足阳明经之会,督脉起于胞中,上行入脑,取之可调督脉,开窍启闭以“醒脑”“醒神”。
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属厥阴心包之络穴,有养心宁神、疏通气血之功。
三阴交为足太阴、足厥阴、足少阴三经之会,有益肾生髓之效。
肾藏精,精生髓,脑为髓海,髓海有余可促进脑的生理功能的恢复,三穴相配可促进脑组织的代谢和修复,改善大脑的生理功能,收到“醒神开窍”之功,其余肢体穴为疏通经络之用。
(3)针刺操作手法量学上的特殊要求。
在手法操作上,古代医家基于“正气本虚、风邪外入”而致中风的观点,以“疏经活络”“风取三阳”法治疗中风,故行针施术多以“补”法为主。
石学敏院士基于中风病“神窍匿闭”之病机学说和“启闭开窍”针刺法的确立,提出行针施术以“泻”法为主,并对每一俞穴的操作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即先刺双侧内关,直刺1~1.5寸,采用捻转提插相结合的泻法,施术1~3分钟。
继刺水沟用雀啄泻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
三阴交沿胫骨后缘进针,针尖向后斜刺与皮肤呈45度角,进针1~1.5寸采用提插补法,至患侧下肢连续抽动3次为度。
极泉穴直刺进针1~1.5寸,用提插泻法以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穴同极泉穴,委中仰卧位直腿抬高取穴,进针1~1.5寸,采用提插泻法,以患侧下肢抽动3次为度。
3 “醒脑开窍”针法在临床的应用“醒脑开窍”针法其核心立足于中医整体观念,强调“神”的作用,在《灵枢经》中早有“粗守形,上守神”的学术思想。
“神”是中医整体观念的重要内核,强调人体内在积极因素的调遣,激发生命潜能,协调脏腑功能,维持机体相对平衡,和调形体和精神健康。
石学敏院士多年来对“神”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进行研究,得出四点认识:神之所在,心藏神,脑为元神之府;神之所主,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神之所病,百病之始,皆本于神;神之所治,凡刺之法,先醒其神,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神”的理论学说,用以指导临床,屡起沉疴。
例如:(1)醒脑开窍治疗中风基于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为瘀血、肝风、痰浊等病理因素导致“窍闭神匿,神不导气”,石学敏院士确立中风病的治疗法则为醒脑开窍、滋补肝肾为主,疏通经络为辅,在选穴上以阴经和督脉穴为主,强调针刺手法量学。
以内关、水沟、三阴交为主穴,辅以极泉、尺泽、委中疏通经络。
配穴为吞咽困难加风池、翳风、完骨;语言不利加上廉泉、金津、玉液放血;足下垂、足内翻加丘墟透照海;手指握固或功能低下加合谷透三间、八邪;便秘加丰隆、左水道、左归来、左外水道、左外归来;肩周炎加肩周刺络拔罐;癃闭加上星透百会、中极、曲骨;视力障碍加睛明;听力障碍加耳门、听宫、听会;高血压加人迎、合谷、太冲;中枢性呼衰加气舍;颅压高、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加至阴刺络放血。
观察13262例中风病住院患者,治愈率达49.37%,总有效率96.95%;其中1239例合并假性球麻痹的中风病患者的假性球麻痹治愈率达51.65%,总有效率96.69%。
(2)调神益气通阳法治疗胸痹胸痹是由于气滞、痰浊、血瘀,阻遏胸阳,胸阳不展,心脉痹阻,而出现的胸闷、气短、心前区刺痛,甚则胸痛彻背,背通彻心或疼痛牵臂的一组病证。
治则:调心神、益心气、通心阳;取穴内关、人中。
配郄门、膻中、厥阴俞、心俞、膈俞等。
胸痹为心气不通、心阳不宣、心神不宁,应用醒脑开窍法的主要穴位内关、水沟穴来调神益气,有助于通阳宣痹的功效。
(3)调神法治疗顽固性疼痛顽固性疼痛,可见于多种疾病,缠绵难愈。
古代医家认为疼痛为经脉气血不通,取穴多以局部为主。
石学敏院士根据《素问·灵兰秘典》“主不明,使道闭塞不通”之意,认为:疼痛病机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而经脉气血的运行又与心和神关系密切,神能导气,气畅则道通,通则不痛,“心寂则痛微”。
故治以“调神法”,重用内关、水沟理气调神,“调其神,令气易行”,能收“以意通经”而镇痛之效。
(4)醒神调气法治疗癃闭排尿功能障碍属于祖国医学“癃闭”范畴,其根本原因在于膀胱气化失权,经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明确指出,癃闭一证,是膀胱本经发病,但此病与膀胱经气不利,神不导气有密切的关系,用醒脑开窍法先醒其神,配以有关穴位,关元、气海、秩边促使膀胱排尿肌功能及膀胱气化功能恢复正常,尿液则自能排出。
(5)安神法治疗小儿遗尿小儿遗尿,历代医家多归纳为肾气不足,上元虚冷和脾肺气虚、摄纳无权两类病机。
治疗多用培元补肾、健脾益气、敛肺缩泉诸法。
而据石学敏院士观察,精神紧张,过度疲惫是小儿遗尿的主要诱因,其病机亦应属于“心神昏瞀、治理无权”,故立法以调节心神为主,重用水沟、印堂、百会等健脑宁心,安神益志之穴,临床收到很好的疗效。
(6)醒神通窍法治疗耳聋、耳鸣耳聋、耳鸣是中老年人多发病,尤其神经性耳聋、耳鸣,多顽固不愈,病之日久可使患者精神恍惚、情绪不定,对本证目前国内外尚无好的办法。
石学敏院士根据《内经》“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之论,提出耳聋、耳鸣的病机为“心神昏瞀、清窍不利”。
故治宜健脑聪耳、醒神通窍。
临床重用内关、水沟、百会等腧穴醒神开窍,配翳风、听宫、听会聪耳通窍,收到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