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试评《穆斯林的葬礼》中宗教文化及人物的描写.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试评《穆斯林的葬礼》中宗教文化及人物的描
写.docx
最新整理试评《穆斯林的葬礼》中宗教文化及人物的
描写
试评《穆斯林的葬礼》中宗教文化及人物的描写
作为为数不多的回族作家,霍达创造了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用冰心的话说,是一个完全全新的世界。[1]这部著作名为《穆斯林的葬礼》,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归属者。在这部结构宏大的长篇小说中,大量的篇幅贡献给了对伊斯兰宗教文化、习俗的描绘和渲染。但是,对宗教如此着重的描写在某些程度上却不一定能起到画龙点睛之用。
这部小说讲述了一个穆斯林家族三代人的爱情、命运、生活悲剧。这些悲剧发生的背景是宗教文化与汉文化交融碰撞的xxxx城。身为回族的霍达理当将更多地笔触伸向对伊斯兰教以及穆斯林的描写和赞颂。但纵观整篇小说,有关伊斯兰教风俗礼节的描写几乎都是出于客观角度的,而对于穆斯林的刻画上却难以窥见作者的热爱之情,反倒多了几分负面的色彩。其中最经典的人物便是在这个穆斯林家庭中让人又恨又怕的女当家——女主人公韩新月的“母亲”梁君璧。
梁君璧是这部小说中最宗教化的人物,她是一个对伊斯兰教信仰无比忠诚的“回回”。强势、保守、顽固、陈腐这几个词是对她最好的概括。她是全家唯一一个每天早晚按时净身做礼拜的人,一次不落。这种信仰让她在被丈夫和妹妹背叛后仍坚持着自己已然破碎的婚姻,她把对丈夫和妹妹的仇恨转移到韩新月身上。她强烈反对回汉通婚,强调门当户对。为此她暗地里残忍的剥夺了自己儿子的幸福。即使教规中有不能通婚的规定,但也不是绝对避免的,自古以来,回女嫁汉男,回男娶汉女不乏少数。她已经被宗教意识和仇恨冲昏了头脑,不仅无知的称女儿的意中人楚雁潮为“卡斐尔”甚至对女儿说:“我宁可看到你死,也不能叫你给我丢人现眼!”殊不知楚雁潮是病入膏肓的韩新月唯一的信念和支柱,
活生生的扼杀了女儿最后的一丝希望。只有在小说的结尾站在女
儿的葬礼上她才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第一次感到后悔。全篇对这个人物的描写几乎都为负面的。虽然相对来说,韩子奇,韩新月,韩天星以及热心肠的姑妈都把被刻画成进步,充满生命力,有追求的积极的穆斯林形象。但完全不及梁君璧这个形象丰满真实,大花笔墨来重点刻画这样一个陈腐落后而又深入人心的负面穆斯林形象,这与同样身为穆斯林的作者的价值观是相背离的。大多数观点认为对这个形象毫无避讳的描写是为了表达对穆斯林前途的担忧。但是不难看出在这个穆斯林家族中,梁君璧是唯一一个有着这样劣性因素的穆斯林,她的丈夫、女儿、儿子甚至身边的人其实都是梁君璧这种病态心理的受害者。他们无形中遭受着她的伤害和摧残,从整个家族出发,可以大胆推测,像梁君璧这样的穆斯林虽然的确是存在的,但他们是少数的。从少数人身上虽然可以体现出整个群体的面貌,但不可避免的缺少了一些说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作品的批判色彩和思想的深刻并没有达到理想中的浓度和高度。
除了对穆斯林栩栩如生的刻画之外,小说从头到尾都频繁的出现了多钟具有浓厚伊斯兰教文化色彩的场景,婚礼、葬礼、开斋节、净身、做礼拜等等等等。霍达慷慨的向我们敞开了一扇通向伊斯兰教世界的大门,几乎把穆斯林所有的盛事、礼节全部贡献在了这部长篇小说中。
在小说第一章前半部分就开始出现了对中国穆斯林的大篇幅的描述,作者借一位穆斯林老者之口讲述了中国穆斯林的历史渊源,篇幅长达四页之多。其中出现了大量的波斯语词汇和阿拉伯语以及诸多的地名。陈淑彦和韩天星的婚礼描写也同样花费了相当大的篇幅。从整体来看,作者对宗教文化的描绘有着集中并且大篇幅的特点,它并不是穿插、贯穿全文中的,而是在对宗教场面、行为、礼节数个段落进行连续的描写之后,很长的篇幅内便没有再出现过有关的宗教描写。
长篇幅的描写虽然可以营造出浩大壮观的场面加深印象,但其分散的描写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造成了故事中人物的文化背景与故事的发展不同步的错觉。小说是围绕一个穆斯林家族展开的,最基本的文化背景是伊斯兰教文化,但在故事的发展、在细节的描写中,并
没有浸入太对对伊斯兰教的琐碎描写。而这又是一篇故事性非常强的小说,因此读者沉浸在情节的发展中时往往容易忽略掉穆斯林这个重要的身份,这个时候,突然扑面而来的宗教描写又会稍显突兀。
值得一提的是,在富有特色的宗教描写中,唯有一个场景重复描写了两次,并且两次的摹画笔墨相当。这个场景就是葬礼,一次是姑妈的葬礼,一次是小说结尾主人公韩新月的葬礼,巧妙地呼应了书名《穆斯林的葬礼》。在这两场葬礼的描写中对“小净”“大净”“试坑”等习俗也进行了两次详尽的描写。看似重复、冗长,实则不然。首先,两次葬礼在感情色彩的强弱方面并不相同。严格来说,姑妈并不是这个家族的人,她与这个家族没有血缘关系。她的葬礼之所以如此隆重肃穆是因为她把自己的一辈子都献给了这个家族,洗衣做饭、带孩子甚至调和家庭矛盾。但韩新月是韩子奇的女儿,她是整部小说的主人公,引领着情节的发展。随着韩新月的离世,整篇文章也就接近尾声了。两位死者身份、地位不同,作者所赋予的感情色彩也是有区别的。其次,这两次葬礼从侧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那就是梁君璧的态度,姑妈的离世并没有让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她仍然重复着之前的所作所为,而当自己长久以来仇恨的发泄者韩新月的生命走到尽头时,她才终于一改往日对楚雁潮恶语相向的态度。教规告诉她不能允许楚雁潮见到韩新月的遗体,“穆斯林的埋体带着神圣的信仰,怎么能暴露在一个异教徒面前?“但是儿子悲愤的一句话打醒了她”人的命都没了,您还要怎么样啊!......“正是到了这个时候她的母性终于勉强超越了宗教意识。即使是楚雁潮和韩新月的最后一吻她也只是惊呆了,痛哭着告诉楚雁潮”走把孩子,走吧,
你们的缘分尽了......“没有了先前咄咄逼人的气势。在韩子奇弥留之际她含着眼泪握着他的手,温柔地消除他最后的烦恼告诉他真主是宽容的一切都是可以被原凉的,俨然一个温顺妻子的模样。这种微小但明显的转变也使得这篇以悲剧收场的小说有了一丝丝温暖。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视野开阔、充满激情的作品。除了对于穆斯林以及宗教文化描写方面的表达效果有待商榷外,总体来说,这篇小说“融宗教信仰与现实生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人性之美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