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中国乳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专家共识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方案专家共识乳腺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显示: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0%~75%o研究发现激素受体阳性型乳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
乳腺癌骨转移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溶骨性病变,少数患者表现为溶骨成骨混合性病变。
骨转移灶破坏骨的生理结构与机械强度,常伴有中重度骨痛,严重者可发展为病理性骨折。
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
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1.eta1.-re1.atedevents,SREs)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骨放射性核素显像(ECT)是骨转移筛查的最常用方法。
另外,影像学评估还有X线检查、CT、MR1.PET-CT等;对疑似乳腺癌骨转移患者还应进行病理学及生物化学标志物评估。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乳腺癌骨转移作为一种终末期全身性恶性疾病,治疗应以全身治疗为主。
其中,内分泌治疗、化疗、抗HER-2药物治疗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治疗方式,新型靶向治疗如PARP抑制剂、TrOP2靶点的抗体藕联药物、CDK4/6抑制剂、PI3K∕mT0R通路抑制剂等在特定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1.1和CT1.A4在乳腺癌特别是三阴性乳腺癌中显示处一定疗效,双磷酸盐及地舒单抗可用于预防和延缓骨相关事件的发生、发展。
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相关症状,手术和放疗是骨转移局部治疗的有效手段。
此外,完善的疼痛管理和关怀支持治疗不可或缺,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治疗流程见图1。
乳腺癌骨转移治疗流程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患者年龄、一般状态、月经状况、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激素受体状态和HER-2状态、既往治疗情况(疗效、不良反应、耐受性等)、无病间期、肿瘤负荷(转移部位和数量)等因素,并应根据患者症状严重程度、是否有快速控制疾病和(或)症状的需求,制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骨改良药物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基本治疗
中国当代医药2021年3月第28卷第8期•封面报道窑骨改良药物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基本治疗文图/《中国当代医药》主笔潘锋骨转移长期以来一直是肿瘤治疗中困扰临床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治疗方法的改进晚期癌症患者生存时间不断延长,患者出现骨转移以及发生骨相关事件的风险明显增加。
2021年1月9日“2020乳腺癌北方沙龙年度进展回顾”以“线上+线下”形式在北京举行,大会主席冲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江泽飞教授介绍,本次会议专家阵容强大,宋尔卫院士应邀做了乳腺癌转化研究的专题报告,会议邀请王树森教授和袁芃教授分别就2020中国乳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和骨改良药物关键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解读,已连续举办18届的北方沙龙已成为我国乳腺癌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分享学术信息和加强合作的重要学术平台。
骨转移引发多种并发症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乳腺病区主任王树森教授在题为“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解读”的报告中介绍说,世界范围内乳腺癌占新发癌症病例的11.7%,乳腺癌占女性新发癌症病例的24.5%,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为19.2%,排名第一。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署(WHO/IARC)最新发布的《2020全球癌症报告》中披露,全球乳腺癌新发病例高达226万例,超过了肺癌的220万例,乳腺癌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癌种。
王树森教授介绍,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发生率高达65%~75%,骨转移引起的常见并发症有骨痛、高钙血症、骨折、脊髓压迫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从2007年起中国乳腺癌骨转移共识不断更新,对于指导骨转移临床治疗起到了积极作用。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4版)》指出,早期的骨改良药物临床研究中骨痛和咼钙血症常被认为是骨相关事件(SREs),FDA在《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终点指南》中明确规定SREs包括病理性骨折、骨手术、骨放疗、脊髓压迫4种,最新在TBCR发表的《乳腺癌骨转移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更新了SREs的概念。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2020改!!
期患者如出现骨痛,发生病理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时应进行 ECT 检查[1]。 7 在常规分期检查结果难以判断或者存在疑问,特别是在局部晚期或转移性患者中,PET-CT 联 合常规的分期检查方法,可以有效地协助诊断,但并不推荐常规用于临床Ⅰ、Ⅱ期乳腺癌的分 期诊断。
心血管病史,治疗前应进行充分的心功能的评估,以决定是否使用及合理药物和剂量。 3 复发转移患者,尽可能对原发灶的病理情况再次确认,必要时对复发病灶进行再活检病理检测。
特别是既往肿瘤 ER、PR、HER-2 状态未知,或检查结果为阴性、或 HER-2(2+)未行 FISH 检测。 4 对腹腔、盆腔超声检查存在可疑病灶的患者,建议行腹、盆腔 CT 或 MRI 检查。 5 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 是最常用的骨转移初筛方法。对有症状骨及 ECT 异常的长骨及承
2. PET-CT 能够反映肿瘤及正常组织的代谢差异,有助于肿瘤诊断,但是对脑内较小的转移灶并 不敏感,临床诊断应结合头颅增强 MRI 或增强 CT 扫描。
3. 有中枢神经转移症状,但 MRI/CT 未发现颅内占位病变者,应行腰穿检查,不仅可以测脑脊液 压力,还应对脑脊液进行常规、生化和细胞学检查。但颅内高压患者进行脑脊液检查,需警惕有 脑疝发生的可能。
乳 腺 癌 的 诊 断 及 检 查
14
四、晚期乳腺癌的解救治疗
(一) 晚期乳腺癌的检查及评估
一般状况评估
确诊性检查
晚 期 乳 腺 癌 的 解 救 治 疗
76
基本原则
1. 既往史 1 2. 体格检查 3. 血液学检查 4. 评估主要脏器功能(包括肝、肾、心脏 2) 5. 心理评估及疏导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恶性肿瘤骨转移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往往复杂多变。
为了提供准确而规范的诊疗指导,专家们制定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本文将对这一共识进行详细的解读。
1.骨转移的定义恶性肿瘤骨转移指癌细胞侵袭骨组织,导致骨骼结构的改变和功能的丧失。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的常见表现,常见原发癌种有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等。
临床上,骨转移可引起骨痛、骨折和高钙血症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痛苦和不良影响。
2.诊断标准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和骨活检等多种方法。
临床症状包括骨痛、活动受限及骨折等,骨转移的存在往往需要通过X线、CT、核磁共振以及骨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
此外,骨活检是确诊骨转移的关键步骤,通过直接取得骨组织样本并行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癌细胞侵袭。
3.治疗原则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原则包括控制疼痛、防治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具体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放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不同的治疗方法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放疗主要用于控制疼痛和预防骨折等并发症,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支持性治疗和病理性骨折的修复。
4.争议和共识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因素。
专家们在制定共识时对这些争议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达成了共识意见。
例如,在药物治疗中,关于化疗与靶向治疗的先后顺序及合理的联合应用,专家们根据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进行了权衡,并提出了相应的共识。
此外,共识还对一些重要问题给出了明确的指导,例如骨转移的分期、治疗时机的选择、监测指标的评估和随访策略的制定等。
这些指导将有助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准确判断和处理骨转移患者,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5.科学解读共识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的制定是在对大量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专家们根据权威的指南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共识。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QoL-Quality of Life)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11页
恶性肿瘤骨转移机制
肿瘤骨转移产生是一个较为复杂过程,肿瘤细胞随血流抵达骨髓后,经过与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骨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破坏骨组织,释放出骨组织中贮存各种生长因子,使肿瘤细胞不停增生形成转移灶。可分为溶骨性、成骨性、混合性三种类型。普通说来,乳腺癌和肺癌转移以溶骨性转移为主,前列腺癌(95%)则以成骨性转移为主。少数成骨性转移需与骨质增生相判别。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34页
核素治疗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①骨转移肿瘤患者伴有显著骨痛;②经临床、CT或MRI、全身骨显像和病理确诊多发骨转移肿瘤,尤其是前列腺癌、乳癌和肺癌骨转移患者且全身骨ECT显像病灶处有放射性浓聚;②原发性骨肿瘤未能手术切除或残留者,或伴转移者;④WBC>3.5×109/L,PLT>80×109/L。禁忌症:①骨显像示转移灶仅为溶骨型冷区;②严重骨髓、肝、肾功效障碍患者;③近期(6周内)进行过细胞毒药品治疗患者。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35页
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4项随机对照研究系统分析结果及评价: 病例数不多(共325例),而且观察时间较短。 放射性核素缓解疼痛连续时间1~6个月 白细胞降低和血小板降低是不良反应Roqué et al, Cochrane Review
骨转移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
第6页
一、恶性肿瘤骨转移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7页
概 述
恶性肿瘤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之解读
第8页
概述:骨转移发病情况
肿瘤类型
骨转移发生率
中位生存时间 (月)
2020年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 (最全版)
2020年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最全版)摘要:在2015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CABC2)的基础上,本指南进一步更新了进展期乳腺癌诊疗过程的一般原则、相关定义、疗效评估、治疗原则、用药策略及不良反应管理等内容;专家组系统阅读国内外多项关于进展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包括回顾性的资料分析),整理并总结了现有最新的乳腺癌相关指南,召开会议组织专家进行了多次讨论,将在循证医学基础上达成的专家共识整理成文,为从事乳腺癌专业的医生,尤其是在治疗进展期乳腺癌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也希望为患者了解乳腺癌提供帮助。
前言目前乳腺癌相关指南日益完善,本指南集合了乳腺癌领域知名专家多年学习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2015 年发表的《中国进展期乳腺癌共识指南(CABC 2015)》的基础上[1],从2016 年5 月到2020 年7月,由中国女医师协会乳腺疾病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共同在北京召开的复发转移乳腺癌年度专题讨论会上形成和完善,是国内外专家的集体智慧结晶。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治疗越来越受到医生的重视,在全国肿瘤登记地区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545.29/10 万,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在新发乳腺癌患者中,6%~7%的患者初次诊断即为进展期乳腺癌[2],而最初诊断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在接受辅助治疗后,其中30%的患者最终会出现复发转移[3-4],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的几年内,中国进展期乳腺癌的比例也会增加,并会出现一个较大的群体。
乳腺癌的治疗领域,早期诊断技术和新药研发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一系列新药的出现,更让乳腺癌的治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即便是进展期乳腺癌包括的原发局部晚期乳腺癌(即诊断时不能R0切除)、局部复发乳腺癌和转移性乳腺癌(metastatic breast cancer,MBC)仍然有很多方法可以治疗。
目前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 年[5],但不同亚型和不同转移部位的结果完全不同[6]。
恶性肿瘤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版
专家共识(GUIDELINE)的产生
等级 推荐级别 A I 类证据、多个一致性II、III、IV类证据 B II、III、IV类证据且结果多一致 C II、III、IV类证据但结果向矛盾 D 较少或缺乏系统的经验
双膦酸盐的使用适应症和用药时机
专家观点
推荐 双膦酸盐
不推荐 双膦酸盐
骨转移引起的高钙血症
√
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
ECT异常,X线(或CT、或MRI) 证实的骨转移
√
ECT异常,X线正常,但CT或MRI显示骨破坏
√
影像学诊断是骨破坏,即使没有骨痛症状
√
ECT异常,X线正常,且CT或MRI也未显示骨破坏
专家共识(GUIDELINE)的产生
局部 症状
有恶性肿瘤骨转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床表现a或中晚期恶性肿瘤b
筛检 ECT
确诊检查 X平片 或 CT扫描 或 MR扫描 或 PET-CTc 选择检查 骨活检
密切观察 定期复诊
骨转移
未确诊 骨转移
治疗前评估及治疗
常规检查:全面体检,血常规、血生化、血钙和电解质 选择检查:骨代谢生化指标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3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诊疗专家共识摘要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HS75心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
为早期识别乳腺癌骨转移、控制骨转移灶进展并对骨转移灶及时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乳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以期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诊疗给予指导与助。
近年来,国肿瘤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呈逐年升高势,自2010年起,肿瘤已经成为首要死亡原因⑴。
乳癌是影响女性健康的首要恶性肿瘤,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球确诊超过210万例,死亡约63万例口力。
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列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第5位,人口标化率分别为31. 54/10万及6. 67/10 万,均新发病例约26. 86万例,因病死亡6. 95万例⑶。
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乳腺癌患者的60% - 75% 9"。
研究发现激素受体性型乳腺癌更易发生骨转移⑵。
乳腺癌骨转移是乳癌发展的特殊阶段,治疗方案的选择存在一定困难。
腺癌骨转移的诊疗提倡多学科共同协作(multiple disciplinary treatment, MDT),合理而有计划的为患者定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目的是为了缓解症,减缓肿瘤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⑵。
本专家共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力求为乳腺癌转移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与指导。
1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乳腺癌骨转移在临床上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骨性病变,少数患者表现为溶骨成骨混合性病变。
转移灶破坏骨的生理结构与机械强度,常伴有中重骨痛,严重者可发展为病理性骨折。
骨转移灶形成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体局部功能丧失。
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Ietai-related events, SRES)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卬。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治
骨转移旳影像学确诊检验措施:骨X线/ CT /MRI Confirmed Radiographic diagnosis of bone metastasis:X-ray/CT/MRI 60%-78%溶骨性破坏、10%-20%成骨性、12%-20%混合性 Osteolysis 60%-78%, ossify 10%-20%, mixed 12%-20% 骨活检:诊疗乳腺癌骨转移旳金原则 Biopsy: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bone metastasis in breast cancer
治疗措施Treatment
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Chemotherapy, endocrine therapy, 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 镇痛和其他支持治疗 Analgesia and other supportive treatments 双膦酸盐治疗 Diphosphonate 手术治疗 Operation 放射治疗 Radiation therapy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治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骨转移旳百分比仅次于肺、肝脏旳转移 The ratio of bone metastasis is secondary to lung and liver 一般为多发,单发转移者仅占10% Usually for multiple bone metastasis,only 10% for single 80%为中轴骨,如脊柱和骨盆 80% for axial skeleton, such as the spine and pelvis
临床体现cal manifestation
症状:疼痛、病理性骨折、高钙血症、肢体功能障碍等 Symptoms: pain, pathological fracture, hypercalcemia, and limb dysfunction 乳癌骨转移特点:早期一般无症状,晚期疼痛剧烈,以夜间痛为主。 In early stage: general asymptomatic; In the late severe pain, and it mainly happens at night
2020版:中国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中国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专家共识(全文)孚L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 )将其列为—种慢性病[1,2]。
孚L腺癌治疗是一种个体化、综合性的治疗[3], 因其治疗方式复杂及病程漫长,患者在带病及康复过程中会面临种种困难。
因此,迫切需要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乳腺癌患者个体化全程管理模式, 而个案管理模式(CMM )正好能满足此需求。
目前个案管理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其中在临床领域中主要适用于一些病程较长、治疗复杂、医疗成本较高的临床病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腹膜透析、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精神疾病、老年性痴呆、肿瘤等患者,多项硏究表明个案管理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4,567,8,9]。
其中有研究表明,个案管理模式在乳腺癌患者中也取得一定的效果,包括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轻症状困扰、改善生活质量等[10加八2]。
然而,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在我国起步较晚,在国内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个案管理模式构建缺乏系统化;个案管理工作流程缺乏标准化;个案管理师培养缺乏规范化;成效评价指标不完善等问题[13]。
因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于2019年3月成立了国内首个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分会组织来自北京、长春、广州、长沙等地区具有个案管理照顾经验的医疗及护理专家,通过复习文献、参考既往相关疾病诊治专家共识,同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编写了中国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专家共识,期望为国内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提供硏究证据和经验。
乳腺癌个案管理是指通过乳腺癌个案管理师,依托多学科团队,充分有效地利用医疗成本及资源,在乳腺癌疾病诊疗及护理过程中采用评估、计划、评价、反馈及实施5个步骤,对患者进行动态的、持续的、个体化、全程化的专业指导与咨询,确保个案接受完整的治疗与照护[14,15]。
二、乳腺癌个案管理师的管理1・乳腺癌个案管理师准入标准为:(1 )具有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2 )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14];(3 )从事乳腺肿瘤专科护理工作5年及以上(硕士学位者3年及以上)[8f16];( 4 )通过规范化肿瘤专科护士培训取得肿瘤专科护士资格[17,18]; (5 )通过个案管理师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15J6]; (6)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责任心,有一定康复、心理、社会学知识,及具有一定的管理、科硏、协调能力等[19,2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版:中国乳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解读(全文)
乳腺癌疾病负担与骨转移
全球负担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女性乳腺癌发病人数首次超过肺癌,成为全球最常见癌症。
2020年,全球新确诊乳腺癌病例高达226万,约占所有新确诊癌症病例的11.7%,占女性新确诊癌症病例的24.5%,居于女性癌症发病首位。
中国负担
乳腺癌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女性癌症发病的19.2%,居于首位。
乳腺癌骨转移
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
骨转移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如骨痛、高钙血症、骨折、脊髓压迫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共识更新——骨相关事件(SRE)定义
2014年版中国共识:早期的骨改良药物临床研究中,骨痛和高钙血症常被认为是SRE。
2020版中国共识更新了概念:FDA《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终点指
南》中明确规定SRE包括以下四种:病理性骨折、骨手术、骨放疗、脊髓压迫。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方法
ECT
ECT是骨转移初筛手段,具有敏感度高、早期发现异常骨代谢灶、全身成像等优点。
但也存在特异性较低、不能提示病变为成骨性或溶骨性病变、不能显示骨破坏程度的缺点。
ECT推荐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痛、发生病理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或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检查,也可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T3N1M0以上)和复发转移乳腺癌患者的常规检查。
CT/X线/MRI
X线平片是骨转移诊断的基本方法,具有直观、诊断特异性高的优点,但也存在灵敏度低的缺点。
骨CT扫描是诊断骨转移最重要的影像学方法,对于骨皮质破坏的诊断更为灵敏,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可以区分溶骨或成骨改变。
MRI扫描诊断骨转移灵敏度高,提示病变侵袭范围准确,但特异性低于CT。
脊柱MRI检查对了解骨髓是否受压、脊柱稳定性、骨转移的手术和放疗适应证很重要。
PET-CT
专家组认为目前PET-CT在骨转移诊断的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骨活检
骨活检是乳腺癌骨转移的金标准。
针对临床可疑骨转移灶,尤其对于不含软组织转移或内脏转移的单发骨病灶,或临床病情判断不确定的骨病变,应考虑进行骨穿刺活检,以明确病理诊断。
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
多发溶骨性改变
乳腺癌骨转移以多发性溶骨性病变最为常见。
但有些溶骨病变经过治疗后表现为过度钙化而被误诊为成骨性改变,对这部分患者应追溯其首诊时的影像片(X线或CT)是否有溶骨性改变。
对患者的影响
骨转移在没有发生病理性骨折的情况下,一般不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但骨转移导致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若能很好地控制骨转移病灶,生存期相对较长。
溶骨性骨转移的“恶性循环”
溶骨性骨转移是一个“恶性循环”过程:转移瘤细胞作为循环的起始,促进成骨细胞等过度释放RANKL,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及活化,加速骨质的溶解过程。
骨质内储存了大量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的生长因子,骨溶解的加速可促进这些细胞因子的释放和活化。
该“恶性循环”不仅加速了骨质破坏的过程,还会促进骨转移瘤的进展,导致破坏性的SRE。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治疗方法:若乳腺癌出现骨转移,需根据乳腺癌亚型进行分类治疗;若患者出现骨痛,需要考虑镇痛治疗和支持治疗,并注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对于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需要针对骨转移灶,全程考虑骨改良药物治疗,以预防和治疗SRE。
乳腺癌骨转移的抗肿瘤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仍强调分类治疗原则,例如HR+患者的治疗,应强调内分泌治疗方案的使用。
近年来,基于临床研究的快速进展,多项研究支持CDK4/6抑制剂、HDAC抑制剂、PI3K抑制剂可用于这类患者。
治疗选择较多,需根据既往使用的治疗方案和疗效情况,合理选择后续治疗方案。
HR+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化疗仍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重要治疗选择之一,尤其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和内分泌治疗耐药后HR+乳腺癌患者。
化疗方案的选择同样需要考虑患者既往接受的治疗方案、肿瘤发展情况和患者耐受性等因
素。
化疗方案
抗HER2治疗仍是HER2+乳腺癌骨转移患者最为重要的系统治疗方案之一。
主要包括大分子抗体药物、小分子TKI类药物以及抗体偶联药物等。
HER2+复发转移乳腺癌的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用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缓解骨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风险,与骨改良药物和针对分子分型的抗肿瘤药物联合,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性。
治疗方式包括外照射、立体定向放疗和放射性
核素治疗。
乳腺癌骨转移的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单纯内固定术、病灶清除+内固定术、病灶切除+人工关节置换术、脊髓受压后的减压,及脊柱稳定性的重建术。
镇痛治疗
镇痛治疗是缓解乳腺癌骨转移疼痛的主要方法。
骨转移的镇痛治疗应遵循WHO癌症三阶段止痛指导原则:首选口服及无创给药途径、按阶段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
镇痛药物治疗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阿片类药物和辅助用药。
常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吲哚美辛、塞来昔布。
常用阿片类止痛药包括:吗啡缓释片、芬太尼透皮剂、羟考酮控释片、可待因、美沙酮等。
WHO癌症“三阶梯”止痛原则:对于轻度疼痛患者,采用NSAID±辅助用药;对于中度疼痛患者,采用弱阿片类±辅助用药;对于中度疼痛患者,采用强阿片类±NSAID±辅助用药。
骨改良药物的临床应用原则
共识更新——骨改良药物推荐
2014版中国共识进行术语更改:为便于后续添加新型药物(如破骨细胞抑制剂等),2014版共识将“双膦酸盐药物”更名为“骨改良药物”,包括既往的双膦酸盐类药物及新型单克隆抗体地舒单抗。
2020版中国共识推荐使用地舒单抗
2010年11月,FDA批准地舒单抗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患者的SRE。
2020年11月,NMPA批准地舒单抗(120mg)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和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SRE。
因此,2020版中国共识推荐使用地舒单抗。
临床研究(136研究)提示,乳腺癌骨转移需接受双膦酸盐治疗者也可考虑地舒单抗120mg,每4周给药1次,皮下注射治疗。
由于皮下注射方便,且治疗期间无需常规监测肾功能,地舒单抗为骨转移患者提供了一种的新的治疗选择。
双膦酸盐类药物
双膦酸盐(BP)是无机焦磷酸盐(PPi)的有机类似物。
双膦酸盐类药物包括三代药物,第一代药物包括依替膦酸钠、氯屈膦酸钠;第二代药物包括帕米膦酸钠、阿仑膦酸钠、奥帕膦酸钠;第三代药物包括伊班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钠。
使用方法
新型骨改良药物:地舒单抗
地舒单抗是一种人IgG2单克隆抗体,通过靶向结合RANKL,抑制破
骨细胞的形成、功能和存活。
目前有明确证据支持:地舒单抗可预防SRE、治疗高钙血症并减轻骨转移引起的骨痛。
骨改良药物的使用适应证和用药时机
用药时间及停药指征
治疗时长:地舒单抗用于转移性乳腺癌已有用药3年以上的安全性数据,双膦酸盐用于转移性乳腺癌已有用药2年以上的安全性数据。
临床实践中推荐用药时间可达2年甚至更长时间,但应依据患者安全性和临床获益情况采用合理的用药时间。
停药指征:使用中监测到明确与骨改良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恶化、出现重要脏器转移危级生命时;临床医生认为基于患者病情判断需要停药时;需要指出的是经过其他肿瘤治疗有效骨痛缓解不是停药的指征。
骨代谢生化标记的作用
骨生化标记物可反应骨转移过程中骨吸收和形成的速度,提示骨破坏和修复程度。
目前,乳腺癌骨改良药物治疗中骨标记物可作为临床研究的提点指标或重要的参考指标,但专家组不建议临床常规根据生化
指标改变骨改良药物使用。
发生SRE后的换药
若在应用骨改良药物过程中发生了某些特殊的SRE或骨并发症,作为临床研究的观察终点会停止使用该类药物,但临床实践中应继续用药。
若在双膦酸盐治疗期间发生SRE,则可以考虑换用地舒单抗,或另外一种双膦酸盐。
抗肿瘤治疗引起的骨质丢失
ABCSG-12研究5年随访结果显示,在绝经前乳腺癌女性中,采用唑来膦酸治疗后,能有效预防抗肿瘤治疗相关的骨丢失。
ABCSG-18研究显示,对于绝经后接受芳香化酶抑制剂辅助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每6个月使用地舒单抗能有效减少骨折发生,并增加骨密度。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疗,涉及乳腺内科、外科、影像科、病理科、放疗科及骨科等。
因此,MDT讨论对于确定患者最优诊疗方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