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第一章
行政管理,亦称公共行政的含义:管理功能角度——一切管理都是行政(最广义);行政于政治关系角度——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凡属于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部门、管理活动就叫行政;“三权分立”角度——于立法、司法并立的“三权”之一;
——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或公共行政管理组织依法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六阶段:1.提出创立阶段
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
思想: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与任务、行政学的实质、人事行政的思想、行政监督思想
美国学者—古德诺《行政法》于《政治与行政》对行政-政治二分法的进一步阐述走向协调的道路:政治适度控制行政、行政适度集权化、法外调节美国加强民主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作业管理、时间管理与组织管理—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管理、工资制、例外原则
一般管理之父—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的含义、14条原则
2.正统阶段
德社会学家—韦伯《论官僚制》官僚制及特征、官僚制的优缺点
美行政学家—怀特《行政学导论》为行政学科体系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
美古利克、厄威尔《行政学论文集》
福莱特
3.批评与转变阶段巴德纳《行政组织学说》组织的本质、组织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交流)、非正式组织
西蒙《决策理论》麦格雷戈《Y理论》林得不格姆《渐进决策模式》
4.应用于发展阶段德罗尔、彼得、里格斯
5.挑战于创新阶段弗雷德里克权变理论代表人物菲德勒目标管理理论提出者德鲁克
6.总结与探索阶段
奎德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坎南
奥斯本和盖布勒政府再造十原则:政府里领航、催化作用;授权、社区拥有;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结果导向;顾客导向;积极开源;前瞻布防;分权参与、市场导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改革。
第二章
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的三大行政模式及主要特征
农业社会行政模型即融合型特征:经济基础十农业生产力;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管理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官僚职位重于行政决策;实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宗亲主义色彩;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自成阶级;政府与民众缺少沟通渠道;行政的问题十维持行政的以致于统一。
工业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型即衍射型特征:基础十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民众有影响政府的渠道,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密切;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人原则;主要问题十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
过度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型即棱柱型特征:政府的制度、法规已制定,但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性,实际上还有很大影响力;同时呈现异质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传统结构和现代结构交叉、重叠、渗透存在。
行政环境内容:
行政的社会环境:物质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人口环境、民族环境、历史环境
行政的自然环境及作用:(1)自然资源为国家行政管理提供支撑能力;(2)影响行政管理的思路、政策和方式;(3)要求行政管理必须遵循生态规律。
行政的国际环境:(1)涵义: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各有关国家、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关系。包括国际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
(2)特点:政治上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上看,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特别是发展高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从文化上看,国际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国际上各友好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社会环境上看,国际性的人口爆炸,资源不断消耗,局部战争不断发生,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就业不足,社会中的犯罪与社会秩序不稳定等问题,仍是国际社会环境中的困境。自然环境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工业化过程,全世界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3)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关系:行政管理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影响和决定;环境向行政提供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环境同时也会造成行政管理的不利条件;政府行使国家权力,在行政实践中认识行政环境发展规律,利用环境中的一切有利因素,能动地改造着行政环境,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向前发展:要求行政机关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切有利的环境条件,努力克服一切不利的环境条件,开展行政工作。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种情况是它沿着行政环境发展的方向起作用,促进行政环境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它沿着行政环境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阻碍行政环境的发展。
第三章
行政职能的涵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
市场机制的缺陷:不能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存在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成、风险和不确定性。经济职能:1.统筹规划职能 2.宏观调控职能3.信息引导职能4.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职能5.检查监督职能特点:全局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性。
当代我国政府职能:对我国行政职能体系的分析:职能庞杂,运行紊乱。 2.政企不分,抑制了企业的活力与社会的发展。 3.行政费用巨大,财政负担过重。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影响与制约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制约。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行政职能转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转变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在职能行使方式上—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有机统一。在职责的范围上—由以往的统包大揽转变到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上,政府只做市场和社会都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在管理对象上—要从以往的以抓国有、集体企业为主转到以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在功能重心上—要从专业经济管理转移到行业管理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在行政能行使的性质上—要从过去的“服从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