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行政管理学重点
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的概念政府行政组织、非政府的公共组织对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名人著作威尔逊《行政研究》、古德诺《政治与行政》、怀特《行政学导论》(第一本行政学教科书)、威劳贝《行政学原理》、高斯《公共行政的边界》行政管理学的概念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行政管理学的要点1、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构,即行政机关。
在我国,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2、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4、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纷繁复杂、变化多端,往往令人难以捉摸。
行政环境的含义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要素的总和。
包括外部行政环境和内部行政环境。
外部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之外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或条件的总称。
内部行政环境是行政系统之内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行政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因素或条件行政行为与行政环境的关系行政环境制约和影响行政管理系统及其活动首先,行政环境是行政管理系统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其次,行政环境决定行政管理的目标、内容和性质。
第三,行政环境决定行政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2.行政管理反作用于行政环境积极的作用:良好的行政环境能为行政管理提供有利条件;消极的作用:不良的环境对行政管理则起限制作用。
因此,行政活动影响和作用于行政环境因素,促进行政环境的改善。
3、充分发挥行政管理的能动性(对行政环境的利用和改造)(1)行政管理必须适应行政环境,但在适应的同时,又积极地利用和改造行政环境。
(2)包括行政权力在内的国家权力,能利用法律的、经济的、政治的和舆论的手段等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物质和精神的力量,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促进行政环境的迅速发展。
对于行政管理运行职能的观点法约尔,“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古立克和厄威克,“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预算”行政组织的概念从动态上讲,行政组织是指为完成行政管理任务而进行的组织活动和运行过程。
自考《00277行政管理学》-重点
知识点1: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主要体现1.主体是公共机构,不是个人或私人组织。
2.活动的领域是公共事务,不是私人领域。
3.目的是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是为私人利益服务。
知识点2:行政权力的有限性主要体现1.行政权力作用范围是有限的2.行政权力行使方式是有限的3.行政权力是受监督和制约的知识点3:西方发达国家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政权力关系的发展趋势西方发达国家行政分权改革总体趋势都朝着增加地方自主性的方向发展,改变地方过分依赖中央的局面,使中央与地方间的资源分配更趋平衡,相互依存度提高。
知识点4: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及弊端(一)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特征1.集中计划管理2.微观直接管理。
3.片面强调政治职能(二)我国改革开放前行政职能的主要弊端1.造成政府机构膨胀2.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3.企业和社会缺乏动力机制。
4.容易产生腐败。
知识点5:我国行政职能转变(一)行政职能转变的主要内容1.由行政手段为主转向运用经济手段为主,将经济手段与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结合起来。
2.由微观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为主。
3.由重计划、排斥市场转向以市场为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二)职能关系的转变主要表现1.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上级地方政府与下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职能关系。
2.理顺政企关系。
3.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4.理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5.理顺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知识点6:西方发达国家行政管理机构改革内容1.从“大政府”向“小政府”转变2.行政机构内部的决策与执行职能及机构的分离3.行政管理机构的分权化4.强化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机构及其职能5.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弹性化知识点7我国行政机构改革的经验1.坚持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的目标,转变政府行政职能作为机构改革的关键。
2.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精兵简政和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为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
3.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审慎地推进改革。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一)一、机构1:职能机构:职能机构亦称执行机构,它是在领导机构的领导下分管专门行政事务的机构。
2:辅助机构是指协助行政首长的领导工作而设置的办事机构。
3:派出机构(概念熟透)人民政府下设的地区行政公署、县人民政府下设的区公所等都是派出机构。
是一级政府按管辖地区授权委派的代表机构。
派出机构不是一级政府行政机关。
4:编制管理是按法制规定的制度和程序,对行政组织的职能范围、机构管理和人员配备等进行的管理。
它包括职能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编制管理三方面。
5:编制管理的原则(案例分析)精简原则、统一原则、编制立法原则。
6:编制管理的方法 (案例分析)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法律方法。
二、行政组织的特征政治性与社会性;行政组织是推行国家政务而组建的,政治性是行政组织的本质特性。
行政组织承担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它必须服务于社会。
法制性与权威性;行政组织的设立、变更或撤销均须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和程序进行。
行政组织是依法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它以国家法律、权力为后盾。
系统性与动态性;行政组织是一个规模庞大、结构严密的社会系统。
形成一个纵横交错且具有制约和隶属关系的权责体系,这个组织系统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构成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组织目标、机构设置、人员构成、权责体系、法规制度、物质因素。
四、我国行政组织的理论(1) 坚持党的领导;(2) 依靠人民管政府;(3) 强调政府组织的设置必须适应革命中心任务的需要;(4)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5) 实行精兵简政;(6) 注重政府组织的作风建设,强调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7)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五、人事行政1. 人事管理:是指协调社会组织中人与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用人治事活动。
2. 人事行政:是指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3. 国家公务员:是指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国家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
行政管理学 期末重点知识总结
行政管理第一章一、什么是行政,如何理解行政?(简答)P1中:《史记²周本纪》最早采用“行政”一词“周公、召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西: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就使用过行政一词。
英语中 Administration 源出拉丁文Adminiatrare,意为对事务的治理和执行。
基本含义:指执掌政务,推行政令,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
对行政的三种理解1)狭义行政说。
依据:三权分立说。
行政是指除国家立法、司法系统以外的行政系统所从事的活动。
以美国行政学家魏劳毕(也译魏洛比,代表作:1927《公共行政学原理》)为代表。
这种理解过于狭隘,不符合现代社会实际情况,现代社会中央政府的权力不断扩展,机构日益膨胀,越来越明显的凌驾于立法和司法机关之上。
2)广义行政说。
行政是指一种与政治相分离的,为了实现国家目的的执行活动、方法和技术。
以美国行政学家古德诺(代表作:1900《政治与行政》)为代表。
但政治与行政事实上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3)最广义行政说。
行政就是指国家所有机关(包括立法、司法、行政各系统所属部门)和所有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的管理。
西蒙(代表作:《公共行政》)认为,行政是“若干人为达到共同目的所做的合作的集体行动”。
怀特:行政乃是为完成某种目的时对许多人所作的指挥、协调和控制。
这种观点没有体现行政管理与普通管理的差别过于强调行政活动的技术性,难以揭示行政的本质和特点。
二、公共行政管理的特点(简答)P2管理:管辖和治理。
主其事为管;治其事为理。
公共行政管理,简称公共行政,在中国也常简称为行政管理,是管理的一种,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以及政府机关内部事务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公共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与一般管理活动(Management)的区别或者说其根本特点就在于,它与行政机关的活动相联系,具有“公共性”。
行政管理学要点
行政管理学要点一、行政管理:研究对象和内容:是研究国家行政机磁及其官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主休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行政机关。
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依据是行政权力。
行政权力是国家行政机关为有效实现国家意志,依靠特定的手段和宪法原则,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力。
目的是探讨行政管理客观规律,实现科学化。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调查研究、案例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二、行政环境(主导性、联系性、综合性、层次性、变异性)包括自然(地理状况、人口分布、人工生态系统)、经济(物质技术和经济制度)、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状况和科学文化水平)、民族宗教、国际环境。
对行政管理的制约的三种形式(要求支持反对)。
意义:1增强行政管理学应用性的重要前提2科学地确定行政职能和各个环节3树立系统整体的公共行政观念4开放平衡的公共行政模式。
三、行政职能1行政职能: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2控制职能:指通过建立信反馈和绩效评估机制,按照行政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并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它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基本职能:政治(专政和民主)和社会(经济、文化、社会服务);运行职能: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意义:前提和基础,行政组织建设和管理过程科学化。
转变必然性:经济体制改革必然要求;职能体系合理配置;机构改革前提和基础。
2、计划职能的地位与作用是行政管理过程的首要职能。
计划职能是确定行政管理的目标、任务及实现目标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
计划职能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计划也是执行的依据和控制的标准。
没有计划,就无法衡量现实的情况是否向着既定的目标方向发展。
3、组织职能的内容(1)将计划目标层层分解,并落实到具体机构。
(2)职权划分和人员的配备(3)人、财、物的调配与管理。
行政管理学-重点总结
行政管理学总结版【01组】第一章概述001.亚里士多德对国家的议事、行政、审判活动进行过研究和探讨。
洛克首次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
法国的孟德斯鸠提出了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权分立〞或称“分权制衡〞的思想。
而真威尔逊、古德诺等人提出来的。
002. 主张研究行政学的起点是把行政与政治别离开来,认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或政策的制定,而国家意志的执行或政策的执行就是行政。
003. 这是关于“行政〞广义的一种理解。
其一,认为行政活动就是管理活动,如美国的古立特;其二,认为行政管理就是公共管理,或称公共行政,即有关公共事务的管理;其三,认为行政管理仅仅指政府行政机关的管理活动。
004. 行政管理的特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005. 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于1887年发表了【行政研究】一文,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学术研究的先例,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1926年美国学者罗纳德怀特撰写了第一本大学教科书【行政学导论】;1927年美国学者魏洛比撰写了另一本大学教科书【公共行政原理】。
006. 早期的行政管理学研究的重点是组织结构和程序,其理论的逻辑起点是“经济人〞假设。
00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梅奥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社会人〞的理论假设。
008.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决策是整个行政管理的过程的中心。
009.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的行政管理学,这也是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占主导地位的行政管理学,其共同特征是崇尚市场力量、市场作用和市场机制。
010.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具体方法有:标准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和比拟方法。
011. 在我国,只有人民政府及其所领导的部门的管理活动才是行政管理活动。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整理1、行政的涵义、行政的性质行政,就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的特定局部,为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直接、具体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行政的性质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二重性①表达国家中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压迫和镇压被统治阶级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阶级属性②干预和管理社会一般公共需要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属性。
2、政治与行政的二分理论威尔逊和古德诺政治是在重大而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管理那么是国家在个别和细致事宜方面的活动。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3、行政管理学开展简史〔一〕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2、法约尔---法国的“科学管理之父〞六大类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平安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五个根本要素:方案、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项“一般原那么〞: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命令的同一性、指挥的同一性、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在行政学领域最重要的奉献是提出了官僚集权组织理论4、古立克把科学管理理论有关管理职能的论述加以系统化,提出了著名的POSDCRB,即管理七职能论。
方案〔Planning〕组织〔Organis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5、厄威克他认为,管理应以发挥人的创造性为主旨;提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那么:目标原那么、相符原那么、职责原那么、组织层级原那么、控制幅度原那么、专业化原那么、协调原那么、明确性原那么〔二〕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管理学〔20世纪30年代~60年代〕1、梅奥---行为科学的创始人和早期代表人物工人不是只受物质因素制约的“经济人〞,而是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人〞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技能为根底的新的领导方式2、巴纳德非正式组织理论权威的接受理论组织平衡理论〔奉献、诱惑〕行政主管人员的职能3、西蒙不满足传统的行政学无视人的因素和静态的研究方法,力主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问题。
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基本知识点一、基本概念1、行政管理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在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过程中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管理活动。
换言之,就是指除立法、司法以外的行政部门的工作。
由于这里涉及的均是公共事务的管理,所以,行政管理又名公共行政。
2、帕金森定律1958年,英国著名学者帕金森在其(帕金森定律》一书中,描述了当时英国政府组织存在的官僚主义和低效率的状况,指出领导者的无能与嫉妒必然造成机构、行政人员的恶性膨胀,而膨胀的不断发展必定造成这个机构不可逆转的“死亡”,“生长——膨胀——再膨胀——直至衰亡”,这就是官僚机构的运动规律3、国家公务员制度指通过制定法律和规章,对国家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的制度。
其基本制度包括国家制定的有关公务员权利义务、考试录用、职位分类、考核、奖惩、任免,培训、转任、回避、工资福利、辞职辞退、退休退职、申诉控告,以及人事监察与监督等法律、法规、制度和管理体制.4、行政道德职业道德中的一种,专指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在其行使公共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应遵循的具有行政工作职业特征的道德原则和规范.我国古代称它为“官德”。
5、行政职能指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灾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政府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它既包含政府的行政职责,也包含政府的行政功能.是行政职责和行政功能的辩证统—。
2、人事行政指为实现行政目标和社会目标、通过各种人事管理手段对国家行政人员所进行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管理。
3、行政决策指行政组织依据既定政策和法律,就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拟定并选择对策的活动。
4、行政沟通指国家行政组织和人员在内部以及内外之间,凭借一定的媒介,交流传递思想观点知识信息,以达到相互理解、协同合作的一种管理活动。
简言之.即行政系统内、外信息的交流和传递。
人际交流、大众传播、情报交流都只是一种行政沟通行为,不能等同行政沟通.二、基本知识点1、里格斯所划分的三种行政模式的内容是什么?里格斯将行政模式分为三个形态:(1)融合型融合型是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行政管理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1. 现代行政管理的概念:行政管理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
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
在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对象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内部事务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依法行政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实质是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活动2. 行政(管理)的三个特征:(1)执行性。
(2)政治性。
(3)权威性。
3. 行政管理学的涵义和特点:行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也叫“公共行政学”,亦简称“行政学”。
行政管理学的特点:a、政治性和社会性。
b、综合性与独立性。
c、应用性和理论性。
d、权变性和规范性。
4.威尔逊是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代表作《行政研究》,主张行政与政治分离,首次提出要建立一门独立的学科---行政学,标志行政学的诞生。
法约尔是法国的管理学家和工程师,被称为“行政管理之父”。
史坦因——最早提出“行政学”概念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第二章行政环境1. 高斯:首先提出行政环境问题并予以研究。
他于1936年发表的《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提出了行政管理与行政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
1947年,发表了《政府生态学》一文,首创以行政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现象,强调了外部环境因素对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2. 里格斯:他于1957年发表了《比较公共行政的模式》一文,提出了生态模式的概念,提出“农业型行政模式”和“工业型行政模式”的概念,有人批评他忽略了农业型与工业型的中间型,于是他又提出了“过渡型行政模式”的概念。
于1961年发表《生态行政学》。
里格斯将行政管理区分为三种行政模式:①融合型的农业型行政模式②衍射型的工业型行政模式③棱柱型的过渡行政模式3. 行政环境的基本含义:行政环境即政府管理的环境,是行政系统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总和,也即各种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和影响行政活动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1.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公共管理理论、组织理论、决策理论、领导理论等。
公共管理理论主要研究公共事务组织和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职能、目标和功能等;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结构、绩效评价、组织文化等;决策理论主要研究行政决策的过程、方法和技巧;领导理论主要研究行政管理者的领导行为和领导风格等。
2.公共行政的特点和功能公共行政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延续性、非营利性、政治性等特点。
公共行政的基本功能包括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公共资源配置、公共服务提供、社会管理维稳、公共领域治理等。
3.行政组织与行政管理行政组织是指负责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服务的组织,包括政府机构、公共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行政管理是指对行政组织进行管理和运营的活动和过程,包括组织设计、人员配置、工作流程、绩效评价、决策和控制等。
4.行政决策的过程和方法行政决策的过程可以分为问题识别、信息收集、方案制定、方案评估、方案选择和实施评估等阶段。
行政决策的方法包括分析决策、规则决策、判断决策、政治决策等,不同的决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管理问题和环境。
5.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估绩效管理是指对行政组织绩效进行管理和评估的活动,包括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指标的制定、绩效评估的方法和工具等。
绩效评估是指通过评估行政组织的绩效,判断其工作的成效和改进的方向,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6.市场化与政府治理市场化是指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和市场竞争的方式,和优化公共事务组织和行政机构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
政府治理是指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和职能,包括制定政策、监管和服务等。
7.公共服务与社会创新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和公共事务组织为公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
社会创新是指通过社会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和服务,推动社会进步和公共利益的实现的一种创新机制。
8.公共政策与实施评估公共政策是指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公共利益制定的规划和行动方案。
昊远教育培训中心《行政管理学》知识要点 (1)
行政管理知识要点第一章行政管理与行政管理学1.行政管理学最早诞生于美国。
2.1887年威尔逊发表了《行政研究》一文,被公认为行政学研究先河的先驱者。
3.1900年,古德诺出版《政治与行政》一书,创立“政治”与“行政”的两分法,他被称为“行政学之父”。
4.1926年怀特出版的《行政学导论》,对行政管理学的主要内容作了论述,视为行政学正式问世的标志(即标志着行政学科的基本形成)。
5.行政管理学发展趋势:研究领域拓宽和加深;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更结合实际;不同学派之间的争鸣和交流扩大。
6.我国行政管理的主体是:国务院和省、市、县、乡(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
7.我国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8.行政管理学特性:阶级性(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独立性和综合性(广泛性)的统一。
9.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引进中国。
10.行政管理的二重性:一般性、科学性与特殊性、阶级性(政治性)。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学的基本理论依据是:行政管理的二重性原理。
12.“管理就是服务”,行政管理的最大特性在于公共性,为人民服务是行政管理的终极目标。
13.行政管理活动属于:执行性活动。
14.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科学管理时期、行为科学时期、现代管理时期。
15.西方行政学发展的第二阶段即行政学成长阶段,也称为行为科学时期。
16.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引入的市场化方法包括:委托——代理、伙伴协作、绩效评定、合同承包。
17.我国最高行政机关是:国务院18.《行政研究》对行政学发展的突出贡献有:(1)提出了从行政学角度来研究政府;(2)开创了行政学研究之先河;(3)研究了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与区别。
19.怀特在《行政学导论》中将行政学研究归纳为四个部分:组织原理、人事行政、财务行政、行政法规。
20.学习与研究行政管理学的方法: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DOC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整理1、行政的涵义、行政的性质行政,就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的特定部分,为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直接、具体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行政的性质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二重性①体现国家中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压迫和镇压被统治阶级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阶级属性②干预和管理社会一般公共需要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属性。
2、政治与行政的二分理论威尔逊和古德诺政治是在重大而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致事宜方面的活动。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3、行政管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2、法约尔---法国的“科学管理之父”六大类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五个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项“一般原则”: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命令的同一性、指挥的同一性、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在行政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官僚集权组织理论4、古立克把科学管理理论有关管理职能的论述加以系统化,提出了著名的POSDCRB,即管理七职能论。
计划(Planning)组织(Organising)人事(Staffing)指挥(Directing)协调(Coordinating)报告(Reporting)预算(Budgeting)5、厄威克他认为,管理应以发挥人的创造性为主旨;提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层级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二)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管理学(20世纪30年代~60年代)1、梅奥---行为科学的创始人和早期代表人物工人不是只受物质因素制约的“经济人”,而是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人”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2、巴纳德非正式组织理论权威的接受理论组织平衡理论(贡献、诱惑)行政主管人员的职能3、西蒙不满足传统的行政学忽视人的因素和静态的研究方法,力主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问题。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点整理1、行政的涵义、行政的性质行政,就是特定的国家机关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也包括其他国家机关的特定部分,为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一系列直接、具体的组织和管理活动。
行政的性质政府的行政管理活动具有二重性①体现国家中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压迫和镇压被统治阶级以维护其统治地位的阶级属性②干预和管理社会一般公共需要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属性。
2、政治与行政的二分理论威尔逊和古德诺政治是在重大而普遍性的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管理则是国家在个别和细致事宜方面的活动。
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
3、行政管理学发展简史(一)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1、泰勒---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2、法约尔---法国的“科学管理之父”六大类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政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五个基本要素: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项“一般原则”:分工、权限与责任、纪律、命令的同一性、指挥的同一性、个别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集权、等级系列、秩序、公正、保持人员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3、马克斯•韦伯---组织理论之父在行政学领域最重要的贡献是提出了官僚集权组织理论4、古立克把科学管理理论有关管理职能的论述加以系统化,提出了著名的POSDCRB,即管理七职能论。
计划(Pla nning )组织(Orga nisi ng )人事(Staffi ng )指挥(Directi ng )协调(Coordi nating ) 报告(Reporting )预算(Budgeting )5、厄威克他认为,管理应以发挥人的创造性为主旨;提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目标原则、相符原则、职责原则、组织层级原则、控制幅度原则、专业化原则、协调原则、明确性原则(二)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管理学(20世纪30年代~60年代)1、梅奥---行为科学的创始人和早期代表人物工人不是只受物质因素制约的“经济人”,而是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的“社会人”人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机械的个体,而是复杂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之外,还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管理者要寻求和采取一种以社会和人群技能为基础的新的领导方式2、巴纳德非正式组织理论权威的接受理论组织平衡理论(贡献、诱惑)行政主管人员的职能3、西蒙不满足传统的行政学忽视人的因素和静态的研究方法,力主用行为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行政问题。
行政管理学的重点
行政管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行政管理学概说1、行政的含义:行政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运用国家权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目标和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所进行的组织和管理活动.DENGDENG2、行政管理的特点:行政管理与一般管理活动的区别或者说其根本特点就在于,它与政府或行政机关的活动相联系,具有“公共性”。
公共性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行政管理的权力基础是公共权力;第二,行政管理的基本职能主要四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第三,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第四,行政管理必须承担社会公共责任;第五,行政管理必须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3、学习行政管理学的目的和意义(1)、行政管理学是掌握行政管理规律的入门课程(2)、行政管理学是国家行政管理人员的必修课(3)、行政管理学时参与国际公共事务管理的人员的基础课(4)、行政管理学是提高各行各业管理水平的辅助课4、行政管理学在西方产生和发展阶段,代表人物及思想“行政管理”一词最早由史坦因在《行政学》一书中提出(1)、科学管理时期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和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效率代表人物及其观点:A 威尔逊,代表作《行政学研究》,被称为行政学鼻祖,主要主张政治与行政分离。
“政治、行政两分法”奠定了行政管理学产生和得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
·主要观点:传统的论证主要集中政治过程方面,而对如何实施法律注意不够,所以应当把研究重点放到政府行政管理方面。
必须纯洁组织机构,加强执行,提高行政效率。
从结构上说,三权分立学说是不符合实际的,政治和行政要分离.坚持效能精干的文官。
B 泰勒,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主张,高效率是雇主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
因此,只有用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才是实现最高工作效率的手段。
·科学管理四条原则:(1)用对工人操作的科学研究来取代旧的单凭经验对工人管理的方式,以形成科学的劳动过程。
(2)在对工人的选择和培训上按科学办事,形成科学选人和用人过程.(3)科学培训与科学劳动过程相结合。
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行政管理,亦称公共行政的含义:管理功能角度——一切管理都是行政(最广义);行政于政治关系角度——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凡属于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部门、管理活动就叫行政;“三权分立”角度——于立法、司法并立的“三权”之一;——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或公共行政管理组织依法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六阶段:1.提出创立阶段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思想: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与任务、行政学的实质、人事行政的思想、行政监督思想美国学者—古德诺《行政法》于《政治与行政》对行政-政治二分法的进一步阐述走向协调的道路:政治适度控制行政、行政适度集权化、法外调节美国加强民主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作业管理、时间管理与组织管理—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管理、工资制、例外原则一般管理之父—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的含义、14条原则2.正统阶段德社会学家—韦伯《论官僚制》官僚制及特征、官僚制的优缺点美行政学家—怀特《行政学导论》为行政学科体系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美古利克、厄威尔《行政学论文集》福莱特3.批评与转变阶段巴德纳《行政组织学说》组织的本质、组织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交流)、非正式组织西蒙《决策理论》麦格雷戈《Y理论》林得不格姆《渐进决策模式》4.应用于发展阶段德罗尔、彼得、里格斯5.挑战于创新阶段弗雷德里克权变理论代表人物菲德勒目标管理理论提出者德鲁克6.总结与探索阶段奎德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坎南奥斯本和盖布勒政府再造十原则:政府里领航、催化作用;授权、社区拥有;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结果导向;顾客导向;积极开源;前瞻布防;分权参与、市场导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改革。
第二章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的三大行政模式及主要特征农业社会行政模型即融合型特征:经济基础十农业生产力;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管理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官僚职位重于行政决策;实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宗亲主义色彩;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自成阶级;政府与民众缺少沟通渠道;行政的问题十维持行政的以致于统一。
《行政管理学》主要知识点
《行政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行政管理学主要知识点行政管理学是研究公共行政组织及其管理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知识点。
1. 公共行政的定义与特征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组织和管理其职能的过程,具有以下特征:- 公益性:公共行政为公众利益服务。
- 强制性:公共行政具有法律约束力。
- 非经营性:公共行政不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2.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合法性原则: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
- 有序性原则:行政管理必须有序、规范进行。
- 公正性原则:行政管理必须公平、公正。
- 高效性原则:行政管理必须高效、快速。
3. 行政管理的职能行政管理的职能包括:- 计划职能:制定行政发展规划和政策。
- 组织职能:构建行政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
- 指挥职能:指导、协调、控制行政工作。
- 决策职能:决策和解决重要问题。
- 服务职能:提供公共服务,满足公众需要。
4. 行政管理的模式行政管理有不同的模式,包括:- 端对端管理模式:从政策制定到执行全过程管理。
- 分业管理模式:按照各部门职责划分进行管理。
- 去中心化管理模式:授权地方政府实施管理。
- 市场化管理模式:引入市场机制进行管理。
5. 行政决策的特点行政决策有以下特点:- 多元性:行政决策涉及多个因素和利益相关方。
- 非程序性:行政决策通常是灵活、具有针对性的。
- 风险性:行政决策涉及风险和不确定性。
- 专制性:行政决策由行政机关或管理者做出。
以上是《行政管理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行政管理的必考知识点总结
行政管理的必考知识点总结一、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1. 行政管理的定义及特点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行使行政职权,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管理的一种活动。
行政管理的特点主要包括政府性、强制性、普遍性和专业性。
2. 行政管理的职能和作用行政管理的职能是指政府和事业单位为实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目标,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进行指导、协调、监督和处理的功能。
行政管理的作用主要包括服务功能、约束功能、调整功能和协调功能。
3. 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依法行政、公开透明、服务为先、公平公正、责任追究和鼓励创新等。
二、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模式1. 福利国家模式福利国家模式是指政府通过各种政策和措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福利,扩大公共服务的范围和力度。
2. 市场型国家模式市场型国家模式是指政府在经济管理中,更多地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和运行,减少政府干预,扩大市场自由度。
3. 社会主义国家模式社会主义国家模式是指政府在经济和社会管理中,积极引导和调控市场,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三、行政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 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是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实现国家的法治和社会的安定。
同时,还要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行政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政务管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
政务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依法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进行管理。
公共服务是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为公民和社会提供各种服务和便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权益。
社会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社会管理中,积极引导、协调和监督社会各方面的事物,维护社会秩序和和谐。
经济管理是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经济活动中,对市场进行引导和监管,保障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四、行政管理的组织体系和职责分工1. 行政管理的组织体系行政管理的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国务院、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等。
行政管理学知识要点
行政管理学知识要点第一章一、行政的三种含义:1、与立法、司法相对应的“行政”。
2、与政治相对应的“行政”。
3、与管理相对应的行政。
二、行政管理的含义:是指政府行政机关依法对公共事务及其内部事务管理的总和。
三、行政管理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威尔逊在1887年发表的《行政研究》一文,威尔逊因此成为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
四、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规范方法、经验方法、案例方法、比较方法。
五、行政管理的三个特点?1、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对象包括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必须依法进行,是一种执法活动或执行政策的活动。
六、行政管理学的多学科综合应用科学的性质。
1、行政管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政府的行政管理。
2、就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经济学的指导。
3、就行政管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而言,行政管理学的研究也离不开社会学的指导。
4、就行政管理学与法学的关系而言,两者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依法行政是现代行政管理的本质要求。
七、西方行政管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学派:1、19世纪未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以古典学派的理论为代表。
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行为科学学派、决策学派、系统学派等理论为代表。
3、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治理理论、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为代表。
八、古典学派行政管理学理论成就的重要意义。
1、古典学派不仅仅开创了行政管理学研究的先例,而且基本上建成了比较完整的行政管理学理论体系,对于当时的行政管理实践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古典学派将研究重点放在组织管理问题上,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古典组织理论体系。
3、明确提出了行政管理的几个基本原则,即命令统一原则、权责相符原则、较小的管理幅度原则和系统计划原则,这些原则对于指导行政管理实践确实具有重要的意义。
九、20世纪40-70年代行政管理学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学重点知识归纳第一章行政管理,亦称公共行政的含义:管理功能角度——一切管理都是行政(最广义);行政于政治关系角度——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现,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凡属于执行国家意志的管理部门、管理活动就叫行政;“三权分立”角度——于立法、司法并立的“三权”之一;——指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或公共行政管理组织依法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的活动。
六阶段:1.提出创立阶段行政学创始人—威尔逊《行政学研究》主张政治于行政分离,建立一门独立的行政学科思想:行政学研究的必要性、行政学的目标与任务、行政学的实质、人事行政的思想、行政监督思想美国学者—古德诺《行政法》于《政治与行政》对行政-政治二分法的进一步阐述走向协调的道路:政治适度控制行政、行政适度集权化、法外调节美国加强民主于效率协调的主攻方向:政府行政体制改革。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作业管理、时间管理与组织管理—中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标准化管理、工资制、例外原则一般管理之父—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管理的含义、14条原则2.正统阶段德社会学家—韦伯《论官僚制》官僚制及特征、官僚制的优缺点美行政学家—怀特《行政学导论》为行政学科体系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美古利克、厄威尔《行政学论文集》福莱特3.批评与转变阶段巴德纳《行政组织学说》组织的本质、组织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交流)、非正式组织西蒙《决策理论》麦格雷戈《Y理论》林得不格姆《渐进决策模式》4.应用于发展阶段德罗尔、彼得、里格斯5.挑战于创新阶段弗雷德里克权变理论代表人物菲德勒目标管理理论提出者德鲁克6.总结与探索阶段奎德公共选择理论创始人坎南奥斯本和盖布勒政府再造十原则:政府里领航、催化作用;授权、社区拥有;将竞争机制注入到提供服务中去;有使命感;结果导向;顾客导向;积极开源;前瞻布防;分权参与、市场导向,通过市场力量进行改革。
第二章里格斯的行政生态学的三大行政模式及主要特征农业社会行政模型即融合型特征:经济基础十农业生产力;土地的分配和管理是重要管理内容;管理活动以地域或土地为基础;官僚职位重于行政决策;实行世卿世禄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带有浓重的宗亲主义色彩;政治与行政不分,权力来源君主,行政官吏在政治、经济上自成阶级;政府与民众缺少沟通渠道;行政的问题十维持行政的以致于统一。
工业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型即衍射型特征:基础十美国式的自由经济或苏联式的管制经济;民众有影响政府的渠道,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密切;行政风范体现平等主义、成就导向和对事不对人原则;主要问题十谋求专业化基础上的协调与统一。
过度社会的行政管理模型即棱柱型特征:政府的制度、法规已制定,但不能实际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形式上虽抛弃了传统社会中的行政特性,实际上还有很大影响力;同时呈现异质的行政制度、行政风范和行政行为;传统结构和现代结构交叉、重叠、渗透存在。
行政环境内容:行政的社会环境:物质经济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人口环境、民族环境、历史环境行政的自然环境及作用:(1)自然资源为国家行政管理提供支撑能力;(2)影响行政管理的思路、政策和方式;(3)要求行政管理必须遵循生态规律。
行政的国际环境:(1)涵义:指一个国家与世界各有关国家、地区间在政治、经济、文化、自然地理方面的相互关系及其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关系。
包括国际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2)特点:政治上看: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世界原两极格局已经终结,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经济上看,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特别是发展高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国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加剧。
从文化上看,国际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国际上各友好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基本国策。
社会环境上看,国际性的人口爆炸,资源不断消耗,局部战争不断发生,社会贫富不均,社会就业不足,社会中的犯罪与社会秩序不稳定等问题,仍是国际社会环境中的困境。
自然环境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国工业化过程,全世界的生态环境的恶化,已对人类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
(3)行政环境与行政管理的相互作用关系:行政管理受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制约、影响和决定;环境向行政提供各种资源和有利条件;环境同时也会造成行政管理的不利条件;政府行使国家权力,在行政实践中认识行政环境发展规律,利用环境中的一切有利因素,能动地改造着行政环境,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向前发展:要求行政机关充分认识和利用一切有利的环境条件,努力克服一切不利的环境条件,开展行政工作。
行政管理对行政环境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种情况是它沿着行政环境发展的方向起作用,促进行政环境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它沿着行政环境发展相反的方向起作用,阻碍行政环境的发展。
第三章行政职能的涵义: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与作用。
市场机制的缺陷:不能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存在外部性、自然垄断、信息不对成、风险和不确定性。
经济职能:1.统筹规划职能 2.宏观调控职能3.信息引导职能4.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职能5.检查监督职能特点:全局性、综合性、协调性、服务性。
当代我国政府职能:对我国行政职能体系的分析:职能庞杂,运行紊乱。
2.政企不分,抑制了企业的活力与社会的发展。
3.行政费用巨大,财政负担过重。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影响与制约行政管理职能转变的因素:社会环境的变化、行政管理的科学化、管理手段的创新、传统文化的制约。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行政职能转变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行政职能转变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
我国行政职能转变的内容:在职能行使方式上—由过去的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变为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的有机统一。
在职责的范围上—由以往的统包大揽转变到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的作用上,政府只做市场和社会都做不了或做不好的事。
在管理对象上—要从以往的以抓国有、集体企业为主转到以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
在功能重心上—要从专业经济管理转移到行业管理和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
在行政能行使的性质上—要从过去的“服从为主”转变为“服务为主”。
我国公共行政职能的转变:经济调节: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创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创新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对外开放,落实“入世”承诺;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管理,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市场监管:健全市场体系,加强市场监督,维护市场秩序;改革公用事业体制,克服行业自然垄断。
社会管理:保障公民宪法权力,保证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维护社会安全和经济秩序。
公共服务:完善公共服务体制,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章世界各国行政权力体制主要有以下类型:1.三权分立体制。
三权分立体制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议会、内阁或总统和法院掌握,各自独立行使职权又相互制衡的制度。
其特点是:将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并且这三种权力分别由三个不同机关行使,即议会行使立法权,内阁或总统行使行政权,法院行使司法权,三种权力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保持三种国家权力之间的平衡状态,防止某一个机关或某一个人的独断专行。
三权分立是以权力对抗权力、以权力制衡权力,其实质是权力分配。
随着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现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行政权力日益扩大和加强,如美国,行政权力几乎达到行将吞食整个国家权力的地步。
所以不少学者认为“三权分立”已名存实亡。
2.议行合一体制。
议行合一体制是指国家机关重要工作的决议和执行统一进行的制度。
其特点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之间是分工与合作关系,不是分庭抗衡,而是统一的。
我国是议行合一体制的典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行使国家立法权,并且产生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这些机关都要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议行合一体制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国家机关之间的权力分配关系及其工作关系上的体现。
3.军政合一体制。
军政合一体制是指军事权力和行政权力合而为一,并以军事权力作为整个国家权力的核心和后盾,国家立法机关、司法机关等,都受军事政府操纵的一种体制。
此制的典型,是拉美、非洲一些实行军人执政的国家。
4.政教合一体制。
政教合一体制是指把政权和教权合而为一的一种政治体制。
教皇为君主,拥有立法、司法、行政全权。
梵蒂冈就是一个以教皇为君主的政教合一的城国。
两种体制:总统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议会分离,内阁成员不能同时兼任议会议员;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既为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或国会负责,议会或国会除可以对总统依法行使弹劾权外,不能以不信任票迫使总统辞职,而总统亦不能解散议会或国会;总统是国家实际权力的中心,行政权完全属于总统,拥有任免政府部长、驻外大使等高级官员之权,代表政府对外缔结条约和签订行政协定之权,统帅武装部队并掌握最高军事指挥权,行使签署法案生效和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命令的部分立法权等,内阁制,亦称责任内阁制或议会内阁制的主要特点是:政府与议会一体化,内阁成员同时又是议会议员,由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受国家元首的委托,单独或联合组织内阁,该政党领袖经国家元首任命为内阁首脑,一般称内阁总理或首相;内阁是整个国家行政机关的枢纽和决策中心,行使行政管理全权,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
具体划分行政区划体制,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第一,政治因素。
巩固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
行政区划的目的和它的形式正好相反,是为了加强中央政权对全国各地的统一管理。
行政区划往往采用一种有限授权的方式,通过各级地方政府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治理。
第二,经济因素。
利用各地的经济特点和优势,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行政区划的目的不是要造成地区性经济封锁和市场分割,而应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统一市场的形成。
第三,民族因素。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有利于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
这是加强国家统一的基础,一般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基础上建立民族自治的地方政府。
第四,地理因素。
根据地形、山、川、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划分行政区域的边界和地界,这些地理因素也是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因素。
第五,历史因素。
行政区域的划分往往是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方面的考虑可以为行政区域的总体布局、某些地区的归属或具体边界、地界的确定提供参考。
第六,管理因素。
行政区划应考虑管理层次、控制幅度、各级地方政府的规模、人员编制、财政预算等各种问题,既要增加各级地方政府的管辖能力,又要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统一管理和减少财政开支,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