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数范文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化学化学计量法

初中化学教案范文:化学化学计量法【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理解化学计量法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原理。
2.通过计算化学反应中化学量的关系,掌握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熟悉摩尔质量、摩尔占比等基本概念,理解化学计量法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化学计量法基本概念及计算原理。
2.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摩尔质量、摩尔占比的计算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化学计量法中的化学量计算。
2.化学反应和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3.应用化学计量法求解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学内容和安排】一、化学计量法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原理1.化学量的概念化学量是用来描述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比例关系的基本物质量,包括原子量、分子量、离子量、原子组分、分子组分、离子组分等。
2.化学计量法的基本原理化学计量法是通过计算化学反应中化学量之间的关系,来研究反应物的数量和化学反应的过程。
3.化学反应和化学量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化学物质数量与其摩尔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固定的,在化学反应中,化学计量法可以用来计算化学物质之间的摩尔比、摩尔质量、分子式、化学方程式等。
例1:燃烧甲烷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求反应式。
解:写出甲烷和氧气的化学式分别为CH4和O2,然后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写出反应式如下CH4+2O2→CO2+2H2O例2:在量有限的反应中,产物与反应物的化学量之间的关系。
解:在量有限反应中,反应物和产物之间一定存在着化学量之间的固定比例关系,通过计算反应物的化学量,可以确定产物与反应物的化学量之间的摩尔比。
例如:计算在该反应中,摩尔构成比M(O2)∶M(N2)的比例为多少? M(O2)∶M(N2)=16g/mol∶28g/mol=4:7二、分子式和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分子式的计算分子式是指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量的简略表示,依据元素的化学元素符号及原子数量计算分子量。
例如:分子式为C6H12O6的是什么物质?分子量为60g/mol,一般很多人会直接说是葡萄糖。
化学实验报告应用范文(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实验日期: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化学实验室实验者:[姓名]一、实验目的1.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如温度、浓度、催化剂等。
3. 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加深对化学反应速率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在一定时间内反应物消耗或生成物的生成量。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如温度、浓度、催化剂、反应物表面积等。
本实验主要探究温度、浓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试管、烧杯、温度计、秒表、电子天平、酒精灯、试管夹等。
2. 试剂: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指示剂、盐酸、氯化钠等。
四、实验步骤1. 实验一: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将其中一支试管放入冰水中冷却,另一支试管放入热水中加热。
(3)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同时用秒表记录反应时间。
2. 实验二: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向每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
(3)观察并记录三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同时用秒表记录反应时间。
3. 实验三:探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
(2)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的氯化钠固体作为催化剂。
(3)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中溶液颜色的变化,同时用秒表记录反应时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放入热水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较快,反应时间较短;而放入冰水的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较慢,反应时间较长。
这说明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2. 实验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通过实验观察,浓度较高的硫酸铜溶液中溶液颜色变化较快,反应时间较短;而浓度较低的硫酸铜溶液中溶液颜色变化较慢,反应时间较长。
化学平衡状态及化学平衡常数(范文)

化学平衡状态及化学平衡常数(范文)一、引言化学平衡是化学领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达到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恒定。
化学平衡常数则是衡量这种平衡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平衡状态下的浓度关系。
本文将详细探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影响因素以及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
二、化学平衡状态1. 化学平衡的定义化学平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的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虽然宏观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但微观上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进行。
2. 化学平衡的特征(1)动态平衡:在化学平衡状态下,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并未停止,只是宏观上表现出浓度的恒定。
(2)可逆性:化学平衡只存在于可逆反应中,不可逆反应不会达到平衡状态。
(3)浓度恒定:在平衡状态下,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4)平衡常数:每个特定的化学反应在给定条件下都有一个特定的平衡常数,该常数不随浓度变化而变化。
(5)温度依赖性:化学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初始浓度无关。
3. 化学平衡的建立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描述:(1)初始阶段:反应开始时,反应物的浓度较高,生成物的浓度较低,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2)中间阶段: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降低,生成物的浓度逐渐升高,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3)平衡阶段:当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变化。
4.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当系统的浓度发生变化时,平衡会向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例如,增加反应物的浓度会使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有升和毫升写数学日记范文多篇

有升和毫升写数学日记范文多篇有升和毫升写数学日记11=1000毫升,升和毫升是容量单位,通常用来计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
周末,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食用油。
我们来到超市后,我发现同一品种的油容量单位不同,桶装的一般用升(L)计量,瓶装的一般用毫升(mL)计量,而且价格也不相同。
我疑惑的问妈妈:"我们要选择买哪种呢?"妈妈回答说:"选性价比高的。
"我疑惑的问妈妈:"性价比高指的是什么?"妈妈告诉我:"高质量,低价格,或同等质量价格相对便宜的物品。
"我灵机一动,开心地说:"妈妈,我来选。
"我们准备买胡姬花牌的花生油,其中胡姬花花生油5L的价格是169.8元和900mL的价格是35.9元。
我首先运用升和毫升的进率(1000)5 L = 5000 mL再把它们的价格分别除以它们的容量。
169.8÷5000≈0.034元/mL35.9÷900≈0.04元/mL这样就分别算出了5L桶装油和900mL瓶装油每毫升的价格。
从而选出了性价比高的5L桶装食用油!升与毫升的换算:把高级单位换成低级单位,用乘进率;把低级单位换成高级单位,用除进率。
我发现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数学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有升和毫升写数学日记2我们在学校里学习升和毫升,老师问我们:“大家猜猜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分钟能滴多少毫升案的水?”有的说:“20毫升”有的说:“30毫升”。
.老师说:“同学们回家自己去找答案吧!”。
我是个好奇心强的孩子,一回到家里,便拉起妈妈做一个试验。
开始记时1、2、。
.60,时间到!我拿起量杯量起水来。
10毫升的水,才10毫升的水,这么一点点呀。
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对我说:“你想想我家里4个水龙头,如果每个水龙头都没有关紧的话,一天能浪费多少水,一年又能浪费多少水呢?”。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计量中的应用》知识梳理以及课后练习范文

考点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知识梳理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1、国际单位制(SI)的七个基本物理量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单位名称单位符号2、“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它是表示粒子(或粒子集合体)多少的基本的物理量,符号:n。
(2)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为mol(3)注意事项:①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所含微粒的多少,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要强调“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四个字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理解,也不能压缩为“物质量”,否则就改变了原有意义。
要与“物质的质量”区分开来。
例如1:下列关于摩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尔是表示物质质量的单位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C、摩尔而是表示物质的数量的单位D、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②还要说明“摩”是“物质的量”的单位,不要将两者混淆起来,如“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不要说成“某物质的摩尔数是多少”。
③应该强调,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即原子、分子、离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十分明确,且粒子的种类要用化学式表示。
如写成2 mol H、1 mol H2、1.5 mol NaOH、1 mol OH-、1molFe、1molSO42-。
物质的量表示的粒子也可以是电子(1 mol e-)、质子、中子。
例如2:判断并分析下列三种说法是否正确()A、0.5mol OB、2molNa+C、2mol氧元素④物质的量应用于计量巨大数目的微观粒子是非常方便的。
但不能用于表示宏观物质,如1mol铅笔则无实际意(4)1mol微观粒子数目为多少: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
即规定1 mol粒子所含的数目约为6.02×1023个。
(5)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符号N A,N A=6.02×1023mol-1。
标准即是:0.012kg(12g)碳-12中所含碳原子数为N A个。
化学实验报告数据处理标准范文

化学实验报告数据处理标准范文化学实验报告数据处理标准范文例一定量分析实验报告格式(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为例)实验题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实验目的: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实验原理: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
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h2c2o4+2naoh===na2c2o4+2h2o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cook-cooh+naoh===-cook-coona+h2o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实验方法: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
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 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平行做三次。
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实验编号123备注mkhc8h4o4 /g始读数终读数结果vnaoh /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cnaoh /mol·l-1naoh /mol·l-1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二、h2c2o4含量测定实验编号123备注cnaoh /mol·l-1m样 /gv样 /ml20.0020.0020.00 vnaoh /ml始读数终读数结果ωh2c2o4h2c2o4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实验结果与讨论:(1)(2)(3)……结论:例二合成实验报告格式实验题目:溴乙烷的合成实验目的:1. 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2. 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焓值的计算公式范文

焓值的计算公式范文
焓(enthalpy)是物质系统的一种热力学状态函数,表示在常压下,单位物质质量的物质在其中一温度和压力下的热能。
焓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推导和应用。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
1.理想气体的焓变公式:
对于理想气体,其焓变与温度和物质的摩尔数有关。
对于一个摩尔理想气体在恒定压力下的焓变ΔH,可以根据Gibbs-Helmholtz方程得到如下公式:
ΔH=ΔU+PΔV
其中,ΔU是气体的内能变化,P是气体的压力,ΔV是气体的体积变化。
2.溶液的焓变公式:
对于一种物质溶解到溶液中的焓变,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
ΔH溶解=H溶液-H纯溶质-H纯溶剂
其中,ΔH溶解是溶解过程中的焓变,H溶液是溶液的焓,H纯溶质是纯溶质的焓,H纯溶剂是纯溶剂的焓。
3.反应的焓变公式:
对于化学反应的焓变ΔH,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系数来计算。
ΔH=∑(ΔH生成物)-∑(ΔH反应物)
其中,ΔH生成物是生成物的焓,ΔH反应物是反应物的焓。
4.相变的焓变公式:
对于物质的相变(如固到液、液到气等),可以用以下公式计算:ΔH相变=m(Lf或Lv)
其中,ΔH相变是相变过程中的焓变,m是物质的质量,Lf是物质的固相熔化潜热,Lv是物质的液相汽化潜热。
需要注意的是,焓是一种状态函数,表示系统的一种状态,它的具体数值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焓的变化量。
因此,计算焓的变化量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用的公式进行计算。
摩尔比计算范文

摩尔比计算范文摩尔比(molar ratio)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摩尔比通常以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表示,反映了反应中物质的相对量,可以用于计算物质的摩尔量以及预测反应的产物。
摩尔比的计算在化学分析和反应过程的理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计算摩尔比,首先需要有一个化学方程式,其中包含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化学反应关系。
每个物质的摩尔比可以通过方程式中的系数来确定。
考虑以下方程式作为一个例子:2H2+O2→2H2O在这个方程式中,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产生2个水分子。
我们可以使用摩尔比计算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
例如,氢和氧气之间的摩尔比可以通过比较它们的系数来确定。
在这个例子中,氢和氧气的系数分别是2和1,所以氢和氧气的摩尔比是2:1这个摩尔比反映了一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反应中,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反应。
由此可知,当我们有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时,它们将完全被反应消耗,生成2个水分子。
摩尔比还可以用于预测反应的产物。
通过分析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摩尔比,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结束后得到的产物的量,以及未反应的反应物的量。
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我们有5个氢分子和4个氧分子,我们可以使用摩尔比来计算产生的水分子和剩余的反应物的量。
根据氢和氧气的摩尔比为2:1,我们知道2个氢分子需要1个氧分子反应。
因此,5个氢分子需要2.5个氧分子才能完全反应。
由于我们只有4个氧分子,这意味着有0.5个氧分子剩余。
另一方面,根据摩尔比,2个氢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
因此,5个氢分子生成2.5个水分子。
最后产物的形式是以整数表示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5个氢分子反应后生成2个水分子,并剩余0.5个氧分子。
通过摩尔比的计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相对量,预测化学反应的产物,以及计算物质的摩尔量。
这对于化学反应的操作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摩尔比是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氯化钾配比公式范文

氯化钾配比公式范文氯化钾(化学式KCl)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用于肥料、药品、食品加工等工业领域。
氯化钾的配比公式指的是氯化钾中钾离子(K+)和氯离子(Cl-)的比例关系。
氯化钾的化学式中,一共含有一个钾离子和一个氯离子,因此氯化钾的配比公式可以简单表示为KCl。
这意味着每一个氯化钾分子中,有一个钾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氯化钾的配比公式可以更具体地表示为mol或者质量比。
化学反应的配比是根据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来确定的。
氯化钾可以通过钾氢氧化物(KOH)和盐酸(HCl)的反应制备而来,其配比反应方程式为:KOH+HCl→KCl+H2O从反应方程式中可以看出,氯化钾和水是生成物,反应物的配比关系是1比1、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摩尔的氯化钾,需要与一个摩尔的氢氧化钾和一个摩尔的盐酸反应才能得到。
此外,氯化钾的配比公式还可以表示为质量比。
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氯化钾中,钾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氯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5.45、因此,氯化钾的质量比为39.10:35.45,或者约等于1:1.11氯化钾的配比公式在实际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在农业中,氯化钾是一种重要的肥料,可用于提供作物所需的钾元素。
按照氯化钾的配比公式,农民可以根据作物需要的钾元素含量合理施用氯化钾肥料,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氯化钾的配比公式在药品和食品加工中也有应用。
在医药工业中,氯化钾是一种常用的补钾药物,可用于调节人体内的钾离子平衡;在食品加工中,氯化钾可以用作食品增味剂和调味剂。
总结起来,氯化钾的配比公式为KCl,其中含有一个钾离子和一个氯离子。
此外,氯化钾的配比公式还可以表示为质量比,约为1:1.11、根据氯化钾的配比公式,可在农业、医药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中合理使用氯化钾。
mol计算公式范文

mol计算公式范文Mol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物质的摩尔(mol)数的数学公式。
摩尔是国际上通用的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质的数量。
它是用粒子的数目来表示物质的数量,这些粒子可以是原子、离子、分子或其他微观粒子。
摩尔的计算公式涉及到Avogadro常数,它表示1摩尔粒子的数目,约为6.0221 x 10^23、根据定义,1摩尔的物质中包含这么多个粒子。
第一个基本的摩尔计算公式是摩尔数(n)和物质质量(m)的关系:n=m/M其中,n是摩尔数,m是物质的质量,M是物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质量与摩尔数的比值,单位通常为g/mol。
计算摩尔质量的公式是:M=m/n下面举例说明这些公式的应用。
例1:计算水(H2O)的摩尔质量。
已知水的质量是18g,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其摩尔质量:M = 18g / 1mol = 18g/mol这意味着1摩尔的水的质量是18克。
例2:计算氨气(NH3)的摩尔数。
已知氨气的质量是36g,如果想要计算其摩尔数,需要知道氨气的摩尔质量。
根据化学式,氨气的摩尔质量可以通过将氮原子的摩尔质量与氢原子的摩尔质量相加得到。
氮的摩尔质量是14g/mol,氢的摩尔质量是1g/mol。
因此,氨气的摩尔质量是14g/mol + 3(1g/mol) = 17g/mol。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摩尔数:n = 36g / 17g/mol = 2.12mol这意味着36g的氨气包含约2.12摩尔。
例3: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
溶液的摩尔浓度表示溶质在溶液中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的比值。
摩尔浓度(C)的计算公式是:C=n/V其中,C是摩尔浓度,n是溶质的摩尔数,V是溶液的体积,通常以升(L)为单位。
例如,如果有0.5摩尔的硫酸溶解在1升水中,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计算出摩尔浓度:C = 0.5mol / 1L = 0.5mol/L这意味着每升水中溶解了0.5摩尔的硫酸。
总结起来,摩尔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物质的摩尔数、摩尔质量和摩尔浓度的数学公式。
胺当量的算法范文

胺当量的算法范文胺当量(Equivalent Weight of Amine)是用来衡量胺类化合物中活化氮的能力的参数。
胺类化合物具有一对孤电子对的氮原子,该氮原子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发挥催化作用。
由于不同胺的孤对电子数不同,因此其活化能力也不同。
胺当量的算法是将不同胺类化合物的活化氮能力进行比较和转化的一种方法。
胺当量的计算方法基于化学计量的原理。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摩尔比决定了反应的进行程度。
同样地,摩尔比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胺类化合物的活化能力。
胺当量的计算过程如下:1.确定化学方程式:首先,需要确定参与反应的胺类化合物和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若要比较乙胺和丁胺的活化氮能力,则方程式为:乙胺+HCl→乙胺盐+H2O和丁胺+HCl→丁胺盐+H2O。
2.确定摩尔比: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胺类化合物和酸的摩尔比。
在上述反应中,乙胺和丁胺与HCl的摩尔比均为1:13. 计算摩尔质量:通过查找元素周期表,计算胺类化合物和酸的摩尔质量。
以乙胺和HCl为例,其摩尔质量分别为 17.03 g/mol 和 36.46 g/mol。
4. 计算胺当量:胺当量的计算公式为胺当量 = 胺类化合物摩尔质量÷ 参与反应的摩尔比。
以乙胺为例,胺当量= 17.03 g/mol ÷ 1 = 17.03 g/mol。
5. 比较胺当量:通过计算胺当量,可以比较不同胺类化合物的活化氮能力。
在本例中,乙胺的胺当量为17.03 g/mol,丁胺的胺当量为36.46 g/mol。
因此,乙胺的活化氮能力较强,其胺当量较低。
通过胺当量的计算,可以对胺类化合物的活化氮能力进行定量描述。
胺当量越低,说明胺类化合物的活化氮能力越强。
这对于研究和设计胺类化合物催化剂具有指导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胺当量只能比较相同化学方程式下的胺类化合物的活化氮能力,不适用于不同的反应。
需要指出的是,胺当量是一种理论上的参数,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需要结合实验数据和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摩尔的公式范文

摩尔的公式范文摩尔的公式是描述气体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分子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一种化学公式。
它是化学反应研究的基础,帮助我们理解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以及在实验室中进行化学计算时的实用工具。
摩尔的公式由奥地利化学家安德烈·摩尔于1811年提出,他提出了现代化学量论的基本思想,使得化学计量关系得以精确描述。
摩尔的公式可以简单地表示为:n=m/M,其中,n代表物质的摩尔数,m代表物质的质量,M代表物质的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指的是一个物质所含有的摩尔数的质量。
摩尔数是一个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的数量,它可以通过物质的质量以及物质的摩尔质量来计算。
摩尔的公式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对于化学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用来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关系,从而帮助确定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
当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摩尔的公式可以用来计算物质的摩尔数,从而帮助我们确定气体生成物的产量。
例如,当我们知道氢气和氧气以2:1的摩尔比反应生成水时,如果我们有10摩尔的氢气,我们可以使用摩尔的公式来计算出需要多少摩尔的氧气和生成多少摩尔的水。
根据摩尔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出需要5摩尔的氧气和生成10摩尔的水。
这样,我们就通过使用摩尔的公式,可以推导出气体反应的化学计量关系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此外,摩尔的公式还可以用来进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较。
通过比较物质的摩尔数,我们可以确定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比例关系。
这对于研究化学反应的机理和反应速率非常有帮助。
通过摩尔的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反应动力学方程,从而确定化学反应的速度和反应机理。
摩尔的公式也对于实验室中的化学计算非常有用。
在实验室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浓度。
使用摩尔的公式,我们可以将物质的质量转化为摩尔数,从而更方便地进行计算。
摩尔的公式还可以用来确定溶液的浓度,帮助我们计算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摩尔比例关系。
总之,摩尔的公式是化学研究和实验室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元素质量计算范文

元素质量计算范文元素的质量是指物质中所含有的元素的质量。
在化学中,元素的质量通常用原子质量单位来表示,即原子质量单位 (atomic mass units, amu)。
下面将介绍如何计算元素的质量。
1.原子质量元素的原子质量是指一个元素原子的质量。
原子质量可以通过在元素周期表中查找来确定。
元素周期表给出了每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是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的比值。
以氢 (H) 元素为例,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amu。
2.分子质量分子质量是指一个分子的质量。
分子质量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质量之和计算得出的。
以水 (H2O) 分子为例,它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组成。
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8 amu,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999 amu。
因此,水分子的质量为2 * 1.008 amu + 15.999 amu = 18.015 amu。
3.元素质量计算元素的质量可以通过计算一个物质样品中含有的元素的质量来确定。
这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a.找到每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确定每个元素在分子中的个数。
c.将每个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在分子中的个数。
d.将步骤c中的结果相加,以得出元素的质量。
举个例子,假设要计算硫酸铜 (CuSO4) 的质量。
硫酸铜由1个铜原子、1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组成。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546 amu,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 amu,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00 amu。
因此,硫酸铜的质量为1 * 63.546 amu + 1 * 32.07 amu + 4 * 16.00 amu = 159.609 amu。
4.摩尔质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摩尔物质的质量。
摩尔是一个化学计量单位,表示物质中粒子的数量。
一个摩尔的物质中包含的粒子数量等于阿伏伽德罗常数 (Avogadro's constant) 的值,约为6.022 * 10^23、摩尔质量等于一个摩尔物质中的质量。
摩尔的公式范文

摩尔的公式范文
摩尔的公式最初由意大利化学家朱塞佩·阿沃加德罗(Giuseppe Avogadro)于1811年提出,当时被认为是非常具有争议的理论。
摩尔的
公式在化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理解气体行为和计算化学反
应的化学计量方面。
根据摩尔的公式,同等体积的气体中,所含的气体分子的个数是相同的。
这是因为体积是受到气体分子自由运动的影响,而不会受到气体分子
的质量或化学性质的影响。
V=n*Vm
其中V是气体的体积,n是气体的摩尔数,而Vm是气体的摩尔体积(摩尔体积等于气体的体积除以气体的摩尔数)。
摩尔的公式对于研究气体行为和计算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很有意义。
例如,可以用摩尔的公式来计算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或者利用理想气体
状态方程计算气体的质量、体积或摩尔数等。
此外,摩尔的公式还可以用
来解释化学反应中气体摩尔比的变化,以及理解气体的扩散、扩散速率和
化学平衡等过程。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际气体不总
是符合摩尔的公式。
这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体积效应的影响,使得实际气体的行为与理想气体有所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
常涉及到修正的摩尔公式,如根据范德华方程等修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总的来说,摩尔的公式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理论,它揭示了气体
体积与气体分子个数之间的关系。
通过摩尔的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和预测化学反应的发生过程,指导实验设计和工艺流程优化,应用于化学研究和工程实践领域。
化学计量

化学计量【考纲扫描】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气体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高考预测】[《学海导航》p6例1p71]从高考来看,该部分知识的考察主要体现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上,也涉及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
其他如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往往穿插于大题之中,复习时要引起重视。
【学法导航】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高考试题,常常有意设置一些极易疏忽的干扰因素。
在分析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特别注意下列细微的知识点:①状态问题,如水在标准状况时为液态或固态;So3在标准状况下为固态、常温常压下为液态,戊烷及碳原子数更多的烃,在标准状况下为液态或固态。
②特殊物质的摩尔质量,如D2o、T2o、18o2等。
③某些物质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如Ne、o3、白磷等。
④一些物质中的化学键数目,如cH4、P4、co2等。
⑤较复杂的化学反应中,转移电子数的求算,如Na2o2+H2o,c12+NaoH、电解AgNo3溶液等。
⑥要用到22.4L/ol时,必须注意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⑦某些离子或原子团在水溶液中能发生水解反应,使其数目减少。
⑧注意常见的一些可逆反应。
【典例精析】.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 1.0LBa2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2NA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的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2NA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A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解析】pH=13,则c=0.1ol•L-1,n=0.1ol,则N =0.1NA,A错误;cl2与NaoH反应时,每摩cl2转移1ol 电子,所以2.24Lcl2应转移0.1ol,B错误;标况下,22.4L 甲醇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ol,所以D错误。
PPM计算方法范文

PPM计算方法范文PPM (Parts Per Million) 是一种浓度的计量单位,表示所考察物质的溶液或气体中的其中一个部分在一百万个总部分中的含量。
它通常用于测量非常小的浓度,例如大气中的污染物,水中的溶解物,或者化学实验中的稀释剂。
下面将介绍PPM的计算方法及其示例。
PPM的计算方法取决于所考察物质的形式(溶液或气体)和给定的浓度单位(质量/质量,质量/体积或体积/体积)。
以下是三种常见的计算方法:1. 质量/质量单位(mg/kg):PPM用于表示溶液中质量的比例。
计算方法如下:2. 质量/体积单位(mg/L):PPM用于表示溶液中质量与体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如下:3. 体积/体积单位(ml/L):PPM用于表示气体中体积的比例。
计算方法如下:下面是几个关于PPM计算的示例:示例1:假设有一个溶液,包含10克的溶质A和990克的溶剂B。
计算溶液中溶质A的PPM。
示例2:假设有一个溶液,体积为100 mL,其中含有5 mg的溶质A。
计算溶液中溶质A的PPM。
示例3:假设有一个气体样品,体积为1L,其中含有2mL的其中一种成分。
计算气体样品中该成分的PPM。
需要注意的是,PPM通常用于描述非常小的浓度,当浓度过高时,更常用的单位是百分比(%)。
此外,PPM的计算方法可能因上述给定的示例和应用方式而有所不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总之,PPM是一种表示非常小浓度的计量单位,可以通过不同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溶液和气体中的物质含量。
了解PPM的计算方法对于环境监测、化学实验和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都非常重要。
当量计算公式范文

当量计算公式范文当量计算公式是化学中常用的一种计算方法,用于确定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当量关系。
化学当量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之间所能确立的质量比例关系。
当量计算公式包括当量关系、化学方程式和质量关系等内容。
下面将介绍当量计算公式的相关知识。
1.当量关系:当量关系是指在一次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之间所能确立的质量比例关系。
在当量关系中,以化学元素的质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量,即质量为1当量的化学物质被称为当量。
当量关系完全基于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在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可以揭示它们之间的当量关系。
2.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通过化学方程式来描述,其中反应物在左侧,生成物在右侧,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用“+”号连接。
化学方程式表达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即摩尔比例。
化学方程式反映了物质的当量关系,可以是一元反应式或多元反应式,通过它们可以推导出当量计算公式。
3.质量关系:在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很重要的因素。
当量计算公式中,质量关系是用来计算参与反应的各种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例。
通过质量关系式,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计算出它们的质量比例。
质量关系式常常以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质量作为单位,可以用质量比、质量比率等形式表示。
例: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硫酸铜与铁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化学方程式为:CuSO4+Fe→FeSO4+Cu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出以下当量关系:1 mol CuSO4 与 1 mol Cu1 mol CuSO4 与 1 mol Fe1 mol CuSO4 与 1 mol FeSO4假设已知反应中硫酸铜的质量为10g,要计算生成的铜的质量,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计算硫酸铜的摩尔质量:(Cu的摩尔质量 + S的摩尔质量 + 4 * O的摩尔质量) = (63.55 + 32.07 + 4 * 16.00) g/mol = 159.61 g/mol2.计算硫酸铜的摩尔数:10g / 159.61 g/mol = 0.0627 mol3.根据当量关系计算生成的铜的摩尔数:0.0627 mol Cu * (1 mol Cu / 1 mol CuSO4) = 0.0627 mol Cu4.计算生成的铜的质量:0.0627 mol Cu * 63.55 g/mol = 3.98 g Cu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得出硫酸铜反应生成的铜的质量为3.98g。
摩尔浓度计算范文

摩尔浓度计算范文摩尔浓度是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
它是化学中常用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实验室和工业中广泛应用于溶液的配制、反应计量和数据处理等方面。
摩尔浓度通常用符号"M"表示,计量单位为摩尔/升(mol/L)。
它表示每升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量。
摩尔浓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计算得到,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摩尔浓度的方法。
1.摩尔浓度的定义摩尔浓度的定义是溶质的摩尔数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即C=n/V,其中C为摩尔浓度,n为溶质的摩尔数量,V为溶液的体积。
2.摩尔质量的应用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摩尔质量与相应原子量单位的比值。
可以通过摩尔质量计算溶质的摩尔数量。
例如,给定溶解在1000mL水中的NaCl 的质量是58.44g,可以按照下面的例子计算出NaCl的摩尔浓度:摩尔质量 = 58.44 g/mol质量=摩尔浓度x体积摩尔浓度=质量/摩尔质量=58.44g/1000mLx1L/1000mL3.摩尔体积的应用摩尔体积是指一个摩尔的气体(理想气体)在给定条件下占据的体积。
可以通过摩尔体积计算溶质的摩尔数量。
例如,氧气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给定溶解在500 mL水中的O2气体,可以按照下面的例子计算出O2的摩尔浓度:体积=500mL摩尔体积 = 22.4 L/mol摩尔数量=体积/摩尔体积= 500 mL x 1 L/1000 mL / 22.4 L/mol= 0.0223 mol4.反应计量中的摩尔浓度计算在反应计量中,可以利用化学方程式中的摩尔比关系来计算摩尔浓度。
例如,在一次化学反应中,如果已知反应物A和B的摩尔浓度分别是0.05 mol/L和0.1 mol/L,化学方程式为A + B -> C,已知其摩尔比例为1:2,可以按照下面的例子计算出产物C的摩尔浓度:摩尔浓度(C)=最小反应物(A)摩尔浓度/反应物(A)的摩尔比x产物(C)的摩尔比= 0.05 mol/L / 1 x 2= 0.1 mol/L总之,摩尔浓度是溶质的摩尔数量与溶液总体积的比值,可以通过摩尔质量、摩尔体积或反应计量等方法计算得到。
化学数字设计教案模板范文

####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化学数字设计授课对象:高中一年级授课时间: 2课时####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理解化学数字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的应用。
- 掌握化学计量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熟悉化学式、分子量、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数字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 化学计量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 化学式、分子量、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 复杂化学计算中的误差分析和数据处理。
####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通过提问“什么是化学数字?”引发学生对化学数字概念的好奇心。
2. 展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工具,如天平、量筒等,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数字的重要性。
(二)新课讲解1. 讲解化学计量数的概念,通过实例说明化学计量数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
2. 讲解化学式、分子量、摩尔质量等基本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化学数字在化学实验和计算中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化学数字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化学数字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二)实验设计1. 教师提供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根据化学数字设计实验方案。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验展示与讨论1. 各小组展示实验设计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2. 教师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实验设计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计量数【一】:化学计量系数的快速确定化学计量系数的快速确定摘要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中学化学进行定量计算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介绍相关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化学计量系数的确定方法。
关键词化学方程式化学计量系数关系式在确定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系数时通常会遇到两类情况一、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不包含相同元素时我们首先应该找出计算所需的相关物质,并分别标出两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注意以下示例中凡涉及到的化合价均指该元素在其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接着在各物质的化学式前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的化合价总数目相等,即确定了化学计量系数。
示例a、取48克的金属镁和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求生成氢气的质量?第一步,找出计算所涉及的相关物质Mg-H2(反应物Mg与生成物H2中无相同元素)第二步,标出物质中元素在其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数目Mg - H2第三步,在化学式前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的化合价总数目相等,即确定了化学计量系数。
第四步,得关系式 Mg-H2在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Mg和H2两个化学式前的系数比确实为11,而且无论是镁和稀盐酸反应时还是镁和稀硫酸反应时2 1这个比值都是相同的 Mg +2HCl=MgCl2+H2↑ Mg +H2SO4=MgSO4+H2↑示例现取54克的金属铝和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求生成的氢气质量?第一步,找出计算所涉及的相关物质Al-H2(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无相同元素)第二步,标出物质中元素在其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数目 Al - H2 第三步,在化学式前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的化合价总数目相等,即确定了化学计量系数 2Al - 3H2 第四步,得出关系式 2Al - 3H2在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和两个化学式前的系数比确实为232Al+3H2SO4=Al2(SO4)3+3H2↑ 2Al+6HCl=2AlCl3+3H2↑2、当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包含相同元素时由于两物质中含有相同元素,确定系数的方法就是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的化学式中相同的原子的数目相等。
示例现有64克的氧气与足量的氢气充分反应,求生成物水的质量?第一步,找出计算所需的相关物质O2-H2O(反应物与生成物中都含有氧元素)第二步,为使横线两端的相同原子氧原子的数目相等,在H2O前添加3 13 1系数2第三步,得关系式 O2-2H2O在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到两个化学式前的系数比确实为12 2H2+O2 = 2H2O示例56克铁在过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求生成物的质量?第一步,找出计算所需的相关物质Fe-Fe3O4(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含有铁元素)第二步,为使横线两端的相同原子铁原子的数目相等,在Fe前添加系数3第三步,得关系式 3Fe-Fe3O4在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看到两个化学式前的系数比为31 3Fe+2O2 = Fe3O4需要注意的是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的那个反应中,以上方法是不能适用的。
即高锰酸钾和氧气之间的关系式为2KMnO4-O2,而并非KMnO4-2O2。
由此可知上述方法的使用前提是所谓的相同元素必须是仅存于相关的两物质之中,否则此方法不适用。
二、相关反应物与反应物之间化学计量系数的确定首先我们同样找出计算所需的相关物质,然后依据某个生成物中元素原子的个数比或者原子与原子团的个数比,来确定化学计量系数(其中所选生成物的组成元素必须分别来自于两个相关的反应物)。
示例20克的氢气可以和多少克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水?第一步,找出计算所需的相关物质H2-O2(两物质均为反应物)点燃点燃第二步,找出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产物H2O,这个化学式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其中水的组成元素H和O分别来自于反应物中的H2和O2)。
第三步,在H2和O2两个化学式前添加系数使横线两端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等于H2O中的氢氧个数比21 第四步,得关系式2H2-O2在完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到和两个化学式前的系数比确实为21 2H2+O2 = 2H2O示例用m克的碳可以还原多少克的三氧化二铁?第一步,找出计算所学的相关物质C-Fe2O3第二步,找出碳和三氧化二铁反应后的产物为CO2(这里的产物必须采用CO2而不采用Fe,是因为CO2的组成元素能够分别来自于相关的反应物C和Fe2O3)第三步,在C和Fe2O3前添加系数使横线左边C原子的个数与右边O原子的个数比等于CO2中C和O的个数比12 第四步,得关系式 3C-2Fe2O3还原到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3C+2Fe2O3 = 4Fe+3CO2↑以上方法的使用都有一定的针对性和适用范围,熟练的掌握此方法之后可以大幅度的提高解题的效率。
化学计量数。
(本文获2009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征文一等奖)点燃高温化学计量数【二】:3化学计量数第三讲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使学生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了解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掌握有关概念的计算。
进一步加深理解巩固物质的量和摩尔的概念。
化学计量数。
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掌握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掌握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
二、重点难点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之间的关系气体摩尔体积阿伏加德罗定律三、知识点物质的量(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的量是以微观粒子为计量的对象。
(3)物质的量的符号为“___”。
摩尔(1)物质的量的单位(2)符号是____。
(3)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的种类。
例如1molH表示1mol_______,1mol H2表示1mol__________,1mol H+表示1mol_____,但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标准,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那么到底用多少粒子作为一个集体最为合适呢各概念之间的关系阿伏伽德罗常数NA近似值为___________mol-1。
例如1mol O2中约含有个__________氧分子2mol C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碳原子1mol H2SO4中约含有__________硫酸分子5mol NaOH中约含有__________个Na+和___________个OH-;n 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___________。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_______关系。
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_____,由此可以推知n=____,NA=______在温度和压强一定时,物质的体积主要由物质所含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决定。
当粒子数相同,粒子间距离很小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构成物质的_______;粒子间距离很大时,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1、物质在固态或液态时,粒子间的平均距离比气态小得多,决定固体、液体的体积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由于粒子的大小是不同的,所以,1mol不同的固态或液态物质2和压强下,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看作是_______的,所以,粒子数相同的气体在相同条件下有着_________的体积。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应含有_________的粒子,这就是著名的阿伏加德罗定律。
〖注意〗 1、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很大,因此,说到气体的体积时,必须指明外界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
2、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称为___________,用Vm (符号)表示,单位为________,那么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Vm是个常数,如果条件变化了,则Vm亦随之改变。
如在0℃、101 kPa时,Vm=_________;在25℃、101 kPa时,Vm=_________。
一、物质的量浓度〖阅读〗P15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单位,1、物质的量浓度是指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符号为____,单位是 ______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2、强调是溶液的体积而非溶剂的体积。
〖练习〗1、 1mol/L NaOH溶液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将0.5molNaOH配成2L溶液,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0.25mol/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10gNaOH溶解在250m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mol/L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下面我们以“用NaCl固体和蒸馏水为原料配制100mL00mol/LNaCl溶液”为例进行研究。
〖讨论、探究〗(主要围绕减小实验误差考虑)1、在什么仪器中配制出100mL溶液?如何理解容量瓶上面的容量、温度和刻度线?2、实验过程中选用什么仪器最佳?3、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实验步骤〖思考〗下列哪些操作会产生误差?对实验结果产生怎样的影响?1、引流时有少许液体溅出容量瓶外_____2、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施加措施______3、定容时加水高于刻度线,将多余液体吸出______4、用于溶解的小烧杯未洗涤______例题精析常见考察点有关概念的理解、有关分子(或特定组合)中的微粒数计算、物质的质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换算、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及相关计算、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等。
【例题1】【题干】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1 mol氧。
(2237(4)1 mol02×1023(5)0.5 mol H2含有01×1023个氢原子。
(6)3 mol NH3中含有3 mol N原子,9 mol H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