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培养数学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及学习心得:培养数学思维《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通过数学的思维,能够运用符号运算、形式推理等数学方法,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和实际问题。”
数学的核心能力是思维能力,以往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一直以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为核心,这种教学理念严重制约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在讲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习惯。
一、在课堂互动中渗透数学思维。
想要保障小学阶段数学思想渗透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开互动,以任务为驱动启发他们思考并提出与“数学思想”相关的问题。然而观察现阶段的课堂活动不难发现,大多数师生在活动方面的表现都存在一些不足。部分教师存在“互动会让课堂从有序变得混乱”的错误认识,因此不积极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没有主动引导学生围绕“数学思想”展开互动交流。还有部分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追赶教学进度上,忽视了开展互动活动,也对数学思维的渗透造成了一定的阻碍。而部分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对学科知识存在“刻板、无趣”的刻板印象,学习时也会出现不积极参与课程活动、不主动与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不主动提问等被动学习的表现。如此,数学课堂会变得更加沉闷无趣,学生们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受到严重限制。
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调整课堂教学理念,加强对组织互动环
节的重视,并在组织互动的同时渗透学科思维教学元素。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自信心培养,鼓励他们在互动中围绕“数学思想”话题提问。这样一来,学生们对互动活动的参与更加深入,摆脱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单一问答模式,他们对课程知识的讨论自然更有深度,进而有效地渗透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二、教学内容具体化,营造思考氛围
通过应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以专业的眼光仔细阅读和理解教材,结合教学的要求,适当地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方案,将学生的思想与教育的进步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想与时俱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可以通过类似类比问题和梯度问题的设置,帮助学生在课后复习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每个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想到的都不相同,有的学生思考得比较全面,有的学生思考得比较片面,学生之间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而想要提升思维的灵活性,这就需要学生掌握所学数学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才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学习“人民币换算”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对“人民币”的认知,并让学生思考“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在学生讨论和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学生进行所学知识的讨论,营造了思考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求知欲,促进了学生思维
的灵活性发展。
三、开展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困难,特别是在学习几何的过程中。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不能保证学生有正确分析几何问题的能力,这会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始,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学习知识。例如,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分析问题,教师可以使用传统的思维方法来帮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而且使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解题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区别,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思维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教师还应该在每个小组中挑选出一名成绩优秀并且领导能力比较强的小组长,以辅助自己的教学工作。在小组长的帮助下,小组成员都有具体的任务,在讨论的过程中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学生既增强了合作意识,又有效激发了数学思维。
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得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米、分米、厘米、毫米换算”知识的学习中,课前,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小组中的学生知识水平不同,思维方式也都不相同,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就会使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要发言,并把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出来。这样,
在小组合作讨论中激发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四、在情境创设中渗透数学思维
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学思想,还需要加强对情境创设的关注,让他们在直观思考、情境分析中更准确地捕捉到数学思想信息,同时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到知识点的学习中,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如果教师采用理论灌输,一味地向学生详解“什么是数学思想”,对这一抽象内容,思维逻辑本身就不够成熟的小学生自然难以理解,甚至还会由于“难以跟上教师思维”而出现严重的消极学习情绪,大大降低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对其后续发展大为不利。因此,优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方法,教师有必要结合具体知识内容创设情境,在情境支持下构建一个更直观的课堂,以生活现象、数学问题为载体,使情境内容更加贴合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并分析情境信息”的方式探究学科思维。在这一模式下,学生们更容易产生良好的学习体验,也更容易取得理想的学习结果。基于此,学生可以在情境中学习到数学思想,加强对知识点的探究,教师也能够利用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有重要意义。
总之,数学是一门在研究和思考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学科,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学习中最重要的技能,大量的实践研究证实,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有效训练来获得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