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的历史典故
趾高气扬意思解释
"趾高气扬"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人得意忘形,自高自大,甚至气势嚣张的样子。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项羽本纪》中的一句话:"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这句话描述了项羽在取得胜利后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样子。
后来,"趾高气扬"这个成语被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取得了成功或胜利,就变得自高自大、得意忘形的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趾高气扬这种行为反映了一种自我认知的膨胀。
得意忘形的背后,是人们对自我价值的过高估计。
他们认为自己比别人更优秀、更有能力,这种自我迷恋和自我中心的心态使他们变得傲慢和嚣张。
然而,这种心态往往忽视了别人的感受和评价,也忽视了成功的背后可能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地方。
从社会角度来说,"趾高气扬"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行为表现。
人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如果一个人得意忘形、趾高气扬,就可能引起他人的反感和不满。
因此,这种行为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还可能影响个人的社交地位和声誉。
对于如何克服趾高气扬的心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自我反思:我们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不是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
2. 尊重他人: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感受和意见,不要因为自己的成功或胜利就对他人傲慢无礼。
3. 保持谦逊:我们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以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这样才能在社交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之,"趾高气扬"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和行为表现,我们应该通过自我反思、尊重他人、保持谦逊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方式来克服这种心态,以更好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和机遇。
成语趾高气扬的含义及近义词
成语趾高气扬的含义及近义词趾高气扬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zhǐ gāo qì yáng,意思是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出自《左传·桓公十三年》。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成语趾高气扬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一、成语趾高气扬的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
”《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二、成语趾高气扬的近义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三、成语趾高气扬的造句1、日本趾高气扬地炫耀着自己的军事力量。
2、为什么一个民族没有气节了,你们还趾高气扬。
3、他那种狐假虎威的人在我面前竟敢如此趾高气扬,真是放肆!4、高薪的经理代替了趾高气扬的大老板。
5、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6、他们的要求还是过于趾高气扬,不切实际。
7、越有知识的人越谦虚,只有才疏学浅的人才趾高气扬,目空一切。
8、突来的打击,让他灰头土脸,与平日趾高气扬的样子判若两人。
9、你走起路来这么神气活现,趾高气扬。
10、有人给他撑腰打气,他自然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了。
11、老林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其实不过是小人得志,沾沾自喜罢了!12、他这人时而低声下气,时而趾高气扬。
13、他那趾高气扬的态度,实在令人看不惯。
14、他那种趾高气扬的态度真让人受不了。
15、对待别人趾高气扬的人很难有真正的朋友。
16、这个女人,现在用不着我了,就当真趾高气扬起来。
17、他在奥运得到一块金牌,也难怪人家会显得趾高气扬。
18、葡萄除了营养价值丰富外,它的价格也趾高气扬。
19、他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20、一只大公鸡趾高气扬地走着,伸长脖子叫着。
21、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
22、他像孔雀一样趾高气扬,认为自己应该受到爱戴。
23、她今晚看上去趾高气扬。
24、她趾高气扬,也许在她敢于放肆的时候,会很放肆的。
【成语故事】趾高气扬
【成语故事】趾高气扬趾高气扬是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那些自尊心过高,四处显摆自己的人。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位官员,他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而耳朵垂直向上。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一个叫做荣献公的诸侯国,由于诸侯间的争斗,不断陷入战争之中,百姓生活十分艰苦。
荣献公非常重视百姓的生计,经常派遣官员进行调查,寻找改善百姓生活的方法。
有一天,荣献公听说他的一位幕僚叫赵忠,是一位极为勤劳的人,预计会有一些好的建议,于是便召集他前来报告。
赵忠进宫后,脚步轻快,甚至似乎有一些得意的表情。
荣献公看到他这样,便问道:“赵忠,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请跟我说一下。
”赵忠听到荣献公的问话,便扬起了自信的头颅,脚趾向上,好像很高傲似的回答:“大王,我来是给您献策的,您听好了。
我们应该让百姓每年往泥潭里跳三场伏虎拳,这样可以强健他们的体魄,愉快地度过每一天。
”荣献公听了这样的答案,非常的生气,便大骂道:“你的建议真是太不靠谱了,百姓们的生活如此艰辛,如果不能从内在上解决问题,那他们的日子不会变得更好,你的建议就像是拔苗助长,有伤无益。
”赵忠听到荣献公的话,大失脸面,他的双脚又勾起了一次,好像想要继续说什么,可是西首宫门口的秦庄蒙先生却问他为什么抬起了脚。
“这是显示我的自信!”赵忠回答道。
秦庄蒙脸色一变,伸出手指着赵忠:“你这个勇敢的大胆的家伙,你不知道足下勾起是荒谬的吗?有一句话叫做“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你的态度是钟无艳敢匿名进行啊?"长长的一句话让荣献公开怒了,就采纳了批评自己的佳句。
继而,他命令赵忠下去,气愤地狠狠地说:“你行走如此情态傲娇,我再也不需要你这样的幕僚了。
”从此以后,趾高气扬成为了赵忠的代名词,也成为了所有自我显示,四处张扬自己的人的形容词。
这也告诉我们,不要过度自信,不要趾高气扬,适度保持谦逊和谦虚,才能够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才能够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人才。
又短又好的成语典故故事_中国最有名的典故
⼜短⼜好的成语典故故事_中国最有名的典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素材。
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化的必经之路。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短⼜好的成语典故故事,供⼤家参考。
成语典故故事1【成语】:趾⾼⽓扬【拼⾳】: zhǐ gāo qì yáng【解释】:趾⾼:⾛路时脚抬得很⾼;⽓扬:意⽓扬扬。
⾛路时脚抬得很⾼,神⽓⼗⾜。
形容骄傲⾃满,得意忘形的样⼦。
【成语故事】: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是个专门重视外貌,不学⽆术的⼈,只要稍有点成就,就很骄傲、⾃满。
有⼀次,他打败了骠悍的绞国,凯旋归来,从此骄傲⾃得,从不把其它的朝⾂放在眼中。
第⼆年,屈瑕⼜奉命要去打罗国,有⼀个叫做⽃伯⽐的将军前往送⾏。
当⽃伯⽐回来时,悄悄的对车夫说:“屈将军这次⼀定会打败仗;因为我看他⾛路的样⼦,脚步⼀昂⼀翘的,便知道他的⼼并没有真正的⽤在作战上,⽽是去吓唬敌⼈的,这样⼦怎么能打胜仗呢?”⽃伯⽐说完,沉思了⼀下,就进宫去见楚王,要楚王⽴刻派兵去接应。
楚王不相信,回到后宫将这件事告诉了宠妃邓曼,邓曼认为⽃伯⽐的见解很对,应该派兵救援。
楚王听了,⽴即派⼤军前去,希望能够挽回局势。
但是,战事已经发⽣,屈瑕因为轻敌⽽不设防,被罗国和卢国两⾯夹攻,⽽⼀败涂地,只好⾃杀谢罪。
从此以后,这件事情就被后⼈流传着,⽽屈瑕⾛路的姿态,也被引申成“趾⾼⽓扬”这句话,⽐喻⼀个⼈傲慢⾃得,⽽不把任何⼈放在眼中。
成语典故故事2【成语】:众⼝铄⾦【拼⾳】: zhòng kǒu shuò jīn【解释】:铄:熔化。
形容舆论⼒量⼤,连⾦属都能熔化。
⽐喻众⼝⼀词可以混淆是⾮。
【成语故事】:屈原,名平,战国时楚国⼈,是我国古代伟⼤的爱国诗⼈。
他当时担任“左徒”的官职,但是得不到楚怀王的信任。
他主张联合东⽅的⼤国齐国,共同抗秦。
昏庸的楚怀王,不听忠告,反⽽偏信谗⾔,疏远屈原,并向秦国妥协。
【成语故事】趾高气扬
【成语故事】趾高气扬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位叫做刘宇的青年人,他自小家境贫寒,但却有着一颗雄心壮志,立志要在未来闯出一番事业来。
刘宇的父亲是个木匠,经常出门做活计,而母亲则是在家照顾家务和刘宇的生活。
虽然家境困难,但刘宇却从小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气质和头脑,他聪明机智,而且乐天达观,总是笑嘻嘻的样子,深得村里人的喜爱。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刘宇开始变得越来越自负了。
他总是趾高气扬地在村里走来走去,对别人处处指手画脚,以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有一次,他在家里对母亲大发雷霆,说自己不能再忍受这样的贫困生活,要出去闯荡,早日成就大业。
母亲苦口婆心地劝他说:“孩子,不要太过自负,世界很大,你要虚心学习,不要一味地自以为是,否则只会让自己越走越远。
”但刘宇根本不听母亲的话,依然执意要出去闯荡。
于是,刘宇一意孤行,挑着一口装满了梦想和自负的口袋,开始了自己的旅途。
他来到了一个繁华的城市,希望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机会。
他始终没有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机会和成功。
在他的眼中,那些没有能力和才华的人都得到了成功和机遇,而他却连一点起色都没有。
渐渐地,他开始变得沮丧和消沉,整日里愤愤不平,抱怨自己的不幸和不公。
他对别人的失败和挫折指指点点,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天才和聪明人,而这个世界却没有眼睛,看不清楚他的才华和潜力。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老者来到了城市,他是一个隐居在山林中的智者,自称是名叫默笙的高人。
他听说了刘宇的事迹,便决定帮助他一把。
于是,他找到了刘宇,对他说:“年轻人,你现在的状况并不是因为这个世界的不公,而是因为你自己的自负和浮躁。
你趾高气扬,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更能干,却没有考虑过自己的不足之处。
你应该虚心学习,勤奋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责怪这个世界不公。
”刘宇听后,心中一震,他没有想到这位老者竟然如此深刻地看透了自己。
他决定要听从这位智者的教诲,虚心学习,用行动来证明自己。
于是,他跟随着老者来到了山林中,开始了一段艰苦的修行生活。
【成语故事】趾高气扬
【成语故事】趾高气扬
趾高气扬的故事起源于《战国策·魏策一》中的一则故事。
故事中,有一位叫蒯徵的人,他为人非常骄傲自大,总是趾高气扬地对待别人。
有一天,蒯徵听到魏国国君曹相说了一句话:“世间之人,无一无二者,亦不可得。
”蒯徵听后心生一计,他想出了一个极为狂妄自大的主意,他决定要证明自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人物。
蒯徵到了一片著名的草原,他看到那里有许多羊群和骏马,便把自己藏到了草丛里,将羊和马都赶跑了,只留下一只羊和一匹马。
之后,蒯徵走到了一个寺庙前,他发现寺庙里的佛像有许多,便想证明自己的独特性,他想把其他的佛像都推倒,只留下一尊。
于是蒯徵从寺庙前经过时,拼命将佛像打翻,只留下寺庙里的一尊佛像。
蒯徵得意地走进了城市,他告诉大家,他是世间唯一一个剩下来的人。
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以为他是个疯子,便随手捡起了一只羊和一匹马,称他为“羊羊马马”,表示他就是最普通的一个人。
蒯徵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结果,他很生气,准备离开城市。
没走多远,他又遇到了一位叫冉雍的智者,冉雍告诉蒯徵:“你是人,羊是羊,马是马,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你的行为只会让人觉得你可笑而已。
”冉雍的一番话让蒯徵深思熟虑,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从那以后,蒯徵改正了自己的傲慢和自大,放下了趾高气扬的态度,开始真正地与人为善,待人亲和,学会了尊重他人和尊重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趾高气扬是一种不好的态度,它让人变得孤立,也失去了朋友和尊重。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应该学会谦逊和尊重他人,不要傲慢地以为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只有真正地尊重他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友谊。
趾高气扬是贬义词吗
趾高气扬是贬义词吗导读:典故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
”《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近义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英文翻译go to one's head成语资料成语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成语举例: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
(闻一多《复古的空气》)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贬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辨形:趾,不能写作“指”或“志”;扬,不能写作“阳”。
成语辨析:见“踌躇满志”。
成语谜面:树顶奏唢呐歇后语:大雁飞东南;孔夫子上树;树顶奏唢呐成语故事公元前701年春,楚国掌管军政的莫敖屈瑕,率军在郧国的城邑蒲骚(今应城西北)与郧、随、蓼等诸侯国的联军作战。
由于对方盟国众多,气势盛大,屈瑕盛为恐慌。
于是,他准备请求楚王增派军队。
将军斗廉反对这样做,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人心不齐,斗志不坚,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
他建议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骚。
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猛攻蒲骚,大获全胜。
这就是有名的“蒲骚之战”。
但是,屈瑕并无自知之明,把别人的功劳都算在自己的身上。
因而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军,从此任何敌人都不放在眼里。
过了两年,楚玉又派屈瑕率军去攻罗国。
出师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向送行的官员告别,然后登上华美的战车,威风凛凛地扬长而去。
送行的大夫斗伯比返回时对御手说:“莫敖这次出征要吃败仗的'!你看他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还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作战吗。
”斗伯比越想越感不妥,就吩咐御手驾车到王宫,求见楚王。
他建议楚王给屈瑕增加军队,但楚王没答应。
屈瑕到了前线,更加不可一世。
竟然下令军中“敢谏者处于极刑”。
武断专横到了极点。
楚军来到罗国都城时,对方早就整军待战。
成语寓言故事《趾高气扬》
成语寓言故事《趾高气扬》
成语寓言故事《趾高气扬》
【成语】:趾高气扬
【拼音】:zhǐ gāo qì yáng
【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
”《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
【举例造句】: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
——闻一多《复古的空气》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武王派大将屈瑕,带兵进攻罗国。
楚国大夫斗伯比为他送行。
回来的路上他对驾车的人说:“你瞧屈瑕走路把脚抬得高高的,多有神气。
他太骄傲了,不把敌人放在心上,这次打仗他一定要失败!”
回来之后,斗伯比马上去见楚武王,他对楚武王说:
“请您派援军快去帮助屈瑕吧!”
武王说:“那怎么可以呢?我们已经没有军队可派了!”
武王没有听取斗伯比的意见,回到宫中对他的夫人邓曼说:“你看斗伯比这人多怪,他明知我已无兵可派,却让我派兵去支援屈瑕!”邓曼想了一会儿,对楚王说:
“我看斗伯比的`意思并不在于派援军,而是说屈瑕自以为是,不听人言,贪恃以前的战功,以为这次攻打罗国必然获胜,因而轻敌。
你应该教训、告诫屈瑕。
”
屈瑕将军队带到水岸边,由于他毫无防备,又没有认真组织兵士渡河,结果在楚军过河的时候,遭到罗国军队的左右夹击,大败而逃。
屈瑕一个人跑到山谷里上吊自杀了,其他的将领逃回楚国,向楚武王请罪。
楚武王沉痛地说:“这是我的错,我没有多听听大家的意见,就派了屈瑕为将,才有今天失败!”。
趾高气扬的典故
趾高气扬的典故
[出处]
《左转.桓公十三年》
[释义]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十分神气。
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趾:脚趾,这里这脚。
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
有一次,他率领军队去攻打绞国,起初战败,后来他运用计策,终于得胜,并且还签订了盟约,胜利归来。
屈瑕原本就是个专重外表、不讲求实质的人,所以,稍有成绩便显得很骄傲。
第二年,屈瑕奉命去攻打罗国。
出发之前,有个叫伯比的将军前去为他送行。
伯比回来的时候,悄悄地对给他驾车的人说:“我估计屈将军这次一定会打败仗。
他走路脚步一昂一翘的,十分骄傲自大,怎么能打胜仗呢?
于是伯比便去见楚王,希望楚王立刻派兵前去支援,但楚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楚王无意中将这件事告诉了夫人邓曼。
邓曼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子,她认为伯比的见解很正确,应该即刻派兵前去营救,否则可能会来不及。
听了夫人的话,楚王这才恍然大悟,立刻下令派兵去支援,可是已经晚了。
由于屈瑕轻敌,对敌人毫无防备,结果楚军被罗国和卢国两面夹攻,惨败而归。
[例句]
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能稍有成绩就趾高气扬。
典故说春秋15:“趾高气扬”,不该发生的惨败
典故说春秋15:“趾高气扬”,不该发生的惨败成语“趾高气扬”出自《左传》,最早来源于楚国的令尹斗伯比对楚军主将屈瑕的一番评价。
上回说到,公元前704年,楚武王成功僭号,并在沈鹿举行了诸侯会盟,接着又降服了随国和黄国,基本奠定了楚国在汉东的霸主地位。
楚武王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实力,就对南方各诸侯国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之后他便决定采用连打带拉、各个击破的方式,逐步对汉东进行分化和收服。
经过对比之后,楚武王首先把目标锁定在了当时实力较弱的贰国和轸国。
公元前701年,楚武王派莫熬屈瑕领兵出征,打算以武力逼迫这两国与楚国结盟。
莫敖是楚国一个官职,相当于大司马,在楚武王之前,莫敖一直都是楚国的最高官吏,同时掌握着楚国的军政大权。
楚武王即位之后,觉得莫敖的权力过大,于是又在莫敖之外增设了令尹,与莫敖平级,令尹负责政务,莫敖则专门负责军事,从而将军政分开。
那么屈瑕又是何人呢?他是楚武王的儿子,姓芈名瑕,原本和楚武王同为熊氏,后来由于他被封在了屈邑,因此便以屈为氏,他便是楚国三大氏族之一屈氏的先祖,后来的大诗人屈原就是他的后裔。
屈瑕在接到楚武王命令后,便带着部队一路向东,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人还没到轸国,楚国要与两国结盟的消息就已经传了过去,而对这个消息反应最为强烈的,是与楚国临近的郧国。
郧国为什么会反应强烈呢?因为郧国位于轸国和贰国的东面,郧主担心楚国一旦与这两个国家结盟,自己就会被孤立,那他的处境将十分危险,因此郧主立刻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太宰向郧主建议说:“楚子的野心很大,他的最终目标是要兼并汉东诸国,因此他的手早晚会伸到我们这里,过去有轸、贰两国挡在我们前面,即便楚国来攻,我们只要和他们抱作一团,还能和楚国勉强较量一番,如今一旦两国归顺楚国,那我们岂不是毫不保留的暴漏在了强大的楚军面前。
”郧主说道:“道理我自然是懂的,可是他们与楚国的结盟已经是势在必行,我们还能怎么办?”“为今之计”,太宰答道“我们只有趁着屈瑕的人马刚到,脚跟还没站稳时,立刻向楚军发动进攻,同时再派人约会绞、随、州、蓼四国共同出兵,或许可以击败楚军。
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趾高气扬的典故: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屈瑕的将军,是个专门重视外貌,不学无术的人,只要稍有点成就,就很骄傲、自满。
有一次,他打败了骠悍的绞国,凯旋归来,从此骄傲自得,从不把其它的朝臣放在眼中。
第二年,屈瑕又奉命要去打罗国,有一个叫做斗伯比的将军前往送行。
当斗伯比回来时,悄悄的对车夫说:“屈将军这次一定会打败仗;因为我看他走路的样子,脚步一昂一翘的,便知道他的心并没有真正的用在作战上,而是去吓唬敌人的,这样子怎么能打胜仗呢?”斗伯比说完,沉思了一下,就进宫去见楚王,要楚王立刻派兵去接应。
楚王不相信,回到后宫将这件事告诉了宠妃邓曼,邓曼认为斗伯比的见解很对,应该派兵救援。
楚王听了,立即派大军前去,希望能够挽回局势。
但是,战事已经发生,屈瑕因为轻敌而不设防,被罗国和卢国两面夹攻,而一败涂地,只好自杀谢罪。
从此以后,这件事情就被后人流传着,而屈瑕走路的姿态,也被引申成“趾高气扬”这句话,比喻一个人傲慢自得,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中。
趾高气扬的汉语词典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清谈迁《北游录•纪文·六十自寿序》:「先生顾诸客曰:‘冠进贤而来者,趾高气扬,仆视其中,无所有也。
’」●老舍《四世同堂》四四:「他的架子,不过,可不是趾高气扬的那一种,而是把骨骼放松,仿佛随时都可以被风吹散。
」趾高气扬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趾高气昂气宇轩昂不可一世得意洋洋大模大样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耀武扬威自命不凡足高气强洋洋自得踌躇满志眉飞色舞大摇大摆扬眉吐气自鸣得意得意扬扬沾沾自喜志高气扬器宇轩昂颐指气使洋洋得意得意忘形高视阔步春风得意反义词:摇尾乞怜低声下气妄自菲薄卑躬屈膝心灰意懒灰心丧气垂头丧气不亢不卑谦虚谨慎不抗不卑以礼相待低三下四自惭形秽奴颜婢膝降尊纡贵低首下心用趾高气扬造句:1. 一有成绩,他在同学面前就趾高气扬了。
关于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
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
关于趾高气扬的成语故事
更多精品源自【拼音】zhǐ gāo qì yáng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出使楚国,楚王送他珍贵的象床,负责送象床的登徒去游说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希望能劝止这项差使。
公孙戍说动孟尝君不接受这件宝物。
孟尝君见他出门时趾高气扬的样子觉得奇怪,原来他得到登徒的`一把宝剑。
【典故】举趾高,心不固矣。
《左传·桓公十三年》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
【释义】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用法】作谓语、状语;指人的神态
【相近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
【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
【成语造句】
◎ 间接的方法还可以免除一种趾高气扬的学生发生仇恨的危险。
◎ 平时趾高气扬的第三科科长顿时乱了阵脚。
◎ 他们看他这样趾高气扬,很不高兴,就拥上前去抢这根羽毛。
◎ 在封建社会,二德子这类人物,欺软怕硬,见到洋人吓得心惊胆战,对老百姓趾高气扬,百般刁难。
◎ 大家仰首遥望,见鹫在树梢趾高气扬地说话。
更多精品源自,趾高气扬。
趾高气扬的近义词
趾高气扬的近义词第一篇:趾高气扬的近义词趾高气扬的故事【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出使楚国,楚王送他珍贵的象床,负责送象床的登徒去游说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希望能劝止这项差使。
公孙戍说动孟尝君不接受这件宝物。
孟尝君见他出门时趾高气扬的样子觉得奇怪,原来他得到登徒的一把宝剑。
【典故】举趾高,心不固矣。
气扬扬,甚自得也。
《左传·桓公十三年》意《史记·管晏列传》【释义】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第一篇:趾高气扬的近义词四年级上册语文近义词汇总屹立—矗立顿时—立刻犹如—好像颤动—震动霎时—刹那依旧—依然恢复—复原逐渐—渐渐壮丽—壮美奇特—奇异映衬—衬托神秘—神奇呈现—展现灿烂—璀璨缓缓—慢慢茂盛—旺盛纠正—改正逼近—靠近展示—展现清楚—清晰留恋—依恋模糊—隐约凶猛—凶狠威武—威猛镇静—镇定笑盈盈—笑呵呵均匀—平均空隙—间隙痕迹—印迹牢固—坚固休想—别想凝视—注视出名—有名隐藏—隐蔽可惜—惋惜慎重—谨慎柔弱—脆弱研究—钻研搜索—搜寻倾斜—歪斜平坦—平缓简朴—朴素疲劳—疲倦宽敞—宽阔静谧—安静消磨—消耗吻合—契合偶然—偶尔假想—假设鼓舞—鼓励洋溢—充满允许—准许孤独—孤单漫长—很长荒凉—荒寂喧闹—喧哗彼此—互相清理—整理宽阔—广阔清澈—清亮诧异—惊异谦虚—虚心委屈—冤枉温柔—温顺寒冷—严寒融化—消融剩下—余下必须—必需神奇—神秘亲热—亲切灵活—灵巧愤怒—恼怒高傲—傲慢郑重—庄重呵斥—斥责看守—看护从容—镇静倘若—假若侍候—服侍淘气—顽皮荣膺—荣获攀谈—交谈掂量—权衡举步—迈步古怪—奇怪呼唤—呼喊尽职—尽责温柔—温和讨厌—厌恶欺侮—欺负成绩—成就警戒—警觉凄惨—凄凉平整—平坦瞭望—眺望陡峭—险峻凝结—凝固关切—关心端详—审视主宰—掌握耸立—矗立葱郁—葱茏游赏—玩赏慈爱—慈祥珍贵—宝贵宏大—巨大鸟瞰—俯视健壮—强壮唯独—唯一谴责—斥责平衡—平稳协调—调和凋零—凋谢辗转—周折空旷—空阔沉着—冷静庄重—庄严热情—热忱怜悯—可怜嘱咐—叮咛羡慕—爱慕显然—明显宽裕—宽绰惊叹—赞叹希望—期望神气—神采喜悦—高兴非凡—高超繁华—繁荣疑惑—疑虑诸生—诸位踊跃—积极胸怀—胸襟欺凌—欺侮推荐—推举简短—短小燥热—炎热蕴含作文—包含质朴—朴实期待—期望摇曳—摇摆楷模—榜样惬意—满意匆匆—匆忙疲倦—疲劳危险—危急精美—精致模拟—模仿反驳—反对充足—充分道别—告别乐观—豁达疏远—冷落冒昧—唐突寂寞—孤独讨教—请教摆脱—解脱烦恼—忧愁骄傲—傲慢温和—和气发现—发明依赖—依靠幻想—梦想洞悉—洞察回顾—回忆改善—改进提供—供给指令—命令特殊—特别差异—差别筛选—挑选浩瀚—浩渺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不容臵疑—深信不疑训斥—斥责坐卧不安—如坐针毡欣喜若狂—欣喜万分凋谢—枯萎人迹罕至—荒无人烟五彩缤纷—五彩斑斓径直—直接不可计数—数不胜数应接不暇—目不暇接持续—连续精神大振—精神抖擞枉费心机—徒劳无功悦耳—好听出乎意料—意想不到耀武扬威—张牙舞爪淘汰—去除筋疲力尽—精疲力竭得意洋洋—神气十足遨游—漫游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不由自主—情不自禁立即—立刻理所当然—顺理成章突如其来—出乎意料轻灵—轻巧神清气爽—心旷神怡金碧辉煌—富丽堂皇迟钝—迟缓隐隐约约—模模糊糊姿态不一—形态各异储存—储藏所向披靡—所向无敌耀武扬威—趾高气昂繁衍—繁殖目不转睛—专心致志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后裔—后代局促不安—坐立不安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相似—相近变化多端—千变万化生气勃勃—生机勃勃演化—演变崇山峻岭—重峦叠嶂绝无仅有—独一无二第一篇:趾高气扬的近义词鄢陵县外国语小学分项复习资料两字(一)A爱惜—爱护爱慕—喜爱安顿—安臵安全—平安安慰—安抚B悲惨—凄惨冰凉—冰冷宝贵—珍贵保存—保管捕捉—捕获悲痛—悲伤逼问—追问保证—保障C慈祥—慈爱采用—使用陈列—陈设颤抖—颤动吃惊—惊讶沉着—冷静刹那—瞬间踌躇—犹豫操劳—操心诚恳—诚挚D担忧—担心大抵—大概点缀—装饰立刻—马上抖动—颤动得意—自得耽误—耽搁锻炼—磨练等闲—平常诞生—出生端详—打量F方式—方法丰富丰—盛分外—格外浮现—出现吩咐—指派仿照—模仿负伤—受伤繁忙—忙碌G光顾—光临赶紧—赶忙感叹—感慨构想—构思孤独—寂寞骨气—气节干涸—干枯根据—依据乖巧—灵巧告诫—劝诫告辞—告别滚圆—浑圆鼓舞—鼓励瑰宝—珍宝估量—估计干扰—打扰H环绕—围绕忽略—忽视环抱—环绕和蔼—慈祥害怕—惧怕后悔—懊悔毁灭—消灭宏伟—宏大缓缓—徐徐欢腾—欢跃J急切—急迫惧怕—害怕建议—提议困难—艰难鼓励—激励继续—持续经历—阅历焦热—燥热皎洁—明亮借鉴—模仿境遇—境况机警—警觉矫健—敏捷急促—紧急剧烈—猛烈抉择—选择交叉—交错教导—教诲居然—竟然简易—简单疾步—快步绝望—失望敬仰—仰慕警告—提醒谨慎—小心景观—景色进犯—侵犯寂静—宁静眷恋—留恋K宽敞—宽阔可惜—惋惜开辟—开拓L留意—注意立即—立刻玲珑—小巧凉爽—凉快连续—持续M模仿—模拟磨难—苦难忙碌—繁忙腼腆—羞怯埋怨—抱怨捕捉矫健焦热忽略点缀踌躇诚恳抉择欢腾毁灭耽搁玲珑告诫谨慎干涸浮现—出现吩咐—指派光顾—光临端详—打量根据—依据乖巧—灵巧负伤—受伤繁忙—忙碌悲惨—凄惨等闲—平常诞生—出生操劳—操心放烟花保证抖动敬仰借鉴建议进犯连续安顿爱慕羞怯埋怨开辟剧烈开拓模仿提议猛烈持续颤动保障仰慕抱怨腼腆侵犯安臵喜爱1、近义词诊所。
趾高气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
趾高气扬的成语解释及意思[成语解释]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典故出处]《左传·桓公十三年》:“举趾高,心不固矣。
”《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近义词]得意忘形、不可一世、目空一切[反义词]卑躬屈膝、奴颜婢膝、妄自菲薄[成语举例]但是那种趾高气扬的神情总嫌有些不够大方罢。
(闻一多《复古的空气》)[常用程度]常用[感情色彩]贬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状语;含贬义[成语结构][产生年代]古代[成语辨形]趾,不能写作“指”或“志”;扬,不能写作“阳”。
[成语辨析]见“踌躇满志”。
[英文翻译]go to one's head<to be made vain or conceited by success;hold one's high;hold one's head high;be on one's high horse>[成语谜面]树顶奏唢呐[歇后语]大雁飞东南;孔夫子上树;树顶奏唢呐[成语故事]公元前701年春,楚国掌管军政的莫敖屈瑕,率军在郧国的城邑蒲骚(今应城西北)与郧、随、蓼等诸侯国的联军作战。
由于对方盟国众多,气势盛大,屈瑕盛为恐慌。
于是,他准备请求楚王增派军队。
将军斗廉反对这样做,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人心不齐,斗志不坚,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
他建议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骚。
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猛攻蒲骚,大获全胜。
这就是有名的“蒲骚之战”。
但是,屈瑕并无自知之明,把别人的功劳都算在自己的身上。
因而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军,从此任何敌人都不放在眼里。
过了两年,楚玉又派屈瑕率军去攻罗国。
出师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向送行的官员告别,然后登上华美的战车,威风凛凛地扬长而去。
送行的大夫斗伯比返回时对御手说:“莫敖这次出征要吃败仗的!你看他那副趾高气扬的样子,还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作战吗。
颐指气使的典故出处
颐指气使的典故出处
颐指气使的典故出自于《旧五代史·梁史·李振传》,唐朝末年,节度使朱温因镇压黄巢起义而名闻天下,后因帮助昭帝控制朝局,打压发动政变的宦官刘季述而得到昭帝的赏识,被封为梁王。
朱温派李振到洛阳监视唐昭宗及百官,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经常用下巴和神色指挥别人,遇到不顺眼的就训斥,朝臣们都在背后称他为“鸱枭”,即猫头鹰的意思。
后来,朱温灭掉大唐,自立为梁王,封李振为户部尚书,17年后,后唐灭掉后梁,李振被满门抄斩。
“颐指气使”用来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含贬义。
颐指气使的典故
颐指气使的典故
颐指气使的历史典故颐指气使最早出自《汉书·贡禹传》,写作目指气使,唐朝诗人元稹在《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中改做颐指气使。
唐朝末年,朱温杀了宰相崔胤和他的亲信人员,只用裴枢、柳嫌等人当宰相。
接着,又叫裴枢强迫昭宗、百官和长安百姓迁往洛阳。
昭宗到了洛阳,左右侍从人员都被杀死。
但朱温还不放心,时常派李振到洛阳去窥察昭宗和一些大臣的动静。
李振仗着朱温的权势,趾高气扬,目空一切,頤指气使,旁若无人。
每次到洛阳,总要把自己看不顺眼的人罢斥掉几个。
为此,人们背后都称他是“鸱枭”。
不久,朱温派人杀死了昭宗。
宰相柳瑰开出一张名单,说这批人爱成朋结党,制造是非,都该杀死。
李振对朝官本来就很痛恨,因为他们多是进士及第的,因此他也对朱温说,唐朝所以破败,都是这些人违法乱纪的缘故。
大王要办大事,这些人是不好对付的,不如一起杀掉为好。
结果,三十多名出身髙门和科第的大朝官,都被扣上浮薄的罪名,全部投入黄河死去。
公元907年,唐昭宣帝把帝位让给朱温。
朱温将国号改为大梁,史称后梁,朱温则为梁太祖。
李振因功当上了户部尚书,这样,他更加趾髙气扬了。
颐,下巴,以下巴的动向示意来指挥人,形容指挥人时的傲慢态度。
2019年有关趾高气扬的典故.doc
2019年有关趾高气扬的典故篇一:趾高气扬的故事趾高气扬的故事【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出使楚国,楚王送他珍贵的象床,负责送象床的登徒去游说孟尝君的门人公孙戍,希望能劝止这项差使。
公孙戍说动孟尝君不接受这件宝物。
孟尝君见他出门时趾高气扬的样子觉得奇怪,原来他得到登徒的一把宝剑。
【典故】举趾高,心不固矣。
《左传·桓公十三年》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释义】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篇二:中华成语故事典故大全中华成语典故大全一、数字成语一唱一和、一呼百应、一干二净、一举两得、一落千丈、一模一样、一暴十寒、一心一意、一败涂地、一本正经、一臂之力、一尘不染、一见如故、一箭双雕、一脉相承、一目了然、一窍不通、一视同仁、一泻千里、一草一木、一成不变、一帆风顺、一鼓作气、一哄而散、一如既往、一丝不苟、一言难尽、一衣带水、一朝一夕、一针见血、一知半解、一表人才、一波三折、一步登天、一筹莫展、一触即发、一刀两断、一技之长、一蹶不振、一劳永逸、一鸣惊人、一念之差、一贫如洗、一气呵成、一清二白、一扫而空、一息尚存、一相情愿、略胜一筹、两败俱伤、两虎相斗、两面三刀、两全其美、两小无猜、两袖清风、进退两难、三长两短、三顾茅庐、三令五申、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头六臂、三心二意、三言两语、半夜三更、入木三分、火冒三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四海为家、四分五裂、四面楚歌、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危机四伏、四海升平五彩缤纷、五光十色、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五体投地、五脏六腑、五谷丰登、学富五车、五雷轰顶、六神无主、六亲无靠、六月飞霜、六根清净、七零八落、七拼八凑、七上八下、七手八脚、七嘴八舌、七窍生烟、七情六欲、、八面威风、半斤八两、胡说八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死一生、九牛一毛、九霄云外、九牛二虎之力、含笑九泉、十拿九稳、十年寒窗、十全十美、十万火急、十指连心、十冬腊月、神气十足、百无禁忌、百川归海、百读不厌、百发百中、百废俱兴、百感交集、百花齐放、百口难辩、百炼成钢、百年不遇、百年大计、百思不解、百战百胜、百依百顺、百折不挠、百孔千疮、精神百倍、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百闻不如一见千变万化、千差万别、千锤百炼、千方百计、千呼万唤、千军万马、千钧一发、千里迢迢、千门万户、千难万险、千篇一律、千千万万、千秋万代、千山万水、千丝万缕、千头万绪、千辛万苦、千言万语、千真万确、千奇百怪、千姿百态、千虑一得、千虑一失、千载难逢、千难万险、横扫千军万水千山、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紫千红、万死一生、万籁俱寂、瞬息万变二、动物名称成语【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鼠窃狗盗、投鼠忌器、抱头鼠窜、獐头鼠目、胆小如鼠【牛】牛鬼蛇神、牛刀小试、牛鼎烹鸡、汗牛充栋、对牛弹琴、九牛一毛、气壮如牛、牛毛细雨、泥牛入海【虎】虎视眈眈、虎口余生、虎头虎脑、虎背熊腰、虎头蛇尾、虎落平阳、虎穴龙潭、放虎归山、谈虎色变、如虎添翼、骑虎难下、为虎作伥、与虎谋皮、藏龙卧虎、狐假虎威、羊入虎口、狼吞虎咽、龙行虎步、龙吟虎啸、龙争虎斗、龙盘虎踞、龙腾虎跃、生龙活虎、降龙伏虎【兔】兔死狐悲、兔死狗烹、狡兔三窟、鸟飞兔走、守株待兔【龙】龙腾虎跃、龙飞凤舞、龙马精神、龙凤呈祥、画龙点睛、来龙去脉、攀龙附凤、群龙无首、望子成龙、车水马龙、人中之龙、叶公好龙、降龙伏虎、老态龙钟、笔走龙蛇、龙潭虎穴【蛇】蛇蝎心肠、画蛇添足、惊蛇入草、龙蛇混杂、杯弓蛇影、牛鬼蛇神、打草惊蛇、虚与委蛇、笔走龙蛇、春蚓秋蛇【马】马到成功、马不停蹄、马革裹尸、一马当先、老马识途、汗马功劳、万马齐喑、一马平川、天马行空、快马加鞭、走马看花、信马由缰、蛛丝马迹、兵荒马乱、万马奔腾、犬马之劳、单枪匹马、招兵买马、人仰马翻、人困马乏、鞍前马后、人强马壮、猴年马月、青梅竹马、心猿意马、悬崖勒马、千军万马、香车宝马、指鹿为马、害群之马、厉兵秣马、塞失马盲人瞎马、脱僵之马、金戈铁马【羊】羊质虎皮、羊肠小道、羊入虎口、亡羊补牢、虎入羊群、顺手牵羊【猴】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杀鸡吓猴、杀鸡儆猴【鸡】鸡毛蒜皮、鸡鸣狗盗、鸡飞蛋打、鸡犬不宁、鸡犬不留、鸡犬升天、闻鸡起舞、杀鸡吓猴、杀鸡取卵、偷鸡摸狗、鹤立鸡群、小肚鸡肠、鼠肚鸡肠、呆若木鸡【狗】狗急跳墙、狗尾续貂、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犬马之劳、猪狗不如、兔死狗烹、鼠窃狗盗、狼心狗肺、狐朋狗友、狐群狗党、偷鸡摸狗、画虎类狗、鸡犬不惊、鸡零狗碎【猪】猪突豨勇、猪狗不如、杀猪宰羊、封豕长蛇、凤头猪肚、蠢笨如猪【鸟】鸟尽弓藏、笨鸟先飞、如鸟兽散、小鸟依人、惊弓之鸟、飞禽走兽、凤毛麟角、鸦雀无声、燕雀安知、鹤立鸡群、鹤发童颜、风声鹤唳、莺歌燕舞、草长莺飞、珍禽异兽、衣冠禽兽、燕语莺声、鹊巢鸠占、鹦鹉学舌、蜻蜓点水、欢呼雀跃、鸦雀无声、鹏程万里、一箭双雕、风声鹤唳、鹤发鸡皮、鹤发童颜、鹤立鸡群、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声誉鹊起、饮鸩止渴、雁过拔毛、鸟枪换炮【兽】困兽犹斗、如鸟兽散、人面兽心、飞禽走兽、珍禽异兽、衣冠禽兽、洪水猛兽、狼吞虎咽、猫鼠同眠、黔驴技穷、一丘之貉、管中窥豹、狼心狗肺、狼烟四起、狼子野心、狼狈不堪、狼狈为奸、豺狼成性、豺狼当道、引狼入室、鹿死谁手、中原逐鹿、象牙之塔、盲人摸象、声名狼藉、杯盘狼藉、豺狼成性、狐疑不决、黔驴技穷、鹏程万里【鱼虫】金蚕脱壳、蝇头微利、花飞蝶舞、螳臂挡车、鱼跃鸟飞、如鱼得水、独占鳌头、井底之蛙、瓮中捉鳖、虾兵蟹将、鹬蚌相争、沉鱼落雁、飞蛾扑火、金蝉脱壳、积蚊成雷、蟾宫折挂、蚕食鲸吞、蜻蜓点水、螳臂挡车、蛛丝马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鱼目混珠、蜂拥而至、蛊惑人心、物腐虫生、漏网之鱼、海市蜃楼、堤溃蚁穴、蚕食鲸吞【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鹤立鸡群、鸡鸣狗盗、鹬蚌相争、蚕食鲸吞、蛛丝马迹、龙争虎斗、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骧虎步、龙潭虎穴、龙跃凤鸣、车水马龙、指鹿为马、兔死狐悲、鸡犬不宁、心猿意马、狼吞虎咽三、带植物成语开花结果、斩草除根、顺藤摸瓜、披荆斩棘、奇花异果、投桃报李、粗枝大叶、春兰秋菊、火树银花、叶落归根、节外生枝、李代桃僵、树大根深、瓜熟蒂落、根深蒂固、柳暗花明、桃红柳绿、瓜田李下、风扫落叶、布帛蔬栗、出水芙蓉、一枕黄粱、视入草芥、雨后春笋、昙花一现、明日黄花、横生枝节、草菅人命、草木皆兵、桑榆暮景、黄粱美梦、荆棘丛生、花枝招展、豆蔻年华、天女散花、如火如荼、名列前茅、锦上添花、囫囵吞枣、火中取栗、目光如豆、沧海一粟、胸有成竹、春暖花开、三顾茅庐、世外桃源、鸟语花香、风吹草动、鸡毛蒜皮、繁花似锦、借花献佛、滚瓜烂熟、枯木逢春、望梅止渴、拔苗助长、五谷不分、花容月貌、叶落知秋、树大招风、藕断丝连、萍水相逢、草长莺飞、花团锦簇四、带人体成语面无人色、心旷神怡、耳熟能详、心花怒放、蒙头转向、满面春风、屈指可数、满目疮痍、铁面无私、令人发指、出人头地、魂不附体、食不果腹、不绝于耳、爱不释手、面黄肌瘦、口干舌燥、劈头盖脸、提心吊胆、评头论足、肺腑之言、心口如一、身外之物、足不出户、手无寸铁、心事重重、满腔热忱、促膝谈心、信手拈来、灭顶之灾、另眼相看、腥风血雨、喜笑颜开、大打出手、失之交臂、汗流浃背、光彩夺目、心惊肉跳、面红耳赤、拳打脚踢、鹤发童颜、赏心悦目、抓耳挠腮、浓眉大眼、血肉相连、毛骨悚然、手足无措、掩人耳目、铁石心肠、病入膏肓、沁人肺腑、血流成河、口若悬河、面不改色、眉飞色舞、两手空空、信口开河、垂头丧气、满腹牢骚、燃眉之急、挖空心思、绞尽脑汁、义愤填膺、引人注目、泰山压顶、皮开肉绽、心灵手巧、举手投足、点头哈腰、肥头大耳、心腹之患、心心相印、唇齿相依、骨肉相连、至亲骨肉、徒费唇舌、痛入骨髓、趾高气扬、筋疲力尽、目不暇接、破口大骂、闭目塞听、扬眉吐气、怒发冲冠、切齿痛恨、掩耳盗铃、病从口入、扣人心弦、浪子回头、成竹在胸、不堪回首、眼明手快、胆战心惊、摩拳擦掌、慈眉善目、没头没脑、肝肠寸断、耳目众多、肝胆相照、恨入骨髓、感人肺腑、了如指掌、眼花缭乱、骨瘦如柴、脚踏实地、夺眶而出、惊心动魄、俯首听命、接踵而来、挺身而出、唾手可得、咬紧牙关、为国捐躯、良药苦口、掉以轻心、恨之入骨、耳聪目明、唇亡齿寒、头重脚轻、粉身碎骨、蓬头垢面、五脏六腑、咬牙切齿、血口喷人、腹背受敌、肝脑涂地、沁人心脾、近在眉睫、情同手足、眼高手低、目瞪口呆、胸无点墨、头重脚轻、手足情深、口是心非、眼疾手快、耳闻目睹、头破血流、眉清目秀、袖手傍观、口出不逊、七嘴八舌、交头接耳、手无缚鸡之力五、带方位成语旁若无人、前车之鉴、旁敲侧击、人间地狱、节外生枝、福如东海、马放南山、居高临下、蒙在鼓里、前呼后拥、外柔中刚、前仰后合、上蹿下跳、东张西望、走南闯北、字里行间、左右开弓、转战南北、后起之秀、内顾之忧、掌上明珠、雨后春笋、梁上君子、泰山北斗、袖手旁观、大敌当前、锥处囊中、左邻右舍、上漏下湿、左顾右盼、里勾外连、天上人间、秀外慧中、天南地北、内外交困、举国上下、东窗事发、下不为例、苦中作乐、绵里藏针、稳操左卷、名列前茅、力争上游、后来居上、置之脑后、南征北战、里应外合、外强中干、南来北往、安内攘外、说东道西、瞻前顾后、左右为难、中流砥柱、间不容发、天下大乱、江东父老、日薄西山、以绝后患、九霄云外、游戏人间、喜出望外、外圆内方、东鳞西爪、内忧外患、惩前毖后、彻里彻外、声东击西、俯仰之间六、带色彩成语黄金时代、白雪皑皑、乌烟瘴气、皓首穷经、青面獠牙、苍髯如戟、金光灿烂、红颜薄命、白发苍苍、花里胡哨、五黄六月、一碧万顷、明眸皓齿、一寸丹心、火树银花、炉火纯青、须眉茭白、人老珠黄、红男绿女、白纸黑字、苍松翠柏、绿水青山、碧血丹心、白云苍狗、朱唇皓齿、面红耳赤、五光十色、青红皂白、五彩缤纷、五颜六色、一碧千里、万紫千红、花红柳绿、翠色欲流、姹紫嫣红七、叠字成语亭亭玉立、姗姗来迟、栩栩如生、欣欣向荣、惺惺作态、洋洋得意、绵绵不绝、静静乐道、虎视眈眈、来势汹汹、生机勃勃、热气腾腾、炯炯有神、沾沾自喜、头头是道、依依惜别、节节败退、比比皆是、飘飘欲仙、井井有条、愤愤不平、小心翼翼、死气沉沉、大名鼎鼎、滔滔不绝、步步登高、夸夸其谈、花花公子、娓娓动听、历历在目、窃窃私语、威风凛凛、喜气洋洋、天网恢恢、神采奕奕、摇摇欲坠、奄奄一息、念念不忘、跃跃欲试、循循善诱、人人自危、斤斤计较、心心相印、白发苍苍、白雪皑皑、气势汹汹、人才济济、得意洋洋、三三两两、沸沸扬扬、纷纷扬扬、郁郁葱葱、昏昏沉沉、断断续续、战战兢兢、羞羞答答、浩浩荡荡、家家户户、歪歪扭扭、吞吞吐吐、轰轰烈烈、庸庸碌碌、影影绰绰、星星点灯八、带“不”字成语不由自主、不谋而合、不寒而栗、不同凡响、不甘示弱、不知深浅、不露声色、不择手段、不足为奇、不绝于耳、不可思议、不共戴天、不计其数、不可收拾、不约而同、不知去向、不学无术、情不自禁、恬不知耻、弱不禁风、爱不释手、怒不可遏、力不从心、辞不达意、猝不及防、名不虚传、祸不单行、死不悔改、时不我待、下不为例、义不容辞、深不可测、机不可失、参差不齐、萎靡不振、纹丝不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趾高气扬的历史典故
典故是历史的故事,其运用是为更好传达思想情感的,本文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趾高气扬的历史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出处】
(春秋)左丘明《左传·桓公十三年》。
【释义】
趾高:走路时脚抬得很高;气扬:意气扬扬。
走路时脚抬得很高,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样子。
【历史典故】
公元前701年春,楚国掌管军政的莫敖屈瑕率军在郧国的城邑蒲騷(今应城西北)与郧、随、蓼等诸侯国的联军作战。
由于对方盟国众多,屈瑕准备请求楚王增派军队。
将军斗廉认为,敌方盟国虽多,但人心不齐,只要打败郧国,整个盟国就会分崩离析,他建议集中兵力迅速攻破蒲騷。
屈瑕采纳了斗廉的建议,果然大获全胜。
屈瑕本就是个看重外表,且无自知之明的人,有了这次的胜利,他就骄傲起来,自以为是常胜将军,从此任何敌人他都不放在眼里。
过了两年,楚王又派屈瑕率军去攻罗国。
出师那天,屈瑕全身披挂,威风凛凛的。
送行的大夫伯比返回的时候,对给他驾车的人说:“我估计屈瑕这次出征一定要吃败仗,你看他走路的时候脚抬得那么高,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还能冷静地、正确地指挥作战吗?”
伯比越想越不妥,就去求见楚王,建议楚王给屈瑕增加军队,但楚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回宫后,楚王无意中将此事告诉了他的夫人邓曼。
邓曼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子,她听了楚王的话,认为伯比说得很有道理,也建议楚王应该赶紧派兵去援助,否则就来不及了。
楚王听了夫人邓曼的话,这才恍然大悟,立即下令增派部队前去支援,但是已经晚了。
屈瑕到了前线,不可一世,武断专横到了极点。
楚军来到罗国都城时,对方早就整军待战,而屈瑕则一点也不做戒备。
结果遭到了罗军与卢濡的军队的两面夹攻,楚军死伤惨重,屈瑕也因
战败而自杀身亡了。
【成长心语】
要想获得成功,应保持谦逊。
缺乏这样的素质,没有这样的准备,就难以成就大业。
骄傲的人,往往眼高于顶,往往拒人于千里之外,往往易引起别人的反感,甚至遭人厌弃。
如果是身居高位的人目中无人,必定会因其地位而给民众带来巨大的灾难;谦逊的人,平易近人,尊重别人,别人乐于跟他打交道。
谦逊是一种极为难得的美德,它能够促使人不断地进取,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
才干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谦逊是成功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