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结构

合集下载

浅析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风格

浅析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风格

浅析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风格作者:宋校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7年第05期【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约翰·福尔斯通过多角度切换、时空交错以及不确定性结局等方式进行了创作,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小说。

本文通过分析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风格,揭示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特征和叙事策略,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地位。

【关键词】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风格后现代主义元小说【Abstract】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British John Fowles. In this novel,he subverted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style of the novel in the form of switching angles,cosmic synchronization and uncertainty about ending. It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 of realism. The text reveals the features and narrative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the narrative styles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which fully embodies the status of Postmodernism metafiction.【Key words】John Fowles;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 Narrative styles;Postmodernism metafiction一、多角度切换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人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人称也是小说叙事风格的重要特征,人称表明了叙事的身份和故事中的话语权。

视听语言影评

视听语言影评

戏中戏——浅析《法国中尉的女人》剧作结构本片的导演20世纪60年代英国“自由电影”的创始人之一——卡罗尔·赖斯。

所以他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充分体现了电影的“自由”。

导演采用了戏中戏的形式向观众演绎了两个完整的故事。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用两条线索贯穿,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展现了两个不同时代,男女之间情感的困惑与选择。

影片的主线索是展现一对维多利亚时代具有独特个性的莎拉和贵族青年查尔斯的爱情故事,而另一条线索则是反映两个演员安娜和麦克在拍摄主线索这个故事时所产生的感情。

《法国中尉的女人》采用了套层结构,即戏中戏的形式,反复运用蒙太奇形成古代与现代相互交错的效果,将故事合理的连接在一起。

两个线索同时进行的过程中,流露出古代与现代之间的对比。

一百多年前的维多利亚时期,是一个封闭、保守、极具有传统等级观念的时代。

纵然莎拉受过教育,爱好绘画,但她出身贫寒,其社会地位不允许她施展艺术才华,也不允许她有爱和思考的自由。

莎拉有着明确的目标,渴望摆脱受束缚的生活,希望能自由的享受着爱与美好生活。

面对不公平的命运,莎拉选择抗拒。

莎拉单纯的心因被曾经爱过的法国中尉抛弃而受到伤害。

她不惜毁坏自己的名誉,将自己定位于“法国中尉的女人”这样一个受人轻蔑的形象。

相对于莎拉来说,在实际拍片现场的安娜,生活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是一个自由、开放的世界,没有过多的束缚和禁锢,并且具有更多的自主性。

随着安娜拍摄电影的深入,她与饰演查尔斯的麦克产生了感情。

影片在此时,运用平行、对比等蒙太奇手法,不断的进行着两个时空间的对照,借以突现出两个女主人公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以及性格中的共性与不同。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一古一今的故事结构赋予了影片多变性,从而能够吸引观众关注两个不同时代命运的人物。

影片以剧作结构的形式向观众形象生动的展现不同时代对人物性格的影响,以这种方式更直观的表现。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以现代故事作为结尾,与影片以套层故事开机镜头作为开始达到了首尾呼应,而且不突兀,真正达到戏里戏外、始末都相互对应的效果。

法国中尉的女人 电影 结构 分析 课件

法国中尉的女人 电影 结构 分析 课件
剪辑
《法国中尉的女人》 人物介绍
二、人物 萨拉:保守年代里的叛逆女性 查尔斯:被萨拉的气质所吸引,具有背
叛精神 娜拉:美国女演员 迈克:男演员
《法国中尉的女人》 人物介绍
人物 规范
社会态度
结局
萨拉 娼妇 为代表正统社会的莱姆所不容 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违反规范)
最终结合
查尔斯 与未婚妻 为代表正统社会的法律 解除婚约 所不容
1988年第2期 苏巴伯、理梅塞《〈法国中尉的女人〉祥析》,
《世界电影》1988年第2期 陈丁《双重叙事结构:对一种故事片类型的结
构分析》,《当代电影》1991年第5期
《法国中尉的女人》 影片特点
一、结构特征 1、两条线索,两个时代迥异不同的爱情
故事 2、两条情节线并列平行发展,采用交叉
(违 (违反规范)
安娜知道迈克爱的是萨拉, 她不会永远扮演萨拉,为 获得自由而与迈克分离
迈克 与有夫之妇同居 为社会所容 (违反规范)
《法国中尉的女人》
三、视觉造型特点 1、色彩、光线的视觉对比 2、环境造型的象征性
《法国中尉的女人》
《法国中尉的女人》
推荐影片: 《小巷名流》1985年 从连文 《滚滚红尘》1992年 三毛 严浩 《剧本改编》尼古拉斯凯奇 《甘地》1982《热与尘》1986《印度之
行》1984《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86
《法国中尉的女人》
参考书目: 《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 哈品特《法国中尉的女人》,《世界电影》

论_法国中尉的女人_中的元历史罗曼司叙事模式

论_法国中尉的女人_中的元历史罗曼司叙事模式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元历史罗曼司叙事模式杜丽丽(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济南250000;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兰州730000)提要:以后现代语境下对维多利亚时期历史的想象和重构为切入点,探讨约翰·福尔斯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所采用的“元历史罗曼司”叙事模式。

认为这一叙事模式创造性地糅合了通俗小说中的罗曼司叙事因素与现代小说中的元小说“自我指涉”技巧,对现实主义再现式的叙事手法以及建构于其上的传统历史叙事观念构成了双重的质疑与颠覆。

进而深入剖析该叙事模式背后蕴含的新的历史观念以及福尔斯在维多利亚与后现代两大时空之间建构“对话性历史”的努力。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元历史罗曼司叙事;对话性历史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637(2012)03-0082-04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的《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1969,以下简称为《法》)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批评界和普通读者的关注,是一部融现代小说的“实验性”与通俗小说的“可读性”于一体,可在不同层面“雅俗共赏”的后现代主义经典作品之一。

然而目前学界对《法》的研究明显偏重于前者:或强调小说所彰显的叙事技巧方面的革新,或探讨作品中所涉及的后现代境遇下人的存在与自由的主题;总体来说对作品的“通俗性”一面较少涉及①。

笔者认为,“通俗性”,尤其是罗曼司叙事因素是福尔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其将《法》归为琳达·哈琴(Linda Hutcheon)意义上的“历史元小说”(historiographic metafiction),不如说它开启了———或者说更属于———被后来学者命名为“元历史罗曼司”(Metahistorical Romance)的叙事模式。

“元历史罗曼司”是一种“糅合了历史元小说的技巧和罗曼司因素的杂交性后现代主义历史小说”,它“在历史事实之中穿插想象、时代错乱、元小说性以及其他虚构技巧”[1],对历史叙事中的真实和虚构问题进行自觉反思,并探究“在历史中哪些部分经常被罗曼司化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政治”[1]xiv。

浅析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风格

浅析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风格

校园英语 / 文艺研究浅析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风格沈阳师范大学/宋校【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是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中,约翰·福尔斯通过多角度切换、时空交错以及不确定性结局等方式进行了创作,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叙事风格,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小说。

本文通过分析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风格,揭示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特征和叙事策略,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元小说的地位。

【关键词】约翰·福尔斯 《法国中尉的女人》 叙事风格 后现代主义元小说【Abstract】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British John Fowles. In this novel,he subverted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style of the novel in the form of switching angles,cosmic synchronization and uncertainty about ending. It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 of realism. The text reveals the features and narrative strategies by analyzing the narrative styles of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which fully embodies the status of Postmodernism metafiction.【Key words】John Fowles;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 Narrative styles; Postmodernism metafiction一、多角度切换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人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人称也是小说叙事风格的重要特征,人称表明了叙事的身份和故事中的话语权。

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视角浅析范文

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视角浅析范文

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视角浅析范文On French Lieutenant's female narrative perspective编订:JinTai College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视角浅析范文前言:毕业论文是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专业教育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为对本专业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而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总结性独立作业、撰写的论文。

本文档根据毕业论文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多样化的叙述视角运用可以使读者得到差异化、丰富性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

对于《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述视角,之前已经有了以下方面的研究:“元小说视角”,灵活变换的人称、多重复合型视角,“故事外――异故事”、“故事内――同故事”、“自我意识”构成的三层叙述者……本文主要从叙事聚焦入手,从内聚焦的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外聚焦的摄像式视角以及零聚焦的全知视角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从而揭示叙述视角对小说故事情节、人物表现的作用。

一、内聚焦: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在热纳特的划分中,内聚焦的模式是“叙述者=人物”,但由于存在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和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中,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都多,因此不妨用“视角=一个或多个故事内人物感知”来表明。

《法国中尉的女人》运用了多个人物的视角。

书中的主要聚焦者是查尔斯,小说开篇通过他的视角引出了女主人公萨拉,通过查尔斯,我们可以看到萨拉是一个具有神秘和野性色彩的女子,而他自己内心的挣扎,也反映了没落守旧的封建贵族对自由独立的渴望。

萨姆和欧内斯蒂娜也充当了聚焦人物,第二十六章中写到萨姆开商店的梦想,以及他对玛丽的爱,这为萨姆之后出卖查尔斯的信件埋下伏笔。

第三十二章以欧内斯蒂娜的角度展开思考和叙述,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人物性格,并使用了第一人称的日记体表达她的忏悔,直接生动地反映了她对查尔斯真挚的感情,为后来她被查尔斯背叛后痛苦愤懑又不忍过度惩罚的心理做了铺垫。

从《法国中慰的女人》看“片中片”结构以及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从《法国中慰的女人》看“片中片”结构以及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从《法国中慰的女人》看“片中片”结构以及文学作品改编电影时需注意的若干问题文/刘连彪所谓的“片中片”,指的是电影中经常采用套层结构,与画中画、小说中谈小说一样。

《法国中尉的女人》采用的就是“影片中的影片”这种巧妙的表现手法。

下面我就这部影片中的“片中片”模式作简单的分析:1、套层结构:电影中这种套层结构并不少见。

《法国中尉的女人》这部电影中,片中的那部影片占全篇幅的三分之二,副线的大部分段落都是为主线服务的,如表现落拉与查尔斯在树林的再次碰次碰面就是在迈克与安娜排练中穿插的,赖兹将小说中的现代人旁白改成了现代人的形象;用一段现代人的恋情与莎拉、查尔斯的爱情相响应。

两段感情交织在一起,相互比较两相观照,两个时代背景的人物在感情和价值观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

2、双重结局:《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片还有一个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将小说中的三种结局(第一种结局是查尔斯与欧内斯蒂那结婚;第二种结局是三年后查尔斯找到莎拉,有情人终成眷属;第三种结局是查尔斯不能理解莎拉过于前卫的想法而各奔东西)改编成了两段爱情的两种结果。

与文学作品相比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电影的自我意识完成于电影自身的形式。

从一部文学作品到一部影视作品,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其中的方方面面,比如风格、人物、节奏、结构、情调、冲突、声音、语言设计、色彩……等等都是改编的重要部分。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文学作品改编为电影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1、风格,是一部电影特定的一种表达方式。

文学作品中素材的改变、增删,人物的增加,故事情境的营造,都将依据着电影“风格”这个原则来进行。

2、人物的选择、删除、糅合以及寻找令人同情的人物及人物的细节。

3、一个好故事的诸多元素:在改编时,作者要在原作提供的材料中找出开端、中段和结尾,选择能构成强有力的戏剧性故事情节的事件。

4、寻找一个目标,问题,或者历程5、造成三幕,在文学材料中划清开端、中段和结尾的同时,也就把故事分成了第一幕、第二幕和第三幕。

《法国中尉的女人》电影叙事策略分析

《法国中尉的女人》电影叙事策略分析

《法国中尉的女人》电影叙事策略分析作者:宋亚晴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22期【摘要】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由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所著,作品一经出版便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被广大电影制作者所青睐。

本文将通过分析影片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事风格,阐释故事表层之下蕴含的深刻主题。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叙事结构;叙事风格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22-0114-01原著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讲述的是发生在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一位上层社会的贵族子弟查尔斯爱上了被人们称之为“法国中尉的女人”的下层社会女子萨拉的故事。

影片由捷克导演洛尔·赖兹联合著名编剧、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罗德·品特倾情打造,在保留原本爱情故事的基础之上,采用“戏中戏”的叙事结构,发展出了另外一条发生在20世纪的爱情线索,两条线索相互交织,互成因果,揭示了影片深刻的主题。

一、叙事结构——套层结构电影在叙事的过程中主要遵循两种逻辑顺序,一种是线性逻辑,即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进行叙事,一般经典好莱坞的电影都是线性叙事;另外一种就是非线性逻辑顺序,“非线性电影叙事结构的最大特征在于单一时间向度的打破和解除,时间成为不连贯的片段并产生前后颠倒。

”①一般现代主义或者后现代主义电影都是属于非线性叙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剧作结构属于非线性叙事中的套层结构。

套层结构影片的叙事,实际上是在同一部电影里展现两个不同时空的故事,由此带来的是极大的信息量,从而形成了整个影片的独特内涵。

但《法国中尉的女人》不像一般时空交错式结构的影片情节线有主次之分,该片为我们呈现了两条故事主线。

影片讲述的是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海滨小镇莱姆镇来了一个电影摄制组,这个摄制组所要拍摄的内容就是原著小说里的情节——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一位贵族子弟查尔斯放弃与贵族小姐联姻,选择下层社会的女子萨拉成为自己的灵魂伴侣。

《法国中尉的女人》之空间叙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之空间叙事

On t he S p a t i a l Na r r a t i v e o f The Fr e n c h Li e ut e na n t ’ Wo ma n
W ANG Pa n - pa n
( S c h o o l o f F o r e i g n La n g u a g e s ,An h u i Un i v e r s i t y ,He f e i 2 3 0 6 0 1 ,Ch i n a )
o f Da v i d Mi c h e l s e n a n d Er i c Ra b k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t t e n d s t o p o i n t i n g o u t t h a t t h e s p a t i a l n a r r a t i v e t e n d — e n c y o f t h i s n o v e li S d e mo n s t r a t e d t h r o u g h t h e n a r r a t i v e s k i l l s 1 i k e t h e d e f a mi l i a r i z a t i o n o f S a r a h。t h e a b a n d o n me n t o f t h e c o h e r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t h e u s e o f u x t a p o s i t i o n, wh i c h a l s o i n a g r e a t e x t e n t f a c i l i — t a t e s t h e c a l l i n g o f t h e t e x t a n d t h u s s t i mu l a t e s t h e e n t h u s i a s m o f t h e r e a d e r .

《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元小说叙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元小说叙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元小说叙事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约翰·福尔斯;元小说
一、元小说
二、元小说特征的体现
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在其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大量运用了元小說的创作手段,主要有戏拟、露迹、开放式结尾、时空穿插等,充分展现了这部作品的元小说性。

三、运用元小说形式的原因
其次,《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一部新维多利亚小说通过对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仿写对当时的盛世神话进行除昧和批判。

维多利亚时代被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巅峰时期,是大英帝国最为强盛的时代。

在国势强盛、科学昌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大环境中,维多利亚人表现出自满、乐观的精神特征。

但在富强的背后,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明显,种种问题隐患不在少数。

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兴盛和稳定发展的时期已然成为过去。

第一次世界大战动摇了英国的霸权地位,社会动荡不安,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和理想遭到了新一代的怀疑。

約翰·福尔斯在作品中讲述了维多利亚时期的一个底层家庭教师萨拉的人生经历,通过让底层人物发声来颠覆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是一种完整的叙事,与政治意识形态关联较为紧密,是具官方性质的主流叙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对维多利亚时期现实主义小说进行了仿写,运用元小说中戏拟的方式对那个时期进行讽刺和戏谑,以达到批判维多利亚时期盛世神话的目的。

四、结语。

《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及电影叙事解析

《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及电影叙事解析

54电影文学Film Literature电影自产生以来,有许多文学作品相继被改编成电影,文学作品经过改编,在保留原版小说特色的基础上,利用电影的优势对情节进行细化处理,为电影和文学的相互结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文学作品经过改变后利用电影的独特叙事方式展开故事情节,可以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故事情节。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一经上映,便受到广大读者和电影评论界的共鸣,也被称为英国电影的经典之作。

本文通过《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版本和电影版本之间的对比阅读,解析电影和小说叙事之间的差异,展示电影的独到之处。

一、 叙事视野下的小说和电影的改编电影和小说作为两种不同的传播媒介,各自运用不同的叙事手段对事件进行描述,并将事件作为感情的依托,实现电影与小说之间艺术形式的转换。

从小说到电影不仅仅是形式的转换,而是在小说原著基础上实现两种叙事符号和媒介形式的相互转换。

[1]《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享誉英国的文学作品,经过改编成为电影,也被称为经典之作。

其主要原因在于电影在叙事方面呈现着巨大的突破,并且将小说中的写作风格以戏中戏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叙事风格。

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改编不仅取得了技术层面上的突破,还取得了叙事方式上的突破,形成了一种独立的体系。

二、 叙事的基本形态(一)情节的变动情节作为故事性文本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主要的发展是以人物为中心达到整个事件的演变过程。

情节是联系人物情感和矛盾的统一体。

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讲述的是100多年前,32岁的贵族查尔斯·史密斯和年轻漂亮的富家女欧内斯蒂娜·费尔曼之间定有婚约,两个人同时来到莱姆小镇度假,在这里查尔斯遇到了一个叫萨拉的女人,也被当地的人成为“法国中尉的女人”,因为名声不好而被当地的人们所厌恶。

查尔斯和萨拉多次在林中相遇,渐渐地两个人互生情愫,但查尔斯面临的巨大的难题,在萨拉和蒂娜之间无法选择。

而电影《法国中尉的女人》中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将原著的附庸性情节省去,使得两个相得益彰。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艺术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艺术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叙事艺术一、所谓叙事特色,常常取决于特定的叙事人称和叙述视角。

人称指明故事叙述人的身份,视角则赋予故事叙述人以一定的叙事权限。

在这里,具体的选择范围主要限于第一、第二、第三及灵活变换式不定人称等叙事人称,以及全知式、人物式、外部旁观式和多重复合式可变视角等叙述视角。

从叙事人称看,传统叙事往往运用单一人称贯彻始终,力求造成一种叙事真实自然有人负责的格局,从总体上赋予叙事话语毋庸置疑的可靠性。

这里,提供真实不仅仅是作者的承诺,事实上已经成为传统阅读与接受的习惯性心态,一种类似于阅读契约的东西。

随之而来的,便是读者无条件地信任并听从作者的安排,无例外地与主人公站在同一立场,全身心投人小说境界。

与此同时,读者持续地离弃自我潜移默化,持续地向主人公向叙事人响作者靠拢,造成思想感情的微妙变化,最终实现传统叙事移情教化的艺术效果。

作为现代小说叙事,《法国中尉的女人》采取众声喧哗的灵活变换式不定人称叙事方式①,大体上属于一种“你、我、他”混用的情况。

其中,三教九流的叙述人在不定人称叙事面具下频繁地出出进进,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叙述着相关莎拉的故事,叙述着各自面对叙事焦点时的印象感受和迷惘困惑,同时提供了纷繁复杂的立场语调各异的观察、联想和评说。

人称形式的变换不定,意味着叙事中心被消解。

叙事改变了专一独断的传统形态,发展为平等参与众说纷纭的对话与潜对话过程。

小说12章写查尔斯与莎拉不得不分别就自己漫步山林一事对欧里蒂娜对蒲尔特尼太太作出交待。

行文由第三人称客观描述,过渡为第一人称叙述人评述,并灵活穿插“我们”、“你”等叙事人称。

这中间,单一人称与复合人称两种叙事的交替运用,主要产生了两种效果:一是造成了故事讲述的两个境界两个层面。

前者基本以讲述为主,以无我为特征,取叙述人回避形态;后者基本以谈论为主,以有我为特征,取叙述人介人形态。

二是造成了明确的历史距离感,造成了叙述人一边讲故事,一边同读者一起对故事做思索议论的格局,从而使两部分叙事相互区别,使叙述人、读者与故事中人物相互区别。

《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元小说叙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元小说叙事

第10卷第1期Vol. 10,N〇. 1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 2019年3月Mar. ,2019《法国中尉的女人》之元小说叙事李黎(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8)摘要:《法国中尉的女人》自1969年问世以来便引起英美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被誉为20世纪 世界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作者约翰•福尔斯在此书中大量运用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形式之一即元小说 叙事,本文试图从元小说、元小说特征的体现、运用元小说形式的原因这三个方面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约翰•福尔斯;元小说文章编号:978 - 7 -80736 - 771 - 0(2019)01 -048 - 03古今中外的传统小说创作基本都以反映论为指导,将现实生活视为文学创作的唯一来源,认为文学是对现 实的反映。

尤其是强调真实的现实主义文学更是致力 于创作出与现实生活别无二致的文学作品,读者越是沉 浸其中、不分虚实,说明作品逼真程度越高。

现实主义 领域十分经典的著作《鲁滨逊漂流记》便是一个很好的 例子,丹尼尔•笛福运用第一人称叙述角度,以物理时 间发展为线条,将主人公鲁滨逊孤身一人在荒岛生活的 经历事无巨细地全部描写出来。

作者从始至终都在引 导读者相信这部作品所述都是真实可信的,完全遵循了 现实主义追求真实的原则。

不论是丰满各异的人物形 象,还是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都是在为真实可信服务。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社会产生巨大变革,在后 工业化社会的大背景下出现了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 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人们对现存价值观产生了 更严重的怀疑,个体性更加突出,绝对被相对代替,事物 被碎片化。

彻底反传统、摒弃真理、转向写作自身等都 是后现代小说的特征。

元小说是后现代小说的主要形 式之一,它作为一种写作手法与传统小说写作手法完全 不同。

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法国中尉的女 人》自1969年出版以来引起各界的热烈反响及广泛讨 论,被誉为20世纪世界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对话”叙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对话”叙事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对话”叙事“对话与理解是巴赫金的核心思想”“始终与它的角色、创作者、阅读者相关。

”对话是人们日常交流的直接方式,同样也是人们阅读文本时发生的一种审美模式。

在不断的动态交流之中,作者的创作与读者的接受形成了相对闭合的环状结构,产生了复杂多变的“对话”关系。

一、他者话语的介入约翰·福尔斯创作《法国中尉的女人》受到了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巨大影响,运用了大量的“他者话语”,即“具体的你和他”“蕴涵意义的物质的或思想的存在与环境”“试图摆脱的那部分自我或自我意识”小说情节的具体语境,使他者话语的出现更有指向性,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在《法》中,这一特点具体可分为两方面:1.首先,其他作品人物形象、政治人物、学者、神话、圣经故事等的大量出现。

“邓德里雷式的连鬓长髯”“利蓓加·夏泼样的表情”“犹如拉奥孔样缠绕的四肢”“特赖奇克样颇具讽刺地表述”“《圣经》中可怜的行路人”等。

作者预设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为读者与文本“对话”提供了条件。

2.每一章节开头作者都引用了丁尼生、克勒夫、阿诺德、哈代等的诗句,达尔文和马克思的学术观点,各种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字资料和民间歌谣等等。

文章开头引用哈代的《谜》作为导入,第二章开头引用民谣《在席尔维离去时》隐喻着即将出场的男主人公的背叛。

章节前用诗句、小说、历史资料等进行概括和导入,借“他人话语”讲述自己的故事。

作者着力突出文本解读的多义性,针砭时弊,讽喻批判。

二、作者话语的间离“相遇、体验、感悟”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受到了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影响,着力强调动态的“对话”关系。

作者的叙述需要读者的主动参与和回应,才能共同构成小说文本中完整的内容和情节。

约翰·福尔斯有意识地引入作者身份,使读者间离的审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与社会现实,迫使读者思考和反思自身在现实生活中的境遇、心态、行为。

促使读者在充满主动性的状态下与角色“对话”。

(一)旁观的第三者“此时,有一对男女开始朝着莱姆里季斯的码头走去,好奇的人马上就能做出各种可能性很大的猜测。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元小说叙事策略

论《法国中尉的女人》元小说叙事策略
斯・ 列夫 ( 1 t e r m e s[ , e f f )提 出 的 元语 言 ( M e t a — l a n g u a g e ) 时 期 的 某 位 作 家 之 手 。 因为 作 品 中 对 当时 的语 言 、 环 境 、 的概 念 。 斯 坦 利 ・ 福格尔 ( S t a n 1 e y V o g e 1 )将 元 小 说 解 释 风 俗 、 着 装 、 礼 仪 等 的 描 述 和 论 述 之 微 妙 、 精 准 让 人 惊
全 能 的叙 述 角 度 。 在 小 说前 1 2 章 里 , 叙 述 者 不 仅 从 容 自信 伊 恩・ 瓦特 ( 1 a n. W a r t)认 为 : “ 戏 拟 是 一 种 文 学 地 介 绍 小 镇 上 人 物 的特 点 , 而 且还 用 幽 默 的 语 言 讽 刺 了某
论 法 国 中尉的女 入 元小 说 叙事策 略
。庞 世 超
摘 要 :约翰・ 福 尔斯是2 O 世纪6 0 年代英国文坛上具有创新意义的小说 家,其代表作 《 法 国中尉的女人 ,因其 实验 性的叙事手法也被称 为 “ 元 小说 ”的典范之作 ,赢得 了极 高的评论 。文章拟从元 小说 的理论入 手 ,结合文
法 国中尉的女人 》为 “ 维 多利 亚 时 代 任 何 小说 文本 ,小 说中元 小说技巧 的独特 运用 开创 了英 国小说 美 评 论 家 称 赞 《 作 家 都 写 不 出来 的 一 部 维 多 利 业 小 说 ” 。 读 者 在 阅读 小 说 1
无小 睨 ( M e t a — i c t i o n )一词来源 于语 言学家赫尔姆 至 l 2 章时会产生这 样 一 种 错 觉 : 这 部 小 说 是 出 臼维 多 利 亚

《法国中尉的女人》原著叙事与电影改编的差异解读

《法国中尉的女人》原著叙事与电影改编的差异解读

《法国中尉的女人》原著叙事与电影改编的差异解读摘要:英国小说家约翰·福尔斯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于1981年被成功改编为电影。

小说通过多元的叙事方式展现人物个性,电影在叙事上尽可能地去接近小说,让故事叙述打破时空的界限。

文章通过分析原著的叙事方式,明确改编后的电影叙事之不同。

关键词:法国中尉的女人;小说;改编;电影;叙事方式中图分类号:I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438(2023)11-0093-02(1.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学院广东肇庆526000;2.韩国大真大学韩国)《法国中尉的女人》作为经典的后现代文学作品,以虚幻的文字、古典的爱情情节演绎故事,而改编后的电影则以爱情为线索、以独特的“戏中戏”故事结构为广大观众呈现出戏剧与真实交织的叙事线,创造出一个更偏向后现代的叙事空间,使原著完成了从古典到后现代的跨越。

一、原著叙述方式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采用后现代叙事方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误置时代,二是小说的多重结尾,三是戏说维多利亚时代。

叙事者在叙述过程中经常会提及20世纪,属于20世纪的叙述者也会出现在自己创作的19世纪中,面对自己构造的人物,和其共搭一辆货车,进一步思考如何去设计他的人生。

最能反映时代错置手法的小说题材莫过于生长在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却拥有20世纪女权主义和存在主义的承载者、19世纪这类思想先驱的女主角萨拉的角色塑造。

甚至有人说,萨拉就像是20世纪的人,在19世纪乘着时光机器穿越到维多利亚时代。

[1]男主角查尔斯为“生存主义思想的发展”这一主题服务,延伸的第一个方向是拒绝自由,让自己乖乖就范,回到欧内斯蒂娜的身边,这明显不是福尔斯想得到的,但是却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

延伸的第二个方向在于查尔斯和萨拉重归于好,查尔斯选择的不是门当户对,而是突破了社会传统的底线,选择了不被社会接受的萨拉。

明显看出,叙事者更倾向于延伸这个结局,完美地展现了查尔斯维多利亚的浪漫主义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剧作结构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剧作结构是套层结构,即制作者为我们平行地讲述两个时代的两对男女的情爱故事。

套层结构是电影剧作结构中的高级形态。

套层结构表现在《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既是编剧结构剧本的写作问题,更是导演结构影片的剪辑问题。

其实,写剧本与影片剪辑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经有人把剧本写作工作归结到编剧身上,同时把影片剪辑工作归结在导演身上。

为了使大家认清这个问题,我们简单地排列一下影片的框架。

大家会看到编剧与导演、剧本与剪辑是如何密不可分的。

同时,我还认为,一部影片的好的结构,完全是一个技巧问题。

打个比方:它就像一个牌手在打牌,一部精彩影片的结构就是一手洗得异常精彩的好牌。

过去时空与现在时空故事框架在电影中的衔接关系如下:
工(黑色文字为过去时空,蓝色文字为现在时空):
1.电影拍摄现场,安娜走向萨拉,走向大海。

2.查尔斯从窗口叫他的仆人山姆。

3.查尔斯在欧内斯蒂娜家花园,向欧内斯蒂娜求婚。

4.旅馆中,迈克与安娜睡在一起。

电话将他们吵醒。

安娜坐车去剧组。

5.萨拉的雇主杜弗小姐去世,牧师推荐萨拉去波坦尼夫人家。

6.查尔斯与欧内斯蒂娜的父亲谈论他们的婚姻和未来。

7.查尔斯与欧内斯蒂娜到海边散步。

查尔斯看到了萨拉。

查尔斯对萨拉一见倾心。

8.查尔斯与欧内斯蒂娜在客厅谈论萨拉。

9.萨拉在阴暗的房间里会见波坦尼夫人。

10.迈克与安娜在房间里谈论维多利亚时代的妓女。

11.查尔斯在山边来集石头标本时看到萨拉。

12.山姆给欧内斯蒂娜及其女仆送花。

13.查尔斯与农场主议论萨拉,并在途中遇到萨拉。

14.迈克与安娜排演电影片段“萨拉摔倒”。

15.萨拉摔倒。

查尔斯扶住萨拉。

两人在树丛中散步交谈。

16.波坦尼夫人指责萨拉擅自去海边。

17.查尔斯来到波坦尼夫人家做客。

萨拉在客厅将幽会的字条递给查。

18.夜晚,查尔斯乌萨拉在教堂墓地见面。

19.旅馆中, 安娜与迈克睡在一起。

迈克醒来, 他走到窗前凝视窗外,安娜梦中喊出丈夫戴维的名字。

20.查尔斯听格罗根医生谈论萨拉有抑郁症。

21.萨拉与查尔斯见面。

萨拉向查尔斯讲述关于“法国中尉”的事。

22.波坦尼夫人的管家似乎发现萨拉的行踪。

23.萨拉在烛光中的镜子前、为自己画像。

24 查尔斯接到萨拉的信,得知她被辞退。

查尔斯在谷仓等她。

25.格罗根医生为查尔斯分析萨拉的心理状况。

26.查尔斯与萨拉谷仓相见。

查尔斯拥抱萨拉。

27.戴维来到伦敦、安娜告诉迈克。

她要去伦敦。

28.查尔斯在花园向欧内斯蒂娜小姐谎称自己要去伦敦办事。

29 萨拉来到小旅馆等候查尔斯。

30.查尔斯在伦敦安排律师资助萨拉。

31.查尔斯收到萨拉的信。

32.查尔斯与萨拉在小旅馆幽会。

二人做爱。

查尔斯发现萨拉是个处女。

33.安娜去伦敦。

迈克送安娜上火车。

34.查尔斯向欧内斯蒂娜提出取消婚约。

欧内斯蒂娜开始时祈求查尔斯,后来,她歇斯底里勃然大怒。

35.萨拉在旅馆收拾手帕。

36.查尔斯来到小旅馆,发现萨拉已经离开旅馆。

37.迈克打电话到安娜住处。

戴维接的电话。

迈克、安娜颇不自然。

38 律师帮助查尔斯寻找萨拉。

39.安娜到商店买衣服。

40.律师读报纸。

41.安娜在镜子前试衣服。

42.欧内斯蒂娜的父亲迫使查尔斯在保证书上签字。

43.安娜出商店大门乘车离开。

44.查尔斯在暮色中的街头寻找萨拉。

45.查尔斯在夜景中寻找萨拉,见到三五成群的妓女。

46.安娜夫妇等人在迈克家做客。

安娜夫妇、迈克夫妇皆不自然。

47.三年后;查尔斯得到萨拉的消息。

查尔斯来到湖畔萨拉住处。

二人重逢,有
情人终成眷属。

48.电影关机。

剧组举行舞会。

迈克向安娜示意幽会。

安娜走进房子。

迈克
来到房子;安娜已经离去。

迈克向着安娜的背影情不自禁地叫出了“萨拉”。

1.两个故事的完整
从上面故事框架的图示中,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时空故事和现在时空故事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故事。

影片是套层结构,两个故事在影片中呈现的状态是:它们是穿插、交织在一起的两个故事的碎片。

正因为是碎片,所以,碎片的选择就异常重要。

即要选择那些生动、准确的碎片,使两个故事精彩而完整。

2.叙事轴与现在时空故事
这是一个两个时空的故事。

为了使观众在看电影中不至于摸不着头脑,多时空的电影中,应该设置电影的叙事轴。

电影中无论该时空在整影片中所占的比例多少,往往选择一个距离现在较近的时空为影片的事。

然后,影片的故事围绕叙事轴展开。

本片的叙事轴是现在时空。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便是起于现在时空。

最后结尾也是收于现在时空。

1 电影拍摄现场安娜走向萨拉,走向大海。

48 电影关机。

剧组举行舞会。

迈克向安娜示意幽会。

安娜走进房子。

迈克来到房子,安娜已经离去。

迈克向着安娜的背影情不自禁地叫出了“萨拉”。

另外,在两个时空故事的展开中,开始时以过去时空故事为主。

叙事进行中,现在时空故事的比重逐渐加强。

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终于变成以现在时空故事为主。

这种先古后今、先远再近的剧作布局,既符队们正常的观片心理——叙事按照时间的先后次序逐渐演进,同时,更要的是:影片的视点是现在(今天)人的视点。

所以,影片最后重心必然向现代倾斜。

3.两个故事的相互对应
通过上面的图示,我们可以看到:过去时空故事和现在时空故事,是在各自层层递进的同时,二者又相互对称、相互呼应。

影片既平行地展开两个时空的叙事,同时,两个叙
事又互相衬托,巧妙呼应。

两个时空的故事若即若离,实际上是貌离神合。

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会使故事丰满并富于变化,更重要的是:它能更有力地表现影片丰富的内涵和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