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
高考地理常见地理现象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常见地理现象形成过程1.地上河的形成过程“地上河”是一个概念,而不是特指某条河流,当河床海拔高于该段河流流经地区的两岸地面海拔,就被叫作地上河,又称悬河。
由于水往低处流、水流方向全靠两岸人工修建的河堤约束。
“地上河”成因: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很大的河流,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升。
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被称为“地上河”。
世界最著名的地上河是黄河下游。
由于挟带了来自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黄河干流进入比降平缓的下游平原地区后,径流动能不足以输送挟带的大量泥沙。
河床不断淤积抬高,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 m,成为地上河的代表。
2.盐碱化土壤盐渍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
我国盐渍土或称盐碱土的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类型多,总面积约100万平方千米。
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硫酸盐和氯化物、碳酸盐、重碳酸盐。
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
3.地貌的形成过程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水流流出出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土壤深厚肥沃,既不旱也不涝,是高产田所在地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土壤肥沃,易旱易涝,粮食产量不稳定三角洲平原河流入海口的口外滨海地区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挟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附近,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土壤肥沃,易形成盐碱化,影响农业生产4.辫状水系形成过程①洪水期:在流水侵蚀、搬运作用下,洪水从上游带来大量的泥沙,并沿许多深泓线堆积,形成水下浅滩。
常见地理问题、成因与措施
一、生态问题1、水土流失问题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
(2)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我国典型的地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内蒙等地)产生的原因:(1)自然原因:全球变暖,蒸发旺盛;处于内陆地区,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线等工程建设保护不当。
治理措施: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治理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干旱缺水问题我国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调;修建水库;控制人口数量,提高素质;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发展节水农业;采用滴灌、喷灌农业灌溉技术,提高利用率;实行水价调节,树立节水意识;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国东北地区为何没有形成春旱?)4、土壤次生盐碱化我国典型地区:黄淮海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产生原因:(1)自然原因:频繁的旱涝气候(黄淮海平原);地形低洼;大气降水少,以灌溉水源为主。
【热点探究】2023届高考地理热点探究—自然地理演变过程
2019年7题
气旋对天气变化的影响
山东卷
2013年1~2题
2013年3~4题
2013年5题
2013年26题(1)(2)题
2013年33题
2013年34题
水循环主要环节、地表径流特征的变化
植被地带性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温的影响
外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类型;地形对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
(8)海水运动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北印度洋季风洋流等大洋表层洋流分布规律的形成过程、海洋渔场的形成过程等。
(9)主要地质构造及其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褶皱、断层、火山、海沟、大洋中脊、海岭等地质构造或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
(10)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主要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
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如2021全国高考真题珊瑚礁的形成过程;2021湖北高考真题考查天气系统形成过程;2021福建高考真题,考查三角洲演变过程;预测2023年高考仍然以新情景为载体考查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并分析某地理事物发生的过程。
自然地理过程类试题考情统计
类型
年份、题号
考查内容
全国卷
2019年Ⅰ卷9~11 题
(6)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主要包括风、海浪、流水、冰川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过程及形成的地貌(如沙丘、冲积平原、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地上河等)的过程。
(7)水循环的过程:主要包括水循环(如海陆间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等)中的蒸发、水汽输送、降水等环节的过程,河流的春汛、夏汛、凌汛的形成过程等。
2019年Ⅰ卷9~11 题
2019年Ⅰ卷37 题
2019年Ⅱ卷9~11题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现象成因分析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现象成因分析的重要性初中地理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现象的成因分析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通过对地理现象成因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对地理现象成因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二、地理现象成因分析的教学策略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在地理现象成因分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例如,在讲解地形地貌的形成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不同的地形地貌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来理解地形地貌的形成原因。
2.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在地理现象成因分析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地理现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例如,在讲解气候的形成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当地的气候变化规律,分析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气候的形成原因。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地理现象成因分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环境污染问题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分析1.地形的形成地形是地球表面的形态,包括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地形形成的因素包括地壳运动、板块运动、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等。
地壳运动和板块运动会导致地形的变化,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则会导致不同地貌的形成。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地壳运动和板块运动来帮助学生理解地形形成的原因。
2.气候的形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要素(如气温、降水、风等)的长期统计特征。
高考地理常见特殊现象
高考地理常见特殊现象高中地理有一些特殊的自然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高考有时会考察到。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常见特殊现象,下面我为您带来的,你知道成因吗?高考地理特殊现象(气候)1贵州天无三日晴贵州一年中阴天日数在200天以上,是全国阴雨天最多、气候最潮湿的地区之一。
贵州大部分地区,年雨日150天以上,贵阳平均每年有188天。
其中,5月份的雨日平均多达20天,12月份最少,但仍有13天之多。
原因及作用过程:①贵州位于我国西南部,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冬季风南下时东西走向的山脉所削弱,到云贵高原时,气流运动缓慢,和原来停留在贵州的暖空气汇合,双方势均力敌,便长时间的相持在这里,为此就产生阴雨连绵的天气。
②春季,南方的暖空气逐渐加强,频频袭来,北方的冷空气也还相当活跃。
冷暖空气相互冲突,因而贵州的天气忽晴、忽阴、忽雨,天气变化多端。
③夏季,北方冷空气北撤,来自南方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活跃在贵州高原上。
贵州高原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面高低起伏,暖湿空气受到地形的抬升和扰动,形成云和雨。
有时从四川来的冷空气,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相遇,更容易形成阴雨天气,或产生较大的雷暴雨。
④秋季,北方冷空气开始南下,暖温空气还来不及撤退。
冷暖空气不断交锋,也常常产生阴雨连绵的天气。
总之,贵州高原地面崎岖不平,空气抬升作用强、扰动、阻塞、摩擦、冷暖空气接触机会特别多,这就是形成贵州多阴雨天的主要原因。
2冬天到台北去看雨现象:冬季台北降雨丰富,降水次数频繁。
原因:①台湾岛于我国东南,四面环海。
冬季风南下,因为地球自转偏向力,致使气流发生偏转,变为东北风,由于气流经过海洋,使原本干燥的气流饱含水汽。
②台北地势低平,南部为台湾山脉,气流到达台北时抬升凝结形成地形雨。
③冬季风影响时间长,所以台北整个冬季都比较丰富。
3华北春雨贵如油现象:在春天农作开始生长发芽,是农作物最需要水的时候,华北地区春旱比较严重,春雨占全年降水量的10—15%,有的地方少于10%。
地理现象规律成因的分析
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1.自然地理事象成因的分析⑴.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人类活动。
影响气温的因素: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风向)、下垫面(海陆分布、陆地地形状况、地面植被状况、地面反射率、洋流)。
影响降水的因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风向)、下垫面(海陆分布、距海远近或海岸线情况、地形及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洋流)影响盐度的因素:气候(降水、蒸发)、河流径流、洋流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水汽(饱和或过饱和)、降温(气流上升、对流、气旋、锋面、地形抬升)、凝结核。
⑵.太阳辐射丰歉①纬度位置、季节:纬度低,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夏季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②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
③天气、气候:内陆地区,多晴朗天气,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太阳辐射弱(光照不足)。
⑶.分析气温(或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高低(大小)的影响因素①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纬度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纬度低,太阳辐射日变化大(太阳高度日变化大),气温日较差大;纬度低,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气温年较差小。
注意:若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则主要受纬度位置(或太阳辐射)影响②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同纬度)陆地(内陆)气温高于海洋(沿海),冬季相反;陆地(内陆)气温年、日较差大于海洋(沿海)注意: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则主要受海陆位置(或海洋)影响;夏季,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海洋等温线向低凸,冬季反之,说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③地形:海拔高,(大气保温作用弱),气温低;同海拔,阳坡(光热充足)气温高于阴坡;同海拔,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高于迎风坡注意: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山脉走向)平行,则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海拔高,气温年、日较差小——原因: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如:近地面气温年、日较差小于高空;山地气温年、日较差小于附近平原高原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增温快,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降温快,昼夜温差大,即气温日较差大低纬大高原气温年较差小于同纬度平原——如:青藏高原(或云贵高原)属于中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气温不太高,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年较差较小。
高一地理素材:“白夜”现象的原理与规律剖析
漠河的白夜景观夏至日北半球(部分夜半球)的等太阳高度线°° °0﹕00°“白夜”现象的原理与规律剖析 上海市北郊高级中学 周义钦夕阳西下以后,暮色迟迟不愿褪去;而曙光渐渐升起,两者逐渐相互融合,白茫茫,亮堂堂,这就是天文学上的“白夜”现象。
这种夜晚,人们可以不必借助灯光而跟白天一样从事各种活动。
白夜是由于地轴偏斜和地球自转、公转的关系,太阳光经大气光学作用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地理规律。
一、白夜的定义及成因根据《辞海》的表述,白夜为“高纬度地区夏季特有的不黑之夜” ①,前一天的黄昏尚未结束,次日的黎明便接踵而来,通宵达旦,天空不黑,故谓之白夜。
这在现象上是晨昏蒙影的表现,与当地经纬度、季节和海拔高度以及气象条件等有关。
白夜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地球外围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高空大气对于处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光具有折射和散射的作用。
早晨,太阳还未升上地平线之前,人们就已感到天亮了;傍晚,太阳虽已落入地平线以下很久,但天空仍是久久黑不下来——这种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发亮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晨昏朦影”。
在日出前叫“晨光”,日落后叫“昏影”。
一般以太阳中心在地平线下18º为天文晨光和昏影的界限。
也就是说只有当太阳中心位于地平线下18º,天空才会进入真正的黑夜。
如果日落以后到次日日出以前太阳都不低于地平线下18º,就会发生白夜——整个夜晚天空都会呈现出黄昏或黎明的景色。
所以,在较高纬度地区,当子夜零点,太阳光在地平线下的角度小于或等于18º时,黄昏和黎明便连在一起,便形成奇特的“白夜”现象。
二、白夜现象的具体表现 1、纬度分布白夜奇景出现在纬度48.5º以上的高纬度地区。
现用等太阳高度线的方法分析如下:白天的太阳高度为正值,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º,那么夜晚的太阳高度在地平线以下,为负值。
昼半球的等太阳高度线是①《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P2125。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及原因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及原因
1.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都是与地理条
件有关的。
例如,许多地震通常发生在震源或断层区域,而洪水则可能是
由于降雨量过高或河流过于狭窄。
2.气候变化:不同的地理条件可以导致不同的气候,例如高海拔地区
较冷,低海拔地区较暖。
气候变化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例如大量的人类
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上升。
3.土地利用:不同的地理条件会影响土地的适宜性。
例如,荒漠地区
可能不适宜进行农业开发,而森林地区可以用于木材和纸浆生产。
不合理
的土地利用可能引起环境和生态问题。
4.城市化和人口增长:城市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城市土地使用
的增加、交通拥堵、公共资源短缺、生活成本上升等。
人口的增加也导致
了许多重要问题,例如压力的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问题。
5.自然资源:地理条件对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具有重要影响。
例如,油田、煤矿等资源通常分布在地质构造较好的地区,而水资源则受降雨量
和地形的影响。
6.生物多样性:地理条件对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不同的
地理条件导致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和不同的物种分布。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平衡。
7.国际关系:地理因素也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
例如,不同的地理条
件导致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促进了国际贸易和
旅游。
同时,争夺地缘优势也可能导致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冲突。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及原因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及原因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地理现象,这些地理现象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其原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现象及其原因。
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指地球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气候的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最主要的是人为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
工业化、能源消耗、交通运输等活动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地球温度升高,进而引发气候变化,比如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冰川消融等。
2.地震:地震是地壳中地质断裂带上能量释放导致的地震波。
地震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断裂,另一种是火山活动引起的地震。
地壳内部的板块运动导致地壳变形,当能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地震。
3.洪水:洪水是指江河湖泊因降雨过多或融雪导致的水位上升,超过河道容量而引发的涨水现象。
洪水的原因包括长时间的强降雨、暴雨、融雪等。
气候变化也会影响洪水的发生频率和规模。
4.旱灾:旱灾是指地区长时间缺乏降水导致的干旱和水资源短缺现象。
旱灾的原因包括气候因素和人类活动。
干旱气候带、江河干涸、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都可能导致旱灾的发生。
5.雾霾:雾霾是指大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浑浊的天气现象。
雾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燃煤等活动产生的大量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6.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指土壤由于水流、风蚀等外力作用,造成表层土壤流失的现象。
土壤侵蚀的原因包括降雨的冲刷、水流的剥蚀、无植被覆盖等。
人类活动如过度耕种、森林砍伐、不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等也会加剧土壤侵蚀。
7.沙尘暴:沙尘暴是指沙漠或半沙漠地区由于风力较大而悬浮的沙尘在空中形成的天气现象。
沙尘暴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干燥、风力较大、地表裸露、植被破坏等因素。
沙尘暴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有很大影响。
8.水污染:水污染是指水体中有害物质超过一定浓度,影响水质、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现象。
水污染的原因包括工业污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活污水的排放等。
初二地理青藏高原的成因分析
初二地理青藏高原的成因分析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和西藏自治区境内。
它的形成是由于地球板块的构造运动和其他地质力量的作用。
本文将从地质构造、板块运动和其他因素等方面探讨青藏高原的成因分析。
一、地质构造的作用青藏高原位于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亚大陆板块的交界处,是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亚大陆板块的碰撞造成的。
在约5000万年前,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开始发生碰撞,由于碰撞造成的挤压作用,地壳开始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
这种构造运动导致了大规模的地壳变形和地质活动,形成了高山地带、断裂带等特征。
二、板块运动的影响青藏高原的形成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
随着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持续碰撞,青藏高原不断抬升,呈现出逐渐升高的地貌特征。
板块运动还引发了地震、火山喷发等地质灾害,进一步改变了地形。
三、地壳构造的改变青藏高原的形成还与地壳构造的改变密切相关。
由于板块碰撞,地壳发生了明显的厚ening现象,也出现了大规模的断裂带。
地壳的厚ening使高原地区的地下岩石受到挤压,从而形成了高山峰、山脉和高原地形。
断裂带则使高原地区地壳发生断裂、下沉,形成了高原盆地。
四、气候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成因还与气候因素密切相关。
由于高原地势高,气候干燥,大气层较薄,日照时间较长,空气的对流性强,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了中国最富有阳光资源的地区之一。
这种气候条件造成了青藏高原的寒冷干旱特征,同时也为高原地区的冰川形成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青藏高原的形成是由地质构造、板块运动、地壳构造和气候因素的综合作用造成的。
地壳的隆起和厚ening导致了高山地带和高原地带的形成,板块运动引发了地震和火山喷发,气候因素则造成了高原地区的干旱寒冷特征。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地理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要地理现象与考点分析
重要地理现象与考点分析一、曼哈顿悬日由于曼哈顿街区大多呈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5月28日前后和7月12日前后(或13日),此时曼哈顿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日落时阳光将洒满曼哈顿的所有的东西向街道(需和日落方向一致),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时间长达15分钟。
而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这样的景观将伴随着日出而出现。
每年的5月30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西五区)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左图)。
右图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B.伦敦街头挤满了上班的人群C.在北京的人们可以欣赏日出D.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2、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是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南—西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3、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A.7月12日前后B.9月10日前后C.12月5日前后D.1月8日前后二、厄尔尼诺现象某些年份东南信风减弱,东太平洋海区异常升温的现象。
对世界的影响:1、影响全球大气环流,使世界各地出现气候异常,太平洋沿岸国家遭受重大损失:赤道太平洋中东部地区降雨量会大大增加,造成洪涝灾害,而澳大利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无雨。
2、西太平洋沿岸的东南亚、澳大利亚发生严重的干旱,粮食减产,经济作物破坏;印尼、澳大利亚森林火灾。
3、东亚许多国家出现冷夏,水稻严重减产。
4、使本来在寒流影响下气候较为干旱的东太平洋沿岸的秘鲁等地出现频繁的暴雨,造成水涝和泥石流灾害。
5、厄瓜多尔和秘鲁沿岸水温升高,造成秘鲁渔场渔业减产。
对中国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削弱了西太平洋沿岸的季风环流,使中国冬夏季风势力减弱,造成南涝北旱的景象,南方防洪形势严峻。
1、厄尔尼诺年夏季风势力弱,全国整体降水偏少,夏季雨带滞留南方特别是华南地区时间长,北方大部高温少雨;南涝北旱。
冻雨成因高中地理
冻雨成因高中地理冻雨是一种特殊的降水现象,它不同于普通的降雨或降雪,而是在低温条件下,雨滴在降落过程中保持过冷却状态,到达地面后冻结成冰。
这种现象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尤其是南方的高山地区,冬季时较为常见。
冻雨不仅给交通、电力、农业等带来严重影响,还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那么,冻雨是如何形成的呢?本文将从高中地理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
一、气候背景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山区,冬季常常受到北方冷空气的影响。
当冷空气南下时,与南方相对暖湿的空气相遇,容易形成降雨。
而南方地区的水汽条件较好,这为降雨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二、地形因素南方地区多山,地形复杂。
当冷空气翻越山脉时,受到地形的抬升作用,空气上升并冷却,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而山区气温通常较低,这为冻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三、气象条件冻雨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气象条件。
首先,气温要在0℃以下,这样雨滴在下降过程中才能保持过冷却状态。
其次,要有充足的水汽供应,以保证雨滴的数量和大小。
最后,风速要适中,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以确保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被吹散或蒸发。
四、大气层结大气层结的稳定与否对冻雨的形成也有重要影响。
当大气层结稳定时,冷空气和暖湿空气能够长时间对峙,形成持续的降雨天气。
这种稳定的大气层结有利于冻雨的形成和持续。
五、人类活动的影响近年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
工业排放、能源消耗等活动导致温室气体增加,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暖。
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冬季的气温分布和降水模式,对冻雨的形成和分布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综上所述,冻雨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气候背景、地形因素、气象条件、大气层结以及人类活动等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在预防和应对冻雨灾害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减少其对人们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常见的地理现象
常见的地理现象有:
1.昼夜交替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
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
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2.四季更替现象:四季的形成,与地球公转及其倾角有关。
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时,北半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多,且白昼比黑夜长,所以北半球气温处于一年中最高的时
候,为夏季;这时太阳斜射在南半球,南半球获得的太
阳热量较少,且黑夜比白昼长,南半球处于冬季。
3.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
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因此,不
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
同一时区内所用的同一时
间是区时(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全世界所用的
同一时间是世界时(0度经线的地方时)。
区时与世界
时相差整数小时,计算区时的办法是:求出的区时=世
界时±时区差,时区差=所求时区数±已知时区区数。
此外,常见的地理现象还有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板块运动导致的地震、火山喷发、海底扩张等现象、海水的涨潮退潮、河流的侵蚀和沉积、风化和侵蚀地貌等。
这些现象不仅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也是地理学研究和探讨的重要内容。
初二地理风蚀的成因及防治分析
初二地理风蚀的成因及防治分析地理风蚀是指风力对地表的侵蚀和运移作用。
它是自然界中一种重要的地貌过程,对岩石、土壤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地理风蚀的成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一、地理风蚀的成因1. 风力的作用风是地理风蚀的主要动力。
风力强度越大,风蚀效应就越明显。
在沙漠和风沙区,强劲的风可以携带大量沙尘,对地表形成冲刷和抛射作用。
2. 地表材料的易解损性地表的材料对地理风蚀起着重要作用。
当地表材料易受侵蚀时,风会将其颗粒搬运到其他地方。
松散的土壤和细粒的沙子在风的吹拂下更容易被风力搬运。
而坚硬的岩石和大颗粒的沙子则相对不易受风蚀的影响。
3. 天气条件天气条件也是地理风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干燥、炎热的气候容易造成水分流失和土壤干燥,增加地表材料受风力侵蚀的可能性。
此外,频繁的风暴和飓风也会加剧地理风蚀的程度。
二、地理风蚀的防治分析1. 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植被在地理风蚀中具有重要作用。
树木和草地可以减缓风速,阻挡风沙的搬运和冲刷作用。
因此,在容易发生风蚀的地区,应加强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种植适宜的树木和草地,以减少风蚀的风险。
2. 构建风蚀防护措施在沙漠和风沙区,人们常常采用各种方法来限制风蚀的发生。
比如,修建风口围栏和护坡,以减少沙尘的飘扬和抛射。
此外,人工堆积起保护层,以保护土壤和植被,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措施。
3.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可以减少地理风蚀的危害。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可以采取轮作制度和合理施肥,以提高土壤的质量和抗风蚀能力。
此外,科学管理林地和草原,加强治理沙漠化现象,也是防治地理风蚀的重要措施。
4. 风蚀监测与预警及时监测地理风蚀的情况可以提前预警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建立风蚀监测体系,通过实时记录风速、土壤湿度等相关指标,可以有效地提高对风蚀风险的判断,并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地理风蚀造成的损害。
综上所述,地理风蚀是一种重要的地貌过程,对自然和人类环境都有一定的影响。
专题2 成因分析类-高考地理综合题规范答题
综合题规范答题指导——成因分析类原因分析答题“三步法”第一步,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
第二步,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1)要清楚主要地理现象的组成要素,并理解“地理要素”与相关“地理现象”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主要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自然环境要素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上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上入手分析。
第三步,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
[2017·全国卷Ⅰ,36(1)、(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
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
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
该农场一期种植1 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 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 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
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生所等。
(1)根据剑麻生长的气候条件和用途,说明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
(8分)(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
(4分)【阅卷抽样】【阅卷点评】第(1)题,针对我国国内剑麻纤维产需矛盾较大的原因从生产、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答案给出了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产量低,整体分析较好;但忽视了我国热带地区比坦桑尼亚纬度高,市场需求量大没有指出是船舶、汽车制造等工业规模大,可得4分。
第(2)题,该答案给出了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但忽视了在热带气候条件下,可得2分。
答案(1)剑麻纤维生产:我国热带地区面积小,用于种植剑麻的土地较少,产量低;我国热带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季节差异大,种植的剑麻质量较差。
初二地理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分析
初二地理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分析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指位于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并受内陆地形和地势等因素影响的气候类型。
它的成因涉及到地形、地势、气候运动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文将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
1.地形和地势地形和地势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的首要因素之一。
温带地区大陆内部地形起伏较大,高山和高原随处可见,形成了复杂的地势格局。
这种地形和地势的存在导致了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在高山和高原地区,由于海拔的不同,气温存在明显的垂直变化。
高海拔地区气温低,气候寒冷,甚至形成了冰川气候。
而低海拔地区气温相对较高,气候稍微温暖一些。
这种垂直气温分布的变化使得温带大陆性气候具有明显的温度差异。
另外,地形和地势对风向和风速也有重要影响。
高山和高原地区的地形复杂多变,会引起地方风和山谷风的形成,这些风会对气温和降水产生明显的影响。
而低海拔地区则相对缺乏地方风的干扰。
2.季风和洋流季风和洋流也对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在温带地区,气候是呈现明显的四季变化的。
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气候相对温暖。
这一季节变化与季风的存在有着密切的关系。
冬季,季风影响较小,但夏季季风会带来暖湿气流,降水增多,气温上升。
此外,温带地区还受到了洋流的调节。
夏季,北半球温带地区受到温暖的洋流影响,气温相对升高;冬季,受到寒冷洋流的调节,气温下降。
洋流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温带地区气候的剧烈变化。
3.大陆性气候的内外因素除了地形、地势、季风和洋流等外部因素,大陆性气候还受到了内部因素的影响。
大陆性气候的内部因素主要是指大陆与海洋的差异。
由于温带地区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无法获得海洋的调节,气温和降水在大陆内部变化较大。
相比之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受到了海洋的调节,变化相对较小。
此外,大陆性气候的干旱和极端天气现象也与内部因素有关。
大陆性气候常伴随着干旱和极端天气,这与大陆地区热量的不稳定分布以及地形对气流的阻挡有关。
综上所述,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包括地形和地势、季风和洋流以及内部因素的综合影响。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
高考地理成因类试题分析思路汇总1.地理原因(地理判断与比较及原因分析)原因问题应从自然和人为原因(自然地理重在自然)(因素)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湖泊)植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来分析;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类各种活动、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战争)、宗教等方面分析。
◆影响气温的因素:例1:我国“火炉”———如:重庆、武汉、南京成因:①位于长江沿岸河谷中,海拔较低,地形闭塞,热量不易散发;②梅雨过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移,长江中下游地区位于该高压脊线控制之下,空气以下沉气流为主,难以成云致雨,形成伏旱,天气干旱清朗,烈日烘烤土地,气温升高;③这里河湖密布,烈日照射下水分蒸发旺盛,空气湿度大,人出汗后不易散发,会有热而闷之感。
④城市人口密集,汽车尾气等排放加剧温度提高。
例2: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②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较高;③白昼长,日照时间长;④沙漠广布,增温快⑤多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太阳辐射强;◆分析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原因:例3: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原因: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日较差大原因:海拔高,大气密度小(空气稀薄),多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低,升温快,夜晚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夜晚降温快,故日较差大。
◆影响降水的因素:(降水类型及原因分析)例4: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台湾火烧寮:①火烧寮位于台湾山脉东北端,每年夏、秋季的台风,冬季的东北季风、夏季的东南季风都会在这里形成地形雨;②火烧寮是夏季风必经之路,深受夏季风的影响。
例5:说明造成南疆和北疆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
准噶尔盆地西部边缘有一些缺口,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可以进入,天山迎风坡,降水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现象成因专题
【例1】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
所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当冷
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
时,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
雾,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甲、乙两段多发浓雾,试说明其原
因;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
多,时间更长,为什么?
【例2】指出G河没有形成明显三
角洲的原因,并加以分析。
【例3】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
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分析“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
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地区地表沉积物质
组成的分布特点,指出
黄土高原与黄土地貌形成的主要
外力作用。
(2)A、B两地黄土厚度分布的
差异及形成原因。
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
问题突出,试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2007年3月3日(农历正月
十四),渤海出现1969年以来最强
的风暴潮,C地受其影响最严重,
试分析该地出现强风暴潮的原
因?
(1)描述该省平均年降水量的分布特
点,并简要说明原因。
练习:
)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比例最小的地点是,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
(2)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原因是。
(3)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的主要原因。
2.
材料二:2005年我国电能供需平衡图
(1)根据材料一说明1990~2005年我国电能生产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4分)
(2)材料二中A省与沿海其他省区电能供需有什么不同?试简要说明其原因。
(6分)
3.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大致的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2)两图所示的50°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图该地区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试分析其原因。
附知识点:
1.湖泊的成因:
①构造湖:内力作用使地表断裂凹陷,积水成湖,如日月潭、东非大裂谷中的一些湖泊、贝加尔湖等
②火山湖:火山口积水成湖
③河成湖:一些平原地区的河流由于河道摆动、淤积等情况,在河道上形成湖泊
④堰塞湖:由于地壳运动(如地震、火山喷发等)或外力作用等引起山崩,造成河道或河床堵塞,形成湖泊。
⑤冰川湖:由于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如北美的五大湖和欧洲阿尔卑斯山地的一些湖泊
⑥人工湖
2.岛屿的成因
①大陆岛:由于地壳运动大陆的一部分沉降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大、海岸线曲折、地势陡峻。
如台湾岛、海南岛;
②珊瑚岛:热带浅海中的珊瑚虫遗体沉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海拔低,如大堡礁,我国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等
③火山岛:海底火山喷发堆积而成,其特征是面积小、地势陡,如夏威夷群岛
④沉积岛:河水携带的泥沙在河口沉积而成,其特征是地势低平,如崇明岛
答案:地势比较低(冷空气容易进入) 水汽较多(靠近河流) (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更)低平,(离山较远,冷空气更容
易进入) 接近(开阔)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水汽较多)
①植被:流域内为热带雨林,植被繁茂,水土流失较轻
②地形:河流M点以上流经盆地地形区,内部平缓,河流中所带泥沙大部分在盆地内部即沉积,到河口泥沙少;
③该河流流量大,而河口地势落差较大,流速较急,泥沙容易被冲走而不是沉积。
“白风暴”中的盐尘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开垦的耕地及其周围地区因次生盐碱化而在地表和土壤中积累的盐分;二是湖面缩减露出的湖底部分所含的盐分,此湖是咸水湖)。
(1)组成地表沉积物质的粒径(大小),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小。
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2)A处分布的黄土厚度要比B处大。
A处地势低平,离沙尘源地较近,沉积的黄土较多,B处离沙尘源地比A处远些,又受山地阻挡等影响,沉积的黄土较少。
B处地势比A处高,外力侵蚀作用更强烈、搬运作用更明显,使保留下来的黄土层较薄。
(1)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干旱时节,尤其春季蒸发旺盛;不合理的大水漫灌
(2)①冬季风势力强劲
②此时正值满月前后,天文大潮与风暴潮的叠加,抬高了潮水位
③渤海湾西侧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容易受到风潮潮的侵袭
(1)分布特点:沿海(东南)少,西北多
原因:西北为武夷山区,多地形雨沿海地势低平,且位于台湾山脉的雨影区。
1、(1)南昌、夏季长江流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伏旱);(2)乌鲁木齐、距海洋远,水汽少;(3)五台山受地形影响,多地形雨
2、(1) 西北段(西部沿海)呈南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影响因素:受海洋(洋流)影响;西南段(中部地区)呈西北—东南走向(与海岸线平行),主要影响因素:受地形影响;东段(东部地区)呈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影响因素:受纬度影响。
3、(1)①1990~2005年火电生产增长迅速,所占比重不断提高(2分);
②水电生产有所增长,但所占比重下降(2分);③能源结构多样化(2分)。
原因:①
经济发展快,电能需求量大;②我国煤炭资源丰富(是以火电为主的国家);③火电建设周期短,投资相对较少见效快;④水电建设周期太长,投资大,收效慢;⑤发展了(核电等)新能源。
(每点2分,任答4点给8分)
(2)A省(福建省)电能供需基本平衡(2分)。
原因:①水能丰富,电能生产量较大(2分);
②工业特别是耗能高的冶金工业(重工业)不发达,能源消耗量小(与台湾相邻,历史上没有
布局大型的工业企业)(2分)。